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悲剧

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悲剧

一、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悲剧(论文文献综述)

陈世雄[1](2021)在《从十月革命之后到“解冻”之前的苏联政论剧(《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一)》文中提出如果从俄语词汇学的角度看,政论体戏剧(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аядрама)属于政治戏剧(политическаядрама)的范畴,因此应该把它看成政治戏剧的一个种类。"政治戏剧"的概念最早是德国的导演皮斯卡托提出的。他的着作《政治戏剧》一书于1929年出版,并被翻译成世界多种语言,俄文版是到了1934年才出版的。但是,第一部俄罗斯的政治戏剧早在1918年就诞生了,这就是马雅可夫斯基的《宗教滑稽剧》。导演是梅耶荷德。

陈世雄[2](2021)在《《宗教滑稽剧》与政治戏剧百年史》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戏剧的概念是德国的皮斯卡托首先提出的,但是,第一部搬上舞台的政治戏剧是马雅可夫斯基编剧、梅耶荷德导演的《宗教滑稽剧》。该剧第一稿于1918年十月革命一周年时演出,经过大幅度修改的第二稿于1921年上演,至今正好100年。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对苏联历史上有没有政治戏剧,哪些剧目属于政治戏剧,曾经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本文回顾了该剧两稿创作和上演的历史,论证了该剧是俄罗斯戏剧史上的第一部彻头彻尾的政治戏剧,带有典型的政治戏剧属性;介绍了该剧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的情况,并且指出政治戏剧对我国产生的深刻影响,强调了孟冰政论剧的创新和价值。

于淼[3](2021)在《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世界图景》文中研究指明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1890-1960),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诗人之一,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巨匠。在俄罗斯诗歌进程中,帕斯捷尔纳克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抒情诗创作贯穿整个现代文学史,为20世纪俄罗斯诗歌和世界诗歌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帕斯捷尔纳克以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和反映生活。他写诗注重诗歌的哲学表达,将自己对人生、爱情、大自然和艺术的领悟写入抒情诗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近20年以来,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兴起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理论——世界图景理论。该理论是源于物理科学的世界图景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发展与应用。文学研究中的世界图景理论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中作者世界感受的观念体系,考察作者对于人、自然、社会、政治等现实多方面的认知与理解。帕斯捷尔纳克在抒情诗创作中通过独一无二的诗歌形象概念化和范畴化现实,对他所关注的人的生活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大自然世界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与评价,这就是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世界图景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借助世界图景理论,在形象分析的基础上对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世界图景的四大构成要素——人生观、爱情观、自然观和艺术观进行研究,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按照文学理论家哈利泽夫(В.Е.Хализев)对世界图景类型的划分,判定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世界图景的类型。本论文由绪论、第一至第五章、结论和参考文献构成。绪论简述论文研究对象和选题依据,综述俄罗斯国内外对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的研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任务、意义和创新之处。论文主体部分由世界图景理论研究、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人生观、爱情观、自然观和艺术观五章组成。第一章对文学作品世界图景的概念、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明确本论文对于诗歌作品世界图景的定义和所采用的方法,阐明形象、观念和世界图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研究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人生观,从成长、命运和使命三个方面阐释帕斯捷尔纳克对于自我的认知,论证其全盘接受的人生哲学。第三章研究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爱情观,分爱情-疾病、爱情-第二次诞生和爱情-永生三部分考察帕斯捷尔纳克对人与人之间隐秘关系的态度,揭示其观念体系中爱情与生活、生命的等同关系。第四章研究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自然观,从大自然的主体性、神性和艺术性三个维度理解帕斯捷尔纳克对大自然与人、大自然与上帝和大自然与艺术关系问题的看法,感受帕斯捷尔纳克对大自然的尊重、景仰与欣赏。第五章研究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艺术观,从艺术吸收生活、艺术认知生活和艺术使生活变形三个角度梳理帕斯捷尔纳克对“现实新范畴”——艺术的看法,破解其创作的美学原则。结论部分简要总结全文,对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形象体系和世界认知观念体系进行概述,判定其抒情诗世界图景的类型,并对帕斯捷尔纳克的世界感受做进一步溯源和阐发。最后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刘婷婷[4](2021)在《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马雅可夫斯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俄罗斯形式主学派创始人和领袖之一。他与俄国未来主义代表诗人、戏剧家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在生活和学术上交往甚密。他们既是密友,也因相似的文艺观念在理论架构和文学创作上有所关联。值得注意的是,马雅可夫斯基在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完善上功不可没,什克洛夫斯基的马雅可夫斯基批评也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本论文以什克洛夫斯基的马雅可夫斯基批评论着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什克洛夫斯基对马雅可夫斯基生平及创作动机、诗歌和戏剧的相关批评,探求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马雅可夫斯基批评的批评方法、特征及贡献,共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整理国内外有关什克洛夫斯基视野下的马雅可夫斯基批评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什克洛夫斯基写给马雅可夫斯基的回忆性散文作品《关于马雅可夫斯基》中剖析他对马雅可夫斯基身份的定位,从而考察他对马雅可夫斯基创作动因——爱的解析和陌生化创作手法的解读,明确马雅可夫斯基对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建构的促进作用。第三章以什克洛夫斯基文章《诗中情节》为主要研究文本,分析什克洛夫斯基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批评。包括什克洛夫斯基对诗歌创作重心、方法转变的历时性分析和对马雅可夫斯基突破诗歌情节塑造传统,即出现无情节的长诗的分析,这不但符合形式主义的审美观念,也是形式主义理论可行性的证明。第四章是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马雅可夫斯基戏剧创作的研究,重点在于什克洛夫斯基对马雅可夫斯基戏剧文本中语言游戏——双关语的分析,还有对情节塑造手法特点和形象功能等戏剧形式创新的总结,这是对无产阶级文化派戏剧观念的驳斥,同时为20世纪戏剧危机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向。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

赵秋玲[5](2021)在《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是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文学批评家、作家。作为批评家,他在俄国、西欧乃至东方等各种文学研究方面都颇有建树,费·陀思妥耶夫斯基、斯特恩、李白等作家都在其批评视域下独放异彩。其中,什克洛夫斯基的陀学批评论着在学界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为陀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批评视角,其独特的批评方法及批评观点使之成为陀学批评史上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主要剖析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体裁、主题、意象的研究观点,并将什克洛夫斯基与罗曼·雅各布森、米·巴赫金、弗·叶尔米洛夫三位同时代批评家逐一比较,借这场“赞成与反对”的对话挖掘什克洛夫斯基的陀学批评特色,阐释其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内涵特征。本论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论文主体、结语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了梳理评述,指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从什克洛夫斯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体小说《穷人》及长篇小说《死屋手记》的体裁研究入手,阐释批评家对两部作品的体裁渊源及特征的解读,揭示其批评视域下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普希金、莱蒙托夫的关联,总结什克洛夫斯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裁研究的突出贡献。第三章着眼于什克洛夫斯基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醉酒人”及“彼得堡悲剧”两个主题的研究,论述什克洛夫斯基视野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善良且软弱的醉酒人”的思想内涵,揭示什克洛夫斯基关于“彼得堡文本”的特殊发现。第四章主要介绍什克洛夫斯基对《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中的“墙”以及《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斧头”两个意象的解读,重点阐释什克洛夫斯基针对两个意象在不同作品中的隐喻意义分析。第五章主要从“人物成对”、“作者与主人公”、“重复”三方面梳理了什克洛夫斯基与米·巴赫金、弗·叶尔米洛夫、罗曼·雅各布森三位同时代批评家关于陀学的对话,揭示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的独到见解。结论部分概括了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王淼[6](2021)在《他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人》文中指出他的一辈子都在赌,赌前途、赌成败、赌爱情、赌命运,最后,他赌上了自己的生命。早年读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他只是一个身上贴满各种标签的诗人,政治正确,立场先行,笔下充满了空洞的口号……瑞典作家本特·扬费尔德撰写的《生命是赌注》是我读过的第一部有关马雅可夫斯基的传记,这部传记不仅让我走近了这位一直被人为遮蔽的诗人,

牧阿珍[7](2020)在《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诗歌中的“太阳”意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太阳"意象就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之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本文选取巴尔蒙特、曼德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五位"白银时代"诗人,分析他们诗歌中丰富多彩的"太阳"意象。

刘启涛[8](2020)在《大诗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另一种可能——基于吉狄马加新世纪创作的长诗之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吉狄马加创作的《我,雪豹……》《致马雅可夫斯基》《不朽者》和《大河》等四首长诗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大诗理念。它们建构起了一套民族志诗学话语,分别从诗学话语表述、诗人内在尺度以及诗歌表现形式三个层面突破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汉语新诗主流写作形成的局限,为新时代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董雪娟[9](2020)在《从女性形象看《荒原》与《穿裤子的云》的拯救意味》文中指出通过对艾略特《荒原》和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的创作背景、题辞及序言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展示出在面对各自精神困境时的不同拯救路线,《荒原》渴求通过宗教寻求拯救,《穿裤子的云》希望借助革命的力量获得救赎。

刘文飞[10](2020)在《帕斯捷尔纳克:生活和创作》文中研究表明一1890年2月10日,帕斯捷尔纳克出生在莫斯科,这一天恰为普希金忌日。他的父亲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是着名画家,俄国美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院教授,曾为托尔斯泰的作品创作插图;他的母亲考夫曼是钢琴家,曾师从着名钢琴家鲁宾施坦。帕斯捷尔纳克家经常高朋满座,列维坦、斯克里亚宾等都是他们家常客,托尔斯泰曾专程来听帕斯捷尔纳克母亲举办的家庭钢琴演奏

二、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悲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悲剧(论文提纲范文)

(1)从十月革命之后到“解冻”之前的苏联政论剧(《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教滑稽剧》第二版的诞生与政论性的加强
二、包戈廷:从《斧头的史诗》走向歌颂列宁的戏剧三部曲
三、从阿菲诺戈诺夫到维什涅夫斯基:政论性的多样呈现

(2)《宗教滑稽剧》与政治戏剧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教滑稽剧》———第一部政治戏剧
二、马雅可夫斯基与未来主义
三、《宗教滑稽剧》的若干特征
四、《宗教滑稽剧》第二版的诞生与政论性的加强
五、立体主义的舞台设计
六、《宗教滑稽剧》的传播与影响
七、结语

(3)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世界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1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依据
    第2节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研究述评
    第3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任务、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1章 世界图景理论研究
    1.1 文学作品世界图景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1.2 文学作品世界图景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人生观
    2.1 成长:苦痛与恐惧
        2.1.1 伽倪墨得斯
        2.1.2 灰姑娘
        2.1.3 浮士德
    2.2 命运:死亡与复活
        2.2.1 角斗士
        2.2.2 哈姆雷特和耶稣
    2.3 使命:宇宙与时间
        2.3.1 飞行员
    本章小结
第3章 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爱情观
    3.1 爱情-疾病
        3.1.1 神经系统疾病
        3.1.2 呼吸系统疾病
        3.1.3 传染病和皮肤病
        3.1.4 药
    3.2 爱情-第二次诞生
        3.2.1 诗人的诞生和重生
        3.2.1.1 夜莺
        3.2.1.2 书架
        3.2.1.3 诗歌
        3.2.2 世界的更新与希望
        3.2.2.1 白色
        3.2.2.2 光
    3.3 爱情-永生
        3.3.1 摇篮曲
        3.3.2 心跳
    本章小结
第4章 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自然观
    4.1 大自然的主体性
        4.1.1 谈论者
        4.1.2 观察者
        4.1.3 指导者
    4.2 大自然的神性
        4.2.1 圣歌
        4.2.2 教徒
        4.2.3 教堂
    4.3 大自然的艺术性
        4.3.1 艺术家
        4.3.2 艺术品
    本章小结
第5章 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艺术观
    5.1 艺术吸收生活:海绵
    5.2 艺术认知生活:大雨
    5.3 艺术使生活变形:镜子,勃拉姆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4)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马雅可夫斯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什克洛夫斯基视野中马雅可夫斯基生平与创作动因
    一、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是政治还是抒情诗人
        (一)一部特殊的回忆性散文
        (二)什克洛夫斯基眼中的诗歌艺术家
    二、抗争与爱:另辟蹊径的动因解读
        (一)爱与生活的抗争
        (二)革命掩盖下的爱
    三、 《动物园》与《关于这个》:痛苦之爱引起的陌生化创作
        (一)相似的创作经历
        (二)陌生化的创作方法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诗中情节》:什克洛夫斯基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批评
    一、关于诗歌创作重心转变的研究
        (一)什克洛夫斯基体裁研究重心的转变
        (二)什克洛夫斯基对诗歌情节研究的完善
    二、 《诗中情节》中对俄罗斯作诗法历时性分析
        (一)探索:18 世纪重音诗的诞生
        (二)预言:19 世纪普希金诗歌韵脚分析
        (三)变革:20 世纪初未来主义作诗法改革
    三、 《诗中情节》中对马雅可夫斯基作品情节的分析
        (一)被破坏的情节
        (二)被形象取代的情节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戏剧创作
    一、词语游戏:双关语的应用
        (一)20 世纪初的俄国戏剧危机
        (二) 《宗教滑稽剧》:俄罗斯民间戏剧优秀范本
    二、情节塑造:单一性与程式化
        (一) “复活”情节的重复出现
        (二)革命与情节程式化
    三、形式创新:形象功能转变
        (一)什克洛夫斯基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争论
        (二)抒情悲剧《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5)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体裁研究
    一、关于书信体小说《穷人》的体裁特征
        (一)新与旧的交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普希金
        (二)《穷人》:写信者与收信者的角逐
    二、关于长篇小说《死屋手记》的体裁特征
        (一)新与旧的交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莱蒙托夫
        (二)《死屋手记》:新型长篇小说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主题研究
    一、善良且软弱的人:关于“醉酒人”主题
        (一)《穷人》中的“醉酒人”
        (二)《罪与罚》中的“醉酒人”
    二、从憎恨到怀疑:关于“彼得堡悲剧”主题
        (一)《脆弱的心》中的彼得堡
        (二)《诗和散文中的彼得堡之梦》中的彼得堡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意象研究
    一、心灵的枷锁: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墙”的意象
    二、争论矛盾的象征: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斧头”意象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赞成与反对”:什克洛夫斯基与同时代批评家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
    一、赞成与反对:关于“人物成对”的争论
    二、赞成与反对:关于“作者与主人公”的争论
    三、赞成与反对:关于“重复”的争论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诗歌中的“太阳”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尔蒙特诗歌中的“太阳”意象
二、曼德尔施塔姆诗歌中的“太阳”意象
三、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中的“太阳”意象
四、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太阳”意象
五、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太阳”意象
六、结语

(8)大诗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另一种可能——基于吉狄马加新世纪创作的长诗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志诗学话语及表述的公共性
二大诗精神与诗人的内在精神尺度
三“纯诗”的反思与大诗的可能性
结语

(9)从女性形象看《荒原》与《穿裤子的云》的拯救意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作品创作背景的异同
2 对于题辞和序言的解读
3 女性形象的拯救意味
    3.1 《荒原》拯救者——圣杯护持者
    3.2 《穿裤子的云》拯救者——圣母
4 结束语

四、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悲剧(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十月革命之后到“解冻”之前的苏联政论剧(《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一)[J]. 陈世雄. 福建艺术, 2021(09)
  • [2]《宗教滑稽剧》与政治戏剧百年史[J]. 陈世雄. 南大戏剧论丛, 2021(01)
  • [3]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中的世界图景[D]. 于淼.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马雅可夫斯基[D]. 刘婷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D]. 赵秋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他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人[J]. 王淼. 新民周刊, 2021(06)
  • [7]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诗歌中的“太阳”意象[J]. 牧阿珍. 今古文创, 2020(47)
  • [8]大诗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另一种可能——基于吉狄马加新世纪创作的长诗之考察[J]. 刘启涛. 民族文学研究, 2020(06)
  • [9]从女性形象看《荒原》与《穿裤子的云》的拯救意味[J]. 董雪娟.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8)
  • [10]帕斯捷尔纳克:生活和创作[J]. 刘文飞. 边疆文学, 2020(07)

标签:;  ;  ;  ;  ;  

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悲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