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isual Basic中数据访问接口的比较和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兆林[1](2021)在《面向任务的卫星资源分配、调度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海洋环境安全涉及到国家经济和能源运输等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海洋战略通道和战略支点的环境安全对维护我国海洋主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使用卫星对海洋进行监测,可充分利用空间信息资源,提高人们对热点区域的观测效率。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卫星对地观测仿真,可以有效提高卫星资源分配的效率,完成多颗卫星的调度仿真,实现海洋环境的安全保障。本文针对海洋热点区域目标的观测任务,在Windows平台下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中,使用Microsoft.NET Framework框架下的C#编程语言进行逻辑编程,并结合WinForms、Microsoft SQL Server、Google Earth和高德地图等软件工具,完成面向任务的卫星资源分配、调度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主要完成工作有:1.基于仿真平台的功能需求,将系统设计为功能显示层、逻辑处理层和数据访问层。功能显示层实现人机交互和卫星仿真显示;逻辑处理层实现数据计算和功能模块连接;数据访问层实现卫星数据的读取和存储。2.使用卫星星历数据计算卫星轨道及星下点,建立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卫星多成像模式的地面覆盖范围模型,并完成卫星过境时间窗口的计算仿真。3.在SQL Server LocalDB数据库中设计卫星过境时间、任务目标等多个数据表,并将数据库设计为仿真平台的接口,向外部系统提供卫星过境时间数据,为多卫星多任务调度仿真提供数据支持。4.利用WinForms完成仿真平台人机交互界面的制作;利用Google Earth完成三维卫星运行的可视化仿真;利用高德地图完成二维卫星运行的可视化仿真,并实现地图获取卫星任务目标信息的功能。
吴雨恒[2](2021)在《季冻区冻土发育过程线自动绘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多年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3%,季节冻土在我国更是占有较大比重。冻土区的合理开发、资源利用等都是典型冻土区需要面对的问题,其与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冻土。在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时,由于冻土研究数据采集数据量较大且较为繁杂,导致现阶段对于冻土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仍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对典型季节冻土区的冻土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处理与大批量存储对季节冻土区冻土研究的发展及推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开发出一套可以自动处理数据并生成冻土发育过程线的系统,并将数据储存到Microsoft Access中便于后期查询。经设计分析得出:1.通过本次设计提供一种简易的、高效的冻土数据处理与储存系统,并可推广使用到其它季节冻土区地点,该程序包含:数据处理、数据库保存、数据查询及生成曲线模块,在进行如上运行时具有效率、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提高效率。该系统基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写,在Windows各操作系统上均可运行,具有良好的实用性。2.在程序设计时,建立一个均值及线性插值法结合求解的数学模型,利用软件循环调用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保存时实现了原始数据、计算结果、临界结果、以及最终生成曲线数据查询功能并链接到Access数据库中。3.本文的研究区域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监测点及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监测点,两地为典型季节性冻土区。利用这两个研究区内共四个的冻融循环期内冻土监测数据手动处理结果及冻土发育过程线图与自动处理结果对比,经由手动处理与本系统自动处理对比及误差分析得出结论:该系统运行流畅、效率较高,可以保证其在冻土发育过程相关研究中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达到预期目标。
李恩洲[3](2021)在《基于Web的大数据展现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竞相挖掘与分析大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大数据可视化已经成为展现数据内涵和规律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的可视化工具主要针对普通数据进行设计,对于特殊数据尤其是大数据的可视化渲染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用户精准展示的要求;另外难以解决大量原始数据产生的数据冗余问题,也不能有效利用碎片化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发基于Web的大数据展现平台,并应用于智慧供热和智慧城市评价系统中。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可视化平台构建、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方面的国内外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以React为研发框架,以AntV为可视化开发组件的可视化技术路线。(2)基于上述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分布式的平台总体构建模型,并引入云平台作为系统平台的服务支撑,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视化架构设计。(3)从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在平台构建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关键技术架构,其中在客户端中主要应用基于React的AntDesignPro的前端框架,针对大数据及其可视化问题采取基于组件化的开发模式,将数据和可视化模块以组件的形式进行封装和开发,利用kafka+Spark Streaming的数据处理技术,对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和过滤。(4)将构建的平台应用于智慧供热和智慧城市领域,并对两个应用案例进行一系列优化与测试,验证了平台及其关键技术在大数据展现系统中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刘志平[4](2020)在《达州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达州银行是四川省东北部的城市商业银行。它既有发展的必然性,也存在发展的局限性,它是市场的产物,却又有地域的限制。相比于国内外大中型商业银行,它晚发展数十年,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业务上,都处于起步阶段,也是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和业务上的问题。本文以达州银行数据仓库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如何解决达州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Shark Start工具的批量数据自动匹配采集方法。以Shark Start工具的点对点手工配置采集为基础,研究Shark Start工具的批量数据配置采集方法、自动匹配采集方法与非法字符的预处理方法,降低人工干预,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2)研究基于银行传统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主题模型。采用Hadoop大数据技术,包含Kafka实时数据采集技术、Stream实时数据分析技术、Map Reduce实时数据计算技术、HDFS实时数据存储技术,对客户行为数据进行实时加工处理。再结合银行传统数据仓库系统的静态数据主题模型,研究准实时客户行为主题模型,实现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动态与静态为一体的数据主题模型,提高业务数据的综合使用价值。(3)研究数据可视化技术。以Moia Visual工具的静态表格形式的数据可视化为基础,研究在Moia Visual工具中集成可以动态图形化的永洪BI可视化开发工具,提高准实时数据可视化的展现效果。本文建立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之上,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主题模型。针对客户行为分析需求,在传统的静态数据模型基础上,设计了结合数据仓库动态客户数据的主题分析模型,初步实现了准实时客户的行为分析,为客户行为分析提供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手段。(2)提出了一种基于Shark Start的数据批量自动匹配采集方法。在Shark Start数据采集功能基础上,使用了Excel模板配置,采用了Python和SQL技术,改进了原系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实现了数据的批量自动采集功能,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综上,通过对达州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解决了ETL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解决了数据可视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完成了准实时客户行为主题模型设计;实现了高管驾驶舱准实时数据可视化运用;实现了行内综合报表和监管报表的静态数据可视化运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防范了经营风险,满足了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
段华伟[5](2020)在《基于MES的自动灌装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4.0”的理念广泛传播,中国制造业正实现由制造到智造的转变,MES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部分,对企业生产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企业的制造和管理能力,也是帮助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转型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国内越来越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有关MES技术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的MES教学平台,无法满足课程教学实训的需要。面对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对信息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亟需开发一套面向高校的MES教学实训平台。本文以引进的FESTO公司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研究设计了一套实用可靠的MES控制系统,为高校和企业提供学习和研究MES及其应用的技术平台。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同时,模拟实际工业生产过程,探索自动灌装MES系统优化设计,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自动灌装生产线硬件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现代流程工业典型的生产形式,对过程自动化工作单元、灌装和包装工作单元、传输和物流工作单元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教学实训MES系统应用场景,分析生产线各工作单元的功能结构、控制方式,奠定MES系统开发的硬件环境。其次,结合国际标准下MES系统相关理论架构,设计了MES系统整体方案,明确项目开发目的,对自动灌装生产线MES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对MES系统的开发环境进行配制,对MES系统的生产管理、订单管理、质量管理和数据库管理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依据数据库开发规范,对MES系统后台数据库进行设计。再者,对MES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和通信网络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数据采集的实现流程以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与理论:提出基于OPC UA技术和RFID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并实现PLC与MES的通信,构建生产线组网通信。最后,以Windows系统为开发平台,采用C/S体系架构,以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用户接口使用VB.NET进行开发,将Access 2010作为系统实现的后台数据库,PLC控制器通过TCP/IP协议和数据库进行通讯,MES软件基于ODBC开放数据库连接技术对后台数据库进行访问,实现生产数据的存储与查询。通过研究和设计MES控制系统,使之成为自动灌装生产线生产信息化教学实训平台,满足高校对MES系统教学实训平台的需求。
王晓乐[6](2020)在《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使用阶段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占比最大的,实现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需要解决系统中数据的多源异构、分布式部署、瞬时数据的海量性等问题。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利用分布式技术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分布在各个本地实时数据库节点上,并统一管理,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为建筑设备运维系统提供数据支持。论文从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服务需求、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技术、分布式历史文件系统以及在建筑设备运维系统中的应用的流程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论文介绍了建筑设备运维系统、实时数据库以及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并深入研究建筑设备运维系统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需求,以需求为基础,结合实时数据库和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技术特点,提出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总体架构,以及数据库服务的详细设计。(2)为满足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本文提出采用动态链接库技术,设计组态化数据采集器,以实时数据库为基础,研究数据库点名管理和内存数据组织结构,利用多线程技术、实时事务优先级分配策略解决分布式实时事务的调度处理。(3)本文介绍了建筑设备运维系统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库架构,本文根据开关量和模拟量的不同特点,优化数据存储策略,通过研究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将HDFS同历史数据库文件系统相结合,开发基于HDFS的历史文件管理系统,并通过API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储与数据索引。(4)文章最后分析了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中实时数据的写入与提取速度,将实时数据索引同SQL Server进行对比验证系统的快速性;通过将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应用到实际建筑设备运维系统中,验证了系统应用的有效性,并最终证明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可实现数据的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实时事务并发控制、分布式管理等需求。
莫皓[7](2020)在《基于C#的功率放大器芯片电流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功率放大器芯片在现代通讯中运用相当广泛,对于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可靠性测试,尤其是寿命测试显得越来越重要。军用的功率放大器芯片可靠性要求更加严格,每款功率放大器芯片都要在极端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可靠性寿命验证。传统的可靠性测试依靠人工记录与监测,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并且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不适用与长时间的寿命试验。为了达到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及时,一套高效的自动化监测系统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本文基于C#语言,为自主研发的功率放大器芯片设计了一套电流自动监测系统。针对芯片的试验条件与测试需求,运用PCB板、多种通信总线、芯片夹具、环境设备以及各种测试设备搭建测试平台。结合虚拟仪器软件结构、SCPI指令、虚拟仪器技术、关系型数据库、动态WEB应用技术以及窗体应用技术开发测试程序。使用面向对象和接口的方式编程,能够匹配多种型号的试验仪器,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同时运用三层软件架构和MVC设计模式,使代码通用性很高,并且易于扩展和维护。程序设计为多线程模式,保证了操作流畅度,部分地方使用了单例模式,有效地保留程序运行中的数据。该系统实现了试验数据自动记录与分析,并随时随地可查看,试验仪器一键设置,试验结果图形化展示。本文对抽样芯片进行了三个长时间的高温寿命试验,经过检验该电流监测系统拥有实时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以及数据查看方便等优点。
刘卓群[8](2020)在《基于Solidworks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的开发》文中指出挤压膨化食品是近年来膨化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品。随着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对设备的生产性能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部分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生产商和制造企业进行加工设备的设计开发时,研发周期长、问题多、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非常普遍,这些问题都阻碍着我国挤压膨化食品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部分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作为开发目标,基于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和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开发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系统。在对本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挤压膨化食品加工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构建挤压膨化食品加工生产线,结合挤压膨化食品的特点及原料种类,选择合适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作为系统的开发目标,并分析了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以此分析并明确系统开发的关键零部件及设计主要参数。其次深入分析了开发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系统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对开发系统的主要技术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基于Visual Basic的参数化设计技术及自动装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通过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系统的数据库功能。最后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方法、自动装配技术的工作流程及Visual Basic的界面设计功能,对各加工设备零部件及整机设备的具体功能开发以及系统各设备模块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从而完成了系统的整体开发。通过本系统,用户能够实现包括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参数化建模、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整机三维模型的自动装配和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的标准件和通用件的三维模型生成三种功能。同时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响应用户的市场需求,提高设计的效率、缩短开发的周期、减少开发的成本。
张明文[9](2020)在《基于CATIA的车身A柱断面快速建模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汽车车身兼顾功能设计、性能设计以及造型设计,为汽车带来创新性、个性化和高性能,整车开发中车身设计非常重要。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有了显着提升,车身研究与智能化、科技化深度融合,自主研发技术逐渐突破,计算机辅助技术(CAX)广泛应用在车身开发流程,在汽车产业革新中,技术方法更精进,产品越来越最求多样化、个性化。主断面设计是车身结构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整车车身的刚度、强度、NVH等性能,对整车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身工程师依据设计经验初步设计主断面,在后期对车身和整车进行工艺验证、性能验证时需对断面结构进行反复修改。本文针对车身A柱主断面,着重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TIA的二次开发,基于VB语言,研究快速建模方法,并将设计后期有限元分析整合到结构设计过程中,有效评估断面。具体研究内容有:本文首先分析CAD软件的开发进展,掌握现有的开发方法方式,研究分析CATIA的二次开发方法,选择Automation API的开发方式,以VB为开发语言通过COM接口对CATIA内部对象访问实现对CATIA命令的调用。阐述CATIA的内部接口和API函数,研究开发原理。然后以车身A柱断面为研究对象,详细解读断面设计的控制要素与结构特点,分析并提取控制断面结构的几何约束、尺寸约束,以车身造型面为输入条件,采用VB语言获取Selection对象通过人机交互形式选取截取断面的造型面,研究参数化设计理论方法,手工建模与程序建模相结合实现参数驱动自动化建模。针对创建的断面模型,按照Application模型树中Working with Space Analysis的Object获取SPAWorkbench对象和Inertia对象测量断面的截面面积、材料面积、质心和惯性矩。同时基于断面程序建模生成A柱的部分实体模型,通过接口调用CATIA的有限元分析功能,求解计算结构的应力与位移。开发出系统的参数快速建模、测量、有限元分析的功能。接着对于断面的控制要素、几何约束、尺寸约束、测量参数、有限元求解结果等数据,采用VB的ADO数据控件访问连接Access数据库建立断面数据库,存储断面参数信息。最后,选择所有用户通用的应用程序安装运行方式完成系统的发布。并且以一个车身造型曲面实例验证系统的适用性、稳定性,结合数据库记录集对断面完成有效评估。
赵文博[10](2020)在《网约车行程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共享经济热潮涌动,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公共交通以及出租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出行效率的追求,因此网约车平台应运而生并快速占据了出行市场。然而由于行业不规范,用户在使用网约车出行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用户面临种种风险是网约车平台亟需解决的问题。保障用户行程安全需要围绕行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即用户行程数据是保障行程安全的核心。当前平台订单量达到日均千万级,数据规模不断增长,并且用户行程数据属于多源异构数据,不仅数据类型复杂,而且数据体系结构混乱,同时存在着数据清洗流程繁琐和样本特征计算规则不一致等问题,难以高效对行程数据加以利用从而为用户行程安全提供保障。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约车行程安全保障系统,旨在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提供服务,满足公司运营人员、算法工程师等角色对行程数据的使用需求,挖掘其中的价值。该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行程数据进行处理,作为各模块功能实现的基础,通过特征开发、事故复盘和数据看板功能帮助系统用户对行程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使用Hive和Flink对全量历史数据和实时订单数据进行处理。系统基于B/S架构提供了可视化的Web操作界面,采用MVC模式将前后端分离以实现解耦,后端部分使用Springboot等框架进行开发,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对性骚扰风险订单进行识别,使用XGBoost算法训练二分类模型,以此实现性骚扰风险订单早发现和及时干预。本文从系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和系统测试等方面,结合用例图、ER图、流程图、类图、时序图、实现效果图和数据设计表以及测试用例表对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完整流程进行了阐述。在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本人参与了前期的系统调研工作与需求分析,并且着重参与了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代码编写工作,同时负责后期的系统测试以及上线部署。目前该系统已满足各项需求并在公司交付使用,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二、Visual Basic中数据访问接口的比较和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ual Basic中数据访问接口的比较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任务的卫星资源分配、调度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仿真平台系统设计 |
2.1 仿真平台功能需求 |
2.1.1 仿真平台基本功能 |
2.1.2 仿真平台需求 |
2.2 仿真平台系统架构 |
2.2.1 仿真平台设计思想 |
2.2.2 仿真平台整体架构 |
2.3 仿真平台功能显示 |
2.3.1 功能显示层的功能与结构 |
2.3.2 功能显示层基本运行框架 |
2.4 仿真平台逻辑处理 |
2.4.1 逻辑处理层的功能与结构 |
2.4.2 逻辑处理层基本运行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平台算法设计 |
3.1 卫星轨道及星下点 |
3.1.1 卫星轨道及星下点概述 |
3.1.2 卫星轨道及星下点计算 |
3.2 卫星瞬时地面覆盖范围 |
3.2.1 覆盖范围模型 |
3.2.2 覆盖范围计算 |
3.2.3 多种成像模式计算 |
3.3 点任务目标过境时间窗口 |
3.3.1 卫星过境判断 |
3.3.2 过境时间窗口计算 |
3.4 范围任务目标过境时间窗口 |
3.4.1 卫星过境判断 |
3.4.2 过境时间窗口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平台数据结构及接口设计 |
4.1 仿真平台数据访问 |
4.1.1 数据访问层的功能与结构 |
4.1.2 数据访问层基本运行框架 |
4.2 仿真平台数据读取 |
4.2.1 星历数据读取 |
4.2.2 任务目标数据读取 |
4.3 仿真平台数据存储 |
4.3.1 数据存储方式 |
4.3.2 卫星任务存储 |
4.3.3 过境时间窗口存储 |
4.4 仿真平台拓展接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平台应用实现 |
5.1 功能显示实现 |
5.1.1 卫星资源与成像模式选择实现 |
5.1.2 卫星可视化仿真实现 |
5.1.3 地图获取任务目标实现 |
5.1.4 卫星任务生成实现 |
5.1.5 任务及过境时间窗口显示实现 |
5.2 算法应用 |
5.2.1 卫星轨道计算方法应用 |
5.2.2 覆盖范围计算方法应用 |
5.2.3 卫星多种成像模式应用 |
5.3 数据库应用 |
5.3.1 卫星任务数据库应用 |
5.3.2 过境时间窗口数据库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平台运行效果 |
6.1 仿真平台运行环境 |
6.2 仿真平台整体运行效果 |
6.2.1 主界面 |
6.2.2 任务处理界面 |
6.2.3 整体运行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总结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季冻区冻土发育过程线自动绘制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项目支撑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计算机曲线自动生成研究进展 |
1.2.2 利用软件及数据库处理分析专业数据 |
1.2.3 冻土发育相关问题的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选择 |
2.1 季节冻土概念、分布及影响 |
2.1.1 季节冻土 |
2.1.2 季节冻土分布特征 |
2.1.3 季节冻土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2.2 监测点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哈尔滨市监测点 |
2.2.2 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监测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冻土发育过程线自动绘制系统设计 |
3.1 季冻区冻土发育过程线 |
3.1.1 季冻区土壤冻融机理 |
3.1.2 季节性冻土冻融循环过程 |
3.2 编程语言及运行环境 |
3.2.1 编程语言 |
3.2.2 开发环境 |
3.2.3 设计思路 |
3.3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图线绘制的结构、逻辑和数据流 |
3.3.1 关键技术确定 |
3.3.2 设计逻辑及原理 |
3.3.3 数据库引用 |
3.3.4 软件模块及界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系统运行及评价 |
4.1 常规数据处理 |
4.1.1 数据处理及方法 |
4.1.2 图线绘制及简单分析 |
4.2 季冻区冻土发育过程线自动生成系统运行 |
4.2.1 数据自动处理流程 |
4.2.2 数据保存 |
4.2.3 冻土发育过程线自动绘制 |
4.3 系统的误差及实用性分析 |
4.3.1 误差分析 |
4.3.2 实用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Web的大数据展现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平台构建研究 |
1.2.2 大数据分析方面 |
1.2.3 数据可视化方面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可视化研究 |
2.1.1 可视化综述 |
2.1.2 大数据可视化呈现类型 |
2.2 web前端可视化技术 |
2.2.1 可视化工具综述 |
2.2.2 可视化类库的比较 |
2.3 数据库相关技术 |
2.4 系统构建技术 |
2.4.1 前端技术 |
2.4.2 服务平台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平台构建研究 |
3.1 平台概述 |
3.2 通用平台总体设计 |
3.3 云平台架构设计 |
3.3.1 感知传输层 |
3.3.2 基础设施层 |
3.3.3 平台服务层 |
3.3.4 软件服务层 |
3.4 可视化架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4.1 平台关键技术 |
4.1.1 基于React的前端技术 |
4.1.2 大数据实时可视化展现技术 |
4.1.3 驾驶舱自由布局 |
4.1.4 kafka+Spark Streaming数据处理技术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应用案例 |
5.1 引言 |
5.2 平台在智慧供热的应用实例 |
5.2.1 需求分析 |
5.2.2 功能设计 |
5.2.3 系统功能实现 |
5.2.4 平台实例展示 |
5.3 可视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可视化评价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
5.3.1 可视化系统设计原则 |
5.3.2 可视化系统总体设计 |
5.3.3 可视化方案设计 |
5.3.4 可视化技术应用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环境 |
5.4.2 功能测试 |
5.4.3 非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达州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来源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 |
2.1 数据仓库概述 |
2.1.1 数据仓库产生 |
2.1.2 数据仓库特点 |
2.2 ETL技术 |
2.2.1 SharkStart背景 |
2.2.2 SharkStart技术 |
2.2.3 SharkStart算法 |
2.3 可视化技术 |
2.3.1 MoiaVisual背景 |
2.3.2 MoiaVisual技术 |
2.3.3 MoiaVisual功能 |
2.4 大数据技术 |
2.4.1 分布式文件系统 |
2.4.2 分布式计算框架 |
2.4.3 实时流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模型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3.2 准实时客户行为功能需求 |
3.2.1 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3.2.2 数据标准化需求分析 |
3.2.3 准实时客户行为主题模型需求分析 |
3.2.4 数据可视化需求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模型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结构设计 |
4.2.1 数据采集设计 |
4.2.2 数据标准化设计 |
4.2.3 准实时客户行为主题模型设计 |
4.2.4 数据可视化设计 |
4.2.5 数据库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模型的实现 |
5.1 数据仓库系统开发环境 |
5.2 数据仓库系统实现 |
5.2.1 数据采集实现 |
5.2.2 数据标准化实现 |
5.2.3 数据逻辑模型实现 |
5.2.4 数据可视化实现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SharkStart采集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2 准实时数据可视化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数据仓库准实时客户行为的测试与应用 |
6.1 数据仓库系统测试 |
6.1.1 系统功能测试 |
6.1.2 系统非功能测试 |
6.2 数据仓库系统应用 |
6.2.1 准实时数据应用 |
6.2.2 静态数据应用 |
6.3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MES的自动灌装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灌装生产线介绍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MES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自动灌装生产线硬件系统分析 |
2.1 自动灌装生产线总体分析 |
2.2 自动灌装生产线各工作单元研究与分析 |
2.2.1 过程自动化工作单元分析 |
2.2.2 灌装和包装工作单元分析 |
2.2.3 运输和物流工作单元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灌装生产线MES系统总体设计 |
3.1 设计目标 |
3.2 MES系统总体架构及开发环境 |
3.2.1 系统常见架构分析 |
3.2.2 MES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2.3 MES系统开发环境 |
3.3 MES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3.3.1 系统功能模块总体架构设计 |
3.3.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3.4 数据库的设计 |
3.4.1 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 |
3.4.2 概念结构设计 |
3.4.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3.4.4 数据库表的设计 |
3.5 数据库访问接口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采集系统和通信网络设计 |
4.1 基于OPCUA技术的数据采集 |
4.1.1 OPCUA原理概述 |
4.1.2 OPCUA层次模型与规范 |
4.1.3 OPC UA客户端与OPC UA服务器的通信概述 |
4.1.4 OPC UA客户端与OPC UA服务器的通信测试 |
4.1.5 OPC UA客户端与OPC UA服务器的通信实现 |
4.2 基于RFID技术的数据采集 |
4.2.1 RFID概述及系统组成 |
4.2.2 RFID基本原理 |
4.2.3 RFID系统在灌装站中的应用 |
4.2.4 RFID的 PLC程序设计 |
4.3 PLC与 MES的通信实现 |
4.3.1 MES与 PLC通信设计 |
4.3.2 PLC的调用查询设计 |
4.4 生产线组网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软件结构及其功能体系 |
5.2 软件系统实现 |
5.2.1 关键软件功能界面功能设计 |
5.2.2 MES软件工具菜单栏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FB1100函数块SCL程序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6)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时数据库发展现状 |
1.2.2 分布式数据库发展现状 |
1.2.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第2章 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总体设计 |
2.1 建筑设备运维系统概述 |
2.2 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需求分析 |
2.3 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总体设计 |
2.3.1 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总体架构 |
2.3.2 本地实时数据库系统架构 |
2.3.3 分布式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
第3章 建筑设备运维系统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服务 |
3.1 数据库点名管理 |
3.2 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 |
3.2.1 多源数据采集与存储流程 |
3.2.2 组态化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服务器设计 |
3.2.3 并发通信流程 |
3.2.4 内存数据管理 |
3.3 分布式实时事务调度 |
3.3.1 分布式实时事务调度模块 |
3.3.3 分布式实时事务优先级分配 |
第4章 建筑设备运维系统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数据索引 |
4.1 历史数据库架构 |
4.2 数据分类优化存储策略 |
4.2.1 模拟量数据优化存储 |
4.2.2 开关量数据优化存储 |
4.3 数据归档 |
4.3.1 历史数据库文件组织形式 |
4.3.2 历史数据文件结构 |
4.4 分布式历史文件管理 |
4.4.1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 |
4.4.2 基于HDFS的历史文件管理系统的应用 |
4.5 数据压缩策略 |
4.5.1 基于旋转门的数据压缩策略 |
4.5.2 旋转门数据压缩算法的步骤与实现 |
4.6 基于API的数据访问接口 |
4.6.1 基于WCF的 C/S通讯接口 |
4.6.2 基于WebService的 B/S通讯接口 |
4.7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索引 |
4.7.1 实时数据索引 |
4.7.2 历史数据索引 |
第5章 测试与应用 |
5.1 系统测试 |
5.2 系统应用 |
5.2.1 项目系统介绍 |
5.2.2 实时数据库系统 |
5.2.3 实时数据库采集器界面 |
5.2.4 客户端应用界面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基于C#的功率放大器芯片电流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芯片结构与待监测电流 |
2.1 功率放大器芯片结构 |
2.2 待监测电流 |
第三章 监测系统的硬件构成 |
3.1 主控硬件 |
3.2 环境条件控制 |
3.3 芯片工作条件控制 |
3.4 供电硬件 |
3.5 芯片装架 |
3.6 服务器设备 |
第四章 监测系统程序开发基础 |
4.1 虚拟仪器 |
4.2 虚拟仪器软件结构 |
4.3 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 |
4.4 编程语言对比选择 |
4.4.1 Lab VIEW |
4.4.2 Visual Basic |
4.4.3 C#编程语言 |
第五章 监测系统的软件开发 |
5.1 监测系统的软件构成 |
5.1.1 Winform应用程序与WPF应用程序 |
5.1.2 关系型数据库 |
5.1.3 ASP.NET |
5.2 软件运行流程介绍 |
5.2.1 软件使用流程 |
5.2.2 上位机运行流程 |
5.2.3 WEB应用运行流程 |
5.3 程序设计 |
5.3.1 面向对象的类设计 |
5.3.2 面向接口的类设计 |
5.3.3 高内聚与低耦合设计 |
5.3.4 多线程模式 |
5.3.5 单例设计模式 |
5.3.6 MVC设计模式 |
5.3.7 三层软件设计架构 |
5.3.8 数据存储表设计 |
5.3.9 数据库存储过程设计 |
第六章 试验结果对比 |
6.1 试验数据准确性对比 |
6.2 试验数据及时性对比 |
6.3 试验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Solidworks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挤压膨化食品的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发展趋势 |
1.3 参数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 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CAD系统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6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2 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设计参数 |
2.1 挤压膨化食品的类型 |
2.2 挤压膨化食品生产线设计 |
2.3 锤片式粉碎机 |
2.3.1 锤片式粉碎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3.2 锤片式粉碎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4 食品搅拌机 |
2.4.1 食品搅拌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4.2 食品搅拌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5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
2.5.1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5.2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6 带式输送机 |
2.6.1 带式输送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6.2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7 其他设备 |
2.7.1 真空干燥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7.2 充气包装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SolidWorks的装备知识库二次开发方法 |
3.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概述 |
3.1.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思路 |
3.1.2 COM与 OLE技术 |
3.1.3 SolidWorks API |
3.2 数据库访问技术 |
3.3 基于Visual Basic的 SolidWorks二次开发 |
3.3.1 基于VB的二次开发 |
3.3.2 基于VB的参数化建模 |
3.3.3 基于VB的自动装配技术 |
3.4 装备知识库系统的开发流程 |
3.4.1 基于VB的参数化设计工作流程 |
3.4.2 基于VB的装备知识库执行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装备知识库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装备知识库开发的需求分析 |
4.2 装备知识库的总体方案设计 |
4.2.1 总体体系构建 |
4.2.2 模块化设计 |
4.3 装备知识库的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总体体系结构 |
4.3.2 数据库构建 |
4.3.3 零部件的数据库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5 装备知识库的功能实现 |
5.1 锤片式粉碎机知识库模块 |
5.1.1 粉碎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1.2 锤片式粉碎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2 食品搅拌机知识库模块 |
5.2.1 搅拌桨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2.2 食品搅拌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3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知识库模块 |
5.3.1 挤压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3.2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4 带式输送机知识库模块 |
5.4.1 槽型托辊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4.2 传动滚筒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4.3 带式输送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装备知识库系统的界面设计 |
6.1 系统的登录界面和主界面 |
6.2 锤片式粉碎机模块界面 |
6.3 食品搅拌机模块界面 |
6.4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模块界面 |
6.5 带式输送机模块界面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CATIA的车身A柱断面快速建模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应用 |
1.2.2 车身设计软件功能开发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工程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断面建模方法和CATIA二次开发技术 |
2.1 断面建模方法的研究 |
2.1.1 参数化设计方法 |
2.1.2 参数化设计思路及特点 |
2.1.3 CATIA参数化建模及实现方法 |
2.2 CATIA二次开发技术 |
2.2.1 CATIA软件及其开发方法 |
2.2.2 二次开发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2.2.3 VB对 CATIA的二次开发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A柱断面建模与测量分析功能开发 |
3.1 车身主断面结构分析 |
3.1.1 主断面的分布与选取 |
3.1.2 断面设计控制要素 |
3.2 基于VB快速建模功能的开发 |
3.2.1 VB与 CATIA平台接口研究 |
3.2.2 选择Selection对象创建剖切截面 |
3.2.3 程序与参数化方法结合建模 |
3.3 基于VB截面测量功能的开发 |
3.3.1 A柱断面性能参数分析 |
3.3.2 A柱断面性能参数测量 |
3.4 A柱有限元分析功能的开发 |
3.4.1 A柱结构模型创建功能的开发 |
3.4.2 材料库的访问与选择 |
3.4.3 A柱有限元分析功能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断面数据库的研究 |
4.1 数据库技术 |
4.2 断面数据库管理工具研究 |
4.2.1 A柱断面数据库需求研究 |
4.2.2 VB与数据库接口问题研究 |
4.3 断面数据库的建立 |
4.3.1 基于ADO对象访问读取数据库 |
4.3.2 基于ADO控件对参数的数据库存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快速建模系统的发布与实例应用评估 |
5.1 系统的整体结构 |
5.2 系统界面设计 |
5.2.1 系统界面布局 |
5.2.2 系统的发布 |
5.3 系统实例应用 |
5.3.1 基于造型面建模应用 |
5.3.2 断面测量功能应用 |
5.3.3 有限元工具应用 |
5.3.4 断面参数数据库应用 |
5.4 A柱断面的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网约车行程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简介 |
2.1 Hive数据仓库 |
2.2 Flink |
2.3 Springboot与MVC架构 |
2.4 Redis |
2.5 Mysql数据库 |
2.6 Kafka |
2.7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概述 |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数据处理功能 |
3.2.2 登录功能 |
3.2.3 特征开发功能 |
3.2.4 事故复盘功能 |
3.2.5 数据看板功能 |
3.2.6 性骚扰风险判别模型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安全性需求 |
3.3.2 性能需求 |
3.3.3 易用性需求 |
3.3.4 可扩展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Hive设计 |
4.3.2 Mysql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数据处理模块 |
5.1.1 离线数据处理 |
5.1.2 实时数据处理 |
5.2 登录模块 |
5.2.1 登录模块流程设计 |
5.2.2 登录模块类设计 |
5.2.3 登录模块时序设计 |
5.2.4 登录模块实现效果图 |
5.3 特征开发模块 |
5.3.1 特征开发模块流程设计 |
5.3.2 特征开发模块类设计 |
5.3.3 特征开发模块时序设计 |
5.3.4 特征开发模块实现效果图 |
5.4 事故复盘模块 |
5.4.1 事故复盘模块流程设计 |
5.4.2 事故复盘模块类设计 |
5.4.3 事故复盘模块时序设计 |
5.4.4 事故复盘模块实现效果图 |
5.5 数据看板模块 |
5.5.1 数据看板模块流程设计 |
5.5.2 数据看板模块类设计 |
5.5.3 数据看板模块时序设计 |
5.5.4 数据看板模块实现效果图 |
5.6 基于XGBoost的性骚扰风险判别模型 |
5.6.1 特征准备 |
5.6.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5.6.3 模型训练与调优 |
5.7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性测试 |
6.2.1 登录功能测试 |
6.2.2 特征开发功能测试 |
6.2.3 事故复盘功能测试 |
6.2.4 数据看板功能测试 |
6.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6.3.1 系统性能测试 |
6.3.2 模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Visual Basic中数据访问接口的比较和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任务的卫星资源分配、调度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D]. 张兆林.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季冻区冻土发育过程线自动绘制系统设计与开发[D]. 吴雨恒. 黑龙江大学, 2021
- [3]基于Web的大数据展现系统研究与应用[D]. 李恩洲. 中北大学, 2021(09)
- [4]达州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准实时客户行为模型研究[D]. 刘志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MES的自动灌装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段华伟.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建筑设备运维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D]. 王晓乐.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基于C#的功率放大器芯片电流监测系统设计[D]. 莫皓.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Solidworks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的开发[D]. 刘卓群.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08)
- [9]基于CATIA的车身A柱断面快速建模系统的研究[D]. 张明文.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网约车行程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文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