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抵制三方安全会谈(论文文献综述)
任慈[1](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徐苹苹[2](2020)在《政治冲突与国际贸易 ——韩国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中韩两国作为地理上的邻邦,历史上的宗主,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文化、历史、地理甚至种族等方面都有很多共通之处,而同属东亚大国的相似地位,使得中韩关系的成为世界政治关系中的重要一环。1992年中韩建交,两国关系开始飞速发展,为构建21世纪东北亚新秩序、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中韩关系也是世界中的双边关系,其走向必然受世界局势、大国关系、国家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韩关系跌宕起伏,波折不断,海洋权益冲突、传统文化申遗争端等事件,都给中韩两国的双边政治关系以及经济合作产生了不良影响,中韩关系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甚至下滑。其中2016年底发生的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事件,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引发中国官方及民众的强烈谴责与不满,2017年2月中国国内民众不满情绪升级,爆发出抵制包括乐天在内的韩国企业及商品的抵制活动,给中韩之间的经济往来带来不小的冲击,并且萨德事件给中韩关系带来的倒退至今也未完全恢复。国际政治关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突发的政治冲突事件究竟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走向,具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效应,这些连锁效应又会持续多久,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国际贸易问题。本文以中韩萨德事件政治冲突为例,构建了萨德事件影响中韩贸易的双重差分模型,主要使用了中韩及其他相关国家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的两位数产品贸易数据,探究萨德事件是否确实给韩国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且在基准回归后安排了安慰剂检验,增加回归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另外,文章还对萨德事件对中国的进口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事件分析,研究是否发生了向第三国的贸易转移。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的消费者抵制运动使得韩国向中国的出口损失幅度达到近30%,受影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可替代性较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研究的结果同时显示,韩国对华电子产品贸易并未受到萨德事件冲突的影响,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表明,萨德事件中中国官方态度仍然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对韩国向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更多的来自民间自发性消费抵制。研究结果表明,冲突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使得第三方出口国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萨德事件中受益,这些国家扩大了对华出口。但是这种进口替代效应具有短期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消失。本文揭示了政治冲突对国际贸易可能带来的影响,启示中韩两国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政府层面沟通对话,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建立应对突发国际政治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同时建议中国政府应该加速产业转型,降低进口依赖度,促进进口渠道多样化,同时积极拓展新的贸易合作伙伴,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崔剑楠[3](2020)在《1953年伊朗政变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伊朗开展了从英国手里收回石油利权的石油国有化运动。高涨的伊朗民族主义情绪和复杂的现实政治相碰撞,将摩萨台推上了伊朗首相的宝座。与此同时,进入冷战牌局的美国希望将伊朗纳入西方阵营,以便更好地抵御苏联。在和摩萨台政府近两年的磨合失败后,美国联合英国发动了推翻摩萨台政府的政变,最终建立起了以伊朗国王巴列维为首的新独裁政府。这场政变埋下了伊朗人对美国不满的种子,推动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也对今日的美伊关系造成了间接影响。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系统详细地展现出美国在政变前后的政策演化轨迹,也就无法从本质上较为清晰地认识美国政策的盲区和不足,更无法为今日的美伊关系提供镜鉴。本文以最新解密的美国外交关系文件为主要材料,辅之以其他相关材料来探讨上述问题。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美伊关系的历史沿革,以及二战后美国对伊政策转向冷战的轨迹;第二章阐述了美国与摩萨台政府斡旋的过程,以及美国如何走向了推翻摩萨台的立场;第三章阐述了美国筹备、实施政变的过程,以及帮助伊朗新政府善后的努力,最终美国成为伊朗地缘竞合的最大赢家。在这一时期的美国对伊决策中,冷战意识形态始终是指导思想。然而,冷战意识形态从未被美国高层所反思和批判,这种强大的推动力源于冷战意识形态自身的缺陷以及美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体量的巨大推动力,这为今日的美伊关系留下了殷鉴。
张文涛[4](2020)在《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系统研究。中东地区毗邻欧洲,扼守东西方交通要道,加之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西方列强争夺的目标。在欧洲殖民扩张过程中,中东地区被纳入欧洲国家发起建立的国际组织体系中,从而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便利。中东地区虽然被动地加入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组织,客观上中东地区也成为国际组织最早的诞生地之一。近代以来,中东地区历次重大事件都与国际组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创立为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了解决国际关系争端等新思路。二战即将结束时,中东地区率先建立了区域性国际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随着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以及阿拉伯海湾合作委员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开始在中东国际舞台上出现,在调解阿以冲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促进中东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国际组织也与中东地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国际组织极为活跃的地区。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选题以国际组织联合会(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UIA)发布的《国际组织年鉴》(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为工具,以22个阿拉伯国家加上土耳其、伊朗、以色列、阿富汗和塞浦路斯等5个中东地区国家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国际组织年鉴》中正式注册的69862个国际组织以“中东”、“阿拉伯”、“伊斯兰”、“穆斯林”、“犹太”、“锡安”等关键词及27个国家与其首都为注册地进行检索,梳理出976个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同时,本研究对与国际组织相关的档案、文献、文集、专着、论文、网站、报道等材料进行整理,梳理出中东区域以外的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的活动情况,整体研究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作用,并对不同类别的国际组织在中东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特点和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文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系统研究。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类型和分布情况,论述了在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冲击、欧洲国际组织的影响和中东民族国际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中东地区国际组织产生的过程以及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陈述了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活动现状。本研究按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两大类别,根据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从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四个维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分类研究。论文第二章论述了近代以来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分别阐释了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重点论述了国际联盟、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深度参与中东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和平、教育、文化等事务的历史过程,论述了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非洲联盟等中东区域以外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中东地区的互动关系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等中东区域内国际组织在中东追求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历程中的历史作用。论文第三章论述了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参与中东区域治理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大量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事务,成为中东国家和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实施区域治理,解决中东问题的有力助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与政府开展合作的同时,也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在民主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与政府产生分歧,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对国际非政府组织采取严格控制政策,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的发展遇到瓶颈。论文第四章总结了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特点,并对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治理体系,在中东国际事务中作用明显。中东区域以外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中东事务的制度更加完善,方法更为规范,而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则呈现出矛盾复杂化,难以形成合力的特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区域治理方面,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探索。结论部分是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认为中东地区国际组织参与中东事务和中东地区治理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国际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国际组织虽然在协调和解决中东各种问题和复杂矛盾的效能方面还不明显,但总体来说,无论是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参与中东事务和中东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中东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论文的文献及附录部分列出了976个在国际组织联合会正式注册的中东地区国际组织名单,读者和相关研究者可以按照国家查询不同国际组织建立的时间及总部的位置,有助于提供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整体面貌和具体信息。附录部分还提供了相关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及重大相关活动时间,有益于为以后有关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积累资料。
艾伦·林奇,杨辉[5](2019)在《美国与中苏联盟(1950-196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后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美国东亚政策的历史性和决定性的失败。美国对中国相继采取接触政策(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打入"楔子")、极限施压政策、核武压力等,目的都在于分裂中苏同盟。然而,在中苏同盟实际破裂之后,美国方面却没有及时、正确地认识到,这就有了后来越南战争的升级。美国国内政治的逻辑,使得其对待在欧洲的共产主义(区别对待)和在亚洲的共产主义(坚决遏制),截然不同。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亚洲地区高度程式化,并日益固化为其国内政治中的"冷战公理",虽明显充满偏见,但无人能加以挑战,因为代价太高。尼克松-基辛格政府抓住越战失利的机会,加上二人对美国国内局势的掌控和高超的外交技巧,才得以短暂实施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不过"冷战公理"的根系仍在。
胡杰[6](2019)在《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前瞻与预防》文中研究指明对华战略博弈的政治需求、提升英国在亚太影响力的安全需求、彰显全球性大国地位的心理需求,共同构成了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的主要动机。英国通过中英战略对话对中方立场进行外交试探,利用香格里拉对话会了解各方政策走向和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并可能借助同盟友的合作既实现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又避免过分刺激中国。此外,五国联防组织的存在构成了英国驻军亚太的法理基础,七国集团则为英国在南海搅局提供了机制保障。中国应冷静观察和分析英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各种动向,在坚决反对英国成为南海问题新的域外国家因素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利用英国分化西方阵营。
邱琳,吕军燕,王珏,唐璇,李东旭,沈练斌,房珂珂,姚百慧[7](2018)在《法国外交文件选译(二)》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推动冷战时期法国外交史的研究,本辑刊第14辑刊载了《法国外交文件选译(一)》,本文为选译续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编译时译者尽量保持了档案的原貌,发表时编辑做了一定删节。
王楠[8](2017)在《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异常引人注目,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亦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史的重要篇章。本文以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当代巴勒斯坦历史为立足点,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以1948年、1964年、1987年、2004年为分水岭将其发展轨迹划分为五个阶段,力求勾勒出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兴衰起伏的完整脉络,探寻巴勒斯坦人未能实现民族自决及建国目标的原因所在,为解读现状提供深刻的、历史的视角。第一章探讨了巴勒斯坦人由奥斯曼认同向巴勒斯坦认同的转变及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分析了巴勒斯坦人在1936年起义失败后重新回归暴力及在1948年战争中未能建国的原因。第二章探究了巴勒斯坦难民保留民族身份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努力,论述了本土人士接受阿拉伯国家统治的原因及表现,介绍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随后的社会发展及各类精英团体的政治活动。第三章分析了巴解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获得内外合法性的过程,探讨了巴解组织领土目标、利益维护手段及战略重心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构建实践的因素。第四章讨论了因提法达发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分析了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兴起的原因、政治主张及其同世俗派别的关系,探讨了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的原因、特点及效用。第五章分析了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主要内容、面临的挑战及成绩与不足,探讨了后阿拉法特时代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与决裂,评述了加沙事变后法塔赫对西岸的治理及入联的外交博弈。结论部分总结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六个特征及其消极影响:第一,民族认同多变,这使巴勒斯坦人一度将民族自决事业的领导权让给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战争中只顾举家避难,是造成民族灾难的重要原因。第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温和化和极端化并存,温和手段无法使对手屈服,极端手段则破坏了他们的国际形象,使之被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第三,中央机构权威有限,其后果在于既无法自上而下地贯彻指令,也不能约束反对派的言行。第四,精英团体的分化与分裂并存,几大派别几乎均发生多次分裂与重组,各派别领导层的权威严重不足,宗派主义普遍存在。第五,族群分化明显,巴勒斯坦人在地理上分为流亡者和本土居民,在年龄上分为老一代和青年一代,两种分化皆造成路线之争,加大了内耗。第六,经济民族主义长期缺失,造成政治民族主义异常发达却忽视了民族独立所需的经济基础,形成依赖以色列经济的思维定式,后患无穷。这些特征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重大缺陷,亦是造成民族独立事业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刘若楠[9](2016)在《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解释的核心困惑是,东南亚国家为何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普遍采取对冲战略而非制衡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研究发现,东南亚国家作为典型的中小国家有着较为强烈的对冲倾向,即希望并行不悖地发展与邻近大国的安全关系,以缓解其安全依赖和独立自主两个目标之间的内在张力。不过,这种对冲倾向能否转化为政策实践则受到邻近大国安全竞争性质的显着影响。具体而言,在大国对抗性竞争时期,东南亚国家几乎没有对冲的战略空间,追随特定大国因此成为其普遍选择;在不存在大国安全竞争的时期,东南亚国家则普遍寻求弱化既有的安全依赖。而在大国包容性竞争时期,东南亚国家普遍具备对冲的战略空间,奉行对冲战略因此成为这些国家的普遍趋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安全竞争呈现出典型的包容性特征,东南亚国家因此获得了较为充裕的对冲战略空间,对冲战略随之成为这些国家的普遍选择。研究表明,中美包容性竞争主要源于中国崛起进程中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安全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源于美国的综合实力优势,更来自于美国的东亚安全保护体系。通过提供安全保护,美国赢得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盟友和安全伙伴对其主导地位的认可和支持。为缓解美国安全保护体系的压力,中国一方面尽力维持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另一方面坚持睦邻友好政策,深化与东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从而塑造了中美包容性安全竞争的局面。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和安抚战略取得进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包容性竞争态势局部有所弱化。一方面,美国强化了其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存在,并随之促使其部分安全保护伙伴奉行更为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另一方面,中国为缓解压力在部分安全议题上采取了更为进取的政策。中美包容性竞争的局部弱化使得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空间有所缩小,对冲随之出现了分化。菲律宾和越南的对冲战略空间被显着压缩,菲律宾甚至转向制衡战略;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采取更为谨慎地平衡战略。而此前没有受到中美安全竞争影响的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国也开始因与一方接近而受到另一方的压力。不过,在美国实力优势较为突出及其安全保护体系得以延续的背景下,中美包容性竞争整体转向对抗性竞争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对冲倾向将能够得以延续。为塑造更为有利的地区安全环境,中国有必要在东亚主要安全问题上保持总体克制,同时恰当选择进取时机和对象。
闫德华[10](2015)在《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文中认为2010年11月大选后缅甸发生了重大转型,国家内政外交大政方针整体上发生了变化,外交成为缅甸转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大选后的缅甸新政府的外交非常活跃。国际社会对缅甸的转型也抱有期待,西方国家、缅甸周边国家、中国都积极与缅甸发展关系,期待与缅甸关系提升到新的层次以适应缅甸转型带来的诸多变化。缅甸的转型还在继续,缅甸的外交变化也在进行。本论文试图分析归纳2011年以来缅甸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与2011年前的缅甸外交结合,分析归纳缅甸外交的相关因素与问题;对2015年缅甸大选后的外交走势中的相关因素与问题进行分析。缅甸自独立以来长期奉行中立主义外交以期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国家发展的核心利益。缅甸中立主义外交有一些阶段性特征,如不结盟中立主义、闭关锁国的中立主义、平衡外交的中立主义等,但缅甸中立主义外交的核心是一贯存在的。中立主义外交将缅甸定位于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国家,自主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自主地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新政府组建以来,缅甸外交转型开始了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中立主义,积极、平衡、中立,成为缅甸外交的特征;缅甸希望以国家大政方针的转型带动外交活动空间的拓展,以积极、平衡的中立外交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重大跨越发展;促进缅甸国际形象和地位的提升。从缅甸外交的历史与2011年以来的现实来观察,缅甸外交有三个重要部分,即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与中国的外交。每个部分在缅甸外交中的功能作用不同:与西方国家关系决定着缅甸所能够拓展的国际活动空间;与周边国家关系是缅甸外交的平台,在这一平台缅甸展示地区重要国家的形象发挥地区重要国家的作用,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具体问题:与中国外交是缅甸外交的基本依托,在这一依托的基础上缅甸能够更好地发展与其他两个部分的外交。缅甸外交转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全面、平衡、积极地促进三个部分的外交整体上有重大提升,包括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中自1988年以来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民主”与制裁)形成的一组矛盾,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有所缓和,西方国家与缅甸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部分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但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并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是横亘在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间的根本性障碍。这一组矛盾的焦点是对缅甸政治转型的评判:缅甸认为缅甸已经实现并完成了政治转型和民主化,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完全解除对缅甸的制裁,积极、全面地与缅甸发展关系;而美国则认为缅甸的“民主化”还远为完成,以制裁保持对缅甸的压力。这一组矛盾的实质是两国对缅甸转型认识的差距,缅甸希望以转型促进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全面发展国家间正常化关系,而美国等则希望以缅甸的转型为契机推动缅甸政权发生变化、完全成为其战略布局中的棋子。围绕缅甸新的大选问题,美国与缅甸关系自2014年5月以来有所降温。周边国家印度、泰国和东盟组织在2011年以来与缅甸关系的发展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上相互支持如东盟支持缅甸提前承担轮值主席国,二是经济合作深入推进如印度和泰国在缅甸的特区建设项目的推进,三是边境治理的加强如缅甸与泰国、印度在边境综合安全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都有新的合作举措。周边国家与缅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三个层面:一是印度、泰国等与缅甸民主派包括昂山素季保持联系,在缅甸“民主化”问题上,印度、泰国的态度虽然与美国有别但也积极关注缅甸的民主化问题;二是国际环境与局势的变化,如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国际金融等经济局势、美国的压力等都会对周边国家与缅甸发展关系产生影响;三是国内局势,如泰国政局2014年的变化就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冲击。中国与缅甸在2011年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都积极巩固、提升相互关系以适应缅甸转型后的外交局势;在经济上两国重视推进重大项目的合作,中缅油气管道在2013年建成并试运营,但有的重大项目出现了波折如密松水电站等遭搁置、莱比塘铜矿项目一度停滞、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受挫;两国边境治理合作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军队间和执法部门间的合作得到加强。中国与缅甸关系的发展面临缅甸外交新格局、缅甸国内政治环境的压力与挑战,两国政府和执政党之间以增强沟通来保持相互关系的稳健发展。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缅甸外交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缅甸的国家政治转型还在进行,缅甸的外交转型也还在进行,包括2015年大选对缅甸外交的影响。
二、将抵制三方安全会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将抵制三方安全会谈(论文提纲范文)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旨 |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
一、“华人问题” |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
小结 |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
二、争夺人才 |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
小结 |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
二、选择留学生 |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政治冲突与国际贸易 ——韩国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政治关系对贸易的影响的相关文献 |
第二节 研究消费者抵制行为对经济的影响的相关文献 |
第三节 国际贸易学中引力模型的相关文献 |
第三章 萨德事件影响中韩贸易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消费者敌意理论 |
第二节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
第三节 从众压力 |
第四章 中韩政治关系发展历程及萨德事件始末 |
第一节 中韩政治关系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韩关系的走势分析 |
第三节 萨德事件始末 |
第五章 韩国萨德事件影响中韩贸易的模型与数据 |
第一节 萨德事件影响中韩贸易的双重差分模型 |
第二节 韩国萨德事件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假设与模型 |
第三节 相关数据来源和处理说明 |
第六章 韩国萨德事件影响中韩贸易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萨德事件影响中韩贸易的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双重差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韩国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产品层面的影响 |
第四节 韩国萨德事件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文章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产品层面) |
致谢 |
(3)1953年伊朗政变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材料和路径 |
第一章 美伊关系回顾与美国对伊冷战政策的初成 |
第一节 美伊关系回顾:美国介入伊朗事务的过程 |
第二节 美国对伊冷战政策的初成与初步运用 |
第二章 美国对摩萨台政府非暴力政策的失败 |
第一节 美国支持摩萨台与调停英伊关系的受挫 |
第二节 美英替换摩萨台政府的失败 |
第三节 美国决定推翻内外交困的摩萨台政府 |
第三章 政变实施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完善对伊政策与筹备政变 |
第二节 美国实施政变的基本过程 |
第三节 美国协助善后与支持国王掌管伊朗 |
结论 |
中英文翻译对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类型及分布 |
第一节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冲击 |
二、欧洲国际组织的延伸 |
三、中东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 |
四、国际会议及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制度日臻成熟 |
第二节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类型与分布 |
一、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 |
二、中东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三、区域外国际组织在中东的分支机构 |
四、中东区域内国际非政府组织 |
五、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的分布 |
小结 |
第二章 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一节 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历程 |
一、19 世纪初至“一战”前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萌生 |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三、“二战”后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 |
第二节 中东地区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一、国际联盟、联合国及其分支机构在中东地区的活动 |
二、不结盟运动与中东 |
三、伊斯兰合作组织与中东 |
四、世界贸易组织与中东 |
第三节 中东地区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一、中东区域外政府间国际组织 |
二、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 |
小结 |
第三章 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 |
第一节 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一、宗教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
二、欧洲国际非政府组织理念的传入 |
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影响 |
四、现代化的冲击 |
五、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整合 |
第二节 中东地区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一、与政府联系密切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影响力显着 |
二、人道主义国际非政府组织数量众多 |
三、人权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举步维艰 |
第三节 中东地区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一、人道主义国际非政府组织占据主导地位 |
二、行业协会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快速增长 |
三、民主政治类国际非政府组织举步维艰 |
小结 |
第四章 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和成效 |
第一节 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 |
一、政府间国际组织已形成庞大的治理体系 |
二、联合国在中东区域治理体系中“一枝独秀” |
三、经济社会领域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的新方向 |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 |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表现突出 |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杂乱无章 |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区域治理中的严峻挑战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成效评价 |
一、联合国在中东区域治理中地位突出 |
二、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分布不均、效果差异较大 |
三、区域外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方法日臻完善 |
四、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难成合力 |
五、国际组织成为国家利益角逐的平台 |
六、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美国与中苏联盟(1950-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美国对华政策的地缘政治背景(1900-1948年) |
美国对中苏结盟前景的回应(1948-1950年) |
美国“楔子”分裂战略起源——如何打破中苏同盟(1949-1950年) |
艾森豪威尔结束中苏同盟的策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加最大压力 |
中苏同盟的现实(1950-1955年) |
中-苏-美关系中的核因素 |
谁是第一 |
美国对中苏分裂的回应——升级越南局势(1961-1965年) |
结语 |
(6)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前瞻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的提出和表现 |
1.1 政治宣示 |
1.2 外交施压 |
1.3 军事合作 |
1.4 巡航南海 |
二、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的动机和收益 |
2.1 动机分析 |
(1) 政治需求:对华战略博弈, 在中美间保持平衡 |
(2) 安全需求:维护所谓的地区稳定, 提升英国在亚太影响力 |
(3) 心理需求:难掩历史情结, 体现英国仍具大国地位 |
2.2 收益分析 |
(1) 在对华战略博弈中寻机谋求主动权 |
(2) 巩固英美同盟, 减少“脱欧”震荡 |
(3) 提升英国对亚太安全事务的话语权 |
三、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的路径和成本 |
3.1 路径分析 |
(1) 中英对话:逐步确定英国的外交活动空间 |
(2) “香会”发声:突出南海议题, 了解各方立场 |
(3) 借力盟友:军事合作彰显所谓南海“航行自由” |
第一, 暗中支持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 |
第二, 不排除英法联合巡航南海的可能。 |
第三, 利用日本作为军事存在的支撑点。 |
(4) 五国联防:为英国驻军亚太提供法理基础 |
(5) 七国集团:为英国搅局南海创造机制保障 |
3.2 成本分析 |
(1) 政治成本:严重恶化中英关系 |
(2) 外交成本:稀释英国外交资源 |
(3) 军事成本:有限军力难堪重负 |
四、结 语 |
(8)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民族主义的学理简析 |
第一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现代萌发 |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间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的变化 |
一、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形成的社会基础 |
二、奥斯曼认同的渐趋衰落 |
三、昙花一现的大叙利亚认同 |
四、巴勒斯坦认同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 |
一、巴勒斯坦人维护民族利益的早期斗争 |
二、大规模武装斗争的首次高潮——1936-1939年大起义 |
第三节 失之交臂的巴勒斯坦民族自决与建国 |
一、巴勒斯坦人重返温和路线 |
二、联合国分治决议使巴勒斯坦人走向暴力冲突 |
三、巴勒斯坦土地纷争的暴力解决——巴勒斯坦战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几近沉寂(1948-1964) |
第一节 巴勒斯坦难民民族身份的保留 |
一、巴勒斯坦难民的艰难处境 |
二、难民保留巴勒斯坦民族身份的努力 |
第二节 阿拉伯国家统治巴勒斯坦的合法化 |
一、外约旦夺得巴勒斯坦人代表权 |
二、一体化进程中西岸社会自治的发展 |
三、埃及管理下加沙地带难民社会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
第三节 巴勒斯坦世俗精英政治团体的活动 |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泛民族主义政治团体的代表 |
二、约旦共产党——唯一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政党 |
第四节 伊斯兰政治团体的兴起 |
一、穆斯林兄弟会在西岸的活动 |
二、解放党的社会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起(1964-1987) |
第一节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组织化 |
一、巴解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二、主要政治派别主张简介 |
三、巴解组织获得合法性 |
第二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务实变化 |
一、领土目标的变化 |
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调整 |
三、战略重心向被占领土的转移 |
第三节 构建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
一、巴解组织与约旦的聚散离合 |
二、巴解组织与黎巴嫩教派政治的碰撞 |
三、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的单向关系构建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多维发展(1988-2005) |
第一节 被占领土大众民族主义的首次高潮——因提法达 |
一、因提法达爆发的背景考察 |
二、因提法达特点分析 |
三、因提法达影响简析 |
第二节 政治伊斯兰主义对官方民族主义的初步挑战 |
一、政治伊斯兰主义的勃兴 |
二、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政治主张 |
三、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早期活动 |
四、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对世俗派别的有限挑战 |
第三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和平进程实践 |
一、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之因 |
二、巴以和平进程的特点 |
三、巴以和平进程的效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实践与挑战 |
第一节 阿拉法特时代的国家构建实践 |
一、国家构建实践的基本内容 |
二、民族历史重构与民族历史教育 |
三、对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评价 |
第二节 后阿拉法特时代国家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 |
二、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决裂 |
第三节 加沙事变后法塔赫的国家构建努力 |
一、法塔赫对约旦河西岸的治理 |
二、巴勒斯坦申请联合国成员国身份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绪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3.2 对冲的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
1.3.3 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国家对冲战略的既有解释路径 |
2.1 地区环境 |
2.2 国内政治 |
2.3 国家和精英的认知 |
2.4 跨层次分析 |
2.5 评估与反思 |
第3章 大国安全竞争态势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空间 |
3.1 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倾向 |
3.1.1 东南亚国家的中小国家属性 |
3.1.2 东南亚国家寻求安全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 |
3.2 东南亚国家对冲的战略空间:邻近大国的安全竞争态势 |
3.2.1 大国对抗性竞争 |
3.2.2 大国包容性竞争 |
3.2.3 大国竞争不存在 |
3.3 小结 |
第4章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 |
4.1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压力 |
4.1.1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的构成 |
4.1.2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的层级与变化 |
4.1.3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对中国的安全压力 |
4.2 中美包容性安全竞争与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 |
4.2.1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与中国安抚战略的形成 |
4.2.2 中国安抚战略与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空间的出现 |
4.3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变化 |
4.3.1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 |
4.3.2 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空间的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菲律宾和越南的对冲战略 |
5.1 菲律宾 |
5.1.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菲律宾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5.1.2 中美包容性竞争的加剧与菲律宾对冲战略转向 |
5.1.3 对菲律宾对冲战略竞争性解释的回应 |
5.2 越南 |
5.2.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越南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5.2.2 中美包容性竞争的加剧与越南的对冲战略 |
5.2.3 对越南对冲战略竞争性解释的回应 |
5.3 小结 |
第6章 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对冲战略 |
6.1 新加坡 |
6.1.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新加坡的对冲战略空间 |
6.1.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新加坡的对冲战略 |
6.2 印度尼西亚 |
6.2.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印尼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6.2.2 2002 年至2010年印尼在中美之间的对冲 |
6.2.3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印尼的对冲战略 |
6.2.4 对印尼对冲战略竞争性解释的回应 |
6.3 马来西亚 |
6.3.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马来西亚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6.3.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马来西亚的对冲战略 |
6.4 文莱 |
6.5 小结 |
第7章 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对冲战略 |
7.1 泰国 |
7.1.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泰国对冲战略空间的拓展 |
7.1.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泰国的对冲战略 |
7.1.3 对泰国战略行为其他解释的回应 |
7.2 缅甸 |
7.2.1 亚洲金融危机至2011年前缅甸的战略空间 |
7.2.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缅甸的对冲战略 |
7.3 柬埔寨和老挝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未来研究方向 |
8.3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实意义 |
三、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史学着述对缅甸外交的分析 |
二、对缅甸独立后到2010年大选前的对外关系的研究 |
三、2011年以来缅甸的对外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线路和方法 |
一、研究线路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主要观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缅甸政治转型及其外交变化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的进程及其外交目标 |
一、缅甸政治转型的进程 |
(一) 2010年是缅甸政治转型的标志性年代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政治转型的重要进程 |
(三) 缅甸政治转型的性质 |
二、缅甸政治转型中的主要议题 |
(一) 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 |
(二) 民族平等、团结和国家政治统一 |
(三) 民生问题和经济发展目标 |
三、缅甸政治转型的外交目标 |
(一) 摆脱国际政治压力实现与西方关系正常化 |
(二) 解除经济制裁、封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三) 全面改善国际环境融入国际社会 |
第二节 缅甸2010年以前的外交政策 |
一、吴努时期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
(一) 吴努时期中立主义外交的内涵 |
(二) 吴努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实践及其特点 |
(三) 吴努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目标 |
二、奈温时期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
(一) 缅甸重申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
(二) 奈温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实践及其特点 |
(三) 奈温时期缅甸外交的目标 |
三、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政策 |
(一) 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政策 |
(二) 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关系 |
(三) 外交转型的努力 |
第三节 2011年以来缅甸的外交 |
一、2011年以来缅甸的外交成就 |
(一) 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二) 与周边国家关系继续加强 |
(三) 对外经济关系的深化与拓展 |
二、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及其政策的特点 |
(一) 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活动的特点 |
(二) “平衡”“自主”外交政策思维的新体现 |
(三) 内政转型与外交转型 |
三、缅甸外交政策的要素及其外交走势 |
(一) 外交决策者:军人的主导地位及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 |
(二) 国际格局与缅甸外交政策取向 |
(三) 外交议题及其发展走势 |
第二章 缅甸与美国及其盟友关系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前美国对缅甸政策和两国关系 |
一、1950-1962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
(二)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 缅甸对美国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二、1962-1988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表现 |
(二)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 缅甸对美国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1988-2010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阶段 |
(二) 两国关系的特点 |
(三)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四) 缅甸对美国的政策 |
(五) 美国与缅甸关系的焦点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美国对缅甸的关系和政策 |
一、缅甸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 |
(一) 缅甸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 |
(二) 缅甸对美国政策 |
(三) 美国对缅甸政策 |
二、两国间的问题及发展走向 |
(一) 缅甸的“民主化”问题 |
(二) 美国的制裁等压力 |
(三) 围绕“民主”与制裁的失落感 |
三、美国亚太战略及对缅甸关系 |
(一) 美国亚太战略对缅甸美国关系的影响 |
(二) 中国印度因素对缅甸美国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缅甸与美国盟友关系及其相互政策 |
一、缅甸与欧盟外交 |
(一) 1988-2010年缅甸与欧盟关系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欧盟关系 |
(三) 影响双边关系的主要因素 |
二、缅甸与日本关系 |
(一) 1988-2010年缅甸与日本关系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日本关系 |
(三) 影响缅甸与日本关系的因素 |
第三章 2011年以来缅甸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关系 |
第一节 缅甸与东盟关系 |
一、2010年以前缅甸与东盟的关系 |
(一) 1988年以前缅甸与东盟的关系 |
(二) 1988-1997年缅甸与东盟关系 |
(三) 1997-2010年缅甸与东盟关系 |
二、缅甸与东盟自2011年以来的关系 |
(一) 双边关系 |
(二) 多边关系 |
(三) 缅甸政治转型为缅甸与东盟关系释放出的活力 |
三、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前景 |
(一) 东盟发展与缅甸关系的核心要素 |
(二) 缅甸发展与东盟关系的政策取向 |
(三) 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一、2010年以前缅甸与泰国的关系 |
(一) 历史上缅甸与泰国关系 |
(二) 1948—1962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三) 1962—1988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四) 1988-2010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二、2011年以来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一) 政治关系的平稳发展 |
(二) 经贸合作的加强 |
(三) 缅甸政治转型对缅甸泰国关系的影响 |
三、缅甸与泰国关系的前景 |
(一) 地理相邻对缅甸泰国关系的影响 |
(二) 国家政治局势和政府(政权)变化 |
(三) 国际环境 |
第三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关系 |
一、缅甸与印度关系的发展历程 |
(一) 缅甸印度历史上的长期交往 |
(二) 1948-1988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三) 1988-2010年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二、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一)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政治安全关系的发展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经济关系的发展 |
(三) 2011年以来两国关系的特点 |
三、缅甸与印度关系的发展趋势 |
(一) 外交政策及其判断 |
(二) 地缘因素 |
(三) 国际环境 |
第四章 缅甸与中国关系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前与中国关系 |
一、独立后到1988年的双边关系 |
(一) 1950-1962年间的中缅关系 |
(二) 1962-1988年间的中缅关系 |
二、1988-2010年间缅甸与中国关系 |
(一) 缅甸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
(二) 中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 |
(三) 缅甸对中国关系的重点及政策 |
三、中缅关系的历史遗产 |
(一) 形成了和平共处、相互友好、相互依托的关系 |
(二) 呈现出阶段性调整的特征 |
(三) 国家间关系的政治心理、民族心理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中国的关系 |
一、两国关系的发展特点 |
(一)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 互联互通与经济关系发展 |
(三) 多边机制中协调配合的新发展 |
二、2011年以来中缅关系的政策 |
(一) 政治关系的巩固与应变 |
(二) 合作领域及其重点 |
(三) 多边关系及多重变化 |
(四) 中国的期待与担忧 |
三、缅甸发展与中国关系的重点和政策 |
(一) 对中国的整体外交定位:战略依托 |
(二) 国内需求及其对中国的政策 |
(三) 国际活动的需求及其对中国的政策 |
第三节 中缅关系的前景 |
一、缅甸政治局势变化与中缅关系前景 |
(一) 缅甸现政权的政治走势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 民主派政治力量的活动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三) 缅甸政治中间力量的活动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国际环境变化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一) 缅美关系与中缅双边关系 |
(二) 缅印关系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三) 日本在缅甸的经济外交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三、重大问题的走势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一) 经济摩擦及常态化复杂化的可能性 |
(二) 边境治理中的问题与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将抵制三方安全会谈(论文参考文献)
-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政治冲突与国际贸易 ——韩国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分析[D]. 徐苹苹. 南京大学, 2020(02)
- [3]1953年伊朗政变前后的美国对伊政策研究[D]. 崔剑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D]. 张文涛. 西北大学, 2020(07)
- [5]美国与中苏联盟(1950-1965年)[J]. 艾伦·林奇,杨辉. 俄罗斯研究, 2019(06)
- [6]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前瞻与预防[J]. 胡杰. 太平洋学报, 2019(03)
- [7]法国外交文件选译(二)[J]. 邱琳,吕军燕,王珏,唐璇,李东旭,沈练斌,房珂珂,姚百慧.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8(02)
- [8]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D]. 王楠. 西北大学, 2017(06)
- [9]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D]. 刘若楠. 清华大学, 2016(11)
- [10]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D]. 闫德华. 云南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