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电为六家电力机构部署通信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杨蕙嘉[1](2021)在《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发展变革的不断推进,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电力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及市场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重开发轻消纳、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跨越式发展。电网输电项目,尤其是特高压项目,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优化配置中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的关键窗口期。2020年中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面对新形势要求,加快能源变革,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转变能源生产方式,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以大电网互联转变能源配置方式,将有力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切实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与目标,探索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发展特征及区域协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网输电项目建设时序模型为基础,以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机理-模拟”的研究,定量刻画研究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时空格局特征与演化趋势,探讨省域的空间作用与驱动机制,并进行省域演化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中国跨省跨区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模型。研究系统梳理中国区域电网与特高压项目的建设发展历程及电力输送特点,基于2015-2019年跨省跨区输电网项目建设投运时序数据,建立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研究其连通性时空演化特征,为后续省域电力经济分析提供基础工具。(2)分析了中国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及时空演化特征。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工具,识别分析中国3 1个省域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装机出力、电力消纳的时空分布与匹配特征;研究表明,开发利用格局均分布向东南方向偏移,开发指标呈扩散均衡特征,利用消纳指标呈集聚趋势。基于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异质性与依赖性的时序发展特征;空间总体消纳格局由单核极化集聚向多极扩散演化,集聚地区由北部地区向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局部省份扩散。针对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在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的四类特征,探讨各类型省域动态演化规律及转移路径;不同消纳类型的省域间存在6种转化关系,8条转化路径,各类型转化概率有显着差异,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溢出效应依赖电网项目关系在类型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3)建立了基于输电项目联通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驱动分析模型。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本文从消纳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和市场政策因素4个维度,识别分析用电增长率、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等8个影响因素及其时空特征。基于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以2015-2019年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从全国总样本、地区样本、阶段样本三个角度构建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分析模型,定量测度各影响因素对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省域内、外生动力作用机制及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省域经济水平、用电增长潜力、市场化交易因素在省域间具有良好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逐步发挥溢出驱动作用拉动消纳水平。(4)开展了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动态演化模拟研究。基于电网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格局特征、空间作用规律、省域消纳特征及其转移概率,设定自然发展与碳达峰政策两类发展情景,运用CLUE-S模型研究不同政策情景下到2025年、2030年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特征的演化特征。两情景下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类型转移均表现为高值类型演化为主向低值类型演化为主,但在碳达峰情景设定下省域类型转化更为活跃,且低值类型演化起步较早。综合来看,沿“内蒙-华北”“西北-华中”方向继续向华中、华东地区延伸优化电网输电项目的规划布局,畅通并优化现有高消纳地区的拉动作用,培育并激活潜在增长极发展将促进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升。所建立的模型为合理规划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提供可靠理论方法和决策工具。本文基于省域电网输电项目关系建模,以系统性、时序性的空间经济思维围绕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格局-机制-模拟”研究,是对能源电力领域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领域的创新与补充。研究成果从电网项目和省域规划视角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政策建议和研究工具,为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政策与电网输电项目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鲍静[2](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刘林,祁兵,李彬,叶欣,梅文明[3](2020)在《面向电力物联网新业务的电力通信网需求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物联网是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环节,承载电力物联网新业务的电力通信网是沟通整个能源互联网生态圈的桥梁。为了适应电力物联网新业务的发展,对电力通信网的需求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先综述了电力物联网的研究现状,接下来结合电力通信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应电力物联网的电力通信网新架构。然后以典型业务为例,分析了电力物联网的通信需求,从面向电力物联网新业务的电力通信网关键技术应用和电力通信网发展趋势2个方面对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进行探索。
郭瑞[4](2020)在《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际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也将受到影响,但我国经济的基本发展趋势是乐观的,依然是保持长期稳定增长没有变。电网企业传统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亟待变革,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面临的投资压力和运营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发展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大发展战略问题。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国有独资大型电网企业,是国家第三大电网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行维护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输配电网,供电营业区域面积约为72万平方公里,承担着蒙西8个市(盟)工农牧业生产及城乡1429万居民生活供电任务。同时,承担向华北电网、陕西榆林和蒙古国提供跨省区、跨国境送电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区内电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转变,公司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企业战略转型步伐将加快。结合以上背景,本文以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为例,基于相关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对公司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规模、战略困惑作了介绍,得出公司在营商环境优化、电网发展和子公司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首先使用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对公司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目前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再使用资源能力分析法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最后通过SWOT分析得出企业应选择的具体的发展战略。综合以上分析对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结合企业愿景和使命,选择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稳定型发展战略,并实行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在公司治理、电网运行、优质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可以为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提供参考,使之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更好的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坚强的电网支撑。同时也为其他电网企业在发展战略的思考上提供借鉴。
刘锦前[5](2019)在《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文中指出环喜马拉雅区域所处位置战略地位特殊,自19世纪以来长期成为包括麦金德在内的陆权论学者热议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也关乎中国边疆稳定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程度。而从地区整合的长远角度讲,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为亚洲繁荣做出更大贡献,还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有序推进,当地居民能否安居乐业,不仅对域内国家来讲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对当前“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之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跨地区经济合作来实现社会稳定并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考验。本文主要就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态势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可行路径、合作模式与机制建设以及外溢效应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论文在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梳理思考的基础上,在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结合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与研判地区发展的新合作模式、可行方案等,以期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剖析论证,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判建言。本文写作宗旨在于,通过围绕上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论证,希冀在理论层面能在总结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实践上把握好中国对外战略特别是针对周边跨区域合作推进方向,为我国周边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制定与调整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决策参考。在为中国陆疆安全建设提供思路的同时,尝试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层面的实践路径,以及探求如何通过功能性合作来带动高政治领域问题的解决,期望最终能够给国际社会不同国家间就战略互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妥善解决提供一种思路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绪论部分在阐述本文研究选题的由来背景、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重要概念说明之后,主要就这一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交待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正文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重点就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等进行阐释,特别对区域经济学的增长三角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进行梳理与分析界定,为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展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问题的考察分析。主要从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情况、各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等角度分析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竞合关系、经济权力空间等交互因素,并就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腐败问题等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归纳探讨。从发展态势看,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跨界经贸联系加强是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正在呈现出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贸易的不平衡性日渐加剧、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等缺陷也需要引起关注。值得强调的是,域内大国之间特别是中印围绕经济权力博弈力度加大。本章认为,中长期时空环境下域内国家应积极通过完善与构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对冲外来力量活动对该区域带来的冲击。第四章,研究可能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如中国与印度战略上互信不足,脆弱的印巴关系,域内国家间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与负面情绪等。此外,本章还就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立场、观点等进行概述分析,研判当前相关国际与地区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等主要作用角色,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如环保组织、人权组织等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立场与作为。本章还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着力分析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本章重点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可行性方案,主要从合作空间布局、合作主导力量、合作具体领域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作为本章重点部分,论证孟中印缅、中尼印、中巴阿、中斯巴马四线成片的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布局。在此前后还对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以及香客之路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进行评述。第六章,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进行建言。主要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跨国次区域产业项目合作模式,并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价值效应;针对域内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提出强化感情纽带建设和重视共情环境构建思路;在对区域合作既有机制作用进行归类分析基础上,探讨功能性新合作平台的建设,强调中印战略对话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的关键意义。第七章,作为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情况展开论述,并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各类难题进行深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争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与国间关系,甚至成为当前地区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当前,域内国家在水环境治理合作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该地区特殊的“历史记忆”导致彼此间命运共生理念认同难度大,“战略互信”的缺失又制约着国家层面友好关系的拓展。笔者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内各方应以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为契机,推动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向地区利益整合的方向发展,保护域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域内其它领域合作提供经验。第八章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落脚点和现实意义所在,重点聚焦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研判。具体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展进程中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安全合作进展和低频度军备竞赛问题等进行评估。研判功能性经济合作基础上的新规范形成及其反作用,并探高政治领域合作可能的进展方向等。论文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重要观点进行概述提炼,并指出论文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于峰[6](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认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郭鹤旋[7](2019)在《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安全机制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互联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以及公开性与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理念相吻合,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本文结合能源互联网中数据信息的特殊关联性,针对能源互联网系统提出了一种能源区块链的安全机制方案,该能源区块链中的节点根据作用进行了角色划分和权限控制,并针对不同角色的数据节点补充数据检测算法,保障数据的读取写入共享过程的无法篡改。按照能源区块链的结构划分,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感知执行层安全上,采用非对称加密方式,每个传感器都有自己固定的私钥,并在每次向全网广播数据时,在数据包末尾添加用私钥加密的数字签名,网络中,只有得到授权的节点才能获取其他节点和传感器的公钥。2)在数据传输层上,比较工作量证明POW机制、权益证明POS机制和股份权益证明DPOS机制在能源信息区块链上的优缺点,结合能源互联网特点选择合适的DOPS共识机制,并结合节点角色改进共识机制。3)在合约层上,需要制定智能合约,对传感器节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最大限度避免坏数据对能源区块链中数据信息安全性,以及电网稳定性的影响。4)在应用控制层上,对节点的数据共享提出一定的扩展建议。基于仿真模型的数据算例,实验得到的结果可知,本文提出的能源区块链安全机制运行方案是一种能够提供有效数据保护和存储的方案。
陈鹤云[8](2018)在《电网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逐渐成为智能抄表领域的核心技术。由于目前国内科技公司提供的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都有自主知识产权,模块软硬件实现方案以及入网测试均对外保密,对国家电网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因此,国家电网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重庆邮电大学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团队开发符合电网相关标准的系统原型机并且通过入网测试,有利于智芯公司实现智能电表模块产业化,从而实现国内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的全面整合,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大规模建设。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技术分为软件开发、节点模块硬件设计和测试验证三个部分。本文将对这三个部分依次进行研究:1.针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本文给出了系统软件设计的总体架构,并分别对协议栈、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其他软件功能模块做了详细的研究。2.节点模块的硬件设计主要包含接口电路设计、基带电路设计、电源管理、无线通信单元设计和天线五个部分,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仿真以及具体实现的方式指导硬件每一个部分的设计,最终完成中心节点模块、子节点模块的硬件设计。3.节点模块的测试与验证由国网冀北电科院计量中心完成,测试主要分为模块性能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和组网测试三部分。从计量中心的测试结果可知,本文研究设计的节点模块符合国家电网标准要求,方案设计合理。论文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出发,设计实现了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中心节点和子节点模块,并且通过了计量中心测试,验证了本文实现方案的合理性。
王维[9](2018)在《阜新供电公司电力数据通信网质量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阜新供电公司电力数据通信网经过长期的投资和建设,已经部署了规模较大的基础网络和信息化应用系统,支撑了电力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传统网络的固有特性,对于网络的传输质量长期处于不可知,不可见,难以测量的状况。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以及业务发展的需求,对于网络质量的监测和管理控制越来越重视。对目前电力数据通信网业务流的二层标准和三层标准技术上相互独立,导致的三层监测技术无法监测实际业务质量的问题,需要根据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的业务需求对数据通信网网络质量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及应用。本文利用SDN技术以端到端网络与业务动态感知的质量监测技术来分析业务的流量、流向,提出满足数据通信网运维要求的网络与业务动态感知解决方案,实现了电力数据网络及业务的监测与故障分析、流控功能,构建出网络质量和流量控制的维护管理支撑体系。该研究为数据通信网运维提供了基于网络性能与业务质量的联合故障定位及预警智能分析的新技术,对实现电力通信资源承载多种业务的起到支撑作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完成对阜新供电公司电力数据通信网络质量监测,通过支持数据网中任意的IP网络节点,支持业务质量监测基于灵活位置的即插即用。采用位于中心节点的统一的业务监测系统(SDN控制器)对监测内容进行设定,可以进行从本网接入层到骨干层所有业务的监测。同时电力数据通信网络质量监测系统在现有数据网网管的基础上增加对各个业务探测节点的的采集、报表和预警功能,满足企业专网对于网络质量和管理控制的各种诉求。并通过对电力数据通信网网络质量监测的研究,为数据通信网的优化、整合、规划、建设及运维提供了可靠依据,减小了数据通信网运维方面的重复投资。
杨光灿[10](2017)在《配网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工作强度大,误抄率、漏抄率高,且不能准确计算实际线损、用户电力负荷预测及控制等数据。这导致供电公司无法完整、准确掌控电力用户信息,难以满足供电业务发展需求。目前,供电公司通过加快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来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其中建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将有效改变长期以来无法及时、完整、准确掌控电力用户信息的局面,从而推动供电企业实现营销现代化管理,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为了建设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论文在认真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将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于电能供用与管理系统中的配网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意义与背景、整体功能、总体架构。其次重点分析了系统各个单元模块的功能,研究系统主站、集中器、载波电能表等关键部件的设计要求。通过分析系统的采集成功率、抄表应用率和台区线损可准确计算率等指标,对系统的应用成效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比通信信道设计的不同技术,探讨了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在防止数据干扰的前提下提出了加强数据传输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即远程通信大力发展光纤通信,本地通信合理使用电力线路载波通信和RS485通信方式。论文最后还总结了系统的部署与安装实施、系统业务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将为自动抄表、短信平台、自动查询、智能互动、个性服务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北电为六家电力机构部署通信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电为六家电力机构部署通信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
1.2.2 区域可再生能源影响机制研究 |
1.2.3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优化研究 |
1.2.4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能源资源流动与空间结构理论 |
2.1.1 能源资源流动 |
2.1.2 区域空间结构基础理论 |
2.1.3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
2.2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1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理论 |
2.2.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原理 |
2.2.3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2.3 区域规划理论 |
2.3.1 区域规划的属性与特点 |
2.3.2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
2.3.3 区域规划模拟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输电项目格局时空演进特征及空间建模 |
3.1 中国输电项目发展历程 |
3.1.1 区域电网项目建设发展历程 |
3.1.2 特高压项目建设发展历程 |
3.2 输电项目建设运行情况 |
3.2.1 输电项目电压等级及输电特点 |
3.2.2 输电项目输送可再生能源技术特点 |
3.2.3 我国跨区跨省输电布局情况 |
3.3 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建模及特征 |
3.3.1 电网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
3.3.2 电网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时空演进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4.1 空间统计研究数据及方法 |
4.1.1 研究数据 |
4.1.2 研究方法 |
4.2 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2.1 水力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2.2 风力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2.3 光伏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
4.3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空间匹配特征 |
4.3.1 发电量与消纳量空间匹配特征 |
4.3.2 发电量占比与消纳量占比空间匹配特征 |
4.3.3 消纳量与消纳量占比空间匹配特征 |
4.4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演化格局分析 |
4.4.1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特征检验 |
4.4.2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演化分析 |
4.4.3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依赖性演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输电项目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驱动模型 |
5.1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识别 |
5.1.1 消纳环境因素 |
5.1.2 基础设施因素 |
5.1.3 电源结构因素 |
5.1.4 政策环境因素 |
5.2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驱动模型构建 |
5.2.1 空间驱动模型设定 |
5.2.2 数据处理与变量检验 |
5.3 全国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3.1 全国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5.3.2 全国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4 地区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4.1 地区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5.4.2 地区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5 分阶段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5.1 阶段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5.5.2 阶段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
5.6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驱动机制总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CLUE-S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演化模拟模型 |
6.1 模拟模型构建方法 |
6.1.1 模拟模型概念结构 |
6.1.2 模拟模型步骤方法 |
6.2 模拟模型参数设定 |
6.2.1 消纳类型转移规则 |
6.2.2 驱动因子回归分析 |
6.2.3 发展情景目标设定 |
6.3 模拟模型结果分析 |
6.3.1 模拟消纳结果精度验证 |
6.3.2 消纳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6.4 模拟模型结论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概况 |
2. 国内研究概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
2. 身份认同危机 |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
2. 另类空间崛起 |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
1. 参与式新闻 |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
结论 |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回顾 |
1.4 分析工具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发展现状与战略困惑分析 |
2.1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
2.2 公司现状 |
2.2.1 公司组织架构 |
2.2.2 产品与服务 |
2.2.3 公司发展规模 |
2.2.4 公司财务状况 |
2.3 发展中的战略困惑 |
第三章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3 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
3.2.4 替代品的威胁 |
3.2.5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3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
3.3.1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机遇分析 |
3.3.2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威胁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资源分析 |
4.1.1 文化资源分析 |
4.1.2 人力资源分析 |
4.1.3 财务资源分析 |
4.2 公司能力分析 |
4.2.1 公司电网运营能力分析 |
4.2.2 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
4.2.3 公司服务能力分析 |
4.3 公司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公司优势分析 |
4.3.2 公司劣势分析 |
第五章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SWOT分析矩阵 |
5.2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战略选择 |
5.2.1 发展战略定位 |
5.2.2 总体发展目标 |
5.2.3 竞争战略 |
5.3 重点工作 |
5.3.1 加快电网转型升级,提升外送能力 |
5.3.2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办电成本 |
5.3.3 积极跟进改革,主动迎接市场变化 |
第六章 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保障实施 |
6.1 全面推进改革,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
6.2 加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
6.3 健全制度和文化体系建设 |
6.4 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概念的说明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
二、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实施模式及机制相关研究 |
三、环喜马拉雅区域资源、科技、金融等合作领域研究 |
四、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 |
一、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本论文研究的局限之处 |
第一章 地缘功能主义与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增长三角”理论与“生长轴”理论 |
二、相互依存理论 |
三、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地缘功能主义合作的逻辑缘起与学理分析 |
一、重新认识地缘政治 |
二、地缘功能主义:演进脉络、概念及内涵 |
三、地缘功能主义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 |
第三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从历史到现实 |
一、共通的文化渊源与相互依存的地理空间 |
二、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地区整合 |
三、基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国家间安全诉求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必要性 |
一、产业升级与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 |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应对需要 |
三、顺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施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 |
第一节 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状况 |
一、经济强劲发展的印度 |
二、内陆国家尼泊尔和不丹 |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
四、长期受政局不稳困扰的阿富汗和缅甸 |
五、海洋资源丰富的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
第二节 域内经济发展整体概况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 |
一、跨国经济合作的各类项目日渐增多 |
二、域内经贸往来与彼此互动频度提升 |
三、域内各国与中国人文合作密度增强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竞合博弈下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一、中印围绕地区经济影响力竞争加速 |
二、域内各方急需经贸合作打开局面 |
三、保护主义无法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
四、竞合博弈下派系利益与反腐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与态势走向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 |
一、产业同构性与商品同质化并存 |
二、贸易不平衡特征明显 |
三、新科技领域竞争加强 |
四、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 |
第二节 域内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 |
一、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扩展格局测算:指标与公式 |
二、竞争态势下中印经济权力的互动和反馈 |
三、中印经济权力博弈及其扩展效应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经济合作前景 |
一、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 |
二、当前战略机遇期判断 |
三、技术进步推动国家间互融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深度合作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的大国博弈 |
一、世界经济通缩预期下行为体博弈逻辑 |
二、域内各方不同利益诉求带来的难题 |
三、域外大国战略竞争的冲击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效应 |
二、南盟框架下地区发展挑战 |
三、目标各异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第三节 地区秩序构建进程中的情感因素 |
一、情感因素对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
二、中印关系中情感意识与历史记忆 |
三、传统政治遗产下的印度大国情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 |
第一节 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 |
一、亚洲内部联动性持续增强 |
二、经济轴心东移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
三、经济轴心东移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布局 |
一、中尼通道建设及与印的对接 |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
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
四、中斯巴马海上通道建设 |
第三节 香客之路与文化产业发展 |
一、香客之路的宗教文化内涵 |
二、香客经济带动域内文化产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 |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项目合作模式 |
一、保持经济增长须投资“下一代价值链” |
二、“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内涵 |
三、“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产业园区项目合作开展基础上的共情环境构建 |
一、尊重彼此文化的传承 |
二、脱贫援助与文遗保护 |
三、重视感情纽带的打造 |
第三节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言 |
一、现有主要经济合作机制的改进和功能提升 |
二、新经济合作机制构建主要思路和努力方向 |
三、机制深化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印战略对话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困局及其化解路径 |
第一节 域内水环境治理困境及其原由 |
一、治理合作困难重重 |
二、历史记忆的负资产 |
三、治理细则难达共识 |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与域内经济合作关系 |
一、水资源纷争冲击域内国家间关系 |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有助于“共有观念”的形成 |
三、避免被外力博弈利用 |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环境治理思路 |
一、通过对话消弭域内国家战略疑虑 |
二、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收益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 |
一、区域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平 |
二、网络空间“实质安全”与“名义自由” |
三、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与电商改变生活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安全环境的改善 |
一、域内传统安全的治理与成就 |
二、域内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 |
三、低频度军备竞赛与地区和平 |
第三节 功能性平台建设与“扩大的邻国关系”理念 |
一、民族主义情结变化与“邻国优先”政策 |
二、尊重彼此关切与管控分歧 |
三、更加重视差别化合作方式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一、规范重构的区域性特点和时代价值 |
二、建构新规范塑造地区行为 |
三、结伴而不结盟与相向而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7)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安全机制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块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能源区块链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能源区块链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区块链技术与能源互联网安全 |
2.1 区块链结构原理 |
2.1.1 数据层 |
2.1.2 网络层 |
2.1.3 共识层 |
2.1.4 激励层 |
2.1.5 合约层 |
2.2 区块链关键技术 |
2.2.1 非对称加密算法 |
2.2.2 Merkle树 |
2.2.3 共识机制算法 |
2.2.4 智能合约 |
2.3 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 |
2.3.1 信息安全威胁 |
2.3.2 安全防御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源区块链安全机制研究 |
3.1 已有共识机制算法 |
3.1.1 Paxos算法和Raft算法 |
3.1.2 工作量证明(POW) |
3.1.3 股权证明(POS) |
3.1.4 授权股权证明(DPOS) |
3.1.5 实用拜占庭算法(PBFT) |
3.1.6 共识机制对比分析 |
3.2 电力异常数据检测算法 |
3.2.1 基于状态估计的检测 |
3.2.2 基于数据挖掘的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区块链安全机制方案 |
4.1 安全机制整体方案 |
4.2 感知数据 |
4.3 异常数据检测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数据降维 |
4.4 能源区块链 |
4.4.1 区块结构 |
4.4.2 数据加密解密 |
4.4.3 DPOS共识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模型算例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分布式能源仿真模型 |
5.1.1 仿真模型整体结构 |
5.1.2 风机发电仿真模型 |
5.1.3 储能模块仿真模型 |
5.2 数据算例 |
5.3 数据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电网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国内智能抄表系统发展历程 |
1.4 国内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与不足 |
1.5 项目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1.5.1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研究概述 |
2.1 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
2.2 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 |
2.2.1 系统特点 |
2.2.2 体系结构 |
2.3 同类技术研究 |
2.3.1 Wi-Fi |
2.3.2 OPM技术 |
2.3.3 ZigBee |
2.3.4 LoRa |
2.3.5 同类技术指标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框架设计 |
3.1 系统软硬件设计需求 |
3.2 总体架构 |
3.3 硬件分析 |
3.3.1 硬件设计需求 |
3.3.2 通信模块功能需求 |
3.3.3 硬件架构设计 |
3.4 软件分析 |
3.4.1 软件功能模块 |
3.4.2 Protocol Stack功能模块设计 |
3.4.3 嵌入式操作系统分析与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节点模块硬件详细设计 |
4.1 模块接口电路分析与设计 |
4.2 处理器选型及电路设计 |
4.2.1 MCU选型合理分析 |
4.2.2 STM32F103 微处理器简介 |
4.2.3 节点模块基带电路设计 |
4.3 电源管理单元分析与设计 |
4.3.1 供电分析 |
4.3.2 电源电路设计 |
4.3.3 电源使用效率分析 |
4.4 无线通信单元-射频前端设计 |
4.4.1 射频性能需求分析 |
4.4.2 发射机技术分析与架构选择 |
4.4.3 接收机技术分析与架构选择 |
4.4.4 RF收发链路分析 |
4.4.5 RF器件分析 |
4.4.6 基于Si4438 芯片的射频电路设计 |
4.4.7 射频匹配调试 |
4.4.8 天线选取与测量 |
4.5 节点模块PCB设计与制板 |
4.5.1 射频PCB仿真与设计 |
4.5.2 节点模块PCB设计与实物 |
4.5.3 模块底板设计与制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与验证 |
5.1 模块性能测试 |
5.1.1 模块发送性能测试 |
5.1.2 模块接收性能测试 |
5.1.3 性能测试结果 |
5.2 协议一致性测试 |
5.3 模块组网测试 |
5.3.1 组网测试 |
5.3.2 模块组网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阜新供电公司电力数据通信网质量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SDN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网络质量监测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 |
2.1 电力通信需求 |
2.1.1 业务类型 |
2.1.2 业务模型 |
2.1.3 承载需求 |
2.2 业务场景和系统架构 |
2.3 端到端网络与业务动态感知的质量监测 |
2.4 网络性能与业务质量的联合故障定位及预警智能分析 |
2.5 基于电力规约的报文识别技术 |
2.6 动态流量控制技术 |
2.7 业务质量监测计算 |
2.8 技术特性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网络监测系统组建与网络性能评估 |
3.1 通信数据网系统组建 |
3.1.1 管理平台硬件信息 |
3.1.2 硬件安装 |
3.1.3 软件配置 |
3.2 网络性能评估 |
3.2.1 网络性能评估依据 |
3.2.2 性能评估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期望 |
4.1 成果总结 |
4.2 未来期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配网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采集系统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2.1 用电采集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
1.2.2 用电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2.1 系统基本构架 |
2.1.1 系统网络结构 |
2.1.2 系统主站基本要求 |
2.1.3 集中器基本要求 |
2.1.4 数据通信信道的基本要求 |
2.1.5 系统配套基本要求 |
2.2 系统功能要求 |
2.2.1 主站功能 |
2.2.2 集中器功能 |
2.2.3 载波电能表功能 |
2.2.4 系统关键指标要求 |
第3章 采集系统通信技术 |
3.1 通信信道现状 |
3.2 远程通信信道 |
3.2.1 专网信道 |
3.2.2 公网信道 |
3.3 本地通信信道 |
3.4 用电采集系统通信规约及适配技术介绍 |
3.4.1 通信规约定义及发展 |
3.4.2 通信规约传输模式 |
3.4.3 通信规约的传输分类 |
3.4.4 规约适配技术 |
第4章 采集系统智能终端设计 |
4.1 智能终端采集数据类型及数据项 |
4.2 智能电表 |
4.2.1 智能电表概念 |
4.2.2 智能电表发展历史 |
4.2.3 智能电表功能 |
4.2.4 智能电表应用效果 |
4.3 智能采集终端 |
4.4 智能采集终端技术 |
4.5 嵌入式系统容错技术 |
4.5.1 硬件冗余技术 |
4.5.2 软件冗余技术 |
第5章 系统应用部署及施工 |
5.1 集中式部署与分布式部署 |
5.2 集中抄表终端施工要求 |
5.2.1 结构要求 |
5.2.2 终端配置参数 |
5.2.3 菜单规范说明 |
5.3 接户线方案 |
5.4 进户线方案 |
5.5 表后线架设 |
第6章 系统业务应用 |
6.1 数据采集 |
6.2 数据管理 |
6.3 费控管理 |
6.4 定值控制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北电为六家电力机构部署通信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D]. 杨蕙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3]面向电力物联网新业务的电力通信网需求及发展趋势[J]. 刘林,祁兵,李彬,叶欣,梅文明. 电网技术, 2020(08)
- [4]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郭瑞.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D]. 刘锦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6]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安全机制上的应用研究[D]. 郭鹤旋.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8]电网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技术研究[D]. 陈鹤云.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9]阜新供电公司电力数据通信网质量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维.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10]配网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杨光灿.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