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利用格局分析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利用格局分析

一、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马宝新[1](2022)在《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促进优良玉米自交系选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室以美国先锋公司玉米杂交种作为种质基础,运用不同选育手段进行改良选系,成功筛选出一批具有抗病抗逆、品质优良、脱水快等优点的种质资源。本文选取其中15份种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血缘划分,明确种质隶属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遗传育种课题组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种二环系1064、NL881和0999,进一步成功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嫩单23、嫩单27、嫩单29和嫩单35,在黑龙江省中晚熟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缩短了与国外品种的差距。

李春雷[2](2021)在《热带玉米种质CML493抗大斑病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带玉米种质具有较优良的抗性基因,能拓宽温带地区的玉米种质基础,可以创制出新的种质类群,进而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热带玉米种质的引进与利用是我国乃至世界玉米育种的长期发展战略。国内外关于玉米抗大斑病基因的定位报道较多,但多停留在初级定位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热带玉米种质CML493、温带玉米自交系PH4CV及其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经过Seq-BSA、KASP基因分型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联合分析,结合人工接种大斑病菌液鉴定,开展玉米抗大斑病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和功能验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Seq-BSA技术对CML493、PH4CV和BC1F1分离群体进行重测序,对候选区域的SNP和In Del关联的区域进行分析。将抗大斑病基因定位在8号染色体(154240000-168290000)上的候选区域,总长度为14.05Mb,关联区域内共注释到1685个基因,其中非同义突变基因405个,移码突变基因97个。由于Seq-BSA技术定位的候选区间较大,采用KASP基因分型技术,在候选区域内设计SNP引物,对特定位点的SNP进行精准的双等位基因判断,实现抗大斑病基因精细定位。通过KASP技术将抗大斑病基因定位在Zm00001d011652-Zm00001d011662之间,这个区域内包含11个候选基因。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CML493和PH4CV进行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接种大斑病菌液的基因表达以上调为主。CML493有723个共表达基因,PH4CV有1038个共表达基因。CML493有89个共表达基因分布在8号染色体上,PH4CV有110个共表达基因分布在8号染色体上。在8号染色体154240000-168290000的区域内筛选CML493和PH4CV的共表达基因,CML493和PH4CV有4个共表达基因。分别是Zm00001d011655(MKKK18)、Zm00001d011666(CDPK21)、Zm00001d011889(HEX9)和Zm00001d011629(WAK RLK1)。Zm00001d011655(MKKK18)基因在KASP定位的候选区内。经过Seq-BSA、KASP基因分型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联合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对候选基因验证,实现抗大斑病基因的精细定位。最终确定基因Zm00001d011655(ZmMKKK18)为抗大斑病候选基因。ZmMKKK18基因c DNA全序列为1645bp,编码47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 I)为4.81,估计分子量为50159.62Da,分子式为C2172H3465N633O686S23,一共有6979个原子,理论推导半衰期为30h,不稳定参数为49.84,构成了不稳定蛋白。MKKK18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玉米与高粱MKKK18氨基酸序列的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克隆全长1645bp的ZmMKKK18基因,构建了p EGOEPubi-B-35S-ZmMKKK18过表达载体,过表达载体全长为12125bp,在植物体内Bar基因表达除草剂抗性。采用非组培超声波辅助介导花粉处理法,将过表达载体转化到玉米自交系PH4CV。对T3代转基因阳性材料进行PCR检测,检测植株均获得了PCR扩增目标基因条带。经q RT-PCR基因表达水平检测,ZmMKKK18基因在阳性植株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对照。经转基因Bar试纸条检测,检测植株均为阳性。结果表明,ZmMKKK18基因和标记基因片段都已整合到T3代株系中,且能稳定遗传和表达。对T3代转ZmMKKK18基因和野生型PH4CV植株进行接种大斑病菌液鉴定,转ZmMKKK18基因植株穗上下叶片有少量病斑,植株持绿性较好,被鉴定为5级抗性。但抗病性明显低于CML493。野生型PH4CV植株叶片病斑较重,植株枯黄,被鉴定为9级抗性。

靳晓春,王俊强,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夏永伟[3](2016)在《1980—2012年黑龙省玉米种质资源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回顾》文中提出利用黑龙江省1980—2012年生产上年推广面积1.3万hm2以上品种分析了杂交种应用、种质材料变化、杂种优势模式发展历程。结果表明:推广品种有21个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年,但是只有‘德美亚1’、‘德美亚2’具有较强的耐密性并且适合机械直收籽粒,应加快耐密性强、适合机械化品种的选育;种质材料方面地方种质(1980s占比50%,1990s占比26%,之后快速降低)和兰卡斯特种质(1980s占比21%、1990s占比42%、2000s占比45%、2010s占比35%)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占据着重要作用,瑞德种质(1980s占比4%、1990s占比4%、2000s占比17%、2010s占比23%)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s开始黑龙江省种质资源快速向四大种质集中,但是旅大红骨种质应用较少;杂种优势模式中1980s四个主要模式占比87.2%、1990s为69.2%、2000s为71.4%、2010s为56.8%,杂优模式类型逐渐增多,主要杂优模式比重在不断下降。

董玲,杨德光[4](2015)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文中研究表明概括了热带和亚热带玉米(Zea mays)种质特别是来自CIMMYT的群体或基因库在美国和中国的研究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接力式改良和组配半外来群体等方法在中国吉林和黑龙江等高纬度地区的应用。

朱立娟[5](2013)在《玉米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改良温带种质已经成为玉米种质资源拓宽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外对热带种质的改良和利用进行了多年尝试并选育出系列杂交种,同时提出了温热不同的互导比例,但观点不一。本研究前期已经用来自CIMMYT并经过国内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从南到北接力改良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Pob21、Pob28、Pool18分别与之杂种优势关系最近的我国温带核心种质代表系杂交构建了的含25%、50%、75%温带种质比例的半外来群体。本试验拟以这些半外来群体中的部分早代优良选系为材料,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与可能与之具有较大杂种优势的测验种测交组配杂交组合,从而分析这些早代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关系,依据配合力来确定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依据产量以及杂种优势来确定早代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CIMMYT玉米群体合理利用及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含2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半外来群体(Mo17×Pool18)×Pool1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00、13301、13305、13306、13311和13312;13300、13301、13306、13311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13312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13312×鲁原92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掖478×Pob28)×Pob2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256和13257;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均为Lancaster群;组合13257×龙抗11、合344、东8112,13255×丹340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黄早四×Pob21)×Pob21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48、13349和13353;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均为Reid群;组合13348×B84、13349×B84、13353×9041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2)含50%温带血缘的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半外来群体Mo17×Pool1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20、13321、13322、13327、13332、13334和13338;13321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13320、13322、13327、13332、13334、13338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鲁原92×13320、13338,丹340×13322、13332、13334,13322×掖478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掖478×Pob2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261、13265、13272和13277;13261、13277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265、13272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丹340×13262、13265、13267、13268、13270、13272、13276、13277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黄早四×Pob21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58、13359、13360和13363;13358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359、13360、13363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组合13363×B84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3)含7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半外来群体(Mo17×Pool18)×Mo17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40和13341;13340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13341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13340×掖478、13340×丹340、13341×丹340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掖478×Pob28)×掖47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79、13280、13282、13283、13285、13286、13294和13295;13286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282、13294、13295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13280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或旅大红骨群;组合丹340×13282、13283、13286、13292、13294、13295、13296,合344×13286、13291,东65003×13295、13286,鲁原92×13280、13291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黄早四×Pob21)×黄早四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68、13371、13372、13378、13380、13381和13382;13371、13378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368、13372、13380、13381、13382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组合B84×13372、13382、13384,郑58×13378、13381,9041×13374,金黄96B×13374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4)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在分别以Pool18、Pob28、Pob21为基础群体构建的三个含不同温带种质比例的半外来群体中,应进行重点改良和利用的半外来群体为:理论上含50%温带血缘的Mo17×Pool18,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理论上含75%温带血缘的(掖478×Pob28)×掖478,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类群;理论上含75%温带血缘的(黄早四×Pob21)×黄早四,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类群。

王羡国[6](2013)在《浅析近十年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利用情况》文中研究表明早熟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匮乏,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利用现状及主要种质基础,对于指导黑龙江省玉米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十五"、"十一五"期间每年种植面积在超过3.33万hm2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和血缘,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资源和杂种优势模式。

杨虎[7](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金益[8](2011)在《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文章介绍了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国内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主要研究结果并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黑龙江省特有的东北地方种质群,东北地方种质群×Reid群和东北地方种质群×Lancaster群两个杂种优势模式,以及在黑龙江有重要地位的PA×Lancaster模式,并据此提出了充分挖掘东北地方种质群的育种潜力和加强对PB种质的研究和利用是今后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李晨光[9](2011)在《早熟玉米群体选系抗性评价及杂种优势关系分析》文中提出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已经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尤其是早熟种质缺乏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引进早熟外来种质以拓宽和创新玉米种质资源。掌握外来种质选系的遗传表现及与本地种质的杂种优势关系是玉米种质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为此,本试验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的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中选出的61个群体选系和7个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田间人工接种的条件下评价了61份农艺性状优良的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选系对黑龙江省主要玉米病害丝黑穗病和大斑病的抗性;同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了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选系的配合能力,以及与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关系,其结果对其在黑龙江省及我国早熟玉米区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评价表明,61份群体选系的成熟期变幅为103~112天,均属于极早熟材料。在供试群体选系中EP2-5、EP9-3和EP17-4、EP17-12和EP17-7这5个选系的单株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等性状表现相对较好,育种中可以优先加以利用。(2)玉米丝黑穗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61份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选系中表现高抗的选系为EP14-1、EP16-5和EP17-8,占供试材料的4.9%;表现抗病的选系共18个,占供试材料29.5%;表现中抗的选系31个,占供试材料的50.8%;表现感病的选系共9个,占供试材料的14.8%,供试材料整体表现抗性较好,抗病材料占85.2%,无高感材料。玉米大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鉴定的61份材料中有6份表现为高感,占鉴定材料总数的9.8%;有28份材料表现为感病,占鉴定材料总数的45.9%;有8份材料表现为抗病,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3.1%;有19份材料表现为中抗,占鉴定材料总数的31.2%;供试材料中无高抗选系。(3)对黑龙江省早熟常用玉米自交系和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选系的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的选系有EP9-3、EP13-1、EP14-5、EP15-3、EP17-4、EP17-11、EP17-13等7个。这些选系在两点环境下,与产量相关的GCA效应均表现很好,效应值很高,用这些选系做亲本所组配的杂种后代增产潜力较大。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EP17-15×K10、EP17-13×K10、EP16-5×KL298、EP17-7×甸11A、EP10-1×东46、EP17-11×合344、EP17-3×甸11A、EP17-11×K10、EP12-1×KF53、EP17-5×K10、EP15-2×KL298。(4)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将61个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划分为七个类群,与K10遗传关系较近的群体选系有10个,与KF53遗传关系较近的有5个,与KL298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1个,与甸11A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东46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合344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京七遗传关系较近的选系有5个。(5)427个杂交组合单株产量对照优势中,以德美亚1号为对照的161个杂交组合中有31个组合超过德美亚1号的产量,占19.3%,以绥玉七为对照的266个杂交组合中共有92个组合的产量超过绥玉七,占34.6%。单株产量排在前十位的杂交组合是K10×EP17-13、合344×EP17-11、K10×EP17-11、K10×EP17-15、合344×EP17-13、K10×EP17-5、K10×EP25-1、KL298×EP9-3、甸11A×EP17-7、K10×EP9-3,分别比各自对照增产44.94%、44.7%、44.61%、41.13%、33.92%、33.14%、32.57%、31.17%、29.11%、28.68%,这些组合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涉及的选系群体主要为EP17和EP9。(6)本研究中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与Reid群体选系具有较强的产量杂种优势,主要杂种优势利用途径是K10×EP17-13、EP17-11、EP17-15、EP17-5、EP25-1、EP9-3。

朱良学,潘晓琳,霍志军[10](2010)在《黑龙江省玉米品种资源现状与育种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杂交种选系过程
2 先锋二环系血缘划分
3 先锋二环系生产中应用
4 讨论与结论

(2)热带玉米种质CML493抗大斑病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玉米的起源与传播
        1.1 玉米的起源
        1.2 玉米对世界的贡献
        1.3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驯化
    第二章 吉林省的玉米种质基础
        2.1 美国玉米种质基础
        2.2 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
        2.3 吉林省骨干玉米种质衍生系
        2.4 吉林省骨干玉米种质审定品种
        2.5 近十年吉林省推广面积较大品种的种质基础
    第三章 吉林省玉米品种的演变历程
        3.1 吉林省的玉米生产情况
        3.2 吉林省玉米品种类型及品种演变
    第四章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4.1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利影响
        4.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基本特征
        4.3 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的远缘优势
        4.4 我国热带、亚热带种质群的利用
        4.5 热带、亚热带种质的改良研究
        4.6 热带、亚热带种质的杂优模式和配合力研究
        4.7 热带、亚热带种质的遗传研究
        4.8 热带、亚热带种质研究的历史成就
    第五章 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5.1 玉米大斑病的传播与危害
        5.2 大斑病菌生理小种
        5.3 大斑病垂直抗性的报道
        5.4 大斑病水平抗性的报道
        5.5 我国玉米育种材料的抗性评价
    第六章 基因的定位与遗传研究
        6.1 基因的定位研究
        6.2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原理
        6.3 转录组测序技术简介及应用
        6.4 转基因技术的方法与利用
    第七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基于Seq-BSA技术热带玉米种质CML493的抗大斑病基因定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与结论
    第二章 利用KASP标记基因分型热带种质CML493抗大斑病基因的精细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CML493和PH4CV人工接种大斑病菌的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玉米抗大斑病基因ZmMKKK18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与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1980—2012年黑龙省玉米种质资源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3 玉米品种更替
4 主要玉米品种种质变化
5 杂优模式
6 讨论

(5)玉米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温带主要利用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来源及特性
        1.2.2 国外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
        1.2.3 我国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
        1.2.4 国内外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5 我国玉米育种与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6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与种质资源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含 25%温带种质的半外来改良群体部分早代选系的评价
        1.3.2 含 50%温带种质的半外来改良群体部分早代选系的评价
        1.3.3 含 75%温带种质的半外来改良群体部分早代选系的评价
        1.3.4 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群体改良效果的初步探讨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来源以及遗传背景
        2.1.2 半外来改良群体选系以及测验种
    2.2 试验方法
        2.2.1 测交组合配制
        2.2.2 测交组合鉴定
        2.2.3 小区产量测定
    2.3 统计分析方法
        2.3.1 方差分析
        2.3.2 配合力分析
        2.3.3 杂种优势分析
        2.3.4 数据处理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方差分析
    3.2 含 2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
        3.2.1 半外来改良群体(Mo17×Pool18)×Pool18 的早代选系
        3.2.2 半外来改良群体(掖 478×Pob28)×Pob28 的早代选系
        3.2.3 半外来改良群体(黄早四×Pob21)×Pob21 的早代选系
    3.3 含 50%温带血缘的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
        3.3.1 半外来改良群体 Mo17×Pool18 的早代选系
        3.3.2 半外来改良群体掖 478×Pob28 的早代选系
        3.3.3 半外来改良群体黄早四×Pob21 的早代选系
    3.4 含 7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
        3.4.1 半外来改良群体(Mo17×Poo18)×Mo17 的早代选系
        3.4.2 半外来改良群体(掖 478×Pob28) ×掖 478 的早代选系
        3.4.3 半外来改良群体(黄早四×Pob21) ×黄早四的早代选系
    3.5 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群体改良效果的初步比较
        3.5.1 以 Pool18 为基础群体的三个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比较
        3.5.2 以 Pob28 为基础群体的三个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比较
        3.5.3 以 Pob21 为基础群体的三个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比较
4 讨论
    4.1 关于杂交选系配合力测定世代
    4.2 半外来改良群体选系的一般配合力
    4.3 半外来改良群体选系的特殊配合力
    4.4 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
    4.5 半外来种质中低纬度热带的比例
    4.6 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设想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浅析近十年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育种利用的主要杂种优势模式
2 近10年玉米品种的利用分析
3 近10年玉米种质基础利用分析
4 主要杂种优势模式
    4.1 玉米种质资源问题
    4.2 玉米杂优模式利用问题
    4.3 玉米种质创新的方法及发展趋势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早熟玉米群体选系抗性评价及杂种优势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玉米生产简要概况
        1.2.2 种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1.2.3 国内外种质改良创新方法
        1.2.4 国内外种质改良创新进展
        1.2.5 国内外外引玉米种质的利用进展
        1.2.6 加拿大玉米群体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综合农艺性状评价
        1.3.2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对丝黑穗抗性评价
        1.3.3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对大斑病抗性评价
        1.3.4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与黑龙江部分早熟自交系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61 份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
        2.1.2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
    2.2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综合农艺性状评价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调查项目及方法
    2.3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2.3.1 种植方法
        2.3.2 毒源保存
        2.3.3 接种方法
        2.3.4 病情调查及分级标准
    2.4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对大斑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2.4.1 种植方法
        2.4.2 菌种来源
        2.4.3 接种病菌的培养和扩繁
        2.4.4 接种方法
        2.4.5 病情调查及分级标准
    2.5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与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关系鉴定
        2.5.1 杂交组合配制
        2.5.2 杂交组合田间鉴定
    2.6 统计分析方法
        2.6.1 方差分析
        2.6.2 配合力分析
        2.6.3 杂种优势分析
        2.6.4 杂种优势群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3.1.1 加拿大群体选系的熟期
        3.1.2 群体选系的株高及穗位高
        3.1.3 群体选系间产量性状的差异分析
        3.1.4 群体选系农艺性状的总体评价
    3.2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的抗性评价
        3.2.1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3.2.2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对大斑病的抗性评价
    3.3 供试材料的配合力分析
        3.3.1 供试材料主要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
        3.3.2 供试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分析
    3.4 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与黑龙江省部分早熟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关系
    3.5 杂交组合单株产量对照优势分析
    3.6 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分析
4 讨论
    4.1 供试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的抗性表现
    4.2 关于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配合力表现
    4.3 关于61 个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选系的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4.4 关于供试群体选系的主要利用途径和改良方向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黑龙江省玉米品种资源现状与育种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资源概况分析
3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对策分析

四、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J].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马宝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01)
  • [2]热带玉米种质CML493抗大斑病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研究[D]. 李春雷.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1980—2012年黑龙省玉米种质资源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回顾[J]. 靳晓春,王俊强,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夏永伟. 农学学报, 2016(09)
  • [4]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J]. 董玲,杨德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2)
  • [5]玉米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D]. 朱立娟.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6]浅析近十年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利用情况[J]. 王羡国. 种子世界, 2013(03)
  •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J]. 金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4)
  • [9]早熟玉米群体选系抗性评价及杂种优势关系分析[D]. 李晨光.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10]黑龙江省玉米品种资源现状与育种对策分析[J]. 朱良学,潘晓琳,霍志军. 现代化农业, 2010(10)

标签:;  ;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利用格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