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营养知识讲座

鱼类营养知识讲座

一、鱼类营养学知识讲座(论文文献综述)

韩奇,姜龙[1](2021)在《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策略》文中指出文章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分析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中营养健康教育的现状,梳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动营养学知识要点,并提出了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合运动营养学知识的策略。

冯驰[2](2021)在《大学生膳食营养补给盲点问题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公,杨舰[3](2021)在《李约瑟与抗战中的中国营养学》文中研究表明一战以后,英国科学家从动物科学和生物化学两条路径率先开始了战时军民营养保障的探究。李约瑟是英国着名的生物化学家,并且对该方向上的营养学研究颇为熟稔。二战爆发后,战时军民的营养保障是各参战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英国由于有良好的战时营养保障体系而使得其军民免受饥饿之苦。在李约瑟来到中国之前,英国动物科学路径下的战时营养保障的理论和经验已经传入中国,被中国科学家吸收并用于解决战地和后方营养问题。李约瑟在对战时中国众多科研机构考察的过程中,通过物资援助、学术讲座、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将英国生物化学路径下的营养学推介给中国同行;并将中国营养学在战时环境下的发展及研究成果推介到西方。作为科学家的李约瑟通过亲身参与,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科学共同体在该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季小梅[4](2021)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整中国膳食平衡指数,使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并验证其信效度,进而尝试性使用该指数评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以期快速准确评价该人群整体膳食状况,及时发现患者膳食问题,为指导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膳食平衡宝塔以及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调整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构成指标和指标取值。采取整群抽样抽取某社区332名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患者膳食情况,并采用2型糖尿病膳食营养指导手册中高质量膳食食谱、一般线性模型、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PCA)、Cronbach’sα验证该指数信效度。2.在某市社区里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及膳食情况,利用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该人群膳食质量。使用营养计算器计算患者每日能量摄入水平及食物摄入量,使用SPSS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1.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调整: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由7个食物组和1个食物种类指标构成,与调整前相比,在构成指标方面增设4个食物亚组指标,将添加糖细分为食用糖、含糖饮料与糕点;指标取值方面调整蔬菜、水果指标取值;评价指标仍采用总分、正端分、负端分和膳食质量距。2.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信效度验证:能量水平不同的三个食谱调整后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得分较适宜,该指数较低的评价指标得分与较低的糖尿病饮食暴露危险因素有关(P<0.01),该指数能区分吸烟与否及是否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者饮食质量差异(P<0.05),该指数得分与能量摄入间低相关性表明其可以独立饮食量评估饮食质量,与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间显着相关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P<0.01),PCA显示该指数的多维性,Cronbach’sα0.541。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现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处于低度失衡状态并伴随低度膳食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在职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摄入过量与不均衡程度高于非在职者(P<0.05)。吸烟组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摄入过量与不均衡程度高于不吸烟者(P<0.05)。未参加社区健康教育讲座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摄入不足以及膳食不均衡程度均高于参加社区健康教育讲座者(P<0.05)。根据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指标分值分布看,蔬菜水果和奶豆类食物组摄入不足状况较严重,达到推荐摄入范围的人数仅分别占11.4%与19.6%。谷类食物和调味品摄入过量较严重,分别有31%和22.9%的人群存在中重度摄入过量。本次调查人群的膳食模式以模式E、模式B和模式D为主。结论1.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丰富膳食平衡指数内容,信效度检验结果好,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评价工具。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处于低度失衡状态,还需进一步改善。未来以提高患者膳食质量为目的的营养教育中,可以进一步宣传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内容,指导患者多食用蔬菜类和奶豆类食物,并结合使用控油控盐辅助器皿帮助患者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华雪铭,周洪琪,陈再忠,朱琴,张亚[5](2020)在《硕士研究生课程水产动物营养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认为为提高硕士研究生课程水产动物营养学的教学质量,为起点多元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维度的课程学习支持,更好地发挥课程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中的铺垫和辅助作用,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概括了本课程的改革内容与实践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侯琬娇[6](2020)在《收入、教育和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营养健康的目标》文中认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民的食物营养事业,制定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将食物营养与健康置于影响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城市地区目前主要处于退行性疾病阶段。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现实情况,均对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食物系统的建立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由于肉类消费引致的营养素摄入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我国城市居民的肉类消费在总的食品消费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构建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食物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营养健康为目标来研究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因素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国内关于肉类消费的研究,都认为收入和价格是影响肉类消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国内从营养健康视角开展的肉类消费的研究却比较缺乏。如果对肉类消费冠以营养健康的前提,用趋近或偏离营养健康目标来界定肉类消费,并且将研究范围限定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在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的过程中,收入因素能发挥出显着的促进作用吗?国外大量的从营养健康视角进行的食品消费的研究表明,教育和信息往往对食品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和信息因素是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如果是,教育水平具体在哪些提升阶段成为促进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的关键变量?不同类别的信息是如何发挥促进作用的?在这个过程中,收入、教育因素又与信息因素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和北京、上海、深圳、郑州四个城市的调研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分位数回归、选择实验及随机参数Logit模型等计量方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收入和教育因素对脂肪含量不同的肉类的消费数量的平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每增长1%,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消费量增长0.19%,脂肪含量最低的肉类消费量减少0.31%,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的消费量减少0.08%。在对营养健康目标实现具有最大威胁的脂肪含量最高的肉类消费方面,收入的影响变得不显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含量最高的肉类的消费量逐级递减: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了1.43%,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减少了7.49%。综上,收入因素在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的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教育因素具有促进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的的潜能。通过分析收入和教育对五类肉类的消费数量的不同分位水平的影响,来揭示这两个因素对肉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1%,脂肪含量最低肉类的低分位水平下降0.35%,而脂肪含量最低肉类的消费量的低分位水平应该提高才能趋近营养健康的肉类消费结构;收入因素对其他肉类的消费量的低分位和高分位水平的影响均不显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含量最低肉类的消费量的低分位水平增加了9.97%;受教育程度从高中及专科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含量最高肉类的消费量的高分位水平减少了2.12%。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提高至高中及专科的过程中,带来了脂肪含量中等肉类消费量的低分位水平的增加以及中、高分位水平的减少,这恰好能够体现出教育因素具有合理调节肉类消费结构的作用。综上,收入因素并未发挥出促进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的作用,教育因素在促进肉类消费结构趋向低脂肪占比更高、高脂肪占比更低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第二,收入和教育因素对肉类消费引致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平均水平的影响方面,家庭人均收入每增长1%,脂肪摄入量下降0.07%;但是,收入对蛋白质和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均不显着。随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逐渐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摄入量逐级递减: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6.57%,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减少10.73%。教育因素对蛋白质和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高中及专科的过程中,蛋白质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减少:高中及专科比初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减少了6.53%;高中及专科比初中的胆固醇摄入量减少了5.06%。虽然对三种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水平的影响无法全面解释收入和教育因素在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上述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收入因素对三种营养素摄入量的影响没有教育因素全面。营养素摄入量的低水平和高水平分别包含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的情况,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容易导致较高的健康风险,通过分析收入和教育对每种营养素摄入量的不同分位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这两种因素在肉类消费趋近营养健康目标过程中的作用。脂肪摄入量的低、中、高三种分位水平的回归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1%,脂肪摄入量的低分位水平减少0.09%,中分位水平减少0.06%;收入因素对脂肪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的影响反而变得不显着。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高中及专科的过程中,带来了脂肪摄入量的低分位水平的增长: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增加了1.28%;受教育程度从初中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脂肪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了3.07%,而本科及以上则比高中及专科减少了12.07%。受教育程度从高中及专科提高至本科及以上的过程中,能够带来蛋白质摄入量的低分位水平的增加: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增加了0.5%;收入因素对蛋白质摄入量的任何分位水平的影响都不显着。从初中教育程度开始,随着教育水平的逐级提升,胆固醇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逐级递减:高中及专科比初中减少了10.1%,本科及以上比高中及专科减少了6.43%;但是,收入因素对胆固醇摄入量的高分位水平的作用却并不显着。综上,相较于收入因素,教育因素在肉类消费趋向营养健康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更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三,将肉类膳食营养知识作为社会环境来源信息的近似代表。受教育程度由初中及以下提高至高中及大专的过程中,促使肉类膳食营养知识得分增加了1.37分;受教育程度由本科提高至硕士及以上的过程中,得分增加了1.13分;反观收入因素,对得分缺乏显着的影响。牛腑肋带给肉类膳食营养知识高得分者的边际效用的均值为0.8465,偏好系数为正,说明相对于其他消费者,高得分者偏好牛腑肋,偏好内容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符合营养健康的目标;肉类膳食营养知识低得分者对牛腑肋、牛腱子和鸡胸肉的偏好并不显着,对猪五花和鸡翅中表现出了显着的偏好,因此,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低得分者并没有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表现出偏好,偏好内容偏离营养健康的目标。第四,本文商业环境来源信息表现为生畜禽肉类(包括鲜的、冷鲜和冷冻畜禽肉类,不包括加工品)的营养标签信息。展示营养成分表后,高得分群体的偏好内容依旧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与未展示营养成分表时相比,偏好内容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展示营养成分表后,高得分群体对牛腑肋的偏好系数由未展示成分表时的0.8465增长至1.2819,偏好强度增强;同时,对牛腱子的偏好由未展示成分表时的不显着变成显着。展示营养成分表后,低得分群体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的偏好系数依旧不显着。上述结果说明,作为社会环境来源信息的近似代表,肉类膳食营养知识水平决定并影响高得分和低得分群体的偏好内容;而作为重要的商业环境来源信息,生畜禽肉类的营养标签信息并不能够改变这两类群体的偏好内容,只能在已有的偏好内容基础上,增强其偏好强度。因此,高得分群体的肉类消费行为更有可能符合营养健康的目标;而低得分群体的肉类消费行为实现营养健康目标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小。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教育因素在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肉类消费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扮演着激活全局的重要角色,应该大力激发教育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潜能,同时,发挥其对信息因素的联动促进作用。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将政策重心从增加收入适当向教育资源均等化倾斜,建立“食育”制度,以及实施生畜禽肉类(包括鲜的、冷鲜和冷冻畜禽肉类,不包括加工品)的强制营养信息标示。

齐琲[7](2020)在《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制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明确问卷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对问卷进行应用并分析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水平。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首先,在Nutbeam健康素养分层模型和知信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回顾对本课题相关国内外文献、指南及书籍等进行分析、总结与归纳,初步确定问卷的维度与条目池;其次,对10名居家脑卒中照顾者和9名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对问卷维度及条目进行补充,形成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函询初稿;最后,邀请15位与本课题相关领域专家对问卷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并经过小样本施测形成问卷施测稿。第二阶段:对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在社区首先收集309份问卷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问卷项目分析、外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其次,再收集30份问卷数据,用于重测信度分析;最后另收集409份问卷数据,使用IBM SPSS 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问卷终版。第三阶段:应用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阶段的409份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阶段:在文献回顾及半结构访谈后,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形成认知与态度(5个条目)、功能性(25个条目)、互动性(11个条目)、评判性(8个条目)4个维度49个条目;经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问卷进行修改后,本问卷形成认知与态度(5个条目)、功能性(21个条目)、互动性(9个条目)、评判性(8个条目)4个维度43个条目。第二阶段: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8,各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56.492%,载荷范围在0.457~0.853,整体问卷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40,各维度 Cronbach’s α 系数在0.877~0.929;问卷整体折半信度Guttman Spilt系数为0.767,问卷重测信度0.980,各维度重测信度在0.901~0.96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添加同维度不同条目残差间23条协方差相关关系,拟合指标χ2/df=1.893、NFI=0.907、IFI=0.954、CFI=0.953、RMSEA=0.047,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终版包含认知与态度(4个条目)、知识掌握(7个条目)、技能操作(10个条目)和信息互动评判(15个条目),共4个维度36个条目。第三阶段:居家脑卒中照顾者的营养素养实际得分为(125.34±25.944)分,且认知态度维度条目平均分最高,信息互动评判维度平均分最低;老年、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较为拮据、是患者配偶的照顾者营养素养水平较低(P<0.05),且照顾有多种慢性病患者、没有接受过专业营养指导治疗患者的这类照顾者营养素养水平也较低。结论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包括认知态度、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及信息互动评判共4个维度36个条目,维度及条目体现了问卷指导理论的内容要求,能较全面反映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的营养素养水平,信效度良好,具有较好稳定性、有效性和敏感性;问卷具有实用性,问卷语言通俗易懂,能用于各个文化层次的照顾者,可作为家庭照顾者营养素养的测评工具。另外,应改善居家脑卒中照顾者的营养素养水平,尤其是对照顾者的营养信息互动评判能力培养。本研究中,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包含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与患者关系、患者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病以及患者是否接受过专业营养指导治疗。

李思思[8](2020)在《自我营养管理方案在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索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伴轻度营养不良化疗期患者自我营养管理的困境。2.以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伴轻度营养不良化疗期患者为干预对象,构建营养干预方案。3.探索干预措施对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伴轻度营养不良化疗期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BMI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伴轻度营养不良化疗期患者自我营养管理困境的质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1例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伴轻度营养不良化疗期的患者,采用主题分析法,了解该类患者的自我营养管理的困境,为自我营养管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2.第二部分为自我营养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在文献回顾和理论依据指导下,形成干预方案初稿,进一步开展专家小组会议,并选取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预试验,最终形成干预方案施测稿。3.第三部分为评价自我营养管理干预方案的效果。选取河南省肿瘤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和三病区的7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开展类实验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和饮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营养管理干预方案的措施。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LQ-C30,EORTC QLQ-C30)、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BMI和生化指标测评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营养状况和白蛋白浓度、总蛋白浓度和空腹血糖水平变化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的差异。结果1.质性研究结果共分析出三个主题,主题一:与医务人员有关的因素,表现在低年资护士营养知识不足和营养教育开展频次少;主题二:与患者有关的因素,表现在营养知识欠缺、营养知识获取困难、营养态度不端正和营养监测方式不全面;主题三:与社会支持有关的因素,表现在经济困难和外界信息干扰。该部分主要为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营养管理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2.本干预研究纳入研究对象70例,样本流失9例,流失率12.86%,有效样本61例,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的整体生活质量平均分由干预前的(48.12±15.77)分提高到(57.80±12.53)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分析,干预组5个功能领域、3个症状领域维度得分在组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个单一维度中,除失眠、便秘症状在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症状得分在组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效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G-SGA平均分由干预前的(2.42±0.50)分降低为(1.35±0.66)分,白蛋白浓度平均分由干预前的(40.22±9.14)g/L升高为(46.65±9.47)g/L,总蛋白浓度的平均分由干预前的(66.75±10.48)g/L升高为(68.63±10.27)g/L,空腹血糖平均分由干预前的(14.22±5.16)mmol/L降低为(8.18±3.00)mmol/L,BMI平均分由干预前(22.03±3.04)升高为(24.17±4.1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PG-SGA评分和生化指标显着降低或好转(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伴轻度营养不良化疗患者进行自我营养管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营养状况及实验室生化指标。

付中玉[9](2020)在《营养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营养改善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了解和探究青少年运动员营养健康现状及其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状况,并进一步探讨营养指导对运动员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为更好地展开针对该群体的营养教育提供根据。研究方法和对象: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上海卢湾少体校游泳运动员(42)和普通中学生(46),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受试者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第二部分从42名游泳运动员中随机选择对照组(13)、实验组(14),采用定期营养知识讲座、微信群访谈、个性化指导等营养教育方式进行干预,时间为3个月,通过称重法和24小时的膳食回顾法得出运动员摄入的膳食量,运用“膳食调查数据分析辅助系统V1.0”软件对摄入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同时使用人体脂肪测量仪(TBF-418B)、身高测量仪(BSM370)测量身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CA)检测。研究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1)接受营养教育情况显示:普通中学生(64.3%)、运动员(81.0%)未曾接触过营养相关课程或讲座;运动员(26.2%)、普通中学生(19.6%)对《运动员膳食指南》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两大膳食指南未曾有了解相关信息,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营养态度:受试者都普遍认同膳食营养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训练很重要,但对自我饮食营养的重视度、约束力的营养态度不是很理想,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营养知识:在“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的营养知识问题中,普通中学生和运动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28.3%、45.2%。在“蛋白质主要的食物来源”问题中,普通中学生和运动员正确率分别为91.3%、83.8%。在“脂肪含量低的食物”问题中,普通中学生和运动员正确率分别为71.7%、71.4%。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相关的营养知识中,普通中学生和运动员正确率为80%以上,均较理想。(4)饮食行为:运动员(92.9%)坚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显着高于普通中学生(76.1%),P<0.01。普通中学生(23.9%)和运动员(21.4%)存在经常性吃零食替代正餐食物的不良饮食行为。普通中学生(94.8%)和运动员(63.3%)对运动营养品未曾有所了解及食用,且两者之间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普通中学生(37%)、运动员(40.5%)仍存在不注重食物的搭配的饮食行为,但普通中学生(73.9%)和运动员(61.9%),每天三餐饮食都很规律,遵循定时定量。(5)KAP总分:营养态度与饮食行为有显着相关性P<0.01,r=0.4134,且运动员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分数低于营养态度。2.营养指导对运动员营养改善效果(1)身体成分结果:实验组运动员经过三个月的营养指导后,肌肉含量增加,体脂率都降低,尤其是女运动员体脂率显着性降低(P<0.01)。(2)膳食摄入结果:实验组运动员经过三个月的营养指导后,与干预前相比,能量摄入量显着性增加(P<0.01)。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49%显着增加至54%(P<0.01),脂肪供能比由32%降低到28%,蛋白质供能比由21%降低至17%,动物蛋白摄入量显着增加(P<0.05),植物蛋白摄入量显着减少(P<0.01)。(3)血液生化结果:实验组运动员经过营养指导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没有明显性变化(P>0.05),含量均在正常范围。研究结论:1.与同龄中学生相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KAP分数较高,且运动员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分数低于营养态度。2.营养指导对改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膳食结构起到积极效果,表现为三大能源物质供能逐渐趋向合理性,尤其膳食蛋白中优质蛋白摄入比例及数量有所改善。但对血清蛋白质营养水平没有影响。

王馨悦[10](2020)在《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鱼粉的可流通供应量有限、价格昂贵,严重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鱼粉的蛋白源,以节约使用鱼粉,减少对鱼粉的依赖。南极磷虾粉是一种潜在资源量大、氨基酸平衡的优质蛋白源,在鱼类和虾类上的研究表明其能提高动物生长性能,降低饵料系数。本文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和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在幼蟹饲料中合理使用南极磷虾粉提供理论基础,为开发高效的低鱼粉饲料作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来开发低鱼粉饲料配方。共配制了五组等氮(粗蛋白42%)等脂(粗脂肪9%)饲料,以35%鱼粉水平饲料为对照组(F35),其余饲料鱼粉水平设为20%(F20)或者15%(F15)(用豆粕、棉粕替代鱼粉),分别在20%鱼粉和15%鱼粉添加5%南极磷虾粉(F20+,F15+)。将幼蟹(初始体重为0.22±0.01 g)随机分配到20个水箱,每个水箱放养40只幼蟹,每组设4个重复。每天饱食投喂试验饲料3次,养殖56天。结果发现,采用豆粕、棉粕替代鱼粉后,F20组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总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与F35组相比显着下降(P<0.05),但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胰蛋白酶活性与F35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F15组幼蟹的以上指标均显着低于F35组(P<0.05)。15%鱼粉水平下添加5%南极磷虾粉后,F15+组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胰蛋白酶活性相比于F15组显着升高(P<0.05),但F15+组与F15组幼蟹在生长、氨基酸沉积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F20和F20+组之间没有观察到幼蟹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氨基酸沉积率的显着变化(P>0.05)。综上所述,用豆粕、棉粕平衡饲料蛋白质水平配制低鱼粉饲料饲喂幼蟹,幼蟹生长缓慢,总必需氨基酸沉积减少;当饲料鱼粉水平降至15%时,饲料可利用性低下,而在其中添加5%南极磷虾粉后,幼蟹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得到提升。因此,建议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来提高低鱼粉饲料利用率。2低鱼粉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南极磷虾粉来评估南极磷虾粉的应用价值和合理添加量,以期为幼蟹开发高效可行的低鱼粉饲料。共配制了六组等氮(粗蛋白40%)等脂(粗脂肪8%)饲料,以35%鱼粉水平饲料为正对照组(F35),15%鱼粉水平饲料(用豆粕、棉粕替代鱼粉)为负对照组(F15),其余饲料在15%鱼粉水平基础上分别添加5%、10%、15%和20%南极磷虾粉(K5、K10、K15和K20)。将幼蟹(初始体重为2.63±0.07 g)随机分配到30个水箱,每个水箱放养35只幼蟹,每组设5个重复。每天饱食投喂试验饲料3次,养殖56天。试验结束时发现,负对照组F15组与正对照组F35组相比,生长和抗氧化性能没有显着变化(P>0.05),但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显着下降(P<0.01),胰蛋白酶活性(P<0.05)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1)降低,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S6K1(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和S6(ribosomal protein S6)基因的表达下调(P<0.05)。K20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磷虾粉组中最高,其次是K15组,均显着高于F15组(P<0.05),但这两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K5、K10、K15组之间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都显着高于F15组(P<0.05),K20组幼蟹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在各磷虾粉组中最高,并且显着高于其他磷虾粉组(P<0.05)。各磷虾粉组的幼蟹肝胰腺胰蛋白酶活性与F15组相比均显着增强(P<0.05),K10、K15和K20组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也显着高于F15组(P>0.05)。mTOR,S6K1和S6基因在K20组幼蟹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F15组(P<0.05),而其他磷虾粉组与F15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F15组相比,各组幼蟹血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K20组幼蟹肝胰腺的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显着低于F15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相比于F15组显着提高(P<0.05),而其他磷虾粉组幼蟹的MDA含量和抗氧化性能与F15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与F35组相比,K5组的生长、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消化酶活性与F35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K20组幼蟹的生长(P<0.05)、饲料利用效率(P<0.01)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均显着高于F35组,但SOD活性较F35组显着下降(P<0.05)。综上,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南极磷虾粉对幼蟹生长、饲料利用率和抗氧化性能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与添加水平呈正相关。建议在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补充5%南极磷虾粉来避免低鱼粉饲料的低效使用以达到与饲喂鱼粉时相当的效果,或通过添加20%磷虾粉来获得比饲喂鱼粉饲料时更快的生长、更高的饲料利用率和更强的抗逆性。3.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来评估南极磷虾粉替代幼蟹饲料鱼粉的潜力。共配制了六组等氮(粗蛋白39%)等脂(粗脂肪8%)饲料,以45%鱼粉水平为基础对照,用南极磷虾粉分别替代0(R0组,对照组)、25(R25)、50(R50)、75(R75)和100%(R100)的鱼粉蛋白。将幼蟹(初始体重为0.52±0.02 g)随机分配到25个水箱,每个水箱放40只幼蟹,每组设5个重复。每天饱食投喂试验饲料3次,养殖56天。结果发现:R50、R75和R100组幼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第6-8周内的蜕皮率显着高于R0组(P<0.05),R100组幼蟹的生长和蜕皮最快,R75组其次,但两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R50、R75和R100组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总必需氨基酸沉积率显着高于R0组和R25组(P<0.05),R100组在所有组的饲料利用能力最高。而R25组除了蛋白质效率显着高于R0组(P<0.05),其他生长、蜕皮和饲料利用指标与R0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越高,幼蟹蜕皮越同步。幼蟹干物质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随替代水平增加而增大,与饲料中测定值的变化一致。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TOR(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S6K1(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S6(ribosomal protein S6)和4E-BP1(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 1)在各南极磷虾粉组的幼蟹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所有南极磷虾粉组的mTOR表达量与R0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4E-BP1表达量显着低于R0组(P<0.05),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表达量与R0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R50、R75和R100组的S6K1表达量及R75组S6表达量显着高于R0组(P<0.05)。R75和R100组幼蟹肝胰腺的胰蛋白酶活性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着高于R0组(P<0.05)。R50组、R75组和R100组幼蟹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R0组(P<0.05),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低于R0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南极磷虾粉高比例替代鱼粉使幼蟹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加强,促进了幼蟹的蜕皮频率,提高了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机体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了总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的饲养周期和条件下,采用南极磷虾粉部分或全部替代鱼粉对幼蟹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推荐将南极磷虾粉作为饲料鱼粉的备选优质替代蛋白源。

二、鱼类营养学知识讲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营养学知识讲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体育运动营养健康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对运动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
    (二)运动营养学课程开设严重不足
二、高校体育运动营养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三、运动营养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策略
    (一)创新运动营养学教学模式
    (二)提升运动营养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优化运动营养学教学内容
        1.构建运动营养学基础课程内容
        2.注重运动营养学课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结语

(3)李约瑟与抗战中的中国营养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李约瑟与营养学
2 李约瑟来华前中国的营养研究及其与英国的关联
3 李约瑟推动英国营养知识的进一步传播
4 科学家的战争与战争中的科学
5 结 语

(4)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文献回顾
        2.1 糖尿病概述
        2.2 膳食评价概述
        2.3 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研究一 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验证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抽样方法及样本含量确定
    3 研究方法
        3.1 DBI-16 构成指标及取值的调整
        3.2 调整的DBI-16 信效度检验计划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收集方法
        3.5 预实验
        3.6 正式调查
        3.7 质量控制
        3.8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4.2 调整的 DBI-16 构成指标及分值计算
        4.3 调整的 DBI-16 信效度验证
    5 讨论
        5.1 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调整
        5.2 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信度与效度
研究二 运用调整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质量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计算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工具
        3.2 资料收集方法
        3.3 质量控制
        3.4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调整的DBI-16 得分人群分布特点
        4.2 调整的DBI-16 构成指标分值分布
        4.3 社区T2DM患者膳食质量状况
        4.4 不同膳食模式的人群食物摄入现状
    5 讨论
        5.1 不同特征的T2DM患者膳食质量分析
        5.2 社区T2DM患者膳食结构分析
        5.3 社区T2DM患者膳食质量现状
        5.4 社区T2DM患者膳食模式分析
结论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 研究的创新
    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书
    附录B:中国膳食平衡指数-16
    附录C:综述 膳食质量指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硕士研究生课程水产动物营养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
三、考核方式
四、总结与努力方向
    1. 提高课程的普适性。
    2. 深化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3. 更充分地备课。
    4.

(6)收入、教育和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营养健康的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及说明
    1.6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分析
第三章 城市居民肉类消费变化趋势分析
    3.1 城市居民肉类消费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
    3.2 城市居民肉类消费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收入和教育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数量和结构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基础
    4.2 数据说明
    4.3 计量模型
    4.4 实证结果
    4.5 收入和教育对2012-2018年肉类消费的影响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入和教育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营养摄入的影响分析
    5.1 数据说明
    5.2 计量模型
    5.3 实证结果
    5.4 收入和教育对2012-2018年营养素摄入的影响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肉类膳食营养知识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偏好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6.1 理论框架
    6.2 肉类膳食营养知识题目和选择实验的设计与调查
    6.3 计量模型
    6.4 实证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营养标签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偏好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7.1 理论框架
    7.2 选择实验的设计与调查
    7.3 计量模型
    7.4 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介
致谢

(7)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营养素养的概念及发展
        1.2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不容忽视
        1.3 评估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势在必行
        1.4 国内外营养素养评估工具研究现况
        1.5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依据
        3.1 操作性定义
        3.2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文献研究
    2 半结构访谈
        2.1 研究对象
        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计算
        2.3 资料收集
        2.4 资料分析
    3 DELPHI专家函询
        3.1 专家的选择
        3.2 专家函询表
        3.3 问卷筛选与修改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问卷预调查
    5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信效度检验
        5.1 研究对象
        5.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计算
        5.3 研究工具
        5.4 数据统计分析
    6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现况分析
        6.1 研究对象
        6.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计算
        6.3 研究工具
        6.4 数据统计分析
    7 质量控制
        7.1 问卷初稿形成阶段
        7.2 专家函询阶段
        7.3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阶段
        7.4 数据整理与分析阶段
    8 伦理原则
        8.1 知情同意原则
        8.2 保密原则
        8.3 有益原则
        8.4 不伤害原则
研究结果
    1 文献研究
    2 半结构访谈
        2.1 访谈结果
        2.2 访谈后条目来源汇总
        2.3 导师组讨论结果
    3 DELPHI专家函询结果
        3.1 专家选择情况
        3.2 第一轮Delphi专家函询
        3.3 第二轮Delphi专家函询
        3.4 问卷预调查
    4 信效度检验
        4.1 项目分析
        4.2 内容效度分析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 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4.5 信度分析
        4.6 验证性因子分析
    5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水平
        5.1 一般资料
        5.2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得分情况
        5.3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单因素方差分析
讨论
    1 研制本问卷的必要性与实用性
    2 问卷设计过程规范
        2.1 问卷构建程序合理
        2.2 问卷条目及维度的来源和筛选过程可靠
    3 问卷的信效度良好
        3.1 内容效度分析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3 信度分析
        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4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水平分析
        4.1 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有提升空间
        4.2 不同类型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的显着性差异
    5 对后期问卷改进的启示
结论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建议
        2.1 研究的创新性
        2.2 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营养素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8)自我营养管理方案在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5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一部分 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化疗期患者自我营养管理困境的质性研究
    1 研究方法及内容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化疗期患者自我营养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1 干预方案初稿
    2 干干预方案施测稿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 自我营养管理方案在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化疗期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工具
        1.4 结局指标
        1.5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原则
        1.8 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伴轻度营养不良化疗患者的干预过程
    2 结果
        2.1 样本流失情况
        2.1.1 样本量流失人数
        2.1.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PG-SG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生化检验均衡性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干预后PG-SGA评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干预后BMI值的比较
        2.6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2.7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9)营养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营养改善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游泳运动概述
    1.2 游泳运动的营养需求特点
    1.3 膳食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3.1 三大营养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3.2 维生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3.3 矿物质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4 青少年运动员的膳食营养
        1.4.1 能量需求
        1.4.2 三大营养素需求
        1.4.3 维生素及矿物质需求
    1.5 运动员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
    1.6 营养教育对运动员的影响
    1.7 国内外运动员膳食营养现状
第一部分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的信效度
        2.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接受营养教育的现状结果
        3.2 营养态度结果
        3.3 营养知识结果
        3.4 饮食行为结果
        3.5 KAP得分结果
    4 讨论与分析
        4.1 营养知识、膳食态度和饮食行为分析
        4.2 膳食营养KAP
    5 结论
第二部分 营养指导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影响
    1 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2.2.2 身体质量测试法
        2.2.3 膳食调查法
        2.2.4 生化测试法
        2.2.5 营养教育和指导
        2.2.6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受试者干预前后身体成分变化
        3.2 受试者干预前后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变化
        3.3 受试者干预前后膳食蛋白摄入变化
        3.4 实验组干预前后血液生化结果
    4 讨论与分析
        4.1 营养指导对身体成分变化的影响
        4.2 营养指导对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效果的影响
        4.3 营养指导对膳食蛋白的影响
        4.4 营养指导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 Ⅱ
致谢

(10)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设计思路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 全文总结
    2 本文的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鱼类营养学知识讲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策略[J]. 韩奇,姜龙. 体育视野, 2021(15)
  • [2]大学生膳食营养补给盲点问题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为例[D]. 冯驰.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3]李约瑟与抗战中的中国营养学[J]. 王公,杨舰.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02)
  • [4]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初步应用[D]. 季小梅.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5]硕士研究生课程水产动物营养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华雪铭,周洪琪,陈再忠,朱琴,张亚.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2)
  • [6]收入、教育和信息对我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营养健康的目标[D]. 侯琬娇.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7]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问卷研制及应用[D]. 齐琲. 郑州大学, 2020(02)
  • [8]自我营养管理方案在老年胃癌共病糖尿病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李思思. 郑州大学, 2020(02)
  • [9]营养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营养改善效果的影响[D]. 付中玉.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10]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 王馨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鱼类营养知识讲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