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艳,任慧芳,朱龙川,徐龙[1](2021)在《1018例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丙型肝炎的1018例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记录性别、年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ALT、HCVRNA、基因分型等。将患者分为慢性丙型肝炎(无肝硬化)组846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172例,比较两组年龄及HCVRNA。结果 1018例患者中,男518例,女500例。年龄<30岁者120例,年龄≥30岁者898例。经输血或有偿献血传播628例,占61.7%,ALT<3 ULN者716例,占70.3%。HCVRNA≥1×103copies/m L 932例,占91.5%。基因型1b 850例,占83.5%,2a 60例,占5.9%。临床症状多为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有所加重。无肝硬化组平均年龄(45.4±13.5)岁,肝硬化组平均年龄(56.8±11.1)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硬化组HCVRNA(2.76×107±1.33×107)copies/m L,肝硬化组(3.50×107±1.27×107) copies/m 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感染者无性别差异,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感染途径以经血液为主,常见的病毒基因型为1b和2a。丙型肝炎症状轻,ALT轻度异常,在临床上遇到症状轻、ALT反复异常者,即使无输血史也应行丙型肝炎相关检测。进展至肝硬化多见于年龄较大者,与HCVRNA载量高低无关,因此对于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应尽早抗病毒治疗。
张勇强,吴生根,苏晓燕,陈军义,赵煜红,葛秀群[2](2021)在《定西市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预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1—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丙型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预测短期的发病趋势,为调整当地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1—2020年定西市报告的丙型肝炎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以指数平滑法预测2021—2022年丙型肝炎发病趋势。结果 2011—2020年定西市7个县(区)共报告丙型肝炎病例4 192例,年均发病率15.17/10万,年均增长率6.59%,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454.055,P<0.05);经济较好、人口较多、交通方便的3个县(区)病例占全部病例的74.79%;女性高于男性(χ2=20.872,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40~70岁、占69.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8%;Winter相加模型预测2021年、2022年定西市丙型肝炎发病率为19.90/10万和21.31/10万,较2020年(19.36/10万)有所上升。结论 2011—2022年定西市丙型肝炎疫情呈上升趋势,应根据流行特征和预测情况调整防控策略,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疾病流行。
巫元琴,黄婷,张鑫,童兴雨,唐钰铃,潘校琦[3](2021)在《成都市某区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的KAP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四川成都市某区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共886名,涵盖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对其进行丙型肝炎健康知识、信念(态度)与行为(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KAP)的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某区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为58.8%(11 457/19 492),其中"丙型肝炎基础知识"知晓率为45.7%(4 052/8 860)、"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7.7%(5 400/7 974),"丙型肝炎预防措施"知晓率为57.7%(2 005/2 658)。不同学校类别、性别、年级及专业大学生的丙型肝炎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中,"血液及血液制品"知晓率最高,为80.2%(711人)";共用剃须刀是否传播丙型肝炎"知晓率最低,为43.1%(382人)。此外,有71.5%(632人)的学生表示能接受同学是丙型肝炎患者或丙型肝炎携带者,"能接受自己男(女)朋友是丙型肝炎携带者"仅占43.9%(389人);有55.3%(489人)的学生有意愿了解丙型肝炎,但了解过丙型肝炎知识的人仅占27.3%(242人)。结论成都市某区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知识的知晓率总体偏低,微小创伤性丙型肝炎传播途径易被忽视。大部分大学生在行为上未表现出对丙型肝炎患者的偏见,对丙型肝炎持有较积极的态度,但在意识上仍缺乏正确引导,建议学校及相关疾病防治机构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丙型肝炎健康教育,保障青少年健康。
赵云海,郑峰[4](2021)在《2009—2018年鄂尔多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鄂尔多斯市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2 483例,年均发病率为13.05/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变化。发病人群的高发年龄为30~50岁,共报告1 284例,占病例总数的51.71%,男女性别比为1.66∶1,40~50岁人群男性病例占该人群发病例数的72.45%,职业分布以农牧民、家务及待业者为主,共报告1 342例,占病例总数的54.05%。报告病例较多的地区为东胜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共报告1 831例,占病例总数的73.74%。结论鄂尔多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呈上升趋势,应加强性传播、血液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农牧民及60岁以上老年人是重点人群。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5](2021)在《病毒性肝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与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约有7 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和1 000万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而健康体检是目前我国发现HBV与HCV感染者和患者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本共识,希望提高健康管理部门对体检人群关于病毒性肝炎咨询和转诊的规范性,促进健康管理机构与临床、检验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从而推广在健康体检中病毒性肝炎的筛查,有助于促进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
汤杨[6](2021)在《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的丙型肝炎认知及检测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男性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宣传教育服务需求情况,同时,分析检测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线上电子问卷和线下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使用某社交软件的MSM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吸毒行为、丙肝防治知识、既往检测情况、未来检测意愿及相关卫生服务需求等。通过社交软件的后台直接生成数据库,采用SAS9.4软件、SPSS24.0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及行为等特征、防治服务需求等;另外,分别以调查对象丙肝知识知晓率及丙肝检测意愿为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影响知晓率及检测意愿的因素;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特征的调查对象的丙肝防治宣传服务需求情况。检验水准均为0.05。结果共完成1800份有效问卷,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31.2±9.1岁,独居者占47.0%(846/1800),与同性伴侣居住者占11.0%(198/1800),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占 75.7%(1363/1800),全职工作者占 69.6%(1253/1800),月收入 5000 元以上者占55.6%(1000/1800),性取向为同性和双性者占92.0%(1656/1800)。其中58.9%(1061/1800)听说过丙肝,按照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的评价标准,总知晓率为33.5%(603/1800)。调查对象对丙肝防治知识的错误认知主要为预防方法、治疗效果及疾病危害,回答正确率分别为18.6%、21.5%和39.9%。针对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年龄、居住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HIV检测等6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高中及以上学历、既往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其丙肝知识知晓率较高。随着文化程度提高、月收入提高,调查对象的知识知晓率提高(P<0.05)。针对丙肝防治宣传服务需求的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主要倾向“一对一私信”方式(54.1%)和“丙肝如何预防”(50.1%)等内容。不同年龄和婚姻状况的研究对象愿意获取丙肝防治知识的途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异或丧偶、大于30岁的调查对象更喜欢网络直播,未婚者更喜欢一对一私信、开机图/banner及短视频,19-30岁者更喜欢一对一在线咨询;不同文化程度研究对象所感兴趣的丙肝信息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及大专文化程度者更喜欢丙肝与艾滋病感染的关系、丙肝预防知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与更喜欢丙肝检测及治疗点相关知识。1061名听说过丙肝的调查对象中,30人自我报告既往丙肝检测结果为阳性,本研究对其余1031人未来3个月的丙肝检测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51人(占82.5%)回答愿意进行检测。针对检测意愿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取向、HIV检测行为、近6个月同性肛交行为等4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检测意愿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有肛交行为、近6个月有高风险行为者更愿意接受丙肝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调查对象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但有较高的检测意愿,应针对该人群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并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其定期检测。针对调查对象,防治知识宣传主要以网络直播、一对一私信为主,推送内容以丙肝与艾滋病关系、丙肝预防知识、丙肝检测及治疗点为主。
徐冰[7](2021)在《HCV核酸定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金标准,其中HCV核酸定性检测主要用于临床诊断、献血员筛查,而HCV核酸定量检测可用于现症感染的确认、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2018年WHO在《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护理和治疗指南》中,将HCV核酸定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同年,欧洲肝病协会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中建议,将HCVRNA定量检测(检出限≤1000 IU/ml)用于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特殊人群的HCV诊断及管理,但此推荐作为中等质量的弱推荐。此外,将不同检测方法组合形成检测策略,可以弥补单一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同时,制定检测策略需要考虑检测目的,检测方法的性能以及被测人群的感染率。因此,如果将HCV核酸定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需考虑HCV RNA定量检测试剂的性能及待测人群的HCV感染率。此外,还需考虑HCV核酸定量检测中阈值应用问题。目的1.了解国内部分上市试剂的分析性能,提出适合于我国临床诊断丙肝的检测策略。2.探索出HCV核酸定量检测的诊断阈值,为我国《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持,推动我国HCV核酸定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方法用4家HC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对构建的商业血清盘、实验室血清盘进行盲法检测,得出待评价试剂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析特异性、分析灵敏度、检出限、精密度、不同型别的检出率以及线性相关系数。将不同检测方法组合出不同检测策略,利用2093份不同人群的样本对不同检测策略进行验证,计算不同检测策略的阳性检出率、阳性漏检率,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此外,根据HCV病毒载量分布,判断诊断阈值的应用。结果4种HCV RNA定量检测试剂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为20/20,对临床常见干扰样本的分析特异性均为40/40,对HCV 1-6基因型具有检出能力。此外,它们具有相同的分析灵敏度,对商业阳转盘中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和平均延长天数均分别为92.9%和15.5。商业线性盘和实验室线性盘检测结果显示,试剂A、B、C、D 的线性相关系数 r 分别为 0.998,0.9989;1.000,0.9403;0.996,0.991;0.996,0.9932(P均<0.01)。在不同浓度水平上4家试剂总CV%、批内CV%、批间CV%均≤5%,其中试剂A批内CV%最小。P1(105 IU/ml)、P2(104IU/ml)水平的总CV%及批间CV%最小的分别是试剂D(1.74%,1.78%)及试剂A(2.67%,2.22%)。试剂 A、B、C、D 检出限分别为 25 IU/ml、50 IU/ml、50 IU/ml、50 IU/ml。总人群抗-HCV 阳性率为17.73%,病毒载量主要分布于105 IU/ml-107 IU/ml(占48.09%)。当样本Ct值为38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对应的病毒载量对数值为2.685 log10 IU/ml。两步法策略策略A共花费33299元,在总人群中的HCV阳性检出率为94.94%(225/237),漏检率为5.06%(12/237)。两步法策略B共花费147221元,在总人群的HCV阳性检出率均为100%,但无法区分出既往感染者。三步法检测策略共花费43059元,能区分出137例HCV既往感染,在总人群中的HCV阳性检出率为94.09%(223/237),HCV阳性漏检率为5.91%(14/237)。结论4种HCVRNA定量检测试剂具有较好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析特异性、分析灵敏度、线性、精密度、检出限以及对HCV 1-6基因型的检出能力,均满足国家药监局对注册试剂的质量要求。其中,试剂A具有更好的线性、精密度以及更低的检出限。初步探索出HCV感染者病毒载量的诊断阈值为2.685 log10 IU/ml,即当病毒载量值≥2.685 log10 IU/ml时,判为阳性,反之为阴性。使用两步法策略能缩短周转时间,其中两步法策略A检测成本适中,阳性检出率高。虽然,两步法策略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策略A,但检测成本高且无法区分既往感染。三步法周转时间相对较长,存在一定漏检,但检测成本最低,能排除抗-HCV初筛假阳性,区分出既往感染者。
赵世芳[8](2021)在《急慢性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建立了两个模型,一个是依据急慢性传染病传播特性建立了具有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个阶段的丙型肝炎流行病学模型,另外也建立了考虑时滞的急慢性传染病模型;应用Routh-Hurwitz判别法和构造Lyapunov函数法来对两种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针对丙肝病毒感染的特性,急性丙肝患者可自行消除病毒进入康复类,而慢性丙肝患者不会自行消除病毒进入康复类,最终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于是建立了具有急慢性阶段的丙肝流行病学模型;计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利用Routh-Hurwitz判别法和构造V函数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二、为了进一步研究传染病的传播机理,建立了一种具有急慢性传染病的时滞模型;与典型的丙肝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相比,本文引入两个时滞:一个描述了易感者成为急慢性感染者所需时间;另一个描述了急性感染者成为慢性感染者所需时间。计算得到模型的基本再生数,根据时滞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解的存在唯一性;通过假设模型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得到平衡点的全局吸引性。
何勇[9](2021)在《中国HCV基因型分布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其早期感染过程隐匿,HCV感染已成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研究HCV基因型在中国不同地区、民族和感染人群中的分布特点,这项研究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HCV感染特点的了解,有助于预防和治疗HCV。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中自1992年1月至2017年5月有关中国HCV基因型分布的文章,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章筛选,然后按照地区、民族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进行数据归类,最终应用Meta分析来研究中国HC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结果在我国,基因1型最为流行,北部地区主要为1型(52.7%~79.7%)和2型(13.9%~44.9%),其2型的平均比例(29.6%)显着高于其他地区(P<0.001);东南部地区主要为1型(51.7%~79%),6型在香港(31.3%)、广东(23.1%)、福建(21.8%)、澳门(20.6%)地区分布较多;西南部地区主要为1型(19.7%~73.4%)和3型(13.4%~58.5%),基因3型的平均比例为28.7%,显着高于北部地区的1.9%(P<0.001),东南部地区的7.2%(P<0.001);西部地区主要为1型(53.6%~66.8%),其次是2型(15.8%~32.1%)和3型(12.8%~15.8%)。朝鲜族2型比例(42.2%)显着高于汉族(22.4%,P<0.001)、维吾尔族(13.1%,P<0.001)和哈萨克族(18.5,P=0.004),维吾尔族3型比例(16.6%)显着高于汉族(9.4%,P<0.001)。静脉吸毒人群HCV 3型比例(31.1%)显着高于血液感染相关人群(4.5%,P<0.001)、性传播感染人群(24.1%,P=0.003),静脉吸毒人群HCV6型比例(26.7%)显着高于血液感染相关人群(4.1%,P<0.001)和性传播感染人群(15.1%,P<0.001)。在HCV/HIV混合感染者中3型和6型比例显着高于单纯HCV感染者(P<0.001)。结论HCV1型在全国广泛流行,北部地区主要为1型和2型,西部、西南部东南部区基因多样性较丰富,3型主要流行于西部和西南部地区,6型主要流行于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不同民族HCV基因型与民族聚居地的基因型相符,朝鲜族人群主要为1型和2型,壮族和哈尼族主要为3型和6型,维吾尔族主要为1型和3型。静脉吸毒人群3型和6型比例高于其他感染途径人群。与单纯HC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相比,HCV/HIV混合感染者的3型和6型比例更高。
阿娜尔古丽·穆哈买尔[10](2021)在《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HCV感染者6462例,排除了重复检测者,有效纳入了HCV基因型患者共477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并回顾性分析基因型的分布。结果4773例标本中检测出了5种基因型:1b型2928例(61.3%)、2a型1241例(26%)、3a型375例(7.9%)、3b型205例(4.3%),6a型24例(0.5%)。患者年龄在48.14±13.93岁,各年龄段均以基因1b型为主。汉族2965例,19种少数民族共1808例;其中1b型分别为1798例(60.6%)、1130例(62.5%);基因3型分别为235例(7.9%)、345例(19.1%);在少数民族中主要以维吾尔族居多,且可检测出基因6a型,除维吾尔族和回族外,其他民族未检测出6a型,检出基因1b型维吾尔族704例(62.1%),基因3型维吾尔族共269例(23.7%)(3a,3b),基因3型汉族235例(7.9%)。检出男性2413例,女性2360例;其中基因1b型男性1418例(58.8%)、女性1510例(64%);基因3型男性424例(17.6%),女性156例(6.6%);基因1b型与基因非1b型性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少数民族基因2a、3a、3b、6a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以1b型为主,2a型次之,3a、3b、6a型亦可见。基因型的分布因性别、年龄和民族而有所差异。少数民族HCV基因3型较汉族比例高;男性HCV感染的人数多于女性;HCV感染者中以30-60岁年龄段的人数居多。新疆HCV基因型检测丰富了我国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并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论文提纲范文)
(1)1018例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传播途径 |
2.3 实验室各项检测结果 |
2.3.1 1018例患者总体基因型分布 |
2.3.2 不同传播途径的基因型分布 |
2.3.3 ALT与HCVRNA分布 |
2.3.4 无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组年龄及HCVRNA比较 |
3 讨论 |
(2)定西市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1.3.1 指数平滑法 |
1.3.2 模型评价指标 |
1.3.3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疫情概况 |
2.2 流行特征 |
2.2.1 时间分布 |
2.2.2 地区分布 |
2.2.3 人群分布 |
2.2.4 职业分布 |
2.3 趋势预测 |
2.3.1 构建、评价模型 |
2.3.2 模型预测 |
3 讨论 |
(3)成都市某区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的KAP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调查方法 |
1.2.2 问卷设计及内容 |
1.2.3 质量控制 |
1.3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大学生丙型肝炎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
2.2.1 丙型肝炎基础知识认知情况 |
2.2.2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认知情况 |
2.2.3 丙型肝炎预防措施认知情况 |
2.3 大学生对丙肝的相关行为与态度 |
2.4 大学生获取丙型肝炎知识的途径 |
3 讨论 |
3.1 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分析 |
3.2 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相关知识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的相关态度与行为分析 |
3.4 大学生获取丙型肝炎相关知识途径分析 |
4 结论 |
(4)2009—2018年鄂尔多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流行概况 |
2.2 时间分布 |
2.3 人群分布 |
2.3.1 年龄及性别分布 |
2.3.2 职业分布 |
2.4 地区分布 |
3 讨论 |
(6)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的丙型肝炎认知及检测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1 丙型肝炎流行状况 |
2 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
3 HCV检测情况 |
4 基于社交软件开展疾病防治工作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现场 |
2 研究对象及样本量 |
3 研究内容 |
4 现场实施 |
5 数据整理和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学审查 |
8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定量调查结果 |
1.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2 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 |
1.3 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因素 |
1.4 丙肝检测意愿及相关因素 |
2 定性访谈结果 |
2.1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2.2 访谈结果的主题分类标签 |
2.3 丙肝相关知识及态度 |
2.4 关心的丙肝知识内容及获取方式 |
2.5 检测意愿及动机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线上招募知情同意书 |
附件四 线上招募具体操作步骤 |
附录五 线下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件六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证书 |
综述 MSM人群丙型肝炎流行状况防治工作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HCV核酸定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HCV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价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HC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选择 |
2.2 HCV核酸定量检测 |
2.3 HCV核酸商业血清盘的构建 |
2.4 HCV核酸实验室血清盘的构建 |
2.5 HC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方法学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检测试剂盒的性能参数 |
3.2 不同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 |
3.3 检测人员能力验证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HCV核酸定量检测策略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抗-HCV检测 |
2.2 HCV RNA定量检测 |
2.3 不同检测方法组合及评价指标 |
2.4 检测策略验证及成本效益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现场样本背景信息 |
3.2 HCV感染情况 |
3.3 不同检测策略验证结果 |
3.4 不同检测策略成本效益分析 |
3.5 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 |
3.5.1 丙型肝炎病毒载量分布 |
3.5.2 ROC曲线判断诊断阈值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附录2: 已发文章 |
致谢 |
(8)急慢性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模型 |
1.2.2 急慢性传染病的时滞模型 |
1.3 预备知识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模型建立 |
2.3 模型分析 |
2.3.1 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
2.3.2 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急慢性传染病的时滞模型动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3 模型分析 |
3.3.1 解的全局存在唯一性、有界性及平衡点的存在性 |
3.3.2 平衡点的全局吸引性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中国HCV基因型分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检测方法 |
3.1 抗-HCV检测 |
3.2 HCV-RNA定量检测 |
3.3 HCV 基因型检测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论文参考文献)
- [1]1018例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 李艳艳,任慧芳,朱龙川,徐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5)
- [2]定西市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预测分析[J]. 张勇强,吴生根,苏晓燕,陈军义,赵煜红,葛秀群.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1(06)
- [3]成都市某区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的KAP调查[J]. 巫元琴,黄婷,张鑫,童兴雨,唐钰铃,潘校琦. 职业与健康, 2021
- [4]2009—2018年鄂尔多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 赵云海,郑峰. 应用预防医学, 2021(05)
- [5]病毒性肝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04)
- [6]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的丙型肝炎认知及检测意愿研究[D]. 汤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7]HCV核酸定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的研究[D]. 徐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8]急慢性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D]. 赵世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中国HCV基因型分布的Meta分析[D]. 何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D]. 阿娜尔古丽·穆哈买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