一、不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段斯竹[1](2021)在《以Vif-CBFβ相互作用为靶点的抗HIV-1抑制剂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特异性感染和杀伤人体主要淋巴细胞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自上世纪80年代被报导来在全球迅速蔓延。个体感染HIV后由于免疫系统被破坏,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目前艾滋病临床治疗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但缺点是患者需终身服药且会产生副作用及耐药性。所以目前亟需寻找新的靶点,开发新的药物。除此之外,功能性治愈也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迅速发展,作为主要方法之一的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基因改造造血干细胞使病人体内持续表达抗病毒基因,有望达到一次治疗终身有效的效果。在艾滋病的药物开发中,除去传统的针对HIV复制过程中必须的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水解酶等靶点,HIV-1的辅助蛋白与宿主限制因子相互作用成为了新的药物开发靶点。其主要优势在于针对宿主限制因子设计药物能够避免HIV-1基因组上的逃逸突变,降低其耐药性。在宿主限制因子中,APOBEC3家族是一类胞嘧啶脱氨酶,其中APOBEC3G(A3G)和APOBEC3F(A3F)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它们通过将HIV-1基因组上的G突变成A使其产生提前终止或产生功能缺失的突变,并且能够影响病毒反转录及基因组的整合。HIV-1辅助蛋白Vif通过形成Vif-CBFβ-Elo B-Elo C-Cullin5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对APOBEC3家族蛋白进行泛素化,从而诱导其降解,其中CBFβ是一种必要的分子伴侣。CBFβ具有提高Vif的生成,稳定Vif蛋白,促进APOBEC3降解的作用。目前已经有一些以E3复合物为靶点的HIV-1抑制剂,且多以Vif-A3G及Vif-EC相互作用界面为靶点,其中Vif-A3G相互作用界面为靶点的抑制剂仅能够保护A3G蛋白。选择Vif-CBFβ相互作用为靶点筛选抗HIV-1抑制剂的优点是可以释放所有APOBEC3家族蛋白及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内的与正常细胞代谢功能相关的蛋白(Elo B,Elo C,和Cullin5等)。因此我们针对Vif-CBFβ靶点设计了可应用于HAART治疗和基因治疗两种方法的药物筛选。第一种是通过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SBVS),以Vif-CBFβ为靶点与小分子化合物的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能够阻断其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然后对候选化合物进行抗HIV-1作用及机理的验证。2014年Vif-CBFβ-Cul5-EB-EC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被解析,且有多篇文献报导Vif的N端是与CBFβ相互作用的重要位点,其中Vif的W5和CBFβ的I55和F68能够形成三个氨基酸相互作用的疏水口袋。因此,我们在虚拟筛选过程中选择了Vif N端5到11位氨基酸与CBFβ相互作用的区域为对接靶点进行筛选。利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与从ZINC网站中的Alfa-Aesar数据库中获得的小分子化合物3D结构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选取打分较高的小分子,手动筛选出与CBFβ形成氢键的7个候选化合物进行后续功能评价。首先通过抑制HIV-1感染力和回复A3G蛋白表达水平的能力及细胞毒性的评价得到了候选化合物CV-3,它可以特异性地在非允许淋巴细胞内抑制HIV-1的复制(IC50约为8.16μM),证明其抗病毒作用是APOBEC3依赖的。我们在293T细胞内加入CV-3后,能够在Vif表达的情况下维持h A3G,h A3C,和h A3F的蛋白水平,促进A3G被包装进HIV-1颗粒内降低病毒感染力,并且能够在HIV-1基因组上造成G到A的突变。我们通过酵母表面展示技术(Yeast surface display,YSD)、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和免疫共沉淀实验(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证明了CV-3可以有效地阻断Vif与CBFβ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的Co-IP实验证明CV-3阻断Vif与CBFβ相互作用还影响了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中Cullin5与Vif的相互作用。为了探究CV-3的作用机制,我们分析了CV-3与CBFβ结合的方式,发现了四个可能与CV-3有相互作用的CBFβ氨基酸位点。利用FRET实验,我们证明了CV-3可能通过氢键与CBFβ的Q67,I102,和R131结合破坏了CBFβ与Vif的相互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我们通过虚拟筛选获得的化合物CV-3能够阻断Vif-CBFβ相互作用,削弱了Vif-E3复合物的组装,进而抑制了Vif对APOBEC3家族的降解,达到抗HIV-1的作用。第二种策略是利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表达Vif突变体文库,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具有CBFβ高亲和性的Vif突变体,突变体通过竞争性结合CBFβ进而抑制野生型的Vif的功能。我们根据获得突变体的序列分析选择16条包含有高频率突变位点的突变体,将关键作用位点PPLP突变为AALA使Vif蛋白不能形成寡聚体,同时也失去结合APOBEC3G的能力。通过功能性评价我们筛选得到Vif-6M突变体能够在蛋白水平上拮抗野生型Vif的功能而回复h A3G,h A3C,h A3F,并交叉保护AGM A3G;促进A3G包装进HIV-1颗粒内,使HIV-1的感染力降低,并且在HIV-1基因组上产生由G到A的超突变。为了进一步确认Vif-6M拮抗Vif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我们通过酵母表面展示,FRET及Co-IP方法证明了Vif-6M具有CBFβ高亲和力,并且Vif-6M通过竞争性结合CBFβ阻断了Vif与CBFβ相互作用并且影响了Vif-E3复合物的组装。为了探索Vif-6M在基因治疗上应用的可能性,我们将其转导进CEM细胞,感染HIV-1 NL4-3后进行了病毒长期复制能力的检测。发现相较于EGFP对照组,Vif-6M的稳定表达能够有效地抑制HIV-1感染后的复制,在15天时病毒数量低于EGFP对照组的50%。同样将Vif-6M转导进了已经稳定感染HIV-1 HXB2的H9细胞,发现Vif-6M对已经感染HIV-1的淋巴细胞内的病毒复制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然而在CEM-SS细胞中HIV-1的复制不受Vif-6M表达的影响,说明Vif-6M通过回复APOBEC3的功能来抑制HIV-1的复制。以上结果证实了Vif-6M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Vif-CBFβ相互作用而抑制T淋巴细胞内HIV-1的复制,具有应用于基因治疗的良好前景。综上,尽管Vif与CBFβ相互作用界面较大,令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较为困难,我们通过虚拟筛选得到了首个靶向Vif-CBFβ相互作用的HIV-1小分子抑制剂CV-3。CV-3通过拮抗HIV-1 Vif的功能来抑制HIV-1的复制,并且能够释放所有Vif敏感的APOBEC3家族蛋白,不具有APOBEC3选择性。CV-3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优化后可作为新型的药物应用到HAART治疗中。同时我们在酵母表面展示了一系列Vif突变体文库,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BFβ高亲和力的突变体,并经过功能性验证筛选得到了Vif-6M。其通过竞争性结合CBFβ来干扰野生型Vif的功能,同样可以释放Vif敏感的APOBEC3家族蛋白达到抗HIV-1的效果。并且将Vif-6M转导进人的T淋巴细胞后能够很好的抑制新感染HIV-1和已感染的病毒的复制。该基因可以应用于基因治疗,作为细胞分泌的抗病毒蛋白(antiviral protein,AVP)来治疗艾滋病患者。以上两种针对Vif-CBFβ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证明了Vif与CBFβ相互作用可以作为抗HIV-1的新靶点,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开发方向。
孙林[2](2021)在《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和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AIDS)的主要致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临床上通常将至少三种作用于HIV-1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联合应用来治疗艾滋病,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但是,由于HIV-1具有潜伏性,因此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接受药物治疗,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重的耐药性等问题。因此,瞄准具有成药潜力的新靶标,尤其是在HIV-1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蛋白或酶,如衣壳蛋白(CA)和核糖核酸酶H(RNase H),研发具有新结构、新机制的药物来丰富临床治疗方案,是解决现有药物耐药难题的有效策略。HIV-1 CA是构成一个成熟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并将病毒基因和关键酶包裹其中。此外,CA在病毒复制的早期和晚期阶段还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与HIV-1的复制及感染性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类CA抑制剂见诸报道,其中作用于CA六聚体相邻亚基N末端-C末端(NTD-CTD)界面的抑制剂尤为引人关注。NTD-CTD界面作用对于CA组装至关重要,干扰该界面可影响CA内在的柔韧性,继而破坏病毒颗粒的完整性。PF74是第一个与NTD-CTD界面的共晶结构得到解析的化合物,但是其存在药理活性低、代谢不稳定等缺陷,未能进入临床研究。最终吉利德公司在PF74基础上经过大量的结构优化发现了抗病毒活性突出的GS-6207,目前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其合成复杂、分子量大、溶解度差、临床研究已诱发病毒耐药等缺陷,使得开发新结构类型的HIV-1 CA抑制剂尤为迫切。HIV-1 RNase H能特异性地水解在逆转录过程中新生成的RNA/DNA杂合链中的RNA链。其一旦受到抑制,逆转录过程将难以延续。目前见诸报道的RNase H抑制剂大都存在抗病毒活性弱和细胞毒性大等缺陷,尚未有RNase H抑制剂进入到临床研究阶段。RNase H作为金属依赖性蛋白,使得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存在局限性,从而为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带来困难。而通过对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库进行细胞水平的抗HIV表型筛选并辅之作用机制研究,以发现具有新作用机制(如RNase H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含三氮唑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本章以GS-CA1和GS-6207所共有的PF74苯丙氨酸基本骨架为研究起点,借鉴课题组前期发现的化合物13m的结构特征,综合运用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原理以及骨架跃迁、生物电子等排替换等药物化学策略,将13m的1-(萘-2-亚甲基)-1H-1,2,3-三唑替换为4-苯基-1H-1,2,3-三唑,并在末端苯环上进行多样性导向的取代基修饰,以克服CA柔性靶标与小分子结合模式的难预测性,并丰富此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并合成了 IA系列共39个结构新颖的含三氮唑的苯丙氨酸类HIV-1 CA抑制剂。体外抗HIV-1活性筛选发现,IA系列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中等的抗病毒活性(EC50=3.13μM~14.81 μM)。其中,IA-6a-9、IA-6a-10、IA-6a-11 和 IA-5b 的抗 HIV-1 活性(EC50分别为 3.13 μM、3.30μM、3.46 μM 和 3.30 μM)最为突出,但仍弱于先导 PF74(EC50=0.28μM)。SPR 实验结果显示,IA-6a-9、IA-6a-10和IA-5b与CA六聚体结合的KD值彼此接近(分别为6.04 μM、4.99 μM和4.00μM),与三者抗病毒活性趋势一致,初步验证了作用靶点。作用阶段确证实验结果表明IA-6a-9具有抑制HIV-1复制早期和晚期双重阶段的作用特征,且其更倾向于抑制晚期阶段(IC50=0.32 μM),与PF74活性相当(IC50=0.23 μM)。进一步的机制实验表明,IA-6a-9几乎不影响p24产量和体外CA装配。IA-6a-9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其与CA形成氢键的频率较低,这可能是其活性弱的原因之一。此外,IA-6a-9在人肝微粒体和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与PF74相当或略有提升。总之,IA系列系统的构效关系(SAR)分析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为下一轮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二、含苯磺酰胺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第二章中IA系列的SA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说明了氢键作用对于提升化合物活性的重要性。在本轮的结构改造中,我们通过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在PF74骨架基础上,首先将吲哚环替换为含有更多氢键供受体的苯磺酰胺得到ⅡA系列,再运用成环策略得到含苯并噻二嗪环的ⅡB系列,最后在ⅡB结构基础上运用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策略得到含4-苯磺酰基哌嗪酮环的ⅡC系列,共计3个系列37个结构新颖的含苯磺酰胺的CA抑制剂。体外抗HIV-1实验结果显示,除了 ⅡA-31丧失活性外,其余所有衍生物对HIV-1 NL4-3均表现出中等至优异的抑制活性(EC50=90 nM~10.81μM)。通过从 ⅡA(EC50=5.61 μM~10.81 μM)到 ⅡB(EC50=2.11μM~5.96μM)再到 ⅡC 系列(EC50=90 nM~1.06 μM)的分层次结构优化,活性也得到逐步提升,验证了化合物设计的合理性。由此可见,哌嗪酮片段的引入是ⅡC系列具有高活性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ⅡC-31(EC50=90nM)作为本章抗病毒活性最好的CA抑制剂,是先导PF74(EC50=520nM)的近6倍。SPR实验显示,ⅡA-3a、ⅡA-3k、ⅡB-2a、ⅡB-2d对CA六聚体的结合亲和力(KD分别为11.80 μM、7.99 μM、1.19 μμM和1.30 μM)与其抗病毒活性趋势近乎一致,初步验证了 CA为其作用靶点。ⅡC-31对病毒复制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均表现出最好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8.96 nM和0.24 μM),其早期抑制活性是先导PF74(IC50=56nM)的6.25倍,这与二者的抗病毒活性水平差距一致(90 nM vs520 nM)。在ⅡA-3k、ⅡB-2a和ⅡC-31存在下,所产生的病毒p24含量相比对照DMSO仅略有改变。在体外CA装配实验中,ⅡA-3k、ⅡB-2a和ⅡC-31明显抑制了 CA的组装,而PF74则可以显着加快组装过程。此外,共晶结构显示ⅡC-31可以同时精准的结合到CA六聚体的6个相邻亚基界面,与PF74构象基本相同。ⅡC-31中新引入的哌嗪酮基团有较高的概率与Arg173、Lys70以及Gln63等形成额外氢键作用力,为其出色的抗病毒活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随后对ⅡC-31 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前成药性评价:首先,在人肝微粒体和血浆中,ⅡC-31相比PF74代谢稳定性略有提高;其次,在SD大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中,ⅡC-31表现出良好的体内PK性质和口服生物利用度(t1/2=1.2 h,F=23.0%);最后,在昆明小鼠的急毒实验中,ⅡC-31在1000 mg/kg的单次灌胃剂量下无明显的急性毒性。综上,本研究验证了基于PF74的苯丙氨酸优势结构骨架,通过结构优化来提高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与成药性的可行性。ⅡC-31可以作为结构新颖的先导分子供进一步研究。三、香豆素酰胺类抗HIV-1 RNase H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发挥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新药创制的物质基础,而基于化合物库的筛选是先导化合物发现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积累获得的大量骨架新颖、结构多样且具有良好成药性的小分子,为表型筛选发现结构新颖的抗HIV先导化合物提供了物质保证。文献调研发现,羟基香豆素骨架具有RNase H抑制活性,同时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可以发挥诸如抗病毒等药理活性。为了提高RNaseH抑制剂的命中率,同时降低活性筛选工作量,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 in-house化合物库中一类羟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DW系列),首先进行了细胞水平的抗HIV-1表型筛选。实验结果显示,DW-3、DW-4、DW-11、DW-25和DW-31对双突变株RES056的抑制活性(EC50 分别为 121.86 μM、101.15 μM、208.95 μM、28.56 μM 和 82.78μM)与野生株 ⅢB(EC50 分别为 113.32 μM、107.91 μM、213.06μM、19.63 μM和123.46μM)接近或相当,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耐药潜力。分析还发现该类活性化合物符合经典的HIV-1 RNase H抑制剂药效团模型。于是进行了HIV-1RNase H抑制实验,结果显示DW-3、DW-4、DW-25、DW-31均能表现出不同水平的RNase H抑制活性(9.9 μM~68.5 μM)。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可通过作用于RNase H来发挥抗病毒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香豆素类HIV-1 RNase H抑制剂的抗病毒活性,我们基于筛选发现的活性化合物结构,以药效团模型和RNaseH靶标结构为指导,综合运用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策略设计合成了 36个结构新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体外抗HIV-1实验显示有8个化合物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细胞活性(EC50=3.94μM~237.34 μM),且细胞毒性极低(CC50>220 μM)。其中化合物ⅢB-2a活性最为突出,其抗HIV-1野生株活性(EC50=3.94 μM)是其他化合物的12~60倍,是先导化合物DW-4(EC50=101.15 μM)的近26倍。抗HIV-1突变株活性结果显示ⅢB-2a对5种单突变株抗耐药性良好,大多保持在个位数的耐药倍数(RF=1.43~11.27),与上市药物依曲韦林(ETV)接近或相当(RF=0.85~4.09),显着优于奈韦拉平(NVP)(RF=1.29~45.26)和依法韦仑(EFV)(RF=1.59~86.23)。随后的RNaseH抑制实验表明,在100 μM初筛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都表现出了中等及以上的靶标抑制率(57.4~87.2%),此外,ⅢB-2a表现出了最优的RNase H抑制活性(IC50=12.3 μM),初步验证了此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RNase H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总之,IIIB-2a可以作为香豆素酰胺类抗RNase H先导化合物继续结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活性和成药性。综上,本论文针对抗艾滋病临床疗法中存在的药物严重耐药性问题,从开发HIV-1新靶标——CA和RNase H抑制剂两方面入手,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与化合物库表型筛选等药物设计和发现方法指导下,综合运用生物电子等排替换、骨架跃迁等药物化学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含三氮唑的、含苯磺酰胺的苯丙氨酸类HIV-1 CA抑制剂以及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抑制剂,共计6个系列112个结构全新的化合物。经细胞水平和酶水平的活性测试,以及人肝微粒体和血浆稳定性测试、大鼠PK实验等,发现了多个具有良好抗病毒活性和成药性的抗HIV-1先导化合物。本论文还成功解析了 ⅡC-31与CA六聚体的复合晶体结构,初步阐明了含哌嗪酮化合物发挥高效抗病毒活性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基于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奠定了结构生物学基础。
甄伟,葛红卫,王瑞,潘彤,韩卫,王鹏,杨莉,孙绍秋,曹晓,崔立晔,魏超,于桂军,徐云鹏,房金娟,刘彩侠,王学刚,甄志军,刘晓杰,杜文功,王露楠,刘江,王鸿捷[3](2021)在《京津冀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京津冀地区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及不同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实验室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2018年1月~12月各血站实验室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和确证(WB)阳性结果(数据),本实验室负责数据汇总和确认,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6.77/万~35.71/万)和确证阳性率(0.60/万~3.56/万)均差异较大(P<0.05);2)8种检测试剂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和确证阳性率均差异明显(P<0.01),进口4代试剂的灵敏度均高于国产(3代和4代)试剂,其中试剂R5(进口4代)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最高(19.08/万);3)R1、R2、R3、R5、R7共5种试剂在不同血站实验室间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R4、R6、R8共3种试剂在不同血站实验室间的抗-HIV ELISA不合格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4)除H、J、M实验室外,其余各实验室使用不同试剂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采用进口+国产试剂组合的实验室除O外,其余实验室均为进口试剂抗-HIV ELISA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国产试剂(P<0.05),采用国产3代+国产4代试剂组合的实验室中62.5%(5/8)实验室不同试剂间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5)15家实验室抗-HIV 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率(62.02%~95.45%)差异较大(P<0.001),A实验室单试剂检测阳性率最低62.02%(160/258)。结论京津冀地区各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所使用的检测试剂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实验室内的其他因素如人员、仪器和检测策略对抗-HIV检测效果也有较大影响,仍需推动京津冀地区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进程。
盛亚平[4](2021)在《HIV-1核衣壳蛋白NCp7与G-四链体和钌配合物互作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HIV-1感染的药物主要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该药物延长了数百万HIV-1携带者的生存期。然而,耐药性以及副作用的产生为其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为了维护人类卫生与健康,有必要开发新的抗HIV-1药物。蛋白NCp7是HIV-1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其通过高度保守的锌指结构与病毒核酸结合,在病毒复制周期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NCp7抑制剂不仅可抑制HIV-1病毒复制感染的能力,还不会产生耐药性,是强有力的抗HIV-1药物作用靶点。由于目前的NCp7抑制剂普遍存在靶点活性低、抗病毒活性较差和毒副作用较大等缺点,导致还没有NCp7抑制剂进入临床使用。因此,开发新一代NCp7抑制剂显得尤为重要。抗癌药物顺铂在临床上的成功,引起了研究者们对金属药物的关注。在探寻非铂类金属药物的工作中,钌化合物以其低毒副作用、高抗癌活性和抗肿瘤转移等优良特性,成为了最有望被临床批准使用的金属类抗癌药物之一。机制研究表明,蛋白质是钌化合物在体内的主要作用靶点之一。据配位化学理论可知,蛋白NCp7锌指结构区域内的巯基是潜在的钌结合靶点,意味着钌化合物具有成为新一代NCp7抑制剂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在HIV-1基因组序列中存在着一些富含鸟嘌呤的碱基序列,这些序列在生理条件下会形成稳定的G-四链体结构。G-四链体结构的稳定性调控着HIV-1病毒的逆转录。采用小分子化合物稳定G-四链体结构可以抑制HIV-1病毒的逆转录。因此,和蛋白NCp7一样,G-四链体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抗HIV-1药物作用靶点。最近研究发现蛋白NCp7对G-四链体具有高亲和性,并且可以通过破坏G-四链体结构从而促进HIV-1病毒逆转录。此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双靶点(NCp7/G-四链体)抑制HIV-1的可能性。然而,对NCp7破坏G-四链体结构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详细探究了 NCp7与G-四链体以及金属钌配合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旨在为抗HIV-1药物的开发提供分子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动力学模拟对NCp7和杂合G-四链体结构(双链茎环+G-四链体结构)的互作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NCp7首先通过氨基酸残基(F16和W37)上的芳香环以π-π堆积与G-四链体双链茎环(loop)区的鸟嘌呤碱基结合,从而破坏G-四分体平面中的氢键、逐出四分体之间的K+离子,进而破坏稳定的G-四链体结构。2、探究钌配合物与蛋白NCp7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钌配合物通过与巯基配位,共价结合到蛋白NCp7锌指结构区域内的半胱氨酸残基上,逐出蛋白中的锌离子,破坏蛋白高度保守的锌指结构,从而抑制蛋白与核酸结合。3、探究构效关系对钌配合物与蛋白NCp7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通过改变钌化合物的配体,从而改变钌化合物与蛋白的互作方式,进而改变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反应活性。当化合物对蛋白同时具有非共价和强共价相互作用,则可取得强协同增效的效果。综上所述,本论文阐明了 HIV-1核衣壳蛋白NCp7破坏其G-四链体结构的作用机制,加深了人们对NCp7生物学作用的理解,且为以NCp7和G-四链体为靶点的抗HIV-1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另外,本文还发现了钌配合物可抑制蛋白NCp7的生物学功能,改变钌配合物的配体能够增强其对蛋白NCp7的抑制能力,这为开发以NCp7为靶点的高效抗HIV-1金属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王诗琦[5](2020)在《基于Vif突变体文库设计和评价靶向Vif-CBF-β结合位点的HIV-1肽类抑制剂》文中提出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能够感染人类免疫系统引起艾滋病的发生。HIV-1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其辅助蛋白Vif招募胞内泛素相关支架蛋白Cullin5(CRL5)、接头蛋白ElonginB(EloB)和ElonginC(EloC)以及T细胞趋化因子CBF-β形成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对胞内宿主限制因子APOBEC3G蛋白(A3G)进行泛素化标记,使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被降解,从而拮抗A3G抗HIV-1的功能。如果阻断Vif与复合物中其它蛋白间的结合作用,抑制E3复合物的形成,那么A3G蛋白将不被降解从而被包装进新生HIV-1病毒颗粒内,发挥其胞嘧啶脱氨酶活性,对HIV-1基因组造成高频突变达到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效果。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高通量筛选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等方法发现了多种具有抗HIV作用的药物。在以抑制Vif-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形成为靶点方面,已经有多篇阻断Vif寡聚、阻断Vif结合A3G和阻断Vif结合EloC的抑制剂的研究被报道。多种结果表明,阻断Vif-E3复合物的形成,将会抑制Vif介导的对A3G蛋白的降解作用,并且能对多种亚型的HIV-1病毒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而在E3复合物的多个蛋白-蛋白相互结合界面中,由于Vif与CBF-β蛋白的结合界面相对较大,使得阻断这一靶点的抑制剂鲜有报道。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将利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和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建立的Vif蛋白突变体文库,通过流式细胞术筛选与CBF-β蛋白亲和力更强的Vif突变体,并根据获得的突变位点设计多肽类抑制剂,以阻断Vif介导的A3G降解,从而恢复其抑制HIV-1的能力。首先将CBF-β蛋白与前期构建的Vif突变体展示文库进行孵育,通过3轮流式分选,富集并获得了与CBF-β结合力强于野生型Vif的突变体。再通过扩增突变体的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获得了30条突变体序列,其中与已报道的Vif与CBF-β结合相关的氨基酸位点重合率可达到32.14%,证明了本论文所使用筛选体系的可信度。随后根据获得的突变位点,设计了9条源于Vif突变体的小肽(9-18个氨基酸),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后,筛选出了6条小肽进行合成,并对其抗HIV-1病毒感染及复制的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小肽63M和108M具有抑制HIV-1感染作用,IC50值分别为32.7μM和74.0μM,并且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抑制HIV-1复制的效果。接下来,对这两条小肽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入能力和抗病毒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浓度低于100μM时,63M和108M对多种细胞均无毒性作用,且HEK293T细胞能够有效摄入小肽。在探索63M、108M抗HIV-1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二者在体外和HEK293T细胞内均具有抑制Vif结合CBF-β的效果,同时可在胞内保护A3G蛋白不被降解,相应地提高了A3G蛋白在病毒粒子内的包装量。综上所述,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获得了两条针对Vif-CBF-β靶点的具有一定抗HIV-1功能的小肽,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拓宽抗HIV-1肽类抑制剂的潜在研究靶点。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以提高小肽稳定性和降低其IC50值为目的对小肽进行修饰和优化,期望发现抑制能力更强的HIV-1肽类抑制剂。
周从宇[6](2020)在《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确诊及流行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收集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报告单,分析阳性标本的来源、初筛和确证实验的阳性符合率、阳性/不确定标本确证条带特点及对应基因分布,初步了解近三年六安市HIV感染情况和各初筛实验室检测能力。并选取本市应用最广的两种HIV初筛试剂进行质量评估,验证其临床价值,探讨试剂选用的策略,为提高HIV初筛检查结果的质量与可靠性奠定实验依据。(2)调查六安市2016-2018年HIV确诊感染病例的网报资料,结合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系统分析六安市艾滋病疫情近三年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因素,确定重点干预人群,寻找切实有效的防治模式,为制定科学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六安市2016-2018年经过HIV初筛实验得到的疑似HIV感染病例血清标本,逐一进行确证实验。挑选出由70份HIV-Ab阳性标本和122份HIV-Ab阴性标本组成的血清盘,以HIV确证实验结果作为判断真阳性和真阴性的金标准,使用本市应用最广的两种HIV初筛试剂对血清盘进行平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种试剂的敏感度、特异度、功效率、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2)调查六安市2016-2018年确诊HIV感染病例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网报的报告卡、附卡、个案随访表,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病例报告时间、报告地区、病例户籍、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感染途径等资料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六安市2016-2018年报告HIV感染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感染途径特点分别进行描述。结果(1)六安市2016-2018年确证实验室累计检测疑似HIV感染病例血样739份,结果为HIV-1型阳性的总共477份,不确定结果97份,阴性结果165份;HIV-2型全部阴性。确证阳性标本按送检机构分主要是医疗机构(303份)和疾控机构(153份),按检测类别分主要是住院检测(214份)和自愿咨询检测(VCT)(110份)。三年筛查实验与确证实验阳性总符合率为64.55%(477/739),每年分别为63.37%、66.29%、63.97%。阳性符合率按标本送检机构分最高为疾控机构(89.47%),按标本检测类别分最高为自愿咨询检测(92.44%)。阳性条带结果共有33种类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gp160gp120gp41p66p51p31p24p17(44.44%)、gp160gp120gp41p66p51p55p31p24p17(16.14%)、gp160gp120gp41p31p24p17(9.64%);出现全条带和次全带(≥6条带)共计397份(83.23%);其中p24出现频率最高(99.37%),p55出现频率最低(16.35%)。97份不确定结果的带型中p24出现概率最高(43.30%),其次是p17(35.05%)。六安市应用最广的两种HIV初筛试剂检测原理分别是第三代和第四代HIV ELISA法,第三代试剂敏感度、特异度、功效率、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9.18%、99.48%、97.66%、98.59%、100.00%,第四代则分别100.00%、98.36%、98.96%、96.32%、97.22%、100.00%。(2)六安市2016-2018年每年、各县区均有HIV确诊感染病例报告,累计477例。2016年为128例,2017年为175例,2018年为174例。报告居前三位的县区为:金安区(212例)、裕安区(106例)、霍邱县(55例),病例的外地户籍比例(59.54%)高于本地户籍(40.46%)。男性病例(376例)多于女性(101例),男女性别比3.72:1。病例年龄最小为8岁,最大91岁,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61.64%),其次是50岁以上年龄段(35.01%)。450个是汉族(94.34%)。婚姻状况以在婚者居多,占53.25%。文化程度以初中(24.32%)和小学(15.51%)为主。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31.66%),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12.55%)和工人(9.85%)。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85.95%)。结论(1)2016-2018年六安市医疗和疾控机构是HIV抗体初筛检测的主要部门。三年确证阳性符合率稳定在60%70%之间,提示基层初筛实验室存在技术误差,检测能力有待提高。HIV感染病例的确证带型有33种,p24、gp160和gp41检出率(均>90%)高,p55检出率低(<20%),说明抗env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抗体是确诊HIV感染的必要条件。不确定结果占比13.13%,对该类样本24周后需进行随访复查。六安市两种应用最广的HIV初筛试剂评估均比较理想,效果无明显差异,满足抗体筛查要求,其中第四代试剂窗口期短,更值得临床推广。(2)2016-2018年六安市HIV确诊感染病例已波及全市所有县区,重点关注男性、青壮年、已婚、低学历、农民工、流动人群。今后艾滋病防控宣传应提高针对性,加强性安全教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迫在眉睫。
靳红亮[7](2020)在《基于GPI锚定双功能HIV进入抑制剂的基因治疗策略》文中指出自HIV病毒被鉴定发现以来,它一直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病原体,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至今已有近40年的努力,安全有效的疫苗尚无问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依然是控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治疗手段。由于HAART不能根除HIV,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该疗法才能预防病毒相关免疫缺陷的出现。该疗法的局限性,如长期使用带来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也愈来愈明显。因此,一种有效且低毒性的替代疗法已经成为了抗击HIV感染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目前,功能性治愈策略的研制是全球艾滋病治疗研究的重点。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种概念是可行的,并且提示基因治疗策略在实现HIV的功能性治愈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前景。在基因治疗背景下,基因修饰的HIV抗性细胞也就成为了一种最具治疗潜力的手段。基于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思路,通过降低或消除细胞表面CCR5蛋白表达,多种靶向CCR5策略已经被用于生产HIV抗性(HIV-resistant)细胞。尽管靶向CCR5策略很难产生耐药性毒株,这种策略制备的HIV抗性细胞仍然允许X4嗜性和双嗜性(R5X4)病毒株的感染。因此,具有广谱和强效抗病毒特性的HIV靶细胞亟需研究。本课题旨在利用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平台将靶向病毒Env不同位点的进入抑制剂表达于HIV靶细胞表面,获得具有广谱抗病毒能力的细胞。首先,我们利用GPI锚工具将靶向gp41蛋白的短肽膜融合抑制剂2P23锚定和表达在靶细胞表面,并通过共聚焦实验证明GPI-2P23主要靶向在细胞膜表面脂筏区域。同时,FACS实验证明它的表达不影响细胞表面CD4、CCR5和CXCR4的表达水平。随后的活性评估实验证明了 GPI-2P23能有效保护靶细胞免受HIV-1、HIV-2和SIV病毒感染、并且也能有效阻止HIV-1病毒包膜蛋白介导的细胞膜融合和细胞间病毒的传播。此外,GPI-2P23修饰的CD4+T细胞能够完全抵抗R5嗜性和X4嗜性的HIV-1病毒感染,并能够在病毒复制的情况下表现出选择性存活优势。在进一步研究设计与GPI-2P23靶点不同的强效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过程中,我们探究了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潜在的作用机制,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PBD基序对于GPI锚定膜融抑制剂发挥抗病毒活性是至关重要的。二是Linker对于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不是必需的。三是首次证实了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对病毒包膜蛋白的加工处理过程和子代病毒的感染性均有干扰作用,并且还发现含有PBD基序的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尤其是GPI-CP41)的干扰能力更强。鉴于我们另一项研究发现的两个强效广谱的膜锚定进入抑制剂GPI-10E8(靶向gp41)和GPI-m36.4(靶向gp20),且和膜锚定进入抑制剂GPI-CP41的作用位点不同。最后,为了研究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基于GPI·锚定平台,多肽膜融合抑制剂(CP41)和广谱中和抗体(10E8或m36.4)融合至一个分子并表达在靶细胞表面。基于病毒感染试验和病毒包膜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试验证实了 GPI-10E8-L-CP41、GPI-CP41-L-10E8 和 GPI-m36.4-L-CP41 是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总之,本研究基于靶向HIV病毒包膜蛋白不同位点的进入抑制剂,成功构建了两类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并证实了其制备广谱抗性的HIV靶细胞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种HIV基因治疗策略是非常具有治疗潜力的。
黎金凤,虞莉,范恩勇[8](2019)在《扬州市2015~2017年无偿献血者抗-HIV及HIV-RNA检测结果调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扬州市2015年2月~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抗-HIV抗体及HIV-RNA检测情况。方法针对扬州市2015年2月~2017年12月121 617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先进行2遍ELISA法检测抗-HIV抗体,然后对ELISA法结果两侧阴性或单侧阴性的116 500例核酸标本再用PCR法检测HIV-RNA。抗-HIV抗体阳性送扬州CDC确证,HIV-RNA阳性送江苏省血液中心进一步确证。结果 2015年2月~2017年12月抗-HIV抗体检出阳性57例,占0.05%,确证阳性13例,占0.01%;确证阳性均为ELISA法双试剂阳性标本,ELISA法单试剂阳性经确证均为阴性; HIV-RNA阳性检出4例,占0.003%,确证阳性2例,占0.002%。结论采、供血机构相关部门在献血前征询招募时,应充分考虑人群HIV感染分布特征,调整策略,相关部门应加强HIV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确保血液安全。在血液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各具优势,两者互补,给予二者联合应用,提高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
郑玉贵[9](2019)在《CCR5拮抗剂DC521042和DC521043体外抗HIV-1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研发出结构新型、活性强且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CR5拮抗剂,本研究对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送筛的27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HIV-1活性初步研究,并发现2个活性最佳、治疗指数最高的化合物DC521042和DC521043,然后采用多株HIV-1病毒株和4种细胞对其抗HIV活性药效学进行评价,并选取DC521042与不同类型已上市药物进行联合抗HIV活性研究。[方法]首先采用MTT法检测DC521042和DC521043对不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了 DC521042和DC521043对不同HIV-1实验株在TZM-b1细胞中复制的抑制作用;以ELISA方法捕捉HIV-1 p24抗原检测DC521042和DC521043对3种HIV-1临床分离株在PBMC中复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实验株HIV-1Ba-L感染2种细胞的抑制作用。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和ELISA方法检测了 DC521042 分别与 AZT、FTC、TDF、3TC、ETR、NVP、EFV、DTG、RAL、IDV、T-20和MVC等12种上市临床抗HIV药物的联合用药对HIV实验株感染在细胞内复制的抑制作用。实验均以马拉维诺(MVC)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1)DC521042 和 DC521043 对 TZM-b1、PM1、HOS-CD4-CCR5 细胞的毒性较小,CC50均大于200 μM。但是对人原代PBMC存在一定的细胞毒性,CC50分别为 102.51±1.19 μM 和 81.70±3.63 μM。(2)DC521042和DC521043能有效地抑制3种HIV-1实验株在TZM-b1细胞中的复制:DC521042 抑制 HIV-1Ba-L、HIV-1YU-2和 HIV-1SF-162在 TZM-b1 细胞中复制的 EC50分别为 9.96±4.33 nM 和 16.93±2.90 nM、2.89±0.55 nM。DC521043抑制 HIV-1Ba-L、HIV-1YU-2和 HIV-1SF-162在 TZM-b1 细胞中复制的 EC50 分别为8.73±0.34 nM、7.64±0.55 nM 和 15.99±3.87 nM。(3)DC521042和DC521043亦能强效抑制实验株HIV-1Ba-L在PM1和HOS-CD4-CCR5 细胞中的复制:DC521042 和 DC521043 抑制 HIV-1 Ba-L在PM1 和 HOS-CD4-CCR5 细胞中复制的 EC50 分别为 0.29±0.12 nM 和 0.50±0.36 nM、0.70±0.27 nM 和 2.37±1.80 nM。(4)化合物DC521042和DC521043能够有效地抑制整合酶抑制剂耐药株HIV-1YU-2(G140S/Q148H)茌TZM-b1细胞中的复制,其EC50平均值分别为2.71 ±0.34nM 和 4.34±1.61 nM。(5)化合物DC521042 和 DC521043 对临床株HIV-1KM018、HIV-1KIZ001和 HIV-1kIZ006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DC521042对HIV-1KM018、HIV-1kIZ001、HIV-1KIZ006 的 EC50 分别为 23.31±13.61 nM 和 32.04±11.24nM、5.26±1.74 nM。化合物 DC521043 对 HIV-1KM018、HIV-1 KIZ001、HIV-1KIZ006 的 EC50 分别为7.82±0.61nM、19.01±10.84 nM 和 12.61±0.62nM。(6)化合物DC521042和DC521043对X4嗜性病毒株HIV-1ⅢB或R5/X4双嗜性病毒株HIV-1A17无抑制活性,EC50分别大于1000 nM和500 nM,与阳性对照药物MVC结果一致。(7)DC521042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AZT、3TC、TDF、FTC、NVP联合用药抑制HIV-1YU-2感染TZM-b1细胞的联合指数分别为0.60±0.02、0.69±0.01、0.47±0.25、0.44±0.16、0.41±0.03,均表现出协同作用,DC521042 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EFV、ETR联合用药的联合指数分别为0.85±0.08和0.75±0.38,存在中度协同作用。DC521042与蛋白酶抑制剂IDV联合用药表现出相加作用,其联合指数为0.95±0.04。DC521042与整合酶抑制剂RAL、DTG联合使用的联合指数分别为0.46±0.03与0.50±0.14,均表现出协同作用。DC521042与融合抑制剂T-20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作用,其联合指数为0.33±0.05。DC521042与MVC联合使用的联合指数为1.33±0.08,表现出拮抗作用。[结论]DC521042和DC521043对不同的宿主细胞显示出不同的细胞毒性,对TZM-b1、PM1、HOS-CD4-CCR5细胞的毒性较小,对人原代PBMC存在一定的细胞毒性,而阳性对照药物MVC对4种细胞的毒性均较小。DC521042和DC521043对不同的R5嗜性实验株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MVC;DC521042和DC521043对同一病毒在不同细胞内的抗HIV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物MVC相当。DC521042和DC521043对不同临床分离株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抗HIV-1KM018活性不及阳性对照药物MVC,但是抗HIV-1KIZ001、HIV-1K1Z006的活性优于MVC;对整合酶抑制剂耐药株同样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物相当;DC521042和DC521043对X4和R5/X4嗜性耐药株无抑制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物MVC结果相似,表明DC521042和DC521043是CCR5特异性抑制剂。DC521042能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联合用药呈现出协同作用,与CCR5拮抗剂呈拮抗作用,提示DC521042与MVC作用于同一靶点而形成竞争性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DC521042和DC521043对R5嗜性HIV-1病毒株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DC521042的抗R5嗜性HIV-1活性优于MVC或与之相当,DC521042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CCR5拮抗剂类候选化合物继续开发,同时也为设计新的CCR5拮抗剂提供了参考。
黄力勤,李舟,姚凤兰,汪德海,葛红卫,刘鱼,林授,郭永建[10](2018)在《美国FDA HIV-1和HCV核酸检测程序、血液处置和献血者屏蔽与归队指引主要推荐及其启示(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献血者归队的推荐意见需要注意,献血者归队准许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归队献血者以后继续献血,但不影响该献血者之前所献血液(包括需要启动事后调查程序的血液)的状态。4. 1因HIV-1/2检测有反应性而被屏蔽的献血者的归队4. 1. 1目前FDA尚未找到由于下述HIV-1检测结果被屏蔽献血者归队的适当程序1) HIV-1 NAT(如双病毒NAT有反应性后做鉴别NAT或HIV-1 RNA单病毒NAT)有反应性和
二、不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以Vif-CBFβ相互作用为靶点的抗HIV-1抑制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HIV-1 及艾滋病治疗研究现状 |
1.1.1 HIV-1 简介 |
1.1.2 艾滋病治疗研究现状简述 |
1.2 HIV-1 辅助蛋白Vif与宿主限制因子APOBEC3s |
1.2.1 Vif拮抗APOBEC3s的作用机制 |
1.2.2 CBFβ在 Vif-E3 复合物中的作用 |
1.3 HIV-1 Vif抑制剂的筛选 |
1.3.1 Vif抑制剂简介 |
1.3.2 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
1.4 立题依据与实验设计 |
1.4.1 立题依据 |
1.4.2 实验设计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与蛋白 |
2.1.2 抗体 |
2.1.3 质粒 |
2.1.4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与材料 |
2.2.1 细胞培养及转染 |
2.2.2 病毒颗粒的纯化 |
2.2.3 免疫印迹法 |
2.2.4 病毒感染力检测 |
2.2.5 HIV-1 长期复制曲线测定 |
2.2.6 免疫共沉淀 |
2.2.7 酵母表面展示 |
2.2.8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2.2.9 小分子药物配置 |
2.2.10 细胞毒性检测 |
2.2.11 IC50 检测 |
2.2.12 Hypermutation的分析 |
2.2.13 Vif-6M转导进T淋巴细胞 |
2.2.14 定点突变PCR构建CBFβ突变体 |
2.2.15 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以Vif-CBFβ为靶点的抗HIV-1 小分子抑制剂的鉴定 |
3.1.1 Vif-CBFβ小分子抑制剂的初步筛选 |
3.1.1.1 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 |
3.1.1.2 候选小分子化合物的初步筛选 |
3.1.1.3 小结 |
3.1.2 CV-3 抗HIV-1 的功能性验证 |
3.1.2.1 CV-3 在允许细胞和非允许细胞内的抗病毒活性的检测 |
3.1.2.2 CV-3对Vif诱导APOBEC3s降解的影响 |
3.1.2.3 CV-3对HIV-1 颗粒内A3G水平的影响 |
3.1.2.4 小结 |
3.1.3 CV-3 抗HIV-1 的作用机制 |
3.1.3.1 CV-3对Vif-CBFβ结合的抑制作用 |
3.1.3.2 CV-3 抑制Vif-CBFβ结合的机制研究 |
3.1.3.3 小结 |
3.1.4 讨论 |
3.2 以Vif-CBFβ为靶点的抗HIV-1 竞争性抑制剂的筛选 |
3.2.1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筛选Vif突变体 |
3.2.1.1 酵母表面展示Vif随机突变体文库方法的建立 |
3.2.1.2 CBFβ高亲和力的Vif突变体的筛选 |
3.2.1.3 小结 |
3.2.2 Vif突变体竞争性抑制wt Vif的功能性筛选 |
3.2.2.1 功能性丧失的验证 |
3.2.2.2 拮抗野生型Vif功能的检测 |
3.2.2.3 抑制Vif诱导APOBEC3s降解的能力 |
3.2.2.4 小结 |
3.2.3 Vif-6M竞争性抑制wt Vif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3.2.3.1 Vif-6M拮抗wt Vif的功能性验证 |
3.2.3.2 Vif-6M竞争性抑制 Vif作用的机制 |
3.2.3.3 小结 |
3.2.4 Vif-6M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初步探索 |
3.2.4.1 转导Vif-6M方法的建立 |
3.2.4.2 Vif-6M的转导对HIV-1 感染后复制的影响 |
3.2.4.3 Vif-6M的转导对已感染的HIV-1 的作用 |
3.2.4.4 小结 |
3.2.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和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艾滋病与HIV病毒 |
一、艾滋病及其流行现状 |
二、HIV-1病毒结构 |
三、HIV-1生命周期 |
四、抗艾滋病化学治疗 |
第二节 HIV-1衣壳蛋白:抗病毒药物研究新靶标 |
一、HIV-1衣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二、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研究进展 |
三、HIV-1 CA六聚体相邻亚基NTD-CTD界面:作为药物设计新靶标的优势 |
第三节 HIV-1 RNase H:抗病毒药物研究新靶标 |
一、HIV-1 RNase H的结构和功能 |
二、HIV-1 RNase H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四节 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结构优化策略 |
一、先导化合物发现策略 |
二、先导化合物优化策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含三氮唑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三、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四、合成实验讨论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
一、体外抗HIV-1活性实验 |
二、化合物与HIV-1衣壳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三、化合物抗HIV-1作用阶段确证实验 |
四、衣壳蛋白(p24)含量测定实验 |
五、体外衣壳蛋白装配实验 |
第四节 化合物在体外人肝微粒体和人血浆代谢稳定性评价 |
一、化合物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 |
二、化合物在人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 |
第五节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苯磺酰胺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三、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四、合成实验讨论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
一、体外抗HIV活性实验 |
二、化合物与HIV-1衣壳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三、化合物抗HIV-1作用阶段确证实验 |
四、衣壳蛋白(p24)含量测定实验 |
五、体外衣壳蛋白装配实验 |
六、体外逆转录酶抑制实验 |
第四节 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蛋白共晶结构研究 |
一、IIA-3k和IIB-2a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二、IIC-31与HIV-1 CA初步的共晶结构研究 |
第五节 IIC-31的初步成药性评价 |
一、体外人肝微粒体和人血浆稳定性实验 |
二、急性毒性实验 |
三、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实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香豆素酰胺类抗HIV-1 RNase H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
第一节 表型筛选发现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抑制剂 |
一、抗HIV活性筛选 |
二、初步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节 新型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三、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第四节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一、体外抗HIV活性实验 |
二、RNaseH抑制实验 |
第五节 分子模拟研究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基于结构的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二、表型筛选发现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苗头化合物及其结构优化 |
三、本论文创新点 |
四、本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节 展望 |
一、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
二、新一代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京津冀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2018年京津冀3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调查问卷有效率 |
2.2 2018年京津冀3地15家血站实验室抗-HIVELISA试剂使用及其灰区设置情况 |
2.3 2018年京津冀3地15家血站实验室抗-HIV ELISA不合格率和确证(WB)阳性情况 |
2.4 2018年京津冀3地15家血站实验室使用的8种抗-HIV ELISA试剂检测不合格率及其与确证试验的符合率 |
2.5 2018年京津冀3地15家血站实验室中使用相同ELISA试剂的抗-HIV ELISA不合格情况比较 |
2.6 2018年京津冀3地15家血站实验室中同一实验室使用不同抗-HIV ELISA检测不合格率比较 |
2.7 2018年京津冀3地15家血站实验室的抗-HIV ELISA单试剂检测不合格情况 |
3 讨论 |
(4)HIV-1核衣壳蛋白NCp7与G-四链体和钌配合物互作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HIV-1简介 |
1.2.1 HIV-1与艾滋病 |
1.2.2 HIV-1结构和基因组 |
1.2.3 HIV-1生命周期 |
1.2.4 HIV-1药物研究进展 |
1.2.5 小结 |
1.3 HIV-1核衣壳蛋白7 (NCp7) |
1.3.1 蛋白NCp7简介 |
1.3.2 蛋白NCp7的结构 |
1.3.3 蛋白NCp7的功能 |
1.3.4 蛋白NCp7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5 小结 |
1.4 G-四链体 |
1.4.1 G-四链体简介 |
1.4.2 G-四链体的结构 |
1.4.3 G-四链体的分布及其功能 |
1.4.4 G-四链体与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
1.4.5 G-四链体配体 |
1.4.6 小结 |
1.5 金属钌配合物简介 |
1.5.1 钌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2 钌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
1.5.3 钌配合物作用机制 |
1.5.4 芳烃钌配合物 |
1.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蛋白NCp7与G-四链体互作机制的探究 |
2.1 引言 |
2.1.1 课题的提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蛋白NCp7质粒构建 |
2.2.4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
2.2.5 G-四链体的制备 |
2.2.6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蛋白NCp7的表达与纯化 |
2.3.2 LTR-ⅢG-四链体结构的表征 |
2.3.3 蛋白NCp7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
2.3.4 蛋白NCp7对LTR-ⅢG-四链体结构的影响 |
2.3.5 蛋白NCp7与G-四链体的确切作用机制 |
2.4 小结 |
2.5 讨论 |
参考文猷 |
第三章 蛋白NCp7与金属钌配合物互作机制的探究 |
3.1 引言 |
3.1.1 课题的提出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钌配合物与蛋白NCp7互作情况的探究 |
3.3.2 比较不同钌配合物与蛋白NCp7的反应活性差异 |
3.3.3 探究钌配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
3.4 小结 |
3.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芳烃钌配合物与蛋白NCp7反应活性影响的构效关系 |
4.1 引言 |
4.1.1 课题的提出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芳烃Ru~Ⅱ配合物与蛋白NCp7互作关系的探究 |
4.3.2 不同芳烃Ru~Ⅱ配合物与蛋白NCp7反应活性的比较 |
4.3.3 探究芳烃Ru~Ⅱ配合物对蛋白NCp7具有不同活性的原因 |
4.4 小结 |
4.5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Vif突变体文库设计和评价靶向Vif-CBF-β结合位点的HIV-1肽类抑制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HIV病毒简介 |
1.1.1 HIV-1 病毒及其辅助蛋白Vif简介 |
1.1.2 HIV-1 Vif与宿主限制因子APOBEC3G的相互作用机制 |
1.1.3 HIV-1 Vif与 CBF-β蛋白的相互作用 |
1.2 抗HIV-1 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2.1 抗HIV-1 肽类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2.2 以HIV-1 Vif为靶点设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 抗HIV-1 药物筛选体系及方法的应用现状 |
1.3.1 抗HIV-1 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体系 |
1.3.2 抗HIV-1 肽类抑制剂的筛选体系 |
1.4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在蛋白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立题依据及实验设计 |
1.5.1 立题依据 |
1.5.2 实验思路与设计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细胞株 |
2.1.2 多肽、抗体、质粒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酵母细胞复苏及培养 |
2.2.2 流式分选 |
2.2.3 单个酵母细胞PCR |
2.2.4 结合能量评价 |
2.2.5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
2.2.6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2.2.7 细胞培养及转染 |
2.2.8 单轮感染实验 |
2.2.9 细胞摄入实验 |
2.2.10 蛋白电泳与免疫印迹 |
2.2.11 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应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获得与CBF-β蛋白亲和力强的Vif突变体 |
3.1.1 建立流式分选实验体系 |
3.1.2 与CBF-β蛋白亲和力强的表达Vif突变体酵母细胞的流式分选 |
3.1.3 Vif突变位点分析 |
3.1.4 基于Vif突变体设计小肽 |
3.1.5 小肽与CBF-β结合能量计算 |
3.1.6 小结 |
3.2 小肽抑制HIV-1 病毒功能 |
3.2.1 小肽降低HIV-1 病毒感染力 |
3.2.2 小肽抑制HIV-1在T淋巴细胞内复制 |
3.2.3 小结 |
3.3 小肽的细胞摄入量及毒性测试 |
3.3.1 细胞摄入FITC标记小肽的含量检测 |
3.3.2 小肽的细胞毒性检测 |
3.3.3 小结 |
3.4 小肽抑制Vif与 CBF-β蛋白的结合 |
3.4.1 小肽在体外竞争性结合CBF-β |
3.4.2 小肽在细胞内竞争性结合CBF-β |
3.4.3 小结 |
3.5 小肽对胞内A3G蛋白表达的回复作用 |
3.5.1 小肽回复细胞内A3G蛋白表达 |
3.5.2 小肽对A3G包装进病毒颗粒水平的影响 |
3.5.3 小结 |
3.6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确诊及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HIV 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基于GPI锚定双功能HIV进入抑制剂的基因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软件 |
1.1.2 细胞 |
1.1.3 菌株 |
1.1.4 抗体 |
1.1.5 其他试剂和耗材 |
1.1.6 质粒 |
1.1.6.1 用于制备HIV-1、HIV-2和SIV病毒的质粒 |
1.1.6.2 用于制备慢病毒的质粒 |
1.1.6.3 用于表达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的表达质粒 |
1.2 实验方法 |
1.2.1 重组慢病毒的制备及滴度测定 |
1.2.2 稳定表达外源基因(GPI锚定抗病毒分子)的HIV靶细胞系的构建 |
1.2.3 FACS分析外源基因在稳转HIV靶细胞系中的表达 |
1.2.4 Confocal鉴定外源基因定位于细胞脂筏区域 |
1.2.5 假型病毒(HIV-1、SIV和VSV-G)和复制型病毒(HIV-1和HIV-2)的制备 |
1.2.6 测定假型病毒和复制型病毒的滴度 |
1.2.7 评价外源基因在HIV靶细胞中的抗病毒能力 |
1.2.8 HIV-1包膜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试验 |
1.2.9 HIV-1细胞间传播试验 |
1.2.10 FACS分析外源基因在HIV-1病毒生产细胞系中的表达 |
1.2.11 评价HIV-1病毒在表达外源基因的生产细胞系中的生产情况及其感染能力 |
1.2.12 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源基因在HIV-1病毒生产细胞系中的表达对病毒包膜糖蛋白前体gp160加工处理的影响 |
1.2.13 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源基因在HIV-1病毒生产细胞系的表达对病毒包膜糖蛋白gp41亚基掺入至病毒颗粒的影响 |
第二部分 膜锚定强效HIV膜融合抑制剂的构建及抗病毒活性的评价 |
结果 |
2.1 GPI锚介导抗病毒多肽在细胞膜上脂筏区域的表达 |
2.2 GPI-2P23修饰后的TZM-bl细胞有效地抵抗不同亚型的HIV-1病毒、HIV-2病毒和SIV病毒的感染 |
2.3 GPI-2P23修饰后的TZM-bl细胞有效地抵抗T20耐药性病毒感染 |
2.4 GPI-2P23能有效地阻止HIV-1包膜蛋白介导细胞间融合 |
2.5 GPI-2P23能有效地阻止细胞间病毒传播 |
2.6 GPI-2P23修饰后的人源CD4~+T细胞抵抗HIV-1病毒感染 |
2.7 GPI-2P23修饰后的CEMss-CCR5细胞在HIV-1感染细胞中具有选择性存活和增殖优势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膜锚定HIV膜融合抑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 |
结果 |
3.1 GPI-CP28的构建及其抗病毒活性的评估 |
3.2 PBD序列对于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发挥抗病毒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
3.3 Linker对于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不是必需的 |
3.4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在HIV-1生产细胞系HEK293T中的表达 |
3.5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限制子代病毒的释放并抑制其感染能力 |
3.6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干扰病毒包膜蛋白的加工处理过程 |
3.7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抑制病毒包膜蛋白gp120和gp41掺入到病毒颗粒 |
3.8 GPI-CP41修饰后的人CD4~+T细胞抵抗不同嗜性的HIV-1病毒感染 |
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 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的研究 |
结果 |
4.1 以gp41为靶标构建GPI锚定CP41和10E8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
4.1.1 构建GPI锚定CP41和10E8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
4.1.2 基于细胞融合试验,验证GPI锚定CP41和10E8是强效的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
4.2 以gp120和gp41靶标构建GPI锚定m36.4和CP41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
4.2.1 构建GPI锚定m36.4和CP41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
4.2.2 基于细胞融合试验,验证GPI锚定m36.4和CP41是强效的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
讨论 |
小结 |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中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发表论文 |
综述 HIV基因和细胞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扬州市2015~2017年无偿献血者抗-HIV及HIV-RNA检测结果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试剂与方法 |
1.2.1 试剂 |
1.2.2 方法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ELISA法抗-HIV抗体检测结果及WB确证结果 |
2.2 抗-HIV抗体阳性结果组合与确证结果 |
2.3 抗-HIV抗体阳性结果不同试剂的S/CO值浓度分布与确证结果情况 |
2.4 HIV-RNA核酸检测情况及阳性标本确证结果 |
2.5 HIV-RNA确认阳性献血员的跟踪随访 |
2.6 抗-HIV抗体确证阳性者人群分布情况 |
3 讨论 |
(9)CCR5拮抗剂DC521042和DC521043体外抗HIV-1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HIV-1进入细胞过程及其抑制剂 |
2 CCR5的结构功能以及CCR5Δ32的研究 |
3 已上市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CCR5拮抗剂 |
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试剂 |
1.2 酶和抗体 |
1.3 待测样品和已上市阳性药物 |
1.4 溶液的配方 |
1.5 细胞 |
1.6 质粒 |
1.7 病毒 |
1.8 耗材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与病毒基本实验方法与操作 |
2.1.1 细胞的复苏与冻存 |
2.1.2 细胞的培养及传代 |
2.1.3 PBMC的分离与培养 |
2.1.4 HIV-1病毒株培养 |
2.1.5 HIV-1病毒株滴度的测定 |
2.2 化合物DC521042和DC521043对4种不同细胞的毒性实验 |
2.2.1 化合物DC521042和DC521043对TZM-b1细胞的毒性实验 |
2.2.2 化合物DC521042和DC521043对PM1细胞的毒性实验 |
2.2.3 化合物对HOS-CD4-CCR5细胞的毒性实验 |
2.2.4 化合物对PBMC的毒性实验 |
2.3 DC521042和DC521043的体外抗HIV-1活性评价 |
2.3.1 ELISA方法检测HIV-1p24抗原 |
2.3.2 化合物对3种R5嗜性实验株HIV-1_(SF162)、HIV-1_(Ba-L)、HIV-1_(YU-2)和整合酶耐药株HIV-1_(YU-2(G140S/Q148H))在TZM-b1细胞中复制的抑制实验 |
2.3.3 化合物对3种不同临床株HIV-1_(KM018)、HIV-1_(KIZ001)和HIV-1_(KIZ006)在PBMC细胞中复制的抑制实验 |
2.3.4 评价化合物对实验株HIV-1_(Ba-L)在不同细胞中复制的抑制实验 |
2.3.5 化合物对X4嗜性实验株HIV-1_(ⅢB)和R5/X4嗜性耐药株HIV-1_(A17)在TZM-b1细胞中复制的抑制实验 |
2.4 DC521042与已上市药物联合抗HIV-1活性评价 |
2.5 计算公式 |
结果 |
1 CCR5拮抗剂体外抗HIV-1初筛实验结果 |
2 DC521042和DC521043体外抗HIV-1活性评价 |
2.1 DC521042和DC521043对不同细胞的毒性作用 |
2.2 DC521042和DC521043抗HIV-1活性药效学评价 |
2.2.1 DC521042和DC521043对HIV-1实验株的抑制活性 |
2.2.2 化合物对R5嗜性整合酶耐药株HIV-1_(YU-2(G140S/Q148H))在TZM-bl细胞中复制的抑制实验 |
2.2.3 化合物对3种不同临床株HIV-1_(KM018)、HIV-1_(KIZ001)、HIV-1_(KIZ006)在PBMC细胞中复制的抑制实验 |
2.2.4 评价化合物对实验株HIV-1_(Ba-L)在PM1细胞和HOS-CD4-CCR5细胞中复制的抑制实验 |
2.2.5 作用靶点确证: 评价化合物对X4嗜性与R5/X4双嗜性HIV-1病毒株的抑制作用 |
3 DC521042与已上市药物联合抗HIV-1活性评价 |
3.1 DC521042与核苷类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抗HIV作用 |
3.2 DC521042与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CCR5拮抗剂的联合抗HIV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美国FDA HIV-1和HCV核酸检测程序、血液处置和献血者屏蔽与归队指引主要推荐及其启示(下)(论文提纲范文)
4 献血者归队的推荐意见 |
4.1 因HIV-1/2检测有反应性而被屏蔽的献血者的归队 |
4.1.1 目前FDA尚未找到由于下述HIV-1检测结果被屏蔽献血者归队的适当程序 |
4.1.2 FDA已同意适用的3类被屏蔽献血者的归队程序 (图5和表5) 。 |
4.1.2. 1 Ⅰ类 |
4.1.2. 2 Ⅱ类 |
4.1.2. 3 Ⅲ类 |
4.1.3 为使符合FDA标准 (献血者在其他方面适宜再次捐献血液) 的献血者归队, FDA推荐按下述归队程序 (图5和表5) 操作。 |
4.1.3. 1 距献血者上次捐献血液时间≥8周时采集新标本 (注:此时不献血) 做试验 |
4.1.3. 2 根据献血者新标本的随访检测结果实施相应操作程序 |
4.2 因HCV检测有反应性而被屏蔽的献血者的归队 |
4.2.1 目前FDA尚未找到由于下述HCV检测结果被屏蔽的献血者归队的适当程序:1) |
4.2.2 FDA已同意适用的2类被屏蔽献血者的归队程序 (图6和表6) 。 |
4.2.2. 1 A类 |
4.2.2. 2 B类 |
4.2.3 为使符合FDA标准的献血者归队 (即献血者可再次献血) , FDA推荐按以下程序操作 (图6和表6) 。 |
4.2.3. 1 距献血者上次献血时间≥6个月时采集新标本 (注:此时不献血) 做以下做随访检测 |
4.2.3. 2 根据献血者新标本的随访检测结果按下述程序做相应的操作 |
5 推荐意见说明 |
5.1《指引》的修订历史 |
5.2 美国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的发展概况 |
5.2.1 开展各种高敏感性试验降低了HIV-1和HCV经血传播的风险 |
5.2.2 制定献血 (浆) 者各类NAT检测指引、批准各种NAT方法 (试剂) 用于献血 (浆) 者筛查 |
5.3 核酸检测程序推荐意见说明 |
5.4 献血者归队推荐意见说明 |
5.4.1 HIV检测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推荐意见说明 |
5.4.2 HCV检测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推荐意见说明 |
6 启示 |
四、不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以Vif-CBFβ相互作用为靶点的抗HIV-1抑制剂的筛选[D]. 段斯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和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D]. 孙林. 山东大学, 2021(11)
- [3]京津冀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J]. 甄伟,葛红卫,王瑞,潘彤,韩卫,王鹏,杨莉,孙绍秋,曹晓,崔立晔,魏超,于桂军,徐云鹏,房金娟,刘彩侠,王学刚,甄志军,刘晓杰,杜文功,王露楠,刘江,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2021(04)
- [4]HIV-1核衣壳蛋白NCp7与G-四链体和钌配合物互作机制的研究[D]. 盛亚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基于Vif突变体文库设计和评价靶向Vif-CBF-β结合位点的HIV-1肽类抑制剂[D]. 王诗琦. 吉林大学, 2020(08)
- [6]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确诊及流行特征分析[D]. 周从宇.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基于GPI锚定双功能HIV进入抑制剂的基因治疗策略[D]. 靳红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扬州市2015~2017年无偿献血者抗-HIV及HIV-RNA检测结果调查分析[J]. 黎金凤,虞莉,范恩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19(13)
- [9]CCR5拮抗剂DC521042和DC521043体外抗HIV-1药效学研究[D]. 郑玉贵.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10]美国FDA HIV-1和HCV核酸检测程序、血液处置和献血者屏蔽与归队指引主要推荐及其启示(下)[J]. 黄力勤,李舟,姚凤兰,汪德海,葛红卫,刘鱼,林授,郭永建. 中国输血杂志,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