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国货币数量论的实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邱发波[1](2021)在《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中国货币之谜”研究》文中提出
王冰冰[2](2020)在《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在金融领域,新时代的货币创造渠道和金融深化水平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提出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即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发挥逆周期调控功能,在此背景下分析并解决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本文从新时代的特征出发,遵循“理论基础——文献述评——现实基础——理论模拟——实证研究——政策分析”的总体研究思路,采用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相结合、理论模拟与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学术分析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框架,综合使用理论和文献归纳方法、NK-DSGE模型、SV-TVP-VAR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系统性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并延伸至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并轨以及其他经济和制度改革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理论和文献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仍有诸多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交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比如“利率双轨制”问题,使得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量价转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现有研究对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的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因素的探讨较少,在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模型方面也有所欠缺,对经济学以外其他领域的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形成机理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关注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二,国内外实践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并非一开始就是以价格型为主,发达利率体系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在历史上同样存在。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选择与我国的差异性背后更多体现了体制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的不同。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均属于典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均是利率指标,其传导机制依赖于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主要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最终目标是保持内部和外部均衡,中介目标方面关于数量型和价格型的争论一直存在且仍未结束,政策工具包含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仍然以商业银行广义信贷为主导。第三,本文对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效果进行了理论模拟,基于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没有传导环节阻塞和摩擦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可以对最终目标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对比分析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率、消费、投资、劳动力需求、工资水平的最大传导效应均明显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最大传导效应,表明现阶段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价格型指标更加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四,基于SV-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汇率等重要变量均可以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随着汇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除通货膨胀率外,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其他所有指标的调控效果总体强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表明价格型中介目标更优。第五,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融资结构,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市场化程度和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可以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同时提升数量型中介目标和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结构变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创新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综合来看,我国数量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下降,价格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提升,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必要性凸显。第六,本文进一步对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但是实际上的利率管制和利率双轨制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是由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市场利率(计划轨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利率(市场轨利率)并存,计划轨利率和市场轨利率同时发挥作用。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市场轨利率和计划轨利率均起到了逆周期调控效果,在低波动区制下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调控效果更强,市场轨利率的调控强度明显大于计划轨利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基准利率或利率走廊机制尚未形成、居民储蓄偏好和监管制度导向导致存款利率刚性、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体系和管理能力滞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导致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信贷方面的数量管制和窗口指导。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第二,在货币市场改革方面,要逐步淡化存贷款基准利率,着力培育一个更加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或者利率走廊。第三,在资本市场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方面,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健全金融体系制度和监管机制。第四,在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应提升内部资金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五,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突破单一的金融改革思路,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第六,在信贷政策和汇率改革方面,应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七,在宏观经济调控方向方面,应保持战略定力,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
赵楠[3](2020)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动和推进,我国也开始借鉴和采用了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学术界和政府职能部门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问题非常关注。但是,对如何评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试图从货币政策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两个角度来探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为“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首先,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探讨,是从对货币的起源、本质及作用开始探讨的。对经济思想史上有关货币起源及本质问题上的两大对立观点“货币金属论”和“货币名目论”、以及货币作用问题上的两大对立观点“货币中性论”和“货币非中性论”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乃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也即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的观点,为货币政策有效性找到了理论基础;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实施历程,并总结了各自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就意味着一定的条件性,进而从两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中总结出货币政策有效性所需的一般条件以及中美两国的差别条件;最后,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面对的国内外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总结了这一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完善“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条件。即保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多种政策配合解决众多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内外部均衡等措施;第二,改善“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条件。即加强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能力、深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推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等措施。总之,所有这些宏微观条件改善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物价稳定。
杨帆[4](2020)在《基于经济周期视阈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关系解释》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宏观来看,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新兴经济体虚拟经济的严重滞后是近些年来金融危机事件爆发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在经济增速换挡、动能转换、结构优化过程中“脱实向虚”问题尤其突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构性“脱节”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重要根源。在此背景下,赋予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和诠释,理解均衡增长的影响机制,减轻二者背离的现实情况,预防和降低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冲击,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特点的差异,探讨与剖析二者的背离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本文将实体经济界定为生产具有物质形态产品的行业和一般服务业,将虚拟经济界定为金融业、房地产业和职业服务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关联但又相互独立,本文探究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影响的传导机制与基本规律:实体经济作用于实物资产预期收益率以影响虚拟经济运行方式;虚拟经济通过财富效应、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托宾q效应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等路径作用于社会消费与投资,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故而,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得出二者共同作用促成社会经济周期形成的结论,以经济周期视阈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关系是合理的。在模型构建方面,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发展模型,研究二者协同增长的影响机理,得出结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出现独立发展态势,呈现经常性背离的现象,二者独立性增长促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在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计量检验中,研究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新古典学派、实际经济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和其他经济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内容,评述经济周期的不同划分方法,将1997年至2018年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划分为七个阶段,跨越了两个经济周期,研究我国经济在各个周期中的增长特质和在各个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情况,考察我国1997-2008年马歇尔K值和金融相关率的变化情况,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者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各个经济周期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呈现独立性发展趋势,其中原因在于我国的实体经济结构转型滞后,金融市场投机严重和监管不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吴彩侠[5](2020)在《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的时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复杂并且广泛存在的经济问题,通货膨胀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因此,将其维持在合理区间已经成为各国宏观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具体到中国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调控通胀的目标倾向,所以,近年来国内通货膨胀率一直在2%的水平上下波动,通胀压力较小,由此可以说明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胀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货币政策陷入逆周期调整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凸显。同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节奏持续加快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和宏观政策调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化,中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冲击使得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错综复杂并表现出一定的时变特征,这为保证经济稳定和实现经济增长造成了新的困难。因此,在当前内部和外部经济形势复杂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厘清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现阶段经济运行的新特点,而且也能够为货币当局合理使用货币政策,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科学治理通货膨胀,达到内外部均衡提供新的认识角度和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深入探讨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三者的内在联系。首先整理现有关于货币政策、汇率与通货膨胀三者内在联系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其次,回顾自1997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及通货膨胀的历史走势,从现实的角度初步探究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内在联动性;再次,以利率、货币供应量、产出缺口、人民币汇率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为主要因素构建了一个动态经济模型,并借助TVP-VAR模型验证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时变联动关系,同时结合现实背景对得到的时变脉冲响应结果逐一进行深入解析,得出以下结论: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政策均具有明显的盯住通胀目标的政策偏好,但前者对于调控通胀更加及时有效;货币政策与汇率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双向互动关系,但后者对前者的传导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体现在短期,不具有持久性,近年来“购买力平价”效应在中国也逐渐失效。最后本文从深入推进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数量型调控手段向价格型调控手段转变,打通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作用路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程铖[6](2020)在《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次贷危机的深刻反思使得世界多国的金融监管部门认识到金融统计数据缺失的危害性和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作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先行军,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的建立既有效弥补了信用总量统计数据的缺失,也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政策要更加精准有效,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要更加健全,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理和形成机制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它带来的产出效应和风险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揭示社会融资规模的作用规律,对于新时期提升宏观审慎监管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是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属性进行阐释,并对货币供求、信用创造、宏观审慎管理和风险评价等文献回顾得到启发,提出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形成机制、产出效应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其次是在形成机制方面,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和内部结构的运行状况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周期性和波动性特征;在利用DCC-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与货币供应、存贷款、利率、投资等相关变量波动协同性后,发现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的协同性较复杂,与投资需求、价格因素等协同性较强。对于形成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本文尝试构建加入统计缺口因素的信用创造模型,在存在缺口信息和将缺口信息进一步纳入社融循环的创造机制中发现,社会融资的信用创造效应与传统信贷创造的机制明显不同,机制更复杂。再次,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后的实际产出、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检验实际产出效应,证明在社会融资规模对其影响表现为线性和非线性、高低机制转换,存在阈值和门限效应;而社会融资规模对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都有较稳定的冲击路径,正向冲击效应明显。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双模型论证得到在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评价中,整体流动性因素、宏观经济的融资负担率因素以及统计缺口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和监测这些指标对于防范社会融资规模带来的金融风险作用显着。本文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创新。突破以往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观察社会融资规模,围绕“信息缺口”“风险”这些宏观审慎管理目标,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产出效应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在产出效应分析中,从管理过程的计划目标、投入等环节对应的实际产出、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会融资规模带来的产出效应,本研究实现了两处研究视角创新。二是识别了统计缺口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的影响,通过在传统信用创造模型中加入统计缺口因素,发现形成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效应受统计缺口影响明显,统计缺口越大,可识别的信用创造效应越小,而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等产生的信用创造效应在统计缺口的影响下也存在弱化。三是构建了包含整体流动性、融资负担率、偿债能力、统计缺口等七个指标的社会融资规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双模型进行论证,指标体系评价效果较好,进行风险监测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管理应从加快调整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高效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实施、探索运用大数据的关联性监测方法、构建以社融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未来,拓展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后对其开展新一轮运行情况、协同性和信用创造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货币、财政“双政策”影响下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形成机制、风险监测以及区域社会融资规模开展研究的空间也较大。
李丹彤[7](2019)在《基于微观主体资产选择的货币需求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货币需求模型不再适用于对我国货币需求的测度。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在我国失效,超额的货币供应并没有导致物价指数的飞速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对货币需求的重新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张,虚拟经济快速发展,逐步脱离实体经济,微观主体在进行资产选择时,往往会将虚拟经济资产纳入投资考量。因此,有必要建立考虑虚拟经济资产影响的货币需求模型。本文的核心是以微观主体的资产选择作为微观基础,建立了货币需求模型,对其经济意义予以说明。并根据所建立的货币需求模型,建立了货币市场的动态均衡模型,通过数学推导的方式验证了货币市场的动态均衡点的稳定性,并基于货币市场的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了货币供给冲击的动态影响。为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本文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验证了所建立的货币需求模型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发现货币需求、社会财富总量、股票预期收益率与利率间利差和房地产预期收益率与利率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社会财富总量、股票预期收益率与利率利差在短期内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通过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即STR模型,分析了货币供给冲击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对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均产生非线性的正向影响,其中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根据上述的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未来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尹彦辉[8](2019)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征选择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其调控目标。然而,.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倚仗单独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很难发挥预期作用,而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性放缓,面临人口红利消失、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深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研究,高效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多数学者基于传统IS-LM模型和DSGE模型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协调效应的研究。其中,传统IS-LM模型从宏观经济均衡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总量分析,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模型中皆为外生,缺乏对政策间内生作用机制的刻画。另外,使用DSGE模型进行政策研究时,以坚持各种市场出清规则建立一般均衡,而完全出清规则并不符合政策分析模型所要求的“经验基础”;同时,DSGE模型中设定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服从既定的政策规则(如泰勒规则与严格的财政预算平衡规则),因此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研究并未体现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协调机制。有鉴于此,为更准确地刻画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分析协调机制下的政策效应变化,为加强政策间协调配合提供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中国实际经济特征,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第一,为了刻画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作用机制,首先,文章引入内生的政府支出政策,并建立由利率与财政赤字率共同决定的货币供应量方程,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了扩展;其次,对包含内生政策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化处理与参数校准;最后,对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如果中国在2008年选择适当提高利率的稳健货币政策和降低财政赤字率的适度紧缩财政政策的组合可避免在2009年发生通货紧缩。第二,鉴于IS-LM模型仅从宏观视角出发,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为了避免卢卡斯批判,文章借助具有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DSGE模型研究政策协调效应。另外,鉴于现阶段中国“群体发展不平衡”和财政政策规则设定较为笼统的现状,构建了考虑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细化财政政策工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从而更好地拟合中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首先,对基准模型中“减税降费”财政政策的经济机理进行分析,考察外生的财政政策冲击对居民消费、就业、工资水平以及收入再分配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其次,为了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联动性特征,假设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对彼此做出互动的内生响应,以考察在协调机制下各自政策效应所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消费税、劳动税和资本税的减税措施,短期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对异质性家庭的消费结构、投资决策以及就业意向的影响在方向上和程度上则有所不同。政府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增加,短期也有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的作用。在“双宽松”的协调机制下投资性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明显提升,虽然税收政策效应无明显变化,但综合来看,协调机制发挥了“政策放大器”的作用,提高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能够使政策更快地达到预期目标。第三,为了体现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识别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拟合协调机制下的政策效应并分析社会福利损失,文章将博弈行为引入D S G E分析框架,在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目标下,通过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不同的博弈形式刻画合作与非合作的协调机制,进而得到相应的政策规则,识别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政策协调机制,并基于模拟分析结果提出最优政策选择和政策组合的建议。首先,通过引入纳什非合作博弈和卡特尔合作博弈行为,构建两部门博弈的DSGE模型,分别得到两种协调机制下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的政策规则。进一步地,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中国化”的修正和校准,模拟分析了两种政策在协调机制(非合作博弈及合作博弈)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冲击的宏观经济波动效应。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稳态结果及方差差异等对比发现:合作博弈的政策协调机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事实;良好的政策协调机制能够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有利于提升决策部门公信力;同时,合作机制能够有效避免“债务-通缩”及流动性陷阱风险;并且,相对于非合作博弈,合作机制是有效的帕累托改进,能够显着提升经济整体福利水平。
杨斌[9](2019)在《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中国特有的货币现象。在市场总体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和“资产荒”,而中小企业较难申请到贷款,通过民间借贷资金成本又很高,金融市场“量宽价高”问题突出,反映了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加速背景下,货币内生属性增强,数量型调控难度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难以兼得,有必要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框架,实现价格稳定。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内生于实际经济活动,利率则外生地由中央银行设定的政策目标利率决定,早已“预言”了利率走廊调控的必然性。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利率由两大资本家阶级分割社会平均利润率决定的论述对利率走廊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启示意义在于,中央银行可以综合运用利率走廊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控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使银行业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有助于让金融回归本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银行从最早的直接信贷控制转变到当前间接货币总量调控,还初步尝试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由于当前货币政策目标过多,缺乏对价格的有效调控,无法平抑市场利率波动,利率走廊的可信度和中央银行的信誉度受到挑战,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我国微观货币创造机制,发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货币的内生属性和利率的外生属性都有增强的趋势,数量调控难度加大,价格调控可能性提高。英美两国货币政策发展史的路径差异表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向稳态增长逼近,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克服数量型调控框架固有缺陷,实现向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型。发达国家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建立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基础条件:具有基准性的政策目标利率,合理设定的走廊宽度,能与价格型调控相配合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具有流动性管理功能的准备金制度。在人民银行推动下,持续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初步具备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基础条件,但价格型调控框架的完全建立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特别是经济和金融结构扭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梗阻”,对利率走廊调控建设构成挑战。为完善我国价格型调控框架,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通胀目标制具有规则性和透明性,能够加强中央银行与公众沟通,有利于形成和引导公众预期,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首要的是要实行通胀目标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具有市场性、基础性和主导性,利率走廊调控要以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以有效引导市场利率走向。利率走廊宽度通过改变机会成本改变商业银行的微观行为,因此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充分考虑调控成本、央行容忍度和外生冲击类型。在我国转轨经济特征背景下,人民银行具有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重目标,利率走廊还需要余额准备金制度相配合才能实现最终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一要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强化SHIBOR的基准性;完善合格担保品框架,提高融资可得性并;改变准备金制度的期间平均考核方式,实行自愿准备金制度。二要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三要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还应提高分析预测能力应对货币政策时滞问题。
温策[10](2019)在《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金融为主导,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在银行,自金融改革以来,具有政策执行内涵的信贷计划取消后,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调控转向间接化和工具化。但是,央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操作仍然是以激励和调节银行贷款投放规模为主。所以,这一时期银行信贷渠道仍是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渠道之一。但是,随着房地产、股票以及债券等为代表的资产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日趋增大,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也变得更加重要。自1998年住房分配体制改革以来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价格不断攀高,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房产具备较强的投资属性,在居民财富中占比较大,它本身具有“准金融资产”的本质,尤其是在股票市场规模和运行规范都不足以成为国内投资市场主体的前提下,房产俨然成为整个资产市场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同时,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产业链条完备,囊括钢铁建材、水泥化工、机械装备、家装家电等行业,催生出大量就业机会和投资机会,并广泛影响到其他行业。在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变得愈加重要的趋势之下,基于房地产在资产市场上的资产特性、行业特性、规模特性,分析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分析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即房地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的特殊性作用,先要厘清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上进行传导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施加影响的过程;二是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是否通过吸纳货币投放和影响宏观经济变量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过程。故从分析逻辑来看,本文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实证:其一,分析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应,即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影响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房地产价格是否对货币政策冲击产生敏感性或者滞后性反应。进行这一部分的分析是下文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重要前提,因为只有当货币政策作用于房地产价格,有效影响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房地产价格才能作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传导变量,否则分析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将毫无意义。其二,分析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是否吸纳货币投放从而加剧货币供给内生性,以致影响货币供给量这一中介目标的管控;二是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在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过程当中,是否抵消或者放大了货币政策信号,以致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基于实证分析房地产价格政策传导效应的特殊性,货币政策应该充分考虑房地产价格变动对货币政策的抵消或放大作用。譬如:针对房地产价格变动产生对货币政策的吸纳效应,央行应该将房地产价格纳入到政策研究的范围之内,并充分考虑房价上涨所产生的货币需求,及时增加相应的货币投放,以免房地产价格变动产生的吸纳效应抵消货币政策效应。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央行被动地投放货币将会加强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针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对消费造成负向效应抵消扩张性货币政策信号对消费的正向效应,最终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信号旨在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效应,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应该尽量采用利率为主、调节货币供应量为辅的货币政策组合,因为货币供应量的正向冲击对房价影响显着且容易在短期内造成房价的上扬,而房价上涨又将对消费产生负向效应,最终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效应。
二、关于我国货币数量论的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货币数量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文章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创新 |
1.4.3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货币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货币本质理论 |
2.1.2 货币供给理论 |
2.1.3 古典货币数量论 |
2.1.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
2.1.5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2.1.6 现代货币理论 |
2.2 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
2.2.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2.2.2 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泰勒规则 |
2.2.3 数量型货币政策与麦科勒姆规则 |
2.2.4 量价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 |
2.3.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 |
2.3.3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研究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货币政策调控及转型的国内外实践 |
3.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践 |
3.1.1 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1.2 美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1.3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3.2 日本的货币政策实践 |
3.2.1 日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2.2 日本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2.3 日本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
3.3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3.1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3.2 欧元区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3.3 英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4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4.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变迁 |
3.4.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3.4.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及操作 |
3.4.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DSGE理论模拟 |
4.1 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构建 |
4.1.1 家庭部门 |
4.1.2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 |
4.1.3 中间产品生产厂商 |
4.1.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
4.1.5 市场出清 |
4.2 参数校准和先验分布设定 |
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模拟 |
4.3.1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2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3 量价调控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对比的实证研究 |
5.1 SV-TVP-VAR模型 |
5.2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实体经济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3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中国资产价格运行的典型特征 |
5.3.2 数据和实证结果 |
5.3.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3.4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4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1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和运行趋势 |
5.4.2 变量、数据和估计结果 |
5.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2.1 中国货币创造渠道的结构分解 |
6.2.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的影响 |
6.3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3.1 金融深化的影响 |
6.3.2 金融创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研究 |
7.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利率双轨制特征 |
7.1.1 利率市场化进程 |
7.1.2 利率双轨制特征 |
7.2 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实证研究 |
7.2.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
7.2.2 变量、数据和经济周期运行区制划分结果 |
7.2.3 不同区制下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脉冲响应分析 |
7.3 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利率转轨政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论文结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论文结构 |
1.3 概念界定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 货币本质的理论分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2.1.1 货币金属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
2.1.2 货币名目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
2.1.3 货币本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2.2 货币作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
2.2.1 货币中性论对货币作用的理解 |
2.2.2 货币非中性论对货币作用的理解 |
2.2.3 货币作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2.3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分歧的理论依据 |
2.3.1 货币政策无效性的理论依据 |
2.3.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
2.3.3 货币政策无效性与有效性理论分歧之评价 |
2.4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基础分析的总结 |
第3章 美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3.1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实践 |
3.1.1 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
3.1.2 罗斯福新政的应急金融措施 |
3.1.3 罗斯福新政时期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
3.2 20世纪60-70年代“滞胀”时期的货币政策实践 |
3.2.1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历史背景 |
3.2.2 美国经济“滞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
3.2.3 美国滞胀时期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
3.3 2007年“次贷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实践 |
3.3.1 “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影响 |
3.3.2 美国为期六年的四次量化宽松 |
3.3.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
3.4 对美国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3.4.1 凯恩斯对货币政策条件性的阐述 |
3.4.2 凯恩斯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整特色 |
3.4.3 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其他政策配合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历程及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4.1 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的货币政策实践 |
4.1.1 1984年-1996年从频繁调整到反通胀为主的货币政策 |
4.1.2 1997年-2002年以反通缩为主的货币政策 |
4.1.3 2003年-2007年为稳定经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
4.2 2 007年“次贷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实践 |
4.2.1 2008年-2010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货币政策 |
4.2.2 2011年以后消化前期影响的稳健货币政策 |
4.2.3 次贷危机后我国货币供给量与GDP、CPI相关性验证 |
4.3 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综合评价及条件性分析 |
第5章 “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5.1 我国“新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5.1.1 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
5.1.2 经济结构矛盾日渐突出 |
5.1.3 国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
5.2 “新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分析 |
5.2.1 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结构性矛盾 |
5.2.2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下降 |
5.2.3 金融创新增加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确定性 |
5.2.4 货币政策的自身局限性更加凸显 |
5.3 完善“新时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条件 |
5.3.1 货币政策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完成总量目标 |
5.3.2 多种政策相配合,共同解决结构性问题 |
5.3.3 解决内外部问题,保证均衡发展 |
5.4 改善“新时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条件 |
5.4.1 加强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能力 |
5.4.2 深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
5.4.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5.4.4 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 |
5.4.5 推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 |
参考文献 |
引文文献 |
阅读型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基于经济周期视阈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关系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涵义阐述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影响机理 |
2.2.1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机理 |
2.2.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作用促成经济周期形成 |
第三章 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 |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理论发展 |
3.1.1 古典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
3.1.2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
3.1.3 货币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
3.1.4 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
3.1.5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3.1.6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
3.1.7 其他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周期划分方法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周期各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增长模型 |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模型 |
4.1.1 现金交易数量论 |
4.1.2 现金余额理论 |
4.1.3 传统货币数量论评述 |
第二节 修正的货币数量论模型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增长模式分析 |
4.3.1 无交易成本 |
4.3.2 存在交易成本 |
第四节 经济周期视阈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经常性背离分析 |
第五章 基于经济周期视阈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关系计量分析 |
第一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指标分析 |
5.1.1 马歇尔K值 |
5.1.2 金融相关率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计量模型设定与检验 |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协整检验 |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5 实证结果 |
第三节 背离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优化实体经济结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6.2.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规范个人投资行为 |
6.2.3 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的时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 |
2.1.2 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 |
2.1.3 货币政策与汇率关系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动理论 |
2.2.2 汇率与通货膨胀联动理论 |
2.2.3 货币政策与汇率联动理论 |
2.2.4 货币政策、汇率与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 |
第3章 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历史走势与联动关系 |
3.1 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走势 |
3.2 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走势 |
3.3 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走势 |
3.4 货币政策、汇率与通货膨胀联动关系的初步探讨 |
3.4.1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3.4.2 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3.4.3 货币政策与汇率的关系 |
第4章 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时变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1.1 基准模型 |
4.1.2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
4.2 主要变量选取及处理 |
4.2.1 变量选取 |
4.2.2 数据处理 |
4.2.3 平稳性检验 |
4.3 实证分析 |
4.3.1 模型估计结果及检验 |
4.3.2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政策转型 |
5.2.2 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 |
5.2.3 畅通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机制 |
5.2.4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统计对信息缺口的关注 |
1.1.2 我国金融监管转向关注宏观审慎管理 |
1.1.3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面临新挑战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和统计属性 |
2.1.1 概念形成、完善及评价 |
2.1.2 统计构成、编制原则及评价 |
2.1.3 统计指标的实践环境 |
2.2 社会融资规模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货币供求理论与信用创造 |
2.2.2 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与信用观点 |
2.2.3 理论启示 |
2.3 社会融资规模研究的文献回顾 |
2.3.1 金融监管当局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研究 |
2.3.2 对社会融资规模是否可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目标的文献研究 |
2.3.3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其他重要经济金融指标关系的研究 |
2.3.4 关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2.4 宏观审慎管理的文献回顾 |
2.4.1 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文献 |
2.4.2 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文献 |
2.4.3 理论启示与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社会融资规模运行现状的形成 |
3.1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
3.1.1 存量指标的形成过程 |
3.1.2 存量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
3.1.3 影响存量形成的因素 |
3.2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
3.2.1 增量指标的形成过程 |
3.2.2 增量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
3.2.3 影响增量形成的因素 |
3.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
3.3.1 结构性指标的形成过程 |
3.3.2 结构性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
3.3.3 影响结构形成的因素 |
3.4 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
3.4.1 DCC-Garch模型及变量选取 |
3.4.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相关变量的动态相关性 |
3.4.3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相关变量的动态相关性 |
3.4.4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分析 |
4.1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路径模拟 |
4.1.1 表内业务 |
4.1.2 直接融资 |
4.1.3 贷款核销 |
4.1.4 表外业务 |
4.1.5 其他融资 |
4.2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 |
4.2.1 存在货币统计缺口的信用模型 |
4.2.2 存在货币统计缺口和社融循环的信用模型 |
4.2.3 实证检验 |
第五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产出机制分析 |
5.1 社会融资规模与实际产出水平 |
5.1.1 STR模型和变量选取 |
5.1.2 变量检验和模型估计 |
5.1.3 检验结论解释 |
5.1.4 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意义 |
5.2 社会融资规模与目标产出水平 |
5.2.1 目标产出的界定 |
5.2.2 社会融资规模对目标产出的影响路径 |
5.3 社会融资规模与潜在产出水平 |
5.3.1 潜在产出的含义 |
5.3.2 社会融资规模对潜在产出的影响路径 |
第六章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与监测 |
6.1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评价的模型选择 |
6.1.1 基本思路 |
6.1.2 因子分析模型 |
6.2 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因子分析模型的检验和构建 |
6.3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 |
6.3.1 因子分析结果评价 |
6.3.2 人工神经网络的验证和评价 |
6.4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监测 |
第七章 宏观审慎框架下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管理的对策 |
7.1 加快调整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
7.1.1 拓展和补充现有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
7.1.2 创新性构建社会融资规模的资金使用统计口径 |
7.1.3 补足社会融资规模关联性指标统计口径短板 |
7.2 高效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实施 |
7.2.1 建立健全金融业标准化统计制度 |
7.2.2 重点搭建金融业综合统计信息平台 |
7.3 探索运用大数据的关联性监测方法 |
7.3.1 强化金融系统内部的大数据关联 |
7.3.2 运用跨行业的数据关联监测方法 |
7.4 构建以社融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协调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课题情况 |
附录 B 部分月度原始数据表 |
附录 C 部分季度/年度原始数据表 |
附录 D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得分表 |
(7)基于微观主体资产选择的货币需求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建立货币需求模型的理论分析 |
2.1 设立货币需求模型的理论依据 |
2.1.1 资产选择理论 |
2.1.2 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 |
2.1.3 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 |
2.2 我国微观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 |
2.3 不同资产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析 |
2.3.1 股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2.3.2 房地产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币需求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
3.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3.2 货币需求模型的建立 |
3.2.1 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 |
3.2.2 货币需求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3.3 基于货币需求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 |
3.3.1 货币市场的动态均衡分析 |
3.3.2 货币供给冲击的动态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货币需求模型的实证分析 |
4.1 货币需求模型的实证分析 |
4.1.1 变量的选取 |
4.1.2 平稳性检验 |
4.1.3 协整检验 |
4.1.4 建立VECM模型 |
4.2 货币供给冲击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的选取与说明 |
4.2.2 货币供给冲击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4.2.3 货币供给冲击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策协调理论研究综述 |
1.2.2 政策协调实证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结构和创新性工作 |
1.3.1 论文研究结构 |
1.3.2 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政策协调研究的理论模型 |
2.1 货币政策理论 |
2.2 财政政策理论 |
2.3 IS-LM模型 |
2.4 DSGE模型 |
2.4.1 模型构建 |
2.4.2 模型求解 |
2.4.3 模型识别 |
2.4.4 模型参数估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扩展的IS-LM模型的政策协调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扩展的IS-LM模型构建 |
3.2.1 产品市场模型 |
3.2.2 货币市场模型 |
3.3 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 |
3.4 政策协调的模拟分析 |
3.4.1 参数校准 |
3.4.2 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SGE模型的政策协调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2 基准模型构建 |
4.2.1 家庭 |
4.2.2 劳动力市场 |
4.2.3 厂商 |
4.2.4 政府 |
4.2.5 均衡系统 |
4.3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4 基准模型下政策效应分析 |
4.5 协调机制下政策效应分析 |
4.5.1 政策规则设定 |
4.5.2 政策效应模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ame-DSGE模型的政策协调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2 政策协调机制分析 |
5.2.1 基准模型构建 |
5.2.2 纳什均衡下政策协调机制分析 |
5.2.3 卡塔尔均衡下政策协调机制分析 |
5.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5.3.1 参数校准 |
5.3.2 纳什均衡下政策协调模拟分析 |
5.3.3 卡特尔均衡下政策协调模拟分析 |
5.3.4 均衡比较与经济福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率走廊调控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
二、数量型调控框架与价格型调控框架 |
三、利率走廊调控 |
第二节 西方利率走廊调控相关理论基础 |
一、早期价格型调控下的真实票据理论与银行贴现率理论 |
二、数量型调控下的货币数量论与外生货币供给理论 |
三、现代价格型调控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指导意义 |
一、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 |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对利率走廊作用机制的分析 |
三、银行业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 |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发展与转型 |
第一节 早期货币政策实践:信贷规模控制 |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产生 |
二、信贷规模控制 |
三、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创造条件 |
第二节 当前货币政策实践:间接数量调控 |
一、1998 年至今的间接货币总量调控 |
二、为应对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 |
三、间接数量调控的特点 |
第三节 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
一、数量调控的局限性——转型必要性分析 |
二、数量调控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转型必然性分析 |
三、数量调控下利率决定的外生性——价格调控的可能性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现实条件与障碍因素 |
第一节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为实施利率走廊调控奠定基础条件 |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
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
三、利率传导机制日益顺畅 |
第二节 央行利率调控体系向有利于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变 |
一、央行流动性调节与预期管理能力提高 |
二、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
三、建立健全合格担保品框架 |
第三节 实施利率走廊调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一、构建面向价格型调控的框架还不完善 |
二、中央银行调控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三、经济金融领域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对转型构成挑战 |
第四章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对比分析 |
一、英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路径 |
二、数量调控还是价格调控-基于Poole模型的分析 |
三、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框架选择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现代价格型调控模式:利率走廊调控 |
一、欧洲中央银行 |
二、加拿大银行 |
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
第三节 国际利率走廊调控经验借鉴 |
一、合理设定准备金制度 |
二、创设常备借贷与存款便利工具 |
三、协调公开市场操作 |
四、具备市场性、基准性和可控性的目标利率 |
第五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实施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
一、建立通胀目标制 |
二、兼顾金融稳定目标 |
第二节 基准利率与政策目标利率的选择 |
一、选择SHIBOR作为基准政策利率 |
二、以常备借贷便利为上限,合理确定利率走廊宽度 |
第三节 实行余额准备金制度 |
一、准备金制度的争议 |
二、模型建立 |
三、参数校准 |
四、模型分析 |
五、结论 |
第六章 构建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 |
一、增强SHIBOR的基准性 |
二、降低常备借贷便利准入门槛,提升商业银行的融资可得性 |
三、余额准备金制度下是期间平均还是自愿准备? |
第二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 |
一、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 |
二、提升央行独立性的具体对策 |
三、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
第三节 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 |
一、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
二、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 |
三、应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问题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发达国家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的变化与发展 |
二、我国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加大趋势回顾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房价变动监测与宏观货币政策目标管理 |
二、房价变动监测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管控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具有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传导渠道概述 |
一、利率传导渠道 |
二、汇率传导渠道 |
三、信贷传导渠道 |
第二节 房地产价格可作为政策传导变量的前提 |
一、利率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二、货币供应量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第三节 房地产价格主要存在两方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
一、房地产价格变动产生对货币政策的吸纳效应 |
二、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效应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方法的介绍以及变量选取 |
一、实证方法的介绍 |
二、变量选取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四、脉冲响应函数 |
五、方差分解 |
第四章 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房地产价格变动产生对货币政策的吸纳效应实证分析 |
一、我国货币投放的概述 |
二、实证分析我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投放的吸纳效应 |
第二节 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一、房地产价格对经济增长变量的影响分析 |
二、房地产价格对投资变量的影响分析 |
三、房地产价格对消费变量的影响分析 |
四、房地产价格对通货膨胀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以及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影响有显着差异 |
二、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
第二节 建议 |
一、提高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应 |
二、央行加强房价变动监测与宏观货币政策目标管理 |
三、央行加强房价变动监测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管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我国货币数量论的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中国货币之谜”研究[D]. 邱发波. 四川大学, 2021
- [2]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D]. 王冰冰. 吉林大学, 2020(08)
- [3]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D]. 赵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4]基于经济周期视阈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关系解释[D]. 杨帆. 南开大学, 2020(04)
- [5]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的时变关系研究[D]. 吴彩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6]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D]. 程铖.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基于微观主体资产选择的货币需求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李丹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 尹彦辉.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D]. 杨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证分析[D]. 温策.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社会融资规模论文; 货币数量论论文; 房地产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