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弹自控终点散布与发射初始姿态关系建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姚立新[1](2021)在《反无人机火箭弹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用于反无人机火箭弹的四象限周视激光近炸引信与定向战斗部的配合,依托XX毫米防空反导火箭弹武器系统研制项目,以“Harop”无人机作为作战对象,研究防空火箭弹的引战系统配合规律,为提高反无人机火箭弹引战配合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方案,以建立包括“Harop”无人机整机等效模型、四象限周视激光探测模型、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弹目交会探测概率计算模型、战斗部破片飞散模型、单枚破片击穿毁伤概率模型、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计算模型在内的用于分析引战配合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应用Matlab仿真分析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探测概率,得出激光脉冲发射频率、弹丸转速、探测半径与目标速度等因素对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探测概率的影响;依据简易评估破片式战斗部毁伤目标的方法分析防空火箭弹对无人机目标的毁伤概率与弹丸速度、目标速度和弹目距离的关系,并分析战斗部参数与毁伤概率的关系;在将目标简化条件下,建立最佳起爆延时与起爆方位角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仿真分析最佳起爆延时、起爆方位角与破片静态飞散速度、目标初始方位角、弹目距离的关系。依据引战配合效率指标对反无人机火箭弹引战系统的相关性能参数提出设计要求。
王吉[2](2019)在《激光对红外成像空地导弹的干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主要威胁源之一。采取的对抗方式中,使用激光干扰的防御手段具有高效费比、高精准度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相比外场试验的研究方式,使用数学仿真的方法研究激光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效应可以有效降低试验的成本,缩短试验周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红外成像空地导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扰激光照射对红外成像空地导弹产生的影响。首先,论述了导弹的导引和控制信号的计算,建立了导弹三维运动模型,以此为基础考虑了导弹的随机误差因素对导弹运动的影响,使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了导弹在靶平面上的散布点,计算了导弹的圆概率误差和命中概率;其次,介绍了激光在大气和光学系统中传输时的能量和光斑半径的变化规律,结合“光饱和串音”原理,建立了激光辐照干扰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的验证;最后,推导了目标在红外成像导引头上的成像过程,使用形心跟踪的方式建立了红外成像空地导弹攻击过程的仿真模型,计算了导弹在飞行中受到激光干扰之后的运动轨迹,通过对比干扰前后命中概率的变化,评估了激光干扰的效果。
孙宏远[3](2020)在《舰舰导弹攻击过程建模及仿真》文中研究表明“红蓝”对抗仿真是部队日常训练重要的科目之一,对抗级别可以从单舰作战到多兵种联合作战,无论何种级别的对抗导弹弹道建模仿真都是其中的关键,优秀的弹道模型可以精准迅速地给出仿真结果。现阶段,由于较难获得导弹自身参数和运行条件参数,基于机理的舰舰导弹弹道仿真模型通常都对部分自身参数和运行条件进行理想化简化处理,对导弹本身刻画不全面,也难以描述天气、环境等复杂变化因素对飞行的影响,不能很好地满足“红蓝”对抗仿真推演需求。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法的不断发展,基于外场实测数据的舰舰导弹弹道建模将成为满足仿真推演需求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以典型舰舰导弹为例,提出基于外场数据的舰舰导弹攻击过程的弹道建模及仿真方法,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通过对典型舰舰导弹飞行过程原理的分析,将导弹飞行过程以导弹导引头雷达开机为界划分为自控段、自导段两段,结合外场数据和飞行机理对飞行过程进行分析验证,为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模型奠定基础。(2)对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弹道建模:在对飞行过程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外场数据建立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弹道模型的方法。综合考虑导弹机理和环境的影响,以导弹发射方案和发射环境信息作为模型训练集的输入,使用最小二乘多项式分段拟合导弹速度时间曲线,得到飞行的速度系数,将其作为模型训练集的输出,并使用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导弹自控段速度建模,再结合导弹航路指令对所得到的速度曲线积分,进而得到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弹道。(3)对典型舰舰导弹自导段弹道建模:将雷达搜捕过程看作分类问题,以弹目当前位置关系和发射环境信息作为模型训练集的输入,目标是否被导弹捕捉作为模型训练集的输出,利用NBTree的方法建立导弹目标捕捉模型;再通过建立比例导引模型得到导弹自导段飞行弹道。利用外场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经过校核、验证后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模和仿真方法有较高可信度,既满足研究性训练的仿真推演需要,又可以与外场训练实测相互补充。
魏昕林[4](2018)在《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武库机与战斗机并肩作战,将大大弥补后者载弹量不足的问题,倍升式地提升空中打击能力,成为未来空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武库机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的相关动力学问题,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可靠的武器发射仿真系统对其发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大跨距、长导轨的水平向后发射方式,对发射平台波动、导弹离轨初始扰动以及离轨后弹机分离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装置优化和分离安全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工程意义。主要内容如下:(1)对研究内容相关的发射动力学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导弹离轨多体系统,推导了弹机分离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假设的N-S方程组和基于Boussinesq涡粘性假设的单方程湍流模型(SA模型)构建了流体控制方程组,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该方程组得到流场的数值解。为本文建立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模型、导弹离轨动力学模型和弹机分离流场模型提供重要理论支撑。(2)采用Von Karman模型作为大气扰动响应计算中的连续突风模型,通过功率谱密度函数,建立了高空非定常风场模型。推导了含扰动风参数的飞机运动方程,建立了突风扰动下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的理论模型。通过对运动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的理论计算结果。建立了飞机在非定常风场下的流场计算模型,得到了在连续突风扰动下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的仿真计算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机载发射平台在突风载荷下的纵向波动规律,为导弹离轨初始扰动的研究提供重要输入。(3)描述了水平向后发射的概念、发射系统的组成以及导弹离轨过程的运动特点。针对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装置的特点,以有限元接触分析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接触力计算方程,建立了导弹离轨过程接触摩擦模型。通过分析导弹离轨过程的边界条件和激励载荷,建立了大跨距、长导轨下导弹离轨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导弹离轨初始扰动,并与地面弹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发射平台纵向波动下的离轨过程分析,得到了弹射速度和发射倾斜角对导弹离轨初始扰动的影响规律,为导弹离轨后分离安全性研究提供重要输入。(4)根据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外弹道初始段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弹机分离安全性影响因素。建立了载机周围流场模型,分析了载机尾部纵截面和横截面的流场特性。以导弹离轨初始扰动为输入,建立了弹机分离仿真模型,计算得到了外弹道初始段导弹的运动姿态变化规律,研究获得了导弹弹射速度和发射倾斜角对弹机分离安全性的影响规律。
张跃坤[5](2017)在《反舰导弹末制导段制导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反舰导弹主要有两种发展趋势,超音速巡航反舰导弹是其中之一。为了提高导弹的射程和突防能力,超音速反舰导弹常采用高空弹道巡航结合俯冲攻击弹道或超低空掠海弹道逼近目标后进行攻击的弹道方案。本文以高空巡航弹道结合超低空掠海弹道的攻击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超音速巡航反舰导弹末制导段制导与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反舰导弹进行数学建模。定义了反舰导弹运动方程常用坐标系,给出了坐标系间转换关系,通过牛顿力学及相关定律建立导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给出了方程中气动力、气动力矩等的计算方法,得到反舰导弹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为后文的研究和设计奠定基础。针对侧向弹道方案中导弹主要制导目的是准确命中目标及保证毁伤效果的情况,提出一种分阶段采用比例导引律和弹道成型制导律的制导方法。建立了比例导引律线性化模型,对理想条件下比例导引制导回路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比例导引系数和标准化脱靶量与末制导时间的关系。对弹道成型制导律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对弹道成型制导律的工程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剩余飞行时间估计对制导精度的影响。针对纵向弹道具有攻角约束及快速降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快速降高且弹道平滑的制导策略。反舰导弹末制导段纵向弹道分为四个阶段,采用最大过载下降高度的方案下压段和采用高度跟踪控制的一次降高段、二次降高段和掠海攻击段。针对各个阶段设计了纵向制导方案。侧向弹道分为不机动的稳定飞行段、采用比例导引制导的追踪制导段和采用弹道成型制导律的机动制导段。研究了制导系统工作流程及交接班条件。针对反舰导弹高度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姿态驾驶仪和三回路过载驾驶仪两种结构的高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分析了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研究了不同弹体静稳定度对驾驶仪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干扰因素拉偏仿真,验证了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和鲁棒性。
张建强,刘忠,杨红梅[6](2015)在《基于搜索论的远程反舰导弹搜捕概率建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捕捉概率模型难以满足远程反舰导弹机动搜捕概率建模计算的问题,提出利用搜索论进行导弹机动搜捕概率计算的建模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机动规律建立其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并依据末制导雷达发现目标概率的"倒四次方律"及弹目相对运动轨迹,构建其探测函数,通过求取两者之积的积分实现搜捕概率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若远程反舰导弹不采取机动搜捕策略,目标指示误差增加1km时搜捕概率降低0.47,目标速度增加10节时搜捕概率降低0.3,末制导雷达搜索半径减小50%时搜捕概率降低0.3;若采取平行搜捕策略,上述因素对其影响大幅下降。可见,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目标机动规律、传感器探测规律、导弹搜捕策略,可实现远程反舰导弹机动搜捕概率的解算。
帅鹏,刘铁,文建国[7](2014)在《空舰导弹射击禁区计算模型》文中研究指明空舰导弹射程远、飞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多,明确其实弹射击过程中的禁区对于指导部队的射击训练和作战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空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特性,梳理归纳了影响空舰导弹射击禁区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空舰导弹运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质点飞行弹道模拟法、导弹飞行误差合成法建立了空舰导弹射击禁区的计算模型。
唐上钦,黄长强,翁兴伟[8](2013)在《考虑气动干扰的导弹内埋式发射弹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导弹从内埋武器舱发射后受到复杂气动干扰对初始弹道和自控终点散布产生影响的问题,研究了计算流体力学(CFD)与六自由度方程联合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了载机和导弹的计算模型,编写了弹道程序,基于动网格技术,准确模拟了导弹的运动过程,获得了在发射初始无控段导弹的受力、位移和姿态角等参数,并为有控弹道自控终点散布仿真提供初始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气动干扰对内埋导弹发射后初始弹道和自控终点纵向、侧向散布影响明显。该研究可解决导弹气动与运动紧密耦合的问题。
刘钢[9](2013)在《基于几何模型优化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空军和海军应其在西太平洋战区的战略需求,联合开发了一种新作战概念和未来高端战争模式——“空海一体战”理论。“空海一体战”理论明确指出保护美军海军高价值水面目标安全的能力是确保美军在海上领域机动自由及其兵力投送的关键。而作为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反舰导弹,目前已成为打击各类水面目标的主要作战武器,很自然地成为了美军实施“空海一体战”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导弹战已成为现代海战的主要战法,现代海战已逐步由平台机动战转向火力机动战发展,作为重要需求之一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技术应运而生。航路规划已成为提高反舰导弹作战效能,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有效手段。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是在防空技术日益先进、防空体系日益完善的背景下,由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火力机动战理论所催生的新的技术产物,它是航路规划领域中的一类新问题。如何运用航路规划技术以充分发挥反舰导弹武器的作战效能,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新问题,而其核心在于研究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方法。本文的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数学模型,根据反舰导弹的航路特征建立了其航路规划的空间模型,并给出了航路规划的形式化定义;然后重点研究了基于几何学原理的航路规划方法、基于几何知识引导型智能优化算法的航路规划方法以及基于几何模型的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航路规划方法等关键技术;最后设计与实现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仿真原型系统(Anti-ship Missile Path PlanningSimulation System, ASMPPSS),并从应用的需求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问题模型。建立了反舰导弹的航路模型,基于此给出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相关概念及其定义;分析阐述了反舰导弹的航路性能约束条件,构建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目标函数和数学优化模型;从几何学的角度建立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规划空间模型,提出了功能区域的概念,并运用功能区域的概念和集合论的观点对航路规划进行了形式化定义。二、研究了基于几何学原理的航路规划方法。将功能区域的概念融入逆向航路规划过程中,发现了功能区域的几何学渐变规律,据此提出了功能区域簇的概念;将功能区域簇及其他航路性能约束与逆向航路规划过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航路规划图形化快速逆推方法;进一步地,将上述方法融入可视图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可视图的自动航路规划方法——OACRPER-MAFO算法。三、提出了一类基于知识引导型智能优化算法的航路规划方法。在智能优化算法中引入知识引导进化的策略,采用航路规划特定领域知识对算法进行引导,提出了一种知识引导型智能优化算法的航路规划求解框架,针对不同的引导对象选择对应的引导方式,并给出了求解框架的运行机制;分别以粒子群优化(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为例对求解框架进行应用和验证,将功能区域簇的概念引入标准PSO算法和GA中,采用相应的编码方式和进化过程将通用求解框架中的分步更新元策略映射为与各自算法相匹配的进化策略,分别提出了一种功能区域簇实时约束(Oprational Area ClusterReai-time Restriction, OACRR)的PSO算法——OACRR-PSO算法和一种约束引导(Constraints Driven, CD)的GA算法——CD-GA算法。四、提出了基于几何模型的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航路规划方法。给出了协同航路规划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协同航路规划战术决策的思想;为了解决航路交叉问题,提出了区域划分的思想,建立了协同航路规划的区域划分模型;为了适应海上火力机动战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种航路规划条件下的火力分配方法,建立了协同航路规划的火力分配模型;分析了协同航路规划的主要特点,给出了协同航路规划的决策过程。论文最后设计实现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仿真原型系统ASMPPSS,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几何模型优化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方法及其相关技术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以及航路规划的决策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宋贵宝,刘宗杰,王作祥[10](2012)在《反舰导弹禁危区划定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针对反舰导弹实弹射击演练扫海区域划定的要求,介绍了禁危区的定义,分析了反舰导弹的典型弹道,从自然环境、发射平台、导弹系统三方面对禁危区划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以潜射反舰导弹为例,对导弹出水点的散布区域与潜艇深度的关系进行了仿真。为反舰导弹禁危区的正确划定提供依据。
二、导弹自控终点散布与发射初始姿态关系建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弹自控终点散布与发射初始姿态关系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反无人机火箭弹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引战配合理论现状 |
1.2.2 引战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引战配合技术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章节编排 |
第二章 引战配合系统分析 |
2.1 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探测子系统 |
2.1.1 激光引信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2.1.2 激光引信的功能特点 |
2.1.3 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探测系统组成与布局 |
2.2 战斗部子系统 |
2.2.1 预制破片战斗部的特点 |
2.2.2 定向战斗部技术 |
2.2.3 预制破片的性能参数 |
2.3 目标子系统 |
2.3.1 无人机结构组成 |
2.3.2 “Harop”无人机等效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系统探测概率研究 |
3.1 蒙特卡罗方法 |
3.1.1 蒙特卡罗方法的特点 |
3.1.2 蒙特卡罗方法工作过程 |
3.1.3 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 |
3.2 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系统的探测模型 |
3.2.1 目标整机模型 |
3.2.2 四象限周视激光模型 |
3.3 坐标系的定义及转换矩阵 |
3.3.1 地面坐标系 |
3.3.2 弹体坐标系 |
3.3.3 目标坐标系 |
3.3.4 相对速度坐标系 |
3.3.5 转换矩阵 |
3.4 仿真与参数选取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仿真条件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战配合效率研究 |
4.1 引战配合模型 |
4.1.1 破片飞散模型 |
4.1.2 破片毁伤模型 |
4.2 破片式战斗部毁伤目标的简易评估方法 |
4.3 仿真分析 |
4.3.1 破片参数与毁伤性能 |
4.3.2 弹丸速度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4.3.3 目标速度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4.3.4 弹目距离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最佳起爆延时与最佳起爆方位角研究 |
5.1 最佳起爆延时模型的建立 |
5.2 最佳起爆方位角模型的建立 |
5.3 最佳起爆模型仿真分析 |
5.3.1 目标初始方位角对最佳起爆模型的影响 |
5.3.2 破片静态飞散速度对最佳起爆模型的影响 |
5.3.3 弹目距离对最佳起爆模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激光对红外成像空地导弹的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导弹运动方程组和激光器 |
2.1 导弹飞行方程组 |
2.1.1 坐标系的定义 |
2.1.2 坐标系的转换 |
2.1.3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 |
2.1.4 导弹运动方程组 |
2.2 激光器原理和干扰红外制导导弹的方式 |
2.2.1 激光器和激光的特点 |
2.2.2 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导弹命中概率的计算 |
3.1 导弹飞行过程的误差 |
3.1.1 误差的分类 |
3.1.2 随机误差的来源 |
3.1.3 命中概率的定义与计算 |
3.2 导弹制导系统的仿真建模 |
3.2.1 导弹导引系统建模 |
3.2.2 导弹控制系统建模 |
3.3 导弹飞行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分析 |
4.1 红外成像导引头结构、原理 |
4.1.1 红外成像导引头的特点 |
4.1.2 红外成像导引头的组成 |
4.1.3 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图像处理方式 |
4.2 激光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辐照 |
4.2.1 激光光斑半径的计算 |
4.2.2 激光到达探测器平面能量计算 |
4.2.3 导引头受到激光辐照的特性 |
4.2.4 激光辐照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试验研究 |
4.3 激光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结果分析 |
4.3.1 目标在红外成像导引头上的成像过程 |
4.3.2 激光对飞行中导弹的干扰 |
4.3.3 激光干扰结果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3)舰舰导弹攻击过程建模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导弹弹道建模的发展现状 |
1.2.2 战术导弹仿真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文章安排 |
2 典型舰舰导弹攻击过程分析 |
2.1 仿真常用坐标系介绍 |
2.1.1 地面直角坐标系 |
2.1.2 导弹弹体坐标系 |
2.1.3 弹道坐标系 |
2.1.4 导弹速度坐标系 |
2.1.5 坐标系变换关系 |
2.2 自控段攻击过程分析 |
2.2.1 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侧向飞行过程分析 |
2.2.2 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侧向飞行速度时间曲线分析 |
2.2.3 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纵向飞行过程分析 |
2.2.4 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纵向飞行速度时间曲线分析 |
2.3 自导段攻击过程分析 |
2.3.1 典型舰舰导弹自导段搜捕区覆盖目标条件 |
2.3.2 典型舰舰导弹自导段检测目标条件 |
2.3.3 典型舰舰导弹自导段选择捕捉条件 |
2.3.4 典型舰舰导弹自导段飞行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典型舰舰导弹自控段攻击过程建模 |
3.1 最小二乘多项式回归拟合速度时间曲线 |
3.2 基于PSO-LSSVM的典型导弹自控段速度建模 |
3.2.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3.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2.3 模型输入输出变量选择 |
3.2.4 典型导弹自控段速度建模 |
3.3 典型导弹自控段弹道建模 |
4 典型舰舰导弹自导段攻击过程建模 |
4.1 基于NBTree的舰舰导弹目标选捕过程建模 |
4.1.1 朴素贝叶斯分类 |
4.1.2 决策树 |
4.1.3 朴素贝叶斯树分类 |
4.1.4 模型输入输出变量选择 |
4.1.5 目标选捕过程建模 |
4.2 比例导引建模 |
5 仿真结果及模型校核、验证 |
5.1 仿真及结果 |
5.2 校核、验证方法 |
5.3 模型校核、验证及应用条件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机载导弹研究进展 |
1.2.2 发射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3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
1.2.4 机载发射平台波动研究进展 |
1.2.5 机载导弹分离安全性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发射动力学建模理论及数值计算方法 |
引言 |
2.1 发射动力学相关概念 |
2.1.1 导弹发射可靠性 |
2.1.2 导弹发射精度 |
2.1.3 导弹发射初始扰动 |
2.1.4 导弹的滑离方式 |
2.2 导弹离轨多体系统分析 |
2.2.1 二维多体系统分析 |
2.2.2 三维多体系统分析 |
2.3 弹机分离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及求解 |
2.3.1 坐标系定义与转换 |
2.3.2 气动载荷计算 |
2.3.3 运动方程求解 |
2.4 流体控制方程及离散求解 |
2.4.1 流体控制方程 |
2.4.2 湍流模型 |
2.4.3 有限体积法 |
2.5 嵌套网格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载发射平台突风载荷建模及纵向波动研究 |
引言 |
3.1 机载发射平台突风载荷建模 |
3.1.1 大气扰动的描述 |
3.1.2 离散突风模型 |
3.1.3 连续突风模型 |
3.2 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建模 |
3.2.1 无风扰动下的飞机运动方程 |
3.2.2 含扰动风参数的飞机运动方程及气动模型修正 |
3.2.3 运动方程简化 |
3.3 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模型理论计算 |
3.4 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模型仿真计算 |
3.4.1 基本假设与计算方法 |
3.4.2 网格划分与计算条件 |
3.4.3 计算结果 |
3.5 计算结果对比与平台纵向波动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导轨下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离轨初始扰动研究 |
引言 |
4.1 水平向后发射系统及离轨过程 |
4.1.1 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系统的组成 |
4.1.2 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的特点及离轨过程 |
4.2 有限元接触摩擦模型 |
4.2.1 有限元接触分析方法 |
4.2.2 ABAQUS接触算法 |
4.2.3 ABAQUS摩擦计算模型 |
4.3 有限元建模与验证 |
4.3.1 几何模型与装配关系 |
4.3.2 激励载荷与边界条件 |
4.3.3 坐标系与基本假设 |
4.3.4 网格单元与求解器 |
4.3.5 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 |
4.4 长导轨下水平向后发射离轨初始扰动分析 |
4.4.1 平台波动下离轨初始扰动分析 |
4.4.2 平台固定与平台波动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3 初始发射参数对离轨初始扰动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弹离轨后外弹道初始段分离安全性研究 |
引言 |
5.1 导弹离轨后外弹道初始段简述 |
5.2 外弹道初始段流场建模 |
5.2.1 几何边界 |
5.2.2 计算域 |
5.2.3 计算网格 |
5.3 外弹道初始段流场分析 |
5.3.1 载机尾部纵截面流场分析 |
5.3.2 载机尾部横截面流场分析 |
5.4 离轨后弹机分离安全性分析 |
5.4.1 外弹道初始段弹机分离仿真分析 |
5.4.2 初始发射参数对弹机分离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反舰导弹末制导段制导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反舰导弹突防弹道概述 |
1.2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调研 |
1.3.1 比例导引律和弹道成型制导律技术 |
1.3.2 导弹纵向弹道高度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导弹动力学建模 |
2.1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
2.2 导弹运动方程组的推导 |
2.3 反舰导弹数学模型 |
2.3.1 气动力和力矩计算模型 |
2.3.2 推力、质量和转动惯量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末制导段侧向弹道制导律研究 |
3.1 比例导引制导律分析 |
3.1.1 比例导引制导系统线性化模型 |
3.1.2 理想条件下比例导引制导回路解析研究 |
3.1.3 理想条件下最优比例导引系数 |
3.1.4 比例导引制导系统标准化脱靶量研究 |
3.2 弹道成形制导律理论推导 |
3.2.1 重要变量的几何定义 |
3.2.2 弹道成型制导律的终点限制条件 |
3.2.3 弹道成型制导律的推导过程 |
3.2.4 非线性仿真验证 |
3.3 弹道成型制导方案工程实现途径研究 |
3.3.1 ?tgo对落角偏差和脱靶量的影响 |
3.3.2 k对落角偏差和脱靶量的影响 |
3.3.3 ?tgo、k对落角偏差和脱靶量的影响 |
3.3.4 引入ε对落角偏差和脱靶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弹道与制导方案设计 |
4.1 弹道方案设计 |
4.1.1 纵向弹道方案设计 |
4.1.2 侧向弹道方案设计 |
4.2 纵向制导方案设计 |
4.2.1 方案下压段制导方案设计 |
4.2.2 一次降高段制导方案设计 |
4.2.3 二次降高段制导方案设计 |
4.2.4 掠海攻击段制导方案设计 |
4.3 侧向制导方案设计 |
4.3.1 稳定飞行段制导方案设计 |
4.3.2 追踪制导段制导方案设计 |
4.3.3 机动制导段制导方案设计 |
4.4 制导系统流程设计及全弹道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纵向弹道高度控制系统设计 |
5.1 两种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研究 |
5.1.1 姿态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研究 |
5.1.2 三回路过载驾驶仪设计方法研究 |
5.2 对应不同类型驾驶仪高度控制系统设计 |
5.2.1 高度控制系统设计 |
5.2.2 两种结构的高度控制回路对比 |
5.3 静不稳定及临界稳定弹体对驾驶仪性能影响分析 |
5.3.1 不同弹体静稳定度对姿态驾驶仪性能影响 |
5.3.2 不同弹体静稳定度对三回路驾驶仪性能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弹道精度仿真计算 |
6.1 干扰极限拉偏仿真与分析 |
6.1.1 气动参数拉偏 |
6.1.2 发动机参数拉偏 |
6.1.3 风干扰拉偏 |
6.1.4 转动惯量拉偏 |
6.2 随机拉偏仿真与分析 |
6.2.1 仿真条件与干扰类型 |
6.2.2 蒙特卡洛仿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基于搜索论的远程反舰导弹搜捕概率建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导弹捕捉概率模型 |
2搜索论模型 |
2.1目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
2.2探测函数 |
2.3发现潜能 |
2.4搜索概率 |
3基于搜索论的反舰导弹搜捕概率模型 |
3.1目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
3.2直航搜捕模式的探测函数 |
3.3平行机动式搜索的探测函数 |
3.4基于搜索论的反舰导弹搜捕概率模型 |
4计算示例 |
4.1横向搜索半径b对捕获概率影响分析 |
4.2目标机动速度对捕获概率影响分析 |
4.3目标指示误差对捕获概率影响分析 |
5结论 |
(8)考虑气动干扰的导弹内埋式发射弹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计算方法建立与验证 |
1.1 主控方程 |
1.2 计算方法验证 |
2 内埋导弹初始弹道参数仿真分析 |
2.1 仿真模型和参数设置 |
2.2 仿真结果分析 |
3 初始弹道偏差对导弹自控终点散布的影响 |
4 结论 |
(9)基于几何模型优化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1.3.1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问题领域研究现状 |
1.3.2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航路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问题模型 |
2.1 相关概念及其定义 |
2.1.1 反舰导弹的航路模型 |
2.1.2 航路规划的相关定义 |
2.2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约束条件 |
2.2.1 第一个航路转向点的性能约束条件 |
2.2.2 最后一个航路转向点的性能约束条件 |
2.2.3 相邻航路转向点之间航路距离的性能约束条件 |
2.2.4 航路转向角的性能约束条件 |
2.2.5 导弹总航路距离的性能约束条件 |
2.3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数学模型 |
2.3.1 航路评价指标 |
2.3.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2.3.3 航路规划的数学优化模型 |
2.4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空间建模 |
2.4.1 反舰导弹的航路特征 |
2.4.2 航路规划功能区域 |
2.5 航路规划形式化定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几何学原理的航路规划方法 |
3.1 逆向航路规划过程 |
3.2 功能区域的几何学渐变规律 |
3.3 功能区域簇的战术意义 |
3.4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图形化快速逆推方法 |
3.4.1 具体步骤 |
3.4.2 应用实例 |
3.4.3 决策因素分析 |
3.5 基于几何可视图的自动航路规划方法 |
3.5.1 可视图方法简介 |
3.5.2 OACRPER-MAFO 算法总体流程 |
3.5.3 航路搜索 |
3.5.4 仿真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几何知识引导型智能优化算法的航路规划方法 |
4.1 知识引导进化的智能优化算法 |
4.1.1 智能优化算法 |
4.1.2 知识引导进化 |
4.2 知识引导型智能优化算法的航路规划求解框架 |
4.2.1 知识引导方式 |
4.2.2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特定领域知识 |
4.2.3 航路规划的求解框架及其运行机制 |
4.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航路规划方法 |
4.3.1 OACRR-PSO 算法基本思路 |
4.3.2 粒子表示与航路编码 |
4.3.3 解空间与初始化 |
4.3.4 适应度函数 |
4.3.5 进化公式设计 |
4.3.6 算法步骤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航路规划方法 |
4.4.1 CD-GA 算法基本思路 |
4.4.2 基本遗传算法及其约束引导机制 |
4.4.3 染色体编码 |
4.4.4 解空间范围 |
4.4.5 适应度函数 |
4.4.6 种群初始化 |
4.4.7 选择操作 |
4.4.8 交叉操作 |
4.4.9 变异操作 |
4.4.10 算法整体步骤 |
4.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1 OACRR-PSO 算法实验及分析 |
4.5.2 CD-GA 算法实验及分析 |
4.5.3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几何模型的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航路规划方法 |
5.1 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航路规划的总体思路 |
5.2 协同航路规划的区域划分方法 |
5.2.1 航路交叉现象及其不利影响 |
5.2.2 协同航路规划的区域划分模型 |
5.2.3 区域划分决策因素分析 |
5.3 航路规划条件下的火力分配方法 |
5.3.1 火力分配的概念探源及演变 |
5.3.2 协同航路规划的火力分配模型 |
5.3.3 协同航路规划的火力分配算法 |
5.3.4 仿真实例 |
5.4 协同航路规划的决策过程 |
5.4.1 协同航路规划的主要特点 |
5.4.2 协同航路规划的决策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仿真系统设计实现与应用验证 |
6.1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仿真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功能组成 |
6.1.1 仿真系统的需求分析 |
6.1.2 仿真系统的功能组成 |
6.2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仿真系统的设计 |
6.2.1 仿真系统的结构组成 |
6.2.2 仿真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 |
6.2.3 仿真联邦的 SOM 描述 |
6.2.4 仿真联邦的 FOM/SOM 设计 |
6.3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仿真系统的实现 |
6.3.1 仿真策略和时间管理 |
6.3.2 模型的建立 |
6.3.3 联邦成员的实现 |
6.4 应用验证 |
6.4.1 作战想定及数据准备 |
6.4.2 仿真计算过程及结果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奖励 |
(10)反舰导弹禁危区划定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反舰导弹禁危区的定义 |
3 反舰导弹典型弹道分析 |
4 反舰导弹禁危区划定的影响因素 |
4.1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
4.1.1 大气温度 |
4.1.2 风 |
(1) 横风对导弹飞行弹道的影响 |
(2) 纵风对导弹飞行弹道的影响 |
4.1.3 水流及海浪 |
4.2 发射平台的影响 |
4.2.1 岸基平台的影响 |
4.2.2 空中平台的影响 |
4.2.3 水面平台的影响 |
4.2.4 水下平台的影响 |
4.3 导弹系统及使用因素的影响 |
4.3.1 系统误差 |
4.3.2 末制导雷达的搜索范围 |
4.3.3 动力航程和弹道高度 |
5 结束语 |
四、导弹自控终点散布与发射初始姿态关系建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反无人机火箭弹四象限周视激光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研究[D]. 姚立新. 中北大学, 2021(09)
- [2]激光对红外成像空地导弹的干扰研究[D]. 王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3]舰舰导弹攻击过程建模及仿真[D]. 孙宏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动力学研究[D]. 魏昕林.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5]反舰导弹末制导段制导控制技术研究[D]. 张跃坤.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6]基于搜索论的远程反舰导弹搜捕概率建模方法[J]. 张建强,刘忠,杨红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5(04)
- [7]空舰导弹射击禁区计算模型[J]. 帅鹏,刘铁,文建国.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4(01)
- [8]考虑气动干扰的导弹内埋式发射弹道研究[J]. 唐上钦,黄长强,翁兴伟.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3(03)
- [9]基于几何模型优化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方法研究[D]. 刘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10]反舰导弹禁危区划定影响因素分析[J]. 宋贵宝,刘宗杰,王作祥. 战术导弹技术,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