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药柱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涛[1](2019)在《电子延迟精准控制电路在垂向叠加震源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控制逐渐向集成化、高速化和低功耗领域发展。控制电路作为整个电路系统的核心单元,在现代工业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爆破、航天、军事控制领域中,电子延迟模块作为控制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技术指标是时间精度,因此对时间精准控制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针对地质勘探中存在的震动强烈、泥水多、易炸断线的特殊环境,结合垂向叠加震源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应用到垂向叠加震源中的电子延迟设备,对其中的核心电子延迟技术的控制电路进行了精准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借鉴目前已经发明的垂向叠加震源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结合现代电子延迟技术,重新设计了一个基于电子延迟技术的垂向叠加震源。该系统由两部分控制电路组成,即位于地表的高压编码充电器和位于炮井底部的电子延迟器,且该系统配合428 XL数字遥爆机使用。本设计依据地震勘探雷管行业标准和数字遥爆机428 XL的输出特性,设计了可以实现对充电、引爆和弃炮命令编码的电路和对应的解码并实现精准引爆三发瞬发雷管的电路。此外,为了方便室内研发,设计了一台功能相对单一的模拟爆炸机,可实现输出与428 XL遥爆机相同的引爆信号。(2)用LED灯代替瞬发雷管,在手机发射基站和变电站附近对电子延迟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借助数字示波器,对电子延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观测,检验控制时间的精准度,确定最佳时间间隔范围;远距离传输过程中,测试线路损耗对引爆信号的影响。(3)借助野外工程项目,首先,将延迟器置于地表,间隔1 s依次引爆埋于地下深1 m、水平间隔1 m的三发瞬发雷管,通过接收到的地震资料证明该系统能正常工作。其次,通过微测井获得该试验区的地质资料,合理设置了药柱间距1.7 m、井深15 m以及药柱之间间隔3 ms引爆,进行垂向叠加震源测试。通过接收到的地震资料,证明在第一节药柱炸断线后,第二节和第三节药柱仍能正常引爆,实现地震波的垂向叠加。最后,分别设置了单深井震源、三井组合震源和电子延迟系统控制的垂向叠加震源,对其地震波的能量、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电子延迟系统激发的人工震源,能提高地震有效波的下传能量,展宽了频宽,为实现垂直叠加震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王益民[2](2017)在《基于不同地表介质震源子波响应的炸药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在陆地油气地震勘探中,炸药震源激发参数,包括激发介质、炸药爆速、药量、药柱直径、耦合介质和几何耦合,对地震记录中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特征有重要影响。目前,对激发参数的影响的认识主要来自实际试验,缺少对应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爆炸力学和弹塑性力学,提出采用数值模拟与球状震源模型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计算了炸药震源在岩土介质中产生的震源子波。本文提出的震源子波的计算过程为:首先是数值模拟炸药在岩土介质中的激发过程,分析介质中产生的塑性-弹性边界大小及压力曲线;然后,采用三角指数衰减函数(正弦函数和指数衰减函数的乘积)拟合该压力曲线,得到塑性-弹性边界压力函数;最后,基于球状震源模型,以介质弹性参数、PEB尺寸和压力函数为输入计算子波。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岩性的地表介质,计算了不同激发参数对应的子波,并研究了这些参数与子波振幅和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灰岩和砂岩中产生的子波主频较高而低频成分较少,可以采用高爆速炸药、大药量、大药径、水耦合增加低频成分;黄土中产生的子波主频较低而且频带宽度较小,可以采用低爆速炸药、小药量、大药径、胶泥耦合提高子波主频和频带宽度。理论计算结果与前人实际观测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在激发岩性与子波形态、振幅和频率,炸药爆速与子波振幅,黄土中药量与子波频率、灰岩中耦合参数与子波振幅等方面基本相似。理论研究结果能解释和验证一些实践经验与采集数据,也可以为特定地表介质条件下炸药爆速、药量、药径、耦合等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于鲁洋,田钢,王益民[3](2016)在《不同纵波速度介质中炸药震源激发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震源激发是影响地震勘探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油气勘探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震源参数以获取较好的地震记录。本文以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通过使用ANSYS/LS-DYNA软件,对单井条件下不同岩土介质中柱状炸药震源激发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得到相应的地震子波。通过对比分析各组参数对应的地震子波振幅和频谱,选择合适的激发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纵波速度较低的介质中,中低爆速、细长药柱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子波频率高、能量大,而在纵波速度较高的介质中,高爆速、短粗药柱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子波频率高、能量大。该研究结果与实际勘探结果比较符合,可为实际勘探中激发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陈杰[4](2016)在《复杂地区炸药震源激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要对炸药震源的爆炸特性及爆炸以后能量在其周围介质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拟从理论上解决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的难题。炸药震源是陆地地震勘探的主要激发源,是影响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均匀水平层状介质中激发时,能量均匀的向四周辐射,但在实际野外勘探中,炮点通常位于倾斜或岩性在纵、横向分布不均匀的复杂地层中,震源激发产生的能量在到达目的层之前不规则地向四周辐射,而传向目的层的能量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从而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大幅度降低。为了改善复杂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首先研究复杂地区单震源的激发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激发井深、激发药量、激发岩性以及炸药与岩石的耦合关系对能量分布的影响,研究不同复杂介质中震源激发后的能量分布,优选出合理的激发参数,使能量在垂直方向上集中,保证更多的能量入射到深层地层;然后分析震源组合技术在复杂地区激发的优势,包括常规水平震源组合以及基于相控理论的震源组合技术,通过分析相控参数以及各种相控激发方式,优选出激发参数并根据目标体的方位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目的是使激发能量定向传播,提高目标方向的照明度,改善局部资料的信噪比。
于鲁洋[5](2016)在《炸药震源不同激发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通过使用ANSYS/LS-DYNA软件,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并采用Lagrange算法,对柱状炸药震源激发进行数值模拟。首先从激发参数角度出发,研究单井条件下灰岩和土壤介质中,不同激发参数对震源激发后产生的影响。研究过程中,首先确定了不同激发参数激发后产生的塑性区范围,进而研究了不同参数激发对相对激发能量大小的影响。之后,研究了不同激发参数对地震子波频谱的影响。然后从岩性角度出发,研究了岩性条件不同时参数对震源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所对应的岩性条件为:从1000m/s~5500m/s纵波速度变化的介质;使用的激发参数包括:药量、填充材料与状态、炸药爆速和药径。此次研究过程中根据Mises屈服准则确定塑性区的边界范围并首次定义了下边界占比这个概念以及它的计算公式,且利用下边界占比这个概念来描述震源激发后向下传播的相对激发能量。本次研究中的子波计算和前人不同的是,不再局限于球形空腔给定压力脉冲计算子波,而是考虑到从震源激发到子波形成的全过程,数值模拟计算了子波并分析了其频谱,并且,对灰岩和土壤介质中不同激发参数激发的子波频谱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介质岩性不同时,药量、炸药爆速和药径激发参数对震源激发效果影响的不同,在前人的文献资料中基本没有查阅到此类研究。最终,本文给出了激发参数选择的建议:对于灰岩这样的高速介质,应选择小药量(4kg左右)、高爆速(6900m/s的TNT炸药为最佳)、短粗状的炸药,并在封井后选择适当的介质进行填充;对于土壤这样的低速介质,应选择小药量,中低爆速、细长药柱炸药,同样在封井后选择适当的介质讲行填充。
牟杰[6](2015)在《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近场特征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根据波场特征不同,波场可以分为近场和远场。在近场中,炸药震源激发的地震波的能量和频谱特性变化很大。经过一段距离的传播,经过大地滤波,逐渐形成特征较为稳定的波,这一阶段可以看作远场。炸药震源激发条件改变直接影响其产生的地震波近场特征,从而影响远场地震波特征,而远场地震波的品质是影响地震勘探质量的关键。本文围绕激发条件对形成的地震波的能量和频谱特征的影响规律展开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工作得到了几方面的认识和进展:1)通过对空气、水、沙土和粘土等不同的介质耦合条件下炸药震源爆炸产生的近场地震波特性对比研究发现,以水为耦合介质的炸药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品质较好,能量和频率相对提高5%-10%。2)调节不耦合系数可以改变地震波品质,空气耦合条件下,不耦合系数约为1.33左右时为较好耦合条件,激发的地震波品质较好。3)采用高精度电子雷管实现了分布式震源的精确延时控制。延时叠加震源可以实现提高地震波品质和降低地表震动效果。延迟叠加震源的主频比普通震源要高10%-20%左右,地表震动降低低可达40%。4)调节炸药震源的药量和长径比也可以改变地震波特征。长径比大的细长药柱和小药量药柱激发的地震波的频率得到了提高。本文研究工作深化了震源激发条件对地震波能量和频谱特征的影响的理解,探索了地震波品质的控制方法,为高精度地震勘探理论和地震激发设计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陈健[7](2013)在《陆上石油地震勘探炸药震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炸药震源是陆上石油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激发源,炸药震源的特性研究对提高爆炸地震波能量和地震分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炸药震源的装药组分和装药结构两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评述了这些进展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局限性,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炸药震源装药组分方面,介绍了地震勘探对炸药震源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有助于提高爆炸地震波能量的炸药配方设计方法;总结了中国近20年应用的4种主要震源的装药组分。在炸药震源装药结构方面,分别介绍了多级延迟叠加震源、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聚能型震源、多井组合震源及螺旋装药震源的结构设计原理和爆炸作用机理;分析了各类型震源的应用效果和适用范围;并展望了炸药震源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涂远艮,李华科[8](2013)在《提高川西海相地震勘探精度采集方法探讨》文中指出由于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埋藏深度较深,储层厚度较薄,目前采集资料分辨率无法满足勘探要求。这里总结了其它地区高精度勘探经验,展示了川西地区海相地层进行高精度勘探方法探索效果,包括激发、接收、观测系统方法试验效果,并结合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进行了吸收衰减分析,解释高精度勘探方法探索应用效果。通过方法探索和原因分析,得出了通过"小道距、高覆盖次数"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提高资料信噪比,从而提高川西海相地层勘探精度的结论,为今后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地震勘探提供了借鉴经验。
刘向坤[9](2011)在《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叠加属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炸药震源作为陆上地震勘探的主要震源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各大油气资源相继被发现与开采殆尽的环境下,地震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油等隐蔽资源的寻找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对地震勘探的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有着更高的数据处理水平,而且对激发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在对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研究中,在激发因素上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井深、药量等方面的试验及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采取新的方法,而在爆炸震源的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很少,主要以改变震源药柱的密度和爆速为主要研究方向,这显然不能完全解决高分辨率的问题。也有人在细长药柱上进行研究,但取得的高分辨勘探效果目前还不明显。采用小药量爆炸可以激发高频地震波。但采用小药量爆炸时,地震波有效波能量偏低,信噪比减小,不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勘探资料。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文在分析与总结近震源爆炸情况下,各分区介质中的应力、应变等状态以及各分区波的存在形态和传播特性的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各种波间的转换关系及其能量分布情况;鉴于近震源波形难于记录的情况,借助气枪枪阵相干组合原理对近震源地震波进行研究,围绕如何提高激发信号的频率和信噪比,在炸药震源结构的安排上对延迟爆炸的垂向叠加震源结构作了比较直观的探讨与模拟。最后对实际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得出延迟爆炸能较好的满足地震勘探的新要求的结论。
李公华[10](2010)在《新型高爆速震源药柱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设计和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环保型震源药柱,试验表明,该新型高爆速震源药柱的爆炸性能与高密度震源药柱相当,可以实现震源药柱的高速爆轰,达到特种地质勘探要求。
二、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药柱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药柱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延迟精准控制电路在垂向叠加震源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延迟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垂向叠加震源的发展历程和实现方法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震勘探精准控制爆炸延迟器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
2.1 模拟BOOM BOX遥爆机电路设计 |
2.1.1 升压电路设计 |
2.1.2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
2.1.3 耐高压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 |
2.1.4 实际电路检测 |
2.2 高压编码充电器电路设计 |
2.3 三级电子延迟器电路设计 |
2.3.1 译码电路设计 |
2.3.2 电源滤波电路设计 |
2.3.3 引爆电路和弃炮电路设计 |
2.3.4 程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延迟系统模拟测试 |
3.1 延迟器稳定性测试 |
3.1.1 延迟器抗电磁干扰测试 |
3.1.2 传输线对引爆信号的形变测试 |
3.2 爆炸线有效长度测试 |
3.3 延迟器最佳延迟时间范围测试 |
3.4 高压电容电压测试 |
3.5 延迟器和地震设备连接测试 |
3.6 延迟器外壳耐压性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延迟系统野外试验 |
4.1 地震地质条件及野外测试观测系统和工作量 |
4.2 电子延迟系统受控测试 |
4.3 电子延迟系统实现垂向叠加震源的测试 |
4.4 垂向叠加震源与其它震源的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于不同地表介质震源子波响应的炸药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影响炸药激发效果的因素 |
1.2.2 炸药震源子波的计算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炸药激发理论与数值模拟 |
2.1 炸药激发理论 |
2.2 炸药激发数值模拟 |
2.2.1 有限元法简介 |
2.2.2 有限元算法 |
2.3 数值模拟模型参数 |
2.3.1 激发介质参数 |
2.3.2 炸药参数 |
2.3.3 填塞和耦合介质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炸药激发弹性边界分析与子波计算 |
3.1 弹性边界尺寸分析 |
3.2 弹性边界压力曲线拟合 |
3.2.1 激发介质参数 |
3.2.2 炸药参数 |
3.2.3 耦合激发参数 |
3.3 子波计算 |
3.3.1 计算过程 |
3.3.2 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炸药激发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炸药参数 |
4.2 耦合参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炸药激发参数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际对比 |
5.1 激发介质 |
5.2 炸药参数 |
5.3 耦合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不同纵波速度介质中炸药震源激发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炸药震源激发数值模拟方法和相关参数 |
1.1 数值模拟方法 |
1.2 几何模型参数 |
1.3 不同速度介质模型参数 |
1.4 炸药模型参数 |
2 土壤中不同激发参数对子波的频谱影响 |
2.1 不同炸药爆速激发 |
2.2 不同炸药形态激发 |
2.3 与实际资料对比 |
3 不同纵波速度介质激发对子波频谱的影响 |
3.1 不同炸药爆速激发 |
3.2 不同炸药形态激发 |
4 结论与展望 |
(4)复杂地区炸药震源激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取得的结论和认识 |
第2章 炸药震源激发条件分析 |
2.1 地震波的激发方式 |
2.1.1 震源类型分析 |
2.1.2 炸药震源 |
2.2 炸药震源激发参数 |
2.2.1 激发井深分析 |
2.2.2 激发岩性分析 |
2.2.3 激发药量分析 |
2.2.4 炸药与岩石的耦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型的激发能量分布分析 |
3.1 近地表复杂地区地质特征 |
3.2 基于模型的能量分布分析 |
3.2.1 激发岩性能量分布分析 |
3.2.2 高阻抗界面能量分布分析 |
3.2.3 倾斜地层能量分布分析 |
3.2.4 纵向不稳定地层能量分布分析 |
3.3 震源组合激发在倾斜地层中的能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控震源激发方式分析 |
4.1 相控震源 |
4.2 相控震源定向原理 |
4.3 相控震源参数分析 |
4.3.1 组合震源个数分析 |
4.3.2 主瓣、旁瓣及栅瓣分析 |
4.3.3 主波束宽度 |
4.4 基于相控理论的炸药震源组合方法 |
4.4.1 常规炸药组合震源 |
4.4.2 延迟激发震源 |
4.4.3 细长药柱震源 |
4.4.4 炸药震源不同组合激发方式的相控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分析 |
5.1 Marmousi-Ⅱ速度模型 |
5.2 沙漠地区实际资料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炸药震源不同激发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炸药震源激发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有限单元法简介 |
2.3 炸药震源数值模拟方法 |
2.4 地震子波的计算 |
2.5 震源激发几何模型与材料模型参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激发参数对相对激发能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灰岩中不同激发参数对相对激发能量的影响 |
3.3 土壤中不同激发参数对相对激发能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激发参数对子波频谱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灰岩中不同激发参数对子波频谱的影响 |
4.3 土壤中不同激发参数对子波频谱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岩性参数对震源激发效果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不同岩性对相对激发能量的影响 |
5.3 不同岩性对子波频谱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向下传播的相对激发能量 |
6.2 地震子波的频谱 |
6.3 不同岩性的影响 |
6.4 激发参数的选择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6)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近场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炸药震源爆炸产生地震波过程 |
1.2.2 炸药震源爆炸地震波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耦合装药震源对近场地震波特征影响 |
2.1 不耦合装药炸药震源结构形式 |
2.2 不同介质不耦合装药对炸药震源爆炸地震波近场特征的影响 |
2.2.1 试验研究 |
2.2.2 试验结果分析 |
2.2.3 理论分析 |
2.3 不耦合系数对炸药震源爆炸地震波近场特征的影响 |
2.3.1 试验研究 |
2.3.2 地震波时频处理方法—HHT 时频变换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3.4 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延迟装药对震源近场地震波特征影响 |
3.1 延迟震源结构形式 |
3.2 延迟震源理论分析 |
3.3 试验分析 |
3.3.1 试验设计与地震信号收集 |
3.3.2 最佳延迟时间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延迟炸药震源地震勘探高效性分析 |
3.3.4 延迟炸药震源近地表面振动安全性分析 |
第4章 其他因素对震源近场地震波特征影响 |
4.1 长径比对炸药震源爆炸地震波近场特征的影响 |
4.1.1 不同长径比炸药震源试验设计 |
4.1.2 不同长径比炸药震源试验结果分析 |
4.2 质量对炸药震源爆炸地震波近场特征的影响 |
4.2.1 理论分析 |
4.2.2 试验分析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叠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形成与传播特性研究 |
2.1 爆炸地震波的形成 |
2.1.1 冲击波基本理论 |
2.1.2 冲击波和爆生气体的扩腔作用 |
2.1.3 冲击波向应力波转变理论 |
2.1.4 爆炸后应力波向地震波的转变 |
2.2 爆炸各分区波的传播特性分析 |
2.2.1 爆炸各分区划分及应力状态分析 |
2.2.2 爆炸后各分区能量分布研究 |
3 弹性波波场叠加属性分析 |
3.1 气枪枪阵相干组合理论及组合后的子波特征 |
3.1.1 相干枪原理 |
3.1.2 相干的枪子波求取与实现方法 |
3.1.3 模拟气枪阵列的子波 |
3.2 炸药延迟爆炸理论研究 |
3.2.1 延迟爆炸激发机理 |
3.2.2 延迟爆炸的能量分布 |
3.3 炸药延迟爆炸近源地震波场模拟 |
3.4 弹性波场叠加属性分析 |
3.4.1 叠加波场能量分析 |
3.4.2 叠加波场子波分析 |
3.5 结论与认识 |
4 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特征测试与验证 |
4.1 不同药型起爆试验分析 |
4.2 地表减震源试验分析 |
4.3 不同激发井深分析 |
4.4 不同延迟特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及研究成果 |
(10)新型高爆速震源药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爆速震源药柱方案设计 |
2.1 需要解决的问题 |
2.2 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
2.3 技术方案确定 |
2.3.1 主装药的选择 |
2.3.2 高爆速药芯的选择 |
2.3.3 中心孔的制作 |
3 高爆速震源药柱数据分析 |
3.1 理论分析 |
3.1.1 基本原理和分析 |
3.1.2 爆轰作用的矢量分析 |
3.1.3 主装药理想爆轰状态的分析 |
3.2 实际检测数据 |
4 用户使用分析 |
5 结论 |
四、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药柱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延迟精准控制电路在垂向叠加震源中的研究[D]. 王海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2]基于不同地表介质震源子波响应的炸药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王益民. 浙江大学, 2017(12)
- [3]不同纵波速度介质中炸药震源激发数值模拟研究[J]. 于鲁洋,田钢,王益民.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6(03)
- [4]复杂地区炸药震源激发方法研究[D]. 陈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5]炸药震源不同激发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D]. 于鲁洋. 浙江大学, 2016(02)
- [6]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近场特征试验研究[D]. 牟杰.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7]陆上石油地震勘探炸药震源研究进展[J]. 陈健. 科技导报, 2013(25)
- [8]提高川西海相地震勘探精度采集方法探讨[J]. 涂远艮,李华科.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3(04)
- [9]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叠加属性研究[D]. 刘向坤.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10]新型高爆速震源药柱研究[J]. 李公华. 煤矿爆破,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