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个案监督迈出三大步(论文文献综述)
万丽唯[1](2021)在《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侵权研究 ——基于“北大法宝”案例库中相关判决书的分析》文中认为
刘洪旺[2](2013)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提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悬殊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城乡一体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关系到能否顺利建成小康社会、能否成功构建和谐社会、能否最终实现现代化。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由政府推动而展开,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主导地位无法替代,必须承担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责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先行先试对其他地区不无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经历了探索、启动、深化阶段;通过建立领导小组机制、构建政策规划框架、推行典型示范机制,破除二元户籍制度、设立改革专项资金、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等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政资金投入不均衡、户籍制度改革不深入、服务供给主体不广泛等问题较为突出,苏州市特色经验的推广遇到了现实困境;而苏州市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通过调整顶层战略设计、强化官员服务意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培育多元供给主体进行政府创新。
江小容[3](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自农村始,并迅速以渐进、增量的改革方式向前推进,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彻底转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时30余年;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形式为标志,中国的农村改革恰好亦历时30余年。30年的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其本质上即是农村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不断被市场机制配置的过程。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途径。理论探求和实践证明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各要素有效结合,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回顾,便于把握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及其配置路径,既是对发展经济学、发展政策的理论新释义,对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并化解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困境和体制性障碍,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回顾并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目的在于如何进一步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之逐步成熟,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本着这一研究目的,论文一方面按照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序为标准,把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细分为5个阶段,系统梳理农村土地、工业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对不同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背景、路径和基本脉络进行考查和总结。另一方面论文按照文献研究的方法,广泛收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引导要素市场流转的中央核心政策,纵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论文最后一章总结并提炼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过程中待解的迷题,在此基础上对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未来走向形成前瞻性的认识。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展的时序为标准,本论文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家庭承包制改革及其完成为标志,依靠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产生强大内聚力,逐步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阶段以乡村工业的初步振兴和乡镇企业的辉煌崛起为标志,依靠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复苏和发展,逐步化解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的实然困境。第三阶段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依靠中央核心政策的引导推动农业发展机制的变革,稳步应对农村经济市场化转轨的新困境。第四阶段以农村劳动力的跨域流动为标志,依靠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政策等推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变革积极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体制性障碍。第五个阶段是以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为标志,依靠系列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持续加大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投入力度,在科技支撑和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指导下,全方位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流转面临的诸多困境,探索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与农村发展道路。透过以上5个阶段的系统梳理,论文得出结论:30年来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发展过程呈现从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复苏与发展,到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全方位统筹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此过程中中央核心政策由初级应对逐步转向体制变革式全方位应对的思路,逐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和合理流动。毫无疑问,至今待解的惠农政策践行效果不佳、农地产权制度“两难”困境、农村教育工作现状不尽人意,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四大迷题,仍然是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瓶颈。基于这种判断论文提出,应从以下三方面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一是通过农业产业体系、科技人才体系和农业基础能力等重点领域建设持续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二是以城乡统筹思路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投入机制;三是以科技创新持续发掘并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内生动力。三条主线将是未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其驱动力仍然是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的基础配置作用,和执政党及政府核心政策的引导作用,农业与农村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期”。
陈劲睿[4](2010)在《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证研究 ——基于广安模式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立法理论,立法必须立足于社会客观实际,既不允许立法上的唯意志论,也要消除立法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一项立法能否出台,还需考察相关的法制条件、政策条件、经济条件、理论条件等成熟与否。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光权认为:“立法有时候会比较超前,但通常立法是滞后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经过七年时间在全国各级试点院的探索,对于有效防止和及时纠正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规范执法,提高办案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对于这些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很好的做法需要及时总结并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引导全国统一实践,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操作上更为规范和科学。与此同时,经过七年的试点深化和宣传,人民群众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产生很大的认同感,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的思想条件已经具备。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探索中遇到的障碍或瓶颈也非最高人民检察院自身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立法,才能将人民监督员制度向前大大推进一步,这正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的迫切性所在。
薛泽洲[5](2004)在《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建国五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部地区的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上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人均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居于全国的中间和腹心位置,是全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方,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枢纽,是全国范围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战略支点。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仅关乎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当采取什么战略,如何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以博士论文的形式比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文章以层层递进的形式,综合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统计法、类比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我国中部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阐明中部地区的特点,以及在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空间”,进而提出了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和实施的五大基础保障,最后文章对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中的七个重要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围绕这些战略重点,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它既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又需要正确的现代化战略,还需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成功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首先是发展不足;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背离;再次,中部地区内部相互的经济联系较少,缺乏整体性和统一的基本框架。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东西夹击”的严峻挑战和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但需要克服的劣势也较为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但结构转变机制和能力有待加强;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市场化水平以及外部资源的利用水平还不高。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制定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把握好以下五点: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科技进步加快条件下的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有利于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基本<WP=4>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中部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战略,明确了中部未来发展中内需主导的内需和外向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多方面分析中部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阶段和步骤,以及对策措施。在判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的前提下,文章指出,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取向应当是:根据利用机遇、规避风险的原则,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对经济结构的重构和对空间结构的重组,实现各种经济发展力量的整合,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自我发展机制,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文章分析认为,制定中部地区发展模式,既要考虑本区域的特点和条件,也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变化。中部地区各省地域大,产业体系比较齐全,各地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不一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大背景,中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总体上应该采取非均衡战略,并充分运用梯度和反梯度理论。在发展思路上,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应当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上来;确定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核心区,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实行跨越式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城市化为重点,促进都市经济圈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区”、“科技兴省”;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相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七个重大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科教兴国战略对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对策,城镇化战略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走出去”战略对策和发展“三农”战略对策。
吴鸣,杨官松[6](2000)在《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个案监督迈出三大步》文中研究表明 1999年11月15日,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发出第1号《个案监督通知书》,至此,该市在个案监督方面两年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探索尝试,积累经验。1998年春天,新一届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就在认真学习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和李鹏委员长有关讲话精神的基础
陈晓明[7](1998)在《监督工作迈出新步伐》文中研究说明 五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不断提高对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认识,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监督形式,加大监督力度,使我省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评议工作向前迈进三大步1993年以来,在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的推动和指导下,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人民代表以评议公安、司法机关为突破口,采取自下而上,从点到面,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开展评议工作,向前迈进了三大步:第一步是评议乡镇公安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经过试点,1993年在全省铺开;第二步是评议
二、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个案监督迈出三大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个案监督迈出三大步(论文提纲范文)
(2)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的现状及述评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述评 |
三、 相关的概念及界定 |
(一) 公共服务 |
(二) 城乡一体化 |
(三) 政府作用 |
四、 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一) 研究的理论 |
(二) 研究的方法 |
五、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
一、 1978 年至 2001 年,是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探索阶段 |
二、 2002 年至 2007 年,是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启动阶段 |
三、 2008 年至今,是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深化阶段 |
第二章 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的具体成效 |
一、 义务教育方面,城乡教育资源持续均衡 |
二、 医疗卫生方面,城乡医疗水平同步提升 |
三、 社会保障方面,城乡社会保障走向并轨 |
四、 基础设施方面,城乡生产生活逐渐同质 |
第三章 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的特色经验 |
一、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的宏观解析 |
(一) 构建城乡一体的政策框架 |
(二) 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
二、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的中观解析 |
(一) 建立领导小组机制,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组织保障 |
(二) 推行典型示范机制,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经验保障 |
三、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的微观解析 |
(一) 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身份支撑 |
(二) 设立改革专项资金,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资金支撑 |
(三) 加强新型社区建设,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载体支撑 |
第四章 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经验的推广困境 |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1、 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有待深入 |
2、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有待加强 |
3、 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划分有待明确 |
二、 财政资金投入不均衡 |
1、 “重城市轻农村”观念根深蒂固 |
2、 “重工业轻农业”战略持久推行 |
3、 “重发展轻服务”模式盛行不衰 |
三、 户籍制度改革不深入 |
1、 二元户籍制度阻碍人口自由流动 |
2、 二元户籍制度导致资源配置失衡 |
四、 服务供给主体不广泛 |
1、 市场调节不充分 |
2、 第三部门发育不成熟 |
3、 农民参与不积极 |
第五章 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的优化创新 |
一、 调整顶层战略设计 |
1、 摒弃城乡梯度发展,促进城乡齐头并进 |
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剥离户籍附加利益 |
二、 强化官员服务意识 |
1、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念 |
2、 学习先进的行政文化 |
三、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
1、 明确财政支出责任 |
2、 加强财政预算监管 |
四、 培育多元供给主体 |
1、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 |
2、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 |
3、 增强第三部门辅助角色 |
4、 提高农民参与程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 |
后记 |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划分标准 |
2.1 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概述 |
2.1.1 官方式直线描述 |
2.1.2 时间序列分期法 |
2.2 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与进程 |
2.3 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基本脉络 |
第三章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业发展新起点 |
3.1 承包制改革前农村生产要素禀赋状况 |
3.2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初步确立 |
3.2.1 多种承包经营方式出现 |
3.2.2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 |
3.2.3 农地整合与结构性初调 |
3.3 承包制下农村经济超高速增长 |
3.3.1 生产力恢复性发展中经济效益初现 |
3.3.2 “一号文件”引导要素流动功勋卓着 |
3.4 简单应对—家庭承包经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重组 |
第四章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
4.1 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 |
4.2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市场 |
4.2.1 乡镇企业崛起并发展 |
4.2.2 农村经济结构市场化调整 |
4.3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动因分析 |
4.3.1 刚性管理政策对要素流动具有积极效应 |
4.3.2 需求层次假说释义生产要素的流转路径 |
4.4 初级应对—发展乡镇企业活跃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
4.4.1 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4.4.2 拾遗补缺充裕农村工业品市场 |
4.4.3 吸纳释放开辟农村劳动力市场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向市场转轨 |
5.1 市场化转轨前农村经济发展困局 |
5.1.1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和矛盾 |
5.1.2 农业结构问题与农民增收困境突出 |
5.2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
5.2.1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结构全面调整 |
5.2.2 高层次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
5.3 市场化改革中农业发展机制运行动力分析 |
5.3.1 现代经营理念引导农业产业化 |
5.3.2 连续政策支持推动农业机制运行 |
5.4 稳步应对—体制变革适应农村生产要素流转需求 |
5.4.1 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
5.4.2 变革农技推广体制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 |
第六章 跨域转移开辟农村劳动力流动新路径 |
6.1 市场化转轨中农村生产要素禀赋不足 |
6.1.1 二元体制下“三农问题”凸现 |
6.1.2 世贸规则下农业市场困境尽现 |
6.2 市场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 |
6.2.1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
6.2.2 “民工潮”下农村劳动力跨域转移 |
6.2.3 城乡经济梯度转移引导农民工返乡 |
6.3 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成因分析 |
6.3.1 原动力—比较利益驱动务工行为 |
6.3.2 牵引力—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松动 |
6.3.3 不竭动力—城市低层次就业需求 |
6.4 积极应对—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体制性障碍 |
6.4.1 “三农”问题三维度解析 |
6.4.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7.1 免税时代“三农”发展新困境 |
7.1.1 农民负担反弹面临潜在压力 |
7.1.2 农村基层组织面临双重压力 |
7.1.3 利润垄断威胁农产品价值链 |
7.2 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初步确立 |
7.2.1 “三农”发展推向新境界 |
7.2.2 新农村建设高潮兴起 |
7.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动力分析 |
7.3.1 中共十七大新论明晰要素市场发展方向 |
7.3.2 新政解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新路 |
7.4 全方位应对—城乡统筹思路引导农村生产要素流转 |
7.4.1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
7.4.2 持续破解农民工问题 |
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 |
8.1 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经验总结 |
8.1.1 生产力的释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8.1.2 核心政策牵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 |
8.1.3 辩证应对探寻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 |
8.2 新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待解迷题 |
8.2.1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难选择” |
8.2.2 新农村建设四大民生问题遗留待解 |
8.3 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路径展望 |
8.3.1 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及未来走向 |
8.3.2 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可行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证研究 ——基于广安模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人民监督员制度概述 |
1.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1.2 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质疑 |
1.3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人民陪审员制度 |
1.4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人大监督 |
1.5 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1.5.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依据 |
1.5.2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依据 |
2. "广安模式"的建立与成效 |
2.1 广安模式"的建立 |
2.2 广安模式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
2.2.1 制定规则的主体外部化 |
2.2.2 人民监督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 |
2.2.3 人民监督员给力监督 |
2.2.4 监督实效得到增强 |
3. "广安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人民监督员选任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 |
3.2 监督范围不尽合理 |
3.3 监督程序还需进一步完善 |
3.4 其他方面的问题 |
3.4.1 培训问题 |
3.4.2 经费问题 |
3.4.3 人民监督员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顾虑 |
4. 对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思考 |
4.1 坚持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外部性 |
4.2 进一步增强监督的独立性 |
4.3 正确处理监督效力问题 |
4.4 适度拓展监督的范围 |
4.5 强化立法的渐进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现代化基本理论与基本模式 |
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 “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
(二) 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 |
(三) “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
(一)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 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 |
三、现代化发展模式及评价理论 |
(一)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几种典型模式 |
(二) 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章 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一、现代化在世界的发展历程 |
二、西欧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 |
(一) 英国的经历 |
(二) 法国的经历 |
(三) 德国的经历 |
(四) 几点启示 |
三、美国地区现代化的个案研究 |
(一) 美国四大地理地区的现代化情况分析 |
(二) 美国八大经济地区的现代化情况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 |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一) 中国近百年现代化道路初探 |
(二)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最初选择 |
(三)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再探索 |
(四)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贡献 |
二、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
(一) 区域现代化理论 |
(二) 邓小平的区域现代化思想 |
(三) 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
第四章 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 |
一、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概览 |
(一) 第一阶段(1949~1965年) |
(二) 第二阶段(1966~?1976年) |
(三) 第三阶段(1977后至今) |
二、 中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分析--以中部为重点 |
(一)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 |
(二) 中国各地区社会进步状况 |
(三) 中国各地区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 |
(四) 中国各地区居民生活变化状况 |
(五)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 |
三、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特点 |
(一) 两次现代化并存 |
(二) 现代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
(三) 现代化指标不平衡 |
(四) 现代化发展速度不均衡 |
四、 未来50年中国现代化发展展望 |
第五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 |
一、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
(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广博富饶的矿产资源 |
(二) 农副产品、动力和原料的重要输出地 |
(三) 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桥梁和枢纽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机遇 |
(一) 中部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部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中部地区获得的历史机遇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目标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指导思想 |
四、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分析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取向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理念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
(四)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
(五) 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
第六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一-- 市场体系完善问题 |
(一) 中部地区现代化需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完善市场体系应着重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二-- 完善经济宏观调控问题 |
(一) 宏观调控需要注意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
(二) 加强中部地区宏观调控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三--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问题 |
(一) 完善中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二) 从韩国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
(三) 中部现代化进程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四、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四--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三) 中部地区现代化与地方政治体制改革 |
五、 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五--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
(一) 目前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二) 中部地区现代化与法治建设 |
第七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若干重大战略研究(上) |
一、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八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二) 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
(三) 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二、中部地区科教兴国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八省科技实力分析 |
(二) 中部地区教育状况分析 |
(三) 中部地区提高科技水平对策建议 |
(四) 中部地区提高教育水平对策建议 |
(五)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三、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现状 |
(二) 中部地区工业化对策建议 |
第八章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若干重大战略研究(下) |
一、 中部地区城镇化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城镇化现状 |
(二) 中部地区加快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
二、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状况 |
(二)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优势 |
(三)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三、 中部地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研究 |
(一)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 |
(二) 中部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
四、中部地区发展“三农”战略研究 |
(一) 现状分析:中部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和饲料粮基地 |
(二) 中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
(三) 中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个案监督迈出三大步(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侵权研究 ——基于“北大法宝”案例库中相关判决书的分析[D]. 万丽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刘洪旺. 苏州大学, 2013(11)
-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D]. 江小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4]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证研究 ——基于广安模式的分析[D]. 陈劲睿.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5]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 薛泽洲.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6]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个案监督迈出三大步[J]. 吴鸣,杨官松. 山东人大工作, 2000(01)
- [7]监督工作迈出新步伐[J]. 陈晓明. 人民之声,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