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中直粮库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设计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姚琦[1](2019)在《社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性的提高,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手机软件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为了提高社会事业部、社区的办公效率研究并实现了社区管理APP系统。社区管理系统将极大地方便社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改善社区基层职能机构的工作条件,提高社区基层职能机构的办公效率,从长远看会减少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开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提高街道、社区整体水平,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区机构由政府职能向社会职能转变,协助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并给予了社区建设崭新的物质条件和服务手段,超远了传统的社区建设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越。掌上社区是运行在安卓手机的APP,其主要服务于高湾管委会社会事业部、社区以及辖区居民的一款功能完整、性能优越、操作方便快捷的办公软件。实现社区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一下途径完成设计并实现。首先,根据系统开发过程和开发原则,进行需求调研;其次是后台进行主题设计,主要是软件功能的概要设计,再一进步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根据功能模块进一步完成分支模块的实现;最后进行详细编码,编码和测试混合的流程,还包含自测,以及组内测试等。该APP的主要功能包括居民信息录入,居民信息线上/线下保存,居民信息查询,居民信息修改,居民信息excel表格导出,便民服务等。居民信息表格中包含了社会事业部成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表格,能够生成社会事业部成员需要的信息表格并导出。该APP基于Android原生开发,应用主流的页面设计,使APP的操作性简单、便捷。应用使用Java语言,在安卓手机上进行研发,让用户使用流畅度高,内存经过严格控制,确保不会出现ANR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Android sqlite数据库、Android操作系统和Java程序语言开发实现的社区管理系统,着重讲述了该APP的开发实现过程。
李欣[2](2019)在《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政府采购是重要的政务活动,关系着我国宏观调控、市场引导、反腐倡廉建设以及本国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变革,大力发展“互联网+”、实现全国“一体化”政府采购,已经成为政府采购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政府采购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助于建立开放、公平的采购市场,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而且对于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升政府采购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是提升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的必要实践。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对全面推动我国政府采购更深层次实现“互联网+政府采购”新模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本文首先阐述政府采购信息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强调了进行政府采购信息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通过对政府采购基本概念和基本法规政策以及信息化发展历程进行阐述,介绍了政府采购相关信息,从中可以看出关于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的法律制度较为缺乏;然后,通过我国中央主要的两家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和部分地方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我国目前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提升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水平需从法律建设、统一领导、稳步实现入手,充分利用云计算相关技术,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实现政府采购平台的全联通和数据的全国共享,并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积极作用。
祁应梅[3](2017)在《粮库信息化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粮库建设在粮储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几年粮食产量的大幅增加和国家储备粮收购政策的不断深入,粮库建设正向大型化方向迅速发展,因此对粮库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国家粮食局提出粮库改建后,虽然国内多数粮库基本实现了测、控、管自动化,但大部分粮库信息系统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测控信息和业务信息无法互联互通;二、粮情检测数据不全面,储粮状态无法准确识别,且粮情控制不够智能化,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人工决策控制;三、业务管理流程不规范,作业效率较低;四、系统功能不完善,在数据展示和界面操作友好性方面有待改进。针对现有粮库信息系统存在的诸多不足,本文在已有的粮库测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集粮情测控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管控一体的粮库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粮库信息系统的功能改进和优化设计,重点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管控一体化系统设计原则,设计完成了集粮情测控与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智能粮库信息系统,实现了集成化、模块化、层次化的粮库管控功能。(2)基于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技术)的" 一卡通"式业务管理流程优化设计,大幅度提高管理操作效率,降低操作过程中的人因失误。(3)扩展设计了数量、虫情、能耗等粮情检测功能,研究设计了基于多参数粮情检测的粮情状态识别方法,并对常用粮情控制模型和知识规则库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基于专家知识的智能控制机制,大幅度提高了系统智能化水平。(4)通过分析粮库系统应用场景和使用对象,对粮库信息化管控系统进行基于人因工程学的系统界面和功能的优化设计,以实现系统信息合理的展示、便捷的操作和高效的管理。本文通过搭建测试环境,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并通过江苏某地方粮库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应用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在粮情测控及业务管理功能上均得到良好的用户反馈,完成了预期设计目标,提升了粮库管控效率,实现了保证储粮质量并节约管理成本的应用效果。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韦敏[5](2014)在《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过程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干部人事档案的查询、利用、统计、进出库登记、编研等日常业务的管理;二是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数字化扫描、数字图像高清转换、数字档案图像处理等;三是信息系统软硬件的规划、配置、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与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经济实用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需求极不相适。当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也不断融入各类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也不例外。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实现新的突破,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性服务和保障作用,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这一趋势背景下,2010年,为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组部提出“干部档案数字化”的要求,按照严格管理、安全保密、方便利用的原则,开始在全国统一实施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建设。2013年,南宁市委组织部启动该项目的建设,与中组部指定提供技术支持的项目承建单位进行合作。本文运用项目管理的进度、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着重对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进度和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第二部分对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信息化项目的思路、目标、技术路线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对信息化项目的整体框架、各个子系统的设计以及平台建设架构进行了介绍。第五部分运用应用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影响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部分对信息化项目的组织、进度、质量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展望。
张中文[6](2011)在《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及机制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直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商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我国是一个粮食物流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突出表现为粮食物流成本较高,粮食物流信息化相对滞后,粮食物流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低。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及理念来改造我国传统的粮食物流体系,加强粮食物流系统中各节点的有机协调与配合,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为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基于经济学、协同学、管理学、供应链等相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和目前存在的不足,运用系统分析法、逻辑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方法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湖南省粮食物流体系现状、研究湖南省粮食物流的协调问题、探寻基于供应链的粮食物流协同体系的构建,研究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与现代粮食物流协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以及讨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稳定机制设计及联盟治理等问题,并以湖南省金霞粮食物流园进行案例分析,旨在弥补现有理论和方法关于粮食物流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的机制设计与政策框架。本文首先对粮食物流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定义了现代粮食物流的概念,并从粮食供应链和粮食物流体系两个方面对粮食物流进行解读,介绍了粮食物流体系的构建目标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协同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在现代粮食物流中的应用。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第三部分是现代粮食物流协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文中通过架构图的方式将协同体系展现出来,勾勒出体系主要包含的系统功能模块、参与主体以及一些相关技术,并得出现代粮食物流协同实质是信息的协同。本文还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现代粮食物流与传统粮食物流在运作模式上的区别,确定了现代粮食物流“信息拉动”的运作模式。并分析了此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引发的问题,对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解决上述问题做出了探讨;对现代粮食物流新的合作模式——粮食物流联盟的成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契约设计规制的解决办法,给出了最优契约设计思路;最后从利益分配、信任评价、监管奖惩三个方面提出了契约式现代粮食物流联盟稳定性增强机制的设计方法,并结合湖南省粮食物流相关方面的现状为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对湖南省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
粟增富,兰茜[7](2009)在《广西粮食物流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粮食物流规模、布局、仓储设施、粮食加工、包装及管理信息化等多方面分析了广西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西粮食物流的特点提出一些切合广西实际的粮食物流体系。
叶朝阳[8](2009)在《湖南粮食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粮食商品的生产、储存、流通、加工及销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湖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粮食的流通仍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与现代物流要求差距较大。为此,省粮食局决定整合省直单位优质资源,依托长沙市金霞开发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及区位优势,打造湖南现代粮食物流园。本文通过对粮食物流及粮食物流园区概念的界定,从国外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总结出了其粮食物流的特点,作为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经验借鉴。之后,文章从我国粮食物流战略出发,对湖南省粮食物流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湖南粮食体系的对策。在提出的对策中,本文重点对建设湖南粮食物流园区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战略进行了规划。以湖南粮食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和思路为园区建设背景,笔者对湖南粮食物流园区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定位,之后对建设粮食物流园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予以分析,通过对三种粮食物流模式的对比,选取了“粮食批发市场+粮食物流中心”的物流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湖南粮食物流园区的构建方案,主要包括园区的空间布局、市场功能及经营范围以及商业模式分析三个部分。首先,根据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对园区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制定了园区建设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开发计划,其次是界定了园区的市场功能和经营范围,然后从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赢利模式、投资收益与社会效益方面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湖南粮食物流园区的建设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顾键斌[9](2008)在《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公积金是职工个人及其所在单位按规定缴存的具有保障性和义务性的职工个人住房长期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结合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而实行的一项房改政策。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全面建立和逐步完善,对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住房新机制,加快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及政策的逐步完善,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于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实用、高效、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实际情况,基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环境,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的体系结构研究和开发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提出了一套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案。方案包括软件设计、主机及网络系统设计和系统安全设计三个方面。以C/S模式实现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子系统、个人贷款管理子系统、财务核算子系统,以B/S模式实现住房公积金网上查询子系统、住房公积金多媒体查询子系统。信息系统方案通过数据服务器为中心,以不同的模式更好地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杜军[10](2007)在《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湘西州的粮食物流虽然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国内外粮食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湘西州如何基于粮食物流现状,建设和发展具备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粮食现代物流园,就成了湘西州政府和湘西州粮食局领导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战略环境分析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粮食现代物流及物流园区的建设经验,并在分析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当前的工作重点,以及各发展阶段的战略举措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湘西州粮食物流园的建设地址、平面布置、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及管理措施、资金估算与筹措等问题。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湘西州现代粮食物流园选址在交通十分便利的乾州吉庄工业园区。粮食物流园将致力于湖南粮油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分三个阶段逐渐打造成为跨越四省市(湘、鄂、渝、黔)周边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集商品采购、交易、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配载、信息咨询、金融支持等多种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进而搭建辐射半径上千公里的以粮油为主的农副产品流通大平台和大型的产品输出与中转集散基地。
二、广西中直粮库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设计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中直粮库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技术 |
2.1 Android系统介绍 |
2.1.1 Android系统架构 |
2.1.2 Android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
2.2 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 |
2.2.1 Android Studio简介 |
2.2.2 Android Studio发展趋势与优缺点 |
2.3 Android 编码流程与目录结构 |
2.3.1 Android Studio编码流程 |
2.3.2Android Studio 目录结构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2 社区管理现有业务及需求概述 |
3.2.1 社会事业部现有业务及需求概述 |
3.2.2 社区工作业务及需求概述 |
3.2.3 居民需求概述 |
3.3 功能性需求 |
3.3.1 居民基本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3.3.2 计划生育管理需求分析 |
3.3.3 社会保障管理需求分析 |
3.3.4 文件管理需求分析 |
3.3.5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性能需求 |
3.4.2 可靠性需求 |
3.4.3 易用性需求 |
3.4.4 安全性需求 |
4 系统概要设计 |
4.1 技术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结构图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居民基本信息管理 |
4.3.2 计划生育管理 |
4.3.3 社会保障管理 |
4.3.4 文件管理 |
4.3.5 系统管理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E-R图 |
4.4.2 创建表 |
5 系统详细设计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登录注册模块 |
5.3 信息导入模块的实现 |
5.4 新闻资讯界面 |
5.5 天气界面 |
5.6 一键搜索模块 |
5.7 居民信息导出生成Excel表格 |
5.8 自定义表格导出模块 |
5.9 信息推送模块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方法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功能测试用例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1、单位名称预置表 |
附录 2 |
2、抚顺市中直单位名称预置表 |
附录 3 |
3、抚顺市省直单位名称预置表 |
致谢 |
(2)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政策法规 |
1.1 政府采购概念及相关内容 |
1.1.1 政府采购法定概念 |
1.1.2 政府采购制度 |
1.1.3 政府采购形式及采购范围 |
1.1.4 政府采购功能 |
1.2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历程 |
1.2.1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 |
1.2.2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政策发展历程 |
1.3 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
1.3.1 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基本介绍 |
1.3.2 关于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政策要求 |
第二章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 |
2.1 中央机关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信息化发展现状 |
2.1.1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信息化发展现状 |
2.1.2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信息化发展现状 |
2.2 部分地方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 |
2.2.1 天津市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 |
2.2.2 上海市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 |
2.2.3 南京市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 |
2.2.4 包头市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 |
2.2.5 南宁市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1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 |
3.1.1 信息化建设不同步 |
3.1.2 分散建设弊端明显 |
3.1.3 各平台信息资源共享难 |
3.1.4 网络安全问题 |
3.2 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政府采购信息化法律规范缺乏普遍性 |
3.2.2 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 |
3.2.3 组织领导机构不同 |
3.2.4 信息化建设理念不同 |
3.2.5 信息化技术人才配置不同 |
3.2.6 经费支撑有差别 |
第四章 推进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
4.1 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化法律法规 |
4.2 成立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 |
4.2.1 成立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必要性 |
4.2.2 领导小组对于信息系统建设主要着重点 |
4.3 实现全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发展 |
4.3.1 统一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建设 |
4.3.2 省级建设,市县应用 |
4.3.3 推进全平台联通 |
4.3.4 实现数据库共享 |
4.4 建立全国政府采购云平台 |
4.4.1 云计算技术的意义 |
4.4.2 政府采购云的应用 |
4.4.3 建立全国政府采购云平台的途径 |
4.5 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在政府采购中的积极作用 |
4.5.1 我国各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电商平台入驻情 |
4.5.2 电商平台对于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建设的作用 |
4.5.3 有效发挥各商务平台的积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粮库信息化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2 粮库信息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粮库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粮库信息化管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应用场景介绍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1 系统应用场景介绍 |
2.1.2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2 粮库信息系统设计需求 |
2.2.1 功能需求 |
2.2.2 非功能需求 |
2.3 粮库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3.1 仓储管控一体化设计原理 |
2.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4 集成控制平台的设计 |
2.4.1 网络结构设计 |
2.4.2 功能设计 |
2.5 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 |
2.5.1 系统结构设计 |
2.5.2 功能模块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参数的粮情状态分析与智能控制机制 |
3.1 粮情状态分析与智能控制机制概述 |
3.2 粮情状态分析方法与实现 |
3.2.1 多参数粮情检测 |
3.2.2 粮情状态推理 |
3.2.3 粮情分析预警 |
3.2.4 粮情状态分析实现 |
3.3 智能控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3.3.1 智能控制机制设计 |
3.3.2 智能控制模型的优化设计 |
3.3.3 智能控制规则知识库的设计 |
3.3.4 智能控制机制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人因工程的系统优化设计 |
4.1 基于人因工程的软件优化原则和目标 |
4.1.1 人因工程学概述 |
4.1.2 系统功能优化原则和目标 |
4.1.3 界面设计优化原则和目标 |
4.2 粮库信息系统功能优化实现 |
4.2.1 信息展示内容优化 |
4.2.2 辅助操作优化 |
4.3 粮库信息系统界面优化实现 |
4.3.1 粮库信息化管控系统界面布局和图标设计 |
4.3.2 可配置菜单设计 |
4.3.3 异常提醒和操作提示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粮库信息化管控系统的应用验证 |
5.1 测试环境与测试方案 |
5.2 测试方法和结果 |
5.2.1 功能测试 |
5.2.2 性能测试 |
5.2.3 长期稳定性测试 |
5.2.4 可用性测试 |
5.3 粮库现场应用验证 |
5.3.1 现场应用环境 |
5.3.2 集控平台应用功能及效果 |
5.3.3 业务管理平台应用功能及效果 |
5.3.4 应用验证结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过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
2.1 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2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3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4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 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因素分析 |
2.2.1 政策因素 |
2.2.2 资金和技术因素 |
2.2.3 观念因素 |
2.2.4 工作环境因素 |
第三章 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启动过程管理 |
3.1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规划思路 |
3.2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的适用范围及服务范围 |
3.3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建设原则 |
3.4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建设目标 |
3.5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的技术路线 |
3.6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应满足的实际需求 |
第四章 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规划过程管理 |
4.1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的整体框架 |
4.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
4.2.1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采集子系统 |
4.2.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子系统 |
4.2.3 干部人事档案网络利用子系统 |
4.2.4 干部人事档案安全控制子系统 |
4.2.5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光盘离线备份子系统 |
4.3 软硬件平台建设架构 |
4.3.1 软件平台建设方案 |
4.3.2 硬件平台建设方案 |
4.4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二次开发 |
第五章 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
5.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 |
5.1.1 组织领导机构 |
5.1.2 项目实施团队 |
5.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
5.2.1 项目实施进度总体安排 |
5.2.2 项目实施进度甘特图 |
5.3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进度控制 |
5.3.1 项目实施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2 项目实施进度的风险分析 |
5.4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质量控制 |
5.4.1 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4.2 项目质量控制的范围 |
第六章 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控制过程管理 |
6.1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组织保障措施 |
6.2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进度保障措施 |
6.3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
6.4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技术保障措施 |
6.4.1 维护保障措施 |
6.4.2 安全保障措施 |
6.5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及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现代粮食物流研究综述 |
2.2 协同物流体系研究综述 |
2.3 供应链机制设计研究综述 |
2.4 现有研究述评 |
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3.2.1 研究框架 |
3.2.2 创新点 |
第二章 现代粮食物流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
1 现代粮食物流概念界定 |
1.1 现代物流的概念界定 |
1.2 粮食物流定义及内涵 |
1.3 粮食物流体系的运行目标与规划建设 |
1.3.1 粮食物流体系的运行目标 |
1.3.2 粮食物流体系构建的原则 |
2 协同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 |
2.1 协同理论 |
2.1.1 协同的基础理论 |
2.1.2 协同理论的体系框架 |
2.1.3 供应链协同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2 产业链理论 |
2.3 协同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在现代粮食物流中的应用 |
2.3.1 港口粮食物流体系协同优化模型 |
2.3.2 基于SOA的粮食配送系统 |
3 机制设计理论及系统科学 |
3.1 机制设计理论及在物流产业的应用 |
3.1.1 机制设计理论 |
3.1.2 机制设计理论在物流产业的应用 |
3.2 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在物流产业的应用 |
3.2.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3.2.2 系统动力学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 |
3.3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情况及经验借鉴 |
1 发达国家粮食物流体系概况及经验借鉴 |
1.1 美国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概况 |
1.1.1 美国粮食交易市场概况 |
1.1.2 美国粮食物流格局 |
1.1.3 美国粮食物流主体 |
1.1.4 美国粮食物流运输体系 |
1.1.5 美国粮食物流信息化程度 |
1.2 加拿大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概况 |
1.2.1 加拿大粮食物流格局 |
1.2.2 加拿大粮食物流管理模式 |
1.2.3 加拿大粮食物流仓储体系 |
1.2.4 加拿大粮食物流智能化管理运输体系 |
1.3 澳大利亚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概况 |
1.3.1 粮食物流格局 |
1.3.2 "四散化"物流体系 |
1.3.3 先进的物流信息化建设 |
1.4 发达国家粮食物流体系对中国粮食物流的启示 |
1.4.1 粮食物流信息化程度高 |
1.4.2 "四散"和"集装箱"储运方式成为主流 |
1.4.3 产业化将是粮食现代物流的未来发展方向 |
2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发展概况 |
2.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相对稳定 |
2.2 粮食产销区位明确 |
2.3 粮食流向及流通通道业已形成 |
2.4 粮食物流储运体系逐步完善 |
2.5 粮食物流信息化趋势明显 |
第四章 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湖南粮食物流体系现状 |
1.1 粮源丰富,品种单一,双向物流量大 |
1.2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得到改进 |
1.3 粮食物流企业初具规模 |
1.4 粮食物流信息化步伐加快 |
2 湖南省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
2.1 物流设施落后,"四散"化程度较低 |
2.2 物流技术滞后,物流成本较高 |
2.3 物流环节过多,管理水平低下 |
2.4 物流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
3 湖南省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
3.1 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规划,信息共享程度低 |
3.1.1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 |
3.1.2 现代粮食物流中各参与主体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
3.1.3 粮食物流信息化缺乏统一标准 |
3.1.4 粮食物流体系科技水平低下,先进技术利用率不高 |
3.2 粮食物流"信息孤岛"严重,信息协同体系缺失 |
3.3 粮食物流系统分散零乱分布,系统对接难以实现 |
3.4 粮食物流信息协调意识薄弱,协同机制尚待完善 |
第五章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构建 |
1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基本框架及设计思路 |
1.1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动力学分析 |
1.1.1 现代粮食物流系统参与主体分析 |
1.1.2 现代粮食物流与传统粮食物流的区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分析 |
1.2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的基本框架及运作模式 |
1.2.1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的基本框架 |
1.2.2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的运作模式 |
1.3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的总体设计思路 |
1.3.1 现代粮食物流系统体系的优点 |
1.3.2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包含的功能模块 |
2 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
2.1 面向服务架构的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目标和架构体系 |
2.1.1 建设目标 |
2.1.2 架构体系及特点 |
2.2 现代粮食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建设 |
2.2.1 粮食订单管理子系统 |
2.2.2 粮食零售客户数据中心系统 |
2.2.3 商品(粮食)管理子系统 |
2.2.4 客户管理子系统 |
2.3 现代粮食物流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建设 |
2.3.1 入出库管理子系统 |
2.3.2 仓容管理子系统 |
2.3.3 粮食仓储温湿度检测系统 |
2.3.4 粮食仓储自动报警防火系统 |
2.3.5 粮食仓储品质管理系统 |
2.3.6 粮食仓储通风除尘系统 |
2.3.7 缺货补货计划管理子系统 |
2.4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营销系统建设 |
2.4.1 粮食零售管理子系统 |
2.4.2 粮食配送确认管理子系统 |
2.4.3 粮食订货预测管理子系统 |
2.4.4 粮食进销台账管理子系统 |
3 现代粮食应急物流协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3.1 突发性事件下的现代粮食物流业务协同管理 |
3.1.1 现代粮食物流业务协同网络的空间结构 |
3.1.2 现代粮食物流业务协同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2 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协同管理 |
3.2.1 访销管理子系统 |
3.2.2 呼叫中心子系统 |
3.2.3 中央监控子系统 |
3.2.4 粮食配送管理子系统 |
3.2.5 支付结算管理子系统 |
3.2.6 绩效管理子系统和外部接口 |
3.3 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
3.3.1 基于遥感的粮食生产监测系统 |
3.3.2 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系统 |
3.3.3 基于粮食生产监测和价格预警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
第六章 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机制设计 |
1 基于信息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协调及激励机制设计 |
1.1 信息拉动下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协调机制设计 |
1.1.1 信息拉动下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
1.1.2 减少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对称的粮食物流信息流程协调方法 |
1.2 基于信息共享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激励机制设计 |
1.2.1 基于信息共享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 |
1.2.2 实现信息共享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激励机制设计 |
2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稳定机制设计及联盟治理 |
2.1 基于博弈的粮食物流联盟稳定性研究 |
2.1.1 粮食物流联盟的内涵及成因分析 |
2.1.2 现代粮食物流联盟的特征分析 |
2.1.3 现代粮食物流联盟稳定性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4 基于博弈的现代粮食物流联盟稳定性分析 |
2.2 现代粮食联盟契约的规制效果及最优契约设计 |
2.2.1 粮食物流联盟契约的特征 |
2.2.2 粮食物流联盟契约的规制效果 |
2.2.3 粮食物流联盟最优契约设计思路 |
2.3 现代粮食物流联盟的契约稳定性增强机制设计 |
2.3.1 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
2.3.2 有效的信任评价机制 |
2.3.3 严格的监管奖惩机制 |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1 湖南粮食集团简介 |
1.1 湖南长沙霞凝国家粮食储备库简介 |
1.2 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简介 |
1.3 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简介 |
2 湖南粮食集团运营情况 |
2.1 湖南长沙霞凝国家粮食储备库运营情况 |
2.1.1 粮食仓储系统 |
2.1.2 水路与公路相结合的粮食运输系统 |
2.1.3 粮食流通加工系统 |
2.1.4 粮食配送系统 |
2.1.5 粮食装卸搬运系统 |
2.2 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运营情况 |
2.2.1 电子商务系统 |
2.2.2 粮食仓储系统 |
2.2.3 粮食运输系统 |
2.3 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运营情况 |
2.3.1 流通加工系统 |
2.3.2 铁路运输系统 |
2.3.3 粮食仓储系统 |
2.3.4 粮食包装、装卸系统 |
2.3.5 物流配送系统 |
2.3.6 物流信息化系统 |
3 湖南粮食集团的发展优势与不足 |
3.1 湖南粮食集团的发展优势 |
3.1.1 成员企业基础雄厚 |
3.1.2 各企业的合作愿望与良好的合作机制 |
3.1.3 湖南省粮食方面政策支持与信息化建设契机 |
3.2 湖南粮食集团的不足 |
3.2.1 传统交易模式为主,信息化水平低 |
3.2.2 技术水平落后,成本过高 |
3.2.3 管理较粗放,效率不足 |
4 湖南粮食集团发展思路 |
4.1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
4.1.1 粮食运输系统 |
4.1.2 粮食仓储系统 |
4.1.3 粮食加工系统 |
4.1.4 粮食包装系统 |
4.1.5 粮食装卸系统 |
4.1.6 粮食配送系统 |
4.2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 |
5 湖南粮食集团的效益现状及未来展望 |
5.1 湖南粮食集团的效益现状分析 |
5.2 湖南粮食集团的未来展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1 研究结论 |
2 政策建议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7)广西粮食物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粮食物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 广西粮食物流的基本情况 |
1. 粮食物流仓储设施逐步优化。 |
2. 粮食物流交通运输设施发展迅速。 |
3. 粮食物流经营主体多样化、粮食加工企业不断壮大。 |
4. 粮食信息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
(二) 广西粮食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
1. 粮食交通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
2. 仓储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
3. 粮食物流“四散化”水平低。 |
4. 物流设施未成系统, 配套性差。 |
5. 粮食加工能力弱。 |
6. 粮食包装市场混乱, 粮食损耗惊人。 |
二、广西粮食物流发展的设想 |
(一) 加强对粮食物流的宏观指导 |
(二) 粮食物流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
(三) 完善广西粮食流通体系 |
(四) 促进第三方粮食物流的发展 |
(五) 加大力度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 |
(六) 培育电子物流体系 |
(七) 提高粮食加工水平, 集中发展若干个龙头企业 |
(八) 加强粮食执法力度, 完善粮食检验检测体系, 建立粮食预警应急机制 |
(九) 加强粮食物流人才的培养 |
(8)湖南粮食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粮食物流 |
1.2.2 粮食物流园区 |
1.3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外粮食物流现状 |
1.3.1 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粮食物流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粮食物流战略及湖南市场分析 |
2.1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
2.1.1 发展现状概述 |
2.1.2 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 |
2.2 发展我国粮食物流的战略 |
2.2.1 一体化战略 |
2.2.2 网络化战略 |
2.2.3 “四散化”战略 |
2.2.4 粮食物流发展的市场化战略 |
2.3 湖南省粮食物流市场分析 |
2.3.1 现状介绍 |
2.3.2 市场供求分析 |
2.3.3 存在的问题 |
2.3.4 建设湖南粮食物流体系的对策 |
第3章 湖南粮食物流园区战略分析 |
3.1 战略依据 |
3.1.1 湖南省粮食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和思路 |
3.1.2 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3.2 SWOT 分析 |
3.2.1 机会 |
3.2.2 威胁 |
3.2.3 优势 |
3.2.4 劣势 |
3.3 战略目标 |
3.4 战略内容 |
3.4.1 园区战略发展模式的选择 |
3.4.2 园区功能定位 |
第4章 湖南粮食物流园区的战略布局规划与实施 |
4.1 园区的空间布局 |
4.1.1 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 |
4.1.2 空间布局 |
4.1.3 园区开发计划 |
4.2 园区商业模式分析 |
4.2.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4.2.2 赢利模式 |
4.2.3 投资收益分析 |
4.2.4 社会效益分析 |
4.3 园区建设实施的保障措施 |
4.3.1 加强多方筹资 |
4.3.2 加快土地征用 |
4.3.3 促进铁路专用线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住房公积金的定义 |
1.2 住房公积金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
1.3 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的现状 |
第二章 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2.1 南通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现状 |
2.2 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系统面临问题 |
第三章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
3.1 目标模式 |
3.2 系统设计的原则 |
3.3 系统设计的管理思想 |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 |
4.1 总体设计思路 |
4.1.1 架构设计 |
4.1.2 公积金系统体系结构 |
4.2 技术背景 |
4.2.1 SYBASE ASE |
4.2.2 J2EE |
4.2.3 PowerBuilder |
4.2.4 中间件的应用 |
4.3 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4.3.1 住房公积金归集支付子系统设计 |
4.3.2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子系统设计 |
4.3.3 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子系统设计 |
4.3.4 住房公积金公众查询子系统设计 |
4.3.5 住房公积金安全平台子系统设计 |
第五章 公积金系统主机及网络设计 |
5.1 主机系统设计 |
5.1.1 主机系统现状 |
5.1.2 主机系统需求 |
5.1.3 主机系统方案设计 |
5.2 网络系统设计 |
5.2.1 网络系统现状 |
5.2.2 设计需求 |
5.2.3 网络系统方案 |
5.2.4 网络结构设计 |
第六章 系统安全设计 |
6.1 应用系统安全 |
6.2 网络安全 |
6.2.1 防火墙 |
6.2.2 南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络安全设计 |
6.3 数据安全 |
6.3.1 数据备份原则 |
6.3.2 南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异地备份方案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粮食物流相关概念研究 |
1.2.2 粮食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
1.2.3 粮食物流活动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
1.3.1 现代物流理论 |
1.3.2 区域经济理论 |
1.3.3 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国外粮食物流及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借鉴 |
2.1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经验 |
2.1.1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
2.1.2 国外发展粮食物流的经验 |
2.2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经验 |
2.2.1 物流园区的功能 |
2.2.2 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 |
2.2.3 园区建设和经营 |
2.3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应借鉴的经验 |
2.3.1 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 |
2.3.2 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 |
2.3.3 我国发展粮食物流应吸取的经验 |
第三章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湘西州粮食物流建设现状 |
3.1.1 湘西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所在地概况 |
3.1.2 主体粮食物流企业 |
3.1.3 主要粮食物流活动 |
3.2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 |
3.2.1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
3.2.2 扶持和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要 |
3.2.3 推进湘西州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扩容的需要 |
3.2.4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
3.2.5 完善湘西州粮食物流体系的需要 |
3.3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有利环境 |
3.3.1 中央储备粮湘西州直属库成立 |
3.3.2 我省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提升粮食物流竞争力 |
3.3.3 粮食产销区域合作为粮食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
3.3.4 湘西州及周边省市粮食需求潜力大 |
3.3.5 湘西州及周边省市粮食运输量大 |
3.4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优势 |
3.4.1 政策优惠 |
3.4.2 交通便捷 |
3.4.3 区域辐射 |
3.4.4 设施完善 |
3.4.5 产业带动 |
3.5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存在的不足 |
3.5.1 湘西州粮食生产问题 |
3.5.2 湘西州粮食流通问题 |
第四章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
4.1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定位 |
4.1.1 建设与发展依据 |
4.1.2 战略定位 |
4.1.3 功能定位 |
4.2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目标 |
4.2.1 总体目标 |
4.2.2 财务目标 |
4.3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策略 |
4.3.1 完善园区建设,构建一体化粮食物流平台 |
4.3.2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园区持续发展源动力 |
4.3.3 引领主业上市,促进整个园区产业腾飞 |
4.4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
4.4.1 加强多方筹资 |
4.4.2 创新经营体制 |
4.4.3 加快土地征用与开发 |
第五章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方案 |
5.1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 |
5.1.1 空间布局原则 |
5.1.2 物流功能分区布局 |
5.1.3 建筑物空间布局 |
5.1.4 各类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 |
5.2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基本要素建设 |
5.2.1 交通运输设施 |
5.2.2 物流专业设施 |
5.2.3 配套辅助设施 |
5.2.4 办公后勤设施 |
5.2.5 管理信息系统 |
5.3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计划及管理措施 |
5.3.1 园区建设计划 |
5.3.2 园区建设管理 |
5.4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4.1 投资估算 |
5.4.2 资金筹措 |
5.4.3 资金使用计划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广西中直粮库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设计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姚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2]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发展研究[D]. 李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粮库信息化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祁应梅. 浙江大学, 2017(08)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南宁市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项目过程管理研究[D]. 韦敏. 广西大学, 2014(03)
- [6]现代粮食物流协同体系及机制建设研究[D]. 张中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
- [7]广西粮食物流探析[J]. 粟增富,兰茜. 生产力研究, 2009(10)
- [8]湖南粮食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研究[D]. 叶朝阳. 湖南大学, 2009(03)
- [9]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 顾键斌. 江南大学, 2008(03)
- [10]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 杜军. 中南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