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十五”期间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源[1](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邢霞[2](2021)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供需矛盾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倡导农业节水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其用水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农户的传统农业实践根植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环境伦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低效和不合理的用水情况。因此,充分重视微观层面的农业用水行为,探究节水行为影响机制,引导农户自觉主动参与农业节水,对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农业用水主体行为对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旨在挖掘农户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水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提供研究经验与理论参考依据,以期提升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改变粗放灌溉方式,进而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角度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特征和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首先,基于对农户环境行为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界定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概念,并根据农业节水行为表现形式和行为发生动机将农业节水行为划分为习惯型、技术型、社交型和公民型四类。然后,借助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即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其农业节水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农户心理因素,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引导。最后,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分析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为后续政策引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所构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阐述变量因素间的关系路径,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着重分析、探讨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驱动效应。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对农业节水行为的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心理因素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和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也是影响农业节水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利用Amos23软件Bootstrap法,验证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和农业节水行为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最后,考虑到心理因素可能对农业节水行为存在非线性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采用RBF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预测效应。分析表明,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节水进行预测判别,同时不同心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存在差异。(3)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引入外部情境因素,重点分析和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意愿不一定能有效地转换为可实现水资源保护目的的实际节水行动,这为研究情境因素的引导效应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节水行为的路径有调节作用,但不同外部情境变量对节水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process插件程序中的Model14对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农业节水行为之间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因素在“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的中介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4)在实证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基于多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借助Netlogo平台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形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涌现的动态引导效果。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在社会规范交互和外部政策因素的引导下会趋于稳定,激励型政策、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均能促进农业节水发生,但不同类型政策对不同类型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激励型政策对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最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宣传教育型政策对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政策组合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政策组合情形下,四种类型农业节水行为涌现效果存在差异,在政策两两组合的情形下,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激励型政策和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基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动机和节水行为表现形式,从多视角开展对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更为细致地刻画并衡量农户节水行为,从实践上扩展了农业节水行为研究内容,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第二,构建了以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为导向,心理因素为影响变量,外部情境因素为调节变量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并探析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第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技术构建基于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动态模拟政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长期动态引导效果,分析政策因素在长期以及不同组合下对农业节水行为产生的影响。
薛凤冠[3](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张欣莹[5](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张瑞[6](2020)在《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是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瓶颈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将城市生活污水再生,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其用量及其在景观水体补给中的比例逐年显着增高。然而,由于再生水水质的特性,大量补给进景观水体,势必带来城市景观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对城市景观水体产生的水质、生态风险及水生态健康等影响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特大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及其采用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了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估。首先,本文对再生水长期补给的城市景观河流开展跟踪监测,进行典型污染物(营养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邻苯二甲酸脂类(PAEs)、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的识别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长期补给城市景观河流存在TN、TP、Pb和VOCs的超标情况。其中,重金属、VOCs和PCBs表现出较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其次,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包含3个层次、6个准则、15项指标,着重反映了城市景观水体再生水补给型、生态环境风险及社会景观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特色。采用该评价体系对长期再生水补给的北京市南护城河的水生态健康进行了评价。满分5分情况下,该水系得分3.52,水生态健康等级为“较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风险是显着影响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水平的重要原因。其中,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与水生植物覆盖度的不足,形成较差的河流底部生境,不利于生物群落生长繁衍;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与有机物风险熵得分低,在极端状态下存在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上述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准确反映出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状况,而且诊断长期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中确实存在重金属、特征有机污染物和生物体系不完整带来的生态健康风险。最后,本文构建了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层次、3个系统、7个准则、19项指标,重点体现了再生水补给、城市景观和社会影响功能需求等特色指标。采用该评价体系对再生水补给的北京陶然亭湖和土城沟河进行案例评价,在满分5分情况下得分为3.35与2.92,水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效果等级分别为“良”与“一般”。评价结果表明,陶然亭湖水生态系统结构经修复工程的实施,恢复效果良好,但以藻类多样性与水生植物覆盖度主导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依然需要改善。土城沟水生态系统结构基本恢复,但其水生生物体系不完整,生态亲和度差。此外,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的运行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为进一步提升土城沟河景观及社会功能,需要通过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改善水质,构建亲水性强、和谐的景观效应。上述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地的反映出评价对象所采用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并诊断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本文构建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北京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和水生态修复效果,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选择与优化生态修复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华清君[7](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杨敏[8](2020)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地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立德树人的落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在地理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中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还蕴含其他方面的价值观元素,例如:家国情怀、全球意识、环境责任、社会准则、审美情趣和科学态度等。从学生对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认可度、学生角度了解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教师对地理课程中蕴含价值观元素的理解、教师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提纲,对高中生和一线地理教师关于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目前的地理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忽视价值观教育;二、教师对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不明确,教师认为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是人地协调观、环境观、人口观等较为笼统;三、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方法单一,主要以案例研究法为主。因此,探究地理课程中蕴含哪些价值观元素,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内容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在“一师一优课”平台中选择32节优课,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提取价值观目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分析,提取每节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以及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过观察课例并分析,提取出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主要以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观为主,其次是审美情趣、环境责任、人地协调观。从课例中提取出主要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是案例研究法、实践活动法、陶冶教育法,其次是言语说服法、榜样示范法、情境教学法。观察课例中价值观教育后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价值观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以知识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只呈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而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展示;在教学设计中价值观目标不明确,有些教师即使在教学设计中有价值观目标是设计,在课堂上并未体现,教学设计中的价值观目标流于形式。二、教师进行价值观教育不明确,需要学生自己体会。教师在课堂上选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知识教学为主,在知识学习表面后的价值观教育,教师没有明确讲出来,而价值观本身就很抽象,学生自己体会,往往达成效果不明显。根据现状调查和观察课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地理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建议:一、地理教学中创造实践行动的机会。二、用地理知识解读生活,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塑造价值观。三、学科间融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四、选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五、地理课堂中尽可能进行显性的价值观教育。最后,根据价值观教育方法及建议,选择两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体现价值观教育。与此同时,根据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不足与展望。
杨兴[9](2019)在《西安市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再生水作为水资源替代品,已经成为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法宝。西安市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再生水回用对于解决西安市水资源问题极其重要,但是目前西安市再生水回用正处于初始推广阶段,政府为了保证再生水回用量往往对再生水定价偏低,造成再生水厂收支不平衡、运营后劲不足的现象。政府补贴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办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因此本文对再生水消费者即居民进行研究,分析居民的再生水支付意愿,挖掘显着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力图从提升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的角度为解决再生水价格过低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我国再生水研究现状进行计量分析,挖掘再生水价格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性等不足,结合目前我国再生水回用进程中价格偏低问题,论述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研究的必要性。此外,对论文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动机—认知—机会”模型,构建包含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动机因素、认知因素和机会因素的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对居民支付意愿从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两个维度进行研究,通过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获取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的再生水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挖掘显着影响居民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寻找提升居民再生支付意愿的途径。(3)对西安市居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超过80%的居民愿意购买使用再生水,但支付水平较低,平均支付水平为0.80元/m3;影响居民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因素不尽相同。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知识普及宣传和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居民支付意愿的对策建议。
斯日吉模楞[10](2019)在《自然资源约束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理论是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古典经济学最初提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劳动力到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提到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一系列要素被人们广泛认可。其中自然资源要素是最早被经济学家提及的经济增长基础,虽然在后来的经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没有纳入自然资源,但自然资源被默认为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在主流经济学增长模型中,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制度等要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而资源问题被演绎为生产成本问题,自然资源能够相互替代或被其它生产要素所代替,自然资源被当成外生变量。随着世界人口膨胀、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加剧,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已逐步成为整个人类的共识,自然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已成为近年经济研究中广受关注的话题。我国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但资源环境问题突显,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约束矛盾愈显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国存在较为突出的资源型地区转型问题。近年受资源储量锐减、国际能源价格走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等因素影响,东北、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资源型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经济转型难度大。内蒙古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其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26.24%,居全国第一位,是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地区。内蒙古通过煤炭资源的开采实现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煤炭资源的粗放式开采,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与煤炭资源开采活动相关的资源浪费问题突出,加之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等特征,内蒙古经济增长受到了自然资源的不同约束。如何避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以及自然资源约束,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资源型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这些现象来看,厘清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效应,认识自然资源约束类型,探索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应对中国资源型地区面临的挑战,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和草原(耕地)面积最大三个特征具备一身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内蒙古为研究对象,以煤炭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主要研究主题,从自然资源约束角度,构建自然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自然资源承载力,评述不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状况,对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命题。在梳理不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基础上,将自然资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并实证研究不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研究结论,寻求缓解资源型地区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约束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对本文研究自然资源、经济增长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并梳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演进,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约束状况。通过构建自然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分析三种自然资源承载力及三种自然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同时结合内蒙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实际情况,筛选相关指标,依据国际、国家和地方资源管理准则、行业标准或相关研究成果,划分红、橙、黄三级检测预警指标阈值区间,进行内蒙古自然资源承载力预警分析,发现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事实特征,为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第三章)研究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约束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分类考察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别讨论不同自然资源总量限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综合考察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在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提出四个命题,动态分析自然资源丰饶导致的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和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型约束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路径,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实证分析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两部分,一是分类考察(第五章)。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要素投入,纳入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历年内蒙古各盟市面板数据,分别讨论三种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因总量有限导致的增长阻力大小,为探寻缓解资源约束的对策提供依据。二是综合考察(第六章)。本章主要通过检验第四章提出的命题,研究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导致的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和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源结构型约束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路径,对资源约束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为破解自然资源约束的对策提供依据。对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缓解长期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第七章)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自然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实证检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类考察和综合考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发现,内蒙古煤炭资源承载力从弱变强,总量限制短期约束不明显;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低水平,已成为经济增长“瓶颈”,从水资源承载力检测预警分析发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指标在大多数年份数据处在红色预警线以下水平,表示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严重缺乏,水资源紧缺,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大多数年份数据处在红色预警区间,表示内蒙古水资源污染严重;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从较低水平转变为中级承载能力水平,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检测预警分析发现,无论是人均耕地面积还是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均未出现预警风险,其中,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加现象,表示土地资源投入从乡村转向城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城乡投入,在满足农业安全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内蒙古生态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从黄色预警阈值区间逐渐向橙色预警阈值区间靠近,反映内蒙古生态环境逐渐变差;煤炭、水、土地资源结构影响三种自然资源综合承载能力,从自然资源间相互作用来看,2000-2013年间内蒙古煤炭资源承载能力虽然低下,但是由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煤炭资源较高,所以在三种自然资源综合影响下,2000-2013年三种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比煤炭资源承载力水平要高,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拉高了资源综合承载力,2013-2016年间,虽然煤炭资源承载能力急剧上升,但是由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相对煤炭资源承载能力低,拉低了综合承载能力,2013-2016年间虽煤炭资源承载能力上升,但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呈下降趋势。第二,从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分类考察发现,三种自然资源投入对产出的弹性为正,表示三种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说明,资源利用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资源型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背后是资源巨大消耗。同时,自然资源投入对产出的正弹性,即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自然资源的减少,如可耗竭资源的绝对减少和可再生资源的相对减少(可再生能力小于经济增长的需求)会导致产出的相应比例减少。资源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效应的原因主要是,资源数量(总量)是减少使得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减少,所以从长期来看,资源短缺最终将制约经济增长。从测算不同自然资源“增长阻力”发现,煤炭、水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增长阻力”大小分别为0.0169和0.0058;土地资源对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经济产生的“增长阻力”大小分别为0.0072和-0.0166。这既是经济体,尤其是资源型经济体都将面临的自然资源约束。但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技术进步、资源消耗率、再生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的进步,使得资源开采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能够缓解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约束程度。第三,从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合考察发现,首先,由于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对丰富自然资源的开采会推动地区短期经济增长;其次,由于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和自然资源短期红利,对丰富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会吸引和控制经济增长要素,导致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分配结构不平衡,出现资源结构型约束,引起产业结构畸形,出现资源产业依赖现象;再次,自然资源产业依赖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核心投入要素,如对教育投资活动、科学技术投资活动、制造业产业、水资源依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减弱上述指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应有的推动作用,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自然资源依赖会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的同时加大物质资本投资,通过物质资本投资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而出现的煤炭资源产业依赖对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产生了显着的消极影响,并加大了水资源缺乏对土地资源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最后,自然资源产业依赖通过上述传导路径,最终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在探索资源型地区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过程中,本文着重考虑了政府行为对不同路径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行为会对教育投入活动、科学技术投入活动、制造业发展、水资源丰裕度和土地资源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引入政府干预度指标与自然资源依赖指标的交乘项,发现在政府适度干预下,对自然资源的适度依赖有利于教育投入、科学技术投入、制造业产业发展、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裕度。这也反映了在政府适度干预下,资源型地区需要把资源型收益转向其他生产性资本,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从自然资源中收益,成功避免自然资源诅咒现象,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缓解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资源约束,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1)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产业多样化发展,避免自然资源产业依赖,突破自然资源约束;(4)制度创新,合理分配“资源红利”;(5)政府适度干预经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是目前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在这方面做了丰富的讨论,作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扩展。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自然资源承载力研究基础上,构建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内蒙古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状况。第二,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在分析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时对罗默(2001)模型土地资源不变假设进行扩展,分别测算了土地资源约束对内蒙古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增长阻力。第三,现有研究多从某一方面分析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如可耗竭资源开采对制造业、教育、投资以及储蓄等产生挤出效应,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忽视了自然资源开采活动与其他自然资源间的综合影响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认为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活动会吸引和控制经济增长要素,出现资源结构不平衡,对相关推动经济增长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依据“挤出效应”逻辑,提出假说命题,从动态角度探讨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测算不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力时,基于Nordhaus(1992)提出的“增长阻力”计算方法,对Romer(2001)模型进行扩展,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资源约束。其中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均采用此方法分析自然资源增长阻力,放松假设条件,构建与现实情况更符合的理论模型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第二,在第六章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可能存在遗漏因素。由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主要考虑了技术创新能力、物质资本投资、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资源依赖度、制造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政府干预度等因素;未考虑政策、制度因素,这也是本文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三,本文将资源约束看作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主要变量,侧重研究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未全面考虑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制度、市场等要素共同作用时的区域经济增长演变过程,这也是本文进一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关于“十五”期间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十五”期间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案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壤植被 |
2.2.3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
2.5.3 水土流失现状 |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
2.6.4 区位特殊性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1 VAR模型介绍 |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3.3.3 模型参数估计 |
3.3.4 模型检验 |
3.4 脉冲响应 |
3.5 方差分解 |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
4.1 模型基本原理 |
4.1.1 TOPMODEL模型 |
4.1.2 WAS模型 |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
4.4.1 拓扑关系 |
4.4.2 数据基础 |
4.4.3 模拟验证 |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
4.6 本章小节 |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模型框架 |
5.1.2 模型原理 |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5.4 调控情景设置 |
5.4.1 多元情景分析 |
5.4.2 调控情景设置 |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5.1 目标函数 |
5.5.2 约束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
6.1.2 ε占优策略 |
6.1.3 NSGA-Ⅱ算法 |
6.1.4 模型求解流程 |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显农业节水必要性 |
1.1.2 粮食安全隐现催生农业节水迫切性 |
1.1.3 生态文明建设反映推进农业节水必然性 |
1.1.4 农业用水行为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节水行为模式研究 |
1.3.2 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业节水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3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5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6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介绍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禀赋 |
3.1.3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4 研究区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
3.1.5 研究区域农业节水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
3.2 问卷设计 |
3.2.1 调研方法选择和调研过程 |
3.2.2 调研内容设计 |
3.3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测度 |
3.3.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测度 |
3.3.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测度 |
3.3.3 农户心理因素测度 |
3.3.4 外部情境因素测度 |
3.3.5 社会人口学变量测度 |
3.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统计分析 |
3.4.1 农业节水行为现状 |
3.4.2 受访户个人禀赋特征 |
3.4.3 受访户家庭禀赋特征 |
3.4.4 考察量表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检验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信度检验 |
4.3.3 效度检验 |
4.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2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效应分析 |
4.4.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5.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2.1 农户节水行为识别 |
5.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2 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3 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4 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6.1.1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假设 |
6.1.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3 量表检验 |
6.3.1 正态性检验 |
6.3.2 信度检验 |
6.3.3 效度检验 |
6.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 |
6.4.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3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仿真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介绍 |
7.1.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流程 |
7.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7.2.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概念模型构建 |
7.2.2 仿真模型系统设置 |
7.2.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模拟 |
7.3 仿真结果分析 |
7.3.1 无政策引导情形与政策最优情形对比分析 |
7.3.2 单个政策情境因素引导效应分析 |
7.3.3 政策情景因素组合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引导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政策建议 |
8.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
8.2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行为促进策略 |
8.3 基于心理因素的行为驱动策略 |
8.4 基于外部情境因素的行为引导策略 |
8.4.1 社会规范引导策略 |
8.4.2 政策因素引导策略 |
8.5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强化策略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农业节水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3)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经济 |
1.4.2 经济建设 |
1.4.3 经济建设思想 |
1.5 创新之处 |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
2.1.1 青少年时期 |
2.1.2 革命战争时期 |
2.1.3 新中国成立后 |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
2.2.3 毛泽东思想 |
2.2.4 中国传统文化 |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
3.1.1 中央苏区时期 |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
3.1.3 东北时期 |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
3.2.2 调整工商业 |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3.3.2 重视粮食工作 |
3.3.3 调整经济体制 |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
3.4.2 边调整边建设 |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
4.4.3 交换、比较、反复 |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
2.1.3 水系主体工程 |
2.1.4 水系附属工程 |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
2.3.1 自然河系变迁 |
2.3.2 人工渠系建设 |
2.3.3 湖泊池沼演变 |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
3.2.1 研究方法引入 |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
3.3.1 研究方法引入 |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
4.2.1 气候水文 |
4.2.2 城市发展 |
4.2.3 突发灾害 |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
4.3.1 驱动力计算 |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
5.2.3 脉冲响应计算 |
5.2.4 方差分解计算 |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
5.3.1 等级计算 |
5.3.2 等级判别 |
5.3.3 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
6.1 模型设计框架 |
6.1.1 SD建模方法 |
6.1.2 模型设计思路 |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
6.2.1 模型参数设定 |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
6.2.3 模型检验 |
6.2.4 模型运行 |
6.3 调控方案优选 |
6.3.1 调控方案设计 |
6.3.2 方案模拟结果 |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
7.3 水源供给调控 |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7.4 生态环境调控 |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
7.5 景观格局调控 |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水景观回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景观水体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概况 |
2.1.1 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对象 |
2.1.2 水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对象 |
2.2 实验所用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所用药品 |
2.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采样方法及预处理 |
2.3.2 分析方法 |
2.3.3 数据处理方法 |
2.3.4 指标评价方法 |
2.3.5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3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现状与风险分析 |
3.1 河段水文概况 |
3.2 河段水质现状 |
3.2.1 河段常规水质概况 |
3.2.2 河段重金属分析 |
3.2.3 河段有机污染物分析 |
3.3 河段生态风险分析 |
3.3.1 河段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 |
3.3.2 河段有机物生态风险分析 |
3.4 河段浮游植物与底栖动物分析 |
3.4.1 浮游植物分析 |
3.4.2 底栖动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评述 |
4.1.2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4.2 权重确定 |
4.2.1 专家打分确定权重 |
4.2.2 判断矩阵构造与解析 |
4.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级 |
4.3.1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
4.3.2 评价体系计算方法 |
4.3.3 评价结果分级 |
4.4 北京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评价与诊断 |
4.4.1 评价数据获取 |
4.4.2 评价结果分析 |
4.4.3 案例水生态健康改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1 再生水补给型景观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案例分析 |
5.1.1 现有景观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比 |
5.1.2 龙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3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4 潮白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5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6 国内外城市河湖水生态修技术分析与建议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方法评述 |
5.2.2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5.3 权重确定 |
5.3.1 专家打分确定权重 |
5.3.2 权重计算 |
5.4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级 |
5.4.1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
5.4.2 评价体系计算方法 |
5.4.3 评价结果分级 |
5.5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5.1 评价数据获取 |
5.5.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5.3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与升级改造建议 |
5.6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6.1 评价数据获取 |
5.6.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3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与升级改造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众调查问卷 |
附录B 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 |
附录C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结果汇总表 |
附录D 定性指标专家评价打分表 |
附录E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结果汇总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7)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8)“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 |
1.1.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理论基础 |
1.4.1 价值澄清理论 |
1.4.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1.4.3 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1 “立德树人”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研究 |
2.2 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
2.2.1 实践类的方法 |
2.2.2 探究类的方法 |
2.2.3 陶冶类的方法 |
2.2.4 讲授类的方法 |
2.2.5 小结 |
2.3 地理学科中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研究 |
2.3.1 地理学科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研究 |
2.3.2 地理课程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研究 |
2.3.3 地理学科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法调查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现状 |
3.1.1 调查问卷的研制 |
3.1.2 调查问卷中题项的设计 |
3.1.3 调查对象的选择 |
3.1.4 调查问卷(学生卷)数据分析 |
3.1.5 调查问卷(教师卷)数据分析 |
3.2 访谈法调查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现状 |
3.2.1 访谈提纲的研制 |
3.2.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3 访谈结果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地理课程中提取价值观元素及方法的研究设计 |
4.1 课堂观察工具的制定 |
4.1.1 量表制定 |
4.1.2 观察点选点说明 |
4.2 观察分析的课例 |
5 地理课程中价值观元素、价值观教育方法提取与分析 |
5.1 第一章“行星地球”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1.1 宇宙中的地球 |
5.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5.1.3 地球的运动 |
5.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
5.2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5.2.2 气压带和风带 |
5.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
5.2.4 全球气候变化 |
5.3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
5.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5.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5.4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5.4.2 山地的形成 |
5.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
5.5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价值观元素及教育方法分析 |
5.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5.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5.6 本章小结 |
5.6.1 提取出价值观元素的分析总结 |
5.6.2 提取出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分析总结 |
5.6.3 地理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6 地理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策略建议 |
6.1 地理教学中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
6.2 用地理知识解读生活,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塑造价值观 |
6.3 学科间融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
6.4 选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
6.5 地理课堂中尽可能进行显性的价值观教育 |
7 地理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设计示例 |
7.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
7.1.1 课题选择 |
7.1.2 教学设计目的 |
7.1.3 教学设计思路 |
7.1.4 教学设计 |
7.2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
7.2.1 课题选择 |
7.2.2 教学设计目的 |
7.2.3 教学设计思路 |
7.2.4 教学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8 反思与展望 |
8.1 反思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西安市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再生水 |
2.1.2 支付意愿 |
2.1.3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
2.2 再生水回用发展现状 |
2.2.1 我国再生水回用发展现状 |
2.2.2 西安市再生水回用现状 |
2.3 相关理论支撑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计划行为理论 |
2.3.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
3.1 理论框架的构建目的及原则 |
3.1.1 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目的 |
3.1.2 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原则 |
3.2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3.2.1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3.2.2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类 |
3.3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 |
3.4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假设研究 |
3.4.1 居民再生水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假设研究 |
3.4.2 居民再生水支付水平影响因素假设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及样本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组成设计 |
4.1.2 问卷有效性控制 |
4.2 数据来源 |
4.3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4.3.1 个人及家庭特征信息 |
4.3.2 购买意愿及支付水平 |
4.3.3 居民再生水认知水平 |
4.3.4 居民环保意识、节水意识水平 |
4.3.5 其他相关信息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5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模型构建 |
5.1 居民再生水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变量定义 |
5.1.2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
5.1.3 模型对购买意愿的解释 |
5.2 居民再生水支付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稳健Tobit回归模型建立 |
5.2.2 模型对支付水平解释 |
5.3 结果分析及相关对策 |
5.3.1 结果分析 |
5.3.2 支付意愿提升途径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自然资源约束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与自然资源 |
2.1.2 资源型地区 |
2.1.3 自然资源约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承载力理论 |
2.2.2 系统资源约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自然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2 自然资源丰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3 内蒙古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
2.3.4 文献评述 |
第3章 内蒙古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熵权TOPSIS模型构建 |
3.2 内蒙古煤炭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约束分析 |
3.2.1 煤炭资源供给分析 |
3.2.2 煤炭资源承载力评价 |
3.2.3 煤炭资源约束分析 |
3.3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约束评价 |
3.3.1 水资源供给分析 |
3.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3.3 水资源约束分析 |
3.4 内蒙古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约束分析 |
3.4.1 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
3.4.2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
3.4.3 土地资源约束分析 |
3.5 内蒙古煤炭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综合约束分析 |
3.5.1 煤炭、水、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
3.5.2 煤炭、水、土地资源综合约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4.1 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分析:分类考察 |
4.1.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4.1.2 水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4.1.3 土地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4.2 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分析:综合考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分类考察 |
5.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5.1.1 模型设定 |
5.1.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数据 |
5.1.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5.2 水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数据 |
5.2.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5.3 土地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处理 |
5.3.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综合考察 |
6.1 模型设定 |
6.1.1 关于命题1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1.2 关于命题2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1.3 关于命题3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1.4 关于命题4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数据 |
6.2.1 研究样本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指标数据 |
6.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6.3.1 对命题1 的实证检验 |
6.3.2 对命题2 的实证检验 |
6.3.3 对命题3 的实证检验 |
6.3.4 对命题4 的实证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
7.2.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
7.2.3 产业多样化发展,避免资源产业依赖 |
7.2.4 制度创新,合理分配“资源红利” |
7.2.5 政府适度干预经济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十五”期间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D]. 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D]. 张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7]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8]“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D]. 杨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西安市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杨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自然资源约束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斯日吉模楞.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