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贵川蝗虫的新属和新种(二)(论文文献综述)
印象初,叶保华,印展[1](2014)在《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述了中国台湾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 3个新种。新种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同素木蹦蝗S.shirakii(Tinkham,1936)近似,但前胸背板的眼后带下缘具长方形黑斑和体较大,体长雄性为21.321.8 mm,雌性29.3 mm。新种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近似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纹,后缘中央具浅的凹陷,前胸背板黑色眼后带下方具倾斜纹,腹板中隔长等于最狭处。新种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近似台湾蹦蝗formosana(Shiraki,1910),不同之处为体较细,黑色眼后带在前胸背板下缘具长方形突出带,向后到达腹部未端,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1.2倍。列出了产于台湾的蹦蝗属8个种的检索表。
魏婷婷[2](2012)在《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是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日本南部和台湾的小翅类蝗虫,迄今已共知39种。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是其交配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特征在蹦蝗属分类中却很少应用。为探讨蹦蝗属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及分类价值,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蹦蝗属有代表性的18个物种(其中大陆地区13种,台湾地区3种,日本地区2种),224个个体的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进行了分析。在蹦蝗雄性肛上板选取13个同源标志点,以第1个和第5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尾须上选取5个标志点,以第4个和第5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在阳具基背片上选取14个标志点,以第1个和第8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对三个结构的标志点坐标分别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CVA分析和聚类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的种内及种间变化: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表明18个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种内个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Duncan检验结果表明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具有明显种间差异。箱线图结果显示大陆类群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比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小。2、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变化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肛上板和尾须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656,尾须和阳具基背片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555,肛上板和阳具基背片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739。相关系数大于0.5小于0.8,表明肛上板和尾须之间,肛上板和阳具基背片之间,尾须和阳具基背片之间中度正相关。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三者之间符合相关演变模型。3、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变异:在CVA散点分布图中,各物种分别有自己的分布中心,物种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整体上没有完全重叠的情况发生。肛上板、尾须散点图可以明显区分18个种,而阳具基背片的散点图结果显示,所有物种虽重叠严重,但仍可以区分开物种,。从部分扭曲图可知,肛上板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顶端和基部。尾须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基部、上枝和下枝。阳具基背片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桥和侧板。4、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变化的规律:聚类分析结果将蹦蝗属分为若干个分支。肛上板聚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类群和台湾类群关系比较近,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关系比较近,中国大陆类群和日本类群关系比较远。其中大陆类群可以尽一步划分,最少可以化分为两类。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在历史演化方面可能存在连续性。而尾须和阳具基背片的聚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类群、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没有明显分开,说明三个类群的关系比较近。这一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及支序分类结果有所差异。5、蹦蝗属的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具有明显的分类价值。
郑哲民,董佳佳,许升全[3](2010)在《新疆小翅类蝗虫一新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文中指出记述新疆北部地区斑腿蝗科1新属:拟小翅蝗属Alulacroides gen.nov.及1新种:小垫拟小翅蝗Alulacroides micronacroliu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印象初,李新江,印红[4](2007)在《黄佛蝗属分类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剑角蝗科:佛蝗亚科)(英文)》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记述了产于中国台湾的黄佛蝗属一新种台湾黄佛蝗Chlorophaleobida taiwanensis sp.n.。该新种同长翅黄佛蝗Ch.longusala Zheng,1982近似,其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无小缺口;前翅较长,明显超出后足股节端部;雄性下生殖板较长,顶端尖。文中附该属已知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台湾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郑哲民,张陵,杨亮,王延峰[5](2006)在《新疆北部地区蝗虫三新种记述(直翅目,斑翅蝗科)》文中研究表明记述采自新疆北部地区蝗虫3新种,即黑胫平顶蝗FlatovertexnigritibialisZhengetZhang,sp.nov.、三纹束颈蝗SphingonotustristrialZhengetWang,sp.nov.及布尔津束颈蝗SphingonotusburqinensisZhengetYa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王文强,杨自忠[6](2005)在《红胫平顶蝗(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雌性的发现》文中提出红胫平顶蝗(Flatovertex rufotibialis Zheng)的雄性为郑哲民先生1981年所记述的新种,标本采自云南昆明,当时未采到雌性.对我国斑翅蝗科昆虫进行研究,在整理采自云南大理(点苍山)的蝗虫标本时,发现有该种雌性一头,本文将雌性特征进行描述.
王文强[7](2005)在《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文中提出斑翅蝗科Oedipodidae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镌瓣亚目Caelifera蝗总科Acridoidea,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典型的植食性昆虫,部分种类为农牧业的重要害虫。全球已知128属965种(亚种),其中欧亚大陆分布有69属442种(亚种)。本论文共计21.7万字,整体照片和特征照片共65幅,插图17个,表格16个,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首次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进行了系统学研究。 总论:分为6章。第1章对斑翅蝗科的分类地位、分类历史、分类研究概况及其研究价值等进行了概括总结;第2章结合彩照和插图详细介绍了斑翅蝗科昆虫的形态特征,这是分类的基础;第3章在比较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发音器类型不同和退化消失,首次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进行进化分类学研究,将已知的该科昆虫分为8个亚科(其中4个新亚科):飞蝗亚科Locustinae、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异距蝗亚科Heteropterninae, nov.、新斑翅蝗亚科Neosphingonotinae, nov.、痂蝗亚科Bryodeminae、异痂蝗亚科Bryodemellinae、哑斑翅蝗亚科Oedipodacrinae, nov. 和聋斑翅蝗亚科Rashidinae, nov., 建立了亚科分类系统,并对各亚科间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第4章通过选用27个性状,首次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亚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支序分析,结果表明斑翅蝗科为一单系群,各亚科间的进化关系与进化分类学研究结论一致。同时,首次运用支序系统学原理对异痂蝗属Bryodemella(s. str.)通过选用34个不同性状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和推断;第5章对26种斑翅蝗(代表斑翅蝗科26个属)的16S rDNA序列进行了同源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斑翅蝗科为一单系群、该科昆虫16S rDNA序列富含A+T(70.1%)、异距蝗属Heteropternis为斑翅蝗科一特殊类群、欧亚大陆同非洲的属间关系要近于同美洲的属间关系,并对斑翅蝗科部分属间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而且,首次将16s rDNA的核苷酸保守序列应用于异痂蝗属下阶元的分类研究,表明16s rDNA序列可作为非常有用的遗传标记,为异痂蝗属下阶元的分类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第6章从斑翅蝗科昆虫区系及地理分布特点出发,探讨了斑翅蝗在世界和欧亚大陆两个不同地理分布区的分布特征和组成特点。 各论: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共记述8亚科69属442种(亚种),列出各属、种同物异名及其引证文献和地理分布,编写了属检索表和部分属
毛本勇[8](1998)在《滇西苍山地区蝗虫及其生态地理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5—1997年间对滇西苍山地区蝗虫及其生态地理进行调查,共获得蝗虫48种。结合以前有关纪录,已知苍山地区蝗虫6科42属55种,其中4种为云南省新纪录。苍山地区蝗虫呈三个垂直分布的生态地理类型。
郑哲民,石福明,陈军[9](1994)在《四川省斑腿蝗科三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文中研究说明记述了采自四川省斑腿蝗科三新种,即古蔺卵翅蝗Caryandagulinensissp.nov.,笋子山蹦蝗Sinopodismasunzishanensissp.nov.及金沙拟凹背蝗Pseudoptygonotusjinshaensissp.nov.
蒋国芳,郑哲民[10](1994)在《澜沧卵翅蝗雄性及尖峰胃蝗雌性的首次发现(直翅目:斑腿蝗科)》文中指出记述了首次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的澜沧卵翅蝗CaryandalancangensisZheng雄性和在海南尖峰岭发现的尖峰胄蝗StolziajiafensisZhengetMa雌性.澜沧卵翅蝗雌性和尖峰胄蝗雄性,郑哲民已分别于1982年、1989年发表.
二、云贵川蝗虫的新属和新种(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贵川蝗虫的新属和新种(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Sinopodisma huangi sp.nov. (Figs.1-6) |
2 Sinopodisma xui sp.nov. (Figs.7-12) |
3 Sinopodisma yangi sp.nov. (Figs.13-18) |
附录:新种简记 |
1.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 (图1~6) |
2.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 (图7~12) |
3.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 (图13~18) |
(2)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蹦蝗属概述 |
1.1.1 蹦蝗属分类地位 |
1.1.2 蹦蝗属的研究现状 |
1.2 几何形态测量学概述 |
1.2.1 几何形态测量学的产生及发展 |
1.2.2 几何形态测量学基本理论 |
1.2.3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昆虫分类学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标本整理 |
2.2.2 图像获取及数字化 |
2.2.3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2.4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及箱线图(Boxplot) |
2.2.5 相关性分析 |
2.2.6 规范变量分析法(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CVA) |
2.2.7 聚类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蹦蝗雄性生殖相关结构大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
3.1.1 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表型差异性分析 |
3.1.2 18种蹦蝗雄性尾须表型差异性分析结果 |
3.1.3 18种蹦蝗雄性阳具基背片表型差异性分析结果 |
3.1.4 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相关性分析结果 |
3.2 蹦蝗雄性生殖相关结构形态变异分析结果 |
3.2.1 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CVA分析结果 |
3.2.2 18种蹦蝗雄性尾须CVA分析 |
3.2.3 18种蹦蝗雄性阳具基背片CVA分析 |
3.3 脑螺雄性相关结构形态聚类结果 |
3.3.1 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形态聚类结果 |
3.3.2 18种蹦蝗雄性尾须形态聚类结果 |
3.3.3 18种蹦蝗雄性阳具基背片聚类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三者之间符合相关演变模型 |
4.2 蹦蝗属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在种内稳定,种间差异明显,是比较可靠地分类特征 |
4.3 CVA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蹦蝗属的分类结果与经典分类学有所差异 |
4.4 推测蹦蝗属物种形成符合渐变模型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黄佛蝗属分类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剑角蝗科:佛蝗亚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Key to the known species of genus Chlorophlaeoba Ramme, 1941 |
Chlorophlaeoba taiwanensis sp. nov. Figs. 1-3 |
(5)新疆北部地区蝗虫三新种记述(直翅目,斑翅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1 黑胫平顶蝗, 新种Flatovertex nigritibialis Zheng et Zhang, sp. nov. (图1~9) |
2 三纹束颈蝗, 新种Sphingonotus tristrial Zheng et Wang, sp. nov. (图10~12) |
3 布尔津束颈蝗, 新种Sphingonotus burqinensis Zheng et Yang, sp.nov. (图13~16) |
(6)红胫平顶蝗(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雌性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雌性 (图1:a~b) |
体色 |
体长 |
分布 |
(7)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总论 |
第1章 概述 |
1.1 蝗总科及其分类 |
1.2 斑翅蝗的命名 |
1.3 斑翅蝗科的特征 |
1.4 斑翅蝗科的分类地位 |
1.5 斑翅蝗科的分类历史 |
1.5.1 起始阶段(1758年~1800年) |
1.5.2 种类鉴定阶段(1801年~1900年) |
1.5.3 系统分类阶段(1901年~至今) |
1.6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6.1 世界斑翅蝗科分类研究概况 |
1.6.2 中国斑翅蝗科分类研究概况 |
1.7 斑翅蝗的研究价值 |
第2章 形态学 |
2.1 体形 |
2.2 头部 |
2.3 胸部 |
2.4 腹部 |
2.5 卵 |
第3章 进化分类学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研究方法 |
3.2.2.1 标本采集方法 |
3.2.2.2 标本制作 |
3.2.2.3 观察鉴定 |
3.2.3 分类特征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支序系统学研究 |
4.1 概述 |
4.1.1 支序系统学的基本概念 |
4.1.2 支序系统学的方法论 |
4.1.3 支序分析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4 支序分析在斑翅蝗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研究材料 |
4.2.1.2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 |
4.2.2.1 斑翅蝗科亚科间系统发育关系 |
4.2.2.2 异痂蝗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
4.2.3 讨论 |
4.2.3.1 斑翅蝗科亚科间系统发育关系 |
4.2.3.2 异痂蝗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
第5章 分子系统学研究 |
5.1 概述 |
5.1.1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
5.1.2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
5.1.3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对象 |
5.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5.1.5 分子系统学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5.1.6 分子系统学在斑翅蝗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5.2 实验部分 |
5.2.1 研究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2.1 一般试剂 |
5.2.2.2 溶液配制 |
5.2.2.3 试剂盒 |
5.2.2.4 标准分子量 |
5.2.3 实验仪器设备 |
5.2.4 实验步骤 |
5.2.4.1 总DNA的提取 |
5.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5.2.4.3 引物设计 |
5.2.4.4 PCR反应 |
5.2.4.5 PCR产物的回收与测序 |
5.2.4.6 DNA序列数据的处理及分子系统树的重建 |
5.3 结果 |
5.3.1 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
5.3.2 斑翅蝗科部分属间系统发育关系 |
5.3.2.1 斑翅蝗科属间16S rDNA序列组成及变异 |
5.3.2.2 斑翅蝗科部分属的分子系统树 |
5.3.3 异痂蝗属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 |
5.3.3.1 异痂蝗属种间16S rDNA序列组成及变异 |
5.3.3.2 异痂蝗属种间分子系统树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斑翅蝗科部分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 |
5.4.1.1 斑翅蝗科属级以上阶元间的关系 |
5.4.1.2 斑翅蝗科的分类学地位 |
5.4.1.3 斑翅蝗科部分属间关系 |
5.4.2 异痂蝗属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 |
第6章 地理分布及区系研究 |
6.1 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 |
6.2 世界斑翅蝗科属级分布及区系组成 |
6.2.1 分布状况及其区系组成成分 |
6.2.2 区系组成特点 |
6.3 欧亚大陆斑翅蝗科属级分布及区系组成 |
6.3.1 分布状况及其区系组成成分 |
6.3.2 区系组成特点 |
各论 |
飞蝗亚科LOCUSTINAE |
分属检索表 |
Pycnodictya St(?)al, 1873 |
Dittopternis Saussure, 1884 |
踵蝗属Pternoscirta Saussure, 1884 |
Chloebora Saussure, 1884 |
飞蝗属Locusta Linnaeus, 1758 |
土色蝗属Scintharista Saussure, 1884 |
车蝗属Gastrimargus Saussure, 1884 |
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 |
分属检索表 |
Pusana Uvarov, 1940 |
绿肋蝗属Parapleurodes Ramme, 1941 |
Paracinema Fischer, 1853 |
草绿蝗属Parapleurus Fischer-Waldheim, 1853 |
绿纹蝗属 Aiolopus Fieber,1853 |
尖翅蝗属 Epacromius Uvarov,1942 |
Platypygius Uvarov,1942 |
平顶蝗属 Flatovertex Zheng,1981 |
Chifanicus Benediktov,2001 |
短腿蝗属 Hilethera Uvarov,1923 |
突眼蝗属 Eremoscopus Bei-Bienko,1951 |
Morphacris Walker,1870 |
Grammoscapha Uvarov,1942 |
小车蝗属 Oedaleus Fieber,1853 |
乌饰蝗属 Psophus Fieber,1853 |
驼背蝗属 Pyrgodera Fischer-Waldheim,1846 |
Brunnerella Saussure,1888 |
小驼背蝗属 Ptetica Saussure,1884 |
斑翅蝗属 Oedipoda Serville,1831 |
小跃蝗属 Mioscirtus Saussure,1888 |
金沙蝗属 Kinshaties Cheng,1977 |
赤翅蝗属 Celes Saussure,1884 |
壮蝗属 Ochyracris Zheng,1991 |
疣蝗属 Trilophidia St(?)l,1873 |
Mecistopteryx Saussure,1888 |
圆顶蝗属 Acrotylus Fieber,1853 |
方额蝗属 Quadriverticis Zheng,1999 |
Phaeonotus Popov,1951 |
Heliopteryx Uvarov,1914 |
Pseudoceles Bolivar,1899 |
Cophotylus Krauss,1902 |
小屏蝗属 Aurilobulus Yin,1979 |
蓝尾蝗属 Cyanicaudata Yin,1979 |
Thalpomena Saussure,1884 |
Chondronotulus Uvarov,1956 |
Eusphingonotus Bei-Bienko,1950 |
束颈蝗属 Sphingonotus Fieber,1852 |
Eusphingoderus Bei-Bienko,1950 |
侧觚蝗属 Sphingoderus Bei-Bienko,1950 |
Asphingoderus Bei-Bienko,1950 |
藏蝗属 Tibetacris Chen,1964 |
旋跳蝗属 Helioscirtus Saussure,1884 |
Vosseleriana Uvarov,1924 |
沙蝗属 Hyalorrhipis Saussure,1884 |
长距蝗属 Longipternis Yin,1984 |
Jacobsiella Harz,1975 |
细距蝗属 Leptopternis Saussure,1884 |
异距蝗亚科,新亚科 HETEROPTER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异距蝗属 Heteropternis St(?)l,1873 |
沼泽蝗属 Mecostethus Fieber,1852 |
胫刺蝗属 Compsorhipis Saussure,1889 |
新斑翅蝗亚科,新亚科 NEOSPHINGONOT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Neosphingonotus Benediktov,1998 |
痂蝗亚科 BRYODEMINAE |
分属检索表 |
蔷(尤氏)蝗属 Uvaroviola Bei-Bienko,1930 |
Andrea Mishchenko,1989 |
Bryodemacris Benediktov,1998 |
痂蝗属 Bryodema Fieber,1853 |
皱膝蝗属 Angaracris Bei-Bienko,1930 |
拟皱膝蝗属 Angaracrisoides Gong et Zheng,2003 |
异痂蝗亚科 BRYODEMELLINAE |
分属检索表 |
异痂蝗属 Bryodemella Yin,1982 |
Jinabia Uvarov,1952 |
Fitzgeraldia Uvarov,1952 |
哑斑翅蝗亚科,新亚科 OEDIPODACR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哑斑翅蝗属 Oedipodacris Willemse,1932 |
聋斑翅蝗亚科,新亚科 RASHID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聋斑翅蝗属 Rashidia Uvarov,1933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图版 |
附录 |
致谢 |
四、云贵川蝗虫的新属和新种(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J]. 印象初,叶保华,印展. 昆虫学报, 2014(06)
- [2]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D]. 魏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3]新疆小翅类蝗虫一新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J]. 郑哲民,董佳佳,许升全. 昆虫分类学报, 2010(04)
- [4]黄佛蝗属分类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剑角蝗科:佛蝗亚科)(英文)[J]. 印象初,李新江,印红. 昆虫学报, 2007(10)
- [5]新疆北部地区蝗虫三新种记述(直翅目,斑翅蝗科)[J]. 郑哲民,张陵,杨亮,王延峰. 动物分类学报, 2006(02)
- [6]红胫平顶蝗(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雌性的发现[J]. 王文强,杨自忠.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 [7]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D]. 王文强. 河北大学, 2005(08)
- [8]滇西苍山地区蝗虫及其生态地理调查研究[J]. 毛本勇. 大理师专学报, 1998(03)
- [9]四川省斑腿蝗科三新种(直翅目:蝗总科)[J]. 郑哲民,石福明,陈军.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3)
- [10]澜沧卵翅蝗雄性及尖峰胃蝗雌性的首次发现(直翅目:斑腿蝗科)[J]. 蒋国芳,郑哲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