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水文现代化的初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张宜佳[2](2020)在《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的水网型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福州由于其城市设计与山水融合而作为东方城市设计佳例之一,其中闽江及内河不仅影响了城市发展和景观体系,还营造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和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宗教信仰与风俗传统浑然一体的内河文化。在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结构下,古代福州水系的运行方式体现了城市水系作为自然水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城-水互相适应的和谐状态在清末时期的江北城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本文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首先,概述历史时期福州平原及江北城区的城市演变与水系变迁的关系,通过城市水系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清末时期城-水适应性。其次,通过概述泉州、广州、潮州三个沿海水网型城市,并将其与福州进行对比,探析它们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得出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对其它沿海水网型城市有借鉴意义。第三,概述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水系在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演变,并与清末江北城区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如何将传统城-水适应性转化应用于快速城市化后的城市发展中,将传统营城治水智慧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结合,寻求当代语境下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为其他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基于上述研究,以江北城区进行城市更新和新片区发展为背景,进行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研究结论里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体系的转化策略用以指导规划部分,即宏观的更新点选点依据、策略实施和规划体系。进而在中微观尺度,即东湖地块城市设计中指导设计生成、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本文通过空间形态规划设计和活动制度等软策略设计对研究结论进行实践,以期为沿海水网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做出有效的探索。
宋建欣[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何元庆[4](2020)在《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和倾向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不仅对人类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其精神追求也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心态是两者是否协调的指标。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带来的阶层分化、贫富差距,诱发了大量的消极社会心态。开展大学生平和倾向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研究,既是推动中国化健全人格研究的学术需要,也是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时代使命。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合作的关系。本文共计抽取12个样本8726名有效大学生被试(不含预实验),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行为实验法,通过4个部分共计10个研究,探讨大学生平和倾向的内涵、结构、特点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第一部分,为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结构与测量研究。本部分包括2个研究,基于平和的文化特殊性,首先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四库全书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涉及中国自然、人文、社会等领域的传统平和涵义进行探究,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平和的现代内涵、结构进行归纳(研究一);其次,在形成的大学生平和倾向结构框架下,编制大学生平和倾向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研究二)。本文的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本部分包括2个研究。首先,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平和倾向问卷》,进行大样本抽样,考察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现状和特点(研究三)。其次,在理论分析和前人实证研究基础上,分别探讨个体的认知因素(正念)和人格因素(严谨性和宜人性)对大学生平和倾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综合效应,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影响大学生平和倾向的内在机制(研究四)。本文的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合作的关系研究。本部分包括3个研究。本部分主要从人格倾向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合作倾向的关系及机制:尝试建构并检验“中庸思维方式”的中介机制模型(研究五)。为了明确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外显、内隐合作行为的关系,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进一步检验中庸思维方式在平和倾向与外显、内隐合作行为中的中介作用。第1个行为实验,探究的是平和倾向与外显合作行为的关系(PGG范式、研究六)。第2个行为实验,探究的是平和倾向与内隐合作行为的关系(IAT范式、研究七)。为了获得内隐合作IAT实验材料和视频诱发的材料,开展了预研究。本文的第四部分,为大学生诱发平和情绪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研究。本部分包括3个实验研究。第1个行为实验,探究的是视频诱发平和情绪与外显合作的关系(PGG范式、研究八)。第2个行为实验,探究的是视频诱发平和情绪与内隐合作行为的关系(IAT范式、研究九)。第3个实验,探究的是正念练习诱发平和情绪对外显合作的影响(PGG范式、研究十),为今后开展干预实践打下基础。为了获得诱发材料,开展了短时正念练习与音频的材料评估预实验。经上述研究,本文获得以下结果:1.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平和倾向是个体内心平静,待人温和,处事理性的人格倾向。平和倾向可以表现在知、情、意、行等维度。2.平和倾向是一个四维度、两阶层的概念结构,包括平静倾向、理性倾向、温和倾向与淡定倾向等4个因素。编制的大学生平和倾向问卷包括20个项目,问卷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3,四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7~0.90之间;总问卷的合成信度为0.96,四个维度的合成信度在0.87~0.90之间;问卷总体重测信度(间隔4周)为0.85,各维度重测信度在0.75~0.82之间,说明大学生平和倾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安适幸福感和平静心境均显着正相关,与大五人格神经质维度的焦虑、敌意因子显着负相关,说明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均支持了平和倾向的一阶四因素和二阶单因子结构,表明自编的大学生平和倾向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多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平和倾向的四因素结构模型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亚群组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测量等值性。3.大学生平和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4.31);不同性别大学生平和倾向水平差异显着,男生显着高于女生(4.40 vs 4.28,d=0.17);不同年级大学生平和倾向水平差异显着,大三学生显着高于其它年级学生(4.38 vs 4.29、4.28、4.31,ηp2=0.03)。4.认知、人格因素对大学生平和倾向具有显着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觉知的认知因素,正念对平和倾向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2);正念通过严谨性和宜人性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平和倾向(标准化中介效应分别为0.28和0.03),严谨性中介路径显着大于宜人性中介路径(标准化差异效应为0.35)。5.平和倾向能够显着影响大学生三个层面的合作:平和倾向不仅正向影响合作倾向,积极作用于外显合作,还对内隐合作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大学生平和倾向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合作倾向越高(β=0.43)、外显合作(相较于低平和倾向,高平和倾向的PGG任务均值71.74 vs 40.31,d=2.09)和内隐合作越明显(相较于低平和倾向,高平和倾向的IAT效应值363.82 vs 254.06,d=0.56);另外,验证了中庸思维方式在平和倾向与合作倾向(标准化中介效应为0.30)、外显合作(标准化中介效应为0.29)与内隐合作(标准化中介效应为0.14)间的中介机制。6.诱发平和情绪能够显着影响大学生的外显合作与内隐合作:视频诱发平和情绪对外显合作(相较于中性组、快乐组和愤怒组,平和组的PGG任务均值60.57 vs 50.36、42.60、42.36,ηp2=0.28)与内隐合作(相较于中性组、快乐组和愤怒组,平和组的IAT效应值420.93 vs 359.00、351.56、256.13,ηp2=0.09)有显着的促进效应;相较于音频材料和空白控制组,正念诱发的平和情绪更加显着,对外显合作(PGG任务均值64.43 vs 49.48、45.40,ηp2=0.22)的促进效应也更加显着。本文表明,自编的大学生平和倾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平和倾向的相关研究;大学生平和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学生平和倾向受“认知-人格”模式的影响;平和倾向对大学生三个层面的合作(合作倾向、外显合作与内隐合作)均具有显着影响,中庸思维方式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总之,平和倾向是促进大学生合作的重要因素,从“认知-人格”视角培养与提升平和倾向,对大学生平和倾向培养及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伟[5](2020)在《地理学科课程审议研究 ——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例》文中认为2013年国家颁布《国务院休闲纲要(2013-2020)》推行研学旅行,如今八年过去,时间已至2020年,新的一轮政策也即将颁布,在过去的时间里,研学旅行快速发展,可以说在“量”的方面上已经远远超过其初始值,而在“质”的方面,还需要我们静下心费些功夫来致力于研学旅行的长远发展。本文是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背景进行的课程审议研究。笔者以青海省X市S中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得出了当下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角色错位、地理学科性不足和地理核心素养凸显不足等弊端,笔者针对这些弊端进行了研学旅行课程审议流程建构,并在S中学对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进行了实践。最后得出了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课程审议研究、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等。第一章阐明研学旅行、课程审议、课程资源开发等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第二章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当下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现状,得出了现有的弊病,并针对弊病提出了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策略。第三章以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为基础建立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包括审议前、审议时、审议后三个阶段。第四章是以青海省X市S中学为研究对象,将之前所建立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进行实践,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通过调查与研究得出了当下地理学科视角下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而笔者在青海省X市S中学实践中得出了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有助于解决当下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陷入的困境,且在审议中得出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可以作为青海省地理学科视角下研学旅行课程的优选之地。
金星星[6](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武菲[7](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张雪葳[8](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张莉莉[9](2017)在《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园林堪称世界艺术的奇观。中国园林美学反映并体现了园林中一切与“尽善”、“尽美”相关的认知,它离不开与审美实践的相互印证,其表现出来的哲学的、生态学的、美学的思想极具中国特色。其涵盖的自然写意、奥旷兼具、虚实相生、比德畅神等意境的发生,反映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综合性生态艺术形式。本文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出发,对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山水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和整理,并尝试融入到山水城市规划和营造实践经验中去,从而确立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促进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理论在山水城市审美实践以及营造中的应用。凝练了山水城市的复合型概念,首先,山水城市重视山水景观、人工景观的搭建和城市特色的塑造。其次,山水城市是人居城市,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并且提炼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其三,山水城市是符合生态规律的高效和谐的新型城市,突出风格个性。其四,山水城市是大数据驱动的、高科技打头的智慧城市,利用科技及创新营造崭新的城市模式。其五,结合中国园林美学的研究,是营造的具有东方气质的山水城市必由之路。泉城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有的地域和文化优势使得古今名家流连忘返,整个城市可以说就是一座大型自然山水园林。营造特色独具的山水城市对于济南的建设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从济南城市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根据济南城市所特有的地形地貌、山水特性和实际需求提出构建景观绿色廊道;完善绿地系统;提出符合济南城市特点的“星罗架构”;生活环境的融入等技术路径。使当代济南在恢复往日风貌的基础上,营造以文化为骨、科技为血、以意境为魂的山水城市。本文拟鉴古而通今,希望对于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研究起到少许推进的作用。
刘文祥[10](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认为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二、福建水文现代化的初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水文现代化的初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2)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借鉴传统营城智慧 |
1.1.2 福州城市发展对内河综合整治的重视 |
1.1.3 跨学科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解析福州江北城区传统城-水适应性 |
1.2.2 为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1.2.3 补充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理论体系 |
1.3 重要概念解析 |
1.3.1 水系统与水环境 |
1.3.2 城-水适应性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 |
1.5.2 中国古代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
1.5.3 福州城市相关研究 |
1.5.4 福州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2 历史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研究 |
2.1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 |
2.1.1 汉冶城——北湾仍存大片沼泽 |
2.1.2 晋子城——开凿东、西二湖 |
2.1.3 唐罗城——护城河演变为第一条内河 |
2.1.4 梁夹城——两重城濠,三山鼎立 |
2.1.5 宋外城——东湖消失、初见南北双城 |
2.1.6 明清城——基本奠定城内水系格局 |
2.1.7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关系总结 |
2.2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山、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 |
2.2.1 城市空间格局 |
2.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 |
2.3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弹性适洪的城市水利 |
2.3.1 水系统构成 |
2.3.2 水系运行 |
2.4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功能综合的城市景观 |
2.4.1 西湖历史变迁 |
2.4.2 西湖作为调节山洪、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
2.4.3 西湖传统景观营建 |
2.5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在地多元的城市文化 |
2.5.1 桥梁文化 |
2.5.2 神祠文化 |
2.5.3 地名文化 |
2.6 总结 |
3 历史时期沿海诸城城-水适应性讨论 |
3.1 泉州 |
3.1.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
3.1.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
3.1.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
3.2 广州 |
3.2.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
3.2.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
3.2.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
3.3 潮州 |
3.3.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
3.3.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
3.3.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
3.4 福州、泉州、广州、潮州共同性与差异性 |
3.4.1 共同性 |
3.4.2 差异性 |
3.4.3 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的借鉴意义 |
4.近现代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转变 |
4.1 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
4.1.1 开埠至民国前期(1844-1938) |
4.1.2 抗战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1938-1980) |
4.1.3 改革开放后至新世纪初(1980-2005) |
4.1.4 新世纪初至今(2005-) |
4.2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格局演变 |
4.2.1 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
4.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演变 |
4.3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水利演变 |
4.3.1 水系统构成 |
4.3.2 水系运行 |
4.3.3 清末与现代水系统对比研究 |
4.4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景观演变 |
4.4.1 现代城市景观营造 |
4.4.2 清末与现代城市景观对比研究 |
4.5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文化演变 |
4.5.1 现代文化 |
4.5.2 清末与现代城市文化对比研究 |
5 结论:问题与策略 |
5.1 问题 |
5.1.1 城市发展理念:河流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到忽视 |
5.1.2 城市格局:水系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弱 |
5.1.3 城市水利 |
5.1.4 城市景观:滨水空间单一且不成体系 |
5.1.5 城市文化:河道与生活割裂,水文化逐渐没落 |
5.2 策略 |
5.2.1 城市发展理念:形成河流带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机制 |
5.2.2 城市格局:挖掘内河旅游、水上交通、水经济战略重塑城市格局 |
5.2.3 城市水利 |
5.2.4 城市景观:结合水系与绿地形成蓝绿交织的景观体系 |
5.2.5 城市文化:构建具备福州文化特色的水环境 |
6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
6.1 多伦多市中心市区公园和开放空间计划 |
6.1.1 项目概况 |
6.1.2 规划设计策略 |
6.1.3 案例指导意义 |
6.2 哥本哈根暴雨应对计划 |
6.2.1 项目概况 |
6.2.2 规划设计策略 |
6.2.3 案例指导意义 |
6.3 宁波生态走廊 |
6.3.1 项目概况 |
6.3.2 规划设计策略 |
6.3.3 案例指导意义 |
6.4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6.4.1 项目概况 |
6.4.2 规划设计策略 |
6.4.3 案例指导意义 |
6.5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Zidell Yards区绿色基础设施方案 |
6.5.1 项目概况 |
6.5.2 规划设计策略 |
6.5.3 案例指导意义 |
6.6 鹿特丹Benthemplein水广场 |
6.6.1 项目概况 |
6.6.2 规划设计策略 |
6.6.3 案例指导意义 |
7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及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
7.1 研究指导意义 |
7.2 江北城区综合分析 |
7.2.1 城市格局 |
7.2.2 城市水利 |
7.2.3 城市景观 |
7.2.4 城市文化 |
7.3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 |
7.3.1 规划目标 |
7.3.2 规划依据 |
7.3.3 规划原则 |
7.3.4 规划策略 |
7.3.5 规划选点 |
7.3.6 规划总平面 |
7.3.7 城市格局体系规划分析 |
7.3.8 城市水利体系规划分析 |
7.3.9 城市景观体系规划分析 |
7.3.10 城市文化体系规划分析 |
7.3.11 规划鸟瞰 |
7.4 东湖地块综合分析 |
7.4.1 设计选点依据 |
7.4.2 地块综合分析 |
7.5 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
7.5.1 设计目标 |
7.5.2 设计依据 |
7.5.3 设计概念 |
7.5.4 设计平面 |
7.5.5 设计分区 |
7.6 东湖地块分区设计 |
7.6.1 东湖商业区 |
7.6.2 东湖公园 |
7.6.3 东湖周边社区 |
7.7 东湖地块专项设计 |
7.7.1 交通规划 |
7.7.2 建筑分析 |
7.7.3 驳岸分析 |
7.7.4 种植设计 |
7.7.5 城-水适应专项设计 |
7.7.6 技术经济指标 |
8 总结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推动中国化健全人格研究的学术需要 |
2 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心理学时代使命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1 平和 |
2 合作 |
3 平和与合作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平和思想述评 |
1 “平和”的语义分析 |
2 儒家平和思想:调谐之基石 |
3 道家平和思想:超然之基石 |
4 佛教平和思想:超脱之基石 |
5 中医平和思想:调理之基石 |
6 小结 |
第三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结构与测量工具 |
第一节 平和倾向的传统涵义分析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问卷的编制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特点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合作的关系 |
第一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合作倾向的关系:问卷调查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外显合作的关系:PGG实验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与内隐合作的关系:IAT实验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大学生诱发平和情绪对合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视频诱发大学生平和情绪对外显合作的影响:PGG实验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节 视频诱发大学生平和情绪对内隐合作的影响:IAT实验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节 正念诱发大学生平和情绪对外显合作的影响:PGG实验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结构与测量工具 |
1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结构 |
2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测量工具 |
第二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1 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现状不容乐观 |
2 正念通过严谨性与宜人性促进平和倾向 |
第三节 大学生平和倾向对合作的影响 |
1 大学生平和倾向对合作的促进效应 |
2 大学生平和倾向促进合作的机制 |
第四节 大学生诱发平和情绪对合作的影响 |
1 视频诱发平和情绪对外显合作与内隐合作的促进效应 |
2 正念诱发平和情绪对外显合作的促进效应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七章 总结论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平和倾向初始问卷(部分) |
附录2 大学生平和倾向正式问卷(部分) |
附录3 本文使用的其它测量工具 |
附录4 平和情绪视频诱发材料的评估 |
附录5 平和情绪音频诱发材料的评估 |
附录6 平和情绪正念诱发材料的评估 |
附录7 内隐合作IAT实验材料的评估 |
附录8 行为实验使用的相关材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地理学科课程审议研究 ——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五、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研学旅行 |
二、课程资源开发 |
三、课程审议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第二章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 |
一、访谈目的与对象 |
二、访谈提纲设计 |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困境与瓶颈突破 |
一、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困境 |
二、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瓶颈突破 |
第三章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建构 |
第一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前阶段 |
一、审议小组的形成 |
二、形成初步议题 |
三、审议成员审议前的职责准备 |
四、课程审议会议制度建立 |
第二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中阶段 |
一、必议题阐述:问题的精准描述 |
二、多方协商:问题的明晰与澄清 |
三、视域融合:决策的认同和内化 |
四、自身需求议题陈述:审议的开放与优化 |
第三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后阶段 |
一、研学旅行实施前对课程审议成果的落实 |
二、研学旅行实施中的及时审议与实践执行 |
三、研学旅行实施后课程审议的反馈与完善 |
第四章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实践研究 |
第一节 青海省X市S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 |
一、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前阶段 |
二、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中阶段 |
三、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后阶段 |
第二节 青海省X市S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明的进程 |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
2.3 主要研究动态 |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5.1 人地关系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文化生态理论 |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
3.1.1 内涵 |
3.1.2 内涵解析 |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内容框架 |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
3.3.1 综合评价模型 |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
3.4.1 研究区概况 |
3.4.2 研究区识别 |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
5.1 综合集成评价 |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2 空间效应分析 |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
6.2.4 空间聚类法 |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8.4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中国园林及其美学研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1.1.2 山水城市研究的概况与成果 |
1.1.3 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城市形态研究和实践 |
1.1.4 作者对于山水城市理论的梳理 |
1.2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2.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重点 |
1.3.1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关系 |
1.3.2 山水城市的现代特征 |
1.3.3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 |
第二章 中国园林美学的流变 |
2.1 中国园林美学的文化溯源 |
2.1.1 中国园林美学的发端与形成 |
2.1.2 中国园林的分类及风格 |
2.2 中国园林美学的意境 |
2.2.1 中国园林的“意境说” |
2.2.2 中国园林意境表现的内涵 |
2.2.3 中国园林意境生成的规律 |
2.3 中国园林美学的生态性 |
2.3.1 山水泉石——艺术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
2.3.2 园林建筑——感通天地的生态建筑 |
2.3.3 树木花草——自然天成的绿色空间 |
2.3.4 天时季相——园林美的时空交感 |
第三章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营造 |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 |
3.1.1 “山水文化”的由来 |
3.1.2 山水审美观念的兴落 |
3.1.3 中国山水文化与中国园林、山水城市的关系 |
3.2 中国园林的审美活动与山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
3.2.1 中国园林的群体游园之风 |
3.2.2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
3.3 中国园林美学对于山水城市营造的启迪 |
3.3.1 集生态艺术之大成 |
3.3.2 人性归复的精神文化生态形式 |
3.3.3 园林美学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共通性 |
3.4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1 掇山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2 理水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3 中国园林建筑与布局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4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第四章 济南城市特色与生态环境发展脉络 |
4.1 济南城市的环境概况 |
4.1.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
4.1.2 济南城市泉群分布及泉水成因 |
4.2 济南城市形成的历史踪迹 |
4.2.1 史料记载中的济南城市和园林变迁 |
4.2.2 济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踪迹 |
4.2.3 济南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 |
第五章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特征研究 |
5.1 济南城市山水特色及文化解析 |
5.1.1 济南古城的山水特色 |
5.1.2 济南城市的山水文化特征 |
5.2 济南城市的山水格局空间构成特征 |
5.2.1 济南城市“山·城”特征 |
5.2.2 济南城市“水·城”特征 |
5.3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存在的问题 |
5.3.1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形态吻合度低 |
5.3.2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规模尺度失衡 |
5.3.3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开发建设冲突 |
第六章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策略 |
6.1 济南历史文化承载与保护策略 |
6.1.1 济南泉文化延续策略 |
6.1.2 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
6.1.3 基于创造性意识与文化脉络融入济南山水城市营造体系策略 |
6.2 济南山水城市格局营造组织策略 |
6.2.1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功能组织策略 |
6.2.2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文脉传承策略 |
第七章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技术路径 |
7.1 济南城市的山水架构营造 |
7.1.1 山水架构的特色定位 |
7.1.2 济南“山城一体”架构的基本格局 |
7.1.3 济南“水城相依”架构的基本格局 |
7.1.4 济南“泉水聚落”架构的基本格局 |
7.2 济南城市发展“南联北跨,显山露水” |
7.2.1 城市总体发展“南联” |
7.2.2 城市总体发展“北跨” |
7.3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星罗架构” |
7.3.1 构成济南“星罗架构”的十二个景观核心 |
7.3.2 “星罗架构”的可视性与可达性 |
7.3.3 从中国园林美学视角出发将山水元素融入城市营造系统 |
7.4 基于济南山水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 |
7.4.1 济南山水城市与现代“慢生活”的融合 |
7.4.2 济南山水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趋势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创新点 |
8.1.1 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去思考山水城市的营造 |
8.1.2 分析山水城市中山水文化、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关系 |
8.1.3 为济南量身定制山水城市营造的策略和技术路径 |
8.2 未来山水城市研究展望 |
8.2.1 新世纪的山水城市内涵 |
8.2.2 未来山水城市的营造展望 |
8.3 融合与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史料来源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第二章 |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第三章 |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第四章 |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第五章 |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第六章 |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结语 附录一 |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附录二 |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附录三 |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
四、福建水文现代化的初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D]. 张宜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大学生平和倾向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研究[D]. 何元庆.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地理学科课程审议研究 ——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 陈伟.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D]. 张莉莉. 天津大学, 2017(01)
- [10]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