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生态旅游系统规划设计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舒[1](2021)在《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被誉为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南宁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包括森林休闲、森林观光等森林风景资源。近年来,南宁市还开发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但目前南宁市森林旅游业主要专注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本论文以区域旅游系统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全域旅游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结合法等方法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论文主要由综述、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资源与要素、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评价、主要问题及对策和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发现和结论如下: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2020年产值已经达到80亿元,拥有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A级旅游景区,森林旅游业成为南宁市林业第三产业的最大亮点和最大的增长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论文邀请广西相关旅游业专家,采用基于相关理论所制作的评价表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进行评价,综合得分为5.00分。根据所制定的评分标准和与部分其他城市森林旅游业评价的得分相比较,本研究认为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森林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同时,在通过问卷分析,森林旅游游客及经营者和当地居民所反馈的信息,本研究认为南宁市现阶段的森林旅游游客主体为25岁至44岁、本科学历、收入在月收入在5001至10000元的游客群体,并且多以陪伴家庭为目的进行森林旅游。在进一步的走访调查后,本研究发现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森林旅游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经营效率偏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难以令人满意;森林旅游吸引力、知名度不高,营销与宣传不到位;旅游客源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基于对以上发现的思考,本文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充分推介森林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制定远期发展战略;推行“观赏、体验和参与为主的休闲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科学的建设森林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项目管理监控力度,重视自媒体对森林旅游宣传作用;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宽国际市场。本文还期望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能借鉴成功经验,搭建动态化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形成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发展独特的森林旅游文化。论文在国内第一次以南宁市这样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森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拓宽了森林旅游业研究的范围,可以丰富森林旅游业的研究理论,同时也为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杨子慧[2](2020)在《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规划中较为吸睛的重要部分即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特点就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实现了旅游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目前最为主流的旅游形式。黑龙江省五常市在东南方向具有国家公园,名称为龙凤国家森林公园,其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1992年成为省级森林公园,20世纪末期龙凤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家林业局的批准下正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契机,但发展态势仍不理想。本文首先梳理了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从发展方向、规划原则、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实践成果。其次,调查了龙凤国家森林公园地理区位、地文水文、气候环境等基本条件,对公园的游客出入状况和日常建设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其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劣进行梳理,提出了生态旅游目标定位模糊、分区缺乏引导、交通系统缺失、服务设施匮乏、社区参与度低、生态资源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明确了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目标定位,并从生态旅游分区引导、建立生态旅游交通系统、完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参与及环境保护教育,并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层面上提出策略性建议,为其未来的生态发展提供持续性保障和依据。本文对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规划提出设计策略,旨在保护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基础上,达到生态、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效益平衡。
孙雅妮[3](2020)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保护地资源的破坏,还会提升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工作尚不完善,缺乏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其标准化作为生态文明领域的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为了给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业指导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地资源的保护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及系统分析法,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发展及标准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分类法、过程法和三维坐标法构建了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最终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一些如以科普解说、自然体验为主,教育手段较少,缺乏人才和资金保障,管理权责不清,工作流程不清晰等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急需加强环境教育标准化和管理工作。(2)直接对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做出规范的标准仅有14项,数量少,覆盖的范围和领域不够全面,自然保护地的环境教育缺乏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3)可编制进标准体系表的现行标准数量较少,可以援用的标准仅有3项,在补充修改后列入标准体系标的标准有16项,迫切地需要增加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4)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应从标准化领域、层次、标准要素三个维度构建,并编制配套的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共有标准77项,其中需要补充修改的标准有16项,可直接援用的有7项,还需新增54项标准。文章结合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积极拓宽环境教育发展方式;加快国家及行业环境教育标准的制修订;建立配套的管理和评价反馈机制等建议。
孟贺[4](2020)在《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进程逐渐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趋紧,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因此,有效化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保护秦岭这一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在秦岭生态环境整治的背景下,城固县作为陕西省省级生态县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统领下,城固县作为陕西省文化生态双核驱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境内旅游业蓬勃发展,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却逐步凸显。本研究针对秦岭南麓城固段开展实地调研,评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构建兼具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交通优化等多元要素耦合的生态旅游廊道,提出适宜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构建思路和规划策略,对秦岭南麓城固段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对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廊道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引介相关基础理论。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并归纳了美国蓝岭风景道、瑞士观光列车线以及德国特色主题游线等典型案例的先进经验。其次,基于对秦岭南麓城固段现状环境及资源特征的分析,梳理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从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剖析现状发展基础。再次,参考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科学应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评价实施思路,依据秦岭南麓城固段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提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的“双评价”思路,系统性地应用ArcGIS的分析方法叠加确定关键生态廊道和绿道最终线路,综合叠加关键生态廊道、绿道最终线路、现状道路和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四个子系统,构建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总体框架思路,生成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最后,为了促进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可持续发展,从交通组织优化、生态景观提升、支撑体系建设和区域旅游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匹配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规划发展策略。
王业雯[5](2020)在《基于生态旅游的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龙眠山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建设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规划态势也随之增强。但是生态旅游规划理论却相对滞后,导致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环境频遭破坏,没有充分发挥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功能。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基于生态保护理念的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具有紧迫性。本文以桐城市龙眠山森林公园为例,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探讨城郊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结合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本文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的相关概念、功能、特点的了解及研究基础上,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城郊型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的关联性,归纳总结出城郊森林公园生态规划的原则。2、将当前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切实引入生态旅游的设计理念中,结合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归纳总结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同时指出旅游对城郊森林公园内的水体、土壤、动植物的影响,以便在进行森林公园规划时,减少开发和旅游对环境的影响。3、总结出城郊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结合的方法,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生态保育区的规划与保护、配套设施建设生态化以及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等,使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利用以及可持续性发展。4、通过对龙眠山森林公园的案例研究,分析桐城市旅游文化与龙眠山森林公园的现状和设计方法,分析龙眠山森林公园综合条件优势,通过生态资源评价、功能分区、专项规划以及生态旅游产品定位等方面的分析,对生态旅游融入城郊型森林公园设计的构建思路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和实践。为桐城市和其他城市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规划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借鉴。
尤春艳[6](2019)在《四川省广元市森林旅游规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旅游是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与文化、民俗、科技等方面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其发展势不可挡。由于我国森林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起步较晚,针对森林旅游规划展开具体深入的研究还不足,加强森林旅游规划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时代紧迫性。本文以森林旅游规划研究为重点,利用旅游系统规划法和SWOT分析法,论述了森林旅游规划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将森林旅游规划分为规划总纲、现状分析、规划目标和规划编制四大部分。规划总纲包括规划背景、规划区域、规划期限、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现状分析细分为森林旅游地系统和客源地系统,其中森林旅游地系统包括森林旅游环境分析、森林旅游资源分析,客源地系统主要为森林旅游市场分析;规划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规划编制细分为吸引物系统和支持系统,其中吸引物系统包括森林旅游空间区划、森林旅游产品设计和森林旅游精品线路规划,支持系统主要为森林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森林旅游规划各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森林旅游地系统和客源地系统是森林旅游规划的基础,吸引物系统是森林旅游规划的成果体现,支持系统是规划实现的保障。选择广元市进行实例研究,在对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旅游规划方案。将全市森林旅游发展空间划分为“一心、两带、四区”的空间布局;设计了多元化的核心产品、专项产品和新业态森林旅游产品以及五条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并开展旅游交通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和生态环境提升等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较系统地进行了广元市森林旅游规划实践,促进广元市森林旅游资源的良性开发和森林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规划内容构成在实践中是适用的,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对森林旅游地系统和客源地系统的全面分析,切实明确地呈现出森林旅游规划地的比较优势、劣势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给吸引物系统和支持系统的构建提供清晰的思路。
姚新涛[7](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李常越[8](2019)在《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十三五规划之后,天然林全面停伐,国有林场相继改革,森林旅游逐渐成为林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哈尔滨市山河实验林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3年建立了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是森林公园旅游的衍生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是通过生态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容量计算等科学方法,合理的制定森林公园规划策略与方案,让森林公园能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得到有效可持续的发展。本次研究目的是让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的经营模式从资源利用的方式向资源保护的方式进行改变,为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找到新的出路,试法找到一个适用于东北地区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路线,为政府提供更科学的、更供宏观的规划策略,为开发者、经营者指明发展方向,让东北地区的森林公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理论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对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基础理论与规划方向进行了探究。再通过对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之后,进一步找到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制定了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策略:首先要明确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目标,其次要细化公园景观和生态功能分区,然后通过环境容量计算为公园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最后为公园建立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与机制,为公园管理与规划落实提出意见与建议。
陈书芳[9](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崔玮[10](2017)在《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长期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凸显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走向双赢的趋向。旅游发展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饰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居民的旅游需求将向着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旅游业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生态旅游是对传统旅游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更加强调“生态”与“旅游”和谐共生,兼具保护自然资源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以感知生态为新潮流、以休闲体验为新热点、以文化知悟为新动力、以城郊游憩为新领域。生态旅游从传统的单一风景观光向创新理念的多元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发展理念下显露出来环境与社会问题,从而实现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的多方面突破。本文对生态旅游、旅游走廊的核心概念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案例进行研究,对生态旅游走廊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再对生态旅游走廊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渭南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走廊构建进行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及旅游资源进行基础分析,对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保护生态环境、整合建设区域交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功能进行筹划,对应提取出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功能要素及形态要素,采用“核心集聚、廊道串联、网络交织”的空间组织方式,组建起渭南秦岭北麓“一轴·两心·四区·多廊”的生态旅游走廊空间布局结构,进而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发展、区域交通优化三大发展策略,为渭南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森林生态旅游系统规划设计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生态旅游系统规划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森林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森林旅游研究趋势 |
1.4 与论文研究相关理论 |
1.4.1 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
1.4.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1.4.3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4 全域旅游理论 |
1.4.5 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产业和“森林康养”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6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7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资源与要素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3 森林旅游资源与经营主体 |
2.4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产业要素 |
2.4.1 森林旅游市场 |
2.4.2 森林旅游产业基础 |
2.4.3 森林旅游产品 |
2.5 南宁森林旅游相关管理体制和政策 |
第三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评价 |
3.1 评价的主要指标与标准 |
3.1.1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
3.1.2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现状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2 评价受访对象与样本 |
3.2.1 南宁市森林旅游评估专家 |
3.2.2 南宁市森林旅游利益相关者 |
3.2.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现状的专家评价结果 |
3.3.2 南宁市森林旅游现状评价利益相关者调查结果 |
3.3.3 南宁市与其他城市森林旅游业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主要问题及对策 |
4.1 主要问题 |
4.1.1 森林旅游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需提升 |
4.1.2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经营效率偏低 |
4.1.3 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
4.1.4 森林旅游吸引力、知名度不高,营销与宣传不到位 |
4.1.5 旅游客源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
4.2 对策与建议 |
4.2.1 充分推介森林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制定远期发展战略 |
4.2.2 推行“观赏、体验和参与为主的休闲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
4.2.3 科学的建设森林旅游配套设施 |
4.2.4 加大项目管理监控力度,重视自媒体森林旅游宣传作用 |
4.2.5 做好国内市场,同时拓宽国际市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评价表(专家问卷) |
附录2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游客卷) |
附录3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经营者卷) |
附录4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当地居民卷) |
致谢 |
(2)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生态旅游相关研究 |
2.1.1 相关理论研究 |
2.1.2 与传统旅游比较 |
2.1.3 生态旅游规划 |
2.1.4 生态旅游资源 |
2.2 国家森林公园相关研究 |
2.2.1 国家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
2.2.2 国家森林公园发展趋势 |
2.2.3 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模式 |
2.2.4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 |
2.3 国内外国家森林公园案例实践 |
2.3.1 天格露玛自然区 |
2.3.2 鄂西生态文化区 |
2.3.3 腾格里塔拉旅游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基本条件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文水文 |
3.1.3 气候环境 |
3.1.4 动植物资源 |
3.2 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
3.2.1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
3.2.2 景区景点建设现状 |
3.3 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
3.3.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3.3.2 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 |
3.3.3 森林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
3.3.4 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
3.3.5 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3.4 生态旅游现状问题分析 |
3.4.1 生态旅游目标定位模糊 |
3.4.2 生态旅游环境及资源保护缺乏 |
3.4.3 生态旅游交通系统缺失 |
3.4.4 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匮乏 |
3.4.5 社区生态旅游参与度低 |
3.4.6 生态资源保护意识薄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
4.1 生态旅游规划目标定位 |
4.1.1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 |
4.1.2 生态旅游目标定位 |
4.2 加强生态旅游环境及资源保护 |
4.2.1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控制 |
4.2.2 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引导 |
4.2.3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保护 |
4.3 建立生态旅游交通系统 |
4.3.1 生态旅游交通设施 |
4.3.2 生态旅游路线设计 |
4.4 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 |
4.4.1 生态旅游景点设计 |
4.4.2 生态旅游服务设施 |
4.5 加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及环境保护教育 |
4.5.1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 |
4.5.2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
4.6 生态旅游发展保障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3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
2.2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与发展现状 |
2.2.1 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
2.2.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
2.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相关概念 |
2.3.2 标准体系的基本理论 |
2.4 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比较研究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过程法 |
2.4.3 分类法 |
2.4.4 三维坐标法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资料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
4.1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
4.2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4.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需求分析 |
4.4 国内外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4.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4.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5 小结 |
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 |
5.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
5.2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
5.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依存主体 |
5.3.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的选择与确定 |
5.3.2 研究方法 |
5.3.3 问卷设计与回收 |
5.3.4 结果分析 |
5.3.5 标准体系要素分析 |
5.4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 |
5.4.1 标准领域 |
5.4.2 标准要素 |
5.4.3 层次 |
5.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表 |
5.6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标准名录 |
附录B 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名录 |
附录C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基础及典型案例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旅游 |
2.1.2 生态旅游廊道 |
2.1.3 规划策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
2.2.2 旅游系统理论 |
2.2.3 “点—轴系统”理论 |
2.2.4 绿道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典型案例启示 |
2.4.1 美国蓝岭风景道 |
2.4.2 瑞士观光列车线 |
2.4.3 德国特色主题游线 |
2.5 本章小结 |
3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
3.1 发展基础分析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 |
3.1.3 历史文脉 |
3.1.4 社会经济 |
3.1.5 旅游资源 |
3.1.6 道路交通 |
3.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3.2.1 评价方法选择 |
3.2.2 指标体系构建 |
3.2.3 资源等级评价 |
3.2.4 空间分布特征 |
3.3 发展现状剖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总体框架构建 |
4.1 总体构建思路 |
4.1.1 目标定位 |
4.1.2 生态保护 |
4.1.3 旅游发展 |
4.1.4 总体框架 |
4.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4.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4 指标权重确定 |
4.2.5 结果分析 |
4.3 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
4.3.1 选线方法 |
4.3.2 要素分析 |
4.3.3 适宜性评价 |
4.3.4 选线布局 |
4.4 廊道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5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规划策略 |
5.1 交通组织优化 |
5.1.1 调整路网布局 |
5.1.2 提升慢行系统 |
5.1.3 多元交通组织 |
5.2 生态景观提升 |
5.2.1 景观节点营造 |
5.2.2 沿线景观控制 |
5.2.3 辐射范围优化 |
5.3 支撑体系建设 |
5.3.1 游憩服务设施 |
5.3.2 户外游憩设施 |
5.3.3 标识解说系统 |
5.4 区域旅游发展 |
5.4.1 主题线路打造 |
5.4.2 旅游产品提质 |
5.4.3 节事活动策划 |
5.4.4 管理运营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重力模型计算数据 |
致谢 |
(5)基于生态旅游的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龙眠山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释义 |
1.1.1 城郊型森林公园 |
1.1.2 生态旅游 |
1.1.3 生态旅游景区 |
1.1.4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 |
1.2 国内外城郊型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基于“生态旅游”理念的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
3.1 理论基础与运用方式 |
3.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森林生态学理论 |
3.2 城郊森林公园生态规划原则 |
3.2.1 生态保护原则 |
3.2.2 整体优化原则 |
3.2.3 因地制宜原则 |
3.2.4 景观异质性原则 |
3.3 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 |
3.3.1 具有优异的森林资源 |
3.3.2 展现生态系统多样性 |
3.3.3 具有低碳化生态环境 |
3.4 旅游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1 对水体的影响 |
3.4.2 对土壤、植物的影响 |
3.4.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3.5 城郊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结合方法 |
3.5.1 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
3.5.2 加强生态保育区保护规划 |
3.5.3 增强配套设施建设生态化 |
3.5.4 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产品 |
3.5.5 制定系统的生态保护措施 |
4 龙眠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条件分析 |
4.1 自然条件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与土壤 |
4.1.3 水文条件 |
4.1.4 生物资源 |
4.2 社会经济条件 |
4.2.1 区位交通条件 |
4.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
4.2.3 区域经济发展 |
4.2.4 历史沿革 |
4.3 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
4.4 SWOT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遇分析 |
4.4.4 挑战分析 |
5 龙眠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
5.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5.1.1 生态旅游资源 |
5.1.2 生态环境评价 |
5.1.3 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
5.1.4 环境影响评价 |
5.2 功能分区与景点规划 |
5.2.1 功能分区 |
5.2.2 景区建设 |
5.3 专项规划 |
5.3.1 游览路线规划 |
5.3.2 基础设施规划 |
5.3.3 服务设施规划 |
5.3.4 游憩项目规划 |
5.4 生态旅游产品定位 |
5.4.1 生态旅游产品定位 |
5.4.2 形象定位与宣传口号 |
5.5 生态保护措施 |
5.5.1 植物保护措施 |
5.5.2 水体保护措施 |
5.5.3 土壤保护措施 |
5.5.4 动物保护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四川省广元市森林旅游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森林旅游的概念和发展 |
1.2.2 旅游系统规划研究 |
1.2.3 森林旅游规划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2 森林旅游规划主体内容 |
2.1 规划总纲 |
2.1.1 规划背景 |
2.1.2 规划区域 |
2.1.3 规划期限 |
2.1.4 规划依据 |
2.1.5 规划原则 |
2.2 现状分析 |
2.2.1 分析原则 |
2.2.2 环境分析 |
2.2.3 资源分析 |
2.2.4 客源市场分析 |
2.2.5 优劣势分析(SWOT分析) |
2.3 规划目标 |
2.3.1 经济目标 |
2.3.2 社会目标 |
2.3.3 生态目标 |
2.4 规划编制 |
2.4.1 森林旅游空间区划 |
2.4.2 森林旅游产品设计 |
2.4.3 森林旅游精品线路规划 |
2.4.4 森林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
3 广元市森林旅游规划 |
3.1 规划总纲 |
3.1.1 规划背景 |
3.1.2 规划区域 |
3.1.3 规划期限 |
3.1.4 规划依据 |
3.1.5 规划原则 |
3.2 森林旅游环境分析 |
3.2.1 区位条件 |
3.2.2 交通条件 |
3.2.3 社会经济条件 |
3.2.4 旅游产业基础条件 |
3.3 森林旅游资源分析 |
3.3.1 气候环境 |
3.3.2 动植物资源 |
3.3.3 景区景点 |
3.3.4 资源特点 |
3.3.5 资源分布 |
3.3.6 资源承载力 |
3.3.7 资源经济价值 |
3.4 森林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3.4.1 四川省旅游客源市场 |
3.4.2 广元市旅游客源市场 |
3.4.3 广元市森林旅游客源市场 |
3.5 广元市森林旅游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机遇分析 |
3.5.4 威胁分析 |
3.6 森林旅游规划目标 |
3.6.1 近期目标(2019-2020年)——增速 |
3.6.2 中期目标(2021-2025年)——提质 |
3.6.3 远期目标(2026-2028年)——完善 |
3.7 上位规划衔接 |
3.8 森林旅游空间区划 |
3.8.1 区划依据 |
3.8.2 森林旅游空间区划 |
3.9 森林旅游产品设计 |
3.9.1 森林旅游核心产品 |
3.9.2 森林旅游专项产品 |
3.9.3 森林旅游新业态产品 |
3.10 森林旅游精品线路规划 |
3.10.1 剑门蜀道生态游 |
3.10.2 嘉陵江山水生态游 |
3.10.3 地质奇观生态游 |
3.10.4 唐家河休闲生态游 |
3.10.5 红色文化乡村游 |
3.11 森林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
3.11.1 旅游交通体系规划 |
3.11.2 智慧旅游系统建设 |
3.11.3 专业人才培养 |
3.11.4 生态环境提升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湘西地区 |
1.2.2 山地生态旅游 |
1.2.3 生态旅游规划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4.1.1 文献分析法 |
1.4.1.2 演绎法 |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
1.4.1.4 问卷调查法 |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
4.2.1.1 评价原则 |
4.2.1.2 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4 本节小结 |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3.2.1 数据来源 |
4.3.2.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分析 |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
4.3.4 相关结论 |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5.2.2.1 评价方法 |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
5.2.3.1 指标选取 |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
5.2.4 数据分析 |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
5.2.5 评价结果 |
5.2.5.1 不适宜区域 |
5.2.5.2 低适宜区域 |
5.2.5.3 中适宜区域 |
5.2.5.4 高适宜区域 |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
5.3.1.1 研究区域 |
5.3.1.2 数据来源 |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
5.3.2.2 评价方法 |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
6.1.4.1 存在问题 |
6.1.4.2 调整优化 |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
6.2.4.1 游步道设计 |
6.2.4.2 休息亭设计 |
6.2.4.3 水榭设计 |
6.2.4.4 观景台设计 |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
6.3.3.1 设计原则 |
6.3.3.2 设计方法 |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
6.3.4.2 生态旅馆 |
6.3.4.3 环保厕所 |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
6.3.4.5 购物设施 |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5.1 酉水简介 |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
7.1.1 概念辨析 |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
7.2.1.3 规划评审 |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
7.2.2.1 组织管理 |
7.2.2.2 人才建设 |
7.2.2.3 法律法规 |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
8.2 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森林公园及其生态旅游相关研究 |
2.1.1 森林公园的内涵与特点 |
2.1.2 环境容量 |
2.1.3 生态旅游区功能划分 |
2.1.4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
2.1.5 生态资源保护 |
2.2 相关案例研究 |
2.2.1 美国优山美地国家公园 |
2.2.2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
2.2.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2.2.4 双子山原始森林公园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现状与分析 |
3.1 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现状 |
3.1.1 自然环境 |
3.1.2 社会与经济环境 |
3.1.3 公园建设现状 |
3.2 环境资源现状与评价 |
3.2.1 生态环境现状 |
3.2.2 生态环境评价 |
3.2.3 景观资源现状 |
3.2.4 景观资源评价 |
3.3 公园发展优势分析 |
3.3.1 优势特点分析 |
3.3.2 发展方向分析 |
3.4 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策略 |
4.1 确定公园规划总体目标 |
4.1.1 规划定位 |
4.1.2 发展目标 |
4.1.3 发展战略 |
4.2 规划适宜容量 |
4.2.1 确定原则 |
4.2.2 环境容量 |
4.3 细化功能与景观分区 |
4.3.1 分区规划策略 |
4.3.2 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策略 |
4.4 完善道路策略规划 |
4.5 加强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 |
4.5.1 实施原则 |
4.5.2 生态旅游区规划 |
4.5.3 资源保护策略 |
4.5.4 环境保护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现代化发展新形态 |
1.1.2 泛旅游时代的如期到来 |
1.1.3 生态旅游发展日益旺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生态旅游 |
2.1.2 旅游走廊 |
2.2 相关理论梳理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点—轴”理论 |
2.2.4 绿道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2.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2.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分析 |
3.1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
3.1.1 自然生态环境 |
3.1.2 社会文化环境 |
3.1.3 社会经济环境 |
3.1.4 旅游市场环境 |
3.2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3.2.1 旅游资源数量及类型梳理 |
3.2.2 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分析 |
3.2.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
3.3.1 传统普适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3.3.2 生态旅游视角下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3.3.3 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总体框架构建 |
4.1 生态旅游走廊解析 |
4.1.1 理论内涵 |
4.1.2 基本特征 |
4.1.3 发展模式 |
4.2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功能筹划 |
4.2.1 生态环境保护 |
4.2.2 区域交通优化 |
4.2.3 生态旅游开发 |
4.3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空间组织 |
4.3.1 空间要素提取与整合 |
4.3.2 生态旅游走廊空间结构组建 |
4.3.3 生态旅游走廊空间结构布局 |
4.4 本章小结 |
5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的发展策略 |
5.1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
5.1.1 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
5.1.2 合理利用生态农田 |
5.1.3 保护秦岭生态峪道 |
5.1.4 完善城乡绿地空间 |
5.2 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
5.2.1 建立适宜生态旅游产品谱系 |
5.2.2 增强景点景区聚集辐射能力 |
5.2.3 发挥旅游线路廊道串联作用 |
5.2.4 展现旅游板块形象特色魅力 |
5.3 区域交通优化策略 |
5.3.1 建设慢行游憩绿道 |
5.3.2 完善道路服务设施 |
5.3.3 美化道路沿途景观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纸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四、森林生态旅游系统规划设计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D]. 陈建舒. 广西大学, 2021(12)
- [2]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杨子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D]. 孙雅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D]. 孟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生态旅游的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龙眠山森林公园为例[D]. 王业雯.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6]四川省广元市森林旅游规划的研究[D]. 尤春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8]黑龙江山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 李常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10]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D]. 崔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