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阔步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

昂首阔步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

一、意气风发跨进新世纪第二年(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提出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倪志俊[2](2020)在《《我的四个外公》导演阐述》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时间节点,中国人口总量依然处于世界首位。其中,老年人口占据总人口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上升,比重不断加大,由此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问题牵涉多个主体,需要多层保障,多方携手联动,是个大的社会议题。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由于文化水平低、交通不便、谋生技能单一且低级等原因,发展落后尤其是经济发展不足,导致养老问题得不到有效重视,养老水平低下问题突出,相关问题亟需得到关注并落实解决。作者从农村养老问题进行切入,采用的是“真实电影”的纪录片制作模式,试图通过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的方式呈现出一幅幅真实且触动心弦的农村图景,希望能够尽可能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出现阶段农村养老的真实情况。为此,作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在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探索求真。前期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实地考察;中期的拍摄采访、筛选剪辑;后期的不断修改完善。用平行叙事的方式牵引着两条故事线,明线展现农村老人“生活之辛”的苦,暗线凸显苦中作乐“吾心可期”的甜。在苦与乐交织的日常琐碎背后,他们渴求的是怎样的精神家园。本片的四个主人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是作者的四个外公。相似的起点,差异化的人生,近似的人生终点。四个外公,四种境遇,四种生活,四种憧憬。我的四个外公年龄跨度在时间上超过二十年,是一段较长的时间阶段。在叙事时间的处理上采取两手抓的叙事逻辑。在以“年”为单位的叙事时间段内结合持续性的线性时间和存在于意识形态中的绵延性时间。物理时间的线性与绵延时间的持续性共同构筑本片的客观现实生活与主观内心活动。在持续性的线性时间表现中,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串连点,辅以意象在线性时间中的季节性变化。意象季节性的变化也与主人公的人生时间相呼应,使得叙事结构更加严谨。此外时间分体性的运用,使得本片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实则是对应关系,不同主体各异的人生,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是一代又一代的循环。

储福金[3](2018)在《念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生死龟走回这条谭家湾路,张晋中似乎嗅到了一种久违的气息,不是叶香,不是泥香,不是炊香,不是药香,不是新香水之香,也不是旧木瓦之香。眼前的马路宽了,与城市其他的道路没多少不同,路灯亮了,水泥路上一片明亮。张晋中感觉那点气息,和早年昏黄的灯光与路灯杆的阴影牵连着,触及那宛如梦间的记忆。其实人的记忆并不完全真实,张晋中某一刻的记忆与别人提及的往往不一样,有时差距还离谱。

何雅静[4](2018)在《知识拜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高考叙事”(1977-1985)》文中指出“文革”的缺书、缺知识,让青年对“知识”怀有朝圣心理。可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青年对“知识”的看法从“知识崇拜”走向了“知识拜物”。借助高考,“知识”更多地停留在“器”的层面,成了达成各种目的的工具。当然,依旧有人追随知识的脚步以追求真理之光,但这种“拜物”情结愈演愈烈。可以说,80年代中期以后的“高考叙事”都可以溯源于此。本文也基于此来探讨新时期文学“高考叙事”(1977—1985)中的“知识拜物”现象,即权力崇拜、英雄情结和女性特有的罗曼蒂克。第一章讲述农村男青年高考背后的权力崇拜:通过高考解决“吃”的问题,暗含乡村饥饿叙事背后的经济政治话语;完成“泥腿子”与“公家人”的身份转换,揭露城乡二元制度和“城”与“乡”的对立;承担家族的延续和复兴,彰显乡土社会的家族权利。第二章讲述城市男青年高考背后的英雄情结:通过高考返城,昭示劳动崇拜和政治乌托邦的幻灭;打破“成分论”,实现“二等公民”的翻身,伴随着对身份确认和自我认同的焦虑;开启第二人生,续写青春之歌,充满英雄色彩。第三章讲述除上述之外,女性独有的罗曼蒂克:文学作品的影响下,通过高考“出走”,逃离闭塞的生存空间,被遮蔽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寻求“门当户对”的婚姻,上演丫鬟被少爷相中或小姐倾心落难书生的戏码;追求“知识+美女”式的情爱,效法“才子+佳人”“革命+恋爱”的恋爱模式。与西方“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知识崇拜”(不排除也存有“知识拜物”)相较,我国高考中的“知识拜物”使人深思。通过“高考叙事”来关照当下的“高考”“知识”与“知识界”,也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唐明华[5](2016)在《海耕——一个农耕民族的沧浪之歌》文中提出公元1894年9月17日,当北洋水师的战舰在晨曦中醒来的时候,四十五岁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迎来人生最后一个生日。天公作美,风和日丽,邓世昌像往常一样巡阅完毕,他手扶舷栏,引颈眺望,恍惚中,耳边响起四女小婷嫩嫩的声音:等爹爹生日的时候,我给您唱好听的歌儿。一缕淡淡笑影从邓管带的眼波里溢出,绽成深秋里一朵盛开的墨菊。就在这时,号角响了。十二时许,中日两国舰队在鸭绿江口外的黄海迎头相撞。顿时,阴风怒号,樯倾楫摧,惊天地、泣鬼神。弹尽援绝之际,邓世昌回首西望,双膝跪地。随即,二百四十余弁勇亦悉数跪倒。邓世昌仰

谢燕红[6](2016)在《以现代化为名 ——“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与主体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任务特别艰巨特别复杂的历史进程。在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关头,所有领域都被一个中心吸附,都简约成为一个领域服务的功能——都是民族独立解放的工具。民族独立解放裹挟一切,或者说民族总动员,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随着民族独立解放任务的达成,社会各领域的自性必然呈现,并且必然或迟或早走上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领域何时并如何突破被裹挟的路径依赖,自觉寻找、获得自性,并且一步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就是一个可以观察的进程。文学也不例外。1976年文革的结束,一方面是拨乱反正,一方面是新的进程的开启。在文学艺术领域,拨乱反正便是恢复十七年体制;新的进程的开启,便是告别革命现代性而代之以现代化的现代性。这个过程内部充满了张力。十七年体制内部原本就是具有张力的,文学艺术的自性追求是一种抑制不住的趋势。从依附于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到被制度地整合进社会教化民众的阶层,作为工具存在的为革命的文学(即工农兵文学)转而依附于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成为为现代化服务的工具,这是一个小小的松绑。“新时期”文学前期,在现代化话语的加持下,文学领域的自性追求获得了某种合法性。但是,文艺通过为现代化服务而弃绝为革命服务的特殊路径,既是进步,也是留着辫子的进步(仍然是作为工具存在),需要观察的是如何在引入现代派(正是以现代化的名义)的过程中,文艺找到自性(不再作为工具,不再依附于国家政治)的过程。现代派文学的引入是文学获得自性的特殊路径,而这种特殊的获得自性的方式,也给文学带来了潜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新时期”前期,在现代化意识形态下,国家执政对文艺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的内在规约下,对自由(重申双百方针和尊重艺术规律)的承诺,使文学获得了一定的空间,却又是一个有限弹性空间。以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所说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概念作为参照系,从结构的、形态学的视野观察,则1985年之后的中国文学的基本结构、基本形态其实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近四十年之中国文学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独立空间是通过各方面力量的自我约束、自我限制为条件达致的;因以退一步为条件,中国文学的所谓自主、主体、自由是以某种缺失、缺席、缺位为前提的。同理,1990年代以后的文学变化仍然是1985年变化的某种再现、变奏。因此,某种程度的共时形态观而不是历时的变迁观有利于我们祛除时间的魅惑,祛除进步的错觉、进化的魅惑,更多了解形态背后的规定性内容。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集中考察“新时期”前期文学如何借现代化之名艰难摆脱束缚,逐步找到自性的过程;通过这一时期文学上的论争、事件、译介等,探讨在“现代化共识”之下,在文学获致松绑的历史时期,文学有限空间与畸变主体是如何慢慢生成的。各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重点探讨“新时期”前期,现代化共识的形成和现代化话语资源的建立。第二章主要探讨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平台上,执政党对文艺方针政策作出的新的承诺与规约。第三章以创作实践为例,探讨在文学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中心任务下,文学现代化要求的声张,即文学主体如何“借壳上市”。第四章以对《假如我是真的》等几个有争议的作品、电影剧本《苦恋》的批评为例,探讨“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的生成过程中诸多力量的参与。第五章探讨文学如何借“现代派”的引入获得主体。在现代化的口号之下,“现代派”在形式上是可以借鉴的。这一特殊的形式与内容剥离的引进“现代派”的方式,客观上给艺术带来了一定的自主性,同时也给文学带来了潜在问题。

刘京京[7](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徐则臣[8](2013)在《耶路撒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平阳从傍晚五点零三分开始,十一个小时十四分钟,黑暗,直到急刹车,火车猛然停下。初平阳在睡眠的惯性里梦见自己穿过挡板,被扔到了隔壁的硬卧包厢里。惊醒的同时他听到有人尖叫,也有人因为情况紧急陡然放大了呼噜声,还有人放

孙淑芳[9](2012)在《鲁迅小说与戏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鲁迅小说研究,基本是把鲁迅小说“当作小说”来研究的,而本论文则从“跨艺术”的角度,即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的视角来阐释、解读、研究鲁迅小说。本论文一方面采用“传记学”方法梳理鲁迅进行戏剧艺术活动的事实,一方面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在鲁迅小说中考察戏剧艺术的“痕迹”,然后用戏剧艺术的一些思想、原理、技巧去透视、研究鲁迅小说,在寻求戏剧艺术为鲁迅小说所增加的新的特质和美学品格的同时,从新的角度对鲁迅小说中所包含的沉深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发掘。本论文在研究鲁迅与戏剧艺术关系的基础上,主要从人物、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四个方面,以追求相同或相似的的美学效果为逻辑基点,深入研究了鲁迅小说与戏剧艺术的关系。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依据鲁迅有关戏剧方面的着述,对其一系列的戏剧活动特别是其戏剧批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述。可以说,鲁迅与戏剧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对戏剧的内容和形式从整体上来看也是相当熟悉的,尤其是家乡绍兴自古即发达的戏剧,给了鲁迅沁入骨髓的文化熏染。对群体意识痼疾的反抗使鲁迅最终没有进行真正的戏剧艺术创作实践,然而戏剧对鲁迅的创作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融入了许多戏剧艺术的质素。第二章研究“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就表面而言,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与戏剧具有直接的关系,从其联系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看戏者、唱戏者、演戏者和谈戏者。这些人物与戏剧的关系虽然不同,但都不仅寄寓了深刻而丰富的意义,而且,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戏和唱词的选择还都紧扣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从而使戏剧的原初含义与经现实语境过滤后的含义所形成巨大的张力,构筑了小说更为丰厚的艺术意味。从深层次来看,鲁迅将矛盾冲突这一戏剧性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塑造中,但是鲁迅更注重人物内在的戏剧性,他通过人物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人物思想逻辑的非正常性与荒谬性,人物命运的突转,充分表现出人物内在矛盾冲突的精神世界及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展示了人物普遍处境的戏剧性。第三章探讨“鲁迅小说的语言与戏剧”。鲁迅小说的人物话语基本上采用戏剧式直接展示的方法。话语有一种摆脱了叙述主体的影响而“自行其是”的幻象,仿佛是对象自身越过了话语主体的中介而“直接”同我们见面,因而具有一种客观性、生动性。人物的话语也明显地体现出戏剧话语的特点——不仅显示人物的性格,更具有很直观的动作性。而这种具有动作性的人物话语,不仅指向人物的生存状态,更指向人物的精神状态。鲁迅小说语言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就是具有很强的色彩感,鲁迅小说在色彩语码的使用上着力凸显了白、黑、红三种基本颜色,这三种颜色是绍兴戏剧中角色装扮上惯用的颇具特色的色彩搭配,是鲁迅深为激赏的颜色,赋予了鲁迅独特的精神观念,形成了其极具个性的颜色隐喻化认知形式。鲁迅小说大量运用颜色词与中国戏曲中装扮色彩一样都具有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力、引发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调动接受者的情绪情感等多种艺术功能。第四章研究“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第一节从时空结构上研究鲁迅小说与戏剧所具有的相似的美学追求。鲁迅小说对故事时间的巧妙安排,体现了鲁迅崭新的时间观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鲁迅小说以场景与省略交替的戏剧化节奏改变了小说的常规,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作者追求客观、直观、写实的审美理想。鲁迅小说采用现在时的基本时态所表现出来的戏剧艺术特性,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时态功能上的观念。第二节从情节结构上研究鲁迅小说所追求的戏剧艺术效果。鲁迅小说不仅存在着紧凑精炼、集中整饬的戏剧化外部情节结构,还存在着承载深层意蕴的内部情节结构。鲁迅小说的内外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具有同构性,它们的构成形态都属于“完成性和非完成性之间辩证的统一”。但从构成的意义上来看,它们又具有根本的异质性。鲁迅小说这一独具匠心的结构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结构的重大突破。第五章研究“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戏剧”。鲁迅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鲁迅小说的“无背景”方法与鲁迅小说的“油滑”手法两个方面。鲁迅自觉地借鉴了戏曲背景的虚拟手法,不仅使小说背景简洁传神,富于写意性,而且充分发挥着表演的效能。在小说背景的展现上,鲁迅积极借鉴了中国戏曲背景的表现方法,均采取了动态的展现。鲁迅小说中的“油滑”并非产生于偶然事件,它是鲁迅深受民间戏曲影响,借鉴戏剧艺术审美经验所独创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运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和运用叙述者风趣幽默的评论两个方面。“油滑”手法的运用不仅获得了如同丑角插科打诨,以滑稽姿态对现实进行揭露和讽刺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具有如同中西方戏剧有意制造观众与舞台生活幻景的距离,引导读者对作品整体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价的间离效果。总之,戏剧的影响和戏剧因素的渗入,为鲁迅小说带来了戏剧艺术的审美效果,增添了新的美学特质,也使鲁迅小说在主题意蕴的开掘上呈现出特有的表现力。鲁迅小说对戏剧艺术的吸收、融合和创新,拓展了中国小说诗学的领域,为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乃至繁荣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思路与范式。

蒋巍[10](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指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二、意气风发跨进新世纪第二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气风发跨进新世纪第二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1
    2
    3
    4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1
    2
    3
    4
    5
第三章九人班底
    1
    2
    3
    4
    5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1
    2
    3
    4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1
    2
    3
    4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1
    2
    3
    4
    5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1
    2
    3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1
    2
    3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1
    2
第十章退地风波
    1
    2
    3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1
    2
    3
    4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1
    2
    3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1
    2
    3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1
    2
    3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1
    2
    3
    4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1
    2
    3
尾声

(2)《我的四个外公》导演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行业应用情况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手段
    (六)、可行性分析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的四个外公》创作缘起
    第一节 主人公的选择
        (一)、留守养
        (二)、残疾养
        (三)、务工养
        (四)、务农养
    第二节 创作主题的探寻
        (一)、生来为农
        (二)、人到老年
        (三)、老来何养
第二章 《我的四个外公》创作过程
    第一节 主题概述
    第二节 人物建构
    第三节 创作切入点
    第四节 伦理叙事
    第五节 以情动人
第三章 《我的四个外公》叙事手段
    第一节 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客观叙事
    第二节 影片结构-多重线索,交叉叙事
        (一)、外部结构:以时间为主线多重线索交叉叙事
        (二)、内部结构:层层递进叙事结构
    第三节 叙事语言-视听结合,忠于现实
        (一)视觉:忠于现实的客观记录
        (二)听觉:同期声和解说的有效结合
    第四节 时空范围-叙事的场域
        (一)、农村--叙事时空
        1.同质重复的循环时间观念
        2.异质重复的循环时间观念
        (二)、时间--叙事逻辑
        1.时间绵延性与线性结合
        2.时间分体性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创作手记

(4)知识拜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高考叙事”(1977-198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考—知识—权力崇拜
    第一节 民以食为天
    第二节 从生死场走向希望的田野
    第三节 百年世业在读书
第二章 高考—知识—英雄情结
    第一节 劳动乌托邦的失效
    第二节 二等公民的翻身
    第三节 青春之歌的续写
第三章 高考—知识—罗曼蒂克
    第一节 娜拉们的出走
    第二节 门当户对的婚姻
    第三节 “知识+美女”式爱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以现代化为名 ——“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与主体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时期文学”作为问题
    二、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四、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与现代化的重启
    一、历史过渡期的文学场
    二、从“革命现代性”转向“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 文学空间的建构:现代化的承诺与规约
    一、国家文艺方针与政策的调整
    二、执政党的文学承诺与文学空间的拓展
    三、执政党的文学规约与文学空间的设界
第三章 为了现代化:创作者的现实选择与实践操作
    一、为“四个现代化”和个人创造精神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艺”
    三、“放”与“艺术规律”
第四章“现代化共识”下政治权力的冲动与自律
    一、“剧本创作座谈会”及围绕三个剧本的争论
    二、“《苦恋》事件”
    三、文学管理者的把关和创作者的自我审查
第五章 以现代化为名:“现代派”的引入与文学获得主体的特殊方式
    一、“现代派”的“暗中”出场
    二、认识价值加艺术的二元论
    三、徐迟的辩护:有“现代化”必有“现代派”
    四、高行健、冯骥才等人的策略:“中国的现代派”
    五、两种话语之间:“现代派”的中国境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7)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一、亦师亦友型
        二、分庭抗争型
        三、平淡授受型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一、互帮互爱型
        二、矛盾竞争型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余论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9)鲁迅小说与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小说与戏剧
第一章 鲁迅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所从事的戏剧活动
        一、观看戏剧演出
        二、翻译绍介外国戏剧
        三、开展戏剧批评
        四、购买戏剧书籍、进行戏剧研究
    第二节 鲁迅的戏剧与人生观
        一、深入揭批中国旧戏中“瞒和骗”的文化本质
        二、彻底否定“善扮”与“愿看”的戏剧人生
        三、全力倡导新文化、新人生
    第三节 鲁迅的戏剧艺术实践与文艺选择
        一、强调个体意识,反对群体意识的文艺价值观念
        二、鲁迅文艺选择的深入思考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的直接关系
        一、看戏者
        二、唱戏者、演戏者
        三、谈戏、论戏者
    第二节 人物普遍处境的戏剧性
        一、人物关系设置的戏剧性
        二、人物思想逻辑的戏剧性
        三、人物生存状态及命运的戏剧性
第三章 鲁迅小说的语言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话语与戏剧
        一、“自然”对话的动作性
        二、个人独白的动作性——人物内心话语表达的戏剧化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的语言与戏曲中的装扮色彩
        一、白色
        二、黑色
        三、红色
        四、其它色彩
第四章 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叙事时间与戏剧
        一、鲁迅小说的叙述时距与戏剧的演述时距
        二、鲁迅小说的现在时态与戏剧的舞台现在时
    第二节 鲁迅小说的情节结构与戏剧
        一、鲁迅小说外部情节结构的戏剧化
        二、鲁迅小说的双重情节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
第五章 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背景的简单化与中国戏曲的空台艺术
        一、戏曲与小说中背景的所指与设置特点
        二、鲁迅小说背景与戏剧背景的虚拟手法
        三、鲁迅小说背景与戏剧背景的动态展现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的“油滑”手法与戏剧
        一、“油滑”的内涵、作用及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二、“油滑”与中国戏曲中丑角的关系
        三、“油滑”与戏剧的间离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中西方小说借鉴戏剧艺术的历史演绎概述
附录2:“鲁迅与戏剧”研究综述
附录3:“其他小说与戏剧”研究述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意气风发跨进新世纪第二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我的四个外公》导演阐述[D]. 倪志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念头[J]. 储福金. 作家, 2018(07)
  • [4]知识拜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高考叙事”(1977-1985)[D]. 何雅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海耕——一个农耕民族的沧浪之歌[J]. 唐明华. 时代文学, 2016(05)
  • [6]以现代化为名 ——“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与主体的生成[D]. 谢燕红. 苏州大学, 2016(08)
  • [7]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8]耶路撒冷[J]. 徐则臣. 当代, 2013(06)
  • [9]鲁迅小说与戏剧[D]. 孙淑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10]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标签:;  ;  ;  ;  ;  

昂首阔步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