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定位外周针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近期疗效分析

头颅CT定位外周针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近期疗效分析

一、头颅CT定位围针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珊珊[1](2021)在《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肢体偏瘫为中风后常见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回归社会工作。在肢体偏瘫中,痉挛性偏瘫是最常见的,约有65%的中风患者会出现痉挛性偏瘫的症状,多数发生在发病后的第3周至3个月。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或者持续不随意收缩,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模式异常。早期的肌张力增高有助于肌力的恢复,但若长期肌张力增高而未予重视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造成终生残疾。寻找有效缓解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观察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中所述头皮围针法指的是杨文辉教授和江钢辉教授首创的CT/MRI定位围针。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头皮围针法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运用权威评定量表评价其疗效,为头皮围针法治疗该病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及康复护理中心病房、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共纳入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头皮围针组)和对照组(传统头针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病常规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施以头皮围针,对照组施以传统头针,皆辅以随症配穴和辨证配穴,针刺日1次,每周第7天休息,共治疗2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运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两组治疗评级均较前显着降低,组间差级提示两组在改善上肢痉挛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临床痉挛指数(CSI):两组CSI评分均较前降低,提示经治疗后痉挛程度较前改善,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改善下肢痉挛程度方面无差异。3、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两组NDS评分均较前显着降低,提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着,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两组ADL评分均较前显着升高,提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着提高,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1、头皮围针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肢痉挛程度,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头皮围针法在降低患侧上肢痉挛分级、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头针。

姚滔涛[2](2020)在《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的TMS和头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认知神经心理学角度认为,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患者存在不同言语加工水平受损,其对应的言语加工脑区也不一样,精准定位治疗是失语症疗效的保证。通过利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TMS)及头针分别对失语症患者不同言语加工水平对应的损伤脑区进行精准定位治疗,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失语症患者科学康复训练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做出直接可靠的指导,也为精准治疗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方法:对入选的48例恢复期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相应脑区TMS组、常规定位TMS组、相应脑区头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12例。对入选相应脑区TMS组以及相应脑区头针组的24例失语症患者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估(PACA)以确定其在言语加工通路的受损功能模块,按照检测得分低于70%的标准,分为不同言语加工水平受损的两组,分别为语义损伤亚组及语音损伤组。相应脑区TMS组中的语义损伤亚组以左颞中回后部为刺激点,语音损伤亚组以左额下回作为刺激点,进行高频(5Hz)TMS治疗;相应脑区头针组中的语义损伤亚组以左颞中回后部对应头皮体表投影区进行头针围刺治疗,语音损伤亚组以左额下回对应头皮体表投影区进行头针围刺治疗,围刺约4~8针,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常规定位TMS组则以右半球Broca镜像区作为刺激靶点进行低频(1Hz)TMS治疗,常规针刺组则选取常规穴位进行治疗。四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每周5次,每次约30分钟。各组治疗前后均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视图命名检测以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的失语严重程度检测,分别记录患者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失语商(AQ)、视图命名检测的正确数和反应时、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分级,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治疗前四组患者的失语商AQ及语言功能亚项中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4项的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四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四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自发语言功能以及理解功能有显着性差异,其中自发语言X2=3.112,P=0.037,理解X2=4.632,P=0.021,按a=0.05水准,提示治疗后四组间自发语言以及理解功能不同,需进一步对治疗后各组间两两比较。1.1 TMS亚组治疗前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理解功能有显着性差异,相应脑区TMS组理解为108.5(68.25,125.25),常规定位TMS组患者理解功能为70.0(49.75,98.5),Z=-2.19,P=0.028,提示治疗后相应脑区TMS组理解功能提高优于常规定位TMS组。经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相应脑区TMS组在WAB评分中AQ及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定位TMS组仅在AQ及复述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应脑区TMS治疗对失语患者综合语言能力改善较为明显,自发语言、理解、命名改善优于常规定位TMS组。1.2针刺亚组治疗前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自发语言功能有显着性差异,相应脑区头针组自发语言为9.0(8.25,10.00),常规针刺组患者自发语言功能为8.0(7.0,9.0),Z=-2.95,P=0.003,提示相应脑区定位的头针治疗后患者自发语言功能改善较常规针刺组明显。经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相应脑区头针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针刺组在AQ及理解、复述、命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相应脑区TMS组及相应脑区头针组治疗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语言功能亚项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4项的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患者WAB语言功能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1.4常规定位TMS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语言功能亚项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4项的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患者WAB语言功能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2视图命名的比较经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治疗前四组患者的视图命名得分及命名反应时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四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四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视图命名反应时有显着性差异,c2=19.228,P=0.000,按a=0.05水准,认为四组间治疗后命名反应时不同。2.1 TMS亚组治疗前后两组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命名反应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相应脑区TMS组治疗后命名反应时为9.50(8.53,10.47),常规定位TMS组治疗后命名反应时为12.05(11.1,12.737),Z=-3.58,P=0.000,提示相应脑区TMS定位治疗后命名反应所需时间较小,命名能力较常规定位TMS治疗有所提高。治疗前后组内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结果提示相应脑区TMS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得分及反应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定位TMS组命名反应时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针刺亚组治疗前后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视图命名得分与命名反应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组内秩和检验结果提示相应脑区头针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得分及反应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针刺组命名反应时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相应脑区TMS组及相应脑区头针组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视图命名得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命名反应时比较Z=-3.669,P=0.000,其中相应脑区TMS组命名反应时为9.50(8.53,10.47),相应脑区头针组命名反应时为12.35(11.15,13.25),提示相应脑区TMS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反应时优于相应脑区头针组。2.4常规定位TMS组及常规针刺组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视图命名得分及命名反应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常规定位TMS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得分及命名反应时改善未见差异。3失语疗效评分比较经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治疗后四组患者的失语严重程度相比X2=2.291,P=0.933,按a=0.05水准,尚不可认为四种方法治疗失语症的有效率有差别。4相应脑区定位治疗语义损伤亚组及语音损伤亚组的比较4.1相应脑区TMS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相应脑区TMS组分为语音损伤组及语义损伤组两个亚组,两亚组进行治疗前后的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语音损伤亚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理解、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义损伤亚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理解、复述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语音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TMS刺激左额下回后部,对命名及理解能力改善较好,语义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TMS刺激左颞中回,对理解及复述能力改善较好(P<0.05)。4.2相应脑区头针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相应脑区头针组分为语音损伤组及语义损伤组两个亚组,两亚组进行治疗前后的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语音损伤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自发语言、理解、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义损伤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各项功能评分中与治疗前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语音损伤亚组的语言功能恢复优于语义损伤亚组。结论:1以受损语言中枢靶向定位的TMS治疗对失语患者综合语言能力改善较为明显,其中以理解功能及视图命名改善较为显着,优于右Broca镜像区定位的TMS治疗患者,且对视图命名能力的改善以提高反应时为主。2以受损语言中枢体表投影区头皮围针治疗对失语症患者自发语言功能改善较为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患者。3受损语言中枢体表投影区围针治疗对于语音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疗效优于语义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而对于语义受损为主的失语患者,TMS靶向定位治疗效果可能优于针刺定位治疗。

吴跃峰[3](2016)在《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阐述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基础与观察通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通元针法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通元针刺组与普通针刺组。通元针法针刺组:取穴为百会、前项、后顶、水沟、膈俞(双)、心俞(双)、关元、气海、神门(双);随症取穴:偏瘫加患侧手三针(患侧)、足三针(患侧);口角歪斜加患侧地仓透颊车(患侧);失语加舌三针;辨证取穴:气血亏虚证配脾俞(双);痰浊阻窍证配膻中、丰隆(双)、中脘;火热内盛证配曲池(双)、内庭(双);肝阳上亢证配曲泉(双)、太冲(双)、肝俞(双);瘀血阻络证配血海(双)、膈俞(双)、四关;腑气浊留证配中脘(双)天枢(双);肾精亏虚证配阴谷(双)、太溪(双)。操作:取坐立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后,按上述穴位顺序依次快速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次,按病情之虚实进针后行补泄手法,每间隔10-15分钟行针1次,每日针灸治疗1次。15次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普通针刺组取穴:百会、四神聪、悬钟(双)、太溪(双)、足三里(双)、大钟(双);随症取穴:偏瘫加患侧手三针(患侧)、足三针(患侧);口角歪斜加患侧地仓透颊车(患侧);失语加舌三针。辨证配穴:气血亏虚加气海(双)、膈俞(双);痰浊阻窍加丰隆(双)、中脘(双);火热内盛证配曲池(双)、内庭(双);肝阳上亢证配曲泉(双)、太冲(双)、肝俞(双);瘀血阻络加膈俞(双)、委中(双);腑气浊留证配中脘(双)、天枢(双);肾精亏虚证配阴谷(双)、太溪(双)。操作: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次,按病情虚实进针后行补泄手法,每间隔10-1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量表评估,量表包括: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astgawa Dementia Scale, H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Daily Living Scale, ADL)、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the Se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SDSVD),分别对比治疗前后各组积分变化以及组间差异。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研究成果:1.治疗前进行两组基线比较,提示两组基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通元组与普通组都可提高患者HDS量表的积分(P<0.05),但两者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细分项的评分之中通元组可提高患者日常常识与近记忆力的量表积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定向力、远记忆力及计算力量表积分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对患者日常常识与近记忆力能力可能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5),普通组对定向力、远记忆力及计算力量表积分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元组可提高患者MMSE量表的积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可能能提高患者MMSE量表的积分,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元组与普通组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性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5.通元组与普通组都可降低患者IADL、PSMS、ADL量表的积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元组与普通组治疗前后两者差异的对比中通元组降低PSMS量表的积分效果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元组与普通组治疗前后IADL与ADL量表的积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通元组与普通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中,治疗后两者均能降低患者SDSVD量表的积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元组与普通组两组治疗前后的组间差异中,通元组对SDSVD量表的积分的降低程度高于普通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通元针法与普通常规针刺均对VaD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通元针法治疗VaD的临床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方法:通元针法与普通针法均能改善VaD患者的中医证候,但通元针法疗效更为明显;通元针法能明显改善VaD患者的短期记忆力与日常常识,优于普通针刺组;通元针法能明显改善VaD患者的躯体性自理能力,优于普通针刺组。3.通元针法治疗VaD疗效显着,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马彬[4](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赵奕[5](2013)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本研究,进一步阐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理,为通督调神针刺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病人,采用随机数字量表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通督调神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干扰因素。治疗组:主穴包括百会、神庭、印堂、人中、风府;辅穴包括:太冲、太溪、内关、丰隆、三阴交。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对照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辅穴:太溪、悬钟、足三里、大钟;得气候留针30分钟。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1.5寸不锈钢针灸针,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eale, HDS)、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Score, NFDS)、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the Se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 SDSVD)的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程度、Hachinsrk氏(HIS)缺血积分、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积分、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积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积分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在HDS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3.在MMSE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4.在ADL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PSMS(躯体性自理能力量表)、ADL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ADL总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5.在NFDS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较好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6.在SDSVD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SDSVD积分)疗效比较(PP)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别,均有较好效果。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者差别不明显。7.患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与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着降低患者一氧化氮(NO)和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的测定值,且通督调神针刺法较常规针刺法更明显。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3.通督调神针刺法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在清除患者自由基和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常规针刺组更具有显着性。4.通督调神针刺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磊,伦新,王翊沣[6](2011)在《头部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治疗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头颅CT定位围刺长留针法和常规留针法治疗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脑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7)。对照组采用常规留针法,头颅CT定位围刺,留针30 min;观察组采用长留针法,头颅CT定位围刺,留针3 h。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修订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DL、MMSE、HDS-R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颅CT定位围刺长留针法治疗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留针法。

许倩[7](2011)在《CT定位围针法为主治疗梗塞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是指一组由缺血性和/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损害所致的痴呆,其患病率大约占脑卒中幸存者中的1/3。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以及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己成为人类衰老过程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地治疗本病或控制本病病程进展的方法和药物。该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长期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也给病员家庭、社会及国家增添了沉重的负荷。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目的本课题针对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这些特点,采用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修订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生存质量量表-36题健康调查问卷(SF-36),观察头颅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定位围针法(简称“CT定位围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前后各量表积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从而了解CT定位围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并对CT定位围针法与传统头针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为CT定位围针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行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检测,观测其变化情况,以期为CT定位围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8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到CT定位围针组(治疗组)41例和传统头针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分析者(即第三者)盲法。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在对基础疾病行药物治疗前提下,CT定位围针组以头颅CT定位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最近距离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行围针治疗,传统头针组则交替取顶中线、额中线、颞前线、颞后线针刺。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5寸不锈钢针灸针平刺,得气后以180-200次/分的频率捻转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约1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修订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生存质量量表-36题健康调查问卷(SF-36)的疗效及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行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检测。所有结果均用SPSS13.0分析。结果1在认知能力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56.41%,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为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9%。在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认知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2在痴呆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1.54%,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3%。在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痴呆程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3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9.2%,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4%。在积分方面,治疗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积分及ADL总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且在改善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传统头针法有优势。4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66.67%,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与传统头针法对患者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两者差别不明显。5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善有较好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6在生存质量量表-36题健康调查问卷积分方面,治疗组在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三个维度的积分及总积分上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积分改善有较好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且在患者心理因素影响的维度上较传统头针法有优势。7在患者血清内皮素(ET)值和血清一氧化氮(NO)值的测定方面,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显着降低患者血清内皮素(ET)值,升高血清一氧化氮(NO)值(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在扩张脑血管、调节患者脑血流量方面较传统头针法更具有显着性。结论1两种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 CT定位围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头针法。3 CT定位围针法在患者心理因素影响的领域效果较明显,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传统头针法。4 CT定位围针法能显着降低患者血清内皮素(ET)值,升高血清一氧化氮(NO)值,在改善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及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传统头针法更具有显着性。5CT定位围针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君[8](2011)在《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中出血性中风,又称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发病急,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后遗症又缠绵难愈。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出血患者数量也日益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高昂的康复费用给家庭、社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脑出血及其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针对脑出血的这一难题,对最大限度地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及降低病死率开展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目的本课题针对目前治疗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这一特点,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血肿及水肿体积、CT值、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及主要症状量表来研究CT定位围针法(即以头颅CT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每个检测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探索防治本病的新疗法,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82例符合条件的脑出血患者,均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CT定位围针组(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头针组),每组41人。两组均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围针组采用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头针组采用针刺顶颞前斜线上(运动区),顶颞后斜线(感觉区)。两组均在得气后以行180-200次/min频率捻转2min,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约1分钟,1次/日,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每两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肿及水肿体积、CT值、TNF-a、IL-6、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及主要症状观察表检测评定。所有结果均用SPSS 13.0分析。结果1.在总体疗效方面:围针组40例中基本痊愈7例(17.5%),显效24例(60%),有效8例(2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为97.5%;头针组40例中,基本痊愈3例(7.5%),显效20例(50%),有效9例(22.5%),无效8例(20%),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总有效率围针组明显高于头针组,说明前者疗效优于后者。2.在血肿及水肿吸收、CT值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同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方法都能促进血肿及水肿吸收、降低CT值,且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3.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标准评分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标准评分,且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4.在TNF-a、IL-6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降低患者血清中TNF-a、IL-6的含量,且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5.在主要症状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疗效相当(除个别症状外),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但治疗后组间比较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性,这可能与样本量小或症状分级没有数值那么精确有关。结论1.CT定位围针法和传统头针法治疗脑出血均可以加快血肿及水肿的吸收、降低CT值、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风疗效标准量表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降低血清中TNF-a和IL-6的含量、改善主要症状,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临床疗效。2.CT定位围针法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头针法。3.CT定位围针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能实行规范化操作,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许电[9](2010)在《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相关因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中风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临床上根据病理的不同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目前,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基本包括了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包括辨证施治、传统古方、经验方、单味药、有效成分提取物、针剂及各种针刺疗法等,显示出了中医在防治缺血性中风病方面的优势。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治疗的重点应该是保护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的脑组织,使缺血半暗带区域内那些处于可逆性损伤的脑细胞尽可能被挽回,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目的:本研究在进行了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筛选出与缺血性中风发病及复发关系较密切的相关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原Ⅲ(AT-Ⅲ)和同型半胱氨酸(HCY)。通过临床观察,对照病灶定位围针组与传统头针组对上述各因素的调节,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复发率的影响,来探讨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影响的作用机理,为预防缺血性中风复发寻找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根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为中风,并于发病1周内接受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术(MRI)检查并证实有缺血性病灶,选取2008.7-2009.11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组30人,传统头针对照组30人。治疗组(病灶定位围针组):以CT或MR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后,用28-30号1寸不锈钢华佗牌毫针,针尖与头部呈30。角刺入,针刺方向均朝向投射区的中心,每间隔2cm处进一针,得气(患者局部有酸、麻、胀、热感受为度)后接用C6805-2A电针治疗仪,施以连续波,每分钟100-120次,每次通电30分钟,患者自觉舒适为宜。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针具、针刺角度、针刺手法及配穴同病灶定位围针组。治疗时主穴与配穴同时使用。配穴针法同常规针法,至病人有针感为度,采用提插与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疗程:每天1次,连续5天后休息2天,35天为1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入院24h内和治疗完一个疗程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抽血检查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原Ⅲ(AT-Ⅲ)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治疗完一个疗程时疗效统计;并于治疗一个疗程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观察患者的复发率。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35天时的MESSS评分、NIHSS评分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51.72%,显效率为37.93%,有效率为10.37%;对照组基本痊愈率为27.58%,显效率为41.38%,有效率为31.03%,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35天时都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抗凝血酶原Ⅲ,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完一个疗程后6个月内治疗组的中风复发率为24%,对照组中风复发率为57.69%,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降低中风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灶定位围针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病灶定位围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良性调节相关因素及降低中风复发率方面都优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因此,病灶定位围针更能刺激病灶,更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更能促进患者康复,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宋琼明[10](2010)在《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多学科同步观察分析,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范围内,客观观察评价针刺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参照2006年美国神经疾病协会制订的标准(DSM-Ⅳ、美国国立神经与语言疾病及中风研究所(NINCDS)及美国痴呆和相关疾病协会(ADRDA)制订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诊断标准、加拿大卒中网联合颁布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和1990中国中医药学会年提出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老年呆病的诊断标准筛选中风血管性障碍患者,根据临床需要设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适合入组研究的中风血管性障碍患者。临床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合格中风血管性障碍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的同时给与常规康复锻炼和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与常规康复锻炼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针刺穴位以百会、风池(双)、人中、神门(双)为主穴,根据临床中医辨证肾虚者配以肾俞、太溪,肝肾阴虚者配内关、三阴交,痰瘀者配丰隆、三阴交,气滞血瘀者配膈俞、悬钟。刺法上,百会需向前平刺、人中需向上斜刺、风池需向对侧鼻尖球方向斜刺、神门直刺,配穴按照常规刺法进行,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合格受试者入组后,详细记录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重要疾病史、用药史、记忆病史和家族史等基本情况,记录包括髓海不足、气血亏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脾肾两虚证等主证以及有关兼证的症状项目,应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应用画钟、人像辨认、物体记忆试验(FOM)、数字广度测试(DST)、词汇流畅性试验(RVR)和Boston命名试验(BNT)对患者的神经心理进行测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活动功能(FAQ)量表对患者进行社会生活功能的评价,应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CT或MRI结果进行VCI的鉴别诊断。在以上基线资料均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后,按照试验方案分别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以就诊时、治疗后第一周末、第二周末、第三周末为观察点,详细记录主要效应指标CGIC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Guy 1976)和包括认知与日常活动、社会功能等记分(MMSE总分、FAQ总分、ADL总分、画钟、FOM总分、RVR总分、DBT总分、BNT总分)的改变情况。用于观察安全性的包括血、尿、粪常规、GPT、BUN、血糖、血脂、心电图、CT或MRI等实验室检测项目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检测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如疑有不良反应时,应随时检测。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均必须如实记录,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症状的轻重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临床研究结束后,及时汇总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最后客观评价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根据数据资料及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分类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同时进行意图-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es, ITT)和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er-protocol subjects analysis)。次要效应指标中单项指标数据缺失,以该组的均数代替。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认知与日常活动、社会功能等治疗前后的变化及组间的显着性检验。主要疗效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及重复测量分析方法,以终点值作为因变量,试验措施、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合并用药情况等作为协变量,统计模型中检验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共有合格受试者120例,经过简单随机分组后,针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痴呆类型、VCI严重程度构成、教育程度和既往病史分布、病程、CT检查结果、中医症状计分、治疗前合并用药情况、认知功能和社会、日常活动能力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和依从性比较上均没有差别,两组在基线水平上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以综合疗效评价参考CGIC为主要效应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意图一治疗分析中两组CGIC平均分分别为3.38(95%CI:3.07-3.68)和3.25(95%CI:2.96~3.53),两组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表明,两组CGIC平均分分别为3.38(95%CI:3.06~3.70)和3.15(95%CI:2.84~3.45),两组的差异也无显着性意义,这说明两组患者完成全部规定疗程并有高依从性。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高血压病史为协变量,以组别为影响因素,分别对各个次要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每4周两组MMSE均平均增加1分左右,但其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不显着,而且各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协方差分析模型结果是:合并高血压与否=0.09,性别=1.7,年龄=76.3,教育程度分级=1.8。多元分析显示,MMSE、FAQ、CDT. RVR和DST的时间效应的Wilks X检验F值分别为6.8、2.9、3.9、2.9和5.3,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0.04、0.01、0.04和0.002,其他指标Wilksλ检验的P值均>0.1,且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的比较,P值也均>0.1。为明确两组比较出现假阴性可能性的大小,即了解统计检验发现两组所存在差异的能力,对综合疗效比较进行检验效能(Power)的计算。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中,对照组进展率Pc=(15+2)/60=0.283,针刺组进展率Pt=(9+1)/60=0.166。经计算,统计检验效能为0.19<0.8。研究结果印证了该病病机及证候的有关认识。从表4、表5可见,以髓海不足、肾虚和以此为基础的复合证候的频数分布为66%(91/138),其次为心脾两虚(占18.84%)和气血两虚(占15.22%),兼证中则以瘀为主,其次为痰、火。安全性检测和不良反应观察中,治疗前检测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BUN),心电图,其中治疗前正常心电图者治疗后复查,仍为正常。上述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改变。安全性的观察表明,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例进行了治疗前后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肾功能(BUN)检测,未观察到针刺对血常规,心电图有影响。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在主要疗效和次要指标的比较上,尽管针刺治疗组对比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协方差模型的重复测量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对疗效的影响后,也未发现各个效应指标的有意义的组间差异。但通过统计检验效能的计算,可知本研究中检验效能较低(0.19),尚不能有足够的把握排除结果的假阴性,提示本研究的阴性结果可能是由于样本含量不足所致。如扩大试验的样本量,将能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综上所述,针刺治疗VCI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二、头颅CT定位围针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颅CT定位围针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一、概述
        二、痉挛性偏瘫的发生机制及表现
        三、痉挛性偏瘫的评定
        四、西医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一、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病因病机
        二、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进展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七、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估计
        二、分组方法
        三、对照
        四、盲法
        五、治疗方案
        六、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七、统计方法
        八、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处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脱落及不良事件分析
        三、治疗前两组基线数据分析
        四、疗效指标分析
        五、临床疗效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治疗方法
    第二节 疗效分析
    第三节 观察量表
    第四节 治疗时点
    第五节 随访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的TMS和头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失语症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失语症的认识
        1.2.1 失语症的发生机制
        1.2.2 失语症的恢复机制
    1.3 认知神经心理与失语症
        1.3.1 心理词典及语言加工通路
        1.3.2 认知神经心理学框架下的失语症特点
        1.3.3 语言加工的神经基础
    1.4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中医针灸治疗
        1.4.1 体针疗法
        1.4.2 舌针疗法
        1.4.3 放血疗法
        1.4.4 头针疗法
    1.5 失语症的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1.5.1 Schuell刺激法
        1.5.2 强制性言语行为疗法
        1.5.3 旋律音调疗法
        1.5.4 认知加工法
        1.5.5 计算机辅助治疗
        1.5.6 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
    1.6 失语症的精准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2.3.2 随机方法
        2.3.3 病例选择
        2.3.4 治疗方法
        2.3.5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6 不良事件及解决办法
        2.3.7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3.1.1 年龄
        3.1.2 性别及文化程度
        3.1.3 发病类型
    3.2 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
    3.3 视图命名的比较
    3.4 失语程度及疗效评分比较
    3.5 相应脑区定位治疗语义损伤亚组及语音损伤亚组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1.1 TMS对失语症疗效分析
        4.1.2 针刺治疗对失语症患者疗效分析
        4.1.3 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定位的TMS及头针治疗失语症
    4.2 不足与展望
    4.3 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赖氏通元针法释意
        1.1 赖新生教授治疗痴呆经验介绍
    2. 国内外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现状
        2.1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2.2 基于人体的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机理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验分组
        1.3 临床资料的处理
        1.4 分组和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观察
        1.8 数据管理以及统计分析
        1.9 技术路线
    2.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2.1 基线比较
        2.2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两组针法的组方比较
        3.2 通元针法的组方科学意义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痴呆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名与病位认识
        二、中医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血管性痴呆的辩证分型
        四、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一、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危险因素
        二、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理
        三、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
        四、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第三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病机取穴
        二、特色取穴
        三、头针
        四、电针
        五、艾灸
        六、眼针
        七、耳穴
        八、穴位注射
        九、舌针
        十、针药结合
        十一、综合疗法
    第四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一、针刺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二、针刺对脑部缺血、缺氧状态的影响
        三、针刺对自由基系统的影响
        四、针刺对VD大鼠海马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五、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六、促进大脑损伤后再修复
        七、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功能
        八、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九、β淀粉样蛋白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西医诊断标准
        三、中医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病例标准
        七、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的处理
        二、分组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安全性指标
        五、疗效评价性指标
        六、疗效评定标准
        七、安全性观察
        八、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三、治疗后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一、通督调神针刺法的选穴依据
    二、痴呆量表的选择依据
    三、临床疗效及疗效相关积分的变化分析
    四、安全性观察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六、存在问题和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头部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治疗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头颅CT定位围刺, 留针3 h。
        1.2.1.1 取穴
        1.2.1.2 针法
        1.2.2 对照组
    1.3 疗效标准
        1.3.1 临床疗效
        1.3.2 观察指标
        1.3.2.1 认知功能
        1.3.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2 结果
    2.2 认知功能比较
    2.3 ADL比较
3 讨论

(7)CT定位围针法为主治疗梗塞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1.1 祖国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命名
        1.2 历代医家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1.4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2 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2.1 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分类
        2.2 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危险因素
        2.3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2.4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3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研究
        3.1 改善脑组织神经突触超微结构
        3.2 改善脑血流状态及血管活性物质
        3.3 对抗自由基损伤
        3.4 调节神经递质释放
        3.5 改善脑电活动等
    4 围针法的依据和优势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
        2.4 试验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判断标准
        2.7 安全性观察
        2.8 统计学分析
    3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
        4.1 临床资料
        4.2 临床疗效分析
        4.3 观测量表积分变化情况
        4.4 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治疗方法
    2 临床疗效及疗效相关积分的变化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基线比较
        2.2 认知能力疗效及积分比较
        2.3 痴呆程度改善疗效及积分比较
        2.4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疗效及积分比较
        2.5 中医证候改善疗效及积分比较
        2.6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2.7 生存质量积分比较
    3 患者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检测
    4 安全性观察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6 存在问题和展望
        6.1 存在问题
        6.2 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缩略词表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脑出血的认识
        1.1 中医对脑的认识
        1.2 历代医家对脑出血的认识
    2 中医药对脑出血的治疗
        2.1 历代医家治疗中风的观点
        2.2 现代中医对脑出血的治疗
    3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研究
        3.1 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3.2 脑出血病理损害
    4. CT或MRI的作用
        4.1 CT在中风诊断中的应用
        4.2 CT在头颅手术中的作用
        4.3 CT在脑出血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5.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治疗
        5.1 手术治疗
        5.2 内科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中止、剔除标准
        2.6 意外情况的处理
        2.7 分组
        2.8 治疗方案
        2.9 临床观察指标
        2.10 疗效评定标准
        2.11 安全性观察
        2.12 结果分析
    3 技术路线
    4 结果
        4.1 收集病例情况
        4.2 治疗前比较
        4.3 治疗后比较
        4.4 治疗前后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治疗方法
    2 疗效分析
        2.1 两组基线及治疗前比较
        2.2 中风疗效及评分比较
        2.3 主要症状量表
        2.4 血肿及水肿体积和CT值
        2.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2.6 血清TNF-a、IL-6含量
        2.7 安全性观察
    3 量表选择
    4 治疗时点
    5 随访
    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存在问题和展望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 存在问题和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相关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1 中风的历史
        2 中风的病因病机
        3 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治疗
        4 缺血性中风的针灸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1. 发病机制
        2.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三、研究方法
        1 分组方法
        2 治疗方法
        3 疗效评定
        4 统计方法
    四、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比较
        2 疗效比较
        3 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4 实验室指标比较
        5 复发率比较
    五、讨论
        1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机
        2 选穴依据
        3 实验室观测指标基本反映了现代医学的进展
        4 临床研究结果评价
        5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中风的可能机理探讨
        6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二、中医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一) 病因、病机、病位
        (二) 证候学特点
        (三) 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章 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三、疗效判定标准
        四、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五、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治疗前基线特征可比性检查
        三、两组治疗前认知功能和社会、日常活动能力的情况
        四、疗效分析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观察表
    附录二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附录三 CGIC量表
致谢

四、头颅CT定位围针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张珊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的TMS和头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对比研究[D]. 姚滔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D]. 吴跃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5]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6]头部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治疗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 刘磊,伦新,王翊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06)
  • [7]CT定位围针法为主治疗梗塞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许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8]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D]. 张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相关因素的影响[D]. 许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10]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D]. 宋琼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标签:;  ;  

头颅CT定位外周针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近期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