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校网络财务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管淑慧[1](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认为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叶东欢[2](2020)在《内部控制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务报销是高校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业务合规运行的落脚点,也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安全、有效的控制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高校扩招、“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运行经费不断增加,财务报销业务量攀升,报销管理存在各种问题。报销合规性要求和效率追求相互冲突、资金流失与报销审核超载并存、审核主体责任解除与报销主体的行为取向不一致等现象普遍,学术上也未出现成熟的、标准化的高校财务报销管理内控体系,如何解决这些冲突与矛盾是当前高校报销管理的关键点之一。A大学作为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其财务报销管理过程也充斥各种矛盾,亟需从内部控制角度研究提升财务报销效率、增强资金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因此本研究结合A高校的财务报销管理现状与内部控制,研究分析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实行线上线下流程重复,网上报销系统虽耗资巨大却鲜有人使用等问题。首先,本研究借助问卷调查考察A高校财务报销现状,得出A大学的报销管理的问题主要是效率性、合理性与可靠性的问题。其次,应用内部控制理论与方法,剖析其财务报销问题出现的原因,总体上包括:报销控制环境不匹配、报销风险评估重心偏差、报销活动流程重复繁杂、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未形成全流程有效的科研专项监控体系。最后,基于财务报销系统优化目标,重新设计了线上、线下报销流程与管理举措,并借助报销案例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将内部控制五要素与财务报销行为相结合,发现A高校财务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完善内部控制为出发点,挖掘改善财务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存在原因;提出报销时间碎片化的概念,将报销从传统的固定时间与空间中解放;引入区块链技术建设信息平台,摆脱当前网报系统的设计偏差,更好的为报销人服务。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沈佳坤[4](2019)在《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型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内部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各项办学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对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研究型大学知识成果的阶段性产出规律,将财务资源配置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并选择以“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为主题展开研究,旨在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财务资源配置管理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梳理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界定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范畴和宏微观配置的内涵,论述了财务资源配置中的资源基础理论和知识流理论,阐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并综述了相关的效率评价方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和效率提升方法的研究,进而提出了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建立了本文的基本理论模型,通过分析研究型大学的特征,阐明了财务资源配置目标两个层次的内涵,据此构建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具体包含“无形资源积累”阶段和“职能成果产出”阶段,并建立了基于两阶段链式共享投入关联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效率测算模型。第三,构建了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初始投入、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三类指标,进而实证评价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总体和两个阶段的相对效率,并将网络DEA方法与传统DEA方法进行了对比。第四,探索了财务资源使用者在两阶段配置中的影响机制,联合分析了财务资源的配置过程和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规律,建立了财务资源使用者对两个配置阶段财务资源利用率决定性影响的理论框架,进而利用Tobit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研究型大学各类财务资源使用者决定性作用的实际发挥情况。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成果,探查了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提升路径,将研究型大学依据两个配置阶段效率的高低分为四种类型,据此建立了五条效率提升的理论路径,进而利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理论路径的可行性,最终得出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方法与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构建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与测算模型。针对现有研究仅从最终产出视角评价总体效率导致结果无法反映中间产出效率情况的不足,本文根据研究型大学知识成果的阶段性产出规律,以无形资源作为财务资源配置的中间产出,并明确财务资源配置目标的积累无形资源最大化与产出各项职能成果最大化两个层次的内涵,据此构建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以及基于两阶段链式共享投入关联网络DEA的测算模型,进而通过评价实证研究反映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个配置阶段的效率变化趋势,并通过与传统DEA方法的对比,验证基于网络DEA的效率测算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为探查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算法支撑。第二,揭示财务资源使用者通过知识流过程对两个配置阶段各项财务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机制。针对现有研究仅从现象层面分析零散的效率影响因素导致结果解释力度不足的缺憾,本文联合分析财务资源的配置过程与知识流过程,明确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使用者异质性特征的决定性作用,据此建立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两个配置阶段各项财务资源利用率的理论框架,以及基于三阶段DEA和Tobit回归的计量分析模型,并实证揭示各类财务资源使用者由于知识储量和知识流推动能力的内在差异及发挥程度不同,对财务资源利用率产生积极、消极和不显着影响的情况,从知识流理论视角提升了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第三,验证基于研究型大学效率类型转变的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理论提升路径的可行性。针对现有研究局限于规范性探讨效率提升方法导致得出的对策建议适用性不强的缺憾,本文根据两阶段配置效率评价结果的高低,划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类型,并考虑财务资源使用者的决定性影响,建立基于效率类型转变的理论提升路径,进而通过多案例研究实证检验理论路径的可行性,揭示职能成果产出阶段是无形资源积累阶段配置效率提升前提的规律,从加强财务资源使用者管理角度建立提升方法与对策建议,为研究型大学选择和制定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路径与方法提供了决策支持。
刘九舒[5](2019)在《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由于信息化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正在迈向崭新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高校如果想在这种情况下较好的完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职能,就一定要用传统管理方法和现代科技相互融合,进而提升高校的内涵质量。就高校的财务管理而言,虽然实现了会计电子化及财务信息化等成果,但是片面的利用财会软件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与这个时代接轨,学校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系统的同时,和另外一些职能的系统相互结合,以此建立功能更强大的信息化系统平台。本文探究的主体内容就是怎样在高校建立功能完备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在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的起步情况、发展状况和研究方向,对比找出国内在这领域的不足,了解国内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大体状况、重点攻关方向,概述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本框架和搭建的基本步骤等。本文以河海大学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预算信息数据化,连接会计核算系统,同步执行数据;增加会计核算模块信息化覆盖面,合并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方式,引入网上报销系统;优化和升级原有财务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基础服务支持平台,增加信息发布和查询渠道;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的对接,达到数据共享共用,相互监督,促进管理等多项优化措施来整体构建好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文章基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究河海大学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造的方法,对加强河海大学财务管理,构建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具有关键意义。
马启业[6](2019)在《政府会计制度下TN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浪潮席卷着各行各业,各行各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取得了瞩目的发展,会计行业受到的影响颇深。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在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高校财务工作,急需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另外,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不断增大的同时对高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对严格的要求,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政府会计制度将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现状出发,通过对高校信息化理论及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展深入研究能够实现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化的平稳过度,亦能进一步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得到必要的支持,最终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具有非盈利性质,对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及管理效率的提高不够重视,因此高校较企业而言信息化程度不高,且水平较低。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及理论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了实际案例,并积极开展比较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等,从TN财务信息化实际状况出发,挖掘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要求,以高校目前应用的神州浩天财务软件为研究案例,重点阐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软件的衔接及应用方法,为TN财务部门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蔡伟,王秀华,张瑜,葛凤丽[7](2018)在《高校网络财务建设的实践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网络财务建设多年,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仅限于做最基本的应用,没有对网络财务软件的功能及应用范围进行充分发掘。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了2000—2016年公开发表的92篇高校网络财务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近年网络财务研究的热度不断增加,但详细介绍网络财务具体应用的文献极少。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网络远程报账和收费管理,预算管理研究有增加趋势,其他财务管理与决策方面的应用极少。为弥补该不足,文章以Q高校为例介绍了网络财务具体实践流程,并指出未来高校网络财务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高等学校利用网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从舜政[8](2018)在《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教育投入和科研资金逐年增加,我国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知识传承和技术孵化的摇篮,不断呈现出教育经费多元化、财务管理复杂化的态势。作为高校经济活动的直接映射,财务核算报账是高校财务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第一战线”,为高校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经济信息,并且其管理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然而我国高校核算运行目前却普遍存在财务人员“疲惫不堪”与核算报账师生“怨声载道”两大突出问题。在充分调研我国高校现阶段财务核算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本文以国内某所年经费核算量较大的高水平高校T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在探究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的外部环境、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及内在问题与需求后,以T高校为落脚点,提出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改革优化方案。文中从激励财务核算员工、强化信息技术水平、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三方面对T高校核算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有效提升该校核算报账效率,盘活高校资金资源,解决困扰师生已久的“报账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效率。这对我国高校实现创建世界一流高校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玲[9](2018)在《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 ——以SJ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在信息革命创新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管理手段、观念和方法随着信息化的推广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固定资产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它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支撑,直接影响着和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发展。民办高校一般没有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收取学生的学费作为收入,财力及办学经费有限。民办高校虽然办学历史不长,但是发展较迅速,固定资产的数量、种类、金额大幅度增加,而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却没有赶上规模发展的步伐。教育信息化模式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在有限财力下顺利、有效地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J学院为例,对信息化提升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探求完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动态,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部分以SJ学院为例,介绍其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成效及现有不足;第五部分是针对分析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包括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完善及易操作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绩效考核体系、扎实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队伍等手段。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主要是指截止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公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针对民办高校特点,进行系统、具体及深入的这一类研究相对较少,提出有针对性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措施及对策也较少;(2)理论的拓展,主要是指从长尾理论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成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其他民办高校乃至公办高校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些借鉴。
李宛融[10](2017)在《论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也在改革之列,现代教育体系中数字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如今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一直是众多高校财务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因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建立健全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立有着深远影响。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可以提高财务业务流程的合理性以及规划规整财务工作。加快周转高校资金的回笼速度,努力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把高校财务决策失误降到最低,努力提高财务工作者的办事效率,进而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发展建设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资金预算更合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对高校财务股哪里理念进行创新,更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手段进行变革。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现状,进而论证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探索进行了概述,着重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个案,进而阐述了对如何建设数字校园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策略。
二、浅谈高校网络财务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校网络财务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2)内部控制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综述 |
1.3.2 高校财务报销管理现状 |
1.3.3 高校内部控制与高校财务的关系 |
1.3.4 文献评述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关键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 |
2.1.1 内部控制 |
2.1.2 财务报销 |
2.1.3 财务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内控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A大学的基本情况和报销现状 |
3.1.1 A大学的基本情况 |
3.1.2 A大学报销现状 |
3.2 内控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存在问题 |
3.2.1 财务报销效率性问题 |
3.2.2 财务报销合理性问题 |
3.2.3 财务报销信息可靠性问题 |
第4章 内控视角下A高校财务报销低效的原因分析 |
4.1 报销控制环境不匹配 |
4.1.1 报销环境过于保守 |
4.1.2 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 |
4.2 报销风险评估重心偏差 |
4.3 报销活动流程重复繁琐 |
4.4 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 |
4.4.1 财务信息更新不及时 |
4.4.2 部门内部沟通不畅 |
4.4.3 部门外信息传递不畅 |
4.5 未形成全流程有效的科研专项监控体系 |
4.5.1 科研经费与科研工作相脱离 |
4.5.2 报销安全没有制度化保障 |
第5章 内控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的优化策略 |
5.1 A大学线下财务管理报销优化策略 |
5.1.1 加强财务报销控制环境的建设 |
5.1.2 完善报销业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5.1.3 报销业务流程重构强化事中控制 |
5.1.4 提高加强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可理解性 |
5.1.5 建成全流程科研报销管理体系 |
5.2 内控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网上平台的优化 |
5.2.1 内控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网上平台的优化目标 |
5.2.2 建立区块链技术下的财务报销及信息共享平台 |
5.2.3 打造各部门联通的信息传导系统 |
5.2.4 建设无纸化的线上签批报销系统 |
第6章 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及运行效果 |
6.1 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
6.1.1 配套的财务报销审核制度 |
6.1.2 校内各部门与人员的相互理解配合 |
6.1.3 充分的资金投入与支持 |
6.2 案例分析:科技经费报销优化的运行效果 |
6.2.1 优化前报销流程及存在问题 |
6.2.2 优化后的报销流程及屏蔽的风险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4)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研究 |
1.3.2 实证研究 |
1.3.3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4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内涵的界定 |
2.1.1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范畴 |
2.1.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宏观配置 |
2.1.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微观配置 |
2.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中成果产出的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知识流理论 |
2.3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高校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 |
2.3.1 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理论 |
2.3.2 基于生产前沿的配置效率衡量 |
2.3.3 SFA效率评价方法 |
2.3.4 传统DEA效率评价方法 |
2.3.5 网络DEA效率评价方法 |
2.3.6 三阶段DEA效率评价方法 |
2.4 高校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研究 |
2.4.1 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2 配置效率的提升方法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与测算模型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目标的确定 |
3.2.1 研究型大学的界定 |
3.2.2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
3.2.3 研究型大学的财务资源配置目标 |
3.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 |
3.3.1 财务资源配置过程的阶段划分 |
3.3.2 两阶段理论模型的构建 |
3.4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测算模型 |
3.4.1 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3.4.2 基于网络DEA的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两阶段测算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2 初始投入指标分析 |
4.2.3 中间产出指标分析 |
4.2.4 最终产出指标分析 |
4.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基于网络DEA的配置效率评价 |
4.3.3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3.4 网络DEA与传统DEA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使用者在两阶段配置中的影响机制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 |
5.2.1 财务资源配置与知识流过程的联合分析 |
5.2.2 财务资源使用者决定性影响的理论框架 |
5.2.3 财务资源使用者特征变量的建立 |
5.3 计量分析模型 |
5.3.1 模型设计 |
5.3.2 单项财务资源利用率的测算模型 |
5.3.3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财务资源利用率的Tobit回归模型 |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2 研究型大学两个配置阶段财务资源利用率的测算 |
5.4.3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两个配置阶段财务资源利用率的回归结果 |
5.5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作用的实证结果讨论 |
5.5.1 回归结果汇总 |
5.5.2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教育经费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5.3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科技经费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5.4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房屋设施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5.5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仪器设备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提升路径与方法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 |
6.2.1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类型的划分 |
6.2.2 财务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理论分析 |
6.3 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效率的理论提升路径构建 |
6.4 案例分析 |
6.4.1 案例选取原则与数据来源 |
6.4.2 案例简介 |
6.4.3 多案例综合分析 |
6.4.4 财务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的实证结果 |
6.5 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方法与对策建议 |
6.5.1 提升方法 |
6.5.2 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概述 |
2.1.1 国外研究概述 |
2.1.2 国内研究概述 |
2.1.3 现有研究评述 |
2.2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财务管理理论 |
2.2.2 耦合理论 |
2.3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概述 |
2.3.1 高校会计信息化 |
2.3.2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
2.3.3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
第三章 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状况 |
3.1 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 |
3.1.1 半手工半信息化阶段 |
3.1.2 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起步阶段 |
3.2 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
3.3 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
3.3.1 财务收支逐年大幅增加 |
3.3.2 新旧会计制度更替,对财务管理要求提高 |
第四章 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4.1 学校缺少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
4.2 部分财务管理职能信息化手段落后 |
4.2.1 预算还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 |
4.2.2 会计核算系统效率低下,师生报销繁 |
4.2.3 财务信息查询覆盖面不足,渠道单一 |
4.3 财务信息化建设人财物保障不足 |
4.3.1 缺少资金支持,硬件设备陈旧 |
4.3.2 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匮乏 |
第五章 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优化建议 |
5.1 整体构建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
5.2 完善财务管理部分职能的信息化手段 |
5.2.1 上线运行预算管理系统,全面推进预算信息化管理 |
5.2.2 建立网上报销系统,简化报销流程 |
5.2.3 进一步拓宽财务信息查询渠道和范围 |
5.3 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
5.3.1 资金保障 |
5.3.2 制度保障 |
5.3.3 专业技术团队保障 |
5.3.4 财务内部技术保障 |
5.3.5 学校组织保障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政府会计制度下TN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预期目标与创新点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高校财务信息化相关理论 |
2.1.1 财务信息化的内涵 |
2.1.2 我国财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
2.1.3 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
2.1.4 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概念和内容 |
2.2 政府会计制度相关理论 |
2.2.1 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
2.2.2 政府会计制度内容及特点 |
2.2.3 政府会计制度重大创新与变化 |
2.2.4 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 |
3 TN财务信息化现状分析及面临的挑战 |
3.1 TN财务信息化现状 |
3.1.1 TN简介 |
3.1.2 TN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3 提升TN财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
3.2 TN财务工作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
3.2.1 政府会计制度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差异 |
3.2.2 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挑战 |
4 TN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 |
4.1 财务系统完善升级 |
4.1.1 新财务软件使用的资料准备工作 |
4.1.2 新财务软件数据导入与设置 |
4.1.3 自动触发双分录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
4.2 TN新的财务信息系统框架构建 |
4.2.1 财务管理系统改进建议 |
4.2.2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改进建议 |
4.2.3 统一查询支付平台的建设 |
4.3 TN新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保障措施 |
4.3.1 校方领导重视与支持,加强制度及资金保障 |
4.3.2 信息数据互联共享,升级软硬件设备保障 |
4.3.3 维护网络及数据安全,强化技术保障 |
4.3.4 建立长效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校网络财务建设的实践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网络财务建设的基本状况 |
(一) 研究热度呈螺旋上升趋势 |
(二) 实际实施率低 |
二、高校网络财务应用特点分析 |
(一) 网络会计方面 |
1. 关注“网络会计核算”的文献数量不高, 略有增长 |
2. 关注“网络远程报账”的文献数量增长快 |
3.“网络手段信息披露”持续波动 |
4. 专项研究多, 系统研究少 |
(二) 网络财务管理方面 |
1. 系统研究高校网络财务管理的文献少 |
2.“网络结算”研究低速增长 |
3.“工资管理”及“公积金管理”研究少 |
4.“资金管理”研究几乎停滞 |
5.“收费管理”研究热度相对较高 |
6.“校园一卡通”研究有减弱趋势 |
7.“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热度低 |
8.“网络预算管理”研究热度逐渐增加 |
9. 高校“创收成本管理”研究刚刚起步 |
(三) 网络财务相关的其他方面 |
三、网络财务管理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
(一) 网上预约+投递式报账, 开启远程网络报销新模式 |
(二) 银校直联系统实现了无现金报账和网上实时结算 |
(三) 启用个人收入申报系统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
(四) 完善网络查询平台, 提高服务质量 |
(五) 校园统一收费支付平台系统, 建立缴费管理新模式 |
(六) 账务系统和资产系统的有效对接, 解决了资产对账难题 |
四、高校网络财务建设的发展趋势 |
(一) 依靠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拓展网络财务管理的渠道 |
(二) 引入电子审批制, 以财务系统为核心整合高校各部门业务流程 |
(三) 深化以财务为中心的集成信息平台建设, 推动教育成本核算 |
(四) 以教育成本信息为基础, 推动高校管理会计相关实践的深入发展 |
(8)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与目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目的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财务核算模式概述 |
2.1.1 核心概念 |
2.1.2 国内高校财务核算模式概述 |
2.1.3 国外高校财务核算模式概述 |
2.2 基础理论 |
2.2.1 管理学基础理论 |
2.2.2 会计与财务管理学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3.3 研究综述小结 |
第3章 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的外部环境 |
3.1 国内外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背景 |
3.2 国内外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措施 |
3.2.1 国内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措施 |
3.2.2 国外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措施 |
3.3 国内外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情况 |
3.3.1 增强绩效评价并构建了激励性体制 |
3.3.2 顺应规律规范细化了专业分工 |
3.3.3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了信息联动性 |
第4章 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及内在问题与需求 |
4.1 T高校财务核算及模式 |
4.1.1 T高校概况 |
4.1.2 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发展过程 |
4.2 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现状 |
4.2.1 T高校财务核算现行模式 |
4.2.2 对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现状的调研 |
4.2.3 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现状 |
4.3 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运行改革的内在问题与需求 |
4.3.1 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的内在问题 |
4.3.2 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 |
4.3.3 对T高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改革的SWOT分析 |
第5章 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优化策略 |
5.1 T高校财务核算企业化模式设计 |
5.1.1 T高校会计核算中心模式 |
5.1.2 会计核算中心制度的激励效果 |
5.1.3 基于会计核算中心模式的运行优化建议 |
5.2 全面网络化的T高校财务核算系统利用模式 |
5.2.1 大数据技术的利用 |
5.2.2 报账制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
5.2.3 一体化的网络安全服务与网上核算 |
5.3 针对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的工作人员培养方案制定 |
5.3.1 新时代对财务核算工作人员能力要求 |
5.3.2 内外兼修的工作人员培养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 ——以SJ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动态 |
1.3.2 国内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 |
1.7 创新与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管理 |
2.1.2 民办高校 |
2.1.3 高校固定资产 |
2.2 理论基础 |
2.2.1 长尾理论 |
2.2.2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现状 |
3.2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
3.2.2 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责权不明 |
3.2.3 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3.2.4 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同步 |
3.2.5 人员、机构变动频繁,造成资产流失 |
3.2.6 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成效不高 |
第4章 信息化提升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证研究——以SJ学院为例 |
4.1 SJ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概况 |
4.1.1 SJ学院简介 |
4.1.2 SJ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与模式 |
4.2 SJ学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历程 |
4.2.1 单机版固定资产系统的应用 |
4.2.2 网络版固定资产管理平台的应用 |
4.3 SJ学院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
4.3.1 实现了对固定资产全周期的动态管理 |
4.3.2 与财务部门对接,真实反映我校固定资产和财务状况 |
4.3.3 有利于财务部门进行折旧管理 |
4.3.4 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与效益 |
4.3.5 通过条码技术,确定资产唯一标识,方便日常管理 |
4.4 SJ学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现有不足 |
4.4.1 管理意识淡薄,重购置、轻管理 |
4.4.2 未能实现与其它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共享 |
4.4.3 兼任资产管理员事务性工作繁重,且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
4.4.4 机构、人员变动较快,工作衔接不到位 |
4.4.5 缺乏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 |
4.4.6 条码技术及软件版本有待升级更新 |
第5章 完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
5.1 发挥宣传领导作用,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
5.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 |
5.3 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
5.4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教育管理基础数据的共享 |
5.5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
5.6 扎实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
5.7 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队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财务管理 |
(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 |
四、相关研究概述 |
(一)有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
(二)有关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研究 |
(三)有关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
(四)研究现状的评述 |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高校财务管理的一般理论 |
一、财务管理的定义及内容 |
(一)财务管理的定义 |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
(一)计划管理 |
(二)教育事业费的管理 |
(三)“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 |
(四)预算外资金的财务管理 |
(五)基本建设资金的财务管理 |
(六)财务决算管理 |
三、高校管理的基本流程 |
(一)资金计划流程 |
(二)资金调配流程 |
(三)内部结算流程 |
(四)外部结算流程 |
四、高校财务管理的系统构建 |
(一)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
(二)财务科目分类系统 |
(三)财务处理系统 |
(四)财务报表编制系统 |
(五)财务会计档案系统 |
(六)财务综合查询系统 |
第三章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
一、信息化管理是高校改革发展的趋势 |
(一)国外高校信息化的发展 |
(二)国内高校信息化的发展 |
(三)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发展历程 |
二、信息技术在当下高校财务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
(一)信息化下财务管理的演变 |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的特点 |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完善与变革 |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信息的高度共享和融合 |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手段 |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了高校财务的集中监管 |
第四章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 |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典型个案分析 |
(一)哈师大财务处信息管理实践 |
(二)案例评析 |
第五章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 |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缺少标准 |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搭建存在风险 |
三、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忽视核心软件 |
四、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缺乏复合型专业人员 |
五、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系统集成还有待完善 |
第六章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创新策略 |
一、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标准方案 |
二、提高网络安全防范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搭建风险 |
三、优化高校财务信息化核心软件功能 |
四、提高高校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
五、完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系统集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浅谈高校网络财务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2]内部控制视角下A大学财务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叶东欢. 华侨大学, 2020(11)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D]. 沈佳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河海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D]. 刘九舒. 兰州大学, 2019(02)
- [6]政府会计制度下TN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 马启业.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7]高校网络财务建设的实践与发展趋势[J]. 蔡伟,王秀华,张瑜,葛凤丽. 会计之友, 2018(09)
- [8]T高校财务核算模式优化研究[D]. 从舜政. 天津大学, 2018(06)
- [9]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 ——以SJ学院为例[D]. 刘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论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D]. 李宛融.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