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景坤[1](2020)在《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咸化湖盆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对于认识其大分子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烃机制及规律,进而指导油气及相关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至关重要,是有机地球化学领域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与前沿问题,但相关研究因大分子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而非常困难。但当前随咸化湖盆资源开发和油气勘探不断推进,这一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最近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相油气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分子尺度的有机–无机地球化学综合探索研究,目的一方面是为咸化湖盆大分子有机质演化这一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实例,并探索研究技术方法,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区烃源岩生烃机制不清的难题提供新的参考消息,以加深对碱湖相烃源岩生烃规律和理论的认识,为生产部署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可望兼具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意义。首先,通过对风城组及相邻晚古生代冰期(LPIA)沉积有机质的杂原子地球化学组成开展负离子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分析,对比了不同环境有机质的演化途径,以初步明确极端碱湖环境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对比于石炭系(C)—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与下二叠统风城组风一段(P1f1)和风三段(P1f3)有机质的低盐度沉积古环境,风城组风二段(P1f2)碱类矿物富集的高盐度环境在成熟到高熟阶段对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的聚合或芳香化过程起抑制作用,结果使得其在高成熟演化阶段依然存在大量的烷基化支链,为高成熟阶段原油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初步明确烃源岩生烃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到原油能记录地史时期烃源岩不同阶段有机质的演化特征,进一步通过原油全组分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其原油组成特征。结果显示碱湖相原油包含三个端元,分别对应于低熟油、成熟油和高熟油。碱湖相沉积有机质进入生油窗早(Ro≈0.7%),尔后随热成熟度增加进入成熟油生成阶段(Ro≈1.0%),当Ro>1.3%时,碱湖相烃源岩中的大量碱类矿物对原油的吸附作用及耐盐藻类(比如疑似杜氏藻)生烃使得其生油窗进一步延长,从而即使在高演化阶段也能生成原油,提高了生油效率。在与硫酸盐型咸化湖相(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有机质含氮杂原子化合物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因缺乏生物氮的前驱物,尤其是高等植物碎片,使得其氮循环效率降低,进而使得所生原油中杂原子含量相对降低,而以饱和烃和芳香烃为主的轻质组分相对增加,这使得碱湖相原油具有更高的品质,并更为清洁环保,这可能是这类烃源岩生烃的重要属性。在以上基于杂原子地球化学分析进而刻画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傅里叶红外官能团结构参数对有机质演化的相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本文定义的13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构参数,揭示了碱湖系统主要由中心碱湖相、过渡盐湖相和边缘咸水–淡水湖相组成。红外结构参数显示碱湖系统原油主要分为三类,端元第一类以高盐、缺氧和水生有机质输入为特征,来源于中心碱湖相富有机质泥质白云岩或白云质泥岩,端元第三类以低盐、缺氧和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加为特征,来源于咸水–淡水湖相富有机质泥岩,相比而言,端元第二类过渡相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来源于盐湖相富有机质的混积岩。烃源岩和原油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碱湖相系统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中无机元素的继承与差异性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无机元素丰度由源到油急剧下降,这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和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比而言,稀土元素与非氧化还原敏感元素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的影响,由源到油呈现规律性、系统性变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相关参数揭示油与源的变化区间与趋势一致,其差异富集主要受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对而言沉积古环境的影响较小。由于碱性环境对有机大分子聚合的抑制,使得处于碱湖中心的原油样品在高成熟演化阶段的微量元素丰度依旧较高。综合上述,碱湖系统有机质的演化除了受生烃母质和成熟度影响外,发现有机相变化大且能影响有机质的演化,主要体现在碱性环境可抑制大分子化合物聚合而延长其生油窗,使其呈“多阶段长时间生油”特征。(-)ESI FT-ICR MS、FTIR和无机(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相结合为有机质演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咸化湖盆,特别是碱性的咸化湖盆,其高演化阶段和深层,依然可能存在丰富的原油资源,改变了依经典Tissot模式认为以天然气赋存与聚集为主的认识,资源量也大为提高,具有重要的勘探指导意义。
肖洪[2](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梁霄[3](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吴飘[4](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谌辰[5](2020)在《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垒田凸起周缘潜山是渤中凹陷西部主要凸起潜山,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是前人相关的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以沙垒田凸起潜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成藏动力学、油气地质学等手段,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测井、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分析沙垒田凸起潜山的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盖层分布特征、圈闭类型、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对研究区典型油气藏进行成藏解剖的研究,总结出沙垒田凸起潜山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预测研究区有利勘探区带。综合研究表明:(1)沙垒田凸起主要发育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以沙三段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II1和II2,且成熟度较高。油源主要以混源为主,主要为沙三段供烃,部分混有沙一段和东三段供烃。(2)中生界碎屑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太古界变质岩储层是沙垒田凸起潜山主要发育的3套储层。由于岩性、构造运动以及潜山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按顶部风化裂缝带以及风化壳下渗流带、储层物性特征等成因不同将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分为I类优质储层、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为I类优质储层、太古界变质岩储层为II类较好储层。(3)沙垒田凸起潜山上覆发育馆陶组泥岩、明化镇组泥岩、东营组巨厚泥岩盖层和仅在研究区东北部减少量发育的沙河街组泥岩,其中研究区凸起东北部和西北部的东二下-东三段泥岩具有物性、超压双重封闭作用;沙三段泥岩仅在凸起中北段小规模分布、且厚度较小;沙垒田凸起潜山油气藏主要发育断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和断层-不整合-砂体型输导体系两种优势输导体系;供油模式为源内和近源供油;成藏模式为单项单元源输导型。(4)沙垒田凸起潜山成藏主控因素为优质储层、优势输导体系以及近油源与油气的晚期充注;研究区主要分布有I类有利勘探区、II类次有利利勘探区。I类有利勘探带沙垒田东南部CFD18-1~CFD18-2潜山带,II类次有利勘探带分别位于沙东北CFD6-4S~CFD12-6~BZ8-4东西向潜山带以及沙西北CFD1-6~CFD2-1潜山带。
黄文魁[6](2019)在《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库车坳陷范围内广泛蕴含油气藏,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区内三叠-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分布于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2–3k)、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和塔里奇克组(T3t)、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和恰克马克组(J2q),其中塔里奇克组(T3t)、阳霞组(J1y)和克孜勒努尔组(J2k)为含煤沉积。如何合理评价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仍然是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七个煤样进行高压釜-黄金管热解实验,结合Rock-Eval热解分析,确定煤样生烃潜力和生烃动力学参数。七个煤样均采自煤矿。其中三个煤样JKC1、JKC2和JKC3位于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岩石热解(Rock–Eval)指标HI和Tmax分别介于57183 mg HC/g TOC和424437?C,%Ro介于0.580.66%之间。其他四个煤样TTC1、TTC4、TTC11和TTC18位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HI和Tmax分别介于223278 mg HC/g TOC和433458?C,%Ro介于0.580.74%之间。七个煤样的油气产率和生烃动力学特征可归纳为:(1)塔里奇克组(T3t)的四个煤样TTC1、TTC4、TTC11和TTC18最大油产率介于46.39–87.50 mg/g TOC之间,最大产气率介于107.20120.94 mg/g TOC之间;克孜勒努尔组(J2k)的三个煤样JKC1、JKC2和JKC3最大油产率介于14.3–39.78 mg/g TOC之间,最大产气率介于70.195.06 mg/g TOC之间。(2)七个煤样在生油窗范围内的质量平衡结果说明,由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释放出来的组分,只有3853%对油气生成有贡献,而其他4762%则重新缩合到干酪根中。(3)在EASY%Ro大于1.87%的高成熟阶段,七个煤样残余固体的生气潜力非常相似,大体上比QI=(S1+S2)/TOC值高2040 mg HC/g TOC,这一方面是由于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和金管实验所能达到的最大成熟度有较大的差异,前者EASY%Ro为2.25%,而后者EASY%Ro为4.44%,另一方面是由于两类实验气态烃的生成机制不同。(4)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四个煤样均为有效油源岩,最大油产率高于排油门限(40 mg/g TOC)。四个煤样生油的加权平均活化能介于51.6452.96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9.61×1012 s-1至1.70×1013 s-1之间。四个煤样生油活化能的分布非常集中,表明煤样生油母质相似。此外,也与煤样生烃特征有关,煤的生烃母质(束缚态烷烃)只有少部分裂解生成油分子,大部分仍结合在干酪根中,成为生气母质。(5)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三个煤样的生气活化能加权平均值介于64.7265.33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8.25×1013 s-1至1.22×1014 s-1之间。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四个煤样的生气活化能加权平均值介于62.7865.02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8.21×1013 s-1至1.67×1014 s-1之间。七个煤样均具有晚期生气的特征:在EASY%Ro达到2.19%时,三个侏罗系煤样和四个三叠系煤样的生气转化率约为32%和44%,主体生气过程发生在高过成熟阶段(EASY%Ro>2.19%之后)。(6)分别通过三个侏罗系煤样和四个三叠系煤样的平均油产率和产气率,确定两个代表性煤样JKC和TTC的生油和生气动力学参数,预测在5?C/My升温条件下JKC和TTC的生烃过程。代表性煤样JKC和TTC分别在EASY%Ro为1.76%和1.59%时,产气率达到排气门限(20 mg/g TOC),成为有效气源岩。库车坳陷发现了大量的气田,主要归因于煤系烃源岩具有很高的成熟度,主体部分%Ro>2.0%,同时具有优质盖层-巨厚的膏盐盖层。库车坳陷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已有很多人做过研究,但大多都是针对一两套地层,本论文将通过常规的烃源岩评价指标及分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对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系煤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对比各地层地表剖面烃源岩之间以及同层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这部分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岩石热解和氯仿沥青“A”分析表明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侏罗系阳霞组地表剖面烃源岩主要为Ⅲ型有机质,含少量Ⅱ2型有机质;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和Ⅱ1型;三叠系黄山街组地表剖面烃源岩主要为Ⅲ型有机质。(2)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Ro值介于0.58%0.66%之间,岩石热解(Rock–Eval)参数Tmax值介于424°C437°C之间,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28°C451°C之间,两类样品均处于低成熟阶段。下侏罗统阳霞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36°C487°C之间,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Ro值介于0.58%0.96%之间,Tmax值介于433°C496°C之间,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47°C585°C之间,两类样品处于生油高峰阶段。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42°C458°C之间,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3)对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煤矿煤样及库车河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饱和烃色谱研究表明,从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这段时期库车坳陷的沉积环境从偏氧化的浅水湖相演变为弱还原–弱氧化的半深湖相,最后转变为强氧化的沼泽环境。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JKC)的Pr/Ph比值比三叠系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TTC)高,同时侏罗系的地表剖面烃源岩(JKS和JYS)的Pr/Ph比值也比三叠系地表剖面烃源岩(TTS和THS)高,这反应出二者不同的沉积环境,整体上看侏罗系的沉积环境较三叠系而言氧化性更强。(4)对库车坳陷煤矿煤样及库车河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饱和烃GC–MS研究表明,三叠系–侏罗系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的三环萜烷以低碳数为主,基本上以C19三环萜烷为主峰,呈现C19、C20、C21的递减趋势,C24四环萜烷相对含量很高;藿烷的含量远高于甾烷;伽马蜡烷相对含量都很低;甾烷分布以C29甾烷ααα20R占绝对优势,C27甾烷ααα20R和C28甾烷ααα20R的相对含量低。具有陆源生烃母质特征。塔里奇克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其他层位地表剖面样品有明显差异,具有相对较高的三环萜烷/藿烷比值、C30重排藿烷和伽玛蜡烷相对含量、较低的藿烷/甾烷比值,表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是有一定菌藻类输入的弱还原的湖相沉积。成熟度相关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表明塔里奇克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其他层位成熟度较低,与Tmax数据一致。(5)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数据显示从上三叠统黄山街组至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是逐渐变重的趋势,表明逐渐增强的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的输入。
王遥平[7](2019)在《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气源对比与实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综合考虑多参数的影响和划分样品或变量的类别方面,化学计量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大量数据集的数据挖掘和区域性的油-油和油-源对比。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三种目前国际上常用于油-油和油-源对比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谱系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多维标度(MDS),并且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做了详细地对比和讨论。在应用化学计量学开展研究区域的地球化学对比时,我们还需要谨慎对待样品的筛选、对比参数的选择、数据预处理和高维空间距离的度量等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比结果的可靠程度。本文主要通过三个实例(呼和湖凹陷、方正断陷和乌尔逊凹陷)证实了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解决我国油-油和油-源对比问题的可行性,这对开展我国其它某一特定地区的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还将HCA和PCA这两种化学计量学方法首次引入到划分吐哈盆地的天然气成因类型上,通过与经典图解对比发现,化学计量学也是一种可靠的多参数气-气对比方法。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根据呼和湖凹陷烃源岩的岩石热解数据可知,3套泥岩烃源岩均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而煤的生烃潜力整体相对较低,然而K1n2的的煤可能也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由谱系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呼和湖凹陷存在Group A、Group B和Group C三组成熟度不同的原油,其中Group A组原油的成熟度最高,主要来源于K1n2和K1n2段的泥岩;而Group B和Group C组原油成熟度相对较低,分别来源于K1d1段泥岩和K1n2段的煤。通过油-源对比结果,我们认为南屯组和相对较浅的地层(如K1d1段)均可作为呼和湖凹陷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方正断陷原油的主要特征为低-中碳数的正构烷烃(n-C12-n-C20或n-c12-n-C25)优势、中-高的Pr/Ph比值(1.445.3)、相对较低的C27/C29规则甾烷含量、C35/C34藿烷和GA/C31R比值,反映了原油的沉积母质为淡水沉积条件下的相对氧化的沉积环境及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的特征。通过前人已有的结果,我们证实了MDS也是一种可靠的多参数油-油和油-源对比方法。PCA和MDS结果表明,方正断陷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新安村+乌云组,并通过MDS结果与非线性MDS双标图相结合,说明研究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大致变化方向。乌尔逊凹陷的K1n组是研究区内最好的烃源岩,而K1t组和K1d1段对乌尔逊原油的贡献较小。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多维标度(MDS)两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解决了乌尔逊凹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问题。根据PCA和地质证据,乌尔逊凹陷北部的原油主要来源于K1n1段的烃源岩,油气成藏时间约为100 Ma,而乌尔逊凹陷南部的原油可分为Group I和Group II两组。结合趋势面分析,MDS对比图中还揭示了烃源岩和原油的沉积条件和成熟度的变化方向。Group I组原油来源于后期生烃阶段(约25 Ma)的K1n1和K1n2段烃源岩的混合,而Group II组原油主要来源于早期生油阶段(约93 Ma)的K1n1烃源岩。Group I和Group II两组在乌尔逊凹陷南部的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通过经典图版和化学计量学方法,重新讨论了吐哈盆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划分。与经典图版一样,化学计量学也是一种有效的多参数天然气分类方法。根据经典图解可知,吐哈盆地的天然气可分为三组;而化学计量学的结果表明,吐哈盆地的天然气可分为A、B、C和D四组,并且B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B1和B2两个亚组。此外,通过PCA三个主成分的主要控制变量确定了吐哈盆地天然气中的三个特征地球化学参数。
梁也[8](2019)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油砂成藏机理与资源潜力评价》文中认为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3号、冷湖4号和鱼卡地区始新统上干柴沟组、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和上侏罗统采石岭组油砂的储层岩石性质、岩石物性与岩性的关系、有机质的成因、类型、热成熟度、古环境条件及油源关系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油砂轻质油形成机制、油砂成藏模式和资源量评价。岩石学和物性研究表明,冷湖地区与鱼卡地区油砂储层质量存在差异。冷湖地区油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石的总体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碎屑颗粒磨圆较差,多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中等。鱼卡地区油砂储层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从中砾到细粒不等,分选差-良好。根据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含油率、RQI(储层质量指数)、NPI(标准化孔隙度指数)和FZI(流动分层指标)的关系,估算了岩石组成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湖地区大量粘土矿物占据了油砂孔隙,岩石内部孔隙连通性差,储层质量差,属中孔低渗储层;鱼卡地区储层质量好,大孔隙多,连通性好,属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柴北缘油砂油烃组分含量高,表明油砂油品质较好。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烃源岩在生油时成熟度为低成熟到成熟,冷湖地区油砂烃源岩形成于低氧、低盐的淡水湖泊环境,有机质来自藻类和高等植物;而鱼卡地区油砂烃源岩沉积于低氧的盐湖环境,母源主要为水生有机质,有少量陆源有机质输入。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湖地区油砂来源于中侏罗统碳质泥岩和泥岩,鱼卡地区油砂来源于中侏罗统油页岩。研究解决了柴北缘含轻质油油砂的成因问题,认为柴北缘油砂油是在持续充注和生物降解背景下形成的,即古近纪时期至今形成的原油不断在地表和近地表聚集,又不断被降解,充注速率大于降解速率,导致降解作用被掩盖。这被野外地表渗油、地表地下族组分成分差别、全系25-降藿烷的存在以及构造热演化分析所证实。柴北缘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分布广泛,烃源岩条件良好,大多处于成熟阶段,并经历了生排烃高峰期,油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自中生代以来,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在为油气提供良好的聚集场所的同时,对早期油气藏也有破坏作用。综合区域烃源岩生排烃史及构造演化史,确定柴北缘油砂是早期油气藏在后期构造破坏后,原油经二次运移至地表及地表以浅地区保存下来下形成的。柴北缘油砂资源量评价基于油砂含油率的测定、油砂岩密度、油砂不同埋深面积厘定、埋藏真厚度计算,并结合油砂开发经济技术指标厘定最低油砂可采深度,采用重量法计算柴北缘油砂资源量,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刘诗局[9](2019)在《吐哈盆地桃东沟群烃源岩区域有效性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吐哈盆地在中新生界发现了大量的煤系原油,但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进行,其深层非煤系来源原油的成藏规律和深部源岩有效性的研究日益显得重要。本文据原油物性和生标物组成特征差异,将原油分为分为A、B、C和D共4大类,A类原油分布于托克逊凹陷三叠系;B类属于稠油,主要分布于火焰山构造带的二叠系和三叠系;C类分布于鄯勒构造带的三叠系;D类分布于台南、台北凹陷侏罗系。通过油源对比,各类原油与各自地区的二叠系桃东沟群源岩有关,表现出不同地区桃东沟群烃源岩特征有一定差异。依据生标物特征精细对比,又把B类原油划分为B1、B2与B3三个小类,B1类原油全部来源于台北凹陷桃东沟群的源岩;B2类原油是桃东沟群生成的原油先经过强烈的生物降解然后与后期充注的七克台原油混合;B3类原油的形成和B2类原油类似,但后期混合充注了水西沟群生成的煤系原油。通过台北凹陷和吉木萨尔凹陷油气特征的对比,认为台北凹陷深部二叠系桃东沟群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下段烃源岩分别具有可比性。B和C类原油油藏的形成与桃东沟群上、下不整合面的输导作用密切相关。在火焰山构造带,不整合面发育在桃东沟群源岩之上,原油主要是下段源岩的贡献。在鄯善地区则刚好相反,不整合面发育在桃东沟群源岩的之下,桃东沟群下段源岩缺失,原油主要来自于桃东沟群上段源岩。地化特征分析表明,台北凹陷源岩质量最好,台北地区西部源岩质量要好于东部,东部的演化程度要高于西部。台北凹陷深部二叠系源岩演化程度高,生成的油气资源丰富。台北凹陷中、下二叠统源岩生标物特征对比发现,其源岩有机质发育具有继承性,这与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的风城组和芦草沟组源岩生标物特征的继承性相似,同时发现台北凹陷东、西部之间烃源岩生标物特征差异很小,暗示着发育源岩的湖盆连续性好、规模大,烃源岩连续大面积分布。
秦培芸[10](2019)在《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地质地化特征与生烃潜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三塘湖盆地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可以反映母质来源和形成环境的生标参数对石炭系已发现原油进行分类,利用多种生标参数交会图验证准确性。同时结合色质谱图特征和生标参数进行烃源岩与原油比对,确定石炭系烃源岩有效性和主力烃源岩。在岩性描述、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岩石的多种测井响应,校正石炭系录井岩性70余口,重新统计了石炭系单井烃源岩厚度。通过对样品进行岩石热解、有机质抽提分离、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全岩X衍射、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地化实验,研究并对比了不同层段和岩性的烃源岩在矿物组成、有机质富集程度、母质类型、热演化程度、生标化合物等地化特征上的差异,利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手段结合泥地比统计数据,确定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烃源岩形成环境。研究发现,三塘湖盆地上石炭统发育的三套烃源岩均可以作为有效烃源岩,其中哈尔加乌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下段略高于上段,碳质泥岩略高于凝灰质泥岩,哈尔加乌组有机质丰度中心集中在牛东201-马33-马71井区,母质类型为Ⅱ1或Ⅱ2型,整体处于成熟演化阶段,平面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成熟度逐渐增加,主要形成于盐度较低、弱氧化-弱还原的沼泽化泻湖环境,卡拉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平面上集中于马33-马71井区,有机质丰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凝灰质泥岩、白云质泥岩和深灰色泥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或Ⅱ2型,整体处于未成熟阶段,形成于盐度较高、还原性较强的湖泊环境。综合以上工作,最终确定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的主力烃源岩为哈尔加乌组碳质泥岩和凝灰质泥岩,为石炭系下一步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基础工作量 |
1.5 主要进展与创新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和构造 |
2.2 地层 |
2.3 生储盖组合基本特征 |
第三章 碱湖相烃源岩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分子结构演化 |
3.1 样品与方法 |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演化 |
3.4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意义 |
3.5 石油地质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湖相原油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多阶生烃及运移 |
4.1 样品与方法 |
4.2 原油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 油源对比 |
4.4 碱湖相白云质烃源岩多阶段生烃 |
4.5 多阶段油气充注 |
4.6 原油生成和运移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湖系统生物氮循环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原油地球化学与含氮化合物组成 |
5.3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特征 |
5.4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机制 |
5.5 湖相生物氮循环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碱湖相原油傅里叶红外地球化学与成因模式 |
6.1 样品与方法 |
6.2 原油FTIR官能团组成及参数 |
6.3 原油FTIR参数的地球化学意义 |
6.4 原油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模式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碱湖相原油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行为 |
7.1 样品与方法 |
7.2 原油与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 |
7.3 元素在原油与烃源岩间的分异 |
7.4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7.5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富集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认识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简况 |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烃源岩评价 |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
1.6.2 技术路线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
2.3 地层划分 |
2.3.1 下马岭组 |
2.3.2 高于庄组 |
2.3.3 金州系 |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
2.3.6 骆驼岭组 |
2.3.7 地层划分方案 |
2.4 构造演化 |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
2.5 地层层序 |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
2.6 古生物化石 |
2.6.1 高于庄组 |
2.6.2 团山子组 |
2.6.3 串岭沟组 |
2.6.4 常州沟组 |
2.7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
3.2 样品分布 |
3.3 有机质丰度 |
3.3.1 高于庄组 |
3.3.2 洪水庄组 |
3.3.3 下马岭组 |
3.3.4 其它地层 |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
3.4.1 干酪根元素 |
3.4.2 镜质体反射率 |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3.5.1 高于庄组 |
3.5.2 洪水庄组 |
3.5.3 下马岭组 |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
4.2 正构烷烃 |
4.2.1 分布特征 |
4.2.2 “UCM”鼓包 |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
4.3.1 化合物鉴定 |
4.3.2 分布特征 |
4.3.3 生物来源 |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
4.6 二环倍半萜 |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
4.7.2 C_(24)四环萜烷 |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
4.8.1 化合物鉴定 |
4.8.2 化合物分布 |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
4.8.4 结构特征 |
4.8.5 水体盐度影响 |
4.8.6 藻类生源 |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
4.9.1 规则藿烷 |
4.9.2 重排藿烷 |
4.9.3 伽马蜡烷 |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
4.10.1 分布特征 |
4.10.2 甾烷的探讨 |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2 甲基菲参数 |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
4.15.1 样品类型 |
4.15.2 样品丰度 |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
4.16 烃类的原生性 |
4.16.1 空白实验 |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
5.1.1 油苗的分布 |
5.1.2 油苗类型 |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
5.2.3 XL1井雾迷山组 |
5.2.4 JQ1井铁岭组 |
5.2.5 H1井骆驼岭组 |
5.3 油源分析 |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
6.1 地层埋藏史 |
6.1.1 地层特征 |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
6.2 热历史重建 |
6.2.1 古温标参数 |
6.2.2 热流演化史 |
6.3 生烃史模拟 |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
7.1 储层特征 |
7.1.1 岩石学特征 |
7.1.2 储层物性 |
7.1.3 填隙物特征 |
7.1.4 储层含油性 |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
7.2.2 激光拉曼光谱 |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
7.2.4 成藏时间厘定 |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
7.3.2 重排藿烷系列 |
7.3.3 规则甾烷系列 |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7.3.5 油源对比结果 |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
2.3.1 古生界基底 |
2.3.2 侏罗系地层 |
2.3.3 下白垩统地层 |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
3.1 洼槽分布 |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成熟度 |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1.1 油藏类型 |
5.1.2 油藏分布特征 |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
5.2.1 地层水性质 |
5.2.2 天然气性质 |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原油宏观特征 |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3 碳同位素特征 |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
5.4.1 原油成因类型 |
5.4.2 原油来源分析 |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
6.1 输导体系类型 |
6.1.1 断裂输导体系 |
6.1.2 砂体输导体系 |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
6.3.3 油气运移方式 |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
7.2.1 成藏阻力特征 |
7.2.2 成藏动力特征 |
7.3 油气成藏过程 |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
8.1 油气成藏模式 |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
9.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潜山的概念 |
1.2.2 潜山油气藏的勘探现状 |
1.2.3 潜山油气藏的研究现状 |
1.2.4 沙垒田凸起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1.1 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断裂发育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2.1 潜山地层 |
2.2.2 新生界地层 |
第3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 |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油气源对比分析 |
3.2.1 沙垒田西北部 |
3.2.2 渤中凹陷西次洼 |
3.2.3 沙垒田东南部 |
第4章 潜山储层条件研究 |
4.1 中生界碎屑岩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
4.1.3 储层物性特征 |
4.2 古生界碳酸盐岩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
4.2.3 储层物性特征 |
4.3 太古界变质岩储层 |
4.3.1 岩石学特征 |
4.3.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
4.3.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4.5 储层综合评价 |
4.5.1 中生界储层(Ⅱ类较好储层) |
4.5.2 古生界储层(Ⅰ类优质储层) |
4.5.3 太古界储层(Ⅰ类优质储层) |
第5章 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分析 |
5.1 潜山盖层特征 |
5.1.1 盖层发育特征 |
5.1.2 盖层展布特征 |
5.1.3 盖层封闭特征 |
5.1.4 盖层综合评价 |
5.2 保存条件 |
5.3 潜山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特征 |
5.3.1 输导体系 |
5.3.2 供烃窗口 |
5.4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4.1 CFD2-1潜山油气藏 |
5.4.2 CFD12-6潜山油气藏 |
5.4.3 CFD18-2潜山油气藏 |
5.5 潜山油气油气成藏模式 |
第6章 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1.1 优质储层 |
6.1.2 输导体系 |
6.1.3 近油源和油气晚期充注 |
6.2 潜山有利勘探区预测 |
6.2.1 渤海海域潜山油气有利因素 |
6.2.2 渤海海域潜山有利勘探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煤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
1.2.2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1.3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
1.4 实验方法及流程 |
1.4.1 岩石热解(Rock–Eval)、CHN元素分析、TOC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的测量 |
1.4.2 高压釜—黄金管生烃动力学热模拟实验 |
1.4.3 气体组分分析 |
1.4.4 液态烃定量分析 |
1.4.5 固体残渣的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和元素分析 |
1.4.6 抽提与族组成分离 |
1.4.7 饱和烃色谱与尿素络合 |
1.4.8 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和单体烃碳同位素 |
1.4.9 开放系统热解–气相色谱分析 |
1.5 EASY%Ro模型和动力学参数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与烃源岩 |
2.2.1 三叠系 |
2.2.2 侏罗系 |
2.2.3 白垩系 |
2.2.4 新生界 |
2.3 储层与盖层 |
2.4 勘探历史与现状 |
第3章 三叠–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1 库车中生代烃源岩分布 |
3.1.2 烃源岩评价 |
3.2 样品选取和实验 |
3.2.1 样品选取 |
3.2.2 实验过程 |
3.3 有机质丰度 |
3.4 有机质类型 |
3.4.1 岩石热解参数 |
3.4.2 可溶有机质特征 |
3.5 有机质成熟度 |
3.5.1 镜质体反射率与Tmax |
3.5.2 生物标志化合物演化特征 |
3.6 生物标志物特征 |
3.6.1 饱和烃特征 |
3.6.2 饱和烃GC–MS |
3.6.3 不同层位烃源岩甾、萜烷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差异 |
3.7 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抽提物分子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 |
3.7.1 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泥质烃源岩样 |
3.7.2 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泥质烃源岩样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和生烃动力学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1.1 煤成烃地球化学特征 |
4.1.2 生烃动力学 |
4.2 样品选取及实验 |
4.2.1 样品选取 |
4.2.2 实验过程 |
4.3 封闭体系热解组分产率 |
4.3.1 气态烃产率和CO2产率 |
4.3.2 液态烃产率 |
4.4 质量平衡 |
4.5 高–过成熟阶段的生气 |
4.6 生烃动力学模拟 |
4.6.1 生油动力学参数 |
4.6.2 生气动力学参数 |
4.7 地史时期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史 |
4.8 高过成熟度阶段气态烃的生成机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创新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主要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气源对比与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化学计量学的诞生和发展历史 |
1.2 化学计量学与地球化学对比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进展 |
1.2.3 两种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介绍 |
1.2.4 应注意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纲要和主要工作量 |
1.4.1 论文纲要 |
1.4.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基于HCA和 PCA的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 |
2.1 引言 |
2.2 呼和湖凹陷的地质背景 |
2.3 样品与方法 |
2.3.1 样品 |
2.3.2 方法 |
2.4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2.4.1 有机质的丰度及类型 |
2.4.2 有机质成熟度 |
2.4.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2.5 油-油对比 |
2.5.1 原油物理性质 |
2.5.2 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2.5.3 原油的热成熟度 |
2.6 油-源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维标度(MDS)方法的引进、参数优选与初步应用 |
3.1 引言 |
3.2 样品与方法 |
3.2.1 样品和GC-MS分析 |
3.2.2 多维标度方法介绍 |
3.3 度量高维空间两点间距离的选择 |
3.4 MDS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
3.5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6 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
3.7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油和油-源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乌尔逊凹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与实验方法 |
4.3 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与干酪根类型 |
4.3.1 乌尔逊凹陷北部 |
4.3.2 乌尔逊凹陷南部 |
4.3.3 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 |
4.4 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
4.4.1 乌尔逊凹陷北部 |
4.4.2 乌尔逊凹陷南部 |
4.5 烃源岩的热成熟度 |
4.5.1 乌尔逊凹陷北部 |
4.5.2 乌尔逊凹陷南部 |
4.6 乌尔逊凹陷原油特征 |
4.6.1 乌尔逊凹陷北部原油特征 |
4.6.2 乌尔逊凹陷南部原油特征 |
4.7 乌尔逊凹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 |
4.7.1 乌尔逊凹陷北部 |
4.7.2 乌尔逊凹陷南部 |
4.7.3 数据预处理的选择 |
4.8 方法对比与选择 |
4.9 乌尔逊凹陷的油气充注史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HCA和 PCA方法在天然气成因分类研究中的探索 |
5.1 引言 |
5.2 地质背景简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吐哈盆地天然气类型划分 |
5.4.1 基于经典图解的天然气类型划分 |
5.4.2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天然气类型划分 |
5.4.3 基于特征地球化学参数的分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认识与创新 |
6.1 主要认识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油砂成藏机理与资源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柴北缘常规油气成藏模式 |
1.2.2 油砂资源评价现状和评价体系 |
1.2.3 柴北缘油砂资源的特殊性 |
1.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成果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背景及盆地性质 |
2.1.1 柴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区划分 |
2.1.2 柴北缘的性质、形成动力学背景与盆地演化 |
2.2 地层 |
2.3 柴达木盆地北缘烃源岩地层分布及地质特征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样品位置信息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岩石学和岩石物理方法 |
3.2.2 实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 |
第4章 油砂的储层特征 |
4.1 油砂露头和钻井地质特征 |
4.1.1 冷湖3 号露头地质特征 |
4.1.2 冷湖4 号露头地质特征 |
4.1.3 冷湖4 号钻井地质特征 |
4.1.4 鱼卡露头地质特征 |
4.1.5 鱼卡钻井地质特征 |
4.2 油砂储集层特征 |
4.2.1 冷湖3 号地区岩性及物性特征 |
4.2.2 冷湖4 号地区岩性及物性特征 |
4.2.3 鱼卡油砂岩性及物性特征 |
4.2.4 岩性与物性特征 |
第5章 油砂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对比 |
5.1 油砂的基本特征分析 |
5.1.1 族组分分析 |
5.1.2 油砂油降解分级 |
5.1.3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烃分析 |
5.1.4 萜烷甾烷分析 |
5.2 芳香族生物标志物与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TPP) |
5.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 |
5.2.2 源相关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 |
5.3 元素分析 |
5.4 地质意义 |
5.4.1 萃取油成分 |
5.4.2 有机质成熟度 |
5.4.3 古环境条件 |
5.4.4 有机质来源 |
5.4.5 油源对比 |
第6章 综合成藏模式分析 |
6.1 烃源岩特征 |
6.2 储集条件 |
6.3 轻质油油砂油形成机制 |
6.3.1 野外持续充注的证据 |
6.3.2 族组分和烷烃组分地表和地下差别 |
6.3.3 25-降藿烷分析 |
6.3.4 构造热演化分析 |
6.4 沉积、生烃和构造演化史与成藏史的耦合关系 |
6.5 油砂成藏模式 |
第7章 柴北缘油砂资源潜力评价 |
7.1 柴北缘油砂资源评价方法 |
7.2 常用油砂资源量评价方法和关键参数 |
7.3 柴北缘油砂有利区优选及资源潜力评价 |
7.4 柴北缘油砂资源动态评价 |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吐哈盆地桃东沟群烃源岩区域有效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油气源对比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油源对比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划分和层序单元划分 |
2.3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
2.3.1 油源条件 |
2.3.2 储层条件 |
2.3.3 盖层条件 |
第3章 原油特征及分类 |
3.1 原油物性特征 |
3.1.1 托克逊凹陷原油物性 |
3.1.2 火焰山构造带原油物性特征 |
3.1.3 鄯善地区原油物性特征 |
3.2 原油组分特征 |
3.2.1 托克逊凹陷原油组分特征 |
3.2.2 火焰山构造带原油组分特征 |
3.2.3 鄯勒地区原油组分特征 |
3.3 原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3.1 托克逊凹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3.2 火焰山构造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3.3 鄯善地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4 原油类型划分以及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源对比 |
4.1 A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
4.2 B、C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
4.2.1 B_1、C类原油油源对比 |
4.2.2 B_2、B_3类原油油源对比 |
4.3 D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
第5章 烃源岩评价 |
5.1 有机质丰度 |
5.1.1 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
5.1.2 台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5.1.3 台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5.1.4 托克逊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5.2 有机质类型 |
5.2.1 有机质类型评价标准 |
5.2.2 台北凹陷有机质类型 |
5.2.3 台南凹陷有机质类型 |
5.2.4 托克逊凹陷有机质类型 |
5.3 有机质成熟度 |
5.3.1 台北凹陷有机质成熟度 |
5.3.2 台南凹陷有机质成熟度 |
5.3.3 托克逊凹陷有机质成熟度 |
5.4 烃源岩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性 |
5.4.1 单井-连井烃源岩发育特征 |
5.4.2 地震剖面烃源岩发育特征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地质地化特征与生烃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地层分布特征 |
2.3 地层层序概述 |
第3章 石炭系油源对比 |
3.1 原油类型划分 |
3.1.1 各类原油特征 |
3.1.2 原油类型对比 |
3.1.3 原油类型划分合理性验证 |
3.2 油源对比 |
3.2.1 A类原油的油源对比 |
3.2.2 B类原油与源岩对比 |
3.2.3 C类原油与源岩对比 |
第4章 烃源岩地质与地化特征 |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 |
4.1.1 烃源岩岩性及矿物组成特征 |
4.1.2 烃源岩测井识别 |
4.1.3 单井烃源岩厚度 |
4.1.4 烃源岩垂向发育特征 |
4.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
4.2.1 哈尔加乌组 |
4.2.2 卡拉岗组 |
4.3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
4.4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
4.5 烃源岩生标化合物特征 |
4.5.1 石炭系卡拉岗组(C2k) |
4.5.2 石炭系哈尔加乌组(C2h) |
4.6 生烃潜力分析 |
第5章 烃源岩形成环境 |
5.1 烃源岩形成环境类型及特征 |
5.1.1 滨浅海 |
5.1.2 沼泽化泻湖 |
5.1.3 潮坪 |
5.1.4 湖相 |
5.2 形成环境主要判别依据 |
5.2.1 古构造背景 |
5.2.2 沉积学特征 |
5.2.3 微量元素 |
5.2.4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5.3 上石炭统烃源岩形成的环境条件 |
5.3.1 哈尔加乌组下段 |
5.3.2 哈尔加乌组上段 |
5.3.3 卡拉岗组 |
5.4 石炭系沉积环境条件演变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D]. 张景坤. 南京大学, 2020(10)
-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D]. 谌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黄文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7]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气源对比与实例研究[D]. 王遥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8]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油砂成藏机理与资源潜力评价[D]. 梁也. 吉林大学, 2019(11)
- [9]吐哈盆地桃东沟群烃源岩区域有效性差异研究[D]. 刘诗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地质地化特征与生烃潜力[D]. 秦培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