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类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泰然[1](2021)在《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儿身心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儿身心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筛查出的高危儿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与早期干预指导,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医院—家庭联合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12个月、24个月体格与智能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12个月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 <0.05),24个月体质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12个月、24个月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2个月、24个月Gesell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12个月、24个月DQ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的医院—家庭联合早期干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高危儿体格与神经行为的正常发育,改善患儿预后。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2](2021)在《2021年 JAMA Pediatrics《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基于系统评价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专家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JAMA Pediatrics发表了《脑性瘫痪早期精准诊断与早期干预治疗进展》,梳理了早期预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标准化工具,明确提出诊断时间可提前至纠正胎龄6月龄以前,并阐明了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脑瘫患儿持续发育的重要性。2021年5月,同期刊发表了《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基于系统评价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内容横跨运动、认知、交流、饮食、视觉、睡眠、肌张力、肌肉骨骼及父母支持9大领域,为临床康复工作者及患儿家庭提供了循证支持的干预原则及方法。现就该指南进行解读,旨在系统介绍脑瘫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措施,更新理念,规范化、标准化干预内容,提高干预效果,为家庭提供帮助和指导。
孙一婕[3](2021)在《不同喂养方式下3月龄婴儿母婴互动差异及母婴互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描述我国3月龄婴儿及其母亲在纯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过程中母婴互动行为表现,比较两组喂养过程中母婴互动行为的差异及影响母婴互动的因素,为发现影响儿童早期母婴互动的高危因素提供循证依据,也为有针对性的开展高危儿喂养、亲子互动指导以及家庭养育照护实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我国3月龄纯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在青岛市、重庆市、柳州市及马鞍山市四地的妇幼保健院收集273对母婴对,其中纯母乳喂养150对,人工喂养123对。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获得母婴对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孕产史、婴儿日常喂养情况;采用量表评估婴儿气质以及母亲的抑郁情绪和育儿信心;在喂养过程视频采集的基础上,以互动评估量表(Interaction Rating Scale,IRS)的喂养评估子量表评价喂养过程中的母婴互动。单因素分析比较纯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IRS量表得分及各互动指标的差异。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法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婴儿日常喂养情况及母婴心理因素对母婴互动的影响。以二元Logistic回归法控制其他因素,分析喂养方式对母婴互动指标的影响。结果1.在日常喂养方面,本研究发现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喂奶间隔及吃奶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喂奶间隔平均在2.73±0.73小时,低于人工喂养婴儿(2.98±0.59小时);吃奶次数为7.52±1.03次,多于人工喂养婴儿(7.20±0.92次)。2.使用IRS量表对喂养过程视频进行评价,纯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母亲的IRS得分分别为2.55±0.25分和2.54±0.22分,婴儿的IRS得分分别为2.35±0.38分和2.28±0.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对母婴互动的具体指标,研究发现两种喂养方式的母亲喂养姿势、母亲喂养状态、母亲肢体活动、母亲对喂养的坚持性、婴儿注视行为和婴儿喂养表情6个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组母亲同时环抱婴儿的头部和下肢的比例及肢体频繁活动的比例均高于人工喂养组(44.0%v.s.17.1%;6.7%v.s.2.4%),在婴儿拒绝乳头后坚持喂的比例低于人工喂养组(31.3%v.s.46.3%);纯母乳喂养组婴儿频繁注视母亲的比例高于人工喂养组婴儿(27.3%v.s.18.7%),偶尔微笑或“满足”表情的比例高于人工喂养组(22.0%v.s.8.9%)。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喂养过程中母婴互动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婴儿是否有兄弟/姐妹在母亲IRS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婴儿IRS得分与婴儿的节律性气质维度及坚持性气质维度的得分均存在负相关(r=-0.167,P<0.01;r=-0.127,P=0.036),与母亲情绪得分存在正相关(r=0.127,P=0.036),即婴儿节律性及坚持性越好,母亲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婴儿互动越好。最优尺度回归结果显示,母亲IRS得分与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婴儿气质有关联(标准化β=-0.141,P=0.017;标准化β=0.108,P=0.035),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婴儿气质偏向易养型,则母亲互动得分高;婴儿IRS得分与婴儿出生体重和母亲情绪有关联(标准化β=-0.141,P=0.023;标准化β=0.137,P=0.045),即婴儿出生体重低、母亲情绪得分高,则婴儿互动得分高。二元Logistic结果显示纯母乳喂养的母亲喂养时环抱婴儿头部和下肢的可能性是人工喂养母亲的4.708倍(95%CI=2.104-10.536),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喂养过程中频繁看妈妈和偶尔微笑或“满足”表情的可能性分别是人工喂养婴儿的 2.124 倍和 3.014 倍(95%CI=1,028-4.389;95%CI=1.124-8.078)。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日常喂奶次数、喂养过程中的母亲和婴儿互动行为有重要影响,医务人员有必要关注人工喂养、剖宫产以及母亲情绪等不良家庭养育环境等风险因素对母婴互动的影响,为高危儿提供有针对性的监测和干预服务。
孙一婕,张悦,徐媛媛,郭倩,张维,徐韬,金曦,赵春霞,黄小娜[4](2020)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高危儿管理现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高危儿管理服务现状,为探索我国中、西部地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北、山西、河南、江西和贵州5省11县的儿童保健服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儿保人员提供高危儿童管理服务的现状。结果本研究共调查695名儿童保健服务人员,其中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65名,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630名,过去一年参加过高危儿保健业务培训的人员占48.6%(251/516)。目前项目地区高危儿管理的主要目标人群以早产低体重儿和体弱儿为主(82.1%和8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儿保人员,分别有73.1%(408/558)和61.8%(345/558)提供了高危儿登记和高危儿转诊服务。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儿保人员中,开展高危儿发育监测和筛查者为74%(35/47),进行专案登记管理的仅为49%(23/47)。对于影响高危儿管理业务开展的因素,业务人员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管理手续繁琐(77.8%,402/517))和人手不够(76.8%,397/517)。对于高危儿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被调查者中10个题目答对6题以上的占59.2%(409/691),答对8题以上的为30.0%(207/691)。结论高危儿管理作为我国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已经起步,但针对发育风险儿童服务和专案管理能力尚有待加强。建议针对高危儿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开展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风险儿童的早期发展。
孙敏[5](2020)在《移动医疗平台在高危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移动医疗平台实施高危儿健康管理,探索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高危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调查我市167名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结合现状调查结果,构建高危儿健康管理平台。采用类实验研究,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登记进行专案管理的14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9月管理的高危儿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2018年12月-2019年8月管理的高危儿为观察组,应用移动医疗平台实施高危儿健康管理,分析两组高危儿的一般资料、2月龄、4月龄、6月龄的体格发育、神经运动发育、发育商、再入院率及再就诊率、母亲育儿胜任感评分间的差异,运用?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调查结果显示基层机构、辖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宣传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政策、培训、工作开展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分类分级管理实施的主要原因为医务人员缺乏信息沟通、基层人员配置不足,能力有限、转诊通道不畅。2两组高危儿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儿体格发育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高危儿体格发育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时间和模式在高危儿的体格发育中存在交互作用(p<0.0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观察组高危儿2月龄的体重、4月龄、6月龄的身高、体重、头围发育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观察组高危儿4月龄时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率、6月龄的神经运动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儿6月龄的智力发育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儿的再就诊率与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育儿胜任感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时间和不同的干预模式存在交互作用(p<0.001),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观察组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1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危儿健康管理积极性及基层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应重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2运用移动医疗平台对高危儿实施健康管理促进了高危儿体格发育,有利于高危儿的神经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降低了高危儿的再就诊率与再住院率,提升母亲的育儿胜任感。
王贝贝[6](2019)在《62例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前后肌张力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脑损伤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处理对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4月入本院治疗的62例脑损伤高危儿进行研究,应用Amil-Tison神经运动检查法检查肌张力情况,均予以早期干预处理,评价临床效果,比较干预前后患儿肌张力变化情况。结果 62例患儿经过早期干预治疗后,治愈29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9%;62例患儿早期干预前肌张力增高40例、肌张力低下22例,具体表现在颈部、躯干、上肢、内收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早期干预后肌张力增高例数与肌张力低下例数均有下降(P <0.05)。结论脑损伤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对于肌张力改善有不错的价值,但肌张力增高改善效果更好,而对于一些肌张力低下部位比如躯干、内收肌等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针对脑损伤高危儿应尽早检查肌张力情况,在注意肌张力增高干预的同时更应重视肌张力低下情况,才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肌张力。
霍秋桂[7](2019)在《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我院开展的《不同人群对于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并且构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此方案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的协作机制、规范各环节人员行为、优化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服务,为高危儿提供连续的有效的过渡期护理服务。方法1、本研究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当前国内外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服务发展的整体情况,同课题小组成员进行积极地讨论和意见交流,初步构建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方案框架。2、经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确立各维度、条目及内涵结构,最终形成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框架图,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对专家的咨询内容进行可行性检验。结果1、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法等构建的《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初稿,内容一共包括6个维度、5个一级条目,49个二级条目,将初稿作为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内容。2、在研究过程中一共开展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确立最终的框架体系,其主要内容包含方案目的、实施机构、组织结构及时间界定、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实施途径、核心服务内容六部分,共6个维度、5个一级条目、56个二级条目。运用优序图法确定了各个维度的权重。3、Delphi专家咨询可靠性分析:第一轮发出咨询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提出建议的专家为25人,所占比例为73.33%;第二轮发出咨询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100%,提出建议的专家为5人,所占比例约为16.67%,此结果表明,所咨询的专家对于本课题具有较高的认同性。咨询专家组中,专家整体的权威系数为0.863,个人系数在0.725以上,根据此数据可以判定,参加本次问卷咨询的专家在此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问卷咨询过程中,一般要求变异系数小于0.25,并且这一数值越小,说明专家群体的协调性程度更高。在本课题研究中,第一轮咨询结果的变异系数在0.051~0.264之间,平均值为0.127,第二轮在0.051~0.191之间,其平均值为0.110,由此可见,第二轮咨询的专家协调程度更高,其意见更加统一。协调系数W值应当在0~1之间,对于同一组指标及同一组咨询专家来说,W值越大,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两轮咨询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变化较大,因此W值无直接可比性,但对两轮咨询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全部条目评分的协调系数W,经过统计学检验后,均达到显着性(p<0.01),则表明两轮咨询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好。结论本研究根据质性研究的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形成了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经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修订了“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本研究分别从医院服务、社区服务、医院社区合作服务、各服务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及高危儿照顾者参与到过渡期护理中等多方面考虑,构建了一个医院、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到过渡期护理中的框架,旨在满足高危儿过渡期不同阶段的需求。所构建的过渡期护理框架体系中体现了整个护理过程的核心特征:关系、信息、管理的连续。1、该方案明确了过渡期护理的目的、实施机构、组织结构及时间界定、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确立了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的实施途径及具体的核心服务内容。2、该方案通过医院与社区建立信息传递途径、构建网络平台、成立微信群、医院护士对社区护士和高危儿照顾者进行培训、医院护士及社区护士对高危儿进行家庭访视、医院护士进社区进行讲座等方式使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服务变得更加具有实际可执行性。3、该方案提出了医院与社区之间进行互动指导、两者服务有效衔接的构想,并且强调社区在高危儿出院后护理中的重要作用。4、通过该方案制定了个性化出院计划单、新生儿居家适宜技术(课件+视频)、新生儿护理手册及健康教育手册,并制定了《提升高危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流程图》、《高危儿出院后社区过渡期护理流程图》,该方案使过渡期护理服务能够满足高危儿不同阶段的需求。
刘世佳[8](2018)在《基于家庭—社区—医院三方联动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新生儿脑部神经损伤是导致新生儿严重智力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的高危儿新增几十万人,形势十分严峻。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错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时机,将造成难以治疗的功能障碍或脑损伤后遗症,对高危儿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并建立一套完备的高危儿早期干预体系对新生儿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虽然国内有不少有关高危儿干预的研究,但研究规模及范围较小,研究方向较为分散,多以儿童保健科和新生儿科结合为干预管理部门对部分高危儿出院后进行干预,然而,一些未住院的高危儿儿童往往被忽视,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国内现存的干预模式缺乏统一合理的干预方法、干预时机和干预强度。单纯的康复训练费用高昂,给患儿及其家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研究证明,科学的早期干预对神经功能的修复效果显着。目前以家庭和医院结合的干预模式应用最多,在新生儿健康管理方面,社区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保健网的“守门人”,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社区-家庭-医院三方联动的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研究却处于空白期,三方联动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研究目的为了实现高危儿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高危儿脑部发育情况,多维度评价高危儿现况,评估家庭-社区-家庭“三联动”早期干预模式效果,发现并探讨其中存在的利弊问题,探索高危儿有效的监测和干预管理模式,为建设全面有效的监测和干预系统奠定基础。研究方法该研究依据2009~2012年济南市高危儿监测与管理的资料,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济南市4个区的社区医院作为研究地区,抽取监测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2009年全年出生的儿童经过筛查,最终以符合纳入标准的339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纵向监测至2岁。先由社区医生进行高危儿的初筛,对于符合高危儿转诊指征的患儿转诊医院。社区医生主要使用丹佛发育筛查法(以下简称DDST)和脑瘫五项检查筛查和监测高危儿,专业医生定期用盖塞尔发育量表(以下简称Gesell)和0~1岁婴儿神经运动检查法(以下简称52项),监测其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和发育商,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了一个结合医疗干预和家庭培训的分类干预计划。分析方法根据数据特点采用t检验、X2检验,分析监测干预组和对照组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及系统干预效果。研究结果1、系统干预组各年龄组的体重、头围、体长均高于非系统干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系统干预组和非系统干预组各能区发育商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逐渐提高的态势,系统干预组发育商明显高于非系统干预组(P<0.05)。3、24个月时,非系统干预组低于系统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系统干预组发育商赶上正常对照组(P>0.05)。3个月以后系统干预组中枢发育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系统干预组,6个月后系统干预组运动落后明显低于非系统干预组。4、提供基于病例的干预措施,也进一步提高了干预效果。研究结论提供了一种管理模式,通过早期筛查和定期检测,使社区大部分儿童收益的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发育异常或疑似儿童,进行适时、适当的干预,降低脑瘫和智力残疾的发生。智力逐渐赶上正常儿童。医院要加强对社区医生和家庭的技术指导,使高危儿在家中进行训练,实现“人人康复,全面康复”的目标。
李晓捷,唐久来[9](2018)在《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我国多领域专家学者于2015年完成编着的第1部脑性瘫痪(脑瘫)康复循证医学指南,《指南》提出了诊断脑瘫需满足的4项必备条件和2项参考条件。虽然依据我国《指南》可对脑瘫进行确定诊断,但脑瘫的早期诊断是否存在明确的年龄界定以及精准的预测方法,我国《指南》并未给出明确建议,国际上也尚无统一认识。近来有学者依据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指出,历史上"潜在的或沉默的时期(12~24个月龄前),无法确定是否是脑瘫"的认识已经过时,脑瘫或"脑瘫高风险状态"可在6个月的矫正年龄之前被准确地预测,并提出了早期诊断的标准化评估方案。该文就我国《指南》的相关阐述,以及国际上对于脑瘫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最新认识进行了介绍。
王成举[10](2018)在《重庆地区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运动表现测试的应用及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脑损伤高危儿的存活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并发早产、出生后窒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的新生儿发生脑损伤、运动和认知异常等机率明显升高。如能在婴儿早期发现存在异常发育轨迹的脑损伤高危儿,并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而早期识别、诊断是确定早期干预对象、制定早期干预计划的重要依据。神经学评估方法是一类应用于早期识别的重要工具,由于其经济、实用、易于操作的特点,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认可。但是,目前我国能够应用于早产儿及婴儿早期的评估工具很少,在矫正胎龄足月前,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Assessment of General Movements,GMs)是我国仅有的的2种工具。TIMP适用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至矫正胎龄4月的婴儿,目前国内虽有部分单位试用,但并未完成中国本土化,因而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GMs适用于出生至生后4月的婴儿,在国内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其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研究拟将TIMP应用于重庆地区小婴儿评估,分析本地区婴儿TIMP得分情况,并探讨基于重庆3所医院门诊3858周TIMP数据与美国常模数据的差异,为其在国内的正式引进及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本研究选取2016年1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早产儿随访门诊及儿保门诊就诊的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进行评估测试。按原量表研究方案,足月儿、早产儿均按照矫正胎龄进行分组,每2周一组,共10组。根据横断面样本量计算公式计算后,拟定每小组样本量60例左右。2.本研究采用第五版TIMP评估流程。在研究开始前,项目负责人通过了美国TIMP网站网络课程TIMP in the Cloud e-Learning Program,获得初级临床使用资格。再通过美国IMPS公司负责人面对面培训,官方信度校验考核取得培训师资格。对参与本研究项目的评估师进行第五版TIMP评估流程培训及IMPS公司信度考核。3.TIMP评估内容一共包含42项,其中113项为观察项目,观察到相应的表现则每项得1分,反之不得分。1442项为诱发项目,在各个姿势方位对婴儿进行头部控制、对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反应、防御动作、躯干运动、四肢运动等内容进行评估。按照量表要求进行诱发,记录观察到的最佳反应进行评分,得分范围06分,部分项目按左右侧分别计分。量表总分142分。每项尽量在1次测试内完成,最多可重复测试3次,避免过度疲劳。如果测试被干扰,第一次测试后24h以内,在第二次测试中完成剩下的条目。评估完成后,将观察项目和诱发项目得分相加,得到总分。结果1.参与本项目的评估师均通过美国IMPS公司官方考核标准,信度均通过不匹配率低于10%的要求。2.共采集数据642例,其中早产儿87例,足月儿555例,早产儿占比13.6%。男性346例,占53.9%,女性296例,占46.1%。平均每组样本量64±6例,达到样本量计算要求。3.本地婴儿TIMP得分随婴儿周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从周龄3839+6周龄组的得分37±5,增加至5657+6周组的83±12。根据得到的本地数据,计算并绘制出本地婴儿第10百分位、第50百分位及第90百分位曲线。4.根据TIMP2004年参考标准,按照标准差,得分结果范围划分为“平均范围”(均值±1SD)、“低于平均范围”(-1SD-2SD)、“远低于平均范围”(低于-2SD)等区间。参考美国标准,划分出本地参考值区间。5.各周龄组平均得分均低于美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地婴儿各周龄组第50百分位数曲线低于同周龄组美国常模第50百分位数曲线,各周龄组第90百分位数曲线也低于同周龄组美国常模第50百分位数曲线。结论1.经过规范培训后的评估师,均能达到TIMP评分不匹配率低于10%的要求。说明TIMP较易掌握且能保证较高信度,是一个适合在临床推广的评估工具。2.基于重庆3所医院门诊3858周婴儿的TIMP评估得分随周龄升高而升高,提示TIMP可反映不同周龄的婴儿运动能力的差异,适合用于本地婴儿运动评估。3.根据本地婴儿测试结果,绘制出本地百分位参考曲线以及参考值范围,可以用于本地婴儿测试初步参考。4.通过本地得分与美国得分比较,发现本地各周龄组测试得分明显低于同周龄组美国常模标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IMP在我国应用之前,需要建立中国常模。
二、不同类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类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儿身心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体格发育 |
2.2 神经行为发育 |
2.3 预后 |
3 讨论 |
(3)不同喂养方式下3月龄婴儿母婴互动差异及母婴互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母婴互动促进在高危儿管理中的重要性 |
1.2 母婴互动的概念及对高危儿健康的意义 |
1.3 母婴互动的理论基础 |
1.4 母婴互动可能的生物学基础 |
1.5 母婴互动评价工具 |
1.6 不同喂养方式下母婴互动差异的研究进展 |
1.7 母婴互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类型 |
3.2 研究现场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内容 |
3.5 研究方法 |
3.6 质量控制 |
3.7 数据分析 |
3.8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母婴对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4.2 母婴的心理学特征描述 |
4.3 婴儿日常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4.4 不同喂养方式母婴互动行为的差异比较 |
4.5 影响喂养过程中母婴互动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
4.6 影响喂养过程中母婴互动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母婴互动评价工具 |
5.2 基于中国人群的喂养过程中母婴互动 |
5.3 不同喂养方式的母婴互动差异 |
5.4 喂养过程中母婴互动的影响因素 |
5.5 婴儿日常喂养的相关因素 |
5.6 对高危儿管理中促进母婴互动的启示 |
6. 结论 |
7. 创新性 |
8.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婴儿早期喂养过程中的母婴互动(综述) |
1. 母婴互动对喂养的重要意义 |
2. 母婴互动相关理论 |
3. 喂养中母婴互动的核心理念 |
3.1 回应性喂养的定义 |
3.2 回应性喂养中的婴儿信号 |
3.3 回应性喂养中母亲的敏感性 |
4. 喂养中母婴互动的评价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高危儿管理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2 高危儿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2.3 高危儿管理知识知晓情况 |
2.4 影响高危儿业务开展及服务能力的因素 |
3 讨论 |
(5)移动医疗平台在高危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高危儿健康管理的意义 |
1.3 国内外高危儿健康管理现状 |
1.3.1 国外高危儿健康管理现状 |
1.3.2 国内高危儿健康管理现状 |
1.4 信息化健康管理的优势 |
1.5 研究目的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镇江市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现状调查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样本量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设计 |
2.2.2 问卷发放与收集 |
2.2.3 统计方法 |
2.3 伦理学问题 |
2.4 质量控制 |
2.5 结果 |
2.5.1 一般资料描述 |
2.5.2 医务人员对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的认知及参与培训情况 |
2.5.3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分类分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2.6 讨论 |
2.6.1 提高医务人员分类分级管理的主动性 |
2.6.2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 |
2.6.3 加强儿童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建设 |
第3章 移动医疗平台在高危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样本量计算 |
3.2 研究方法 |
3.2.1 对照组 |
3.2.2 观察组 |
3.2.3 评价指标 |
3.2.4 资料收集与分析 |
3.3 伦理学问题 |
3.4 质量控制 |
3.5 结果 |
3.5.1 两组高危儿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 |
3.5.2 两组高危儿体格发育比较 |
3.5.3 两组高危儿神经运动发育监测情况比较 |
3.5.4 两组高危儿智力发育筛查结果比较 |
3.5.5 两组高危儿再就诊率与再住院率比较 |
3.5.6 两组高危儿母亲的育儿胜任感比较 |
3.6 讨论 |
3.6.1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有效促进高危儿体格发育 |
3.6.2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利于高危儿神经运动及智力发育 |
3.6.3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可降低高危儿的再就诊率及再住院率 |
3.6.4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高危儿母亲育儿胜任感 |
第4章 总结 |
4.1 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附录A 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危新生儿分类表 |
附录C 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 |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
(6)62例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前后肌张力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评价本组患儿疗效情况 |
2.2 比较干预前后各个部位肌张力增高、低下变化情况 |
2.3 比较肌张力增高与肌张力低下干预前后具体部分变化情况 |
3 讨论 |
(7)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概述 |
1 概念界定 |
2 研究背景 |
3 过渡期护理模式的要素 |
4 过渡期护理的内涵 |
5 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的研究现状 |
6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1 研究的理论支持 |
2 研究的目的 |
3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4 研究方法 |
5 技术路线(见图2.1) |
6 伦理学问题 |
第三部分 构建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的过程和结果 |
1 构建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框架初稿 |
2 方案的论证和修订 |
3 各维度权重的确立 |
4 专家咨询可靠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
2 过渡期护理方案构建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分析 |
3 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的适用性 |
4 过渡期护理理念不断深化 |
第五部分 结论 |
1 结论 |
2 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 |
附录1 第一轮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方案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方案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高危儿过渡期出院计划 |
附录4 居家适宜技术(部分) |
附录5 新生儿护理手册(部分) |
附录6 新生儿宣教手册(部分) |
缩写词表 |
致谢 |
(8)基于家庭—社区—医院三方联动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2.1 了解高危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现况 |
2.2 家庭-社区-医院三方联动的高危儿干预模式 |
2.3 评价基于家庭、社区、医院的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干预的效果 |
3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高危儿监测和干预内容 |
3.4 观察及效果评价指标 |
3.5 统计分析 |
3.6 质量控制 |
3.7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济南市高危儿童的筛查、监测、转诊及干预管理情况 |
4.2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4.3 研究对象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情况 |
4.4 研究对象神经运动发育异常情况比较 |
4.5 早期干预类型及效果 |
4.6 早期诊断和预后 |
5 讨论 |
5.1 三方联动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及其效果 |
5.2 早期干预、定期评估对高危儿身体和智力发育有效 |
5.3 高危儿监测干预网络 |
5.4 三方联动的儿童早期干预的方法和时机 |
5.5 高危儿监测与干预的组织管理 |
5.6 课题的不足及创新之处 |
6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重庆地区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运动表现测试的应用及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1.前言 |
2.对象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早产儿神经学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不同类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儿身心发育的影响[J]. 郑泰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36)
- [2]2021年 JAMA Pediatrics《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基于系统评价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专家解读[J].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19)
- [3]不同喂养方式下3月龄婴儿母婴互动差异及母婴互动影响因素研究[D]. 孙一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4]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高危儿管理现状分析[J]. 孙一婕,张悦,徐媛媛,郭倩,张维,徐韬,金曦,赵春霞,黄小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0(12)
- [5]移动医疗平台在高危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孙敏. 江苏大学, 2020(02)
- [6]62例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前后肌张力的变化[J]. 王贝贝. 临床研究, 2019(07)
- [7]高危儿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D]. 霍秋桂. 苏州大学, 2019(04)
- [8]基于家庭—社区—医院三方联动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效果评价研究[D]. 刘世佳. 山东大学, 2018(02)
- [9]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J]. 李晓捷,唐久来. 华西医学, 2018(10)
- [10]重庆地区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运动表现测试的应用及结果分析[D]. 王成举.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