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L为度有多大(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远[1](2020)在《大规模轨迹数据的分布式管理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轨迹数据在连续不断地产生。这些轨迹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能够用于许多城市应用,例如:违章停车检测、车流分析预测、空气质量分析以及可达区域分析等。为充分利用这些轨迹数据,我们首先需要对这些轨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由于轨迹数据量通常非常大、更新频率很高、内在结构复杂、查询模式独特,要高效管理轨迹数据非常困难。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例如My SQL Spatial、Post GIS、Oracle Spatial等,为支持时空数据(包括轨迹数据)的管理做了一些优化,然而它们通常会面临着扩展性不足的问题,即当轨迹数据量大于1T时,系统通常难以应对。一些分布式大数据系统例如Spark、Hadoop、HBase等能够存储和处理超大规模的数据,然而这些系统没有内建的时空索引,因此无法高效地支持时空轨迹的查询和分析。一些研究工作基于分布式大数据组件构建了轨迹数据管理系统,但是大部分的这些系统只提供非常有限的轨迹分析函数,无法满足复杂的上层应用;此外,对于轨迹存储它们没有专门做一些优化,因此可能存在效率问题;更进一步,这些系统使用门槛较高,业务开发人员通常需要查阅很多用户手册,编写大量代码。为便捷、高效地管理海量轨迹数据,构建海量轨迹数据与上层应用的桥梁,本文基于开源的时空索引组件Geo Mesa,构建了一个完备的基于NoSQL的分布式轨迹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称为Traj Mesa。Traj Mesa具有扩展性好、效率高、支持多种轨迹查询、允许轨迹更新、使用便捷等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多种分布式轨迹预处理操作,包括轨迹噪声过滤、轨迹驻留点检测、轨迹分段、轨迹地图匹配。这些预处理操作不仅在很多应用场景都非常重要,而且对本文后续的轨迹存储索引的设计也很必要。通过分布式的实现,Traj Mesa能够更快地实现更大规模的轨迹预处理操作。(2)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NoSQL的轨迹底层存储机制。传统的方法将每个GPS点存储为一条记录,难以对轨迹数据进行压缩,也无法表示整条轨迹的信息,导致无法高效支持许多轨迹查询。本文将一条轨迹的所有GPS点存储在一起,更加有利于轨迹压缩,减少磁盘空间占用的同时,加快查询存储效率。将轨迹的所有GPS点存储在一起,每条记录就包含了轨迹的所有信息,更加方便多种轨迹查询。实验表明,新的存储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存储方式,存储空间大小减少了80%,索引时间减少了88%,查询效率提高了1?2个数量级。(3)为支持不同的轨迹查询,设计了多种查询优化算法。针对NoSQL不适合存储时间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时间段索引方法XZT,可以在毫秒级别支持上TB数据量级的ID时间范围查询。针对轨迹MBR无法精确表示轨迹位置,以及现有XZ2索引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轨迹签名方法和XZ2+索引,让轨迹空间范围查询性能提高4%?20%左右。针对相似轨迹查询,提出了MBR剪枝、起止点下界剪枝、签名下界剪枝策略,在本文的实验环境中,Traj Mesa相似轨迹查询比Dita轨迹管理系统快2?3个数量级。针对k邻近查询,提出了区域剪枝、MBR下界剪枝、签名下界剪枝策略,在本文的实验中,Traj Mesa相较于Dita和DFT方法在小数据量情况下,k邻近查询效率提高了50%,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k邻近查询效率提高了1?2个数量级。此外,Traj Mesa比Dita和DFT的扩展性更强,能够轻松处理大规模(大于1T)的轨迹数据,而Dita和DFT在本文的环境中,当数据量大于70GB时,抛出内存异常错误。提出了一种基于后缀树索引的路径时间范围查询方案,相较于倒排索引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树高度为3时有近30%的效率提升。(4)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轨迹SQL引擎。为了让Traj Mesa更好地支持上层应用,提高系统的易用性,Traj Mesa定义了多种SQL语句类型,对于每种类型,实现了解析器、优化器和执行器。在Traj Mesa中,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通过一句简单的SQL语句实现,这减少了Traj Mesa的使用门槛。正因为Traj Mesa的高效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许多基于Traj Mesa的应用均已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部署。(5)实现了一个基于Traj Mesa的轨迹分析应用案例。该案例首次使用轨迹拼接技术找到城市中任何一个地点一段时间内能够到达的区域。通过良好的索引设计,能够在毫秒级别快速响应可达区域范围查询请求。相较于静态路网扩张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时捕捉当前的交通状况信息。相较于车速评估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覆盖度更高。
李晓彤[2](2020)在《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的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放政府数据是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的价值效益。开放政府数据不仅仅是将数据开放出来这么简单,而是要盘活存量数据,优化增量数据,提高开放政府数据对经济和社会的可用性、判断决策的合理性和数据的精准应用,从最初的数据共享向数据可用性发展。目前,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呈现总量稳步增长,政策法规支持力度加大,数据平台建设逐渐完善的趋势,已有100多个地方政府上线了开放数据平台,开放数据集达七万多个,两年内增幅近八倍。但是数据质量水平却参差不齐,重创造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开放轻利用的问题逐渐突出,缺乏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及体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国内外数据质量评价框架分析。对国外以开放数据晴雨表为代表在内的5个质量评价框架,以及国内的开放树林指数进行学习借鉴,重点分析了框架中具体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为本文的框架构建提供基础。(2)构建数据质量评价框架。调查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平台存在的质量问题,从数据质量问题角度出发,建立了包含8个质量维度的地方政府开放数据质量评价框架,对我国5个试点地方的数据集和门户网站进行量化实例评价。(3)开发数据质量本体。基于七步法的本体模型创建方法,建立了数据质量本体,将本体应用到5个试点地方中,对数据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统一的实例描述,并引入本体推理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查询和推理,在语义上实现评价结果的复用和共享。(4)提出数据质量改进机制和方法。在政府数据治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制度保障、数据处理、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反馈的质量改进机制,在质量评价框架和数据质量本体的基础上对数据清洗和本体推理两个质量改进方法进行应用验证。(5)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的质量评价与改进。调研发现我国已有13个地方政府平台开放了共1 13个新冠肺炎疫情数据集,利用本文构建的数据质量评价框架对数据进行评价,应用数据清洗和本体推理方法改进数据质量,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提出质量改进建议。本文旨在改进我国政府开放数据质量,为我国国家及地方政府开放数据平台的数据质量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谭歆仪[3](2020)在《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效果研究 ——基于TCL财务共享中心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复苏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企业数量正在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企业的雄心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大量企业开始把目光放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而对于大型集团的扩张速度不断加快,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区域化事业部的缺点开始显现出来,重复冗余的事务性工作将职能部门的时间挤满,传统的管理观念不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熊熊野心。企业不断壮大扩张,伴随着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增长,此外,在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多元化发展路径的今日,企业内部却因多区域的发展而效率低下。这些都表明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复杂的企业组织架构中渐渐失去灵活性。为了使集团企业重新获得活力,我国企业开始探索寻找新的管理模式。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智移云”的广泛运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已成为可能,财务共享模式也应运而生。一、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以下两个:第一,探讨财务共享的功能。财务共享中心不仅仅是解放了财务人员,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建设带来的软性收益,比如: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效率提高。这些功能往往在实务中被忽视,财务共享功能得不到全面认识,将阻碍更多有需要的企业建设财务共享。第二,以平衡记分卡为理论基础。从财务共享的功能出发,分角度考核财务共享运营效果。同时以传统制造业的领先大型集团TCL为案例,全面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在制造业的建设情况以及运行效果,并指出制造业财务共享建设的不足与优化建议。以此为制造业集团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建议与指导,促进财务共享在我国的发展。二、主要内容本文以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以文献研究法,对现有财务共享研究进行分类整理,为后续的案例研究打基础;其次,从财务共享的功能以及定位为方向,具体分析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现状。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以TCL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例,分析TCL集团建设财务共享的动因,并定量分析财务共享中心分别从财务质量,工作效率,决策贡献等角度为案例集团带来的效益,以及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并提出对应的优化建议。三、研究贡献第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选取运营效果评价指标时以财务共享的作用为切入点,较传统的评价指标更具有实践价值,也更有具化效果。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中,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并未对共享中心的运营情况进行数字化统计,这一现状不仅阻碍了共享服务的进一步优化,也无法为拟建企业提供参考意见。本文选取的指标,与财务共享的实际运营效果相贴合,能激励企业建立起运营管理体系,促进共享服务的优化与发展。第二,案例选择上,本文选取了制造业TCL集团,并对制造行业的共享服务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根据行业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刺激着更多制造业企业进行财务转型,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加入到建设财务共享的队伍中来,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会给这些企业提供借鉴,为其建设财务共享起到指引作用。
王艳茹[4](2019)在《基于社交属性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载自组织网络是MANET适用到车辆领域的成果,作为ITS的核心组成部分,车载自组织网络采取车与车之间以及车与道路两侧固定装置间通讯的措施去应对复杂的道路环境。但是因为车辆具有节点速度差异,移动频繁,相邻节点关系不稳定,拓扑不断的更新变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链路状态变得更加不稳定。所以在通信时对路由协议有了更特殊的要求,如何设计出更符合运动车载特性的路由协议则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社交网络与车载自组织网络,提出改进的路由选择算法,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从多方面分析调研了当前VANET工作进展,详细阐述了VANET的结构体系、特点及应用。针对已知路由协议具体种类,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及特性;其次引入了社交网络,结合车载网络节点的社交属性进行了说明。(2)分析现存的通信标准及RTS/CTS协议机制,结合地理位置、缓存空间、帧时长以及信息量大小等因素,将已有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了V2V机制。在车与车间进行消息的传递的时候,根据这些帧格式字段提出了新的会话判断机制。(3)深入分析节点间社交属性,提出了基于有效亲密指数指数的路由算法HIRA(Honey-Index Routing Algorithm)。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特点,对社交网络中的参数指标进行改进,提出了有效核心指数、有效相似指数、有效积极指数三个参数,从而计算出每个节点的有效亲密指数指数,在路由协议的路由选择阶段根据该参数可以选择出更加稳定的链路。通过SUMO等仿真环境对HIRA算法进行模拟实验。依据得出的结果能够得知,在一定节点数量和节点速度前提下,HIRA性能比AODV优越。(4)引入社交网络节点的自私性,分析了自私点的存在对整体网络性能的干扰效应,从而在基于亲密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私激励的路由算法SPRA(Selfishness-Provoke Routing Algorithm)。通过对节点的自私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自私节点提出惩罚措施,避免自私节点拒绝参与数据的转发从而降低通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SPRA算法比AODV更能有效地传递数据。本文最大的贡献点在于将社交属性与车载自组织网络结合,从而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得出符合社交行为习惯的改进路由算法,并为建立社车网体系提供了更好的研究空间。
张雅楠[5](2017)在《克塞诺法尼斯残篇研究:汉译及义疏》文中认为克塞诺法尼斯是古希腊思想史上由诗教传统转向哲学传统的关键人物,深入认识克塞诺法尼斯现存的一百一十八行诗歌不但对理解古希腊思想史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于理解欧美文化中的某些方面都极其重要,如对哲学是在批判诗教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观念的确立,一神论与多神论的原始冲突等问题的把握,都在克塞诺法尼斯那里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本文分为翻译和义疏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翻译包括莱舍《科洛封的克塞诺法尼斯残篇——文本、翻译及评注》一书中克塞诺法尼斯残篇的注释和阐释部分的汉译本和克塞诺法尼斯残篇古希腊原文的汉译本;义疏部分是建立在对克塞诺法尼斯残篇原文的翻译之上进行的,试图通过详细解读克塞诺法尼斯的残篇,深入理解文本所涉及的各种基本问题。且根据作品本身所呈现的主题将其残篇分为道德观、神论、论自然和认识论四个部分。克塞诺法尼斯的学说主要是以神以及与神相关的问题作为主题研究的,因此,道德观、论自然、认识论这三个主题都与神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批判人类把自己的可耻行为加注在神身上,这不仅仅是对传统神话的批判,更多是告诉听众们传统神话中错误的道德观。这些都与克塞诺法尼斯道德有关残篇的主张不谋而合;他还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人对神的认识问题;他认为他的新神掌握着真理,但这个新神并没有告诉人类真理是什么,克塞诺法尼斯认为人类是通过探索一步一步无限接近真理的。另外,克塞诺法尼斯在论述自然现象时也是建立在批判传统神话的基础上的,他是通过谈论自然现象从而抨击传统神话的。克塞诺法尼斯这样做正是在教育他的听众们应该摆脱传统神话禁锢,进而对自然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孙红军[6](2016)在《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并且要通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来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战略、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一环。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与路径问题。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主要阐述本文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法治与法治化;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角色;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主要是本文在后面的写作和分析要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第二章为中西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主要是简要回顾和总结中国清末以前、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府法制(治)化历程;简要回顾和总结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政府法治化历程,并从中汲取值得我们今天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进程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状、成就、实践困境和原因分析,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取得的成就(这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实基础),剖析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建成法治政府,并将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具体化为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价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第五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路径选择,主要是从执政党与中央政府“下压”、社会大众“上推”与地方政府相关的上下左右联动、协同角度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动力机制,从地方政府主体自律、社会主体参与、政社互动等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程序机制,从观念更新(法律至上、以人为本、权利本位和公平正义)、制度创新(党政关系、央、地关系、吏治法治化)、和市民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具体实现路径。最后是简短的结论,本文认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最终目标是建成法治政府,而这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王子言[7](2015)在《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 ——品牌资产与爱国主义的中介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世界逐渐呈现扁平化发展的特点,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也愈发明显。在“地球村”时代,随着国与国之间距离的缩短,各国之间的商业往来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商品流通还是时尚风向,它们在全球市场内的流通几乎是完全同步的,地理差异和区域差别几乎消失殆尽。市场上交易的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新产品层出不穷,对消费者而言,可选择的商品范围已经不再受国界的限制。面对着新产品的涌现,虽然消费者可选择商品的机会增加,但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日常所接触的信息变得繁多而复杂,消费环境早已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这就意味着消费者身处全球消费市场之中正面临着复杂的产品和品牌的选择。与丰富繁杂的信息相对应的是市场上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有限的认知能力、信息搜寻能力和高昂的时间成本,最终导致消费者选择范围扩大的同时,决策的重要性和难度均大幅提升,因此对众多品牌和产品很难做出相对正确的评估。只有找到某一种或多种线索才能帮助消费者降低决策的复杂性,帮助消费者做出评估,而国家形象恰恰就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线索。伴随着全球化贸易不断加速发展的趋势,跨国企业已经不是单纯的在传统意义层面销售商品,而是将其消费文化和价值观伴随着商品一并输出。更多的企业发现了对消费者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跨文化营销管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已经逐步发展为重要的世界市场,因此加深对我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览当下对国家形象研究的文献,研究的对象大多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研究背景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文献较少。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市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方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用来研究我国的现实情况。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数量规模的扩大,促使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和产品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现有的研究也已经表明,消费者在评价产品、购买决策等方面的确会受到爱国主义心理和对不同国家形象评价的影响。但针对不同国家消费者所做出的研究结论并不是统一的,国外的研究规律更是不能草率地照搬到中国消费者身上。中国在国际上被认定为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数量庞大的企业已经进入并稳定的划分了中国的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以中国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国家形象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是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在品牌资产和爱国主义的调节作用下,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问题,共设计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涉及如下内容:论文问题的提出,明晰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其间辅以本文的结构设计与技术线路,最后说明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用流程图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结构设计和技术路线,最后介绍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研究中各个变量国家形象、品牌资产、爱国主义、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等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是本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根据前面文献回顾和总结,提出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概念模型和假设,并设计国家形象、品牌资产、爱国主义、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等各变量的维度。接着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介绍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为后续的四、五章的实证测量和定量分析建立了结构框架。第四部分:实证研究设计。首先介绍样本、样本容量和行业背景的选择;然后进行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再次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采集、录入;最后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第五部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手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再利用Amost17.0软件、应用多元层次回归的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第六部分:结论和启示。根据第五章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另外,对论文中研究局限和不足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围绕上述逻辑得出以下4个结论:结论1:国家形象对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态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国家形象的政治经济发展程度、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三个维度值越高,对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越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消费者感知到某品牌来源国国家形象良好,那么消费者会产生积极的品牌消费态度。且同等条件下国家形象越好,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态度就越积极;反之国家形象越差,那么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态度就越消极。结论2:国家形象中三个维度对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就中国来说,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态度首先受消费者形象影响;就美国和韩国来说,消费者的品牌形象首先受产品形象影响。结论3:爱国主义的调节作用存在国别差异。中国的研究表明,爱国主义会显着调节消费者形象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美国的研究表明,爱国主义会显着调节消费者形象和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其中消费者形象的影响比政治经济发展程度更显着;韩国的研究表明,爱国主义会显着调节产品形象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我国消费者的爱国主义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同,但爱国主义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在形成其对于不同来源国不同品牌的产品消费态度时,他们的评判方式是存在差别的。面对中国品牌产品,消费者最重视的是对中国消费者形象好坏的考察;面对美国品牌产品,消费者最重视的也是对美国消费者形象好坏的探究;面对韩国产品,消费者最重视的是对产品形象的考察。结论4:消费者品牌态度对购买意愿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该假设既吻合我们的研究假设,也吻合前人的研究结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主要通过品牌消费态度体现,品牌消费态度可以比较精确地推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内以国家形象为关键词的文献大都集中于传媒以及政治领域,较少将其应用于营销领域,而本文在研究了国外的许多相关文献之后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者对某些产品产生偏爱时,也会受到这个产品所在国家的形象影响。特别是,国内外很少将品牌偏好这一变量应用于国家形象的因变量,本文将爱国主义和品牌资产引入了模型,将对国家形象问题的探讨定位在营销领域,在此方面做出创新性的改变。并扭转了既有的从研究者或企业的视角进行研究的路径,尝试从消费者视角对国家形象维度进行了构建,并从消费者视角对企业提供的品牌资产进行评估。第二,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将国家形象作为自变量,消费者品牌态度作为中间变量,品牌资产和爱国主义作为中介调节变量,购买意愿作为因变量构建了概念模型。在现有文献中,一般都是单纯的研究国家形象或类似变量对于购买意愿的影响,也有一些文献研究的是品牌资产与购买意愿的关系。还有学者把国家形象和品牌资产作为因果变量,研究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或后者对于前者的影响,以及此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创新性提出了包含国家形象、爱国主义、品牌资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考虑了消费者消费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一现实情况。
尚香君[8](2015)在《N医疗设备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疗设备凭借于需求的增加,也便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瞩目的发展行业,众多资本正向这个行业涌入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典型的医疗设备企业N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出一条适合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本文以医疗设备厂家N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大量的分析资料出发,以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首先对医疗设备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再对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使用SWOT分析工具,对N公司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剖析,明晰了N公司的优劣势和竞争优势。同时,本文还结合问卷调查的客户需求,从而确定N医疗设备公司战略;最后再对通过细分市场及目标市场定位和客户需求分析,进而制订了公司的综合战略,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确保战略的实施和控制。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结论,N医疗设备公司经营现状中存在的发展问题,N公司目前经营的缺点是客户资源缺乏精细化管理、服务缺乏标准化的流程、营销缺乏差异化的分类,内部框架和管理内耗较大,品牌宣传不足,资金有限研发投入不足,缺乏电子化管理系统。因此为N公司在:主要是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服务升级、品牌打造方面提出了战略主线。N医疗设备企业只有发挥自己优势,改掉自己的不足,找到合适的发展战略才能在竞争中持续稳定的发展。
房裕[9](2015)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国或地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国内产业同期也呈现出不断升级的态势,这种看似不同的经济现象间是否蕴含着内在关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支持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产业的升级?这对于国内经济亟须实现由传统发展模式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型的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的资源要素和产业重新布局,国际竞争格局亦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中国能否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借助于对外直接投资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因此,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的理论梳理,发现二者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运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升级的经验;结合案例解析,从微观动因、产业联动和宏观变量传导视角探索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产业升级的机理;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发展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归纳如下:第一,美国、日本等国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成功地促进了母国产业升级。各国不同时期OFDI的动因演变大体遵循着从获取资源、拓展市场、寻求效率到获取战略资产的规律。通过产业升级衡量指标的刻画发现,资源导向型OFDI加速了母国产业的重工业化进程;市场导向型OFDI带来了制造业的高加工度化;效率导向型OFDI提高了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推动了制造业高技术化发展。利用VAR模型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上述产业升级衡量指标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第二,结合上述规律并通过案例解析,本文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母国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一是微观动因视角,提炼了资源导向型OFDI的重工业化效应、市场导向型OFDI的高加工度化效应、效率导向型OFDI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和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的高技术化效应;二是产业联动视角,总结了边际产业转移效应、新兴产业促成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产业竞争和示范效应;三是宏观变量传导视角,以贸易结构为例,简述了其影响产业升级的复杂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了中国OFDI影响我国产业升级的综合机理。第三,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企业不同投资动因的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化以及高技术化,同时也提高了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通过产业升级衡量指标的刻画和实证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各衡量指标间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此外,采用灰色关联法测算了各投资行业与产业升级间的关联度,发现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正向效应更显着。第四,在宏观层面,基于中国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但存在水平差异。一般来讲,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越大,对产业升级的正向效应就越显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节奏及其不规则度对产业升级具有反向调节作用。快节奏的、不规则度大的投资,会反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产业升级效果。相反,慢节奏的、有规则的投资,更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地区经济开放程度能够正向调节投资节奏及不规则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节奏及不规则度对产业升级的负向作用要小于经济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通过逐步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合理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和区域流向以及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措施,鼓励企业在不断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以更加有效的慢节奏、有规则方式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增强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加快推进国内产业升级的步伐。
王悦悦[10](2014)在《中、美、印企业在德国跨国并购战略行为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欧洲很多本土企业的资产大幅缩水,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了一个低价收购的契机,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欧洲的并购活动尤为活跃。战略行为是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显活动,它是企业顺利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集中表现。然而,学术界很少有研究从战略行为视角来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本文以跨国并购战略行为作为研究主题,探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并购方在并购规模、并购行业、并购权益等方面的差异,跨国并购中影响战略行为的因素,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提供思路。本文在对国内外跨国投资理论和跨国并购动因理论文献综述与评述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对比分析法,以2000年到2013年中国、美国、印度企业在德国跨国并购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从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并购规模、并购行业分布、并购双方行业关联度和并购权益等方面对跨国并购战略行为进行对比研究,考察三个国家跨国并购战略行为的特征及差异。其次,本文基于邓宁的OLI理论和孙黎等人提出的比较所有权优势理论,结合对比分析结果,构建了跨国并购战略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模型表明,只有同时具备母国比较优势、企业比较优势和东道国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企业才可以实施跨国并购,且其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的战略行为将受宏观经济周期、母国比较优势、企业比较优势以及东道国比较优势的共同影响。本研究探索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战略行为的特征和差异,理清了跨国并购战略行为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相关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完善跨国并购相关理论体系,也为我国后续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并且,本文结合研究结果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企业跨国并购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二、TCL为度有多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CL为度有多大(论文提纲范文)
(1)大规模轨迹数据的分布式管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轨迹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意义 |
1.2 轨迹数据管理和分析的难点 |
1.3 轨迹数据管理和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TrajMesa的系统概览 |
2.1 TrajMesa的系统框架 |
2.2 TrajMesa的数据流 |
2.3 TrajMesa的用户界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轨迹预处理 |
3.1 轨迹预处理背景 |
3.2 轨迹噪声过滤 |
3.3 轨迹驻留点检测 |
3.4 轨迹分段 |
3.5 轨迹地图匹配 |
3.6 性能测试 |
3.6.1 实验设置 |
3.6.2 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轨迹存储、索引和查询 |
4.1 本章概述 |
4.2 相关背景知识 |
4.3 轨迹存储模式设计 |
4.4 ID时间范围查询 |
4.4.1 定义 |
4.4.2 索引构建 |
4.4.3 查询处理 |
4.5 空间范围查询 |
4.5.1 定义 |
4.5.2 索引构建 |
4.5.3 查询处理 |
4.6 相似查询 |
4.6.1 定义 |
4.6.2 索引构建 |
4.6.3 查询处理 |
4.7 k-邻近查询 |
4.7.1 定义 |
4.7.2 索引构建 |
4.7.3 查询处理 |
4.8 路径时间范围查询 |
4.8.1 问题背景 |
4.8.2 定义 |
4.8.3 索引构建 |
4.8.4 查询处理 |
4.8.5 分析与优化 |
4.9 其他轨迹查询 |
4.10 性能测试 |
4.10.1 数据集和软硬件环境 |
4.10.2 ID时间范围查询 |
4.10.3 空间范围查询 |
4.10.4 相似查询 |
4.10.5 k-邻近查询 |
4.10.6 路径时间范围查询 |
4.10.7 XZ2+T性能试验 |
4.10.8 扩展性实验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轨迹SQL引擎 |
5.1 SQL语句的设计 |
5.1.1 轨迹数据定义语句DDL |
5.1.2 轨迹数据操纵语句DML |
5.1.3 轨迹数据查询语句DQL |
5.1.4 轨迹数据分析语句DAL |
5.2 SQL引擎实现 |
5.2.1 SQL解析 |
5.2.2 SQL优化 |
5.2.3 SQL执行 |
5.3 SQL驱动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TrajMesa的实时可达区域分析 |
6.1 问题背景 |
6.2 问题定义 |
6.3 分析框架 |
6.4 索引和分析 |
6.4.1 Traj索引 |
6.4.2 跳图索引(SG索引) |
6.5 k值模型训练与预测 |
6.5.1 标签生成 |
6.5.2 特征抽取 |
6.5.3 模型训练 |
6.6 实验评估 |
6.6.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
6.6.2 k值预测的有效性 |
6.6.3 索引性能 |
6.6.4 查询性能 |
6.7 R-Area系统部署 |
6.8 相关工作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的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及章节结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政府开放数据平台 |
2.2 数据质量评价 |
2.3 数据质量评价框架 |
2.3.1 DQA评价框架 |
2.3.2 DQAF评价框架 |
2.3.3 CDQ评价框架 |
2.3.4 PDQM评价框架 |
2.3.5 SPDQM评价框架 |
2.4 数据质量约束规则 |
2.5 本体理论 |
2.5.1 本体 |
2.5.2 本体推理 |
2.6 数据质量改进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质量评价框架的构建 |
3.1 国内外开放政府数据评价框架 |
3.1.1 国外开放政府数据评价框架 |
3.1.2 我国地方开放政府数据评价报告 |
3.2 数据质量问题调查与分析 |
3.2.1 实例层质量问题 |
3.2.2 模式层质量问题 |
3.2.3 元数据质量问题 |
3.2.4 数据文件质量问题 |
3.2.5 数据质量问题汇总 |
3.3 质量评价框架的构建 |
3.3.1 质量评价框架的总体结构 |
3.3.2 数据质量维度 |
3.3.3 维度指标度量方法 |
3.4 质量评价实例 |
3.4.1 质量评价范围和流程 |
3.4.2 评价结果分析 |
3.5 数据质量约束规则分类 |
3.6 本章小结 |
4 数据质量描述模型——质量本体 |
4.1 地方政府开放数据平台调查 |
4.2 数据质量本体 |
4.2.1 DCAT词汇表 |
4.2.2 数据质量词汇表 |
4.3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质量本体的构建 |
4.3.1 本体构建步骤 |
4.3.2 类及类之间的层次关系 |
4.3.3 类的属性 |
4.3.4 本体总体结构 |
4.4 数据质量描述实例 |
4.4.1 开放政府数据质量评价 |
4.4.2 质量元数据溯源 |
4.4.3 质量信息反馈 |
4.5 数据质量评价框架到本体的映射 |
4.6 基于Jena的本体推理 |
4.6.1 本体推理工具Jena |
4.6.2 基于本体推理的数据质量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的质量改进及应用 |
5.1 政府数据治理框架 |
5.2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质量改进机制整体结构 |
5.2.1 制度保障 |
5.2.2 数据处理 |
5.2.3 数据质量控制 |
5.2.4 评估反馈 |
5.3 基于数据清洗的质量改进 |
5.3.1 质量维度关联关系分析 |
5.3.2 数据清洗流程 |
5.3.3 数据清洗实例 |
5.4 基于本体推理的质量改进 |
5.4.1 本体推理流程 |
5.4.2 本体推理实例 |
5.4.3 质量元数据的SPARQL查询 |
5.5 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质量评价与改进 |
5.5.1 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开放情况 |
5.5.2 数据质量评价 |
5.5.3 数据质量改进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效果研究 ——基于TCL财务共享中心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贡献 |
2.文献综述 |
2.1 财务共享中心的内涵 |
2.1.1 概念界定 |
2.1.2 财务共享建设动因研究 |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营效果研究 |
2.2.1 基于财务层面的研究 |
2.2.2 基于管理层面的研究 |
2.3 财务共享中心运营评价研究 |
2.3.1 基于传统财务理论的评价体系 |
2.3.2 基于财务共享功能的评价体系 |
2.4 文献评价 |
3.理论分析 |
3.1 财务共享的特征分析 |
3.1.1 规模优势 |
3.1.2 标准化 |
3.1.3 协议性 |
3.1.4 客户导向 |
3.2 财务共享的作用分析 |
3.2.1 成本降低 |
3.2.2 财务服务质量与效率提高 |
3.2.3 管控能力提升 |
3.2.4 促进财务人员转型 |
3.3 财务共享的模式分析 |
3.3.1 按财务共享功能分类 |
3.3.2 按财务共享定位分类 |
3.4 财务共享的运营效果分析 |
3.4.1 平衡记分卡评价法 |
3.4.2 运营评价指标构建 |
4.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的现状分析 |
4.1 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功能定位分析 |
4.1.1 制造业共享中心规模大 |
4.1.2 功能定位以服务模式为主 |
4.2 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组织定位分析 |
4.2.1 大多数共享中心隶属于总部财务部门 |
4.2.2 共享中心定位以后台职能部门为主 |
4.3 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业务范围分析 |
4.3.1 业务范围以基础财务业务为主 |
4.3.2 业务范围扩展难度大 |
4.4 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分析 |
4.4.1 运营数据量化率低 |
4.4.2 共享中心人员流失率大 |
5.TCL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
5.1 TCL集团概况 |
5.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背景 |
5.2.1 管理分散,运营成本不断提高 |
5.2.2 标准化程度低,业务效率低下 |
5.2.3 风险管控能力受限 |
5.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分析 |
5.3.1 共享中心的工作范围 |
5.3.2 共享中心在集团的组织定位 |
5.4 共享中心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
5.4.1 影像管理系统 |
5.4.2 报销系统 |
5.4.3 核算系统 |
5.4.4 资金管理系统 |
5.4.5 电子档案系统 |
6.TCL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效果分析 |
6.1 成本与收益贡献评价 |
6.1.1 成本费用利润率 |
6.1.2 单位业务成本 |
6.1.3 雇员成本 |
6.2 服务质量与效率评价 |
6.2.1 业务数量 |
6.2.2 业务办理差错率 |
6.2.3 业务处理效率 |
6.3 管理贡献评价 |
6.3.1 财务管理人员变动数 |
6.3.2 企业资源分配变化 |
6.3.3 应收应付周转率 |
6.4 财务转型支持度评价 |
6.4.1 轮岗频率 |
6.4.2 人员培训次数 |
6.4.3 人员流失率 |
7.TCL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优化建议 |
7.1 TCL财务共享中心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1 共享中心业务范围小 |
7.1.2 人员发展受限问题且流失率高 |
7.1.3 信息系统搭建不完善 |
7.2 TCL财务共享中心优化建议 |
7.2.1 借助“大智移云”,加快共享进程 |
7.2.2 人员管理优化 |
7.2.3 信息平台优化 |
8.研究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1.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离不开创新思维与技术发展 |
8.1.2 财务共享中心带来的隐形效益不可小觑 |
8.1.3 制造业共享中心大而不强 |
8.1.4 持续优化是共享中心后期运营的重点 |
8.2 未来展望 |
8.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4)基于社交属性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车载自组织网络及路由协议 |
2.1 车载自组织网络概述 |
2.2 车载自组织网的相关路由协议 |
2.2.1 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 |
2.2.2 基于地理位置的协议 |
2.2.3 基于地图的路由协议 |
2.2.4 基于社交属性的路由协议 |
2.3 社交网络概述 |
2.3.1 社交网络 |
2.3.2 社交网络的图论表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2V协议设计 |
3.1 现有无线协议标准 |
3.2 RTS/CTS机制概述 |
3.2.1 RTS概述 |
3.2.2 CTS概述 |
3.2.3 ACK帧格式 |
3.2.4 帧格式各字段简介 |
3.3 基于车辆的改进通信机制 |
3.3.1 VRTC帧 |
3.3.2 VCTC帧 |
3.3.3 Notice帧 |
3.3.4 通信流程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有效亲密指数的路由算法 |
4.1 问题引入 |
4.2 路由协议及参数的分析 |
4.2.1 路由协议工作过程 |
4.2.2 社交网络参数分析 |
4.3 基于有效亲密指数的路由算法 |
4.3.1 基于社交属性参数的定义 |
4.3.2 有效亲密指数HI的定义 |
4.3.3 路由算法HIRA |
4.4 HIRA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4.4.1 仿真环境设置 |
4.4.2 性能分析指标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有效亲密指数的自私激励算法 |
5.1 问题引入 |
5.2 自私节点的处理 |
5.2.1 自私节点的检测 |
5.2.2 自私节点的评估 |
5.2.3 自私节点的激励 |
5.2.4 算法实现流程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5)克塞诺法尼斯残篇研究:汉译及义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克塞诺法尼斯及其残篇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
汉译本说明 |
一、克塞诺法尼斯残篇汉译本 |
二、莱舍《科洛封的克塞诺法尼斯残篇——文本、翻译及评注》汉译本 |
第1章 人与道德 |
残篇一 |
残篇二 |
残篇三 |
残篇四 |
残篇五 |
残篇六 |
残篇八 |
残篇二十二 |
结论 |
第2章 神论 |
残篇七 |
残篇十 |
残篇十一、十二 |
残篇十四 |
残篇十六 |
残篇十五至十六 |
残篇十七 |
残篇二十三 |
残篇二十四 |
残篇二十五 |
残篇二十六 |
结论 |
第3章 论自然 |
残篇十九 |
残篇二十七 |
残篇二十八 |
残篇二十九 |
残篇三十三 |
残篇二十九、三十三 |
残篇三十 |
残篇三十一 |
残篇三十二 |
残篇三十七 |
结论 |
第4章 人的理解力 |
残篇十八 |
残篇三十四 |
残篇三十五 |
残篇三十六 |
残篇三十八 |
结论 |
附录1 《科洛封的克塞诺法尼斯残篇——文本、翻译及评注》参考书目 |
第二部分 |
导论 |
第1章 道德观 |
1.1 残篇一:会饮 |
1.1.1 心灵纯净 |
1.1.2 行为得体 |
1.2 残篇二:奥林匹亚赛会 |
1.2.1 只崇尚体育竞技是不公正的 |
1.2.2 战胜竞技的是"σοφiα" |
1.3 对母邦奢侈生活的批判 |
第2章 神论 |
2.1 对传统神话的批判 |
2.2 神的本质特征 |
2.3 一神论还是多神论 |
第3章 论自然 |
3.1 天文学和气象学 |
3.2 土和水 |
第4章 认识论 |
4.1 真理与意见 |
4.2 真理是要探索的 |
4.3 人类认识的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英语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和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 |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化 |
一、法治与法制 |
二、法治的构成要件 |
三、法治与人治 |
四、法治与道德 |
五、法治与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
一、政府概述 |
二、地方政府概述 |
三、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 |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
二、法治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
三、法治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
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关系 |
第四节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特征 |
二、依法执政的涵义与特征 |
三、依法行政的内涵与特征 |
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协同关系 |
第五节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
二、法治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理念 |
第二章 中西政府法制(治)历程与检视 |
第一节 中国政府法制(治)化进程 |
一、清末宪政改革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
二、清末行政改革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 |
第二节 西方政府法制(治)进程检视 |
一、英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
二、美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
三、法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 |
四、德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
第三节 中西政府法制(治)化比较与检视 |
一、历史推进中的关键条件差异 |
二、法治进程中的核心动力差异 |
三、法治发展的文化土壤不同 |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现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实践 |
一、地方政府的法治实践探索 |
二、地政府政府法治实践的共同点 |
三、地方政府法治实践的特色与个性 |
四、地方政府法治思维的共同点 |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成就 |
一、法治政府建设氛围日渐浓厚 |
二、政府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
三、制度建设质量切实提高 |
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五、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 |
六、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不断完善 |
七、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不断提升 |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实践困境 |
一、各级地方政府仍然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够 |
二、社会价值多元,社会心理失衡,对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提出新挑战 |
三、新兴媒体成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应对的全新课题 |
四、地方政府立法“不良”与执法“不善”问题并存 |
五、地方政府运作“财权”与“事权”界限不清 |
六、地方政府监督的“体制内”与“体制外”双重软化 |
第四节 制约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原因分析 |
一、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制度供给不足 |
二、人治影响根深蒂固,法治观念尚未全面确立 |
三、政府角色定位尚不准确,角色错位、越位和不到位情况依然存在 |
四、“以物为本”的观念影响仍然很深,“以人为本‘的理念尚未真正树立 |
第四章 法治政府: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 |
第一节 从政策行政走向法治行政,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 |
一、依政策治国理政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传统和习惯 |
二、重政策、轻法律有特定的社会历史与现实背景 |
三、依政策行政在我国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有浓重的人治特质 |
四、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实现从政策行政向法治行政的转变 |
五、从政策行政走向依法行政的着力点 |
第二节 从全能走向有限,建成有限政府 |
一、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
二、权力有限:地方政府权力不是无边的 |
三、职能有限:地方政府不是万能的 |
第三节 从价值追求走向制度实践,建成责任、诚信、廉洁与服务型政府 |
一、权责统一:建成责任政府 |
二、诚实守信:建成诚信政府 |
三、廉洁高效:建成廉价政府 |
四、善政善治:建成服务型政府 |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路径 |
第一节 动力机制:上下互动与联动 |
一、下压:执政党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
二、上推:民众权利意识觉醒和维权意识增强 |
三、协力:上下联动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 |
第二节 程序机制:主导律己、参与透明与环节细化 |
一、地方政府律己严谨化 |
二、社会主体参与明晰化 |
三、政社互动程序规范化 |
第三节 路径选择:出发点与归宿点的法治连贯 |
一、理念更新: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前提 |
二、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法治化的核心要求 |
三、行为约束: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关键所在 |
四、社会自治:夯实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
结论 |
一、推进地方法治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工程 |
二、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下压” |
三、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也离不开自治型市民社会的建设和民众的“上推”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后记 |
(7)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 ——品牌资产与爱国主义的中介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家形象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影响国家形象效应的因素分析 |
2.1.3 国家形象效应的形成机制 |
2.2 品牌资产 |
2.2.1 品牌资产概念界定 |
2.2.2 品牌资产的测量模型 |
2.2.3 品牌资产与国家形象 |
2.3 爱国主义 |
2.3.1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
2.3.2 消费者仇视 |
2.4 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 |
2.4.1 品牌的概念界定 |
2.4.2 态度的概念界定 |
2.5 消费者购买意愿 |
2.5.1 购买意愿的概念界定 |
2.5.2 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 |
2.5.3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基础 |
3 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模型 |
3.1 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模型的提出 |
3.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 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3.2.1 量表的设计过程 |
3.2.2 国家形象维度设计 |
3.2.3 品牌资产维度设计 |
3.2.4 爱国主义维度设计 |
3.2.5 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维度设计 |
3.2.6 消费者购买意愿维度设计 |
3.2.7 模型的整理 |
4 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设计 |
4.1 数据收集方法 |
4.1.1 行业背景的选择 |
4.1.2 样本和样本容量的选择 |
4.2 研究方法 |
4.2.1 信度、效度分析 |
4.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 问卷与测量变量 |
4.3.1 问卷发放与问卷回收 |
4.3.2 数据采集与数据录入 |
4.3.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4 量表信度分析 |
4.3.5 量表的效度分析 |
5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5.1 相关性分析 |
5.2 假设检验 |
5.3 结果讨论 |
5.3.1 国家形象对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的影响 |
5.3.2 品牌资产对国家形象和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的影响 |
5.3.3 爱国主义对国家形象和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的影响 |
5.3.4 消费者品牌消费态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
6 理论贡献与管理建议 |
6.1 理论贡献 |
6.2 管理建议 |
6.2.1 对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建议 |
6.2.2 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我国品牌的管理建议 |
6.2.3 对推广我国国家形象的管理建议 |
6.2.4 对建构我国国家形象的管理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3.1 研究的局限 |
6.3.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N医疗设备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2 医疗设备公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医疗设备企业概述 |
2.2 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 |
2.3 相关分析工具理论概述 |
3 医疗设备公司市场环境分析 |
3.1 医疗设备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3.2 医疗设备行业微观环境分析 |
4 N医疗设备公司发展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
4.1 N医疗设备公司的概况 |
4.2 N医疗设备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
4.3 客户需求分析 |
5 N医疗设备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 |
5.1 市场细分与定位 |
5.2 N医疗设备公司战略 |
5.3 N医疗设备公司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对外直接投资 |
1.2.2 产业升级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1 OFDI与母国产业升级 |
2.1.2 OFDI与母国产业空心化 |
2.1.3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
2.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 产业升级理论 |
2.3.1 产业升级的基本内涵 |
2.3.2 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2.3.3 产业升级的测度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达国家OFDI的母国产业升级实践 |
3.1 发达国家的经历 |
3.1.1 企业OFDI的动因分析 |
3.1.2 OFDI动因演变:美国、日本例证 |
3.1.3 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检验 |
3.2 美国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VAR模型分析 |
3.2.1 模型选取及说明 |
3.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3 估计过程与分析 |
3.2.4 模型结论及分析 |
3.3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FDI促进母国产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
4.1 微观动机视角的解析 |
4.1.1 资源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1.2 市场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1.3 效率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1.4 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2 产业联动视角的判断 |
4.2.1 边际产业转移效应 |
4.2.2 新兴产业促成效应 |
4.2.3 产业关联效应 |
4.2.4 产业竞争和示范效应 |
4.3 宏观变量传导视角的描述:贸易结构例证 |
4.4 中国OFDI影响产业升级的综合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OFDI与产业升级的进程分析 |
5.1 中国OFDI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5.1.1 中国OFDI的发展历程 |
5.1.2 中国OFDI的现状分析 |
5.1.3 中国OFDI与先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
5.2 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5.2.1 新中国成立后产业升级的特征 |
5.2.2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升级的特征 |
5.3 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判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微观视角考察 |
6.1 微观维度的考察:企业案例解读 |
6.1.1 重工业化效应:资源导向型OFDI |
6.1.2 制造业高加工度化效应:市场导向型OFDI |
6.1.3 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效率导向型OFDI |
6.1.4 制造业高技术化效应: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 |
6.2 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VAR模型分析 |
6.2.1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3 估计过程与分析 |
6.3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深入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 |
6.3.2 变量选择与数据采集 |
6.3.3 测算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宏观视角检验 |
7.1 基本假说的提出 |
7.2 实证检验及分析 |
7.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2.3 检验过程与结果 |
7.2.4 主要结论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微观视角研究结论 |
8.1.2 宏观视角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微观层面政策建议 |
8.2.2 宏观层面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美、印企业在德国跨国并购战略行为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收集 |
1.5.3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跨国投资理论 |
2.1.1 发达国家跨国投资的理论解释 |
2.1.2 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的理论解释 |
2.2 发展中国家比较所有权优势理论 |
2.3 跨国并购的战略动因 |
2.3.1 发达国家跨国并购的战略动因 |
2.3.2 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战略动因 |
2.4 跨国并购战略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
3 中、美、印在德并购环境分析 |
3.1 德国并购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及管理水平发展现状 |
3.2 中国企业在德国并购的SWOT分析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遇 |
3.2.4 挑战 |
3.3 美国企业在德国并购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挑战 |
3.4 印度企业在德国并购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遇 |
3.4.4 挑战 |
4 中、美、印企业在德并购战略行为的比较 |
4.1 中、美、印跨国并购的概况 |
4.2 中、美、印并购规模 |
4.3 中、美、印并购的行业分布 |
4.3.1 并购企业的行业分布 |
4.3.2 目标企业的行业分布 |
4.3.3 并购双方的行业关联性 |
4.4 中、美、印并购的权益 |
5 跨国并购战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母国比较优势 |
5.1.1 宏观经济 |
5.1.2 制度的比较优势 |
5.1.3 产业的比较优势 |
5.2 企业比较优势 |
5.2.1 所有权优势 |
5.2.2 内部化优势 |
5.3 东道国比较优势 |
5.3.1 政策环境 |
5.3.2 商业便利性 |
5.3.3 经济因素 |
5.4 理论模型构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6.3 对提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的启示 |
6.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TCL为度有多大(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规模轨迹数据的分布式管理与分析[D]. 李瑞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的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 李晓彤.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制造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效果研究 ——基于TCL财务共享中心的案例研究[D]. 谭歆仪.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基于社交属性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 王艳茹.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5]克塞诺法尼斯残篇研究:汉译及义疏[D]. 张雅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6]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D]. 孙红军. 苏州大学, 2016(08)
- [7]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 ——品牌资产与爱国主义的中介调节作用[D]. 王子言.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8]N医疗设备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尚香君. 云南大学, 2015(06)
- [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 房裕. 兰州大学, 2015(12)
- [10]中、美、印企业在德国跨国并购战略行为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悦悦.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