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喜欢写文章

只是喜欢写文章

一、只是爱写文章而已(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1](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认为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苏叶[2](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认为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张英祺[3](2021)在《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其小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刘云若是民国时期的通俗小说家与名报人,一生创作小说近五十部,曾为天津《大公报》和《益世报》等副刊撰稿人,并担任《北洋画报》主编和《星期六画报》等40年代盛行的小报副刊主笔,在写作小说的同时发表了大量杂感时评。目前学界的研究视角广博,针对刘云若的研究也愈加多元化,但就其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则多是针对刘云若小说而展开的研究,对刘云若杂感时评专门的研究文章少之又少,更未有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刘云若的小说和杂感时评展开关系研究。由于出自同一作家的笔下,分属不同文体形式的小说与杂感时评往往存在着某种割舍不断的联系。本文在整理刘云若杂感时评和经典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文本对照,试图寻找二者的异同之处,进而探究二者相互交错的关系对刘云若创作的影响。本篇论文主要分四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主要从创作内容入手进行研究。凭着对天津的熟悉和感情,刘云若在创作上大都取法周遭。无论是小说还是杂感时评,其创作素材都来源于天津这座城及城中的人与事,这是二者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但小说与杂感时评又因不同的文体特征而在具体的文本演绎中呈现出差异性。这一部分主要从典型的人物、事件与富含文化隐喻的空间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第二部分主要从写作技法方面进行研究。杂感时评突出的特点是议论与说理,而刘云若小说中惯用的“闲笔”恰是杂感时评议论功能的贯穿与转化,小说中为了做到通俗易懂而特意以举例子、打比方等手法进行阐述的方式可以说是杂感时评说理功能的延伸,此外,其作品在技法方面的一大特色是笔调随性,融汇庄谐两种笔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小说中独具特色的语言进行研究。无论是其小说语言还是杂感时评的语言都经历了由文白杂糅到现代白话的转化过程,语言的修饰减少,呈现出谈话交流的特征,同时其作品语言的幽默的风格存在着由付诸“归哏”到幽默性讽刺的内在转化。第四部分主要从思想内蕴上进行研究。小说是以旁观的方式冷静地叙述,到了杂感时评中则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真实的经历与感受。刘云若的杂感时评与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具有多重性,并且随着时代环境的变更而变化。在二三十年代,由于画报普遍重视趣味性与刘云若本身具有名士气与洒脱气,这使得他的创作具有一种消闲色彩。然而经历八年沦陷后,刘云若开始思考文学在精神上对人生的引领作用。

郑韵扬[4](2021)在《北宋七言古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北宋七言古诗为研究对象。北宋七古以创作生态、题材内容、表现功能、风格技巧等多方面的新变,实现了七古诗体的艺术成熟。本文围绕七古诗体特色和发展中的突出现象,重点把握代表作家对诗体和诗歌发展的引领作用,纵向置于唐宋七古演变中考察,横向比较同时代不同诗人、诗体的差异,对北宋七古的发展创新和艺术成就作出比较全面的探讨。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庆历诗人为中心,从酬唱语境切入,研究酬唱令庆历七古在题材内容、手法风格、表现功能等方面产生的关键变化。通过分析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体选择,明确庆历诗人对七古一体存在一定的自觉选择意识,且受到七古体制、功用和主体心态、人生经历等多重因素影响。庆历诗人自觉将七古大量用于知己朋友的私人交流酬唱,在题材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好奇”倾向,常见以多重视点的对话组织内容;在手法风格上,兼善抒情与议论说理,并且易具有轻松畅达、活泼奔放的风格。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主要表现在友情题材中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现实与历史题材中鲜明的议论品质,和咏物题材中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第二章以苏门诗人为中心,研究他们几类重要的七古题材如何营造“奇趣”的审美感觉和风格。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擅长景物的动态呈现并具有哲理导向,主动对游踪进行贴合主体体验的剪裁。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往往与画作形制、内容、风格达成和谐一致,多运用以真实写虚幻的手法,呈现丰富的真幻关系,并展开更自由广阔的联想。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善于运用多种叙写技巧形成平中见奇的反差化趣味,并以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对物我关系的建构来超越日常。第三章探讨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北宋七古在起首与结尾、分段与线索、转折与过脉三个方面都有精密的表现和创新。“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对北宋七古章法有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和辨析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可以看出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七古章法的差异。苏轼七古的命意、构思和布局经常能在相应的古文中找到参照或形成互动,善于从前代典籍中汲取章法经验。欧阳修与王安石七古章法有舒缓和陡峭的差别,且欧阳修更擅长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有机融合的复合式结构。黄庭坚七古体制明显趋于收缩、收敛,以短章见长,也代表了其后北宋诗人诗体创作重心的变化。第四章探讨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分为比喻和用典两方面。北宋七古擅长博喻和详喻,在喻体的选择、比喻的审美风格和创作方式上竞出新意,并且注重比喻的理路。梅尧臣七古用典已有博取和详写的趋势,日常生活书写中的用典将陌生诗材纳入传统的表现经验,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欧阳修擅长通过用典刻画事物,和塑造七古特定的风格,并体现博物学的倾向。苏轼和黄庭坚七古用典更加广博、密集、形式灵活,能够自出己意,与七古擅长的议论说理结合,使用典真正服务于奇思的表达。用典能够有效改善七古过分追求畅达而易伤平滑、直露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影响意脉流畅、形成套语等弊端。北宋七古用典的发展过程,也是知识影响七古风貌的过程。

白蕊璇[5](2020)在《“下水作文”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实习期间,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附中的高中语文教师很注重自身的写作训练,以高水平的作文来指导学生写作中遇到的困难,这一做法引起了我的思考。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这一做法是叶圣陶“下水作文”思想的重现与深化,对作文教学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突破写作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是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提出“教师写‘下水作文’来指导高中生作文,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这一观点。论文正文由三部分构成。为了更好的对本论题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廓清了“作文教学”及相关概念,并梳理了叶圣陶“下水作文”的由来。在结合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与如今的作文教学情况后,笔者概述出“下水作文”的内涵。随后,笔者研究了“下水作文”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发现上世纪教学大纲的支持、于漪等着名语文教育家的肯定、还有同题作文的出现更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发展。最后,笔者对新课标进行研读,发现“下水作文”符合新课程对高中生提出的“有个性地表达”、“培养思维能力”等要求。综上可知教师写高水平的“下水作文”对高中作文教学意义重大,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降低写作教学的难度,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为了更好地发挥“下水作文”的意义,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教师的指导和对高中生的写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写作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如结构混乱等在批改作文中发现的问题;二、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等高中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反映了教师作文教学的不足,教师很少用也用不好“下水作文”。通过对数据的调查分析,笔者得出了以下原因:一、教师写作教学高考导向;二、教师自身写作能力不高;三、教师缺乏针对性地指导;四、教师对“下水作文”内涵理解有误。为了改善高中生写作现状,笔者提出了把“下水作文”应用到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一、教师“下水”引发学生写作兴趣;二、教师“下水”引领学生个性表达;三、教师“下水”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四、教师“下水”引领学生文体意识。策略主要针对于教师,主张教师写“下水作文”进行示范引领,针对学生写作情况给予针对性地指导,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更清晰地论述,笔者选择了几个完整地教学案例,详细地展现教师“下水”指导的过程。

李佩瑜[6](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张艺静[7](2020)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气韵生动”概念的三个层面》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当代学术语境,运用概念史的方法对“气韵生动”在中国画学、中国美学以及中国文化三个维度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气韵生动”首先是中国古代画论的核心概念,呈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艺术审美的生命属性和生命意蕴;其次这一概念的现代美学阐释使中国古典美学概念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具体形态,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在现代学者不断的绵延视野与回溯传统中获得了新的历史生命;最终这一概念在跨文化的传播中实现了与西方艺术观念的相通和互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效成分得以被重新激活。本文采取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审美现代性的考虑,希望能够还原概念生成的历史语境,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致的探讨历史上不同群体的具体话语实践。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气韵生动”进行了总体的概念史回顾,梳理了这一概念在绘画史中的具体历史演变,以及进入现代美学后的具体转型过程,研究表明这一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展现了由画学到美学再到文化不同层面的进阶,涵义演变的过程反映了中国画论家个体意识的产生与历代主流艺术精神的变迁,进入现代学术语境后,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则在与传统的对立与仿效中寻找中国现代美学的文化语境。第二章主要阐述“气韵生动”在中国画学中的具体所指,这个概念依存于历代文人画家的艺术实践,分别指向了画家主体层面以及画面的表现层面。首先主体层面体现了古代文人画家的自我标榜与自我张扬,主要是在艺术作品中凸显了画家独立自由的品格;其次外在的艺术形式层面围绕着笔墨与构图展开,笔精墨妙的表现是艺术传达的根本目的,整体绘画效果的呈现则依赖于构图虚实明暗的恰当处理,以上二者是“气韵生动”概念在中国画学的具体表现语言。第三章集中探讨了中国美学现代化历程中美学家群体对于“气韵生动”的现代话语实践,主要是关于阐释内涵及阐释方法的梳理,其内涵在现代学术语境中的变化一部分来自于西方现代美学的改造性阐释,被纳入到西方美学的认识视域之中,而后因为中西美学生命本体认识论的差异,又被激发出其自身强大的古典美学惯性,因此后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则力图回归其自身的古典美学特性。就“气韵生动”概念在现代美学中的演变轨迹而言,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及理论的建设一直处在不断理性反思的过程之中。第四章探讨了作为中国文化概念的“气韵生动”在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审美复杂性问题,通过还原20世纪初“气韵生动”概念在国际上的传播、翻译与再诠释的历史图像,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概念在现代转换的过程中是如何与西方思想及审美经验发生历史交流的,中国艺术观念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激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力量,在其中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独有的持续性与深刻性,“气韵生动”概念的跨文化传播以及阐释循环为“全球美术史”的新书写提供了可供跟随的线路。通过以上四个章节的详细探讨,本文最终阐明了“气韵生动”概念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所具备的独特美学价值及深刻的文化底蕴,这一概念首先凝结着中国古代画论的思维血脉,其次在现代学者不断的历史视野与现代视野的交融汇合中实现了自身的创造性转换,中国古典美学概念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其在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现代性也为中国传统艺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对话提供了具体思路和有效参考。

李月寒[8](2019)在《晚清广东报刊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33年,报刊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传入中国。广东因地处沿海,与外交流频繁且出版政策相对宽松,报刊出版行业较为发达。晚清时期广东出版了百余种报刊,在目前可见的半数报刊中,载词刊物占19种。报刊编选者或者出于艺术性原则、或者出于写实原则考量,总共选入报刊词142首。受刊载形式影响,报刊词作者的来源及身份等因素与传统文本不同。这些创作者以报刊同人及接受稿酬的专职作者为主,前者使得报刊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唱和阵地,而专职作者的出现则带来了匿名发表作品的现象。虽然报刊词分属不同刊物,作者身份差异也比较大,但其书写基本上以士人心态、女性恋情、怀古咏史、杂感闲情等题材为主,显示出了动荡变革时代下词人们共同的社会情感与认知。不过,在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冲突与交融共存的背景下,词人们共同的观照、书写又存在差异。晚清广东报刊词沿袭了粤词的雅健词风,同样具有意象壮美、选材真实、气象旷远等特色。晚清广东居潮流之先的独特历史地理形势也使得报刊词人以较为开放的心态接受并使用新语词与意象,形成了旧中有新的用典特色。此外,受报刊新文体影响,广东报刊词用语直接,尝试性地使用了呼吁、号召等口吻写作,表达颇具感染力。报刊词的大胆创新固然为词之发展注入活力,但必须承认在摸索过程中,词体本身情感哀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等特质也随之减损了。晚清民国是广东词学理论的总结期。报刊词学理论体量虽小,但问世较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拓意义。其中《词曲考》与六篇《浮碧词》序跋集中梳理了词史流变、词律发展两个方面,而《词曲考》还专门针对词体的辨别进行论述,逻辑严密,较传统词论略有改良。晚清广东报刊词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词作的发表途径,还带来了词体特征、词作风格、表现内容及作者性质等多方面的变化,可以说晚清广东报刊词是古典词学近代化的重要环节。

吕姝焱[9](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潘若兰[10](2019)在《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静穆”之美》文中提出作为四十年代崭露头角并在八十年代臻于成熟的作家,汪曾祺对艺术创作的自觉追求为其带来了“文体家”的美誉。本文旨在探讨,其小说创作的文体特征与“静穆”美学偏好的互动关系。主体部分如下所述:第一章:回答汪曾祺“静穆”美学偏好形成的原因。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论述。从内部原因上说,“静穆”美学理想的形成与作家的个性、气质不无关系。一方面,“丰富性”童年生活为汪曾祺带来了对美的独特兴趣及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成年后面对坎坷人生时“随遇而安”的姿态表明其平和淡然的个性特征。从外部原因上说,作家生长的地域对其审美偏好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江南的“诗性文化”孕育了其无功利化的审美追求;水乡自然景观的柔性之美也潜在地导致汪曾祺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宁静的精神。第二章:作为本文所论述的重点,回答汪曾祺“静穆”美学偏好在其小说文体上的具体表现,主要从小说结构、叙事和语言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第一,汪曾祺小说结构呈现出“散文化小说”的典型特征。首先,从功能上来说,它根本体现着“审美”功能和“审智”功能的融合;其次,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深层原因是在构建一种新的意境小说审美范型。这两者都与“静穆”美学理想对直觉与理性沉淀的重视有关联。第二,汪曾祺小说叙事有两点显着特色,叙事空白艺术是一种消解冲突的叙事策略;而儿童视角叙事则是审美距离说在叙事学上的微观表现。此二者都是“静穆”美学理想中对“距离”说的强调在具体文体上的体现。第三,从色彩、画面、节奏三个维度分析其语言特征,会发现汪曾祺在色彩使用上倾向于“冷静”,在画面构建上倾向于凝滞、稳定、安静的“风俗画”书写,在小说节奏上,作品的语音、语义、语法特征均呈现平缓、宁静、少波澜的特征。综上三点,均是“静穆”审美偏好的具体外化。第三章:回答汪曾祺渗透着“静穆”审美偏好的小说创作在八十年代初抒情话语中的独异性价值。首先从京派的价值看汪曾祺抒情小说的价值;其次从抒情话语出发,探讨汪曾祺抒情小说在内核上与八十年代初其他抒情小说的不同;最后,主要是个案微观对比研究,通过研究王蒙抒情小说的演变过程透视具有“静穆”美学特征的汪曾祺小说在八十年代的根本价值。

二、只是爱写文章而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只是爱写文章而已(论文提纲范文)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凡例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一、关中名士
        二、治陕名宦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一、江南遗民士人
        二、其他江南名士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附录二 友朋赠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2)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3)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其小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内容的互动与交错
    第一节 重叠出现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互为补充的事件呈述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空间
第二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技法的互涉
    第一节 “闲笔”:杂感时评议论功能的贯穿与转化
    第二节 举譬设喻:杂感时评说理功能的延伸
    第三节 笔调随性:杂感时评庄谐笔墨的融汇
第三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语言的浸染与通俗化
    第一节 由文白杂糅到现代白话
    第二节 由平静陈述到谈话交流
    第三节 由付诸“归哏”到幽默性讽刺
第四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思想的流变与融合
    第一节 杂感时评与小说思想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关怀与共情:对市民与民生的关切
    第三节 变情与正责:由风花雪月到引领人生正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北宋七言古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七言古诗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七古概念与体制的辨析
        (二)七古发展流变研究
        (三)名家七古个案研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酬唱中的北宋七古新变:以庆历诗人为中心
    第一节 庆历诗人的诗体选择和七古创作概况
    第二节 庆历七古知己酬唱的特征
        一、对象场合:知己朋友,私人交流
        二、题材内容:“好奇”倾向,对话视点
        三、手法风格:情理兼长,轻松畅达
    第三节 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
        一、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
        二、现实与历史关照中的议论品质
        三、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
第二章 北宋七古“奇趣”的开拓:以苏门诗人为中心
    第一节 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
        一、景物的动态呈现和哲理导向
        二、贴合主体体验的游踪剪裁
    第二节 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
        一、题画诗的诗体选择
        二、以“真”写“幻”,心游画外
    第三节 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
        一、平中见奇的反差化叙写
        二、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物我关系的建构
第三章 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
    第一节 北宋七古章法结构的变化
        一、起首与结尾
        二、分段与线索
        三、转折与过脉
    第二节 “以文为诗”对北宋七古章法的影响
        一、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
        二、欧、王、苏、黄七古章法比较
第四章 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
    第一节 北宋七古比喻的博、详、新、理
    第二节 用典:知识对北宋七古风貌的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北宋主要诗人七古创作比例表
    附录二 宋元明清诗话七古论评汇编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5)“下水作文”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高中语文教师注重自身平时的写作训练
        (二)教师的写作给高中生带来积极影响
    二、选题意义
        (一)突破困扰高中写作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二)是提高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下水作文”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概述
    一、作文教学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写作”与“作文”
        (二)“写作教学”与“作文教学”
    二、叶圣陶“下水作文”概述
        (一)“下水作文”的由来
        (二)“下水作文”的内涵
    三、“下水作文”的继承与发展
        (一)上世纪教学大纲的倡导
        (二)着名学者的继承与发展
        (三)“同题作文”的出现
    四、高中新课标对高中生作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新课标强调有个性地表达
        (二)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状况简介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法
    二、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状况统计与分析
        (一)对高中生写作兴趣的状况调查
        (二)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状况调查
        (三)对高中生眼中作文指导的调查
        (四)对教师“下水作文”状况调查
    三、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批改高中生作文中发现的问题
        (二)高中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三)教师写“下水作文”存在的问题
    四、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作文教学高考导向
        (二)教师自身写作能力不高
        (三)教师“下水”缺少针对性地指导
        (四)教师对“下水作文”内涵理解有误
    五、结论:“下水作文”对指导高中生写作有积极作用
第三章 “下水作文”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下水”引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案例1《师生共作让作文课充满活力》
        (二)案例分析
    二、教师“下水”引领学生个性表达
        (一)教师“下水”引领学生审题立意
        1、案例2《一篇“演讲稿”来教学生审题立意》
        2、案例分析
        (二)教师“下水”引领学生卷面书写
        1、案例3《老师帮你还作文之“美”》
        2、案例分析
    三、教师“下水”引领学生思维能力
        (一)教师“下水”引领学生构思
        1、案例4《一份提纲让学生头脑清晰》
        2、案例分析
        (二)教师“下水”引领学生修改
        1、案例5《老师示范改,学生学会改》
        2、案例分析
    四、教师“下水”引领学生文体意识
        (一)案例6《教师帮助学生站对文体队伍》
        (二)案例分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表1-1
    附录二 高中生写作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访谈
    附录四 :作文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当代学术语境中“气韵生动”概念的三个层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关于“气韵生动”本体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现代阐释的研究
        (三)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的译介与传播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气韵生动”的概念史回顾
    第一节 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
        一、作为“六法”核心的“气韵生动”
        二、“气韵生动”及“六法”的标点问题
    第二节 “气韵生动”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唐五代:由人物画向山水画的迁移
        二、宋元:由山水描绘向生命真实的引申
        三、明清:落实于具体的笔墨技法之中
    第三节 “气韵生动”概念的现代阐释
        一、古典美学概念现代化转换的文化背景
        二、“气韵生动”现代阐释反映的美学话语建构及思维方式之转变
    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中国画学概念的“气韵生动”
    第一节 主体层面:审美心胸之进阶
        一、流动不拘的心灵自由
        二、通融合一的艺术观照
    第二节 形式层面:艺术特征之界定
        一、笔墨的浓淡繁密
        二、构图的虚实相生
    小结
第三章 作为中国美学概念的“气韵生动”
    第一节 “气韵生动”概念现代美学阐释内涵之解析
        一、艺术的本质性特征
        二、生命的本体论认识
    第二节 “气韵生动”概念现代美学阐释方法之运用
        一、西方现代美学观念的援引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回归
    小结
第四章 作为中国文化概念的“气韵生动”
    第一节 “气韵生动”概念在日本的传播
        一、还原中国文化的概念解释:以冈仓天心、青木正儿为中心
        二、对于日本学者概念译介的思考:徐复观释“气韵生动”
    第二节 “气韵生动”概念在欧美的传播
        一、“有节奏的生命力”:欧美汉学家对“气韵生动”的译介
        二、“气韵”的传播与回响:一个没有边界和中心的交流循环
    小结
结语
附录1 :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的论述辑要
附录2 :现当代美学论着中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的论述辑要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8)晚清广东报刊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晚清广东报刊及其所载词概观
    第一节 晚清广东报刊的兴盛与新变
    第二节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文学内容
    第三节 晚清广东报刊上词作刊载及其形式特点
第二章 晚清广东报刊词作者及其活动考述
    第一节 词作者身份与创作的关系
    第二节 部分词人考证
    第三节 报刊媒体上的词人唱和
第三章 动荡与变革时代中的广东报刊词的人文精神
    第一节 王朝末世的身世感慨与家国忧戚
    第二节 蕴含着岭南风情的怀古咏史
    第三节 生活化的闲情杂感书写
    第四节 新旧交替时代的情爱表达
第四章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承继粤词的刚健词风
    第二节 旧中有新的引经用典
    第三节 具有感染力的遣词造句
第五章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词学理论探讨
    第一节 晚清报刊词论中的词史观
    第二节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声律论
    第三节 其他问题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词作辑佚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9)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静穆”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思想艺术渊源研究
        (二) 文体风格研究
        (三) 汪曾祺与京派的对比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
    四、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一章 内外兼融:“静穆”美学偏好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水边长大的孩子:审美与地域
        一、诗性江南:地域孕育的“审美精神”
        二、柔性之美:笔下浸透着水意
    第二节 富家子弟的士大夫品格:审美与个性
        一、幼时记趣:被艺术熏陶的“丰富性”童年
        二、坎坷记愁:困苦人生中的“随遇而安”
第二章 形式即内容:小说文体背后的美学根源
    第一节 结构特征:“苦心经营的随便”
        一、“小说散文化”:“审美”与“审智”功能的融合
        二、“散文化小说”的生成机制:意境小说的审美范型
    第二节 叙事特征:“我所追求的只是和谐”
        一、叙事空白艺术:消解冲突的叙事策略
        二、儿童视角叙事:“审美距离说”的文体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征:“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
        一、色彩与画面:“风俗画”小说背后的“静穆”感
        二、小说语言节奏:微观分析中的“静穆”之美
第三章 “沉静时的回眸观照”:汪曾祺抒情话语在八十年代初的价值
    第一节 历史循环论:从京派的价值看汪曾祺的价值
    第二节 “抒情”多棱体:“除净火气”后回归“永恒人性”
    第三节 “静穆”:八十年代初抒情话语的另一面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只是爱写文章而已(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2]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3]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其小说的关系研究[D]. 张英祺.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北宋七言古诗研究[D]. 郑韵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5]“下水作文”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白蕊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当代学术语境中“气韵生动”概念的三个层面[D]. 张艺静.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8]晚清广东报刊词研究[D]. 李月寒. 暨南大学, 2019(02)
  • [9]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静穆”之美[D]. 潘若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只是喜欢写文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