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裁员问题初探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裁员问题初探

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慧[1](2021)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下的企业舆论与职工感知 ——以1992-2002年的山西机床厂为例》文中指出

李长江,谌昱[2](2019)在《我国企业兼并重组的根本任务、重点行业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第一次兼并重组浪潮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目的是"减员增效"但效果并不明显,不仅没有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而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行。第二次兼并重组浪潮就是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兼并重组,既是应对产能过剩的一种无奈选择,又是应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局面的一种主动作为。当下的兼并重组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去产能、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创品牌"为目的;要突出重点,率先加快重点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点带面,引导更多行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国际竞争力、企业管理和劳动关系等方面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烨楠[3](2016)在《国有企业改革下的职工流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职工流动作为三十多年来反映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经济制度转变的缩影,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职工流动也变得越加频繁,职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也越发的突现出来,国有企业职工流动也成为了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妥善处理好国有企业职工流动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职工自由流动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为主线,将文章分为四部分对国有企业改革下的职工流动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从马克思主义劳动力流动理论入手,阐述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并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劳动力配置机制与国有企业职工流动的状况。第二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破除旧体制,实现企业职工自由流动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历程;同时,对新时期国有企业职工流动的现状、新特点与成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三章,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在国有企业职工流动与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流动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引起这些问题和缺陷的原因。第四章,对国有企业职工流动中出现问题提出了建议对策,包括企业职工流动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两个方面,从而促进企业职工进一步健康、有序、自由的流动。

王庆明[4](2011)在《身份产权变革 ——关于东北某国企产权变革过程的一种解释》文中指出在西方社会中,自19世纪自我调节市场确立之后,制度化的私有产权概念长期以来仅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前提,而并不构成研究议题。恰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型赋予了产权问题新的意义。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还是以波兰为代表的中欧,在推进国企产权变革进程中工人都是产权关系变革的参与者乃至执行者。而且工人身份的转换是伴随着企业所有权性质变更的一个“自然”演进过程,并不构成产权变革的一个单独议程。但中国国企产权变革有三个异于苏东国家的鲜明特征:其一,中国国企产权变革是以职工身份置换为先导的,通常是身份置换之后再进行股权置换;其二,中国国企产权变革进程中大规模的群体性的冲突几乎都与职工身份的变化有关。其三,一些原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完成,企业股权置换结束,甚至企业破产拍卖以至于空间意义上的企业消失之后,一些原企业职工仍然通过上访抗争等方式对自身权利进行追溯。这三个特征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国企职工的身份构成了他们分享、追溯国企产权的一个重要依据。从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变革的制度性原点看,中国产权制度的内核并不是财产的归属与处置的问题,更不是以排他性的占有为前提的市场性合约。一方面,产权之于企业组织而言,在变革之前,国有企业在经营(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和让渡权等各个方面都是“缺失”的,国家是唯一合法的产权主体,企业与国家之间是一种行政性的委托契约关系,企业组织本身具有的是一种虚置的产权结构。另一方面,产权之于职工个体而言,是一种因身份结构而确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嵌入于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及单位的福利制度之中。所以国有企业产权变革关涉到两个层面:一是企业组织的所有权置换。再则,企业职工的身份置换,即改变事实上长期享受的终身就业、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的身份而这种身份结构是国家、企业以及工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彼此共享的一种关系结构。中国国企产权关系变革是在不完全抛弃传统体制的再分配逻辑和不完全引入体制外的市场机制逻辑的双重前提下进行的。不完全的体制内逻辑和不完全的体制外逻辑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是中国产权变革呈现为不完全产权关系变革的重要前提。在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变革过程中,国企职工对身份权利诉求的合理性基础是国家政治体制延续性及其对工人身份权利的一种制度性承诺。

苏潜[5](2011)在《基于员工地位与行为视角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以M公司为例:1961-2010》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员工地位与行动为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本文是一项实证研究,采用关键性个案分析的方法,将研究的重点锁定在国有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个案,以国有企业转型前后的文献资料和访谈调查的资料为基础,通过考察员工地位与行动的变化,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变迁的深刻内涵,丰富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解决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揭示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实现路径,并对未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出政策建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员工的地位与行动为视角,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机制表现为庇护-依赖机制,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表现为庇护-依赖关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国家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构建国有企业的庇护-依赖机制,其社会意义大于其经济意义。但这种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存在着无限性、不平等性以及激励不相容性等问题,从而无法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动力。在转型期,国有企业理想的改革模式就是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种改革思想指导下,员工与组织关系被“市场化”,员工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被“边缘化”,以员工地位与行动为视角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机制表现为“控制-抗争”机制。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而放弃对员工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仟,从而造成员工权益等方面的损失,是对国有企业基本性质和目标的背离。后改革期,面对工人的抗争,政府在企业与员工关系上采取了改革与修复的措施,并试图探索建立以“民主-均衡”为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机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工会制度性弱势等因素的影响,“民主-均衡”机制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工人的权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维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实现路径。国有企业发展受到市场准则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约束,市场化与民主化之间的双向运动是决定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变迁的基本力量。在市场化与民主化过程中,伴随员工地位与行动的变迁,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经历由庇护-依赖机制,到控制-抗争机制,再到民主-均衡机制的变迁过程。从公共管理的实践层面,要想解决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需要采取综合型的解决方案。所谓综合型的解决方案,就是从体制、机制、法制、工会以及标准体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相互配合、系统推进。从体制的角度来看,要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制,构建员工参与的公司治理模式和组织机构:从机制的角度来看,要完善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项机制,其中包括外部监督机制、内部问责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职工参与机制等,从而实现企业内在管理的民主-均衡;从法制的角度看,作为国有企业投资与监督主体的政府要强化法制建设,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制度化、规范化,并落实相关各项配套措施,从而使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着坚实的法制基础:从工会的角度来看,要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监督和促进作用,转变工会的角色以及工会主席的产生方式等,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从评价的角度来看,要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建立相应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

刘波[6](2008)在《浅析企业的减员增效工作》文中认为国有企业转企改制前,普遍采取"减员增效"策略,实质是一种变革性裁员。所谓变革性裁员,是指由企业战略变革、组织变革、重大技术革新等引发的,追求人员配置与组织特征相互吻合为主要目标的职位和人员削减活动。然而"减员增效"是一把双刃剑,于企业有利有弊。特别是规模化裁员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隐患或损害,需

姜地忠[7](2007)在《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变形——东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变形”》文中研究说明依据诺思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以"下岗不离厂"现象为案例,分析了东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由路径依赖造成的"制度变形"现象。指出了东北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强路径依赖性"特征,并分析了其原因所在,进而提出培育一个新的"社会基础"是有效破除这种"强路径依赖性"、顺利推进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李荣融[8](2003)在《坚持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改革方向 积极推进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促进再就业》文中认为

宜冰,林木[9](2002)在《千方百计拓宽门路促进就业——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论述的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李海民,陆小柳[10](2000)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问题初探》文中提出

二、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企业兼并重组的根本任务、重点行业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兼并重组浪潮
    (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兼并重组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景下的兼并重组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
    (一)钢铁行业
    (二)煤炭行业
    (三)其他资源性行业
三、兼并重组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加快技术创新
    (二)培优产品质量
    (三)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国有企业改革下的职工流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自我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及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职工流动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力流动理论
        一、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促使劳动力流动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劳动力流动
        三、社会化大生产促使劳动力流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劳动力配置机制与国营企业职工流动情况
        一、新中国初期高度集中的劳动力配置机制
        二、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职工流动情况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职工流动演变历程、流动现状及其成效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与职工流动演变历程
        一、职工流动的预热期
        二、职工流动的破冰期
        三、职工流动的井喷期
        四、职工流动的规范期
    第二节 国有企业职工流动现状及特点
        一、职工的流入状况及特点
        二、职工的流出状况及特点
        三、职工内部流动状况及特点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职工流动取得的成效
        一、推动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改善了经济结构布局,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有利于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第三章 国有企业职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国有企业职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量职工下岗,再就业面临难题
        二、流动前后职工的社会保障难以衔接
        三、流动过程中企业办社会问题依然严重
        四、国有企业人员流动错位
    第二节 国有企业职工流动存在问题原因
        一、两种经济制度的并存与转型
        二、没有可供借鉴的改革成功经验,政策出台不配套
        三、企业对职工流动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
第四章 对国有企业职工流动的建议对策
    第一节 国有企业职工流动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防止两极分化
        二、坚持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国家调控作用
    第二节 解决国有企业职工流动问题的建议
        一、加快国有企业产业升级,积极鼓励、引导非公经济发展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明确劳动力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中心
        四、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五、妥善对待职工流动,企业党委严把裁员、就业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身份产权变革 ——关于东北某国企产权变革过程的一种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述评
        1.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及其局限
        1.2.2 产权的社会视角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基本架构
第2章 产权制度变迁的“古典模型”:立足转型中国的检视
    2.1 产权的起源
    2.2 西欧封建社会的产权结构及其演变
    2.3 诺思难题:产权演变中的国家
    2.4 阿尔钦之谜: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的差异
    2.5 讨论:立足转型中国的思考
第3章 不完全产权变革:中国产权变革的实践逻辑
    3.1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产权变迁进路的理论反思
    3.2 社会主义国家转型研究的三种理论模型及其局限
        3.2.1 体制范式
        3.2.2 市场转型理论范式
        3.2.3 “比较资本主义”范式
    3.3 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体制奇迹:体制二元的产权结构
    3.4 不完全产权变革:产权变迁的另一种逻辑
    3.5 讨论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变革的发生机制
    4.1 问题的厘清:中国城市社会体制变革的发生机制
    4.2 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变革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4.3 中国国企产权变革初始阶段的动力机制
    4.4 中国国企产权变革初始阶段的行动分析
        4.4.1 国有企业产权变革过程中的三元行动主体
        4.4.2 国企产权变革初始阶段工人维权抗争的行动策略
    4.5 小结
第5章 单位解体过程中“单位人身份”的分化逻辑
    5.1 “单位人身份”的形成与问题的提出
    5.2 单位运行机制与工人行动逻辑:新传统主义模型及其拓展
        5.2.1 单位体制运行中的“新传统主义”
        5.2.2 有原则的特殊主义:单位制度文化的内核与工人分化的边界
    5.3 以市场为手段的再分配机制:单位解体的实践逻辑
    5.4 单位解体过程中的工人分化:新传统主义的延续与变异
        5.4.1 单位解体后的父爱主义:家长制的延续
        5.4.2 有原则的特殊主义作用的弱化
        5.4.3 实用主义私人关系作用的增强
    5.5 初步的结论与讨论
第6章 身份产权: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变革的一个分析框架
    6.1 身份产权:问题的引出
    6.2 身份何以构成一种产权?
    6.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6.4 身份产权变革: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变革的一个分析框架
        6.4.1 破产实验:产权变革的探索
        6.4.2 重组:产权性质不变与产权多元化格局的契合
        6.4.3 从“假退”到“真退”:工人身份分化的实践逻辑
        6.4.4 “主辅分离”与“假改制”
    6.5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体制二元社会:中国产权制度变迁的结构性基础
    7.2 不完全产权变革:产权变迁的一种独特形态
    7.3 身份产权变革:中国国企产权变革研究的另一种维度
    7.4 身份产权的形成演变与运行特征
        7.4.1 身份产权形成演变的制度性基础
        7.4.2 身份产权的来源
        7.4.3 身份产权的运行及其基本特征
    7.5 问题的进一步开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5)基于员工地位与行为视角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以M公司为例:1961-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视角与文献讨论
        1.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1.2.2 管理者的视角
        1.2.3 员工的视角
        1.2.4 消费者与环境的视角
    1.3 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理论创新
        1.5.2 实践创新
        1.5.3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有企业
    2.1 国有企业的定义与起源
        2.1.1 国有企业的定义
        2.1.2 国有企业的起源
    2.2 国有企业在公共治理结构中的地位
        2.2.1 理论依据
        2.2.2 实践依据
    2.3 员工是国有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2.4 组织机构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
        2.4.1 组织结构理论演进
        2.4.2 从科层制组织到网络化组织
    2.5 国有企业社责任的公共政策导向
        2.5.1 员工利益诉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逻辑
        2.5.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制度
        2.5.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政策问题
第三章 单位制下的庇护-依赖机制:1959-1978
    3.1 企业办社会阶段
    3.2 企业发展与工人地位获得
    3.3 庇护--依赖:单位体制下企业社会责任机制运行机理
        3.3.1 功能复合性和责任无限性
        3.3.2 利益均衡和政治热情
        3.3.3 员工与企业关系的非契约性
        3.3.4 特殊的企业庇护形式:单位保障
    3.4 庇护-依赖机制的局限性
        3.4.1 责任的有限性问题
        3.4.2 责任的不平等性问题
        3.4.3 责任的激励不相融性问题
第四章 转型期的控制-抗争机制:1978-2000
    4.1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阶段
    4.2 管理层获得更大的自主和决策权
        4.2.1 加强劳动纪律管理
        4.2.2 推行厂长负责制和经营承包制
        4.2.3 用工制度改革
        4.2.4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4.3 管理层对工人的控制或压制
        4.3.1 管理:官本位的管理习惯伤及职工尊严
        4.3.2 下岗:减员分流危及职工岗位安全
        4.3.3 分配:收入差距加剧干群紧张关系
        4.3.4 用工:多种用工形式带来的就业歧视
        4.3.5 强迫:对离厂职工的株连政策
        4.3.6 思想:不满情绪在积聚
    4.4 工人的抗争与策略
        4.4.1 消极怠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浪费原材料等
        4.4.2 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
        4.4.3 以法律为武器
        4.4.4 集体停工
        4.4.5 员工沉默
        4.4.6 退出公司、另谋高就
第五章 后改革期民主-均衡机制的雏形:2000-2010
    5.1 后改革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5.2 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5.2.1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5.2.2 厂务公开制度
        5.2.3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5.2.4 工会源头参与制度
    5.3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3.1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形式化问题
        5.3.2 集体协商制度的形式化问题
        5.3.3 厂务公开的形式化问题
    5.4 民主-均衡机制形式化的不良后果
        5.4.1 制度层面的不良后果
        5.4.2 经济层面的不良后果
        5.4.3 社会层面的不良后果
        5.4.4 其他不良后果
    5.5 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5.5.1 市场化改革的负面影响
        5.5.2 政府组织的缺陷
        5.5.3 企业组织结构的限制
        5.5.4 工会的制度性弱势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结论
    6.1 政策建议
        6.1.1 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架构体系
        6.1.2 构建民主--均衡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
        6.1.3 加快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制建设
        6.1.4 建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体系
        6.1.5 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6.1.6 培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文化
    6.2 本文的基本结论
    6.3 后续的研究方向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8)坚持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改革方向 积极推进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促进再就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正确地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 抓住机遇, 推进改革
二、坚持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改革方向, 通过改制分流妥善安置富余人员
    (一) 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二) 认真总结经验, 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
    (三) 充分利用改制分流的政策, 在主辅分离中着重理顺“三个关系”。
    (四) 要把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与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结合起来。
三、对做好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的几点要求

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下的企业舆论与职工感知 ——以1992-2002年的山西机床厂为例[D]. 赵晓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我国企业兼并重组的根本任务、重点行业和可持续发展策略[J]. 李长江,谌昱.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02)
  • [3]国有企业改革下的职工流动问题研究[D]. 马烨楠.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4]身份产权变革 ——关于东北某国企产权变革过程的一种解释[D]. 王庆明. 吉林大学, 2011(05)
  • [5]基于员工地位与行为视角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以M公司为例:1961-2010[D]. 苏潜. 南京大学, 2011(10)
  • [6]浅析企业的减员增效工作[J]. 刘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6)
  • [7]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变形——东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变形”[J]. 姜地忠.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 [8]坚持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改革方向 积极推进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促进再就业[J]. 李荣融. 中国经贸导刊, 2003(03)
  • [9]千方百计拓宽门路促进就业——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论述的体会[J]. 宜冰,林木. 中国工运, 2002(06)
  • [10]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问题初探[J]. 李海民,陆小柳. 疏导, 2000(S2)

标签:;  ;  ;  ;  ;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裁员问题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