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转基因食品健康标准

全球首个转基因食品健康标准

一、世界首定转基因食品健康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李曼宁[1](2021)在《转基因报道的话语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转基议题进入大众视野,就产生了许多研究面向。本文选择话语生产的研究视角,以纸媒中的转基因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选取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中国社会转基因报道的话语生产变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媒体的转基因话语生产机制,并对转基因报道的话语生产影响因素、话语争夺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转基因报道的重心完成了从科学问题的讨论到社会问题的监管方向的转移,纸媒的报道以“稳”为主,积极的“挺转”文章和呼吁理性的中立文章是纸媒报道的主要旋律。中央媒体的转基因话语表达紧跟国家信号,牢牢把握中国社会的转基因话语主导权,建构转基因话语的主流价值观;地方媒体的转基因报道工作,更加关注本地的转基因管理政策。随着时代进步,媒体报道中的转基因形象越来越丰富。虽然转基因报道中支持与质疑的声音同在,二者存在一定的冲突,但达成了“中国必须发展转基因”的共识。国家政策,媒体定位是影响各级媒体话语生产、表达的主要因素。本文借鉴费尔克劳夫的三维框架对研究样本展开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转基因报道的话语实践倾向于精英话语。从转基因话语的社会实践表现来看,纸媒中的转基因话语生产重视身份建构,舆论引导,科普知识,解决问题这四个方面。纵览新闻报道发现,媒体在呈现不同话语主体的观点时没有做到各方的平衡,导致精英话语、大众话语的交流错位,另外媒体报道中的失范行为也是转基因话语生产中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民众在纸媒报道中的话语表达是“缺场”状态。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对未来转基因的报道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注重话语表达方式,在保证科学性、准确性的同时使之更接地气;二、新闻报道注重公众主体性,以公民为采访对象了解他们对转基因政策、管理制度的看法;三、对国内外转基因新闻保持敏感度,及时报道,提高转基因报道工作的质量;四、开展转基因报道时根据媒体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对转基因报道进行深加工。

巴翔宇[2](2020)在《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一词日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转基因一词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没有对其是否安全下一个明确的概念,转基因农作物作为转基因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迈入我们的视野。针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我国虽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制度,但未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规定,使我国对于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的立法处于空缺阶段,因此,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成为了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的重中之重。论文主要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探讨,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期许能够为解决现存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领域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论文主要围绕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这一主线,主要采用五种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法、经验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及案例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并以转基因农作物在国内外的概念及现状为基础,提出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立场明确的法律适用规范、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内容不规范、缺乏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欠缺转基因农作物事后补救惩罚措施。经过探讨总结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安全认知的影响、法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经济原因等。论文还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总结转基因农作物在美国、欧盟、日本的应用现状以及现存的一些相关法律制度及这些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等等。最后结合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的现状及我国的国情,从制定转基因农作物安全专门立法、完善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完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完善事后补救惩罚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求为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提供参考,将转基因农作物安全从以往模糊的立法体制中抽出,规范、制定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填补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立法的空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许毓蓉[3](2019)在《《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在国内外已经引起极大的关注。转基因生物是一个年轻的科学领域,现在许多领域都使用了转基因工程,但是在食品和农业方面,转基因生物还存在着许多分歧和反对意见。因此,转基因生物工程的英语作为中外交流的媒介,对本国转基因工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出版于2016年)提供了12份关于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的国家报告,以一份综合性的报告分析和对比了不同国家和超国家组织针对基因技术和食品安全这一领域的现行法规。因此笔者结合报告类文本和法律类文本的特点,分析原文本的语言特征为准确性、正式性和简洁性。根据文本特征,本翻译报告以功能目的论为翻译指导和依据,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对词汇和句法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直译法、转换语序法、释义法和意译法等。笔者希望通过翻译文本,帮助中国读者更多地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以各国制订的转基因技术法律法规为参考,客观的看待转基因生物,为中国制订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和政策提供借鉴理论。

潘玉[4](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赵舒窈[5](2018)在《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已经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转基因食品存在一些未知的风险,因此其安全性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通过立法以防止因基因技术的滥用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在这些制度中,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代表性制度。然而,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较晚,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亦不健全;同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虽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包括标识制度在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仍有待深入。在此背景下,探讨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除序言外,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概述”。主要探讨了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内涵、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法律规制类型等内容,认为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既是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规制基础,也是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的主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所关注的与其说是因转基因所带来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毋宁说是消费者对转基因进入食品领域的知情权问题。第二部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详细梳理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立法沿革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位阶低,缺乏明确的价值目标定位;不同法规之间协调性较差,制度规定混乱;强制标识的适用范围过窄,没有充分反映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标识内容规定不完整、不明确、不统一;监管机制不完善;对违反转基因食品标识规定的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较小,无法起到足够的震慑效果。第三部分“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及其借鉴意义”。通过对美国、欧盟各国、日本、加拿大等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的考察,总结出各国法律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所采取的三种主要规制类型:即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自愿标识模式、以欧盟各国为代表的强制标识立法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模式。同时总结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在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设计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在于每个国家的人民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不一,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迥异。这一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建立应立足于自己的国情,必须将充分满足民众需要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完备的法律制度和配套制度有利于转基因标识制度的良好运行。第四部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的完善”。本部分提出我国应将生命健康权神圣作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立法的最主要价值目标,并将控制风险、充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适合中国国情、理性主义等作为立法原则。在具体完善内容上,首先,提高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立法级别,制定专门的转基因食品标识条例。该条例应继续坚持强制标识模式,采取更加科学的标识制度,引入合理的阈值规定,适当扩大标识的适用范围,同时改革标识方式,规范标识的形式。其次,完善转基因追踪管理,引入可追溯标识制度,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识监管。再次,充实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监管力量,改革监管机制。复次,加大惩处力度,利用经济手段和刑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规范转基因标识。最后,要充分利用公益诉讼制度维护消费者权益。

纪娇娇[6](2017)在《基于语义网络分析的转基因议题框架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属于风险社会的一个典型议题。不同的社会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视角探讨该话题,发展出多个议题框架。公众对转基因议题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基因公共政策议程,而媒介信息获取是公众对转基因态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影响公众议题。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闻消费的重要来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本文主要想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公众关心转基因议题的哪些方面?二、不同媒体如何建构转基因议题框架?通过对这两方面问题的研究了解公众对转基因话题的信息诉求、媒体对转基因议题框架建构的倾向性、以及公众议题和媒介议题之间的差距,对政府和媒体如何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科学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建构计算机辅助的议题框架量化研究方法,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媒介信息下的框架分析;然后利用新建构的量化研究手段分别探讨微信公众平台转基因公众议题和不同媒体对转基因议题框架建构的差异。一、建构计算机辅助的议题框架量化研究方法。基于框架分析归纳模式,引入语义网络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文本的议题框架。首先,将整个采集的样本构建议题框架抽取的语料库。按照设定的标准提取核心词汇,基于共词分析,建构整个语料库的语义网络,并对语义网络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语义集群。最后对集群进行人工编码,概括总结每个集群的议题框架,即可获得整体样本存在哪几类议题框架。在议题框架提取的基础上,引入Bag-of-words模型并进行改进,利用扩展的模型建立文档和框架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不同议题框架在每个文档中的统计。本文建构的量化议题框架分析方法,能够高效客观地分析议题框架,克服信效度难以保证、分析效率低下等问题。二、基于语义网络分析,研究公众对转基因议题关心的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采集的824篇有关转基因议题的文章进行分析,探讨其有关转基因食品及作物的内容中所涉及的方面和偏向性,以可视化图像直观呈现其议题内容,公众关心的方面涉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食品标识政策、转基因食品辨别、转基因食品事件披露等多个议题,但是分布不均匀。公众对转基因相关科普知识比较关心,但是微信公众平台文章整体上质量不高,来自权威公众号的高质量文章数量也有限。微信科普需要加强建立权威科普公众号,扩大微信公众平台整体发文数量,提高文章质量,保障内容的科学性。三、基于语义网络和Bag-of-words模型提出的量化议题框架分析方法,比较中央主流媒体、生活服务媒体与科普类媒体对转基因不同议题框架的关注。研究表明,媒体对转基因报道的议题框架是多元化的,涉及六大议题框架:技术进步、科普、经济、社会影响、风险与安全管理、科学研究。不同类型的媒体对转基因议题进行报道呈现明显的议题偏向性,而公众往往只订阅部分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存在片面性。受众面广的媒体尤其是央媒应该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平衡,保证受众能接收到全面信息。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政府和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科学传播给出政策建议:(1)建立关于转基因媒体报道和受众需求的平衡机制。政府和媒体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议题建构,保障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和信息的诉求得到满足。(2)加强对微信公众平台转基因谣言的管控,建立合理的谣言筛查和信息公布机制,维护良好的科学传播环境,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华静[7](2017)在《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与社会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转基因技术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论,争论由最开始的转基因技术安全性问题逐渐蔓延到经济、社会和道德等领域,当前部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并不全面、态度模糊,对农业转基因技术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感到迷茫和担忧。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处理和控制主要依赖于一国的社会规制水平。目前,我国现有农业转基因技术社会规制手段不足,对利益主体认知行为和态度的反应不充分。认知的准确把握和控制是规制的前提,政府在制定决策时必须考虑各利益主体的认知行为和态度。因此,从利益相关者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究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框架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中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生物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为研究对象,基于659份消费者问卷、302份农户问卷、58份企业问卷、38份科研机构问卷和20份政府问卷数据,旨在:(1)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识别主要利益主体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态度及其驱动因素;(2)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理论,剖析农业转基因技术社会规制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行为过程;(3)从产业安全角度出发,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认知行为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影响路径,解析影响社会规制的关键因素;(4)结合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绩效评估,完善转基因技术全产业链的社会规制体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供求矛盾突出,转基因技术风险的复杂性、公众认知的需求和转基因产品的市场失灵使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规制迫在眉睫。(2)不同利益相关主体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认知不全面,行为态度存在差异:城市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消费者,大多数企业都认为生产转基因产品能给企业带来较大利润,科研机构工作者比较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政府工作人员不熟悉当前我国转基因技术规制的法规。(3)根据认知行为及态度可以将利益相关主体分为3类:①消费者群体,他们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有所顾虑,持消极态度;②科研机构和生物企业,他们对转基因技术的潜在收益认知和接受度较高,对当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持积极态度;③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水平较高,但是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并不明显,持观望态度。(4)规制者、被规制者和规制受益者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是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关键。在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三方动态博弈中,消费者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随着消费者关注的增加,规制者的监管力度增强,生产者的"寻租"行为有效减少。(5)有效的规制手段和良好的规制效果能够改善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应用的认知程度,公众的认知反过来也会影响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规制。转基因技术认知行为对社会规制有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对社会规制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68。(6)政府在制定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制政策时,应结合各主体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行为和态度,必须把各利益主体的认知和行为纳入考虑中。(7)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公众的收入、企业销售利润、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公众信息获取渠道和政府部门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度等。(8)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制政策措施严重缺失。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社会规制绩效水平较低,绩效评估综合得分为18.7。(9)完善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规制体系可从社会规制立法、社会规制原则和社会规制内容等方面考虑。

李璐[8](2017)在《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基因食品可以解决许多地区的粮食问题,提高经济效益,但其存在潜在的食用、生态环境等风险。鉴于福建省情,需对转基因食品的加以推广和发展,并同时保持谨慎,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本文选取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借鉴食品安全、柠檬市场、政府监管等理论,从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出发,通过收集、获取客观材料,结合转基因大米监管等案例,分析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优缺点,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在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提出了加强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可行性措施。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文的背景和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界定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等相关概念,并阐述食品安全、柠檬市场理论、政府监管理论等内容;第三部分从监管机构、监管制度等方面介绍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找出监管存在的问题: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监管原则不明、缺乏相应地方性法规规范、监管部门权责不清、监管措施手段单一、缺少相应的技术研究等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美国、欧盟地区、日本、台湾地区等典型区域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概述,得到对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即完善法律规范系统与监管体系、建立科学标识制度与追溯监管体系、健全社会多元治理与信息公开体系等;第五部分提出加强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指导原则和对策措施:首先以合理发展原则、风险预防原则、知情权原则、自主性原则为指导,理清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原则思路;其次从政府监管、行业协会、外部监督等方面构建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第三是从健全法规标准、可追溯体系、召回制度、国际化标识制度、实时监控体系、预警机制等方面完善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第四是在学科研究、检测技术规范、培育人才、加强科普工作几个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推动福建省转基因食品有序发展。

徐沐阳[9](2017)在《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完善》文中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科学发展下的新兴产物。近年来,全球人口剧增,环境剧烈变化,传统粮食作物能做愈发困难。为应对粮食危机,先进大国开始研发转基因技术对粮食作物进行改良,有效的增加了粮食产量。然而,转基因技术并未没有危险,转基因作物除了可能会给环境生态与物种的多样性带来新的危害外,亦无法确保改造后对人体安全无忧。我国数千年间一直认同“民以食为天”,那么我国作为“国以民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应当对食品安全进行充分的重视,其中,随着我国粮食压力的不断增强,能够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的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民众的餐桌之上,为降低转基因食品对自然环境、人体健康的安全风险,保护消费者应有的权益,完善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称为维护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一环。笔者由于能力所限,无法对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立法独立提出较多具有可行性的意见,本文更多的是对现有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的梳理与整合以及对域外立法的归纳,对域外相对完善的立法经验进行借鉴。文章分为四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对转基因食品的概念以及转基因食品的优势以及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介绍,做到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内容的心中有数。第二部分通过表格的方式梳理我国历年来的转基因食品立法内容与监管方式,总结我国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以及监管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问题,等待后文的解决。第三部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对美国、欧洲、日本的转基因食品立法模式进行评价与学习,从中吸取能够为我国所用的先进制度以及立法模式,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转基因食品立法体系提供素材。第四部分通过借鉴美、欧、日的成熟立法、监管模式,在综合考量我国国家利益、文化传统、立法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茹国礼[10](2016)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国际立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人口、资源、环境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受人口剧增、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仅靠传统耕种方式提高粮食产量的可能性已十分有限,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运应而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从1983年转基因烟草诞生,转基因技术不断向农业领域快速渗透和发展,到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已达1.815亿公顷,2015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首次下降,较上年减少1%,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21世纪的新型食品端上寻常百姓餐桌。可以说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是食品领域的一场革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但是本身具有科学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风险和危害,因此转基因食品安全成为全球各界广泛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和国家经济利益,对其加强安全监管立法,势必成为各国题中之义。因此,世界各国立足于国家利益,基于各自立法原则,实行不同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欧盟、美国和日本。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介绍分析了欧盟、美国、日本和国际组织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体系,进行比较和研究,总结其规律和经验。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现状,指出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的诸多缺陷和问题。进而第四部分提出,面对转基因食品我国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明确立法原则,引入“互联网+”思维,对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确保实现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提出建议和对策。

二、世界首定转基因食品健康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首定转基因食品健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转基因报道的话语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
    0.3 研究意义
    0.4 文献综述
        0.4.1 关于转基因报道的研究
        0.4.2 转基因报道的话语研究
    0.5 研究方法
    0.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1章 转基因报道概览
    1.1 转基因报道的历史情况
        1.1.1 报道数量和报道主题
        1.1.2 研究样本的报道主题分析
    1.2 重点报纸转基因报道情况概述
        1.2.1 转基因报道数量排名前五的媒体报道情况概述
        1.2.2 《人民日报》和《健康报》的报道情况概述
    1.3 充满争议的转基因报道
        1.3.1 转基因报道的争议性表现
        1.3.2 转基因报道存在争议的原因
第2章 转基因报道的话语生产环境及媒介呈现
    2.1 转基因报道的新闻生产场域
        2.1.1 新闻生产中影响转基因报道的内部压力
        2.1.2 新闻生产中影响转基因报道的外部压力
    2.2 媒体报道中转基因的媒介呈现
        2.2.1 转基因媒介形象的变迁
        2.2.2 转基因媒介形象变迁与话语生产的联系
    2.3 媒体报道中日渐丰富的转基因话语
        2.3.1 话语表达趋于理性,意义生产日渐丰富
        2.3.2 转基因话语实践具有反身性
        2.3.3 转基因报道中公民声音弱小
第3章 转基因报道中的话语争夺
    3.1 意见领袖使转基因话语争夺的复杂程度加深
        3.1.1 意见领袖的转基因话语生产逻辑
        3.1.2 意见领袖话语对转基因报道的影响探究
    3.2 转基因话语生产中的意义冲突
        3.2.1 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相互消解
        3.2.2 话语争夺带来转基因理性思考
第4章 转基因报道的话语分析
    4.1 转基因报道语篇的文本分析
        4.1.1 新闻标题的词语使用
        4.1.2 报道的体裁分类
        4.1.3 报道内容的叙事策略
    4.2 转基因报道的话语实践分析
        4.2.1 话语描述
        4.2.2 预先假设
        4.2.3 元话语
    4.3 转基因话语生产的社会实践性
        4.3.1 建构身份,加强群体认同
        4.3.2 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
        4.3.3 知识生产,提升公民素质
        4.3.4 关注问题,敦促问题解决
第5章 转基因报道话语策略的优化建议
    5.1 我国转基因报道话语存在的问题
        5.1.1 报道中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脱节
        5.1.2 媒体报道有失职业规范
    5.2 未来转基因报道的优化建议
        5.2.1 改进报道方式
        5.2.2 从民众角度开展报道活动
        5.2.3 保持对重大信息的敏感度
        5.2.4 规范媒体的工作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
    2.1 缺乏立场明确的法律适用规范
    2.2 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内容不规范
    2.3 缺乏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
    2.4 欠缺转基因农作物事后补救惩罚措施
3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领域立法现状的成因探讨
    3.1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社会认知的影响
    3.2 法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3.3 经济因素
4 比较法视野下转基因国外法律制度规制
    4.1 美国
    4.2 欧盟
    4.3 日本
    4.4 域外对我国立法的借鉴
5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5.1 制定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
    5.2 完善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
    5.3 完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
    5.4 完善事后补救惩罚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Report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Report
    1.3 Report Structure
Chapter two:Literature Review
    2.1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s
    2.2 Translation of Legislation on Safety of GM Food
    2.3 Reflection of Related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Task Description
    3.1 Source Text Analysis
        3.1.1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3.1.2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Text
    3.2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3.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3.2.2 Translating Process
        3.2.3 Revising and Proofreading
Chapter Four:Theoretical Basis
    4.1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4.1.1 The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4.1.2 Thre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
    4.2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Translation
        4.2.1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Various Fields
        4.2.2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This Project
Chapter Five:Case analysis
    5.1 Reproducing the Feature of Accuracy
        5.1.1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5.1.2 Trans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5.2 Reproducing the Feature of Formality
        5.2.1 Nominalization
        5.2.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5.3 Reproducing the Feature of Conciseness
        5.3.1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without Subjects
        5.3.2 Translation of Subordinate Clauses
    5.4 Authenticity vs Readability
        5.4.1 Translation of the Title of Bills
        5.4.2 Translation of Conjunctions
        5.4.3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Chapter Six:Summary
    6.1 Gains and Experience
    6.2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I
APPEDIX II
ACKNOWLEDGEMENTS
PUBLISHED PAPERS

(4)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概述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的诠释
    (二)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三)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法律规制类型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域外主要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一)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及其特点
    (二)欧盟国家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及其特点
    (三)日本的转基因标识制度
    (四)加拿大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五)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四、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立法的价值目标——生命健康权神圣原则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完善的主要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语义网络分析的转基因议题框架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3.4 章节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转基因技术相关综述
    2.1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
        2.1.1 基本概念
        2.1.2 发展历史
    2.2 转基因技术公众认知情况
        2.2.1 中国公众的转基因认知
        2.2.2 其他国家和地区公众转基因认知
    2.3 转基因技术公众认知形成机制
第3章 转基因议题框架
    3.1 框架理论
        3.1.1 框架理论来源
        3.1.2 框架的定义
        3.1.3 新闻(媒介)框架
        3.1.4 公众议题
    3.2 转基因技术媒介议题
    3.3 转基因技术公众议题
    3.4 网络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
第4章 基于大数据的议题框架分析方法的改进
    4.1 议题框架分析
    4.2 社会网络分析
        4.2.1 社会网络分析概念
        4.2.2 社会网络分析测量指标
    4.3 语义网络分析
    4.4 基于语义网络和Bag-of-words模型的量化分析方法建构
        4.4.1 基于语义网络的框架提取
        4.4.2 基于Bag-of-words模型的议题框架
    4.5 实例分析一: 议题框架演化
        4.5.1 语义网络框架提取
        4.5.2 议题框架量化分析
    4.6 实例分析二: 二模网络
        4.6.1 网络建构
        4.6.2 国家共现网络
        4.6.3 二模网络——国家和框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基因公众议题量化分析
    5.1 研究问题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
        5.2.1 样本搜集
        5.2.2 分词处理
        5.2.3 可视化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1 转基因消息的语义网络
        5.3.2 转基因语义网络模块化
        5.3.3 讨论
        5.3.4 权威微信公众号转基因议题发布现状
        5.3.5 微信强连接传播模式对转基因知识的科普
    5.4 本章小结
        5.4.1 微信公众平台关注焦点和盲点
        5.4.2 微信强连接传播对微信科普科学性的影响
第6章 转基因新闻报道框架偏向性
    6.1 研究问题
    6.2 研究方法和数据
        6.2.1 文本采集
        6.2.2 文本处理
    6.3 数据分析与讨论
        6.3.1 转基因报道议题框架归纳与分类
        6.3.2 媒体与转基因报道议题框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总结
        7.1.1 大数据背景下改进的议题框架量化研究方法
        7.1.2 建立关于转基因媒体报道和受众需求的平衡机制
        7.1.3 加强对转基因相关谣言管控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A 主要程序代码
        程序名称:nlpir_seg.py
        程序名称:nlpir_ext.py
        程序名称:gensim_bow.py
    附录B 自定义用户词典(userdict)
    附录C droplist界定

(7)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与社会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与调研方案
    1.6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的运行状况
    3.1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特点
    3.2 社会规制的需求分析
    3.3 社会规制的供给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益相关主体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及行为分析
    4.1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与购买意愿
    4.2 农户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水平与种植意愿
    4.3 生物企业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
    4.4 科研机构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
    4.5 政府部门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
    4.6 利益相关主体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及应用态度的分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社会规制中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
    5.1 社会规制博弈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分类
    5.2 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分析
    5.3 三方主体的动态博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认知对社会规制的影响分析
    6.1 利益相关主体对现行规制的评价和期望
    6.2 消费者认知对社会规制的影响分析
    6.3 社会规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绩效的评估
    7.1 社会规制绩效评估理论
    7.2 社会规制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7.3 转基因水稻社会规制绩效评估的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8.1 社会规制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
    8.2 国外经验对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社会规制体系的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8)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特色和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转基因技术
        2.1.2 转基因食品
        2.1.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2 相关理论
        2.2.1 食品安全理论
        2.2.2 柠檬市场理论
        2.2.3 政府监管理论
3 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
    3.1 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3.1.1 监管机构
        3.1.2 监管制度
    3.2 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2.1 转基因食品监管原则不明
        3.2.2 缺乏相应地方性法规、规范
        3.2.3 监管部门权责不清
        3.2.4 监管措施手段单一
        3.2.5 转基因食品科技研究及科学推广不足
    3.3 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地方政府机构权力有限
        3.3.2 多方利益相互博弈
        3.3.3 科技发展认知不足
4 其他国家或地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及启示
    4.1 其他国家或地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
        4.1.1 美国
        4.1.2 欧盟地区
        4.1.3 日本
        4.1.4 台湾地区
    4.2 其他国家或地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对福建省的启示
        4.2.1 法律系统规范与监管体系完善
        4.2.2 标识制度科学与食品追溯监管
        4.2.3 社会治理多元与信息共享公开
5 完善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5.1 确立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原则
        5.1.1 合理发展原则
        5.1.2 风险预防原则
        5.1.3 知情权原则
        5.1.4 自主性原则
    5.2 健全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5.2.1 健全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
        5.2.2 健全转基因食品行业协会参与机制
        5.2.3 完善消费者的外部监督机制
    5.3 健全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5.3.1 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地方法规和标准
        5.3.2 建立转基因食品实时监控体系和预警机制
        5.3.3 完善转基因食品可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5.3.4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5.3.5 探索建立科学的国际化标识制度
        5.3.6 加强区域间信息交流和协同创新
    5.4 推进福建省转基因食品的技术研究和人才培育
        5.4.1 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研究
        5.4.2 规范转基因食品安全检验检测
        5.4.3 大力推进高校食品学科发展
        5.4.4 加强转基因食品全民科普教育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转基因食品概述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一、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二、转基因作物与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的争议
        一、转基因食品的产生的效益
        二、风险性分析
第二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制度现状评析
    第一节 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现状与不足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现状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中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体系现状及评析
        一、转基因食品监管体系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域外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
        一、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立法
        二、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部门
        三、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四、简要评析
    第二节 欧盟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
        一、欧盟的转基因食品立法
        二、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三、欧盟“从农场到餐桌”食品追溯机制
        四、简要评析
    第三节 日本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
        一、日本的转基因食品立法
        二、日本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三、简要评析
    第四节 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保护本国利益是法律规制的根本出发点
        二、文化传统和民众观念是法律规制的基础
        三、加快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立法进程
第四章 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之构想
    第一节 构建完善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整合转基因食品安全相关立法
        二、建立统一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标准
        三、加强对转基因作物专利权的保护
        四、完善并严格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五、建立专门转基因食品损害赔偿体系
    第二节 建立符合国情的转基因食品监管体系
        一、成立转基因食品专门监管组织
        二、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可全程追溯的监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10)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国际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况
    1.1 转基因食品
        1.1.1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1.1.2 转基因食品分类
        1.1.3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
    1.2 转基因食品安全
        1.2.1 转基因食品的优势
        1.2.2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
        1.2.3 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焦点
    1.3 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
        1.3.1 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
        1.3.2 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
        1.3.3 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
第2章 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各国及国际组织立法研究
    2.1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
        2.1.1 立法原则
        2.1.2 法律监管制度及评析
    2.2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
        2.2.1 立法原则
        2.2.2 法律监管制度及评析
    2.3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和监管
        2.3.1 立法原则
        2.3.2 法律监管制度及评析
    2.4 国际组织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
        2.4.1 基于健康环保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立法
        2.4.2 基于贸易自由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立法
第3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体系及问题
    3.1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现状
        3.1.1 立法体系
        3.1.2 监管机制
    3.2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立法原则模糊,立法理念偏移
        3.2.2 立法位阶层次低,立法内容不健全
        3.2.3 监管体制不合理,监管环节不系统
        3.2.4 信息共享不全面,公众参与程度低
第4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的完善
    4.1 明晰价值导向,明确立法原则
    4.2 制定专门法律,完善立法内容
    4.3 融入“互联网+”理念,健全监管制度
    4.4 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主体互动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世界首定转基因食品健康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基因报道的话语生产研究[D]. 李曼宁. 吉林大学, 2021(02)
  • [2]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D]. 巴翔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翻译实践报告[D]. 许毓蓉.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4]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D]. 赵舒窈.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6]基于语义网络分析的转基因议题框架量化研究[D]. 纪娇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7]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与社会规制研究[D]. 华静.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8]福建省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D]. 李璐.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9]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完善[D]. 徐沐阳. 甘肃政法学院, 2017(10)
  • [10]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国际立法问题研究[D]. 茹国礼. 南昌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全球首个转基因食品健康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