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素质在线资源指南》简评(论文文献综述)
罗艺[1](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钟涵宇[2](2020)在《辽宁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用户群体变化以及在线教育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用户需求以及整个社会变化做出相应的转变,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就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未来趋势和必然结果。它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技术,使用户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能,培养用户结构化思维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图书馆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了提高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质量,本文以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及其用户进行调查,利用SPSS、EXCEL软件将两次调查结果汇总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和策略,以改善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及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和用户体验相关概念。第三部分是针对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网页、微信以及其他平台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调查分析。第四部分是以高校图书馆用户为主体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所收集的数据利用SPSS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第五部分提出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升策略。信息意识方面,用户、高校图书馆两个主体应该提高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内容方面,丰富并深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建立特色课程资源,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寓教于乐,分层次、个性化教学提高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质量;共享方面,建立统筹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馆员方面,应加强馆员课程体系建设,定期举办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提高馆员信息能力;平台利用方面,基于用户体验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组织管理方面,提高资源分类整序能力,使网页设置规范化,补充MOOC平台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评估方面,建立“三位一体”评估机制。
朱燕锦[3](2020)在《大数据时代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以H市的县区政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行政审批业务搬到网上,如何全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便捷、高效的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网上在线业务办事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还有待提高,而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如何构建科学、优质、便捷、合理的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已经成为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大数据时代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文献、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H市的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现状、问题及存在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得出由于服务观念未转变、以评促改没有奖惩制度、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冲突、公众监督没有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意识有待提高、服务质量认知偏差等原因,H市的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存在评价组织方陷入自我评价的局限性、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缺失、评价信息来源单一、评价过程不公开、评价结果运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从服务型政府的角度,借鉴国内外电子政府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提出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众的期望与需求,完善评价指标,改进评价方式,明确评价目的来统一评价认知,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完善评价激励和问责倒逼制度等大数据时代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的优化对策,以期改进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的改善,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王冬冬[4](2020)在《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A”教师培训平台为个案》文中提出伴随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帮助教师队伍建立过硬的职业素养与全面的行业素质,将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向。建立健全即符合教师实际需求又具备先进理论支撑的教师培训体系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教育兴国,科技助教,互联网技术以广泛的适用范围与卓越的实际效果,已然渗透至行业的方方面面。网络研修社区作为近期一经兴起便立刻成为讨论焦点的教师研修新思路,如今已在试点城市推行过程中成效显着,具有可观的实际成效。“A”教师培训平台是当前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平台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流平台的代表。与诸多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类似,其立足于远程培训与网络研修两大支柱功能,同时为教师进行集体研学交流,分组教研探讨,交流教学心得,交互经典案例提供平台支撑。再者,伴随多年运营以及使用经验,平台对于各成员自身个人信息以及相关学习行为加以统计,纳入大数据库。借助海量多维数据对其进行综合性归纳整合,进一步勾画出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的学习者画像,能够将学习者信息以及特点进行直观表现,对于教师培训平台优化培训效率,优化培训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为最大化地满足求学者以及教学者所需,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夯实根基。因此,本研究以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科学决策和高效管理为大方向,选择“A”平台为实验平台,通过对“A”平台的改造,将以近期大家关心的重要命题——网络研修社区的学习者画像为目标,以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建构为研究主题。首先,对于平台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立足于业务实际需求,建立更具全面性的数据汇聚表,从而,进一步设计数据资产评估报告;其次,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围绕学员实际情况设计综合评价体系,随后,邀请专家对于该体系精确度与待优化部分进行微调;再次,笔者尝试选择k-means算法,以平台学员为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对于各学员维度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剖析,依据学员平台学习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举措;最后,采用协同过滤算法,进一步做好平台对口教学资源以及教培课程的自动推荐,为用户推荐关联度较高的学习伙伴,并及时推荐研修活动信息,依据其最终数据验证推荐成效。研究成果主要在于:其一,进一步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平台大数据埋点与收集提供理论指导,构设较为先进科学的数据汇聚表,建立更具针对性与全面性的数据仓库;其二,打造立体化、多元化能够完美契合学习行为逻辑与步骤的评价模型;其三,帮助平台教师以及管理负责人更直观地了解学习者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为学员自动推荐对口学习服务以及学习伙伴,真正确保课程快速推进,捕捉大众需求热点,给予学员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学习体系;其四,借助本研究成果,能够为同类型数据挖掘实证调研以及相近领域优化模式贡献一些思路。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杨娟[6](2020)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对人们的素养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到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再到普惠金融市场下的金融素养,“全民健康”时代的健康素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环保素养,等等。高校图书馆要响应社会和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积极开展多元素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才。本文以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对多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多元素养教育的特点与形式,多元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内容及目标进行阐述。其次,利用网络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对现阶段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多元素养教育现状等及高校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我国高校图书馆多元素养教育现存的问题,包括缺少政策理论指导,图书馆主观积极性差;教育主体没有广泛合作,影响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满足大学生诉求;教育形式单一老旧,很难吸引读者参与其中。然后结合需求与问题,从主体、对象、内容、目标、形式五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体系。最后在体系框架指导下,提出了几条完善建议,包括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多元素养教育;图书馆要在培养专业馆员的同时广泛寻求内外合作,让更多的教育主体参与到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活动中;要考虑大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开发多种教育形式,用新颖的活动形式和舒适的活动空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服务当中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实践已是初具成效。开展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提升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蒲庭燕[7](2020)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气排球O2O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将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将O2O模式与微信公众平台多功能、全方位的强大交互功能进行优势整合,将传统的体育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进行融合,并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实现高校体育课堂线上、线下教与学的一体化,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本研究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气排球O2O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该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为研究方法,以建构主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O2O教学模式,分为理论、实践模型及课程体系设计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教师、学生双主体,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线上、线下两形式的“二三二”结构的理论模型;二是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即从设计原则、学习模块、教学资源三个维度构建实践模型;三是课程体系设计,由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体系构成。研究随机选取60名选修气排球公共体育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O2O教学模式,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1)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的丰富资源作为一种及时的信息源,是大学生了解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其强大的社交功能丰富大学生的日常交互行为,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分享、转发等功能利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2)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等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有效提高学生的弹跳、移动及挥臂速度等身体素质,但两种模式相比,前者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更具有优势。(3)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气排球技术和动作规范性,但前者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能力更具有优势。(4)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锻炼态度,但实验组的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O2O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情感体验、目标态度、行为态度维度上更加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O2O教学模式应用于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整合至线上教学平台,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张蔚然[8](2020)在《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自此,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开始得到了更多关注。随后,2014年新高考改革的启动打破了传统的考试科目选择模式,带来了学生生涯决策的前置,也倒逼学校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生涯教育,为学生的生涯决策与规划提供帮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中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而在国家的教育改革活动遇到“瓶颈”之时,先进国家的成熟经验通常能够为破解困境带来别样的角度。放眼国际,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起步早、发展久,相对系统、成熟,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研究试图从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入手,探寻其成熟经验,为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发展、实践现状与典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着眼于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现实困境,借鉴英美两国的成熟经验,思考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在历史发展方面,本研究在对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后得出若干基本规律:首先,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经历了匹配取向的职业指导、发展取向的生涯指导以及建构取向的生涯教育这三种典型范式;其次,政府引导与支持是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再次,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革息息相关,在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中走向成熟与完善,从静态、孤立走向了发展、系统;最后,对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其培养也日趋专业化。在实践现状方面,本研究聚焦于微观层次,对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师资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呈现两国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探究了其共同经验。研究发现,在目标方面,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体系的形成与表达受到社会环境、国家教育目的、专业组织倡议以及学校教育目标的影响和塑造;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体系均凸显建构主义色彩,将学生的生涯发展视为由其自身主导的主观建构过程,将生涯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的共同核心。在内容方面,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选择凸显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均包含了自我认知、生涯认知、生涯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内容要素,内容的组织呈现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特征。在实施方面,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均有着多重实施路径,并且强调获得全校认同与支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加强与工作世界的联系以及强调生涯教育的公正性。在评价方面,两国均强调由多元评价主体对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整体设计、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以及通过开发多样化的评价工具,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搜集恰当的数据和信息。在师资方面,两国的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构成均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其角色内涵也由单一走向了多元。在典型问题方面,本研究探讨了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六个典型问题,认为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对象应当是全体学生;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关键目标应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涯管理能力;应当综合使用多种课程设置方法,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生涯教育的作用;生涯教育师资需要具备四类基本能力,以胜任实施生涯教育的多重专业角色;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可以考虑采用分层递进的实施模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生涯教育的有效运行需要获得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需要多方参与者的协同参与以及标准导向的质量保障。最后,本研究基于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现实问题,结合英美两国的成熟经验,对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转变观念,重塑对于生涯教育的合理认知;制定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国家标准,细化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设计;加强整体规划,完善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建立专兼结合、能力达标的师资队伍;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合力。
李慧迎[9](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李晓楠[10](2019)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尤其是辅导员,在世界各国高校学生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质量要求的提升、学生工作评估的兴起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对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等的伦理、知识、技能的预期逐渐上升。鉴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提升从业者伦理和胜任力水平发挥了引导、评估、规范、监督等重要作用,本文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化标准为题进行专题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的专业伦理标准及胜任力标准的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借鉴。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历史分析法,研究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历史沿革;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探讨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再者,运用语篇分析法,解析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与专业胜任力标准的代表性文件;随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运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阐述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念界定、主要功能及指导思想;选取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以Cite Space为分析工具,分别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国家(地区)分析等,更为系统客观地梳理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议题、演化路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二次检索发现的关键性文献进行细致解读,提出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历史沿革。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发展历程与美国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政策、学生事务发展进程等密切相关。本章从这种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去考察,深刻理解和把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萌芽、探索、发展与成熟阶段的具体措施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揭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意义。第三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本章从成人学习理论尤其是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麦兹罗的嬗变学习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胜任力理论等不同角度,研究了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上述理论回答了学生事务从业者的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学习步骤及角色嬗变的过程是什么,如何确定学生事务从业者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需求与问题,如何科学地制定各职能等级学生事务从业者的专业胜任力标准等问题。第四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本章分析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制定主体之一CAS的成立过程、使命、愿景、影响等,将其伦理标准的制定基础归纳为两个互补的道德框架,即研究伦理和学生事务从业者的通用伦理。随后,以《CAS共享伦理原则声明》、《伦理原则和标准声明》(ACPA)这两个代表性文件为例,对其概念界定、基本结构、基本原则、伦理指标等核心内容进行解析。并且,借助Ant Conc软件对两份文件的关键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两份文件的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了构建从业者专业伦理原则和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但是,其侧重点不同,CAS更注重推动学生事务从业者共享的通用伦理标准,而ACPA注重学生事务从业者的具体伦理标准,更加侧重于维护学生的权益和发展。同时,两份伦理标准文件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基于相同的研究基础和伦理原则、伦理标准具体化且可操作性强、制定主体广泛且定期更新完善、伦理标准与胜任力标准相统一、自我约束与团体监督双重机制。然而,也应该辩证的看到:其伦理标准是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运用与拓展延伸,具有隐性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目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还有待探究等,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第五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在2010年、2015年、2016年,ACPA联合NASPA陆续颁布了《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范畴》、《学生事务教育工作者专业胜任力范畴》、《ACPA/NASPA专业胜任力标准》,使得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不断完善。本章首先分析了制定主体ACPA、NASPA的成立过程、使命、愿景、影响等,并以2016年最新颁布的《ACPA/NASPA专业胜任力标准》为例,研究了其联合工作组成员构成、胜任力标准主体框架、使用胜任力标准的原因和方法、胜任力十项范畴等。随后,运用Ant Conc软件,对其文本进行词频、词簇和关键词分析,客观验证了以下几点:专业胜任力标准是从业者开展评估的依据;评估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以及从业者专业化发展;评估内容是从业者的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性情(Disposition),其中技能与伦理备受关注;评估过程需要从业者认同专业标准,掌握如何使用专业标准,再根据现实情况和职位需要制定适当指标,进而推动评估开展和获取数据。专业胜任力标准文件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主题范畴明确、层次结构清晰、参与主体广泛、资源定期更新、国家意识凸显等;也存在以下局限性:其是提升高校隐性公民教育的实效性的工具、国际性有待加强、缺乏配套的操作指南和最佳案例、胜任力标准类型有待扩展等。第六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研究。本章运用Google Form(s)制定调查问卷,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进行在线调研,探索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例如从业者对专业标准的制定参与状况、熟悉程度、使用频率、满意度等,以及高校对专业标准的培训和使用状况等,并结合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出其已取得的成就: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权威性较高,从业者对专业标准的熟悉程度与使用频率较高,从业者对专业标准的认同度提升,专业标准对提升从业者专业水平具有较大帮助等;同时,发现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现有专业标准及其配套资源有待完善、专业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有待加强、从业者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评估意识有待提高、高校对专业标准的培训和使用状况有待改进。第七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本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论述了两者在产生背景、标准内容、标准功能的相似之处,以及在价值本位、制定主体、划分依据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随后,根据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经验与不足,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颁布的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价值本位有待优化,自我评估意识有待提升;缺乏专业标准学术共同体,制定主体不够广泛;标准尚需具体化,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缺乏配套资源,标准使用频率较低;标准统一性有待提升,审查修订有待跟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我国的启示:树立发展本位价值观念,提升从业者自我评估意识;组建专业标准研究共同体,确保参与主体的广泛性;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加强标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制定配套资源和团队,增强标准的推广与应用;注重胜任力标准和伦理标准的统一,定期审查修订。
二、《信息素质在线资源指南》简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素质在线资源指南》简评(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 |
二、素养与素质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
四、教育支持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
一、媒介素养 |
二、数据素养 |
三、网络素养 |
四、信息素养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
三、调查对象概况 |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辽宁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概况 |
0.2.2 国外研究概况 |
0.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0.3 选题意义 |
0.3.1 理论意义 |
0.3.2 现实意义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方法 |
0.4.3 创新之处 |
1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相关理论概述 |
1.1 研究核心概念内涵 |
1.1.1 信息素养概述 |
1.1.2 信息素养教育概述 |
1.1.3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
1.1.4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
1.1.5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以及相关概念 |
1.2 用户研究相关理论 |
1.2.1 用户体验的内涵 |
1.2.2 用户体验的构成 |
1.2.3 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 |
2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
2.1 调查对象以及调查方法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服务平台调查分析 |
2.2.2 网页信息素养教育调查情况 |
2.2.3 微信平台信息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
2.2.4 MOOC平台信息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
3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状况分析 |
3.1 调查情况的说明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设置过程 |
3.1.3 调查样本分析 |
3.1.4 效度分析 |
3.2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分析 |
3.2.1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
3.2.1.1 高校图书馆用户利用实体图书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3.2.1.2 信息意识层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3.2.1.3 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层面调查数据现状分析 |
3.2.1.4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3.2.2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差异性分析 |
3.2.2.1 不同教育程度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所就读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
3.2.2.2 不同专业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使用学术软件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
4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分析 |
4.1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意识欠缺 |
4.1.1 高校图书馆用户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
4.1.2 高校图书馆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建设意识不够 |
4.2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内容不够丰富、缺乏深度 |
4.2.2 内容缺乏特色 |
4.2.3 内容趣味性不足 |
4.2.4 内容缺乏针对性 |
4.3 共享性不足 |
4.4 专业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
4.5 平台利用不充分 |
4.6 资源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
4.7 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估体系 |
5 提高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
5.1 多方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意识 |
5.1.1 高校图书馆用户方面 |
5.1.2 高校图书馆方面 |
5.2 加强在线信息素养内容建设 |
5.2.1 丰富并深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
5.2.2 建立特色资源,突出内容“特色性” |
5.2.3 寓教于乐、推陈出新 |
5.2.4 按不同年级、专业、教育程度个性化教学 |
5.3 建立统筹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
5.4 加大馆员培养力度 |
5.5 基于用户体验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
5.5.1 网页平台 |
5.5.2 新媒体平台 |
5.5.3 自建平台 |
5.6 提升资源组织管理能力 |
5.7 建立“三位一体”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机制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大数据时代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以H市的县区政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与局限性 |
1.4.1 创新点 |
1.4.2 局限性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服务型政府 |
2.1.2 大数据时代 |
2.1.3 在线业务 |
2.1.4 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
2.2 理论依据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2 公民网络参与理论 |
第三章 H市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的现状 |
3.1 评价的组织方 |
3.2 评价主体及其互动关系 |
3.3 评价内容 |
3.3.1 办事服务 |
3.3.2 互动交流 |
3.4 评价指标体系 |
3.4.1 办事服务评价指标 |
3.4.2 交流互动评价指标 |
3.5 评价方式 |
3.6 评价制度 |
3.7 评价结果 |
第四章 H市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 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
4.2.1 评价组织方陷入自我评价的局限性 |
4.2.2 评价主体存在缺陷 |
4.2.3 评价指标缺失 |
4.2.4 评价信息来源单一 |
4.2.5 评价过程不公开 |
4.2.6 评价结果运用不足 |
4.3 原因分析 |
4.3.1 服务观念未转变 |
4.3.2 以评促改缺乏配套奖惩激励措施 |
4.3.3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冲突 |
4.3.4 公众监督没有制度保障 |
4.3.5 公众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
4.3.6 服务质量的认知偏差 |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的优化对策 |
5.1 中外政府网站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的经验借鉴 |
5.1.1 苏州市县区政府网站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亮点 |
5.1.2 美国政府网站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亮点 |
5.2 改进大数据时代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的对策 |
5.2.1 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众的期望与需求 |
5.2.2 优化以用户为导向的评价指标 |
5.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
5.2.4 以明确评价目的来统一评价认知 |
5.2.5 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评价奖惩制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A”教师培训平台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教师网络研修成为教师培训的新型方式 |
(二) 以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为核心诉求的在线教育进入新阶段 |
(三)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开创了新天地 |
二、问题提出 |
(一) 传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难以实现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教学与管理 |
(二) 研发个性化智能教学系统是解决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缺乏个性化的关键 |
(三) 学习者模型建立是个性化智能教学系统研究的核心基础环节 |
(四) 基于“A”平台的学习者行为建模实证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 教师专业发展 |
(二) 教师网络研修 |
(三)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 |
(四) 教师工作坊 |
(五) 学习者模型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 |
(一) 首次在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中引入学习者模型 |
(二) 利用聚类分析构建网络研修社区的学习者模型 |
六、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七、研究框架 |
(一) 理论研究 |
(二) 实践研究 |
八、研究方法 |
(一) 问卷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科学模型法 |
(四) 文献研究法 |
九、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存在问题的研究 |
一、研究说明 |
二、问题调研的理论基础 |
(一) 技术接受度理论与模型 |
(二) 技术接受评价框架 |
(三) 网络研修社区接受度评价框架 |
三、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调研结果 |
(一)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与开发 |
(二)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研结果 |
(三) 教师使用网络研修社区接受度分析 |
(四)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
四、网络研修社区的改进发展分析 |
(一) 依托数据分析将现有的网络研修社区进行智能化改造 |
(二) 具备快速识别学习者需求与偏好的能力 |
(三) 支持对学员的个性化教学 |
五、构建学习者模型是实现网络研修社区智能化改造的基础 |
六、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建模的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一)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起源 |
(二) 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三) 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分析 |
二、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特点及其对学习者的评价 |
(一)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特点 |
(二) 教师研修社区中的学习者评价 |
(三)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及其学习者评价的文献分析与评价 |
三、学习者建模 |
(一) 学习者模型的分类 |
(二) 学习者建模的方法 |
(三) 学习者建模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的教育理论研究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一)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二) 体验式学习理论 |
二、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 |
(一) 使用背景 |
(二) 理论基础 |
三、成人学习自我导向理论 |
(一) 成人学习理论 |
(二) 成人学习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
(三) 成人学习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四、学习分析技术理论 |
(一) 学习分析的概念 |
(二) 学习分析的应用范围 |
(三) 学习分析的构成与模型的理论基础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的技术理论研究 |
一、技术理论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方法 |
二、关键技术研究 |
(一) 建立数据仓库 |
(二) 数据汇聚 |
(三) 数据资产评估 |
(四) 特征与指标计算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的实现与模型应用研究 |
一、数据说明 |
二、教师研修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明确目标,构建维度 |
(二) 特征设计 |
(三) 指标体系构建 |
(四) 维度聚类 |
三、学习者分类 |
(一) 学习者分类概述 |
(二) 分类方法理解 |
(三) 分类类别确定及计算 |
四、“A”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结果分析 |
(一) 聚类结果分析 |
(二) 对应分析不同类别学习者的特征 |
(三) 对应分析不同类别学习者的行为特征 |
五、成果检验与应用 |
(一) 通过真实培训项目验证学习模型的有效性 |
(二) 基于学习者模型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的实现 |
(三) 借助学习者模型提出“A”教师培训平台改善的规划 |
(四) 应用学习者模型提升培训质量 |
六、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一、研究创新 |
(一) 教育理论层面 |
(二) 建模方法层面 |
(三) 技术算法层面 |
二、研究不足 |
(一) 学习者模型的精准度不足 |
(二) 对学习者类别的识别结果进行实证测量的不足 |
(三) 基于多时间阶段、多项目的指标体系试用的不足 |
(四) 将学习者画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一) 结合社交网络分析 |
(二) 结合语义分析 |
(三) 探究自适应学习 |
四、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研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多元素养教育概述 |
2.1 多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
2.2 多元素养教育的特点及形式 |
2.2.1 多元素养教育的特点 |
2.2.2 多元素养教育的形式 |
2.3 多元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学习心理学 |
2.3.1 学习心理学概述 |
2.3.2 学习心理学研究内容之学习分类 |
2.3.3 学习心理学研究内容之学习风格 |
2.4 高校图书馆的多元素养教育 |
2.4.1 高校图书馆开展多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2.4.2 高校图书馆开展多元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
2.4.3 高校图书馆多元素养教育的内容及目标 |
3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 国外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现状 |
3.1.1 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
3.1.2 数据素养教育 |
3.1.3 数字素养教育 |
3.1.4 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
3.1.5 阅读素养、人文素养教育 |
3.1.6 健康素养、职业素养教育 |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现状 |
3.2.1 信息素养、数据素养教育 |
3.2.2 数字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
3.2.3 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
3.2.4 阅读素养、人文素养教育 |
3.2.5 金融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教育 |
3.2.6 创业素养、职业素养教育 |
4 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需求调研与分析 |
4.1 调研目的和对象 |
4.2 调研方法和过程 |
4.3 调研结果和分析 |
4.3.1 信效度分析 |
4.3.2 问卷总体情况分析 |
4.3.3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 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
5.1 政策及理论支持力度不够 |
5.2 多元素养教育主体不丰富 |
5.3 多元素养教育内容不健全 |
5.4 多元素养教育形式不创新 |
6 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
6.1 教育主体 |
6.2 教育对象 |
6.3 教育内容 |
6.4 教育目标 |
6.5 教育形式 |
7 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提升策略 |
7.1 加强多元素养教育政策支持和理论研究 |
7.2 鼓励内外联动,丰富多元素养教育主体 |
7.3 立足本馆资源,拓展多元素养教育内容 |
7.4 利用场馆优势,开发多元素养教育形式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需求问卷 |
致谢 |
(7)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气排球O2O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2 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3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工具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 |
2.1.2 O2O模式 |
2.1.3 教学模式 |
2.1.4 体育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高校气排球教学研究现状 |
2.3.2 O2O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
2.3.3 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3章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气排球O2O教学模式构建 |
3.1 理论模型构建——“二三二”结构 |
3.1.1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一体化 |
3.1.2 课前、课中、课后的教与学一体化 |
3.1.3 线上、线下的教与学一体化 |
3.2 实践模型构建——微信公众平台设计与开发 |
3.2.1 气排球O2O教学模式的微信公众平台设计原则 |
3.2.2 气排球O2O教学模式的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模块设计 |
3.2.3 气排球O2O教学模式的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资源创建 |
3.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气排球O2O课程体系设计 |
3.3.1 O2O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气排球选项课教学内容设计 |
3.3.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气排球O2O教学过程设计 |
3.3.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气排球O2O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
第4章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气排球O2O教学模式实践 |
4.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1.1 学习者选课动机分析 |
4.1.2 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 |
4.1.3 学习者移动在线学习情况分析 |
4.1.4 学习者微信使用现状分析 |
4.2 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水平差异分析 |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差异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差异分析 |
4.2.3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差异分析 |
4.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差异分析 |
4.3 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4.3.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4.3.3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4.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4.4 学生气排球基本技术差异分析 |
4.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气排球基本技术差异分析 |
4.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气排球基本技术差异分析 |
4.4.3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气排球基本技术差异分析 |
4.4.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气排球基本技术差异分析 |
4.5 学生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
4.5.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
4.5.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
4.5.3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
4.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件A 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B 锻炼态度量表 |
附件C 关于学生移动学习情况及气排球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D 学生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及方法 |
(8)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涯 |
二、职业指导 |
三、生涯指导 |
四、生涯教育 |
五、中学阶段生涯教育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比较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初创期(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二、普及期(二战结束—1979 年) |
三、动荡期(1979 年—20 世纪末) |
四、重组期(20世纪末至今)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期(19世纪末—二战结束) |
二、快速发展期(二战后—20 世纪70 年代初) |
三、综合化发展期(20 世纪70 年代初至今)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发展的比较 |
一、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
二、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发展的主要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一、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体系 |
二、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一、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体系 |
二、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比较 |
一、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共性 |
二、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一、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三、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 |
四、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评价 |
五、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支持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一、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的基本框架 |
三、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 |
四、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 |
五、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评价 |
六、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支持资源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的比较 |
一、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共性 |
二、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 |
一、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构成 |
二、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的培养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 |
一、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构成 |
二、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的培养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队伍的比较 |
一、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队伍的共性 |
二、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主要师资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典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对象:部分还是全体 |
第二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职业选择还是能力培养 |
一、选择职业还是培养能力 |
二、生涯管理能力:生涯教育的重要目标 |
第三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课程:专门、渗透还是补充 |
一、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嵌入学校整体课程计划 |
二、作为跨学科的必修主题进行“课程渗透” |
三、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对正式课程进行补充 |
第四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专职、兼职还是专兼结合 |
一、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应当具备什么能力 |
二、生涯教师的师资应当专职、兼职还是专兼结合 |
第五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独立、综合还是分层开展 |
一、独立还是综合 |
二、一视同仁还是分层开展 |
第六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有效运行的支持与保障 |
一、政策支持 |
二、充分的经费投入 |
三、多方参与者的有机协作 |
四、标准导向的质量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美两国的经验对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萌芽阶段(20 世纪初-20 世纪30 年代末) |
二、停滞阶段(20 世纪30 年代末-1978 年) |
三、复苏阶段(1978 年-20 世纪年代90 年代末) |
四、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至今) |
第二节 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问题审视 |
一、我国对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
二、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
三、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统筹规划不足 |
四、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
五、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参与主体相对单一 |
第三节 英美经验对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
一、转变观念,重塑对于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合理认知 |
二、制定国家标准,细化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
三、加强整体规划,完善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四、建立专兼结合,能力达标的师资队伍 |
五、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合力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现状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三、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典型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
四、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对策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视野的拓展 |
二、研究方法的丰富 |
三、研究结论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开放 |
(二)教育资源 |
(三)开放教育资源 |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
一、慕课的产生 |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的政策背景 |
1.1.2 选题的国别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指导思想 |
1.3.1 概念界定 |
1.3.2 主要功能 |
1.3.3 指导思想 |
1.4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境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5 研究方案与创新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历史沿革 |
2.1 萌芽阶段(19 世纪中期-20 世纪40 年代) |
2.1.1 萌芽阶段的社会背景 |
2.1.2 高等院校数量增多,研究型大学出现 |
2.1.3 教师专业化增强,学生组织大量建立 |
2.1.4 学生事务部门独立,学生人事运动兴起 |
2.1.5 专业协会陆续涌现,专业标准开始萌芽 |
2.2 探索阶段(20 世纪4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 |
2.2.1 探索阶段的社会背景 |
2.2.2 高等教育大众化,院校认证的实施 |
2.2.3 言论自由运动兴起,学生服务理念盛行 |
2.2.4 从业者专业化发展,专业标准初步探索 |
2.3 发展阶段(20 世纪70 年代-20 世纪末) |
2.3.1 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 |
2.3.2 院校认证逐渐系统化,学生事务评估运动兴起 |
2.3.3 从业者问责压力增大,学生事务管理方式改革 |
2.3.4 标准研究共同体成立,专业标准快速发展 |
2.4 成熟阶段(21 世纪初-至今) |
2.4.1 成熟阶段的社会背景 |
2.4.2 学生群体更复杂化,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
2.4.3 学生事务支出猛增,评估组织蓬勃发展 |
2.4.4 指标体系构建与修订,专业标准趋于成熟 |
第三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 |
3.1 成人学习理论 |
3.1.1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 |
3.1.2 麦兹罗的嬗变学习理论 |
3.2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
3.2.1 职业概念研究 |
3.2.2 职业发展研究 |
3.2.3 学生事务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
3.3 胜任力理论 |
3.3.1 胜任力概念研究 |
3.3.2 胜任力模型及构建方法 |
3.3.3 学生事务从业者胜任力标准研究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 |
4.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制定主体 |
4.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制定基础 |
4.3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文本解析 |
4.3.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核心内容 |
4.3.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文本解析 |
4.4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特征与局限性 |
4.4.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特征 |
4.4.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 |
5.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制定主体 |
5.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核心内容--基于 2016 年《ACPA/NASPA 专业胜任力标准》 |
5.2.1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简介 |
5.2.2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主题范畴 |
5.3 对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文本解析--基于2016年《ACPA/NASPA 专业胜任力标准》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结果分析 |
5.4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特征与局限性 |
5.4.1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特征 |
5.4.2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局限性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研究 |
6.1 研究设计和人口统计 |
6.1.1 研究设计 |
6.1.2 人口统计 |
6.2 对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知晓与应用程度 |
6.2.1 对专业标准的价值分析 |
6.2.2 对专业标准的参与状况与熟悉程度 |
6.2.3 从业者和高校对专业标准的使用状况 |
6.2.4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使用频率及障碍 |
6.2.5 专业伦理标准的作用 |
6.3 对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使用评价与建议 |
6.3.1 各类专业标准的重要程度与总体满意程度 |
6.3.2 未来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
6.4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应用中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
第七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7.1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比较分析 |
7.1.1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相似之处 |
7.1.2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不同之处 |
7.2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颁布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颁布的意义 |
7.2.2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7.3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7.3.1 树立发展本位价值观念,提升从业者自我评估意识 |
7.3.2 组建专业标准研究共同体,确保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
7.3.3 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加强标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7.3.4 制定配套资源和团队,增强专业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
7.3.5 注重胜任力标准与伦理标准的统一,定期审查修订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信息素质在线资源指南》简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辽宁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 钟涵宇. 辽宁大学, 2020(01)
- [3]大数据时代县区政府在线业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以H市的县区政府为例[D]. 朱燕锦. 广西大学, 2020(07)
- [4]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A”教师培训平台为个案[D]. 王冬冬.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多元素养教育研究[D]. 杨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气排球O2O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D]. 蒲庭燕.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D]. 张蔚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6)
- [9]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D]. 李晓楠.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