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砾石楔定量统计

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砾石楔定量统计

一、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中砂砾质楔形体的定量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武,宋天慧,王自剑,童馗,武文慧,冉波,李金玺,邓宾,刘树根[1](2021)在《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走向差异演化的变形、隆升和沉积记录及关键构造变革期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利用露头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沉降-沉积等资料,对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沿走向的构造变形、差异隆升-剥蚀和沉积记录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走向差异演化特征及其关键构造变革期。受控于本身的地质结构差异及周缘多个构造带的多期交互作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在构造、隆升和沉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走向差异。龙门山冲断带自北向南总体上具有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构造定型时间变新的趋势,龙门山北段和盆地北部定型于燕山期,而龙门山中、南段和盆地南部定型于喜马拉雅期。中生代期间,龙门山北段隆升较快;而新生代期间,龙门山中、南段隆升较快。川西前陆盆地同样表现出南北差异隆升的特点,北部隆升较早,大约在45 Ma B.P.;而南部隆升较晚,在20~25 Ma B.P.。川西(北)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经历了4次明显的迁移,即从晚三叠世的龙门山中段前缘向东北迁移,中侏罗世到大巴山-米仓山前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向西迁移至米仓山-龙门山北段前缘,于晚白垩世-新生代期间再次向南迁移到龙门山中-南段前缘。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的走向差异演化表现为印支期向南递进扩展、燕山早-中期南北分异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北隆南降。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古近纪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晚三叠世构造变革期包括龙门山水下隆起和海相前陆盆地(马鞍塘组上部至小塘子组)、龙门山局部隆升和海陆过渡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二至第三段)以及龙门山全面隆升和陆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四至第五段)三大阶段,主要受控于扬子构造域并受秦岭构造域的强烈影响。中侏罗世构造变革表现为扬子构造域向秦岭构造域的转变;早白垩世构造变革表现为秦岭构造域向青藏高原构造域的转变;古近纪构造变革表现为川西前陆盆地由沉积向剥蚀状态的转变。

赵旭东[2](2021)在《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文中指出河流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展布样式的时空演变是岩石圈构造运动、气候系统演化以及地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存在盆地内的河流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河流地貌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下的演化过程。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北天山为实际例证,以沉积学和物源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构造、气候以及河流自身调节在河流地貌演化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并以此讨论了印度-欧亚碰撞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形-地貌演变,限定了现今高原东缘水系格局的建立时间。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南缘、西昌盆地、会理盆地、楚雄盆地的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地层与沉积特征,结合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合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综合物源分析发现,晚白垩世–早古近纪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近南–北向、大陆尺度的南流水系,其物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义敦和四川盆地的早中生代沉积岩。结合以往的古高程、碎屑锆石物源及蒸发岩来源研究推断,这一大型水系在流经印支地体的思茅和呵叻盆地后最终汇入新特提斯洋。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区域性的南流模式与现今高原东部的东流水系格局截然不同,暗示藏东地区地形-地貌在晚白垩世以来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陆尺度河流的长期存在也暗示当时区域构造环境长期保持稳定,地形起伏有限,海平面稳定。在这种区域背景下,青藏高原东缘逐渐发育一大型夷平面。同时,大型水系横向迁移、摆动反过来又会促进广泛低起伏地貌的发育。直至新生代中晚期,随着地表加速抬升、断裂活动加剧,以及河流快速下切,这一区域性的夷平面逐渐被分割解体,残留的低起伏地貌面被保存在现今青藏高原东部各深切峡谷之间。(2)基于沉积学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分、砾石成分以及古水流相等多种物源分析方法,探讨了始新世宁蒗盆地的演化历史。研究认为,早始新世(~56–45 Ma)宁蒗盆地为小型内流盆地,宁蒗组一段时期主要受一系列垂直山体的横向水系控制,沉积环境以水动力较强的冲积扇体系为主;二段时期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逐渐转变为辫状河和湖泊为主,水动力环境整体较弱。至三段沉积期(~45 Ma),区内水系由内流转为外流,流域规模迅速扩张。盆地北部形成了一条近南–北向的纵向水系,其上游可追溯至靠近高原内部的贡觉地区,流域规模类似于现今金沙江上段;同时,在盆地南部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的大型水系与之汇合。宁蒗组四段时期,盆地南部外流水系消亡,但盆地北部仍处于大河系统之下;直至~35 Ma,流经宁蒗地区的大河系统彻底消亡。结合以往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重建等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在~45Ma和~35Ma两次区域构造抬升分别导致宁蒗盆地水系发生内流–外流转换和最终消亡。此外,在始新世中后期逐渐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增加的降雨量会加大河川径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次区域性水系重组事件的发生。(3)以分布于高原东缘金沙江、安宁河河谷及周边地区的上新统–下更新统昔格达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018个昔格达组和现代河沙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结合已发表数据,重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水系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华坪–攀枝花一带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呈现多峰值特征,且含有晚白垩世–新生代锆石组分,与现今金沙江碎屑锆石信号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更靠近上游的涛源地区昔格达组呈现出700–900 Ma显着峰值,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物源信号。残存于安宁河谷内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200–240Ma,与大渡河锆石组分基本一致。物源结果证实,金沙江至少在上新世之前就已经开始向东流动,但大渡河、雅砻江和安宁河在昔格达组沉积之前展布模式与现今明显不同。由此推测,上新世时期小江断裂的快速走滑可能阻断了金沙江,形成昔格达古湖;早更新世古昔格达湖的溃决诱发了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快速下切,进而导致水系发生袭夺–重组,最终形成现今水系格局。(4)以北天山奎屯河流域及流经的晚中新世-第四纪独山子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1632个碎屑锆石年龄和17个重矿物样品的物源综合分析,探讨了北天山中新世以来沉积过程的驱动因素。该研究首先证实了北天山~7.0 Ma的构造隆升事件,之后揭示3.3–2.5 Ma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现今奎屯河上游的冰川覆盖区。这表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沉积速率加快、沉积相转换,以及物源信号变化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冰期开始–扩张的响应。尽管复杂,但这项研究强调,中国北天山在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是可以区分的。

孙玮,刘树根,曹俊兴,邓宾,宋金民,王国芝,袁月,王浩[3](2017)在《四川叠合盆地西部中北段深层-超深层海相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大大地提升了四川叠合盆地西部深层-超深层海相层系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利用钻井、地震和野外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川西深层-超深层油气地质条件和目前发现的雷口坡组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四川叠合盆地西部深层-超深层海相层系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系统,多时代(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二叠系白云岩和礁滩体,三叠系雷口坡组微生物岩和颗粒白云岩等)储集层叠合,致密碳酸盐岩、巨厚陆相泥质岩和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多级封盖,以断裂(及不整合面)和优质储层构成的立体输导网络等,使得深层-超深层海相层系具备形成大气田的基本条件,是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共存的天然气富集区。近年来,川西发现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气藏,其可能成藏过程为生烃中心(下寒武统烃源岩等)→生气中心(灯影组和二叠系古油藏等)→储气中心(灯影组和二叠系古气藏等)→保气中心(雷口坡组次生气藏)。这揭示其深层-超深层既可能还存在着符合四中心耦合成藏的原生气藏,也可能发育着次生气藏,极有可能发现新的大气田。

白毛伟,谢小平,陈芝聪[4](2016)在《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与构造响应》文中提出龙门山前陆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推覆造山带与龙泉山褶断带之间。自4.6 Ma以来,逆冲推覆构造运动使龙门山造山带强烈隆升,古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使盆地沉积了1套巨厚的半固结—松散堆积物。通过对沉积特征和沉积结构的综合研究,认为龙门山前陆盆地是由自东向西的深部多级俯冲潜滑而引起的浅部由西向东的多层次推覆作用形成的,其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所产生的构造负载是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成盆动力。岩浆物质的循环过程表明成都盆地在形成过程中遵循物质循环与能量守恒定律。龙门山前陆盆地地质构造的沉积响应表现为:沉积基底整体上向西倾斜,盆地剖面明显不对称;沉积地层与下伏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盆内发育了一系列相间排列的次级凹陷和凸起,并呈雁斜式展布;砾质粗碎屑楔状体的周期性发育。从盆地动力学的角度初步分析了龙门山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关系,龙门山冲断带及其前陆盆地的研究对于大地构造位置、成矿作用以及油气聚集地的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

李英娇[5](2014)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资料,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共识别砾岩、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和煤等5大类岩石及13个岩相类型,鉴别出5个岩相组合,分别代表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须家河组共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层序界面主要为构造不整合面和河流下切侵蚀面。须家河组及各层序体系域的厚度与前陆盆地系统地层模式一致,包括前渊、前隆和隆后沉积区。前渊为主要的沉积中心,隆后沉积区发育零星的汇水中心,盆地中河流和三角洲发育。龙门山和江南古陆为须家河组主要的物源区,米仓山、大巴山为次要的物源区。层序的发育主要受到构造作用的控制,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共经历三次构造推覆期,两次构造静止期和一次均衡回弹期。煤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环境中,其次是滨湖环境。层序Ⅲ聚煤最好,层序Ⅱ次之,层序Ⅰ和层序Ⅳ煤层发育不佳。煤层的发育受到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层序格架和古气候的控制。

钟勇[6](2011)在《龙门山前缘大圆包地区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文中认为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勘探显示其油气资源丰富,但是油气探明率较低。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是加快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手段。为克服前陆冲断带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限制,本文探讨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野外地质调查、钻测井资料联合约束地震构造解释和建模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为探索川西前陆冲断带海相油气勘探方法,以大圆包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源盖控区、储层控层和圈闭控位”的勘探思路,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烃源岩的发育分布和油气的保存条件,确定有利勘探地区(源盖控区),研究勘探区内据优质储层的发育层系确定天然气的主要分布层系(储层控层),研究圈闭的发育特征确定气藏的存在部位(圈闭控位)。重点探讨研究了用于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解释和建模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应用。大圆包地区位于川西复合前陆盆地龙门山推覆造山带前缘,构造主要受控于通济场断层、关口断层、彭县断层三条区域性断层。关口断裂为安县—都江堰断裂向南部的延伸,为北西倾,断面上陡下缓呈犁式,地面无大的断距出露,且褶皱前翼倾角近于直立。由断层相关褶皱分析,关口断层末端形成构造三角楔,由于断层插入过程中顶部反向逆冲断层上盘地层褶皱诱发而成。关口断裂上盘的通济断裂形成最晚、强度大,将老地层推至地表。根据地震资料确定,主要正向构造带为位于通济场断层与关口断层之间的断褶构造带,发育大圆包构造。构造地质建模主要依靠建立地表地质剖面,地震地质层位标定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建模与运动学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将地震数据转换为地震图像,对地震图像进行地震断层解释,不依赖于原始地震数据体,并且可以将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叠后地震资料解释。研究改进偏微分扩散方程图像增强算法,针对三维地震图像特征,改进图像结构张量提取方法,应用GPU (Graphic Process Unit)加速计算实现提取三维地震图像的三维结构张量,由结构张量导向进行图像扩散滤波增强预处理,实现三维地震图像降噪、横向分辨率提高、同相轴连续性增强和构造信息突出。通过GPU计算和CPU计算性能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应用GPU计算可以满足三维地震图像处理需求,有助于提高地震解释客观性和工作效率。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分类识别三维地震不连续体,用于辅助构造解释,结合地质资料和钻测井资料落实了大圆包地区多次滑脱构造特征。大圆包构造主体为二、三叠系。从白水河、通济场至关口一带须家河组内部的变形和断裂情况分析,白水河至思文场一带出露的须家河组属印支期推覆构造的上盘逆掩岩席,其前锋在晚三叠世末期已经出露地表,后被白田坝组覆盖。再从大圆包构造后翼印支期推覆断层面的后期改造形态,结合地面彭县向峨附近彭灌断裂下盘侏罗系的地面构造展布形态来看,该构造的性质应属早喜马拉雅期发育的二叠系断层转折褶皱。通过烃源条件分析,四川盆地海相领域主要烃源岩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和上二叠统烃源岩。陡山沱组和上二叠统煤系烃源对于龙门山前缘的贡献并不大,而下志留统烃源在川西地区缺失。因此,对龙门山前缘具有重要贡献的烃源层系应是下寒武统。通过流体特征分析显示,盆山结合部的冲断带内,流体呈活塞式向前陆盆地内渐展式侧向迁移,流体并未形成大规模侧向运移的趋势。冲断带内主滑面以下的地层相对于主滑面以上的冲断岩片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前陆隆起区曾经有过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与成藏,先后形成了古油藏、古气藏。形成古油藏与古气藏时,区域内具备保存条件;在印支-燕山期古油藏转变为古气藏,并且形成水溶性气藏;燕山末-喜马拉雅期,形成前陆隆起区古气藏的破坏、调整和重新成藏。通过中三叠统沉积演化研究其储层特征,传统中三叠统油气勘探重点关注的是台内滩发育的优质储层,LS1井T2l4和T2l3钙质海绵的发现,预示雷口坡组还有可能存在礁滩组合形成的优质储层,确定T2l3为研究目的层。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对雷口坡组顶部膏岩研究分析,认为大圆包构造保存条件受到断层作用破坏,使得油气未能成藏。同时,预测关口断层下盘隐伏构造为有利勘探方向。

戴朝成[7](2011)在《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造山带前缘与克拉通之间的前陆盆地,是世界上油气最丰富和大油气田最多的沉积盆地,也是最早发现油气和进行油气田勘探的领域。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战略接替区之一。特别是四川前陆盆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发现大量油气田,但据前人初步统计,前陆盆地油、气探明程度分别只有17%和6.7%,勘探潜力很大,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沉积层序和成岩作用的复杂性,储层普遍致密化,大多为非常规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裂缝-孔隙型储层,仅局部发育有少量中孔低渗储层,鉴于前陆盆地的构造复杂性和不同构造单元的层序地层、岩性、岩相、沉积埋藏史和成岩流体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各构造单元成岩作用、成岩相和储集类型的差异性缺乏研究。本文在运用沉积学、古生物学、测井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储层沉积学等方法技术,通过对四川前陆盆地形成时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分析,以及晚三叠世诺利克期~瑞替克期沉积地层的物源区分析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全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并进一步分析须家河组各层序形成时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盆地内逆冲推覆带、前渊坳陷带、前陆斜坡带和前陆隆起带等不同构造带上的须家河组成岩作用、成岩相、和孔隙类型对比,总结该盆地须家河组层序格架内不同类型的储层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区域沉积学对比、岩石矿物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示踪(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方法、手段,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砂岩的物源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晚三叠世须家河期四川前陆盆地的沉积是多物源的,多物源区的存在为须家河组沉积相和古地理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结合地表剖面、钻井岩芯和测井资料分析,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主要沉积相类型,从盆地边缘近物源区至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区依次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以及湖泊相等沉积体系。(2)通过对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表露头、地震剖面、测井剖面层序界面特征和最大洪泛面特征识别,将须家河组划分为分别代表“须下盆”和“须上盆”成盆期次的2个超长期旋回层序,5个分别对应于须二段~须六段的长期旋回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层序。在描述各次级构造单元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发育特征与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贯穿盆地的东西向及南北向等时地层格架,此二个方向的地层格架都具有自坳陷带向前陆隆起方向上超变薄的楔形充填体特征和区域地层对比关系,可确定为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两造山带分别对应于“须下盆”和“须上盆”非同步异方向逆冲推覆活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各长期旋回层序上升和下降半旋回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四川盆地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图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各时期岩相古地理面貌和沉积相带的展布规律严格受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格局中的川西坳陷、川东北坳陷、渝东-川东南坳陷和川中古隆起组成的“三坳围一隆”构造格局控制。(3)四川前陆盆地由于构造相对复杂,不同构造带上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决定了储层在不同构造带的分布规律。本文在沉积相、铸体薄片观察和岩矿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构造带上须家河组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得出逆冲推覆带前缘以压实作用和破裂作用为主;川西前渊坳陷带以压实和压溶作用为主;前陆斜坡和前陆隆起带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发育,其中起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岩相划分及成岩相组合特征分析,将须家河组砂岩砂岩划分为3种成岩相组合,其中压实-破裂-胶结成岩相和胶结-溶蚀成岩相为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成岩相带。(4)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在岩石学上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胶结物含量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特征,岩性在平面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川西北地区以岩屑砂岩为主,川西中部地区为岩屑砂岩与长石砂岩混合区,川西南地区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川中前陆隆起为长石岩屑与岩屑石英砂岩混合区。储层总体物性较差,属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发育有少量中孔低渗储层。由于盆地内逆冲推覆带、前渊坳陷带、前陆斜坡带和前陆隆起带的沉积、成岩以及构造作用的差异性。决定了储层孔隙类型的分带性,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储层类型以裂缝型为主,另可见少量的溶蚀孔和原生粒间孔;前渊坳陷带储层类型为裂缝-次生溶孔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基本消失;前陆斜坡带储层类型以次生溶孔及原生粒间孔为主;前陆隆起带以溶蚀扩大孔和原生孔组成的混合孔为主,储层发育受沉积、层序、成岩和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

许国明[8](2010)在《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处于松潘-甘孜地槽和扬子地台西北大陆边缘槽台过渡带。自从晋宁运动扬子地台基底形成以来,古中生代海相(Z-T2)总体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下,加里东至印支早期构造大阶段中,在川西槽台过渡带,槽区形成克拉通边缘裂陷槽盆地,台区形成克拉通周边沉降盆地(台缘)和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台内)。这些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都曾形成过有利烃源岩发育的构造沉积背景。本次研究以深灰色以深的灰岩、泥岩作为烃源岩,编制的不同层系烃源岩平面展布图显示槽区、龙门山区和川西坳陷区烃源岩层系有所不同,槽区烃源岩依次为泥盆系(D)、志留系(S)、上三叠统(T3)和下寒武统(∈1);龙门山区为泥盆系(D)和中二叠统(P2);川西坳陷以中二叠统(P2)和下中三叠统(T1-T2)为主,此外有部分为下寒武统(∈1)。海相∈1、P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下寒武统Ⅰ类烃源区位于绵阳、绵竹一线的西北地区,生烃强度30~130×108m3/km2。Ⅱ类烃源区位于绵阳、德阳、中江、金堂一带,生烃强度10~30×108 m3/km2。Ⅲ类烃源区位于什邡、成都以西地区,生烃强度小于10×108m3/km2。中二叠统Ⅰ类烃源区位于汉旺、彭州、雾1井以东地区,生烃强度30~55×108m3/km2。其以西地区为Ⅱ类烃源区,生烃强度24~30×108m3/km2。上二叠统烃源岩,以中江、新都、温江一线为界,其西部为Ⅱ类烃源区,生烃强度10~30×108m3/km2。其东部为Ⅲ类烃源区,生烃强度8~10×108m3/km2。对龙门前山源岩、油苗、沥青样品饱和烃色谱(GC)、色谱-质谱(GC-SQ)以及碳同位素等资料分析对比认为:陆相储层中的油苗、沥青具有海陆混源,海相储层具有海相多源供烃的特征;如在厚坝陆相油砂岩(J2s1)和中坝气田中46井T3x2储层内沥青的色谱-质谱具有典型的海相图谱特征,而与D2j源岩图谱近似,江油汉旺地区的沙窝子组(D3s)与武都镇飞仙关组(T1f)和鱼洞梁仙关组(T1f)储层沥青样品的GC-SQ高度相似;烃源岩演化分析表明:川西古生界台缘坳陷P3、D、∈、Z的源岩在安县运动(T3X3-4)之前均已成熟,可以向高处的斜坡和台内(即现今的龙门前山至川西坳陷一带)运移,因此预测在龙门前山至川西坳陷一带未遭后期构造运动破坏的层系可能找到“海生海储”、“海生陆储”的油气藏。通过川西龙门山地区北段江油-平武、中段汉旺-大火地和南段映秀-三江等地野外石油地质调查及相关样品分析化验以及龙深1井、川科1井样品成果和盆地内钻井地化样品成果的分析,指出了研究区海相古、中生界整体而言,主要发育3套区域性生储盖组合:①以盆地-下斜坡相Z1ds黑色页岩、深灰色微晶灰岩、∈1黑色页岩为烃源/以Z2dn暴露藻礁、藻屑滩孔缝性白云岩为储层/∈1、S泥页岩为盖层;②以Z2dn2、∈1及盆地相S1灰黑色页岩、D1-2盆地-深水陆棚相黑色页岩、黑灰色泥微晶灰岩为烃源/S1-2、D2-3砂岩、礁滩相灰岩、云岩为储层/D2-3与C1z泻湖-潮坪相泥页岩为盖层;③以外缓坡相和沼泽相P2-3暗色泥质泥微晶灰岩、黑色页岩为烃源岩/P2-3、T1-2滩相灰岩、云岩为储层/T1-2泥岩、膏岩、T3泥岩为盖层。这几套组合的存在是川西海相古油气藏和现今油气藏得以形成的基础。其中第一套组合在川西坳陷埋深大于8000米,第二套组合仅发育于川西西缘龙门山区,可能对川西第三套组合储层有一定规模补给,最具现实勘探意义的是第3套P-T的组合。区带综合评价认为:川西地区都江堰-江油断裂以西的龙门山构造带受印支晚期-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古中生代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挤压推覆,构造变形严重,断裂通天,油气保存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整体成藏条件差;都江堰-江油断裂以东川西坳陷西缘,地震剖面揭示在坳陷西缘古中生界还保存有较完整的“原地体”构造带,在“原地体”构造带上沉积多套巨厚的印支中晚-燕山期海陆相盖层,西侧被江油-都江堰断裂之下多条未露头的低角度叠瓦逆冲断层封挡,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海相层系早期成藏的圈闭可能未遭印支晚期至喜山期的构造运动的严重破坏,只是被调整改造,印支晚期后深埋,油转化成气,在新的成藏条件下形成新的油气藏,因此,综合生储盖条件及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在江油-都江堰断裂以东、川西坳陷西缘古中生界“原地体”构造带内极可能寻找到大中型的天然气藏,应是川西海相油气勘探重要区带;另外,川西坳陷中部-川中隆起的区域地震剖面还揭示:古中生界还发育孝泉-新场-丰谷构造带、龙泉山构造带、中江-回龙鼻状构造带,它们保存条件优越,早中三叠统内可能发育台内滩相储层,可能寻找到大中型的构造-岩性或岩性油气藏,也是川西海相油气勘探重要区带。

刘树根,李智武,曹俊兴,刘顺,邓宾,王国芝,邓斌[9](2009)在《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的四维结构构造特征》文中提出位于扬子陆块和松潘陆块过渡带上的龙门山造山带,是在印支期中国大陆主体拼合和秦岭造山带形成过程中开始发育、燕山期陆内构造活动中继承发展、喜马拉雅期印—亚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遭受改造并定型的。现今构造面貌是扬子陆块向北漂移过程中产生的北西向推挤力、源自秦岭造山带的南北向推挤力和源自青藏高原的东西向推挤力三者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陆内复合造山带。其陆内复合结构构造特征具有下列特点。1)倾向上,龙门山造山带由茂县—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和广元—大邑(隐伏)断裂4条主干断裂分隔显示出明显的分带变形特征,由北四向南东具有层次渐浅、强度递减、卷入层位变新的趋势,总体上呈前展式扩展。2)走向上,龙门山造山带呈现北、中、南段三分格局,它们在基底性质及展布、地层发育及演化历史、变彤特征、沉降与降升特征、活动构造等多个方面具有差异。3)垂向上,龙门山造山带发育多层次滑脱构造,最重要的滑脱界面是15~20 km深处的低速层和中下三叠统富膏盐岩层,由此控制了深浅构造不一致的变形幅度和变形样式。4)时间演化上,龙门山造山带表现出倾向上的前展式扩展和走向上的分段式递进性或序次性演化的趋势:印支期,龙门山中北段活动较强,由北东向南西逐渐扩展,主要为挤压逆冲和左旋走滑作用;燕山期,构造活动总体上趋于相对平静,具有南北分段、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特征;喜马拉雅山期,龙门山中南段活动较强,由南西向北东逐渐扩展和递进,主要为挤压逆冲、隆升和右旋走滑作用。

刘刚[10](2007)在《大巴山侏罗纪前陆层序地层学研究》文中指出从大地构造的观点看,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形成挤压造山带,常常在俯冲板块的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都十分有利,所以,前陆盆地成为油气聚集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大巴山位于中央造山带的中部,是秦岭三叠纪碰撞造山带中唯一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称之为大巴山弧型前陆带。但是,大巴山前陆变形的时间、方式、沉积体系、生油机制、含油气性等认识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大巴山紧连接下扬子地块的北部,相互交接,由于近年川东北油气资源的新突破,使大巴山前陆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是研究造山带与前陆盆地油气耦合关系的理想场所。特别是自普光大气田发现以来,为了更多的发现大油气田,深入了解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以及侏罗纪沉积充填历史非常必要。研究工作涉及四川盆地中北部大巴山前陆侏罗纪盆地层序地层、含油气系统等内容。论文在石油地质学及构造地质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应用地球化学分析,开展了研究区侏罗系油气成藏研究。旨在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对研究区侏罗系进行整体、系统、定量地研究,综合评价前陆盆地层序地层的发育特征,预测有利前景区带。在导师的指导下,本人于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多次在大巴山开展野外调查研究,野外工作时间累计110天,观测路线长度180km,测量剖面68km,采集样品200余件,重达300多kg。在实验分析、数据统计、地质成图等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首次系统划分大巴山前陆侏罗纪盆地各层序界面,通过露头层序地层解释、沉积旋回划分、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等,明确了从野外露头剖面上识别各级层序界面的标志。侏罗系作为一个独立的Ⅱ级层序,在此Ⅱ级层序中根据冲刷面、最大湖泛面等结构特征,又划分为7个Ⅲ级层序。2.依据关键露头剖面高精度层序特征分析,通过剖面对比建立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5条关键露头剖面的详细高精度层序特征分析,认识到:剥蚀面上的粗碎屑岩或与之可区域对比的其它沉积是层序底部边界附近的主要沉积特征;在盆地沉积环境中,砂泥岩发育,厚层、块状砂岩与泥质岩类的突变组合是低位体系域(LST)的主要沉积特征;湖进体系域(TST)以厚层泥岩夹砂岩为主,有时夹厚度较大的重力流砂体;高位体系域(HST)为砂泥互层沉积组合,以进积式叠加样式为主;最大湖泛面多为泥岩,但其厚薄不一。由于受凹陷东北部及北部双向物源的影响,砂岩呈半环状分布于凹陷的东北部,向西南部过渡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研究中把层序结构分两种类型:既早侏罗世强烈构造运动形成的冲积扇-辫状河形的砂泥岩碎屑层序、中晚侏罗世形成的湖泊-三角洲-曲流河形的砂泥岩碎屑层序。对大巴山前陆侏罗纪盆地层序的结构特征与形成机理进行详细分析,为大巴山陆相前陆盆地层序地层的理论模式打下了基础。3.分析沉积物中氧化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重矿物的沉积环境意义及古气候意义,建立地球化学的层序特征。对砂岩碎屑进行统计,判别构造背景。4.在分析了研究区沉积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特征基础上,阐述了大巴山前陆侏罗纪盆地的成盆历史,指出其演化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开始至晚侏罗世定型。5.在野外露头资料研究基础上,认为研究区烃源岩主要为J1层序(白田坝组)和J2层序(千佛岩组)上部泥岩,均为好烃源岩。提出了大巴山前陆侏罗系发育源上和源内3套成藏组合。沙溪庙组的油藏属下生上储油藏,烃源来自下伏J2层序(千佛岩组)或J1层序(白田坝组),油气藏靠油源断裂的沟通.与下面的烃源岩构成下生上储成藏组合;J2层序(千佛岩组)页岩和J1层序(白田坝组上部)页岩为主要的生油岩,以自生自储的方式存在,与上覆的盖层构成源内成藏组合。J5层序(遂宁组)含有少量深水暗色泥岩与上覆的J6层序(蓬莱镇组下段)河道砂岩,有可能构成下生上储的成藏组合。

二、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中砂砾质楔形体的定量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中砂砾质楔形体的定量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走向差异演化的变形、隆升和沉积记录及关键构造变革期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走向差异结构和构造特征
    2.1 剖面结构和构造差异
    2.2 平面构造差异
    2.3 变形历史差异
3 走向差异隆升-沉降特征
    3.1 龙门山走向差异隆升
    3.2 川西前陆盆地南北差异隆升
    3.3 川西前陆盆地沉降中心迁移与差异沉降-隆升
4 走向差异演化的沉积记录
    4.1 印支期向南递进扩展
    4.2 燕山早-中期南北分异
    4.3 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北隆南降
5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讨论
    5.1 晚三叠世关键变革期
    5.2 中侏罗世关键变革期
    5.3 早白垩世关键变革期
    5.4 古近纪关键变革期
6 结 论

(2)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1 青藏高原东缘古水系演化
        1.2.2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5.1 文献调研与前人资料汇总
        1.5.2 野外实地考察
        1.5.3 室内实验测试
        1.5.4 数据处理、绘制图件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白垩世–早古近纪水系格局重建及其对低起伏地貌面形成机制的启示
    2.1 引言
    2.2 青藏高原东缘晚中生代构造稳定
    2.3 地层时代与沉积特征
        2.3.1 都江堰剖面
        2.3.2 乐山剖面
        2.3.3 西昌盆地
        2.3.4 会理盆地
        2.3.5 楚雄盆地
    2.4 物源结果及分析
    2.5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大陆尺度古水系
    2.6 低起伏古地貌形成机制
    2.7 结论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始新世水系演化及其对高原生长的启示:来自宁蒗盆地沉积和物源证据
    3.1 前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地层与沉积特征
    3.4 宁蒗组时代归属
    3.5 物源结果
        3.5.1 砾石成分
        3.5.2 砂岩碎屑成分
        3.5.3 重矿物
        3.5.4 碎屑锆石年龄
    3.6 物源分析
        3.6.1 周邻潜在物源区对比
        3.6.2 物源综合分析
    3.7 水系演化历史
    3.8 水系转换机制及对青藏高原生长的启示意义
    3.9 结论
第4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水系袭夺–重组加速河流下切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
    4.3 样品信息
    4.4 碎屑锆石年龄结果
    4.5 物源分析
    4.6 上新世–早更新世藏东地区水系演化
    4.7 早更新世河流下切机制探讨
    4.8 结论
第5章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5.1.引言
    5.2 地质背景
    5.3 沉积与物源结果
        5.3.1 地层与沉积特征
        5.3.2 重矿物组合
        5.3.3 锆石U-Pb年龄
    5.4 讨论
        5.4.1 北天山晚新生代地貌演化
        5.4.2 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分析及其意义
        5.4.3 对全球范围内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砾石成因的启示意义
    5.5 结论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论文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四川叠合盆地西部中北段深层-超深层海相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川西深层-超深层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分析
    1.1 川西烃源岩条件
        1.1.1 主要烃源岩
        1.1.2 沥青脉和古油藏
    1.2 川西地区保存条件
        1.2.1 膏盐岩分布
        1.2.2 陆相碎屑岩地层分布
        1.2.3 地表剥蚀特征
        1.2.4 川西断裂发育特征
        1.2.5 天然地震特征
        1.2.6 钻井揭示的保存条件
    1.3 川西储集层条件
        1.3.1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特征
        1.3.2 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储层特征
        1.3.3 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特征
    1.4 输导体系
2 川西雷口坡组四段油气成藏过程探讨
    2.1 龙门山和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
    2.2 川西雷口坡组四段油气成藏过程探讨
3 结论

(4)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与构造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构造背景
    1.1 龙门山冲断带
    1.2 龙门山前陆盆地
    1.3 龙泉山褶皱隆起带
2 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演化
    2.1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大邑砾岩层
    2.2 中更新世雅安砾岩层
    2.3 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砾岩层
3 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成因机制
4 龙门山地质构造的沉积响应
5 结论

(5)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项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来源及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前人工作及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的工作量
    1.6 创新点
    1.7 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
    2.2 深大断裂
    2.3 区域地层
    2.4 地层划分及对比
    2.5 盆地演化
    2.6 小结
3 须家河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3.1 岩石学特征
    3.2 岩相及岩相组合
    3.3 沉积环境
    3.4 小结
4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分析
    4.1 层序地层基本原理
    4.2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3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分析
    4.4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展布
    4.5 小结
5 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研究
    5.1 岩相古地理分析方法及原则
    5.2 须家河组岩相古地理恢复
    5.3 须家河组物源体系分析
    5.4 小结
6 须家河组层序-构造演化及聚煤规律
    6.1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沉积模式
    6.2 须家河组构造层序演化
    6.3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聚煤规律
    6.4 聚煤作用控制因素
    6.5 小结
7 主要认识与展望
    7.1 主要认识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
博士期间的获得奖励情况

(6)龙门山前缘大圆包地区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前陆冲断带勘探现状
        1.2.2 地震属性构造识别技术
        1.2.3 断裂对油气运移和保存的影响
        1.2.4 勘探进展及选题依据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
    1.7 创新成果
第2章 区域构造特征
    2.1 地层发育概况
        2.1.1 寒武系发育特征
        2.1.2 泥盆系发育特征
        2.1.3 二叠系发育特征
        2.1.4 三叠系发育特征
        2.1.5 小结
    2.2 构造特征
        2.2.1 川西前陆盆地构造期次
        2.2.2 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
    2.3 小结
第3章 三维地震图像增强技术
    3.1 图像处理技术的去噪方法
        3.1.1 图像处理评价方法
        3.1.2 图像去噪模型
        3.1.3 结构张量
        3.1.4 扩散张量
    3.2 张量扩散方法研究
        3.2.1 张量扩散模型
        3.2.2 三维地震图形增强方法
        3.2.3 地震图像增强处理优化
    3.3 地震图像增强应用
第4章 地震图像断层识别
    4.1 地层在地震图像中的特征
    4.2 断层的地震属性
        4.2.1 倾角和方位角属性
        4.2.2 结构张量属性
        4.2.3 相似属性
        4.2.4 曲率属性
    4.3 断层提取
        4.3.1 基于图像识别方法的断层提取
        4.3.2 基于神经网的断层识别
    4.4 GPU加速计算应用
        4.4.1 GPU通用计算
        4.4.2 GPU加速计算实验应用
第5章 大圆包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5.1 合成记录标定
    5.2 多层次滑脱构造
        5.2.1 测井滑脱信息
        5.2.2 岩石圈内主要滑脱层
    5.3 构造变形特征
第6章 前陆冲断带流体活动特征和油气保存条件
    6.1 冲断带中的古流体特征
        6.1.1 彭灌推覆体流体特征
        6.1.2 须家河组(原地系统)流体特征
        6.1.3 天井山组流体特征
        6.1.4 雷口坡组流体特征
        6.1.5 嘉陵江组流体特征
        6.1.6 小结
    6.2 冲断带中流体的运移模式与油气保存条件
第7章 大圆包地区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7.1 川西复合前陆盆地构造对油气的控制
        7.1.1 构造适时性
        7.1.2 构造控位
        7.1.3 构造改造
        7.1.4 小结
    7.2 烃源条件
    7.3 储层特征
        7.3.1 中三叠统的地层特征
        7.3.2 中三叠统沉积相特征
        7.3.3 中三叠统沉积演化
        7.3.4 优质储层类型和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因素
        7.3.5 小结
    7.4 保存条件
        7.4.1 静态保存条件
        7.4.2 动态保存条件
        7.4.3 膏岩层地球物理识别方法
        7.4.4 大圆地区勘探目标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2 中国西部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3 前陆盆地沉积-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2.4 前陆盆地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特征
        2.1.1 概况
        2.1.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 四川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第3章 物源和沉积相分析
    3.1 物源分析
        3.1.1 岩石学、矿物学分析
        3.1.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3.1.3 物源区分析结果
    3.2 沉积相分析
        3.2.1 沉积相识别标志
        3.2.2 沉积相划分
第4章 层序充填样式与古地理特征
    4.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1 地表露头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2 地震剖面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3 测井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4 最大洪泛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3 各构造单元层序发育特征
        4.3.1 川西前缘坳陷层序发育特征
        4.3.2 川东北前缘坳陷层序发育特征
        4.3.3 渝东-川东南坳陷层序发育特征
        4.3.4 前陆隆起层序发育特征
    4.4 层序充填样式
    4.5 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4.5.1 LSC1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二段)
        4.5.2 LSC2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三段)
        4.5.3 LSC3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四段)
        4.5.4 LSC4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五段)
        4.5.5 LSC5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六段)
第5章 储层分布规律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砂岩物质组分特征
        5.1.2 储层岩石类型
    5.2 成岩作用和成岩相
        5.2.1 储层成岩作用
        5.2.2 成岩阶段划分与演化序列
        5.2.3 储层成岩相分析
    5.3 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5.3.1 主要孔隙类型
        5.3.2 孔隙分布规律
        5.3.3 孔隙结构特征
    5.4 物性特征
        5.4.1 须二段储层物性特征
        5.4.2 须四段储层物性特征
    5.5 须家河组储层控制因素
        5.5.1 沉积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5.2 层序对生、储、盖发育的控制
        5.5.3 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5.4 构造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川西海相油气基础地质条件
    2.1 地层系统
        2.1.1 上元古界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构造阶段划分
        2.2.2 构造样式与构造平衡恢复
        2.2.3 主控断裂特征及构造区划
第3章 川西海相地层成藏条件
    3.1 烃源岩特征
        3.1.1 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台缘烃源坳陷与主要烃源岩
        3.1.2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烃源坳陷与主要烃源岩
        3.1.3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3.1.4 主要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
        3.1.5 烃源岩评价
    3.2 储集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3.2.1 储层特征
        3.2.2 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3.2.3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3.2.4 储层地震预测
        3.2.5 储层综合评价
        3.2.6 生储盖组合
    3.3 构造圈闭条件
        3.3.1 断裂特征
        3.3.2 重点构造圈闭特征
    3.4 运移条件
    3.5 保存条件
        3.5.1 盖层发育层系
        3.5.2 盖层封闭性能及有效性
        3.5.3 断层封堵性评价
        3.5.4 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关系
        3.5.5 油气保存区带评价
第4章 成藏主控因素
    4.1 典型气藏解剖
        4.1.1 中坝雷三气藏解剖
        4.1.2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解剖
        4.1.3 龙深1 井解剖
        4.1.4 川西地区典型气藏及重点井解剖的启示
    4.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2.1 龙门山推覆冲断前山带
        4.2.2 川西坳陷西缘隐伏构造带
        4.2.3 川西坳陷内孝新合构造带
        4.2.4 川西坳陷东坡-龙泉山构造带
    4.3 成藏模式探讨
第5章 有利区综合评价
    5.1 评价原则及方法
    5.2 有利区划分与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大巴山侏罗纪前陆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第二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巴山前陆盆地构造背景
    2.2 大巴山前陆侏罗系地层特征
第三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与特征
    3.1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3.2 大巴山前陆盆地侏罗系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3.3 层序地层划分
    3.4 大巴山前陆侏罗系地层层序特征
    3.5 侏罗系层序对比及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四章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规律
    4.1 沉积相类型及其识别特征
    4.2 大巴山前陆盆地沉积模式及演化
第五章 侏罗系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判别和古气候分析
    5.1 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5.2 微量元素及其比值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5.3 稀土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5.4 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比值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5.5 砂岩碎屑统计的构造背景判别
    5.6 侏罗系古气候分析
第六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构造层序沉积相特征与演化
    6.1 侏罗纪时期构造-层序沉积相特征
    6.2 大巴山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第七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侏罗系生储盖组合特征
    7.1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
    7.2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集层
    7.3 大巴山前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盖层
    7.4 大巴山前陆盆地侏罗系生储盖组合特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中砂砾质楔形体的定量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走向差异演化的变形、隆升和沉积记录及关键构造变革期讨论[J]. 李智武,宋天慧,王自剑,童馗,武文慧,冉波,李金玺,邓宾,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D]. 赵旭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3]四川叠合盆地西部中北段深层-超深层海相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分析[J]. 孙玮,刘树根,曹俊兴,邓宾,宋金民,王国芝,袁月,王浩. 岩石学报, 2017(04)
  • [4]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与构造响应[J]. 白毛伟,谢小平,陈芝聪. 地质学刊, 2016(04)
  • [5]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 李英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
  • [6]龙门山前缘大圆包地区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D]. 钟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7]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戴朝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8]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许国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9]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的四维结构构造特征[J]. 刘树根,李智武,曹俊兴,刘顺,邓宾,王国芝,邓斌. 地质科学, 2009(04)
  • [10]大巴山侏罗纪前陆层序地层学研究[D]. 刘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02)

标签:;  ;  ;  ;  ;  

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砾石楔定量统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