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姝[1](2021)在《中非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及对经贸联系的影响》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和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持续涌动下,港口已发展成为一个将运输、生产、商贸、物流等多种生产服务集于一身的多功能经济中心,航线作为诸如人、物、资金、技术、信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载体,其发挥的作用越发突出。港口航运网络既是国际贸易的载体,又是国际贸易发展演化的产物,其港口资源开发与布局、世界经济与供应链地理区位、国际经贸联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非洲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国际互联互通、交流互鉴最活跃的成长空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是重要的建设方向与落脚点,中非航运网络则是“海上丝路”沿岸国际航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作为非洲大陆与世界建立联系的门户,加强同门户港口的联系有利于优化航运结构,充分发挥核心港口集聚扩散效应,以港口为媒介,实现中非海洋交通与经济合作的互联互通。本文基于时间断面航运O-D数据构建中-非加权航运联系网络来探究中非航运联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航运与经贸联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首先,基于数理统计指标分析网络的整体特征和复杂性程度;其次,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刻画中非港口航运网络结构特征及发展演化过程;最后依据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法探究了中非港口航运网络对经贸联系的支撑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非航运网络中所覆盖的港口节点数量保持稳定,航线数量成倍增加,港口联系广度、深度与强度明显增强,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愈发显着,网络复杂性增强。(2)节点等级结构呈现出位序-规模递减趋势。网络核心节点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在成长为网络中的枢纽节点后表现出了弱化的趋势。从网络节点发育及功能分化看,中国港口较为稳定,中转港呈现出邻近区域不同国家之间的变动态势,非洲港口则呈现区域间变动的态势,迁移趋势明显。(3)网络尚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轴-辐”结构,而呈现出组团式的空间结构特征且网络空间联系的等级特征显着。航运网络中一级联系是对紧密关系区域和优势航运地域的反映;二级联系作为一级联系的空间拓展与延伸,构成整体联系的空间骨架;三级联系反映了整体航运联系的细节特征;更低级的联系则反映了联系中长距离、弱联系、跨度广的特征。(4)航运联系对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联系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和不稳定的特点。航运网络直达性、中间性和邻近性是重要的地缘经济联系影响因子。航运中间性是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重要推动力,航运邻近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作用显着,航运直达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作用有限。
谢雨蓉[2](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欧电[3](2020)在《基于博弈论的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再次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为避免各港口重复建设、功能同构和生产结构趋同等同质化竞争问题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需要找准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着力点与重点突破方向,进一步统筹优化区域内港口群资源配置,整体完善国际航运功能,高效促进港口群的科学协同发展。本文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博弈论理论及其在港口博弈策略中的应用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使得整个港口群在内部竞争条件下整体与个体收益达到最优,引入博弈论中的定量分析,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港口群博弈模型。然后,假设大湾区港口的主要特征参数并应用于博弈模型,同时,以竞争力评价指标对港口群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拓展港口群辐射范围、合作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国际航运中心集群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体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以及港口竞争力、港口竞合关系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了港口群、港口群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内涵与特征,并对博弈论及其在港口博弈策略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对港口博弈策略及港口合作博弈可行性等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港口博弈模型,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阐述了大湾区港口群总体态势,假设大湾区港口的主要特征参数并应用于博弈模型。第五部分,以竞争力评价指标定性地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问题。第六部分,从拓展港口群辐射范围、合作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国际航运中心集群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总结与展望,梳理研究结论,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探讨。
王栋[4](2020)在《长江下游江海中转港口群竞合博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内河运输的快速发展,江海联运在集装箱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江下游港口群作为连通江海联运重要节点,其重要性也愈发明显。同时,长江下游内河港口分布紧密,引发不同港口对共同辐射范围内货源的激烈竞争。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制定战略规划成立港口群,划分港口层次,从而引导港口与港口群有序发展。本文侧重对长江下游的江苏港口群和上海港口群的港口竞合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主要考虑港口群内港口合作和港口群间港口竞争,研究长江下游江海中转港口群竞合博弈问题,为港口群的港口竞合关系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如下:(1)本文首先归纳整理国内外关于多港口区域港口竞争与合作的相关研究,发现多港口区域港口竞争与合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腹地集装箱市场对港口竞争与合作的影响。本文侧重考虑航运成本、港口收费、港口基础设施等因素分析海运集装箱货流对江海中转港口选择偏好,并刻画不同贸易链上海运集装箱货流对多港口区域港口竞争与合作的影响。根据文献综述可知,虽然有少数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多港口区域港口的竞合关系,但未发现有研究成果研究港口群港口的竞合关系。(2)本文针对长江下游港口,分析不同贸易链上海运集装箱货流对长江下游江海中转港口的选择偏好,并建立考虑港口收费、港口基础设施、航运成本的Logit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Logit选择的双港口群港口竞争博弈模型和双港口群港口竞合博弈模型,来深入研究长江下游江苏港口群与上海港口群关于江海中转港口收费的多港口竞争与合作博弈。(3)为了拟合Logit模型的参数,本文基于算例数据通过软件Biogeme进行拟合获得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博弈论中的迭代算法对提出的两个港口群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博弈均衡状态下各港口的港口收费。算例结果表明,忽略港口群内港口合作,使得港口收益偏低。
吴鑫桐[5](2020)在《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思路与路径研究 ——基于“三大经济平台”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全球经济面临深刻转型、经济发展风险不断增加、多极化趋势也愈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各国积极开展跨区域经济合作,大力探索和制定国际最高标准贸易规则。新兴经济体国际参与度和竞争力的提升也将贸易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通过划定特殊经济功能区建立先进国际贸易规则是各国竞相采取的做法。自贸港是一国贸易开放的高地,也是探索最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的平台载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人口等要素红利的逐渐消失促使中国迈入对外贸易的新阶段,发展重点从货物贸易流动转向国际贸易规则协调。因此,中国急需转变传统发展思路,从国际贸易规则入手实现新一轮改革开放,积极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自贸港。现有文献多集中在世界知名自贸港或中国各个自贸区试验区,较少文献涉及自贸试验区的区域联动,且鲜有涉及联动的后续侧重和实施路径。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以中国自贸港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浙沪联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辅之以仿真模拟后,重点研究了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本文发现:浙沪具备共建自贸港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自贸港建设初期应以“临港新区+大洋山港”的空间模式打造“三大经济平台”,即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期现结合国际油品贸易平台、跨区联动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中后期可拓展为“临港新区+大洋山港+衢山港区”空间模式。浙沪应通过:(1)联动发展江海物流体系、科学规划集疏运网络、构建现代航运服务生态等3条路径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平台;(2)打造油品现货聚集地、构建油品期货交易平台等2条路径建设国际油品贸易平台;(3)加快数字化政府转型、加强智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协调数字环境等3条路径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化自贸港发展思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具备一定价值。
许斯雅[6](2020)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快速,集装箱航运模式以运费低、便捷、安全等优点,在港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全球国际贸易摩擦升级、集装箱航运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下,各大集装箱码头集团公司该如何通过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的调整,突破公司发展过程瓶颈,推动集装箱航运业务高质量的发展,成为当前研究重点问题。为此,本文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来展开本文的研究。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是厦门港地区的龙头集装箱企业,承担了厦门港大约80%集装箱吞吐量。但受限于厦门港腹地经济支撑力不足;货物种类、流向失衡;岛内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集装箱港区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集运输体系薄弱;集装箱航运联盟以及船舶大型化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导致航线布局弱化,发展受限。本文认为应当从市场营销策略的角度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研究首先分析公司的内外部市场营销环境。外部营销环境分析,本文运用PEST分析宏观环境,运用五力模型分析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则从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两方面展开分析。其中,所拥有的资源主要是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方面展开分析。所具备的能力则主要是从公司服务能力、岸电技术、远程操控系统、信息交互全程电子化平台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接下来,本文运用SWOT分析公司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等,研究提出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应当制定扩展性发展战略。最后,本文结合上述分析对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当前的营销策略组合进行优化,包括具体的品牌和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和选址策略以及促销策略等,并提出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来保障所提出的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得以落实。希望通过本文所研究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能够提升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的营销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也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规范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准则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吉理[7](2020)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旨在通过建设一批示范性物流枢纽,共同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国性物流网络体系,促进物流资源集聚和产业发展要素融合,解决传统物流节点集散功能薄弱、产业支撑能力不强、规模经济作用有限等问题。通过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一方面提升了物流总体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区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经济价值的提升创造了机遇,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高价值的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能。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发展态势强劲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中枢纽产业和枢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向。首先,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体系,对研究涉及的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和经济圈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研究背景下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为基础,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深入探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并参考传统经济圈的产业圈层结构,分析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演化特征、划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类别,还对港口型物流枢纽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进行了剖析。再次,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期、发展期和涌现期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为依据,总结提炼出“枢纽+物流”“枢纽+服务”“枢纽+平台”三种阶段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结合典型性案例提出特色化的发展手段;基于以上分析,应用“蘑菇云”模式探索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规律,并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最后,以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对其枢纽发展基础和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选择“枢纽+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提出运用“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及“服务+跨境贸易”这两种特色手段进行针对性发展。
祝婷[8](2020)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发展,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日益完善,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及功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变化。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综合性、世界化的概念。一方面,它有利于带动所在区域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相互融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一直深受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对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包括推进东北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亟需进一步发展、提升竞争力。本文的研究以现有研究成果为起点,对国内外的现有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分析。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又在对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定义、特点、发展条件、三种基本发展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竞争力和港口经济的相关概念,理顺研究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集装箱货运量不足、各港口间缺乏协调机制、航运软实力欠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足、服务管理水平有待加强、航运人才缺乏、运力过剩等。同时重点分析上海港、釜山港、伦敦港、鹿特丹港等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现实情况,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其中,政府层面主要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体系;拆解老旧船舶以缓解运力过剩压力;完善政策法规;加速港城一体,实现错位发展;完善航运市场体系;加强信息港建设,打造新型“智慧港口”;把握好“北极港口”发展新机遇;重视人才培养等。企业层面主要包括:加强企业间合作,与货主形成利益共同体;提升服务,树立品牌文化,发展“绿色航运”;创新进步,积极变化调整;乘“一带一路”之风,提高联运协作能力;实施多项保障措施,保障战略的实施等。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提升一直是对标上海港和天津港进行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与釜山国际航运中心进行对照,分析釜山港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大连港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文中提出要抓住北极航线的建设发展为大连港带来的新机遇。本文还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方面,分别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王其端[9](2020)在《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皖江区域水陆空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航运产业基础雄厚、航运要素成本低廉,航运文化历史悠久。随着国家级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区域性战略落地等诸多有利因素,为皖江航运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因此,研究航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与集聚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皖江区域航运产业布局,推动皖江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升航运产业在安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长江沿线五个地级市航运产业作为研究主体,在参照有关文献资料和国内外产业空间分布和产业集聚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对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和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在研究航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时,首先采用了SWOT分析法,对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皖江区域的区位优势、港口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指出了产业规划层次不高,结构问题突出,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接着再利用各港口航运生态圈分布、港口设计能力、船籍港船舶数量等指标分析了港口差异化特征。再运用区位熵的方法,对各港口主要关联产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各港口专业化水平,从而得出了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接着,进一步开展了空间分布差异化因子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以皖江区域各市为研究空间,航运企业数量为自变量,通过SPSS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Peason相关性检验、回归分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通过差异化因子分析皖江五座城市航运产业发展能力排名顺序。在此基础上,接着对航运产业集聚效应进行评价,选取皖江区域航运产业五个代表性指标:航运经济发展水平、航运基础设施条件、航运企业数量、航运主体及关联产业和航运产业发展动力为主要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法及物元可拓模型,通过评价得出皖江五市航运产业集聚效应水平和航运发展能力。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对皖江区域航运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对航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等相关建议。
宋长利[10](2019)在《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港口大国,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全球港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我国沿海港口为了提升在全球竞争范围中的整体实力,逐渐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港口环境,从而使得港口产生出巨大的聚集经济辐射效应,推动腹地经济不断向港口群四周及内陆扩展。聚集经济效应不仅推动了港口群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港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港口群区域内港口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港口群整体,发挥港口群聚集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总结沿海港口群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并分析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次,对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各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港口吞吐量等生产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对各沿海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港口进行产业技术效率评价;对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港口群港口进行产业集聚水平评价;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利用Geoda软件计算对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各沿海港口群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港口群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总体目的是总结当前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各沿海港口群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明确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为我国沿海港口群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非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及对经贸联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 |
1.3.2 复杂网络理论下网络研究进展 |
1.3.3 中国—非洲关系研究进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研究内容与基础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轴-辐理论 |
2.2 港口体系理论 |
2.3 航运网络理论 |
2.4 “流空间”理论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复杂网络理论 |
3.2.1 网络模型的判定 |
3.2.2 网络统计指标 |
3.3 位序-规模法则 |
3.4 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 |
3.5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4 中非航运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
4.1 网络整体特征 |
4.1.1 网络规模 |
4.1.2 网络复杂性 |
4.2 港口等级特征 |
4.2.1 节点中心性呈现位序-规模递减 |
4.2.2 枢纽节点正在形成的同时表现出弱化的趋势 |
4.3 网络港口体系演化 |
4.3.1 核心枢纽港的演化与竞争 |
4.3.2 非洲港口的发展态势 |
4.3.3 网络中转港体系演化 |
4.4 网络空间组织结构演化 |
4.4.1 网络空间结构形态 |
4.4.2 网络“轴-辐”结构尚在发育中 |
5 航运网络联系对中非经贸的影响 |
5.1 航运与贸易的联系 |
5.2 中非经贸关系 |
5.2.1 中非经贸合作基础 |
5.2.2 中非经贸往来态势 |
5.3 基于OLS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4 基于GWR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5 中非经济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
2.4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0.1.2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博弈论的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竞争力研究 |
1.2.2 港口竞合关系研究 |
1.2.3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 |
2.1 港口群概念 |
2.1.1 港口群内涵与特征 |
2.1.2 港口群的布局与类型 |
2.2 港口群国际竞争力 |
2.2.1 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内涵 |
2.2.2 港口群国际竞争力评价 |
2.3 博弈论及博弈模型 |
2.3.1 博弈论有关概念与理论 |
2.3.2 博弈的分类 |
2.3.3 博弈模型 |
2.3.4 博弈论理论应用分析 |
第三章 港口群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3.1 港口博弈策略基础 |
3.2 港口博弈模型构建及分析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港口博弈模型收益分析 |
3.2.3 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
3.2.4 模型均衡解分析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博弈模型应用 |
4.1 大湾区港口群发展态势 |
4.1.1 大湾区港口群总体情况 |
4.1.2 大湾区港口群当前发展格局 |
4.1.3 港口群集装箱码头发展特点 |
4.2 大湾区港口群博弈模型应用及分析 |
4.2.1 模型参数假设 |
4.2.2 模型计算 |
4.2.3 大湾区港口群博弈策略应用分析 |
第五章 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 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1 港口群条件 |
5.1.2 航运服务 |
5.1.3 综合服务 |
5.1.4 发展潜力 |
5.2 大湾区港口群发展使命与存在问题 |
5.2.1 大湾区港口群发展使命 |
5.2.2 大湾区港口发展存在问题 |
第六章 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
6.1 拓展大湾区港口群辐射范围 |
6.1.1 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度 |
6.1.2 推进与沿海经济带的协同发展 |
6.1.3 强化海上门户枢纽功能 |
6.1.4 优化港口群发展格局 |
6.2 合作提升港口群服务效能 |
6.2.1 推动港口群合作发展 |
6.2.2 提高港口装备水平 |
6.2.3 构建智慧型港口群 |
6.2.4 提升港口运营管理国际化水平 |
6.3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中心集群 |
6.3.1 提升口岸通关国际化水平 |
6.3.2 打造自由贸易港试点 |
6.3.3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
6.3.4 夯实航运要素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长江下游江海中转港口群竞合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港口竞争的定性评价 |
1.2.2 港口竞争的定量评价 |
1.2.3 基于博弈论的港口竞争 |
1.2.4 多港口区域的港口竞合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港口群与港口竞争 |
2.1.1 港口群的定义 |
2.1.2 港口竞争力 |
2.1.3 港口竞争模型 |
2.2 离散选择模型 |
2.2.1 Logit模型的定义 |
2.2.2 Logit模型的类型 |
2.3 博弈论简介 |
2.3.1 博弈论的定义 |
2.3.2 博弈的分类 |
2.3.3 纳什均衡 |
3 长江港口与港口群分析 |
3.1 长江集装箱运输概况 |
3.2 长江港口布局分析 |
3.3 长江下游港口群 |
3.3.1 江苏港口群 |
3.3.2 上海港口群 |
4 基于Logit选择的双港口群江海中转港口收费博弈模型 |
4.1 问题描述 |
4.2 双港口群博弈分析 |
4.2.1 模型假设 |
4.2.2 承运人行为分析 |
4.2.3 港口群博弈决策空间 |
4.2.4 港口群港口竞合分析 |
4.3 双港口群博弈模型的建立 |
4.3.1 双港口群竞争博弈模型 |
4.3.2 双港口群竞合博弈模型 |
4.4 模型求解 |
5 算例分析 |
5.1 数据说明 |
5.2 参数拟合及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迭代算法伪代码图 |
附录B: 问卷调查表 |
附录C: 核心算法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思路与路径研究 ——基于“三大经济平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自贸港发展经验 |
2.1.1 国际发展经验 |
2.1.2 国内发展经验 |
2.2 平台经济理论与全球城市 |
2.3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1 自贸港合作研究 |
2.3.2 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 |
2.4 小结 |
3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现实背景 |
3.1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国际背景 |
3.1.1 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转型 |
3.1.2 国际贸易规则成为竞争制高点 |
3.1.3 自贸港是先进规则的集中体现 |
3.2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国内背景 |
3.2.1 对外贸易面临新挑战 |
3.2.2 探索建设自贸港的条件日趋成熟 |
3.2.3 浙沪联动探索自贸港建设的优势 |
3.3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
3.3.1 临港新片区概述 |
3.3.2 临港新片区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4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可行性分析 |
4.1 上海自贸试验区产业基础 |
4.1.1 国际航运层面 |
4.1.2 国际油品贸易层面 |
4.1.3 数字化建设层面 |
4.2 浙江自贸试验区产业基础 |
4.2.1 国际航运层面 |
4.2.2 国际油品贸易层面 |
4.2.3 数字化建设层面 |
5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仿真模拟——基于合作博弈模型 |
5.1 理论框架 |
5.2 模型设定 |
5.3 指标与参数选取 |
5.4 仿真模拟 |
6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基本思路 |
6.1 平台经济与浙沪联动 |
6.2 浙沪联动的核心定位及总体目标 |
6.2.1 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 |
6.2.2 期现结合国际油品贸易平台 |
6.2.3 跨区联动数字化信息平台 |
6.3 浙沪联动的空间模式选择 |
6.3.1 发展初期:临港新片区+大洋山港 |
6.3.2 发展中后期:临港新片区+大洋山港+衢山港区 |
7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路径选择 |
7.1 国际经验借鉴 |
7.1.1 新加坡港借鉴 |
7.1.2 鹿特丹港借鉴 |
7.1.3 纽约-新泽西港借鉴 |
7.2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路径选择 |
7.2.1 构建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 |
7.2.2 搭建期现结合国际油品贸易平台 |
7.2.3 打造跨区联动数字化信息平台 |
参考文献 |
(6)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市场营销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 |
2.1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1.1 产品策略 |
2.1.2 定价策略 |
2.1.3 渠道策略 |
2.1.4 促销策略 |
2.2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五力模型分析 |
2.2.3 SWOT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市场营销现状 |
3.2.1 现行发展思路 |
3.2.2 业务发展现状 |
3.2.3 业务营销现状 |
3.3 公司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 |
3.3.1 腹地经济支撑力不足 |
3.3.2 货物种类、流向失衡 |
3.3.3 岛内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
3.3.4 集装箱港区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 |
3.3.5 集疏运体系薄弱 |
3.3.6 集装箱航运联盟及船舶大型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
4.1.1 PEST分析 |
4.1.2 行业环境分析 |
4.2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2.1 拥有的资源分析 |
4.2.2 具备的能力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机会分析 |
4.3.2 威胁分析 |
4.3.3 优势分析 |
4.3.4 劣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
5.1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化 |
5.1.1 产品策略 |
5.1.2 价格策略 |
5.1.3 渠道策略 |
5.1.4 促销策略 |
5.2 公司市场营销策略落实保障 |
5.2.1 政府层面 |
5.2.2 企业层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物流枢纽研究 |
1.2.2 产业集群经典理论研究 |
1.2.3 港口领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1.2.4 枢纽经济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港口型物流枢纽概述 |
2.1.1 物流枢纽的定义及分类 |
2.1.2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定义 |
2.1.3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构成要素 |
2.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的特征 |
2.2 产业集群概述 |
2.2.1 产业集群的定义 |
2.2.2 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 |
2.2.3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 |
2.3 经济圈理论 |
2.3.1 经济圈的概念 |
2.3.2 经济圈理论在枢纽领域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
3.1 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
3.1.1 南京港口型物流枢纽(龙潭国家物流枢纽) |
3.1.2 上海港口型物流枢纽(上海港) |
3.1.3 鹿特丹港口型物流枢纽(鹿特丹港) |
3.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总结 |
3.2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 |
3.2.1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过程 |
3.2.2 港口型物流枢纽功能层次 |
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
3.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
3.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
3.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4.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内涵 |
4.1.1 模式基本概念 |
4.1.2 模式提炼思路 |
4.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提出 |
4.2.1 产业集群形成期——“枢纽+物流”模式 |
4.2.2 产业集群发展期——“枢纽+服务”模式 |
4.2.3 产业集群涌现期——“枢纽+平台”模式 |
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 |
4.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总结 |
4.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演进规律 |
4.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 |
4.4.1 建模思路 |
4.4.2 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
4.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
5.1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
5.1.1 枢纽发展概况 |
5.1.2 枢纽构成要素分析 |
5.1.3 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
5.2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
5.2.1 产业集聚度分析 |
5.2.2 产业关联性分析 |
5.2.3 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分析 |
5.2.4 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判断 |
5.3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际航运中心概念 |
2.1.2 竞争力概念 |
2.1.3 港口经济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协同发展理论 |
3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SWOT分析 |
3.1 优势分析 |
3.1.1 自然地理优势 |
3.1.2 基础设施优势 |
3.1.3 联运优势 |
3.1.4 人力资源优势 |
3.2 劣势分析 |
3.2.1 腹地经济不发达 |
3.2.2 港口群协调机制不健全 |
3.2.3 软环境建设不配套 |
3.2.4 运力结构不合理 |
3.3 竞争机会分析 |
3.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3.3.2 大连自贸片区 |
3.3.3 “一带一路”建设 |
3.3.4 “央地合作”契机 |
3.3.5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
3.4 竞争威胁分析 |
3.4.1 航运低谷期的持续影响 |
3.4.2 国内外竞争对手竞争力强 |
3.5 SWOT分析矩阵 |
3.5.1 优势-机会SO战略 |
3.5.2 劣势-机会WO战略 |
3.5.3 优势-威胁ST战略 |
3.5.4 劣势-威胁WT战略 |
3.6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
3.6.1 货源被分流严重导致集装箱货运量不足 |
3.6.2 各区域港口功能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
3.6.3 航运软实力发展不匹配 |
3.6.4 临港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航运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度低 |
3.6.5 口岸建设和服务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
3.6.6 高级航运人才缺乏 |
3.6.7 运力过剩问题严重 |
4 其他国际航运中心对大连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的启示 |
4.1 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的经验 |
4.1.1 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现状 |
4.1.2 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经验借鉴 |
4.2 釜山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的经验 |
4.2.1 釜山港国际航运中心现状 |
4.2.2 釜山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经验借鉴 |
4.3 伦敦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的经验 |
4.3.1 伦敦港国际航运中心现状 |
4.3.2 伦敦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经验借鉴 |
4.4 鹿特丹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的经验 |
4.4.1 鹿特丹港国际航运中心现状 |
4.4.2 鹿特丹港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经验借鉴 |
5 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层面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5.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 |
5.1.2 拆解老旧船舶缓解运力过剩 |
5.1.3 完善政策法规等社会环境支持系统 |
5.1.4 加速港城一体,港群内实行错位发展 |
5.1.5 完善航运市场体系,发展航运服务业 |
5.1.6 继续加强信息港建设,打造新型“智慧港口” |
5.1.7 规划建设,把握“北极港口”新机遇 |
5.1.8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
5.2 企业层面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强企业间合作,与货主形成利益共同体 |
5.2.2 提升服务,树立品牌文化,发展“绿色航运” |
5.2.3 创新进步,及时、积极变化调整 |
5.2.4 乘“一带一路”之风,提高联运、协作能力 |
5.2.5 实行多项保障措施,为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航运产业 |
1.2.2 产业空间分布与集聚效应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航运产业空间分布研究理论基础 |
2.1 产业空间分布与产业集聚 |
2.2 航运产业及其空间分布 |
2.3 区位论 |
第3章 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与差异因子分析 |
3.1 皖江区域航运产业发展环境与条件分析 |
3.2 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3.2.1 航运要素差异 |
3.2.2 专业化优势 |
3.3 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差异化因子分析 |
3.3.1 模型 |
3.3.2 变量说明 |
3.3.3 模型检验 |
3.3.4 差异化因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HP-物元可拓法的皖江区域航运集聚效应评价 |
4.1 AHP-物元可拓模型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1 指标的选取 |
4.2.2 数据的来源 |
4.3 计算与评价分析 |
4.3.1 建立评价物元 |
4.3.2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
4.3.3 关联度计算 |
4.3.4 航运产业集聚效应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5 综合评价值计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航运产业集聚效应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10)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港口群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港口群发展相关理论 |
2.1.1 港口群经济 |
2.1.2 规模经济 |
2.1.3 产业聚集与扩散 |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港口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2.3 港口群经济研究相关方法 |
2.3.1 DEA绩效评价理论 |
2.3.2 聚集度评价 |
2.3.3 空间计量经济 |
第3章 我国港口群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3.1 历史沿革 |
3.1.1 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 |
3.1.2 恢复建设(1970-1980 年代末) |
3.1.3 快速发展(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末) |
3.1.4 形成港口群(2000 年至今) |
3.2 发展现状 |
3.2.1 环渤海港口群 |
3.2.2 长三角港口群 |
3.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
3.2.4 珠三角港口群 |
3.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
3.3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主要成因 |
第4章 港口群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 国民经济效应 |
4.1.1 港口群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4.1.2 港口经济效益 |
4.1.3 加强港口群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机制建设 |
4.2 联动发展效应 |
4.2.1 港口群经济对腹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
4.2.2 腹地经济对港口群经济的促进作用 |
4.3 创新发展效应 |
4.4 开放发展效应 |
4.5 技术创新效应 |
第5章 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产业集聚水平与空间经济分析 |
5.1 我国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评价 |
5.1.1 港口技术效率评价意义 |
5.1.2 基于超效率DEA的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
5.1.3 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
5.1.4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5.2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
5.2.1 环渤海港口群 |
5.2.2 长三角港口群 |
5.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
5.2.4 珠三角港口群 |
5.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
5.2.6 我国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分析 |
5.3 我国沿海港口群空间经济分析 |
5.3.1 港口群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模型建立 |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1 国际贸易环境 |
6.1.1 国际贸易分工 |
6.1.2 国际贸易变化 |
6.2 “一带一路”倡议 |
6.2.1 “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 |
6.2.2 “一带一路”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
6.2.3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合作发展 |
6.3 贸易协定影响 |
6.3.1 中美贸易协议 |
6.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
6.3.3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
6.3.4 TTIP贸易协定 |
6.4 亚太自贸组织 |
6.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6.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第7章 对策建议与发展展望 |
7.1 对策建议 |
7.1.1 明确战略定位 |
7.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7.1.3 完善公平透明的宏观政策 |
7.1.4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
7.1.5 明确评价与激励机制 |
7.1.6 推动港口群基础设施高效衔接 |
7.1.7 构建一体化运输体制 |
7.1.8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
7.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发展展望 |
7.2.1 环渤海港口群——新时代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 |
7.2.2 长三角港口群——长江经济带 |
7.2.3 东南沿海港口群——扩大两岸合作交流 |
7.2.4 珠三角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7.2.5 西南沿海港口群——一带一路、东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非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及对经贸联系的影响[D]. 郭姝.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 [2]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基于博弈论的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 欧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4]长江下游江海中转港口群竞合博弈研究[D]. 王栋.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思路与路径研究 ——基于“三大经济平台”建设[D]. 吴鑫桐. 浙江大学, 2020(02)
- [6]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许斯雅. 华侨大学, 2020(01)
- [7]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 吉理. 东南大学, 2020(01)
- [8]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研究[D]. 祝婷.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9]皖江区域航运产业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研究[D]. 王其端.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10]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D]. 宋长利. 辽宁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