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机电一体化钢筋冷压连接技术与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刘运泽[1](2020)在《基于装配式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模式是企业最本源的创新,是实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盈利的基础。近年来,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产业链重组、政策变化的多重冲击,商业模式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如何把握机遇与挑战,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变化,设计能够导向自身盈利的商业模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1)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为出发点,从产业层面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的内涵和诉求,指出了产业价值链中各个主体存在的问题(研发环节薄弱、设计阶段缺少整体把控、标准化设计体系不完善、生产阶段自动化程度低、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性较差、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等)和诉求(一体化、信息化、精益化),从而论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确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2)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装配式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案例资料进行分析与编码,得到了一个以价值创造为主线,包含三大模块(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和六大要素的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装配式建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结合产业层面存在的问题来共同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和系统框架。(3)分别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三个系统环节论述了基于装配式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价值主张方面,提出了要向上下游延伸来扩大业务范围,通过整合产业链,形成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型企业以及提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装配式建筑大规模定制服务;在价值创造方面,提出了要建立战略联盟,并在联盟中推行REPPC管理模式,研发环节要建立研发部门、推行产学研一体化;设计环节要与生产和施工环节进行BIM数字化协同设计,并建立标准化的部品、构件库;采购环节要使用精益采购模式;生产环节要应用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施工环节要形成与预制构件相协同的高效装配技术,采用BIM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施工的集约化管理;在价值获取方面提出了要采用轻资产化的运营模式,通过掌握产业链的高利润环节,并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知识管理水平,以此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以A企业为例,分析本文所建的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验证创新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就实际达到的效果进行总结。
白云飞[2](2020)在《混凝土钢筋骨架自动成型气体保护焊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十三五”大力提倡“绿色化”建筑的基础上,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骨骼”,成型钢筋骨架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并在现代化建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焊接作为一种质量优良、操作简便的连接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钢筋连接结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CO2焊)具有高效经济、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特点而被应用于钢筋骨架自动成型生产线焊接钢筋骨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工艺参数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都对整个钢筋骨架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也对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原理以及施焊环境的要求,通过研究焊接接头的焊接缺欠的产生原因及种类,最终制定钢筋骨架自动焊接的生产方案。学习钢筋骨架中主筋与箍筋质量检验标准,为后面的钢筋骨架的力学性能试验提供理论基础。针对钢筋骨架焊接接头处的微观金相组织的特点,研究钢筋焊接的微观金相理论。将钢筋骨架焊接接头焊点附近的区域划分为焊缝区、熔合区、热影响区。了解不同区域所存在微观金相组织以及区域金相组织的宏观机械性能,为进一步优化焊接参数提供微观理论支撑。基于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的钢筋骨架自动成型生产线的主要焊接参数以及前期的预备性试验选择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焊接时间(s)、箍筋间距(mm)四个焊接参数作为实验因素进行分析。通过SPSS软件工具对选定的工艺参数建立正交表,对每一组焊件进行拉伸实验并以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延伸率作为评价标准选取性能最优良的焊接参数组合。而后通过焊接质量效应图和极差分析法确定钢筋骨架焊接的最佳参数组合,同时得到了这四个焊接参数对钢筋骨架焊接质量影响的主次情况。最后应用实验中选定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验证性生产并与实际生产对比,证明了优化后的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优良率提高了15%左右,为钢筋骨架自动成型生产线的研发奠定基础。在对钢筋骨架焊接参数的宏观优化实验的前提下,再选取另外四组焊接参数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焊接时间(s)、焊枪角度(°)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的参数组合。再通过控制焊接时间进行单因素焊接试验,对不同焊接参数焊接的钢筋骨架试件进行微观金相组织的观察。根据不同金相组织的力学性能差异,选出具有最佳性能的参数。最后再通过验证性试验进行验证,证明了优化后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的钢筋骨架的优良率又提高了10%,进一步为钢筋骨架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瑞[4](2019)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筑在BIM技术的推动下得到快速的发展,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仅是局部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向智慧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文以BIM技术为核心集成其他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及时获取项目相关信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流转,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应用使人类特有的感知、记忆、知识、智慧融入于装配式建筑中,推动装配式建筑向智慧、精益发展。本文从智慧建造方向出发详细阐述装配式建筑概念、特点及基于BIM的智慧建造,找到BIM技术在推动智慧建造的切入点;在介绍装配式建筑产生和发展基础上,分析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和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产生;详细阐述我国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应用案例进行总结分析,通过现状总结出我国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体系架构,详细阐述以BIM技术为核心集成其他信息化技术贯穿于装配式建筑设计、构件生产、装配三个阶段,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实现装配式建筑各个阶段中信息的互联互通,使得项目具备更通透的感知、更智慧的决策并列举基于BIM装配式建造智慧建造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应用发展及推进对策。
刘子金,王春琢,张淼[5](2018)在《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中国建筑施工装备行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萌芽时期、创业时期、行业形成时期、全面发展时期4个阶段,国家在不同时期从政策上、制度上支持和引导国内企业创新发展,以建筑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从引进设备使用维修、引进样机仿制到引进国外技术和制造工艺、再到自主研发创新、出口创汇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40年以来,工程机械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装备的全球制造大国和使用大国。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开展建筑施工装备研究,在钢筋机械、起重升降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和砂浆机械、机械化施工等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对促进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65周年之际,对建筑机械行业研发历程及自身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总结,并根据当前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建筑施工技术对施工装备的需求,对建筑施工装备在未来的研发方向和重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展望。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6](2014)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杨波[7](2007)在《建筑施工过程信息流建模技术与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己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建筑行业中,特别是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我国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历时20多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作环节是信息管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巨大的差距,至今多数业主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还相当落后,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使信息处理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信息对项目目标控制的作用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借鉴了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的相关理论以及有关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成果,并结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21世纪工程管理领域的新方法、新模式,使我国工程建设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通过全面分析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掌握了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筑施工过程信息管理平台将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行业的重要途径。作为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模型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多种工程建模方法的认识,选择了一种在IDEF0基础上改进了的建模方法——IDEF0v作为建筑施工过程的建模工具,这种建模方法能针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特殊性要求,实现功能与信息集成。本文结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工艺流程,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了内容和层级分析,并利用IDEF0v建模技术建立了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信息流模拟仿真通用模型,然后利用了结构矩阵(DSM)优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本文结合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科技重大项目”之课题二“小城镇经济适用的低能耗住宅建筑技术与示范”的示范楼项目,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得到优化后的施工过程,减少了施工活动周期,保证流水作业,从而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8](2004)在《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一、桥梁工程(一)国内外桥梁学科发展概况1.国内桥梁建设事业发展现状(1)工程发展概况。20余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经历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建成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总体而言,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斜拉桥作为一种缆索承重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
陈荣[9](2002)在《超高压机电一体化冷压连接设备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多种建筑结构施工中,采用超高压机电一体化冷压连接设备,可使钢筋接头的连接更为简便、速度更快、各项力学性能更好。通过实例介绍该工艺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该工艺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贡艺[10](2002)在《由橡皮头铅笔触发的“焊接术”——钢筋冷压连接技术与发明人郁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新型机电一体化钢筋冷压连接技术与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机电一体化钢筋冷压连接技术与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装配式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1.2.2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 |
1.2.3 建筑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基础 |
2.1 基础理论 |
2.1.1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1.2 微笑曲线理论 |
2.1.3 质性研究方法 |
2.2 建筑企业与商业模式 |
2.2.1 建筑企业的界定 |
2.2.2 建筑企业的生产与市场交易特点 |
2.2.3 装配式建造下建筑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
2.2.4 装配式建造下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方式 |
2.3 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与商业模式 |
2.3.1 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
2.3.2 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的诉求 |
2.3.3 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装配式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 |
3.1 商业模式创新的界定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来源 |
3.2.4 数据分析流程 |
3.3 扎根理论分析过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结果阐释与分析 |
3.4.1 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 |
3.4.2 商业模式创新的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装配式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
4.1 商业模式创新思路 |
4.1.1 创新原则 |
4.1.2 创新思路 |
4.2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价值主张创新 |
4.2.1 产业链整合,构建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 |
4.2.2 客户细分与需求聚类,满足个性化需求 |
4.3 基于一体化建造的价值创造创新 |
4.3.1 价值创造的基础 |
4.3.2 基于一体化建造的价值创造 |
4.4 基于轻资产化的价值获取创新 |
4.4.1 轻资产运营的一般方式 |
4.4.2 轻资产运营的保障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企业简介 |
5.2 商业模式创新过程 |
5.2.1 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 |
5.2.2 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 |
5.2.3 商业模式的价值获取 |
5.3 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情况与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荣誉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混凝土钢筋骨架自动成型气体保护焊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钢筋骨架自动焊接的优势 |
1.2.2 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混凝土钢筋骨架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体保护焊焊接原理与工艺概况 |
2.1 引言 |
2.2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作原理 |
2.3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钢筋骨架工艺 |
2.3.1 焊接材料与焊接设备 |
2.3.2 待焊主筋与封闭箍筋制作工艺 |
2.3.3 钢筋骨架焊接操作流程 |
2.3.4 封闭箍筋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
2.3.5 钢筋骨架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
2.3.6 成品保护与焊接安全 |
2.4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钢筋骨架的工艺参数 |
2.5 钢筋骨架的焊接缺欠 |
2.5.1 外观质量缺欠 |
2.5.2 内部组织缺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接金相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焊接金相分析法 |
3.2 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类型 |
3.3 焊缝熔合区组织 |
3.4 焊缝热影响区组织 |
3.5 焊缝金属中的元素 |
3.6 焊接接头强度和韧性匹配 |
3.7 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 |
3.8 实验仪器 |
3.8.1 万能拉伸实验机 |
3.8.2 线切割机床 |
3.8.3 OLYMPUS GX71型倒置式金相显微镜 |
3.8.4 金相实验抛光机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焊接参数宏观优化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正交试验基本原理与准备 |
4.3 焊接试验试件的制备 |
4.3.1 实验参数的设计与试件选材 |
4.3.2 试件焊接及检验设备 |
4.3.3 实验结果评价指标 |
4.4 自动焊接钢筋骨架正交试验过程 |
4.4.1 设计正交试验 |
4.4.2 实验数据处理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实验结果初步分析 |
4.5.2 实验因素水平交叉分析 |
4.5.3 实验结果主次因素分析 |
4.5.4 实验结果检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接参数微观优化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初步正交试验分析 |
5.2.2 金相分析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衔接点宏观外貌分析 |
5.3.2 衔接点显微组织分析 |
5.3.3 接头拉伸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装配式建筑概述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及特点 |
2.1.2 装配式建筑优势 |
2.2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建造 |
2.2.1 BIM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
2.2.2 智慧建造的提出与理念 |
2.2.3 BIM技术在推进智慧建造的切入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现状分析 |
3.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产生 |
3.1.1 装配式建筑的产生 |
3.1.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 |
3.1.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产生 |
3.2 我国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 |
3.2.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应用现状 |
3.2.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应用存在问题 |
3.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应用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应用分析 |
4.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体系架构 |
4.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过程应用 |
4.2.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过程应用 |
4.2.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在构件生产过程应用 |
4.2.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在施工过程应用 |
4.3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亟需解决问题 |
4.3.1 标准化缺失 |
4.3.2 软件与数据格式不兼容 |
4.3.3 缺少理论与技术兼备人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应用发展及推进对策 |
5.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应用发展 |
5.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推进对策 |
5.2.1 标准化完善 |
5.2.2 自主开发软件平台与生产工艺创新 |
5.2.3 培养专业人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
2 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 |
2.1 初期创立和早期研发成果 |
2.2 近30年研发的主要技术成果和产品 |
3 结语 |
(6)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及展望 (同济大学肖汝诚老师、郭瑞、姜洋提供原稿) |
1.1 建设成就 |
1.1.1 设计水平的提高 |
1.1.2 施工技术的发展 |
1.1.3 桥梁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改进 |
1.2 展望 |
1.2.1 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1.2.2 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3] |
1.2.3 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
1.2.4 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 |
1.2.5 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2 高性能材料 |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张哲博士生提供原稿) |
2.1.1 UHPC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
2.1.2 UHPC在大跨桥梁上的应用展望 |
2.1.3 小结 |
2.2 纤维复合材料 (江苏大学刘荣桂老师提供原稿) |
2.2.1 CFRP材料在预应力大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
2.2.1. 1 CFRP索 (筋) 锚具系统 |
2.2.1. 2 CFRP材料作为受力筋 |
2.2.1. 3 CFRP材料作为桥梁索结构 |
2.2.2 CFRP材料在桥梁结构补强加固中的应用 |
2.2.3 基于CFRP材料自感知特性的结构体系研发及应用现状 |
2.2.4 CFRP材料现代预应力结构应用研究展望 |
2.3 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49] |
3 作用及分析 |
3.1 汽车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老师、中南大学赵少杰博士生提供原稿) |
3.1.1 研究现状 |
3.1.1. 1 研究方法及阶段 |
3.1.1. 2 第1类模型 |
3.1.1. 3 第2类模型 |
3.1.2 各国规范的相关车辆荷载模型 |
3.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3.1.4 研究发展方向 |
3.1.4. 1 基于WIM系统和实时交通要素监测的车辆数据调查统计 |
3.1.4. 2 基于多参数随机模拟技术的车辆荷载流模拟 |
3.1.4. 3 基于交通流的桥梁结构效应及安全评估技术 |
3.1.5 小结 |
3.2 温度作用 (东南大学叶见曙老师提供原稿) |
3.2.1 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梯度温度 |
3.2.1. 1 温度场 |
3.2.1. 2 梯度温度 |
(1) 沿箱梁高度的梯度温度分布形式 |
(2) 最大温差值 |
(3) 梯度温度的影响因素 |
3.2.2 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 |
3.2.3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
3.2.4 小结 |
3.3 分析理论方法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3.3.1 单梁、空间梁格、空间网格建模 |
3.3.2 非线性分析 |
3.3.3 多尺度建模 |
4 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罗晓瑜、王春生老师, 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提供原稿) |
4.1 桥梁及典型构件寿命的给定 |
4.1.1 桥梁结构寿命给定 |
4.1.2 国外桥梁及构件使用寿命 |
4.2 桥梁性能设计 |
4.2.1 安全性能设计 |
4.2.2 使用性能设计 |
4.2.3 耐久性能设计 |
4.2.4 疲劳性能设计 |
4.2.5 景观性能设计 |
4.2.6 生态性能设计 |
4.2.7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
4.3 寿命周期管养策略及设计 |
4.4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决策 |
4.5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 |
4.6 存在问题与建议 |
5 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 |
5.1 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5.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中南大学丁发兴老师, 清华大学樊健生老师, 同济大学刘玉擎、苏庆田老师提供原稿) |
5.2.1 研究现状 |
5.2.1. 1 静力性能 |
5.2.1. 1. 1 承载力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 |
5.2.1. 1. 2 刚度 |
5.2.1. 2 动力性能 |
5.2.1. 2. 1 自振特性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
(2) 钢管混凝土墩桥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2. 2 车致振动 |
5.2.1. 2. 3 风致振动 |
5.2.1. 2. 4 地震响应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 |
(2)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 |
5.2.1. 3 经时行为 |
5.2.1. 3. 1 疲劳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节点 |
5.2.1. 3. 2 收缩徐变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3. 3 耐久性能 |
5.2.1. 4 状态评估 |
5.2.2 发展前景 |
(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
(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经时行为研究 |
(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动力学研究 |
(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服役状态评估 |
6 桥梁防灾减灾 |
6.1 抗震 (同济大学李建中老师、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原稿) |
6.1.1 桥梁混凝土材料损伤本构模型 |
6.1.2 桥梁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1 RC桥墩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2 桥梁剪力键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3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
6.1.3. 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
6.1.3. 2 桥梁结构多维地震动的空间差动效应 |
6.1.3. 3 桥梁防落梁装置 |
6.1.3. 4 桥梁地震碰撞反应 |
6.1.3. 5 结构-介质相互作用 |
6.1.3. 5. 1 土-桥台-桥梁结构相互作用 |
6.1.3. 5. 2 近海桥梁-水相互作用 |
6.1.4 桥梁减隔震技术 |
6.1.5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
6.1.6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桥墩抗震加固技术 |
6.1.7 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 抗风 (长安大学李加武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老师提供原稿) |
6.2.1近地风特性研究 |
6.2.1. 1 平坦地形风特性实验室模拟 |
6.2.1. 2 特殊地形风特性 |
(1) 现场实测 |
(2) 风洞试验 |
(3) CFD方法 |
6.2.2 风致振动及风洞试验 |
(1) 颤振 |
(2) 涡激振动 |
(3) 抖振 |
(4) 驰振 |
(5) 斜拉索风雨振 |
6.2.3 临时结构抗风 |
(1) 设计风速 |
(2) 风力系数 |
6.2.4 大跨桥风致振动的计算分析 |
6.2.5 CFD分析 |
6.3 抗火抗爆 (长安大学张岗老师提供原稿) |
6.3.1 研究现状与目标 |
6.3.2 桥梁火灾风险评价 |
6.3.3 适用于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的高温特性 |
6.3.4 桥梁结构的火荷载特性 |
6.3.5 桥梁结构的火灾作用效应 |
6.3.6 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评价 |
6.4 船撞 (长安大学姜华老师提供原稿) |
6.4.1 船撞桥风险分析 |
6.4.2 船撞桥数值模拟及碰撞试验校核 |
6.4.3 撞击力公式及船撞桥简化模型 |
6.4.4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 |
6.5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 |
6.5.1 风-车-桥系统 (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提供原稿) |
6.5.1. 1 研究回顾 |
6.5.1. 2 未来发展方向 |
6.5.1. 2. 1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气动干扰效应 |
6.5.1. 2. 2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精细化分析 |
(1)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耦合关系的建立和耦合机理研究 |
(2) 钢桁加劲梁断面的风-汽车-桥梁分析系统建立 |
(3) 风-随机车流-桥梁分析系统集成、动态可视化及软件实现 |
6.5.1. 2. 3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评价准则 |
6.5.2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与设计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7 基础工程 (湖南大学赵明华老师、东南大学穆保岗老师提供原稿) |
7.1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理论 |
7.1.1 竖向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2 水平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3 组合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2 特殊条件下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1 软土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2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3 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4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 |
7.2.5 高桥墩桩基屈曲分析 |
7.3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
7.3.1 特殊混凝土材料桩 |
7.3.2 大型钢管桩 |
7.3.3 大型钢围堰与桩基复合基础 |
7.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
7.3.5 大吨位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技术 |
7.3.6 偏斜缺陷桩 |
7.4 深水桥梁桩基的发展动向 |
8 监测、评估及加固 |
8.1 桥梁健康监测 (同济大学孙利民老师提供原稿) |
8.1.1 SHMS的设计 |
8.1.2 数据获取 |
8.1.2. 1 传感技术的发展 |
8.1.2. 2 传输技术的发展 |
8.1.3 数据管理 |
8.1.4 数据分析 |
8.1.4. 1 信号处理 |
8.1.4. 2 荷载及环境作用监测 |
8.1.4. 3 系统建模 |
8.1.5 结构评估与预警 |
8.1.6 结果可视化显示 |
8.1.7 维修养护决策 |
8.1.8 标准规范 |
8.1.9 桥梁SHMS的应用 |
8.1.1 0 存在问题与建议 |
8.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 (长沙理工大学张建仁、王磊老师,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2.1 服役桥梁抗力衰减 |
8.2.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
8.2.3 混凝土桥梁疲劳评估 |
8.3 桥梁加固与改造 |
8.3.1 混凝土桥梁组合加固新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3.2 桥梁拓宽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吴文清老师提供原稿) |
8.3.2. 1 桥梁拓宽基本方案研究 |
8.3.2. 1. 1 拓宽总体方案分析 |
8.3.2. 1. 2 新旧桥上下部结构横向连接方案 |
8.3.2. 2 横向拼接缝的构造设计 |
8.3.2. 3 桥梁拓宽设计标准研究 |
8.3.2. 4 新桥基础沉降变形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
8.3.2. 4. 1 工后沉降差的定义 |
8.3.2. 4. 2 梁格法有限元模型中沉降变形施加方法 |
8.3.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旧桥拼接时机的影响 |
8.3.2. 6 错孔布置连续箱梁桥的横向拓宽技术 |
8.3.2. 7 三向预应力箱梁横向拓宽技术研究 |
9 其他 |
9.1 无缝桥 (福州大学陈宝春老师提供原稿) |
9.1.1 研究概况 |
9.1.2 发展方向 |
9.2 桥面铺装 (东南大学钱振东老师提供原稿) |
9.2.1 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
9.2.2 钢桥面铺装材料 |
9.2.2. 1 铺装用典型沥青混凝土材料 |
9.2.2. 2 防水粘结材料 |
(1) 沥青类防水粘结材料 |
(2) 反应性树脂类防水粘结材料 |
9.2.2. 3 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 |
(1) 级配设计 |
(2) 路用性能 |
(3) 疲劳断裂特性 |
9.2.3 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2 钢桥面铺装复合体系的疲劳特性 |
9.2.4 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维修技术 |
9.2.5 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
(1)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与研发 |
(2) 基于车-路-桥协同作用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方法 |
(3) 施工环境下钢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热、力学效应 |
(4) 钢桥面铺装养护修复技术的完善 |
9.3 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原稿) |
9.3.1 施工过程可靠度研究 |
9.3.1. 1 施工期材料性质与构件抗力 |
9.3.1. 2 施工期作用 (荷载) 调查及统计分析 |
9.3.1. 3 施工期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 |
9.3.2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
9.3.2. 1 全过程自适应施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 |
9.3.2. 2 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传播及调控对策 |
9.4 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9.4.1 高性能计算 |
9.4.1. 1 高性能计算的意义 |
9.4.1. 2 高性能计算的实现及算法 |
9.4.1. 3 抗震分析 |
9.4.1. 4 计算风工程 |
9.4.1. 5 船撞仿真 |
9.4.1. 6 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
9.4.2 结构试验 |
9.4.3 健康监测 |
9.4.4 建筑信息模型 |
9.4.5 虚拟现实技术 |
9.4.6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建设特征[1] |
1 0 结语 |
(7)建筑施工过程信息流建模技术与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
1.1.2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研究 |
1.1.3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要求 |
1.2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的来源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基于网络平台的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
2.1 模型创建子系统 |
2.2 任务优化子系统 |
2.3 项目管理子系统 |
2.4 监控子系统 |
3 基于IDEF0的建筑施工过程建模方法 |
3.1 模型及建模方法论 |
3.1.1 模型和模型的表示 |
3.1.2 模型的分类 |
3.1.3 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
3.2 建模技术方法的介绍 |
3.2.1 IDEF0 建模技术(ICAM DEFinition method ) |
3.2.2 项目分解结构(WBS)模型 |
3.2.3 网络计划技术 |
3.2.4 横道图 |
3.2.5 Petri 网 |
3.3 建筑施工过程信息流建模方法——IDEF0V |
3.3.1 IDEF0v:改进的IDEF0 建模技术 |
3.3.2 模型的图形表示方法 |
3.3.3 分层递阶结构 |
3.3.4 信息流的一致性与追踪机制 |
3.3.5 活动——信息流模型与结构矩阵的转化 |
3.4 建筑施工过程信息流仿真模型的体系结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施工过程的优化处理 |
4.1 依赖结构矩阵技术(DSM)概述 |
4.2 建筑施工过程的矩阵优化处理方法 |
4.2.1 建筑施工过程信息流模型向依赖结构矩阵的转换 |
4.2.2 施工过程依赖关系的识别 |
4.2.3 建筑施工过程的优化 |
4.2.4 程耦合活动集的撕裂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与结构工程信息流仿真模型 |
5.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5.1.1 土方工程 |
5.1.2 基础工程 |
5.1.3 地基与基础工程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5.2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5.2.1 模板工程 |
5.2.2 钢筋工程 |
5.2.3 混凝土工程 |
5.2.4 砌体工程 |
5.2.5 脚手架工程 |
5.2.6 主体结构工程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5.3 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5.3.1 屋面工程 |
5.3.2 地下结构防水工程 |
5.3.3 防水工程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5.4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5.4.1 抹灰工程 |
5.4.2 饰面工程 |
5.4.3 涂料和裱糊工程 |
5.4.4 地面工程 |
5.4.5 门窗工程 |
5.4.6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信息流仿真模型 |
6.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6.1.1 建筑给水工程 |
6.1.2 建筑排水工程 |
6.1.3 建筑采暖工程 |
6.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6.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6.2.1 供电干线 |
6.2.2 配管配线 |
6.2.3 建筑电气照明 |
6.2.4 建筑防雷接地 |
6.2.5 建筑电气工程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6.3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6.3.1 通信网络系统 |
6.3.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6.3.3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
6.3.4 安全防范系统 |
6.3.5 综合布线系统(PDS,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
6.3.6 智能建筑工程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6.4 电梯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6.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6.5.1 风管的制作与安装 |
6.5.2 通风空调设备的安装 |
6.5.3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
6.5.4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 |
6.5.5 防腐及绝热施工 |
6.5.6 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试 |
6.5.7 通风与空调系统层级结构与信息流模型图 |
6.6 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信息流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7 重庆市江津白沙镇节能示范住宅工程实例 |
7.1 工程概况 |
7.2 层级结构体系与信息流仿真模型图 |
7.3 利用 DSM 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新型机电一体化钢筋冷压连接技术与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装配式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刘运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混凝土钢筋骨架自动成型气体保护焊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D]. 白云飞.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过程研究[D]. 周瑞.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5]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与展望[J]. 刘子金,王春琢,张淼. 建筑科学, 2018(09)
- [6]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5)
- [7]建筑施工过程信息流建模技术与模型研究[D]. 杨波. 重庆大学, 2007(05)
- [8]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
- [9]超高压机电一体化冷压连接设备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 陈荣.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 [10]由橡皮头铅笔触发的“焊接术”——钢筋冷压连接技术与发明人郁竑[J]. 贡艺. 上海工业,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