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瘟病拮抗细菌有效成分的初步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燕银芳[1](2021)在《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真菌病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普遍、危害性最强的病害之一,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导致病原真菌产生了抗性、造成了药剂残留,引起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天然源杀菌剂与环境相容性好,低毒且易降解,故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这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选取传统中草药厚朴与啤酒花,采用生长速率法,结合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评价了所选中草药中的活性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核盘菌、灰葡萄孢、禾谷镰孢菌和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并初步探究了两者的抗菌机理。最后评价了厚朴中的活性化合物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现将主要内容分述如下:1.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本章采用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从厚朴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因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可达2.18μg/m L,明显优于商业化杀菌剂戊唑醇(EC50=3.07μg/m L),故探究了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抗菌机制。形态学研究表明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和线粒体。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造成了线粒体及相关功能基因的上下调,特别是影响了ATP的合成。最后,用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和厚朴酚通过促进活性氧的大量产生,破坏了细胞膜电位,进而破坏线粒体的功能。这一过程影响了菌丝细胞的呼吸作用,并破坏了TCA循环,最终抑制ATP的生成。此外,和厚朴酚还会损坏菌丝细胞膜,从而加速菌丝体的死亡。2.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机制研究本章评价了药食两用植物啤酒花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异戊烯基黄酮异黄腐酚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评价了异黄腐酚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体内抗菌活性。因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均很强,其对菌丝生长的EC50可达4.32μg/m L,故探究了其对灰葡萄孢的抗菌机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通过破坏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来发挥抗菌作用。最后,用RT-qPCR、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异黄腐酚可能存在多种作用方式,其通过影响呼吸作用,破坏了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导致ATP合成受阻,影响菌丝的生长。另外,其通过产生氧化胁迫,造成了膜脂过氧化伤害,进而破坏细胞膜,加速了菌丝体的死亡。3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本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在质量比为1:1时对五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Wadley(1967)公式评价了复配效果,结果表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复配效果较差,但对其他四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对灰葡萄孢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另外,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的复配效果优于厚朴酚的复配,其中,和厚朴酚与萜烯的复配效果最好,这为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孙正祥,郑通文,毛国庆,刘璐,陈东,周燚[2](2021)在《稻瘟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文中认为为筛选得到对稻瘟病有良好防效的拮抗细菌,为稻瘟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菌源。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 Chiu, Shang et Su)及其根际分离细菌,通过平板对峙、离体叶片试验和盆栽试验筛选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拮抗菌株,测定其产胞外酶活性,并经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对节白蜡及其根际共分离得到193株细菌,经平板筛选得到7株对稻瘟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菌,其抑制率为62.53%~75.47%,其中菌株YZU-S033和YZU-S061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在离体叶片试验中对稻瘟病的防效较强,分别为81.7%和69.4%。在盆栽试验中,菌株YZU-S033和YZU-S061的菌体悬浮液显着降低了稻瘟病的发病率,减轻了该病害的发病程度,其防效分别可达69.8%和64.0%,与对照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这2株拮抗细菌均能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其中YZU-S061还可分泌嗜铁素。经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YZU-S033和YZU-S061均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结果表明菌株YZU-S033和YZU-S061对稻瘟病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
刘连盟[3](2020)在《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代表的各种病害每年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水稻病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化学防治的重新认识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杀菌剂因其环境友好、安全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在水稻病害防控上表现出光明的前景。本研究评估了两株不同类型的生防潜力菌芽孢杆菌H158和链霉菌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生防效能,并解析了其生防机制。在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互补性的基础上,以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菌-剂混用)增效为指导思想,筛选得到两个生防菌株与化学杀菌剂的三种增效组合,并对相关的增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16S r DNA及gyr B序列等信息将H158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58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效果,可达83.3%和75.6%,能在MSGG、PDA(B)和PSA(B)等多种培养基上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并表现出一定的溶菌能力。H158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H158的对峙培养可引起稻瘟病菌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尤其表现在脂类代谢等通路上。H158在田间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都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在38.4-50.1%之间。H158与化学杀菌剂混用性能良好,增效作用最明显的是其与嘧菌酯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和与戊唑醇混用对稻曲病防治,增效系数分别为1.9和0.36。H158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对稻米品质和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还有所提升。2.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 I)与H158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以嘧菌酯+H158组合防效最好,最高达88.8%;肟菌酯+H158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最高达3.7。三种Qo I类杀菌剂对H158毒性很低,在低于200 mg L-1的浓度下还能促进其生长,其中嘧菌酯对H158的亲和作用最强。Qo 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肟菌酯表现出一定的促定殖作用。在培养前期(0-48h),肟菌酯可促进H158生物膜结构的生长和成熟;肟菌酯对H158引起的水稻ISR的影响不明显,其增效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H158生长、定殖和提高抗逆性。3. 戊唑醇+H158混用组合仅在戊唑醇64.5 g a.i.ha-1的低用量下才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而在更高用量水平下表现出拮抗作用。戊唑醇对H158具有一定的毒性,50 mg L-1的浓度即可抑制其生长,且能明显抑制H158生物膜的形成,在超过25 mg L-1的浓度下无法形成生物膜结构。该混用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增强水稻ISR是两者混用的主要增效机制。4. 利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将一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的放线菌(HSA312),鉴定为阿洛杰链霉菌(Streptomyces araujoniae)。该菌株仅对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在56.7-51.1%,对其他病原菌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率在22%以下。HSA312具有一定的溶菌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和植株定殖能力,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HSA312可引起病原菌大量基因下调表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A312对稻瘟病防效较高,最高达52.2%,但对其他病害防效不明显。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强烈,其中附着胞最为敏感,浓度为107 cfu m L-1时已能完全抑制附着胞的形成。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情况下,HSA312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防效最高达83.9%。HSA312与多种化学药剂的混用性能不佳,但与三环唑混用对叶瘟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品质和加工性能的研究表明,HSA312发酵液处理后对稻米品质和稻谷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粘性和精米率等一些性状上还有所提升。5. HSA312+三环唑组合对叶瘟的防治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不够稳定,而在穗颈瘟的防治上增效作用稳定,两年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和1.2。三环唑对HSA312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6天后仅超过160 mg L-1的浓度才能对菌落大小造成影响。三环唑对HSA312对稻瘟病菌的抑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对峙下HSA312对稻瘟病菌菌丝转录组影响也比较有限。HSA312+三环唑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预示水稻ISR是该组合的主要增效机制。本研究的完成不仅为基于H158和HSA312及其与化学杀菌剂增效组合的相关药剂研发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杀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周胜男[4](2020)在《两种深海细菌脂肽的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测定》文中认为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人们将目标逐渐转向更为安全的生物农药。而微生物来源的生物农药因其来源广泛、工艺简单、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良特征而被广泛关注。本研究拟从深海微生物中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其内容如下:本实验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到大量的海洋细菌菌株,并以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为指示菌筛选到两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抑制效果的菌株,根据16S rRNA序列测定将此两菌株分别命名为Bacillus sp.wsm-1和Bacillus sp.CS30。发酵液经酸化、甲醇浸提、硅胶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得到了较纯的抗菌物质。氨基酸组成分析和串联质谱分析表明Bacillus sp.wsm-1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两个相差一个-CH2的iturin类环状脂肽,属于同系物,其氨基酸序列为β-氨基脂肪酸-天冬酰胺-丝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与之前报导的iturin类脂肽序列存在差异,被初步认定为新的iturin类脂肽,并命名为C14 iturin W和C15 iturin W。Bacillus sp.CS30产生的脂肽属于surfactin类脂肽,产生的两个同系物分别命名为surfactin CS30-1和surfactin CS30-2。为了检测脂肽同系物间生物活性的差异及相应机制,本研究以稻瘟病菌为指示菌测定了C14 iturin W和C15 iturin W的抑菌浓度及对稻瘟病菌菌丝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15 iturin W的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C14 iturin W,且C14 iturin W和C15 iturin W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质泄露和细胞死亡。此外,因surfactin CS30-2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活性,本研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应的亚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肿瘤细胞经surfactin CS30-2处理后,肿瘤细胞伪足脱落,细胞呈现球状,且胞内细胞质泄露严重。鉴于同系物C14 iturin W和C15 iturin W之间的抑菌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在进行菌株Bacillus sp.wsm-1发酵条件的优化时,在筛选出的最佳培养基NB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碳源、氮源和氨基酸,并分别测定它们对C14 iturin W和C15 iturin W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的添加大都可以提高C14 iturin W的产量,但对C15 iturin W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氮源的添加中,胰蛋白胨的添加对这两个同系物都显示出明显促进作用,可将其认定为是最佳添加氮源;六种氨基酸的添加对两种同系物的产量大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所筛选到的两株海洋细菌菌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对其抑菌活性的测定、作用机制探究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等方面可为其未来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杨美华[5](2020)在《几种抗稻瘟病生防菌的活性及其物质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稻瘟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目前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依靠选育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的手段,由于稻瘟病菌易发生变异,生理小种繁多,选育抗病品种需要较长时间等原因,抗病品种应用也收效甚微;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虽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隐患。生物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无残留等特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选项。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8株生防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生防活性(菌株的遗传稳定、菌株发酵液的耐酸碱、耐高温、抗紫外线等)评价,明确活性菌株;通过大量发酵富集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并进行单体化合物提纯分离,明确活性菌株的物质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明确候选菌株平板对峙法初步筛选活性菌株。为了筛选获得具有抗稻瘟病的活性菌株,利用课题组前期获得了8株生防菌株(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e4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F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3、缺陷假单胞菌(Brevundimonas bullata)hd13、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he14、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d213、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EB-2)进行平板对峙筛选。结果发现菌株D1、he41、he14对三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生长抑制均大于61%,H3次之,抑制率〉57.6%,F2最低,抑制率为〉54%,其余3种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为更进一步明确菌株的活性,将具有活性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对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发酵液,检测其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结果发现当发酵滤液浓度达到32%时,菌株D1、he41、he14、H3的无菌发酵滤液对三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菌丝抑制率均达90%以上,抑菌效果显着,当发酵液浓度为64%时,菌株D1、he14、H3、he41的无菌发酵滤液均能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抑制率达100%,由此表明菌株D1、H3、he41、he14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7、ZC11、ZG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生防活性评价。为了探究候选生防菌株是否具有开发为生防菌剂的潜力,因此对菌株D1、H3、he41、he14进行了活性的遗传稳定、抗紫外线稳定、耐高温、耐酸碱及菌株he41的温室防效实验,结果显示,(1)菌株D1、he41、he14、H3经转接培养30次,所有的生防菌对三种稻瘟病菌的抑菌率都在70%~100%之间。(2)将菌株D1、he41、he14、H3的发酵液经p H值3~11的条件处理后,抑菌率为51%至95%,在紫外灯(30W)下照射6 h后,发酵液抑菌率仍达到75%至95%之间,经121℃高温处理后,菌株he14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率65%至82%,而菌株D1、he41、H3发酵液经40℃处理后对稻瘟病菌则无抑制作用。用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对菌株D1、he41、he14、H3的无菌发酵滤液进行检测,发现菌株D1、he41的发酵液中可能存在部分抗菌蛋白类物质。(3)用菌株he41的菌体对稻瘟病进行苗叶瘟防治,当菌体浓度为4×109cfu/ml时温室防效略高于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防效,生物农药防效为25.27%,菌株he41的防效为29.79%。由此表明,菌株D1、he41、he14、H3均具有针对稻瘟病开发生防菌剂的潜力。2、单体化合物分离为了明确活性菌株抗菌的物质基础,本论文选取了活性最好的he41菌株进行了发酵产物的化合物分离。通过TLC实验筛选、反复常压硅胶柱层析等方法,一共分离获得了4个单体化合物和一个混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波普分析、质谱(MS)分析鉴定了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1: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六氢-3-(2-甲基丙基),化合物2:3-异丁基-6-甲基-2,5-哌嗪二酮,化合物3:3-异丁基-6-(丙-2-基)哌嗪-2,5-二酮,化合物4:3,6-二-(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为了明确分离获得的单体化合物是否具有抗病活性。将单体化合物及混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只有化合物1对水稻纹枯病有微弱的抑菌活性,混合物对稻瘟病菌及猕猴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由此表明菌株he41的代谢产物还有待继续探索。
单潇潇[6](2020)在《稻瘟病生防菌的筛选及活性物质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来源于土壤和植物根茎的细菌为研究对象,基于牛津杯法筛选出了对稻瘟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评估其生防效果,接着对菌株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分析,考察了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为微生物生防剂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石油醚、正丁醇和乙酸乙酯依次对11种供试菌株发酵液进行萃取,牛津杯法考察33种萃取物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菌株WRN032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瘟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0 mg/m L时,抑菌圈直径为22.31 mm。2.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并评估了其生防效果。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 RNA鉴定试验,菌株WRN032被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瘟病菌的生防效果很强。随着发酵液萃取物浓度升高,抑菌率也明显增加,最小浓度为0.0625mg/mL时,抑菌率为60.5%。活性物质在温度25~80℃、pH1.0~7.0之间保持稳定,对紫外光不敏感,常温下贮存48h,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基本不变。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析,考察了活性纯化物的抑菌效果,并对其进行了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鉴定。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Unitary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75 nm,乙腈-水(0.1%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段流速,柱温25℃。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发酵液样品的分析及后续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纯化后的活性物质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与75%三环唑可湿粉剂相似,抑菌效果较强,质谱分析得出了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40.2左右。
孙露[7](2020)在《植物真菌病生防菌的筛选和发酵优化及活性成分分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土壤来源的芽孢杆菌和植物来源的病原真菌为研究对象,基于牛津杯法进行抑菌交叉筛选,对优良菌株设计试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同时根据活性追踪法对其萃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牛津杯法对芽孢杆菌与植物病原真菌进行抑菌交叉筛选。10种芽孢杆菌发酵液经石油醚、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共获得30种芽孢杆菌萃取物,以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指标,考察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Bacillus drentensis 15600的石油醚、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分别对禾谷镰刀菌、稻瘟病菌和灰霉菌有抑制效果,Bacillus bataviensis 15601的正丁醇萃取物对稻瘟病菌和稻巨座壳菌均有抑制效果,Bacillus cucumis 101566的正丁醇萃取物对稻瘟病菌有抑制效果,Bacillus tequilensis WRN032的石油醚萃取物对稻瘟病菌有抑制效果,且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禾谷镰刀菌、稻瘟病菌和稻巨座壳菌均产生抗菌效果。其中,Bacillus tequilensis WRN032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瘟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强,于1.0 mg/m L浓度下抑菌圈直径为8.78 mm。2、基于响应面设计法对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进行发酵优化。绘制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的生长曲线,以细胞OD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圈直径d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Plackeet-Burmann Design试验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经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确定优化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摇瓶装液量40%,葡萄糖浓度2%,摇床转速220 r/min,初始p H 6.5,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0℃。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在优化条件下的细胞生物量提高了186.63%,抑菌圈直径d增大了154.10%。3、基于活性追踪法,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色谱等方法对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薄层色谱法筛选得到洗脱剂体系为二氯甲烷:甲醇=99:1、99:5、99:10、99:99和0:99,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梯度洗脱获得二氯甲烷:甲醇=99:99(组分A4)和0:99(组分A5)两种组分对稻瘟病菌有抗菌效果,分别利用半制备色谱分离获得两种活性组分为R2和S2,且S2对稻瘟病菌生长抑制效果最好。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萃取物经分离纯化后的S2组分对稻瘟病菌的抑菌圈直径d比分离纯化前增大了37.70%。
姜庆雨[8](2020)在《两株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对油菜菌核病的生防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防治菌核病主要采取药剂防治,结合农业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是,由于化学药剂会给环境和生物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农业防治措施费时费力,人们逐渐把关注点转向环保且防效持久的防治手段上,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利用土壤生防菌和菌核内生菌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研究更为突出。为此,本学位论文就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的分离筛选、抑菌活性与菌株鉴定利用土壤稀释涂布法从安徽合肥市和芜湖市土样中分离筛选出5株生防细菌,经平板对峙测定,菌株TR-17抑菌活性最佳;从核盘菌菌核中分离筛选出6株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菌株NS-19遗传稳定性好抑菌效果强,两株生防菌平板对峙抑制率分别为74.45%和69.09%。根据菌株生长的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初步鉴定菌株TR-1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S-19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2.拮抗菌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抑菌谱测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与拮抗菌株对峙培养的核盘菌菌丝生长情况发现,受菌株TR-17影响的核盘菌菌丝变细,有断裂现象,菌丝分支不明显;受菌株NS-19影响的菌丝顶端膨大,菌丝纤细,菌丝形态畸变。通过分析此两株生防菌对1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谱,结果发现,菌株TR-17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抑制率分别达72.42%、93.79%和55.78%,NS-19对小麦全蚀病菌、葡萄灰霉病菌抑制率为92.41%和51.47%。可见,上述两株生防菌对于防治小麦全蚀病菌的抑菌率均在92%以上。3.拮抗菌最适生长条件,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和耐受性分析菌株TR-17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 H为6,28℃恒温培养48 h。能够利用多种碳氮源,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硝酸钠。TR-17无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效果随无菌发酵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减弱,TR-17无菌发酵液的EC50为4.634%,抑菌活性易受温度,p H,紫外照射处理的影响;菌株NS-19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初始p H 8,28℃恒温培养48h;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木糖和甘氨酸。NS-19无菌发酵液抑菌效果比TR-17无菌发酵液效果好,EC50为1.383%,发酵液耐受性也比TR-17强,同样条件处理,发酵液抑菌活性的降低幅度不及TR-17。4.拮抗菌无菌发酵液抑菌成分初步分析利用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无菌发酵液抗菌粗蛋白,测定对应蛋白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试验设计抗菌蛋白粗提物添加量均为10%,当硫酸铵饱和度为90%时,TR-17无菌发酵液提取出的抗菌蛋白抑制活性最高,为70.75%;当硫酸铵饱和度为70%时,NS-19提取的蛋白粗提物抑菌率最高,为44.38%。利用酸沉淀,甲醇抽提无菌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抑菌物质,经试验验证,两株拮抗菌的脂肽类粗提物抑菌活性均高于其蛋白粗提物,并且随着脂肽类粗提物浓度增加,抑菌活性相应增强,当TR-17脂肽类粗提物含量为2.5%时,抑制率即可达到81.88%。当NS-19脂肽类粗提物含量为4.5%时,抑菌率达到90.42%。所以初步确定,两株拮抗菌无菌发酵液的主要抑菌成分是脂肽类粗提物。设计合成脂肽类粗体物的基因引物,以菌株NS-19全基因组为模板能够扩增出脂肽类抗生素伊枯草菌素(Iturin)、芬芥素(Fengyc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的基因片段,结合LC-MS测定菌株NS-19脂肽类粗体物的物质成分,二级质谱匹配得出众多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物质,这些氨基酸是合成上述脂肽类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初步推断,NS-19提取的脂肽类粗提物单一抑菌物质可能包括伊枯草菌素(Iturin)、芬芥素(Fengyc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等。对菌株NS-19脂肽类粗提物采用琼脂孔扩散法进行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在10种供试病原菌中,抑菌条带宽度大于等于0.70 cm的病原菌有6个,分别为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小麦全蚀病菌(G.gramini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5.拮抗菌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影响两株拮抗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双皿倒扣对峙培养结果,菌株TR-17种子液稀释100倍涂布,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的抑制率达89.38%,经菌株NS-19同浓度种子液涂布,产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抑制率为64.06%。上述挥发性物质能够延缓核盘菌菌核萌发,但是不能完全抑制菌核萌发。6.离体叶片试验和盆栽防效试验经菌株TR-17和菌株NS-19无菌发酵液喷雾处理后的离体叶片,接种核盘菌第1 d均没有发病,第2 d测得病斑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04 cm,0.78 cm,同时期对照组的病斑直径平均值达到1.69 cm。经NS-19脂肽类粗提物处理的离体叶片前2 d没有出现病斑。利用上述发酵液和脂肽类粗提物分别喷雾处理盆栽油菜叶片与盆栽植株茎基部,防效效果显着,温室(25℃)放置,3组处理组叶片均没有发病,对照组叶片第2 d病斑大小平均值为2.23 cm;经菌株TR-17发酵液处理的植株茎基部有轻微发病,发病油菜茎基部表皮小面积腐烂,其他两组处理组没有出现病症,对照组植株茎基部表皮均大面积溃烂,植株猝倒,叶片枯萎。
刘婷婷[9](2020)在《稻瘟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首,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目前,尚未有根治稻瘟病的理想药剂,微生物生防制剂因其绿色无污染等特性越来越被关注。本研究从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水稻稻瘟病拮抗菌,并对其进行功能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生防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进一步通过盆栽实验来验证其功能,主要发现如下:1.稻瘟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从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56株有益功能菌,获得一株对稻瘟病原菌有高效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命名为TL-007,测序鉴定为为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证实:放线菌TL-007可以使淀粉水解,分解几丁质,使明胶液化,能够产生吲哚乙酸和过氧化氢酶,最高耐盐度10%;平板拮抗实验表明,该菌对水稻稻瘟病、大豆黑斑病、白菜黑腐病、人参镰刀病、人参锈腐病以及大豆灰霉病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9.5%、81.48%、80.37%、82.66%、85.93%、76.37%。2.菌株TL-007液体发酵条件优化以抑菌圈直径作为响应值,先确定最佳单因素。进一步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影响发酵的几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玉米面浓度、蛋白胨浓度和接种量三个主要因素。再经过最陡爬坡试验以及box-Behnken设计法,得到上述三个因素的最佳值:接种量7.67%、玉米面16.69 g/L、蛋白胨1.87 g/L,获得抑菌圈直径为21.11 mm。3.菌株TL-007发酵液的盆栽抗病效果种子萌发实验中,放线菌TL-007发酵液对水稻种子有明显的促萌发作用,盆栽实验验证放线菌TL-007的抗病促生效果:经放线菌TL-007发酵液处理过的实验组病情指数低至39.67,防效49.67%;经放线菌TL-007单独处理后的水稻幼苗苗长、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高于对照组(CK),分别增幅30.98%、66.67%、181%、55.41%、250%、200%;经放线菌TL-007和稻瘟病共同接种处理后,水稻幼苗的苗长、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高于单独接种稻瘟病的处理组,增幅为20.32%、71.79%、71.43%、58.98%、83.33%、150%。以上说明放线菌TL-007对水稻幼苗有抗病促生作用,具有开发价值。
胡蓉[10](2020)在《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ZY-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生防潜能》文中提出湖北省枣阳市的水稻耕作以稻麦轮作模式为主,为探究稻麦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了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下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稻田土壤中纹枯菌的带菌量进行测定。从还田小区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ZY-1,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抗菌肽的基因检测、脂肽类抗菌物质的提取与鉴定,及其对纹枯病的生防潜力评估。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后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均有一定程度增高,其中水稻孕穗期秸秆还田田块碱解氮与速效钾的含量显着增高,分别比不还田处理增加10.50%和26.32%;还田田块的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所增加,其中丰富度增幅显着;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降低,而多样性略有增高;在门水平上,两种处理田块根际土壤的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的根际土壤共同含有595个细菌属和126个真菌属,秸秆还田田块含有123个特有细菌属和41个特有真菌属;在属水平上,秸秆还田田块的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相对丰度显着增高(P<0.05),分别比不还田增加96.11%和106.19%,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假节杆菌(Pseudarth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低32.13%和77.47%;秸秆还田田块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Pyrenochaetopsi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59%和1.40%,显着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P<0.05)。稻田土壤中水稻纹枯菌带菌量显着增高,在水稻孕穗期比不还田处理增高120.20%;秸秆还田后水稻纹枯病发生加重,病情指数比不还田处理增高18.10%-45.41%。2.从秸秆还田小区的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ZY-1菌株,该菌株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其发酵滤液可以显着抑制水稻纹枯菌菌丝的生长,导致菌丝膨大成畸形且尖端消解;经形态学观察、Biolog微生物快速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将ZY-1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CR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含有17种抗菌肽物质合成相关基因,包括泛革素(fen A、fen B、fen D)、依枯草菌素(ITUDI、itu D、itu A)、杆菌霉素(bmy B、bmy D、BAMC)、杆菌溶素(BACD、BACAB、BAC)、抗菌蛋白(hag、tas A)、ERISA、表面活性素(srf AD)和pmxc合成相关基因,其中泛革素(fen B)、依枯草菌素(ITUDI)、杆菌霉素(bmy D、BAMC)、杆菌溶素(BACD、BACAB、BAC)及抗菌蛋白(hag、tas A)这9个抗菌肽基因可转录表达;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到ZY-1发酵滤液中的脂肽类物质主要成分为泛革素(Fengycin B)和伊枯草菌素(Bacillomycin D);发酵滤液中的抗菌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对紫外光不敏感,耐碱性较好,而耐酸性较差;水稻离体叶片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ZY-1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在70.00%以上。本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中可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含量,显着提高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及稻田土壤的纹枯菌带菌量,水稻纹枯病发生加重。ZY-1菌株可产生脂肽类抗菌物质,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稻瘟病拮抗细菌有效成分的初步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瘟病拮抗细菌有效成分的初步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天然源活性物质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中草药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1 中草药提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2 中草药精油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3 中草药次生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3 天然源杀菌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应用 |
1.4 天然产物协同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厚朴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抗菌活性筛选 |
2.3.2 厚朴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
2.3.3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2.3.4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
2.3.5 和厚朴酚抗菌作用机理验证 |
2.3.6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
2.3.7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厚朴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2.4.2 厚朴提取物中抗菌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与含量测定 |
2.4.3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2.4.4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2.4.5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2.4.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
2.4.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和厚朴酚抗菌机理验证 |
2.4.8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
2.4.9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主要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筛选 |
3.3.2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3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
3.3.4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
3.3.5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
3.3.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及异黄腐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3.4.2 异黄腐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3.4.3 不同浓度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 |
3.4.4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5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
3.4.6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
3.4.7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8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
3.4.9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供试药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单剂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3.2 药剂混合后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2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核盘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3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灰葡萄孢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4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禾谷镰孢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5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稻瘟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纯化 |
1.3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 |
1.4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离体叶片筛选 |
1.5 拮抗细菌对稻瘟病的盆栽防效测定 |
1.6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产胞外酶活性测定 |
1.7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鉴定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
2.2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离体叶片筛选 |
2.3 拮抗细菌对稻瘟病的盆栽防效测定 |
2.4 拮抗细菌产胞外酶活性测定 |
2.5 菌株YZU-S033和YZU-S061的鉴定 |
3 讨论与结论 |
(3)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与植物健康 |
1.2 水稻病害 |
1.2.1 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
1.2.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4 水稻稻曲病发生与危害 |
1.3 生物杀菌剂及其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4.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5.2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机制 |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与应对 |
1.6.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
1.6.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缺陷的应对 |
1.7 水稻病害的化学防治 |
1.7.1 水稻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1.7.2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 |
1.7.3 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
1.7.4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2 菌株H158的鉴定 |
2.2.3 H158生物膜的形成 |
2.2.4 H158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5 H158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2.2.6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2.7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2.8 H158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试验 |
2.2.9 H158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10 H158处理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158的鉴定 |
2.3.2 H158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3 H158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生物膜结构 |
2.3.4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2.3.5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3.6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3.7 H158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8 H158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9 H158处理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2 品种和杀菌剂 |
3.2.3 QoI类杀菌剂与H158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 |
3.2.4 QoI类杀菌剂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3.2.5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2.6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2.7 与肟菌酯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158和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控上的增效作用 |
3.3.2 QoI类杀菌剂对H158培养状况的影响 |
3.3.3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3.4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5 肟菌酯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2.2 品种和杀菌剂 |
4.2.3 戊唑醇与H158混用对水稻曲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4.2.4 戊唑醇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4.2.5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6 与戊唑醇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158与戊唑醇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 |
4.3.2 戊唑醇对H158培养性状的影响 |
4.3.3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戊唑醇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2 菌株HSA312的鉴定 |
5.2.3 HSA312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5.2.4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的紫外线抗性 |
5.2.5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在植株表面的定殖 |
5.2.6 HSA312 对水稻ISR |
5.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5.2.8 HSA312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田间试验 |
5.2.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2.10 HSA312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5.2.11 HSA312处理水稻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5.2.1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HSA312的鉴定 |
5.3.2 HSA312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5.3.3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5.3.4 HSA312对紫外线抗性 |
5.3.5 HSA312在水稻植株上留存动态分析 |
5.3.6 HSA312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5.3.7 与HSA312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5.3.8 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5.3.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3.10 HSA312和不同药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5.3.11 HSA312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2.2 品种和杀菌剂 |
6.2.3 三环唑与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2.5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2.6 与三环唑混用对HSA312 引发水稻ISR的影响 |
6.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6.2.8 稻瘟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SA312和三环唑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6.3.2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3.3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3.4 三环唑对HSA312 水稻ISR的影响 |
6.3.5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6.3.6 水稻稻瘟病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与相关机理 |
7.1.2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3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4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与相关机理 |
7.1.5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4)两种深海细菌脂肽的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农药 |
1.1.1 微生物农药概述 |
1.1.2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
1.2 芽胞杆菌抗菌类脂肽物质的研究概况 |
1.2.1 芽胞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发展近况 |
1.2.2 脂肽类抗生素种类 |
1.3 芽胞杆菌抗菌脂肽分离纯化和鉴定研究 |
1.3.1 芽胞杆菌抗菌脂肽的检测鉴定 |
1.3.2 芽胞杆菌产生的抗菌脂肽的纯化鉴定 |
1.4 脂肽类活性物质抑菌作用研究 |
1.4.1 脂肽类活性物质对防治真菌性植物病害的研究近况 |
1.4.2 抗菌脂肽的抑菌机制探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海洋细菌菌株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海洋细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2.2 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海洋细菌菌株的筛选 |
2.2.3 海洋细菌菌株的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海洋细菌菌株的分离 |
2.3.2 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海洋细菌菌株的筛选 |
2.3.3 海洋细菌菌株的鉴定 |
2.4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海洋活性菌株的发酵和粗提物的制取 |
3.2.2 硅胶柱层析 |
3.2.3 HPLC分离纯化 |
3.2.4 活性物质的氨基酸分析 |
3.2.5 活性物质的质谱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活性菌株的发酵和粗提物制取 |
3.3.2 硅胶柱层析 |
3.3.3 HPLC分离纯化 |
3.3.4 活性物质的氨基酸分析 |
3.3.5 活性物质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3.3.6 活性物质的二级质谱分析 |
3.4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活性的测定及作用机制初探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1 主要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活性物质的抑菌浓度测定 |
4.2.2 SEM观察活性物质处理的稻瘟病菌菌丝细胞结构变化 |
4.2.3 TEM观察活性物质处理的稻瘟病菌菌丝细胞结构变化 |
4.2.4 电镜观察CS30-2处理Huh7.5细胞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形态变化 |
4.2.5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活性物质的抑菌浓度检测 |
4.3.2 稻瘟病菌经iturin W处理后的亚显微结构观察 |
4.3.3 肿瘤细胞经surfactin处理后的亚显微结构观察 |
4.4 实验小结 |
第五章 菌株Bacillus sp.wsm-1 发酵条件的优化 |
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1.1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基础培养基的选择 |
5.2.2 碳源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实验测定 |
5.2.3 氮源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实验测定 |
5.2.4 氨基酸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实验测定 |
5.2.5 统计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基础培养基的选择 |
5.3.2 碳源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
5.3.3 氮源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
5.3.4 氨基酸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
5.4 实验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几种抗稻瘟病生防菌的活性及其物质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生产的重要性 |
1.2 稻瘟病的研究概况 |
1.2.1 稻瘟病菌的概述及其发病规律发病症状 |
1.2.2 稻瘟病的危害 |
1.2.3 稻瘟病的防治 |
1.3 生防菌研究进展 |
1.3.1 生防菌的研究概况 |
1.3.2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 |
1.4 生防菌拮抗物质的研究 |
1.4.1 生防菌抗菌物质的种类 |
1.4.2 生防菌抗稻瘟病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
1.5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引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病原菌 |
2.1.3 供试水稻品种 |
2.1.4 仪器 |
2.1.5 试剂与药品 |
2.1.6 培养基 |
2.2 试验与方法 |
2.2.1 菌株活化 |
2.2.1.1 病原菌的活化 |
2.2.1.2 生防菌的活化 |
2.2.2 稻瘟病菌拮抗菌的筛选 |
2.2.3 拮抗菌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
2.2.3.1 拮抗菌发酵液及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
2.2.3.2 拮抗菌无菌发酵滤液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
2.2.4 拮抗菌遗传稳定的测定 |
2.2.5 拮抗菌无菌发酵滤液的稳定性 |
2.2.5.1 拮抗菌无菌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 |
2.2.5.2 拮抗菌无菌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 |
2.2.5.3 拮抗菌无菌发酵液的抗紫外线稳定性 |
2.2.5.4 拮抗菌无菌发酵液的储存稳定 |
2.2.5.5 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蛋白酶稳定性 |
2.2.6 稻瘟病菌促产孢实验及产孢培养的选择 |
2.2.6.1 产孢培养基的制作 |
2.2.6.2 稻瘟病菌的接种及分生孢子的观察 |
2.2.7 盆栽试验 |
2.2.7.1 拮抗菌无菌发酵滤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2.7.2 水稻育苗及防治试验 |
2.2.8 拮抗菌株he41的代谢产物的物质分离纯化 |
2.2.8.1 菌株he41发酵液活性物质的富集与活性测定 |
2.2.8.2 菌株he41的扩大发酵与提取 |
2.2.8.3 菌株he41的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2.2.9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
2.2.9.1 核磁共振(NMR)波普分析 |
2.2.9.2 质谱(MS)分析 |
2.2.9.3 化合物抗菌活性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稻瘟病生防菌的筛选 |
3.1.1 平板对峙法初筛 |
3.1.2 生防菌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
3.2 生防菌生防活性的评价 |
3.2.1 生防菌转接培养后对稻瘟病菌菌丝的抑菌效果 |
3.2.2 生防菌发酵液的稳定性 |
3.2.2.1 温度对生防菌发酵滤液的影响 |
3.2.2.2 紫外线对生防菌发酵滤液的影响 |
3.2.2.3 pH值对生防菌发酵液的影响 |
3.2.2.4 蛋白酶对生防菌株抗菌物质的影响 |
3.2.3 生防菌株he41对稻瘟病的温室防效 |
3.2.3.1 生防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影响 |
3.2.3.2 菌株he41对稻瘟病的温室防效 |
3.3 菌株he41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
3.3.1 菌株he41发酵液活性物质的富集与活性测定 |
3.3.2 菌株he41的扩大发酵提取及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3.3.3 菌株he41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3.3.3.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
3.3.3.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
3.3.3.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
3.3.3.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3.3.4 单体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筛选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稻瘟病生防菌的筛选及活性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原真菌防治研究进展 |
1.1.1 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
1.1.2 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1.3 稻瘟病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 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2.1 芽孢杆菌种类 |
1.2.2 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
1.2.3 特基拉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3 芽孢杆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
1.3.1 活性物质种类 |
1.3.2 活性物质分析鉴定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的筛选 |
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菌株 |
2.1.4 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供试菌株的发酵 |
2.2.2 发酵液样品的预处理 |
2.2.3 抑菌方法的比较 |
2.2.4 活性菌株的筛选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前处理结果 |
2.3.2 抑菌方法的选择 |
2.3.3 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菌种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估 |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培养基 |
3.1.4 生理生化试验指示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种鉴定 |
3.2.2 萃取物活性考察 |
3.2.3 萃取物稳定性考察 |
3.3 试验结果 |
3.3.1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
3.3.2 16S序列结果 |
3.3.3 萃取物活性 |
3.3.4 萃取物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发酵液萃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分析 |
4.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1.1 试验仪器 |
4.1.2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液相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2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
4.2.3 纯化物S_2抑菌效果评估 |
4.2.4 纯化物S_2的质谱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液相分析方法的建立 |
4.3.2 纯化物S_2抑菌效果评估 |
4.3.3 纯化物S_2质谱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植物真菌病生防菌的筛选和发酵优化及活性成分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原真菌研究进展 |
1.1.1 植物病原真菌概况 |
1.1.2 植物真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1.3 稻瘟病菌研究进展 |
1.2 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2.1 芽孢杆菌的抗菌产物研究进展 |
1.2.2 芽孢杆菌的抑菌检测研究进展 |
1.2.3 芽孢杆菌的发酵优化研究进展 |
1.2.4 芽孢杆菌的产物分离研究进展 |
1.2.5 特基拉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仪器 |
2.1.2 材料 |
2.1.3 菌株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种培养 |
2.2.2 发酵液样品前处理 |
2.2.3 活性菌株筛选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前处理结果 |
2.3.2 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的发酵条件优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生长曲线绘制 |
3.2.2 单因素影响试验 |
3.2.3 PBD试验设计 |
3.2.4 CCD试验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生长曲线绘制结果 |
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PBD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4 CCD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5 对比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基拉芽孢杆菌WRN032萃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4.1 试验材料 |
4.1.1 仪器 |
4.1.2 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薄层色谱分离 |
4.2.2 硅胶柱色谱分离 |
4.2.3 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薄层色谱分离结果与分析 |
4.3.2 硅胶柱色谱分离结果与分析 |
4.3.3 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结果与分析 |
4.3.4 对比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两株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对油菜菌核病的生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与培养基 |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1.3 试验仪器 |
2.1.4 油菜品种 |
2.2 方法 |
2.2.1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
2.2.2 拮抗菌株鉴定 |
2.2.3 生防菌最适生长条件测定 |
2.2.4 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 |
2.2.5 发酵液抑菌物质稳定性测定 |
2.2.6 拮抗细菌抑菌图谱的测定 |
2.2.7 拮抗菌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研究 |
2.2.8 发酵液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
2.2.9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抑菌物质初步研究 |
2.2.10 拮抗菌株TR-17和NS-19防效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拮抗菌分离筛选与活性测定 |
3.1.1 拮抗菌分离与筛选 |
3.1.2 平板对峙活性测定 |
3.1.3 拮抗菌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影响的显微照片 |
3.2 拮抗菌株鉴定 |
3.2.1 形态学观察 |
3.2.2 生理生化特征观察 |
3.2.3 拮抗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 拮抗菌最适生长条件分析 |
3.3.1 培养时间对拮抗菌TR-17和NS-19生长的影响 |
3.3.2 培养温度对拮抗菌TR-17和NS-19生长的影响 |
3.3.3 培养初始p H对拮抗菌TR-17和NS-19 生长的影响 |
3.3.4 拮抗菌TR-17和NS-19生长所需最适碳氮源分析 |
3.4 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分析 |
3.4.1 菌株TR-17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 |
3.4.2 菌株NS-19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 |
3.5 菌株发酵液抑菌物质稳定性分析 |
3.5.1 发酵液抑菌物质热稳定性分析 |
3.5.2 发酵液抑菌物质pH耐受性分析 |
3.5.3 发酵液抑菌物质紫外处理耐受性分析 |
3.6 抑菌图谱结果 |
3.6.1 拮抗菌TR-17抑菌图谱测定 |
3.6.2 拮抗菌NS-19抑菌图谱测定 |
3.7 拮抗菌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分析 |
3.7.1 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7.2 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3.8 发酵液粗提物抑菌活性分析 |
3.8.1 蛋白类粗提物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8.2 脂肽类抗生素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9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抑菌物质分析 |
3.9.1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部分合成基因扩增结果 |
3.9.2 拮抗菌NS-19 脂肽类抗生素LC-MS检测结果 |
3.9.3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抑菌图谱结果 |
3.10 拮抗菌株TR-17和NS-19防效试验结果 |
3.10.1 离体叶片防效试验结果 |
3.10.2 油菜(蓉油14)盆栽叶片防效试验结果 |
3.10.3 油菜(南油9号)盆栽茎基部防效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稻瘟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稻瘟病简介 |
1.2 稻瘟病的防治手段 |
1.3 拮抗放线菌的生防机制 |
1.4 放线菌在稻瘟病防治方面的研究 |
1.5 微生物液体发酵优化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稻稻瘟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拮抗放线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菌株 TL-007 发酵液的盆栽抗病效果测定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ZY-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生防潜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秸秆还田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
1.1 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1 土壤物理性质与pH值 |
1.2.2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1.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1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3.2 根际微生物 |
1.3.3 非根际微生物 |
1.4 秸秆还田对杂草的影响 |
1.5 秸秆还田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
2 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2.1 生防菌种类 |
2.1.1 生防真菌 |
2.1.2 生防细菌 |
2.1.3 生防放线菌 |
2.2 生防菌的作用机理 |
2.2.1 重寄生 |
2.2.2 竞争作用 |
2.2.3 拮抗作用 |
2.2.4 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
2.2.5 促生作用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水稻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田间管理及水稻品种 |
1.1.2 供试培养基 |
1.1.3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土壤样品采集 |
1.2.2 土壤速效养分测定 |
1.2.3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1.2.4 土壤中水稻纹枯菌DNA定量检测 |
1.2.5 水稻纹枯病田间病情调查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2.2.1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 |
2.2.2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稀释曲线 |
2.2.3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4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
2.2.5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Venn分析 |
2.2.6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差异分析 |
2.3 秸秆还田对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2.3.1 水稻根际土壤真菌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 |
2.3.2 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稀释曲线 |
2.3.3 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3.4 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
2.3.5 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Venn分析 |
2.3.6 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
2.4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纹枯菌带菌量的影响 |
2.5 秸秆还田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ZY-1菌株防治水稻纹枯病潜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水稻 |
1.1.3 供试培养基 |
1.1.4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分离与纯化 |
1.2.2 生防菌的平板筛选 |
1.2.3 ZY-1菌株的鉴定 |
1.2.4 枯草芽孢杆菌ZY-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5 枯草芽孢杆菌ZY-1的抑菌谱 |
1.2.6 枯草芽孢杆菌ZY-1菌株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测定 |
1.2.7 不同浓度ZY-1发酵滤液对纹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8 枯草芽孢杆菌ZY-1菌株抗菌肽物质合成基因的检测 |
1.2.9 枯草芽孢杆菌ZY-1菌株脂肽类抗菌物质鉴定 |
1.2.10 枯草芽孢杆菌ZY-1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评价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防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
2.2 ZY-1菌株的鉴定 |
2.2.1 形态观察 |
2.2.2 ZY-1 菌株Biolog微生物快速鉴定 |
2.2.3 16SrDNA序列分析 |
2.3 枯草芽孢杆菌ZY-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1 温度对ZY-1菌株生长的影响 |
2.3.2 pH对ZY-1菌株生长的影响 |
2.3.3 耐盐特性 |
2.4 枯草芽孢杆菌ZY-1菌株的抑菌谱 |
2.5 枯草芽孢杆菌ZY-1发酵滤液抗菌物质稳定性测定 |
2.6 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ZY-1发酵滤液对纹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7 枯草芽孢杆菌ZY-1菌株的抗菌肽物质合成基因PCR检测 |
2.8 LC-MS鉴定ZY-1 菌株发酵液的脂肽类物质 |
2.9 枯草芽孢杆菌ZY-1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评价 |
2.9.1 枯草芽孢杆菌ZY-1对离体叶片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
2.9.2 枯草芽孢杆菌ZY-1对纹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评价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拮抗细菌ZY-1 16S rDNA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稻瘟病拮抗细菌有效成分的初步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D]. 燕银芳. 兰州大学, 2021
- [2]稻瘟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J]. 孙正祥,郑通文,毛国庆,刘璐,陈东,周燚.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3]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D]. 刘连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两种深海细菌脂肽的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测定[D]. 周胜男. 青岛大学, 2020(01)
- [5]几种抗稻瘟病生防菌的活性及其物质基础[D]. 杨美华. 贵州大学, 2020(04)
- [6]稻瘟病生防菌的筛选及活性物质分析[D]. 单潇潇. 天津大学, 2020(02)
- [7]植物真菌病生防菌的筛选和发酵优化及活性成分分离研究[D]. 孙露. 天津大学, 2020(02)
- [8]两株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对油菜菌核病的生防作用研究[D]. 姜庆雨.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9]稻瘟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D]. 刘婷婷.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ZY-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生防潜能[D]. 胡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