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婷[1](2020)在《莲藕PPO与GLK1、NADH的表达分析及互作结构域确定》文中指出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为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藕莲膨出肥大的根状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药食同源性食品。由于它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人们对其加工品及鲜食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但是,莲藕在加工、贮藏与运输过程中普遍存在失水萎蔫、褐变等问题,导致商品性下降,鲜食货架期短,严重影响了莲藕鲜食和加工产品的出口创汇。由前人探索发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导致莲藕发生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并分析了所有PPO基因家族成员,并通过试剂盒以及q RT-PCR方法分别检测PPO和其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生长时间、不同诱导因子下的活性与响应。在实验室前期的基础上,通过q RT-PCR以及酵母双杂交方法对PPO1与其互作基因GLK1、NADH的表达和互作位点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 根据莲藕PPO家族序列的结构域,在莲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搜索,再通过Pfam网站验证得到4个基因家族成员:PPO1、PPO4、AS-1与AS-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跨膜区、信号肽、基因结构、保守基序、二级与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发现,PPO1与PPO4在基因、蛋白序列和结构上更为相似,同样,AS-1与AS-2在基因、蛋白序列和结构上也非常相似。2. 取不同试验材料,利用试剂盒以及q RT-PCR方法分别检测PPO和其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诱导因子、不同生长时间下的活性与响应。结果表明,PPO家族基因在莲藕中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PPO1与PPO4在幼芽中表达量较高,AS-1于根中高量表达,AS-2则在叶中表达量较高。PPO家族基因的表达与PPO的活性密切相关,PPO1、PPO4、AS-1基因的表达量和PPO的活性在不同诱导处理下均不同程度的升高,而AS-2无明显变化。PPO家族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异性,PPO1、PPO4与AS-1的表达量在莲藕生长至第30 d左右开始快速上升,而AS-2无明显变化。3. 采用不同诱导处理的莲藕叶片和茎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并且通过q RT-PCR方法分别检测PPO1与其互作基因GLK1、NADH在莲藕不同组织和不同诱导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酵母提取物、Ag+、抗坏血酸以及L-半胱氨酸4种不同处理均会引起莲藕不同程度的自由基堆积,激发莲藕程度不一的非生物胁迫响应;均使PPO1和GLK1的表达量升高,而NADH无明显变化。GLK1在酵母提取物和抗坏血酸处理下表达量显着升高,而叶绿素含量却有所下降。GLK1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水培莲藕茎中的表达量较高,而NADH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4. 在实验室前期基础上,根据PPO1与GLK1的结构域以及特异性结合位点进行氨基酸序列截短,分别构建截短诱饵载体和猎物载体,共转入Y2H Gold酵母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PO1的Cu A、Cu B催化活性中心区域与GLK1包含GCT-box结构域的后半段为该两者的互作位点。
谢君[2](2018)在《ERF及NAC转录因子在莲藕采后褐变过程中的表达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在植物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中,ERF是最大家族之一。大量研究表明ERF广泛参与了植物的逆境胁迫响应,包括冷热胁迫和低氧胁迫等。作为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最重要的元件,ERF在果蔬采后品质转录调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NAC转录因子参与转录调控,特别是冷热胁迫和低氧胁迫等,同时在采后贮藏过程中,NAC参与果蔬褐变过程中的转录调控。ERF和NAC转录调控功能一般通过结合下游结构基因实现。酶促褐变是莲藕褐变的主要原因,已有大量报道PAL,PPO和POD酶是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关键酶。PAL、PPO和POD基因是导致水果和蔬菜褐变的靶基因。在植物体内,低温贮藏、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大多属于一种不利的非生物逆境,但对于莲藕却是一种延缓褐变的有效技术手段。因此探讨ERF和NAC转录因子是否通过转录调控莲藕褐变目标基因参与其褐变进程是其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本研究以鲜切莲藕为试材,采用生理生化方法研究不同的贮藏条件(低温、高浓度CO2气调和真空)对不同品种藕采后外观、褐变程度、总酚含量、PAL、POD和PPO酶活性的评价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和QPCR技术等手段筛选介导鲜切莲藕褐变的关键PAL、PPO和POD基因;通过莲藕中差异表达的ERF、NAC基因的克隆及基因表达进一步筛选参与PAL、PPO和POD调控的ERF、NAC关键元件并分析其与褐变目的基因的相关性。初步鉴定介导莲藕采后褐变的关键ERF、NAC基因,为莲藕褐变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研究结果发现低温(4℃)、100%CO2MAP和真空贮藏明显延缓了莲藕褐变,且PAL、PPO及POD酶活性与褐变呈现正相关。这可能由于低温和低氧胁迫条件下褐变相关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鲜切莲藕褐变。低温抑制NnPAL1,NnPPOA,NnPOD2-5表达;而在高浓度CO2MAP和真空贮藏条件下,NnPAL1,NnPPOA和NnPOD2/3表达均被抑制,与褐变进程相一致。因此NnPAL1,NnPPOA和NnPOD2/3可能是鲜切莲藕褐变的关键目标基因。利用RNA-seq和NCBI从莲藕中分离出7个NnERF和5个NnNAC,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NnERF和NnNAC与拟南芥基因家族不同成员存在一定同源性。低温抑制NnERF4/5和NnNAC1/2/3表达;而在高浓度CO2MAP和真空条件下,NnERF2/5和NnNAC1/3/4表达均被抑制,与褐变进程相一致。因此NnERF5和NnNAC1/3可能是鲜切莲藕褐变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NnERF5和NnPAL1之间有显着相关性,NnNAC1和NnPPOA的相关性较高,而NnNAC3和NnPOD2显着相关,NnERF5可能通过调控NnPAL1,NnNAC1可能通过调控NnPPOA,而NnNAC3可能通过调控NnPOD2参与莲藕褐变,但其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验证。
侯会绒,孙兆远,孔令伟,林媛媛[3](2017)在《超高压对鲜切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以鄂莲四号莲藕为试材,采用超高压技术对鲜切莲藕进行灭酶处理,探讨了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加压温度和溶液pH等因素对鲜切莲藕中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高压灭酶的最优条件为:超高压压力400 MPa、保压时间25 min、加压温度40℃、溶液p H4.5,在此条件下,鲜切莲藕中的酶活力测定结果平均值为9.81 U/(min·g)。
权美平[4](2017)在《鲜切莲藕中褐变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鲜切莲藕的褐变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析其褐变因素对解决贮运保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文献资料介绍的导致鲜切莲藕褐变的各因素(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及环境条件)进行总结和分析,阐明各因素在保鲜贮藏中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莲藕加工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指导。
郑天闻[5](2014)在《莲子多酚氧化酶结构性质、莲子贮藏期间理化变化及莲子饮料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莲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江西省是中国三大产莲区之一,其中江西广昌县素有“莲子之乡”的美誉,已成为我国白莲的主要出口基地和集散中心。鲜莲盛产于夏季,短时期内的大量收获增大了莲子的贮藏难度。目前莲子传统的产品模式为干制品,干莲子易贮藏但其风味及感官变化很大,影响食用。为提高鲜莲的附加产值,改变传统单一的产品模式,对影响鲜莲贮藏的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莲子多酚氧化酶(PPO)起主要作用的鲜莲褐变是影响其感官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论文拟对莲子多酚氧化酶和贮藏期间引起的褐变进行研究,同时以新鲜莲子为原料开发莲子饮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提取和纯化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方法新鲜莲子剥壳去芯后,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含1%PEG和1%TritonX-100)冰浴研磨提取PPO,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初步分离莲子PPO,再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获得冷冻干燥莲子PPO酶粉。将SDS-PAGE电泳后的胶块条带与标准蛋白分子量比较,可知莲子PPO的分子量约为26kD。2.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以邻苯二酚作为莲子PPO的底物,发现其最适温度范围为45-50℃、活性最适pH范围为6.5-7.0;钙离子、锰离子和铁离子对莲子PPO酶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铜离子则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对莲子PPO酶活性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莲子PPO非极性氨基酸(Ala、Val、Leu、Ile、Met、Phe)占31.2%,极性氨基酸(Gly、Ser、Thr、Cys、Tyr、Asp、Glu、Lys、Arg、His)占52.8%;酸性氨基酸(Asp、Glu)为18.4%,碱性氨基酸(Lys、Arg、His)为16.8%。圆二色谱显示莲子PPO二级结构中主要含有α-螺旋及β-折叠构象,含量分别为24.35%及39.02%,其他β-转角构象含量为16.67%,不规则卷曲构象含量为19.96%。3.莲子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理化变化莲子分别置于低温(4℃)、室温(27±3℃)条件下贮藏14天,测定其在贮藏期间水分、VC、多酚、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含量、莲子PPO活性和褐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褐变度呈上升趋势,水分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多酚含量和PP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还原糖含量在两种温度下变化差异显着。与室温贮藏相比,冷藏条件下的莲子褐变度和PPO活性较低,而可溶性蛋白质、Vc和还原糖含量较高。4.莲子汁饮料工艺的研究新鲜莲汁通过淀粉酶酶解研制莲子汁饮料,配方工艺:25u/g干粉α-淀粉酶酶解粉浆浓度为4%莲汁,酶解温度为72℃,酶解时间60min;结合复合稳定剂CMC0.15%、黄原胶0.10%、卡拉胶0.05%的使用,可获得稳定性较好的莲子汁饮料。
王兆升[6](2012)在《鲜切生姜褐变机理及保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鲜切果蔬具有新鲜、食用方便、营养安全、百分之百可食等多种优点,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生姜是具有特有保健功能的调味蔬菜之一,鲜切生姜加工技术易实施,生产成本较低,深入研究鲜切生姜在加工过程中褐变特性及控制技术,对阐明鲜切生姜褐变机理,提高鲜切生姜感官质量,促进其工业化生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鲜切生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透射电镜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鲜切生姜贮藏期间褐变度(BD)、总酚(TP)、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的变化以及相关性,分离鉴定了鲜切生姜的褐变底物,明确了鲜切生姜的褐变机理,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对鲜切生姜的保鲜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鲜切生姜在切割后PPO、POD、PAL活性迅速增强,PAL的活性增强促进了鲜切生姜中酚类物质生成,为PPO、POD提供了更多的底物,PPO、POD催化生姜中酚类物质的氧化是导致鲜切生姜褐变的主要原因。(2)从生姜薄层分离物中共分离鉴定出4-姜烯酚(4-shogaol)、1-脱氢-8-姜二酮(1-dehydro-8-gingerdione)、6-姜酚(6-gingerol)、8-姜烯酚(8-shogaol)、6-姜烯酚(6-shogaol)、8-姜二酮(8-gingerdione)、1-脱氢-6-姜二酮(1-dehydro-6-gingerdione)、10-姜烯酚(10-shogaol)八种含有3-甲氧基-4-羟基苯基官能团的褐变底物。(3)生姜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6.8,100℃处理2min可使PPO活性丧失;VC、NaHSO3、L-半胱氨酸、柠檬酸均对PP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L-半胱氨酸对生姜PPO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NaHSO3和VC;Ca2+、Cu2+对生姜PPO有激活作用,Al3+和Mg2+则对PPO表现为抑制作用。(4)生姜PO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6.0,90℃处理60s或100℃处理40s可使POD活性丧失;VC、EDTA-2Na、NaHSO3、柠檬酸、L-半胱氨酸均对POD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VC、NaHSO3、L-半胱氨酸抑制效果较好,EDTA-2Na、柠檬酸的抑制效果较差;Ca2+、Mg2+、Fe3+、Zn2+在5mmol/L时对POD均有激活作用,Na+、Mn2+则有抑制作用。(5)生姜PAL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8.2,生姜PAL耐热性很强,90℃处理15min或100℃处理10min方可使其完全失去活性;金属离子Mn2+、Zn2+、Cu2+、Al3+对PAL有激活作用,Ni2+具有抑制作用。(6)壳聚糖涂膜可以减轻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的褐变、质量损失,抑制可溶性总糖及VC的减少,抑制粗纤维的增加。质量分数1.5%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缓鲜切生姜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抑制细胞壁的降解以及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的破坏和解体,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延长鲜切生姜货架期。(7)鲜切生姜化学抑制剂最佳护色技术方案为0.3%VC+0.5%柠檬酸+0.4%L-半胱氨酸;壳聚糖涂膜最佳质量分数为1.5%。壳聚糖涂膜护色优于化学抑制剂护色。
何士敏,秦家顺,李鹏[7](2011)在《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催化特性检测》文中认为本试验以冰浴研磨离心法制备莲藕多酚氧化酶酶液,用分光光度法系统的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莲藕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20℃;Km为0.18 mol/L,Vmax为0.900OD/min;抗坏血酸和硫脲为强烈抑制剂;莲藕多酚氧化酶具有底物专一性。
荣保华[8](2010)在《藕带多酚氧化酶性质及藕带保鲜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多酚氧化酶分布广泛,在植物、微生物、动物体内都存在,是结构复杂的含铜氧化还原酶。本文以新鲜藕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分离技术提取纯化藕带多酚氧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化学修饰和结构作了初步研究;对藕带的保鲜进行了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藕带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本文采用4℃预冷的磷酸缓冲液提取藕带多酚氧化酶,提取条件为Tween80添加量1%,pH值6.0,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3,所得粗酶液的活性达103U/ml。粗酶液经过30%饱和度硫酸铵除杂,80%硫酸铵沉淀,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步骤,酶的总活力大幅度下降,但酶的比活力由粗酶液的21.14 U/mg增加为1416.22 U/mg,纯化倍数为66.99,蛋白的回收率仅为0.27%。使用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纯化后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5kD。2.藕带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藕带PPO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30℃;Km为0.0344mol/L,Vm值为172.41U/ml;在30~50℃时,酶的活性比较稳定,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残存酶活性变化不大,但温度继续升高,酶活力随保温时间增加迅速降低,70℃热保温60min,PPO的活性基本丧失;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亚锡均能抑制藕带PPO的活性,相同浓度下抑制效果为:氯化亚锡>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至于氯化亚锡能有效抑制藕带PPO酶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研究表明:Ca2+和Al3+对PPO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Al3+的抑制效果强于Ca2+;其它金属离子如Zn2+、Fe3+Cu2+、Mg2+等都对PPO活性有促进作用。DTT对PPO二硫键的化学修饰表明:二硫键是影响藕带PPO活性的必需基团;乙酸酐对PPO氨基的修饰表明:氨基和藕带PPO的活性有重要关系;DTNB对巯基的化学修饰表明:巯基对藕带PPO的活性没有太大关系;甲醇盐酸对PPO羧基的修饰表明:羧基和藕带PPO的活性关系密切,至于修饰后PPO为什么还有部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藕带PPO氨基酸组成分析结合PPO分子量可推算出PPO中的氨基酸残基总和约为251个。其中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占31.69%;极性氨基酸残基占61.04%;酸性氨基酸残基为20.74%;碱性氨基酸残基为12.66%;对藕带PPO圆二色谱分析表明:藕带PPO结构中α-螺旋占17.5%、β-折叠占61.8%、无规卷曲占20.7%。3.藕带保鲜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亚锡对藕带护色都有一定效果;正交试验得出藕带最优护色组合为:柠檬酸浓度200μg/g,L-半胱氨酸200μg/g,氯化亚锡600μg/g,抗坏血酸200μg/g。烫漂护色结果显示沸水中烫漂2min对藕带的护色效果较好。对藕带进行硬化处理得出0.2%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后对藕带的硬度保持较好。处理好的藕带室温贮藏表明:对于藕带的短期贮藏,护色剂护色组效果较好,若贮藏时间超过8天则烫漂护色组更能保证藕带的品质。
胡婉峰[9](2008)在《莲藕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环境因素对其溶液构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磷酸缓冲液为提取溶剂从莲藕中提取莲藕多酚氧化酶(PPO),通过考察提取方式、提取缓冲液保护剂、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因素对酶活性及酶量的影响确定了莲藕PPO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结合Sephadex DEAE A-50及Sephadex G-75柱层析等纯化步骤实现了莲藕PPO的分离纯化,并通过SDS-PAGE电泳进行了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研究了莲藕PPO的酶学性质,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圆二色谱(CD)、荧光光谱(FP)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莲藕PPO的溶液构象。重点研究了溶液微环境效应(包括温度和pH值)对莲藕PPO溶液构象的影响,莲藕PPO与外源性底物、自身底物相互作用以及莲藕PPO与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光谱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莲藕PPO的提取条件及纯化方法新鲜藕肉去皮打浆后,采用pH值为5.4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含5%PVPP和10%NaCl)提取,料液比为1:2.2,置4℃冰箱中浸提4h,提取的莲藕PPO活性最大。提取液经30%饱和度的硫酸铵除杂,经80%饱和度的硫酸铵粉沉淀后,经溶解、透析、除盐后,经DEAE Sephadex A-50及Sephadex G-75凝胶柱,收集PPO活性峰,透析除盐后经SDS-PAGE电泳,呈单一染色带。2.莲藕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分子量及结构表征莲藕PPO以邻苯三酚为最适底物,其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50℃,Km值为11mmol/L。经SDS-PAGE电泳,比较标准蛋白分子量,得出莲藕PPO的分子量约为21kD。将莲藕PPO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根据各氨基酸相对含量和酶的分子量可推算出莲藕PPO中的氨基酸总和约164个。其中非极性氨基酸残基(Ala,Val,Leu,Ile,Pro,Met,Phe,Trp)为39.62%,极性氨基酸(Gly,Ser,Thr,Cys,Tyr,Asp,Glu,Lys,Arg,His)为57.92%,酸性氨基酸(Asp,Glu)为18.32%,碱性氨基酸(Lys,Arg,His)为10.39%。采用圆二色谱、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研究了莲藕PPO的构象,结果表明,浓度为0.3mg/ml的莲藕PPO,其圆二色谱显示在209nm和222nm处有双负峰,分子中α-螺旋构象和β-折叠构象分别占43%和57%。荧光光谱显示最大荧光强度在329nm处,荧光强度为370。结合氨基酸组成分析,荧光光谱表明Trp残基和Tyr残基同时被激发后,发生了从Tyr残基到Trp残基之间的能量转移。红外吸收中有明显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分别位于1658cm-1和1544cm-1处,酰胺Ⅲ带在1240 cm-1处有归属于α-螺旋构象的吸收峰。3.微环境效应对莲藕多酚氧化酶溶液构象的影响不同pH值下莲藕PPO的二级结构变化:莲藕PPO在中性pH环境中活性最高,圆二色谱显示在209nm和222nm处有双负峰,分子中α-螺旋构象和β-折叠构象分别占43%和57%。荧光光谱显示最大荧光强度在329nm处,荧光强度为370。随着pH值的升高或降低,莲藕PPO的活性和二级结构都发生显着变化,在pH<5和pH>10的条件下,其活性显着降低,分子中α-螺旋构象显着降低,同时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构象明显增加;荧光λmax发生红移;荧光强度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强。pH值通过微扰莲藕PPO的二级结构而影响其活性,莲藕PPO的活性中心可能位于α-螺旋结构中,莲藕PPO中α-螺旋构象和β-折叠构象的合理配置可能是保持其活性的适宜构象。不同温度下莲藕PPO的二级结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莲藕PPO活性上升,当温度升高至60℃并保温数分钟后,发生了热变性,活性开始下降,其二级结构中,其α-螺旋构象从42.4%降至0.8%,β-折叠构象从56.7%上升至83%,无规则卷曲含量上升至16.2%。其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大发射波长蓝移了3nm。红外光谱中各酰胺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且其红外吸收减小,酰胺Ⅲ带中1240 cm-1处归属于α-螺旋构象的吸收峰移至1245 cm-1。综上可推知,莲藕PPO的热变性温度为60℃。4.莲藕PPO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以邻苯三酚做底物,莲藕PPO活性最高。圆二色谱结果表明,莲藕PPO与邻苯三酚、邻苯二酚、没食子酸作用后,其α-螺旋构象均显着降低,β-折叠构象升高,无规则卷曲含量上升至16.5%左右。邻苯三酚与PPO相互作用后,其荧光强度下降,峰位不变。邻苯二酚与PPO相互作用后,其荧光强度显着上升,没食子酸与PPO作用后,Trp残基红移最显着,可能是Trp过度地暴露所致。从溶液构象的变化可知,Trp残基的过度暴露不利于莲藕PPO维持活性构象。应用圆二色谱、荧光光谱研究莲藕自身底物与莲藕PPO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莲藕PPO的二级结构中出现了10.3%的β-转角,其α-螺旋构象从37.1%降为12.3%,β-折叠构象从62.9%下降至58.5%,无规则卷曲含量上升至18.9%。荧光光谱中,Trp残基的荧光强度增加,最大发射波长红移至348nm,可知Trp残基暴露于部分疏水环境所致,可推知β-转角结构为PPO进行催化反应的重要的中间构象,Trp暴露于部分疏水环境有利于维持PPO催化活性构象。5.莲藕PPO与抑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测定了莲藕PPO在不同酶活抑制剂作用下的酶活性变化情况。比较了几种常用酶活抑制剂抑制剂A、氯化钙、半胱氨酸、柠檬酸、EDTA-2Na等对莲藕PPO活性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抑制剂A、半胱氨酸及氯化钙对莲藕PPO活性的抑制效果较强,抑制率分别为96.2%,86.8%及82.4%。柠檬酸及EDTA抑制效果较低。圆二色谱结果表明,抑制剂A严重破坏了莲藕PPO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其α-螺旋构象含量降为0。氯化钙、半胱氨酸、柠檬酸及EDTA也破坏了莲藕PPO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但α-螺旋构象仍有残留。加入抑制剂后,莲藕PPO二级结构中的β-折叠构象含量及无规则卷曲含量普遍升高。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氯化钙、半胱氨酸、柠檬酸及EDTA与莲藕PPO结合后,其荧光发射光谱峰位及峰型变化较相似,当加入抑制剂A后,其发射峰型发生显着变化,红移最显着,说明其Trp残基在亲水的环境中暴露程度最大。
蓝碧锋,廖春芳[10](2008)在《新鲜莲藕的采后生理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指出了莲藕在贮藏过程中发生褐变和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内部的多酚氧化酶催化氧化酚类物质所产生的黑色素,概述了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特性、pH值、温度、金属离子等对莲藕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莲藕采后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组织褐变、呼吸及衰老之间的关系,以及莲藕褐变和衰老的抑制及其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莲藕PPO与GLK1、NADH的表达分析及互作结构域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莲藕概述 |
1.2 植物多酚氧化酶 |
1.2.1 PPO基因大小及结构特征 |
1.2.2 PPO的多基因家族性及其表达 |
1.2.3 PPO的生理功能与生化特性 |
1.3 GLK1转录因子概述 |
1.4 NADH脱氢酶概述 |
1.5 酵母双杂交系统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莲藕PPO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试剂及试剂盒 |
2.1.3 引物合成 |
2.1.4 试剂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莲藕PPO基因家族成员的确定 |
2.2.2 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3 诱导处理液浓度的确定 |
2.2.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2.5 家族成员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莲藕PPO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理化性质分析 |
2.3.2 莲藕PPO家族成员蛋白跨膜区及信号肽的预测分析 |
2.3.3 莲藕PPO家族基因结构与蛋白保守基序的预测分析 |
2.3.4 莲藕PPO家族蛋白二级与三级结构预测分析 |
2.3.5 诱导处理液浓度的确定 |
2.3.6 多酚氧化酶活性分析 |
2.3.7 PPO基因的表达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莲藕PPO1 与其互作基因GLK1、NADH的表达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试剂及试剂盒 |
3.1.3 引物合成 |
3.1.4 试剂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2.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测定 |
3.2.3 GLK1、NADH的表达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叶绿素含量的分析 |
3.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分析 |
3.3.3 PPO1与其互做基因GLK1、NADH的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莲藕PPO1与GLK1互作结构域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试剂及试剂盒 |
4.1.3 菌株及质粒 |
4.1.4 引物合成与测序 |
4.1.5 常用培养基及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莲藕JD-PPO1互作结构域的确定 |
4.2.2 莲藕GLK1互作结构域的确定 |
4.3 结果分析 |
4.3.1 JD-PPO1的结构域分析与截短设计 |
4.3.2 GLK1的结构域分析与截短设计 |
4.3.3 JD-PPO1与GLK1 的截短互作验证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验附表 |
附录B 试剂及常用培养基配方 |
附录C 核酸序列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ERF及NAC转录因子在莲藕采后褐变过程中的表达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索引 |
1 绪论 |
1.1 ERF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
1.1.1 ER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1.1.2 ERF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1.1.3 ERF在果蔬采后品质调控中的应用 |
1.2 NAC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
1.2.1 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1.2.2 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1.2.3 NAC在果蔬采后品质调控中的应用 |
1.3 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物学变化 |
1.3.1 褐变 |
1.3.2 微生物污染 |
1.3.3 营养成分损失 |
1.3.4 软化 |
1.4 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物理保鲜技术 |
1.4.2 化学保鲜技术 |
1.4.3 生物保鲜技术 |
1.5 莲藕褐变的研究进展 |
1.5.1 莲藕 |
1.5.2 莲藕褐变及保鲜研究进展 |
1.5.3 莲藕褐变机制研究进展 |
1.6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1 不同贮藏条件对莲藕采后褐变的影响研究 |
1.8.2 不同贮藏条件下莲藕采后褐变目标基因的表达分析 |
1.8.3 转录因子NnERF对莲藕采后褐变的表达调控 |
1.8.4 转录因子NnNAC对莲藕采后褐变的表达调控 |
2 不同贮藏条件对莲藕采后褐变的影响研究 |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2.1 不同贮藏条件对鲜切莲藕感官品质的影响 |
2.2.2 褐变度的测定 |
2.2.3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2.4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2.2.5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
2.2.6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低温贮藏对鲜切莲藕褐变的影响研究 |
2.3.2 高浓度CO_2气调包装对鲜切莲藕褐变的影响研究 |
2.3.3 真空包装对鲜切莲藕褐变的影响研究 |
2.4 小结 |
3 不同贮藏条件下莲藕采后褐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3.2.2 实时定量PCR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RNA的提取 |
3.3.2 低温贮藏下鲜切莲藕褐变相关基因NnPAL、NnPPO和 NnPOD的表达分析 |
3.3.3 高浓度CO_2气调包装下鲜切莲藕褐变相关基因NnPAL、NnPPO和NnPOD的表达分析 |
3.3.4 真空包装下鲜切莲藕褐变相关基因NnPAL、NnPPO和 NnPOD的表达分析 |
3.4 小结 |
4 转录因子NnERF对莲藕采后褐变的表达调控 |
4.1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2.1 莲藕ERF基因的筛选与克隆 |
4.2.2 莲藕ERF基因的引物验证和表达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NnERF的聚类分析 |
4.3.2 低温贮藏下转录因子NnERF对鲜切莲藕褐变的表达调控 |
4.3.3 高浓度CO_2气调包装下转录因子NnERF对鲜切莲藕褐变的表达调控 |
4.3.4 真空包装下转录因子NnERF对鲜切莲藕褐变的表达调控 |
4.3.5 转录因子NnERF5与莲藕褐变目标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5 转录因子NnNAC对莲藕采后褐变的表达调控 |
5.1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5.1.1 材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5.2.1 莲藕NAC基因的筛选与克隆 |
5.2.2 莲藕NAC基因的引物验证和表达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NnNAC的聚类分析 |
5.3.2 低温贮藏下转录因子NnNAC对鲜切莲藕褐变的表达调控 |
5.3.3 高浓度CO_2气调包装下转录因子NnNAC对鲜切莲藕褐变的表达调控 |
5.3.4 真空包装下转录因子NnNAC对鲜切莲藕褐变的表达调控 |
5.3.5 转录因子NnNAC1/3与莲藕褐变目标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分析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超高压对鲜切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样品处理 |
2.2 超高压处理 |
2.3 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3.1 酶液的制备 |
2.3.2 多酚氧化酶活力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超高压加工条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1 压力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2 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3 保压时间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4 浸泡溶液p 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 最佳灭酶条件的确定 |
3.3 验证试验 |
4 结论 |
(4)鲜切莲藕中褐变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鲜切莲藕中褐变因素分析 |
1.1 鲜切莲藕中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对褐变的影响和作用 |
1.2 鲜切莲藕中多酚氧化酶作用的最佳条件分析 |
1.3 鲜切莲藕中酚类物质的主要褐变底物分析 |
2 鲜切莲藕保鲜处理中酚类物质变化与贮藏品质关系分析 |
3 前景与展望 |
(5)莲子多酚氧化酶结构性质、莲子贮藏期间理化变化及莲子饮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莲子简介 |
1.1.1 莲子的营养价值 |
1.1.2 莲子的保健作用 |
1.2 果蔬褐变 |
1.2.1 果蔬褐变研究进展 |
1.2.2 莲科植物的褐变研究 |
1.3 多酚氧化酶 |
1.3.1 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
1.3.2 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3 多酚氧化酶的催化特性及活性测定 |
1.4 国内莲子加工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1.5.3.1 莲子 PPO 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
1.5.3.2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 |
1.5.3.3 莲子贮藏期间理化性质的变化 |
1.5.3.4 莲子汁加工工艺及其稳定性探讨 |
第2章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探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莲子多酚氧化酶酶活测定方法的确定 |
2.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3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方法的确定 |
2.3.3.1 丙酮法 |
2.3.3.2 匀浆法 |
2.3.3.3 匀浆浸提法 |
2.3.4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条件的优化 |
2.3.4.1 不同保护剂组合 |
2.3.4.2 料液比 |
2.3.5 粗酶液的硫酸铵分级沉淀 |
2.3.6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柱层析纯化 |
2.3.6.1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 |
2.3.6.2 Sephadex G-75 凝胶柱层析 |
2.3.7 SDS-PAGE |
2.3.8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结构表征 |
2.3.8.1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8.2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圆二色谱分析 |
2.3.8.3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荧光光谱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测定方法的比较 |
2.4.2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方法的比较 |
2.4.3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条件的优化 |
2.4.3.1 不同保护剂组合 |
2.4.3.2 料液比 |
2.4.4 粗酶液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分析 |
2.4.5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柱层析纯化 |
2.4.5.1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 |
2.4.5.2 Sephadex G-75 凝胶柱层析 |
2.4.6 莲子多酚氧化酶 SDS-PAGE 鉴定结果 |
2.4.7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氨基酸组成 |
2.4.8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圆二色谱分析 |
2.4.9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设备 |
3.3 方法 |
3.3.1 莲子 PPO 酶液的提取 |
3.3.2 PPO 活力的测定 |
3.3.3 莲子 PPO 酶促反应进程及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3.3.4 不同因素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
3.3.4.1 温度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
3.3.4.2 pH 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
3.3.4.3 底物浓度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
3.3.4.4 还原剂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
3.3.4.5 金属离子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
3.3.4.6 不同底物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
3.3.5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莲子 PPO 酶促反应进程及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3.4.2 莲子 PPO 最适温度确定及热稳定性研究 |
3.4.3 莲子 PPO 最适 pH 确定及 pH 稳定性研究 |
3.4.4 底物浓度对莲子 PPO 活性影响 |
3.4.5 还原剂对莲子 PPO 活性影响 |
3.4.6 金属离子对莲子 PPO 活性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莲子贮藏期间理化性质的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设备 |
4.3 方法 |
4.3.1 预处理 |
4.3.2 指标分析方法 |
4.3.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3.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3.2.3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4.3.2.4 Vc 含量的测定 |
4.3.2.5 多酚含量的测定 |
4.3.2.6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2.7 褐变度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莲子水分含量的变化 |
4.4.2 莲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4.4.3 莲子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4.4.4 莲子 Vc 含量的变化 |
4.4.5 莲子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 |
4.4.6 莲子多酚含量的变化 |
4.4.7 莲子褐变度(BD)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莲子汁加工工艺及其稳定性探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设备 |
5.3 方法 |
5.3.1 工艺流程 |
5.3.2 操作要点 |
5.3.2.1 原材料的选择 |
5.3.2.2 护色 |
5.3.2.3 胶磨 |
5.3.2.4 过滤 |
5.3.2.5 离心 |
5.3.2.6 淀粉酶处理 |
5.3.2.7 调配 |
5.3.2.8 灭菌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酶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
5.4.1.1 酶用量的影响 |
5.4.1.2 酶解温度的影响 |
5.4.1.3 酶解时间的影响 |
5.4.1.4 粉浆浓度的影响 |
5.4.2 酶解参数的优化 |
5.4.3 复合稳定剂的确定 |
5.4.4 pH 对饮料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 |
5.4.5 产品质量评价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莲子 PPO 的提取和纯化 |
6.1.2 莲子 PPO 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 |
6.1.3 莲子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理化变化 |
6.1.4 莲子汁饮料工艺的研究 |
6.2 展望 |
6.2.1 莲子 PPO 结构的研究 |
6.2.2 莲子 PPO 构效关系研究 |
6.2.3 莲子中色素前体物质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鲜切生姜褐变机理及保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生姜功能研究现状 |
1.1.1 生姜的主要化学成分 |
1.1.2 生姜的药理功能 |
1.2 鲜切果蔬的研究现状 |
1.3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 |
1.3.1 褐变底物 |
1.3.2 褐变相关酶 |
1.3.3 鲜切果蔬褐变控制 |
1.4 本研究立题的依据 |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及方法 |
2.1 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 BD、PPO、POD、PAL、总酚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2.3.1 生姜处理方法 |
2.3.2 褐变度的测定 |
2.3.3 PPO 粗酶提取及活性测定 |
2.3.4 POD 粗酶提取及活性测定 |
2.3.5 PAL 粗酶提取及活性测定 |
2.3.6 总酚含量测定 |
2.4 鲜切生姜褐变底物的分离及分析鉴定 |
2.4.1 生姜中酚类物质的提取 |
2.4.2 生姜甲醇提取物的薄层分离 |
2.4.3 生姜薄层分离物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
2.4.4 生姜薄层分离物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2.5 PPO 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
2.5.1 PPO 的纯化 |
2.5.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5.3 PPO 酶学特性研究 |
2.6 POD 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
2.6.1 POD 纯化 |
2.6.2 POD 酶学特性研究 |
2.7 PAL 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
2.7.1 PAL 纯化 |
2.7.2 PAL 酶学特性研究 |
2.8 化学抑制剂对鲜切生姜褐变度的影响 |
2.8.1 处理方法 |
2.8.2 褐变度测定 |
2.9 壳聚糖涂膜保鲜措施研究 |
2.9.1 壳聚糖涂膜液的配制 |
2.9.2 涂膜处理方法 |
2.9.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0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 BD、PPO、POD、PAL、总酚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3.1.1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 BD 的变化 |
3.1.2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 PPO 活性的变化 |
3.1.3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 POD 活性的变化 |
3.1.4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 PAL 活性的变化 |
3.1.5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总酚的变化 |
3.1.6 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 BD 与 PPO、POD、PAL、总酚的相关性 |
3.2 鲜切生姜褐变底物的分离及分析鉴定 |
3.2.1 生姜甲醇提取物的薄层层析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 |
3.2.2 生姜薄层分离物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3.3 生姜 PPO 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
3.3.1 生姜 PPO 的分离纯化 |
3.3.2 PPO 纯度检测 |
3.3.3 生姜 PPO 的酶学特性研究 |
3.3.3.1 底物浓度对 PPO 活性的影响 |
3.3.3.2 温度对 PPO 活性的影响 |
3.3.3.3 pH 对 PPO 活性的影响 |
3.3.3.4 PPO 热稳定性 |
3.3.3.5 抑制剂对 PPO 活性的影响 |
3.3.3.6 金属离子对 PPO 活性的影响 |
3.4 POD 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
3.4.1 POD 分离纯化 |
3.4.2 POD 纯度检测 |
3.4.3 POD 酶学特性研究 |
3.4.3.1 过氧化氢浓度对 POD 活性的影响 |
3.4.3.2 pH 对 POD 活性的影响 |
3.4.3.3 温度对 POD 活性的影响 |
3.4.3.4 POD 热稳定性 |
3.4.3.5 底物亲和性研究 |
3.4.3.6 抑制剂对 POD 活性的影响 |
3.4.3.7 金属离子对 POD 活性的影响 |
3.5 PAL 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
3.5.1 生姜PAL 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5.2 PAL的酶学特性研究 |
3.5.2.1 酶反应进程曲线 |
3.5.2.2 底物浓度对 PAL 活性的影响 |
3.5.2.3 温度对 PAL 活性的影响 |
3.5.2.4 pH 对 PAL 活性的影响 |
3.5.2.5 PAL 热稳定性 |
3.5.2.6 金属离子对 PAL 活性的影响 |
3.6 化学抑制剂护色措施研究 |
3.6.1 单因素试验 |
3.6.1.1 柠檬酸对鲜切生姜褐变度的影响 |
3.6.1.2 VC对鲜切生姜褐变度的影响 |
3.6.1.3 EDTA-2Na 对鲜切生姜褐变度的影响 |
3.6.1.4 L-半胱氨酸对鲜切生姜褐变度的影响 |
3.6.2 化学抑制剂护色措施优化 |
3.7 壳聚糖涂膜保鲜措施研究 |
3.7.1 壳聚糖质量分数对鲜切生姜褐变度的影响 |
3.7.2 壳聚糖质量分数对鲜切生姜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
3.7.3 壳聚糖质量分数对鲜切生姜 Vc 含量的影响 |
3.7.4 壳聚糖质量分数对鲜切生姜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3.7.5 壳聚糖质量分数对鲜切生姜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
3.7.6 壳聚糖涂膜对鲜切生姜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
(7)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催化特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PPO酶液的提取 |
1.2.2 PPO活性的测定 |
1.2.3 pH对PPO活性的影响 |
1.2.4 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
1.2.5 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
1.2.6 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
1.2.7 底物专一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2 pH对PPO活性的影响 |
2.3 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
2.4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5 Km和Vmax的确定 |
2.6 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
2.7 底物专一性 |
3 小结与讨论 |
(8)藕带多酚氧化酶性质及藕带保鲜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多酚氧化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多酚氧化酶的类型及作用机理 |
1.2 多酚氧化酶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
1.3 多酚氧化酶的相对分子质量(MW)及其测定 |
1.4 多酚氧化酶的结构 |
1.5 酶的化学修饰 |
1.6 影响多酚氧化酶特性的因素 |
1.6.1 不同底物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
1.6.2 pH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
1.6.3 温度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
1.6.4 抑制剂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
2 果蔬的护色及硬化研究 |
2.1 果蔬的护色 |
2.1.1 物理控制 |
2.1.2 化学控制方法 |
2.2 果蔬硬化研究 |
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藕带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 |
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藕带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 比活力的测定 |
2.4 藕带多酚氧化酶提取方法的选择 |
2.4.1 匀浆法 |
2.4.2 匀浆浸提法 |
2.4.3 丙酮法 |
2.5 藕带PPO的提取工艺和参数优化研究 |
2.5.1 提取单因素试验 |
2.5.2 PPO提取正交试验设计 |
2.5.3 粗酶液的硫酸铵分级沉淀 |
2.5.4 藕带多酚氧化酶的透析脱盐、浓缩 |
2.5.5 藕带多酚氧化酶柱层析纯化 |
2.5.6 藕带多酚氧化酶的Sephadex G-100柱层析 |
2.5.7 藕带多酚氧化酶分子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提取方法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 |
3.2 藕带PPO提取单因素试验 |
3.2.1 Tween80添加量对藕带PPO提取效果的影响 |
3.2.2 提取时间对PPO提取效果的影响 |
3.2.3 提取液pH值对PPO提取效果的影响 |
3.2.4 料液比对藕带PPO提取效果的影响 |
3.3 正交试验 |
3.4 粗酶液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分析结果 |
3.5 藕带多酚氧化酶的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 |
3.6 藕带多酚氧化酶的Sephadex G-100柱层析 |
3.7 藕带多酚氧化酶纯化过程 |
3.8 藕带多酚氧化酶分子量的测定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藕带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材料 |
1.1.2 试剂 |
1.1.3 仪器 |
1.2 方法 |
1.2.1 PPO酶学性质研究 |
1.2.2 PPO的化学修饰 |
1.2.3 PPO的结构表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PO的酶学性质研究 |
2.1.1 pH值对PPO活性的影响 |
2.1.2 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
2.1.3 温度对藕带PPO稳定性的影响 |
2.1.4 抑制剂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 |
2.1.4.1 抗坏血酸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 |
2.1.4.2 柠檬酸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 |
2.1.4.3 L-半胱氨酸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 |
2.1.4.4 氯化亚锡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 |
2.1.5 金属离子对PPO活性的影响 |
2.1.5.1 Cl~-、SO_4~(2-)对PPO活性的影响 |
2.1.5.2 金属离子对PPO活性的影响 |
2.1.6 PPO的Km值和Vmax值 |
2.1.7 PPO的化学修饰 |
2.1.7.1 PPO二硫键的化学修饰 |
2.1.7.2 PPO的氨基的化学修饰 |
2.1.7.3 PPO巯基的化学修饰 |
2.1.7.4 PPO羧基的化学修饰 |
2.1.8 PPO的结构表征 |
2.1.8.1 PPO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2.1.8.2 PPO的圆二色谱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藕带保鲜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原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原料预处理 |
2.2 藕带多酚氧化酶提取与活性测定 |
2.2.1 粗酶液的提取 |
2.2.2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2.3 藕带褐变度的测定 |
2.4 硬度的测定 |
2.5 藕带的护色处理 |
2.5.1 护色剂护色 |
2.5.1.1 护色单因素试验 |
2.5.1.2 护色正交试验 |
2.5.2 烫漂护色 |
2.6 藕带的硬化处理 |
2.7 贮藏试验设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藕带护色 |
3.1.1 藕带护色剂护色单因素试验 |
3.1.2 藕带护色正交试验 |
3.1.3 藕带的烫漂护色时间的确定 |
3.2 氯化钙浓度对藕带硬度的影响 |
3.3 藕带贮藏过程中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硬度的变化情况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莲藕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环境因素对其溶液构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莲藕褐变研究进展 |
1.1 莲藕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 莲藕褐变控制研究进展 |
1.3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
2 蛋白质溶液构象的研究进展 |
2.1 蛋白质的结构理论 |
2.2 研究蛋白质溶液构象的方法 |
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测定方法的比较 |
2.2 莲藕多酚氧化酶提取方法的比较 |
2.3 莲藕多酚氧化酶提取条件的优化 |
2.4 粗酶液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分析结果 |
2.5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柱层析纯化 |
2.6 莲藕多酚氧化酶纯度的SDS-PAGE鉴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莲藕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的分析 |
2.2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分子量 |
2.3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结构表征 |
3 讨论 |
第四章 微环境效应对莲藕多酚氧化酶溶液构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pH值对酶溶液构象的影响 |
2.2 环境温度对酶溶液构象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环境pH值对PPO溶液构象的影响 |
3.2 环境温度对PPO溶液构象的影响 |
第五章 莲藕多酚氧化酶与底物及抑制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莲藕多酚氧化酶与外源底物相互作用 |
2.2 莲藕多酚氧化酶与内源底物相互作用 |
2.3 莲藕多酚氧化酶与抑制剂相互作用 |
3 讨论 |
3.1 莲藕PPO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3.2 莲藕PPO与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莲藕PPO与GLK1、NADH的表达分析及互作结构域确定[D]. 李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ERF及NAC转录因子在莲藕采后褐变过程中的表达调控[D]. 谢君.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3]超高压对鲜切莲藕中多酚氧化酶特性的影响[J]. 侯会绒,孙兆远,孔令伟,林媛媛. 食品工业, 2017(12)
- [4]鲜切莲藕中褐变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J]. 权美平. 保鲜与加工, 2017(04)
- [5]莲子多酚氧化酶结构性质、莲子贮藏期间理化变化及莲子饮料开发[D]. 郑天闻. 南昌大学, 2014(02)
- [6]鲜切生姜褐变机理及保鲜关键技术研究[D]. 王兆升.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1)
- [7]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催化特性检测[J]. 何士敏,秦家顺,李鹏.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1)
- [8]藕带多酚氧化酶性质及藕带保鲜初步研究[D]. 荣保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9]莲藕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环境因素对其溶液构象的影响[D]. 胡婉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10]新鲜莲藕的采后生理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 蓝碧锋,廖春芳. 农产品加工,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