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图书馆合并后的网络环境建设及未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康,李卓卓,苗淼儿[1](2021)在《从合作馆藏到集体馆藏的探索:法明顿计划80年后的审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回顾法明顿计划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探索历程,分析合作馆藏、集体馆藏的深层价值意义,为新时期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确定锚点。[方法/过程]回顾20世纪40年代以来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程中的两次"里程碑"——合作馆藏、集体馆藏,揭示其背后的价值意义,并分析这些价值意义如何推动合作馆藏转向集体馆藏。[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法明顿计划从目标指向、内涵设置及实现途径3个方面为早期合作馆藏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对合作馆藏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对"高度利它性"和"协作式合作馆藏"的反思,完成了"尊重成员利益"和"互补式合作馆藏"的转向,并于21世纪初在数据驱动、凸显合作效益的意义设计中重构,转向系统意识下的集体馆藏。这些价值意义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具有启迪作用:强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追求越精准越协同的共赢理念,凸显数据赋能的效能导向。
李雪蓉,郑昱[2](2021)在《LAM融合趋势下高校“三馆”合一体制的构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LAM融合的国内外实践和理论研究,探讨LAM融合趋势下高校"三馆"合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信息生态学与协同创新理论为依据,结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三馆"中心建设经验,提出高校"三馆"合一构建模式及相关建议,包括提高站位,切实重视;注重"三馆"文化统整和协同创新;发挥图书馆工作先导性作用等。
何春雨[3](2021)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档案馆藏资源数字化趋势与应对》文中认为高校图书馆、档案馆是信息的聚集地、知识储备中心。传统的媒体环境下,两馆主要依靠纸质资源提供借阅服务。互联网时代,面对崭新的媒体环境、读者新的阅读习惯,如若要在高校中继续发挥其信息堡垒作用,馆藏资源数字化是两馆共同的趋势与选择。
吴晨光[4](2021)在《安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文中提出
张珊[5](2021)在《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中小学网络欺凌防治政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王泽云[6](2021)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学生信息获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崔诗沁[7](2021)在《高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
程俊文[8](2021)在《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硕[9](2021)在《面向网络靶场的流量回放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
罗若梅[10](2021)在《场域理论视域下《奇葩说》后现代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奇葩说》作为一档“纯网综艺”,节目将用户群体集中在90年代左右出生的“网生代”,此类用户的年龄与国内主要网民群体的年龄结构正相契合。互联网技术的更迭推进“地球村”的建成,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网生代”们受到后现代文化的洗礼,其不但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且成为了实践后现代主义的主力军。本文试图剖析《奇葩说》后现代风格的表征以及节目出现后现代风格的原因,并探索其后现代风格背后折射出的用户的精神需求。笔者认为,《奇葩说》后现代风格的出现与市场、用户、网络技术等因素息息相关,这正好与布尔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中所涉及的三个核心概念,也就是“场域”、“惯习”、“资本”相契合,因此笔者便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对本文展开研究分析,侧重点集中在对《奇葩说》呈现后现代风格的原因的分析。本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针对场域理论以及“后现代”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二章分析场域空间呈现后现代性的形成条件,场域空间的形成首先需要装置空间,其次需要进行引流填充空间,最后是空间所呈现的风格形式,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特殊的场域。第三章分析场域内行动者“后现代”行为模式的主导惯习,惯习有助于将场域建构成有意义的场所,惯习可以被看作被建构的,亦可被看作具有建构性的,在场域内行动者所做出的行为是在社会建构下的认知惯习,但受场域的影响,场域内行动者的惯习也被场域反建构。第四章分析资本运行下《奇葩说》的产生以及后现代思想表达,政治资本的介入为《奇葩说》的诞生创造了机会,社会资本为《奇葩说》节目诞生提供人力资源,而技术资本则为《奇葩说》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场域本质上是争夺的空间,文化资本则是为了夺取场域内的话语权力,输出多元的价值观念。第五章反思了《奇葩说》呈现后现代风格的不当之处以及对网综发展的些许启示,消费主义是伴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滋生,因此节目的发展要避免消费主义的侵蚀,并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对于其他网综节目的启示则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打造圈层文化,其二与多元形式互动结合,其三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奇葩说》中所体现的后现代风格事实上是一种抵抗,是对刻板文化以及不公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抵抗,节目中贴近现实的辩题以及辩手们“奇葩”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不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发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用户群体实现理想自我提供了帮助。
二、大学图书馆合并后的网络环境建设及未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图书馆合并后的网络环境建设及未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从合作馆藏到集体馆藏的探索:法明顿计划80年后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 |
2.1 法明顿计划的研究 |
2.2 合作馆藏的研究 |
2.3 集体馆藏的研究 |
3 法明顿计划的缘起及合作馆藏的萌芽 |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合作馆藏 |
4.1 对高度利他性的反思 |
4.2 对协调式合作馆藏的反思 |
5 从合作馆藏到集体馆藏:数据驱动下共享价值的显性化 |
5.1 集体馆藏的抱负 |
5.2 意义重构下的集体馆藏 |
5.3 集体馆藏的项目实践 |
5.3.1 十大学术图书馆联盟的集体馆藏:数据驱动的系统最优意识 |
5.3.2 英国研究图书馆联盟集体馆藏:共享价值的显性化 |
6 合作馆藏和集体馆藏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启示 |
6.1 强化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的战略支撑价值 |
6.2 追求越精准越协同的共赢理念 |
6.3 凸显数据赋能的效用导向 |
7 结语 |
(2)LAM融合趋势下高校“三馆”合一体制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LAM融合趋势分析与研究现状 |
2.1 LAM融合趋势分析 |
2.2 LAM融合研究现状 |
3 高校“三馆”合一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必要性分析 |
3.1.1 共享学校文化资源的客观需要 |
3.1.2 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客观需要 |
3.1.3 节省投资和管理成本的客观需要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相似的机构性质和社会功能 |
3.2.2 相似的工作流程 |
3.2.3 数字技术的进步与移动网络的普及 |
4 高校“三馆”合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4.1 “三馆”合一模式 |
4.1.1 基于信息生态学的“三馆”合一模式 |
(1)行政层面。 |
(2)载体层面。 |
4.1.2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三馆”合一模式 |
(1)资源协同共享。 |
(2)权益协同分配。 |
(3)文化协同创新。 |
4.2 “三馆”合一体制的实践 |
5 “三馆”合一体制构建的建议 |
5.1 提高站位,切实重视“三馆”工作 |
5.2 注重“三馆”文化统整和协同创新 |
5.3 发挥图书馆工作先导性作用 |
6 结语 |
(3)“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档案馆藏资源数字化趋势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两馆用户需求特点分析 |
二、未来高校两馆馆藏资源数字化趋势 |
三、数字化融合服务是应对高校两馆数字化浪潮的有效选择 |
(10)场域理论视域下《奇葩说》后现代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性 |
第一章 《奇葩说》后现代风格与场域理论的适配性 |
第一节 场域理论的发展 |
一、场域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二、场域理论的核心观点 |
三、“场域”“惯习”“资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后现代”的发展 |
一、“后现代”的来源 |
二、“后现代”的流变 |
第三节 《奇葩说》后现代风格特征 |
一、反传统的舞台倒错 |
二、观念的解构与重构 |
三、非理性的话语表达 |
四、强调差异性与个性化 |
第二章 《奇葩说》场域空间的后现代条件构成 |
第一节 娱乐化的舞台场景设置 |
一、舞台背景:卡通化的视觉冲击 |
二、舞台道具:戏谑性的吐槽形式 |
三、舞台座位:对抗性话语冲突的呈现形式 |
第二节 场域空间吸引行动者方式 |
一、多平台宣传引流用户 |
二、开放性场域氛围引流用户 |
三、优秀参赛辩手的多元把关方式 |
第三节 狂欢化的节目表现方式 |
一、奇异的服化装扮 |
二、夸张的情感表达 |
三、正反持方形成的逻辑颠倒 |
第三章 《奇葩说》场域行动者后现代行为模式的主导惯习 |
第一节 场域内行动者的主观性认知惯习 |
一、个体惯习:后现代的多样性思想建构 |
二、群体惯习:后现代的差异性思维表达 |
第二节 场域空间对行动者惯习的反建构 |
一、后现代风格场域的认知 |
二、反传统的场域规训:行动者的多向思维认知方式建构 |
三、荒诞的狂欢辩论场:行动者的情绪化行为模式建构 |
第三节 场域空间的资本构成引导惯习 |
一、行动者争夺场域资本数量 |
二、行动者对场域资本的分配策略 |
三、资本影响下的惯习意义建构 |
第四章 《奇葩说》产生的资本构建及后现代性思想表达 |
第一节 《奇葩说》产生的资本构成 |
一、政治资本创造机会 |
二、社会资本提供人脉 |
三、技术资本推动发展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后现代”构成 |
一、行动者身份的多样性构成 |
二、偏女性化的嘉宾构成 |
第三节 文化资本影响下的后现代性思想表达 |
一、建构性主流文化思想表达 |
二、解构性亚文化思想表达 |
三、迪斯尼式反智文化思想表达 |
第五章 反思《奇葩说》后现代风格呈现及对网综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奇葩说》后现代风格呈现的反思 |
一、避免消费主义的侵蚀 |
二、提高用户媒介素养 |
第二节 《奇葩说》场域对网综发展的启示 |
一、场域的独特性:打造圈层文化 |
二、惯习的历史性:与多元形式互动结合 |
三、依靠技术资本: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和AI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大学图书馆合并后的网络环境建设及未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合作馆藏到集体馆藏的探索:法明顿计划80年后的审思[J]. 张康,李卓卓,苗淼儿. 图书情报工作, 2021(20)
- [2]LAM融合趋势下高校“三馆”合一体制的构建与实践[J]. 李雪蓉,郑昱.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10)
- [3]“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档案馆藏资源数字化趋势与应对[J]. 何春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07)
- [4]安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D]. 吴晨光. 安徽大学, 2021
- [5]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中小学网络欺凌防治政策比较研究[D]. 张珊.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学生信息获取行为研究[D]. 王泽云.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7]高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实践研究[D]. 崔诗沁. 西南大学, 2021
- [8]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D]. 程俊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9]面向网络靶场的流量回放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10]场域理论视域下《奇葩说》后现代风格研究[D]. 罗若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后现代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