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拱池底板升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反拱池底板升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一、反拱水垫塘底板块上举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炳阳[1](2014)在《东庄反拱水垫塘防护结构优化与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高水头、窄河谷、大泄量”的泄洪消能特点,反拱形衬砌式水垫塘利用天然河床基岩形状,将引起水垫塘破坏的水力荷载(主要是上举力与扬压力)传递到两岸山体或拱座,充分发挥出拱结构的超载能力和材料的抗压特性,提高了防护结构的安全性。实践表明,反拱形水垫塘是解决高拱坝泄洪消能问题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基于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对反拱水垫塘内水动力荷载、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反拱水垫塘防护结构优化与安全性研究却涉及不多。本文以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坝后水垫塘为研究背景,从工程实际出发,对初拟反拱水垫塘防护结构方案进行多因素的静力非线性优化分析,并将力学模型与数值模型相结合,对反拱水垫塘防护结构进行安全性与稳定性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反拱防护结构数值分析中的模拟方法进行改进,主要包括材料非线性损伤本构、计入抗剪效应的锚杆单元选取和考虑分缝的流固耦合处理手段等,以使数值模拟研究更为接近实际。(2)在设计扬压力条件下,以稳定性与整体性为主要权衡指标,对反拱水垫塘底板防护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确定了反拱半径32m、板块厚度3m、非均匀柔性锚固(边缘板块自由段2.5m,中间板块自由段3m)的方案,达到锚固钢筋与拱座联合承载的目的,承载力较刚性均匀锚固提高30%;粘结滑移效应对常规2m5m自由段锚固方式的稳定性影响小到可以不计,同样对边坡防护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3)以有初始间隙的接触单元来模拟拱端裂缝,对反拱底板成拱条件和键槽的成拱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计入预应力锚固和不同渗压水平等因素,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拱座抗滑稳定分析,本工程反拱底板承受240kPa扬压力稳定安全有保证;以不耦合的开裂损伤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区域锚固失效时反拱底板的破坏模式。(4)本着“静力设计、动力调整”的原则,对模型实测动水荷载进行处理,结合最大上举力预测公式,得到反拱水垫塘底板和边坡衬砌块的上举力时程,研究优化调整后的反拱水垫塘防护结构在泄流工况下位移、应力等动力响应,并作出安全评价。

岳颖[2](2014)在《异形构造水垫塘底板缝隙水流脉动压力传播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能可开发量和建设规模均居世界首位。这些工程在泄洪消能的过程中水头高,流量大,故高坝泄洪消能防护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达到消能和防冲的目的,通常使用混凝土保护高坝下游处的河床,并在高坝下游合适处构筑二道坝,形成消能防冲建筑物的一部分──水垫塘。由于高速水流及其产生的缝隙流的复杂性,高坝消力塘防护结构的安全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对防护结构体型进行优化,以达到增加抗失稳能力的目的,是提高泄流结构安全的方法之一。正是基于优化设计出发,相继提出了平底板,反拱形底板,透水底板和带键槽底板等型式。本文提出一种异形结构水垫塘底板,即底板带键槽加透水孔结构型式,以向家坝水垫塘模型试验为背景,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利用多种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了异形构造底板缝隙处水流脉动压力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为:(1)单板块情况下增设键槽对底板脉动压力传播特性的研究。结合向家坝水垫塘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向家坝水垫塘底板增设键槽前后对底板上下表面以及垂直缝隙处脉动压力大小、分布规律,以及脉动压力的频域特性和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带键槽底板可能产生的最大脉动上举力要比不带键槽小;增设键槽后下表面空间和时间积分尺度增大,增大了涡旋的持有性,加强了板块间的联系,从紊流角度分析出板块键槽的增设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2)止水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传播的影响研究。在保证底板与基岩缝隙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板块间的止水缝隙,研究止水缝隙的改变对缝隙内水流脉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止水缝隙的增大,产生的脉动上举力减小,有利于板块的稳定性;随着止水缝隙的减小,主频向低频移动,优势频带变窄,集中在0.1Hz以下。(3)底板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传播的影响。在保证底板与底板止水缝隙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底板与基岩缝隙,研究底板与基岩缝隙的改变对缝隙内水流脉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缝隙厚度的增大,下表面测点均方差呈减小趋势;下表面测点的时间积分尺度也随之增大,涡旋的持有率增加。(4)异形构造底板稳定性研究。在板块上增设键槽并布置一定开孔率的透水孔,对比分析异形构造水垫塘底板与普通型式平底板水垫塘在高速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所受上举力特性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异形构造底板下表面脉动压强系数要小于一般构造底板下表面脉动压强系数。异形构造底板能有效地降低水流脉动能量,综合了透水底板与带键槽底板的优势,明显提高板块稳定性。

张春财,孙建,张金明,杨丽萍,刘艳丽[3](2013)在《反拱水垫塘在上举力作用下底板块轴力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溪洛渡高拱坝和反拱水垫塘为参照,在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以反拱水垫塘在止水破坏、拱圈单底板块和九底板块锚固分别失效为代表工况,对拱圈底板块在上举力作用下的轴力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拱圈底板块轴力产生和传递的机理是,底板块上举力诱导了底板块位移和锁定,锁定后相邻底板块产生了约束轴力,同时轴力又反过来向相邻底板块传递直至拱端。轴力沿程可分为冲击强振区和上下游强振区。在冲击强振区,底板块瞬时值较大,时均值小,脉动强度最大,拱圈底板能瞬时锁定形成瞬时拱;在上下游强振区,底板块瞬时值和时均值大,而脉动强度较小,拱圈底板块能长时间锁定形成局部拱。在三个强振区,底板块轴力的优势频率在小于0.2Hz的低频窄带。试验条件下拱圈底板块不发生强度破坏、共振破坏。反拱水垫塘运用时,应控制底板块位移、减少拱圈锁定底板块数,才能使轴力分布在合理范围。

张春财,孙建,张金明,杨丽萍,刘艳丽[4](2012)在《反拱水垫塘底板块轴力在上举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探讨》文中提出为研究反拱水垫塘底板块轴力特征,以溪洛渡高拱坝和反拱水垫塘为参照,在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以反拱水垫塘在止水破坏、拱圈单底板块、五底板块和九底板块锚固分别失效为代表工况,对拱圈底板块的轴力在上举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拱圈底板块轴力产生和传递的机理是,底板块上举力诱导了底板块位移和锁定,锁定后相邻底板块产生了约束轴力,同时轴力又反过来向相邻底板块传递直至拱端。轴力沿程可分为冲击强振区和上下游强振区。在冲击强振区,底板块瞬时值较大,时均值小,脉动强度最大,拱圈底板能瞬时锁定形成瞬时拱;在上下游强振区,底板块瞬时值和时均值大,而脉动强度较小,拱圈底板块能长时间锁定形成局部拱。在3个强振区,底板块轴力的优势频率在小于0.2 Hz的低频窄带。试验条件下拱圈底板块不发生强度破坏、共振破坏。反拱水垫塘运用时,应控制底板块位移、减少拱圈锁定底板块数,才能使轴力分布在合理范围。

许翔[5](2012)在《水垫塘板块结构特性对底板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坝下游水垫塘不仅对坝后河床起着保护作用,其在高速下泄水流巨大的冲击作用下自身的安全与稳定也是消能防冲的关键,与此同时它还关系到大坝是否能正常工作和运行。所以对于水垫塘防护结构安全与稳定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基于模型试验,本文研究了水垫塘底板结构的变化对底板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借助模型试验,在研究了水垫塘平底板分别采用透水与不透水这两种底板形式下上举力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进一步探寻开孔率的不同,不同位置底板上举力因此而受到的影响情况。(2)、通过不同的模型试验验证和分析,寻找水垫塘底板脉动压力空间积分尺度、板块尺寸及上举力较大值在水垫塘出现的区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选择水垫塘的重点防护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3)、通过在水垫塘模型底板之间设置键槽这一特殊结构,实测出了设置键槽前后板块上举力的变化情况。并对底板设置键槽前后的水动力响应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与比较。为以后这种特殊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4)、在两处采用不同消能形式的水垫塘模型上,本文通过试验,对底板板块尺寸的变化与上举力由此而受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研究。寻找尺寸的变化与上举力之间可能存在的规律,探寻更好的底板优化设计的方向。

李琳[6](2012)在《水垫塘底板水动力荷载及稳定性指标研究》文中提出对于“窄河谷、巨流量、高拱坝”的泄洪消能形式,水垫塘已经成为坝身泄洪下游近坝体承担消能水流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从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的角度对水垫塘内水动力荷载和底板的稳定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反拱型水垫塘整体稳定安全系数的指标研究却涉及很少。反拱型水垫塘是一种新型消能防冲结构,相同泄洪条件下,反拱型水垫塘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平底板。本文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为研究背景,从实际工程出发,通过水弹性模型试验对水垫塘内的水动力荷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垫塘的稳定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水弹性模型试验,测量水垫塘内平底板在表中孔联合泄洪作用下,不同上下游条件时,冲击射流对底板作用的动水压强和上举力,研究荷载的幅值特性、脉动特性、相关特性,以及动水压强在缝隙内的传播对均方差的影响;(2)通过水弹性模型试验,分析反拱型底板受到的水动力荷载,包括上举力及拱端推力的幅值特性、时均特性、脉动特性、频谱特性等,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导出最大值与水力条件的关系;(3)深入研究反拱型水垫塘整体稳定性,由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利用抗剪强度公式求出拱座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判断白鹤滩反拱型底板在实测最大拱端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计算不同扬压力作用下拱座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大小,确定反拱型水垫塘拱座的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关于反拱型水垫塘底板的局部稳定性,一方面提出考虑拱座的反拱底板极限抗力情况;另一方面,在确定拱座安全系数的基础上,对拱端施加拱座对其能够产生的最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该约束条件下的板块极限抗力,对反拱底板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不同荷载,不同锚固条件下平底板与反拱底板的局部稳定系数的大小,为工程设计和底板安全监控提供依据。

张发茂[7](2009)在《反拱水垫塘底板缝隙流场三维数值模拟及底板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拉西瓦高拱坝反拱水垫塘为研究背景,应用RNG k-ε紊流数学模型,建立了水库—泄水表孔—水垫塘—底板缝隙的三维整体数学模型,采用VOF法处理自由水面。计算分析了水舌冲击区及冲击区下游底板缝隙中的流场分布、压强分布及底板受力的脉动过程,并探究了底板上举力的成因。应用有限元原理建立底板结构模型,分析放空检修期反拱结构在不同水平扬压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流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计算结果可靠。分析认为,水舌冲击区,缝隙内紊动水流来源于入射水舌直接贯入纵缝。水舌冲击区下游,缝隙紊动水流来源于纵缝中水流的潜入。底板上表面力脉动振幅大于下表面力振幅。底板两边的纵缝在底缝中产生了两股横向壁射流,其折冲并相互碰撞,是底板上举力的主要来源。而局部时段底板上、下表面合力波动的不同步,形成了上举力的极值。结构计算表明,在与工程实际相近扬压力水平下,反拱结构不会发生失稳破坏;在超载扬压力作用下,只要保证拱座无竖向位移,结构不会失稳,但材料可能发生破坏,尤其要注意键槽处的应力集中。研究成果可供反拱水垫塘、平底水垫塘及消力池设计和研究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意义。

杨丽萍[8](2008)在《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反拱水垫塘拱圈底板局部破坏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垫塘是高拱坝泄洪消能和防冲的主要措施之一。反拱水垫塘是一种新型的消能防冲结构形式,具有锚固量少,截面小,超载能力强和稳定性高等优点,是一种优化的水垫塘体型。反拱水垫塘拱圈底板块的稳定性是其在高水头和大流量作用下能否安全运用的关键问题,一直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对拱圈底板的破坏机理仍缺乏研究。本文在回顾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溪洛渡拱坝表孔水舌作用下的反拱水垫塘,按重力相似律和弹性相似律,设计了水垫塘水力学模型和局部拱圈水弹性模型。在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拱圈底板块之间的止水设施完全破坏,底板锚筋失效条件下,结合反拱水垫塘拱圈底板的局部破坏机理,从全流场范围对拱圈底板表面和缝隙动水压强的变化规律、底板块振动特性及底板块轴力传递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采用RNG k-e紊流模型对七表孔泄流的反拱和平底水垫塘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经比较,两种水垫塘的流场中不仅存在已被认识到的横向漩涡,而且还有纵向漩涡,其是在入射水舌和折冲向左右岸运动的水舌诱导作用下形成,并向上下游螺旋推进;由横向漩滚末端向上翻滚的水流在回溯过程中,又形成了竖向漩涡。反拱水垫塘壁射流主流集中在溢流中心附近流动,流速沿横向向两岸减小,沿程衰减较慢;平底水垫塘壁射流流速沿横向分布均匀,沿程衰减较快。在平底水垫塘内,向左右岸折冲的高速射流冲击边墙与底板的隅角,形成明显的压强峰值,水位降低后,其仍然存在,对其底板和边墙的安全构成威胁。在水舌入水区,反拱水垫塘的流态和底板受力较好,在入水区上下游,平底水垫塘的流态和底板受力较好。(2)在整个流场范围内,对拱圈底板动水压强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地试验研究,得到了底板表面和缝隙动水压强沿流程、沿拱圈的变化规律,及其时域和频域特性。从底板表面和缝隙时均压强角度,探讨了上举力的形成机理及最终导致底板失稳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底板块起动的可能方式。针对反拱水垫塘底板的设计,对底板表面、底板缝隙瞬时最大压强和时均压强在底板块上的平均值沿流程和沿拱圈两方向进行规-化处理,提出其预测方法。(3)对拱圈单、多底板块振动进行理论分析,首次提出了拱圈底板的失稳机理及不同工况下,底板块自由振动的最大位移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底板块的径向位移受底板缝隙宽度控制,因此,在工程上,控制缝隙宽度,特别是拱圈底板块之间的缝宽对于反拱水垫塘的局部稳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全流场范围内,对反拱水垫塘拱圈单、多底板块振动位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底板块振动的特性区及各自区域界定,分析了沿程各振动区底板块的振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强振区,振动底板块数目较少时,保持剧烈自由振动,随底板块数目增多,形成瞬时局部拱或长期局部拱;在上下游强振区内,所有底板块形成长期整体拱,其首部则形成瞬时局部拱或长期局部拱。水舌冲击区和上下游壁射流区的分界处,即冲击强振区和上下游强振区首部,-2.0=x/bm=1.5,为最危险的区域。(5)分析了拱圈底板块轴力的传递机理,建立了底板块锁定状态时力学的平衡方程,推导出底板块轴力与上举力、重力分量的关系式。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底板块轴力沿流程和沿横向的变化规律及底板块受压强度与其位移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底板块轴力的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拱圈振动底板块数目增多,底板块径向位移增大,底板块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底板块存在发生强度破坏的可能,在反拱水垫塘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6)对拱圈底板表面和底板缝隙动水压强、底板块振动和底板块轴力频域特性的研究表明,底板块压强、振动及轴力脉动的主频集中在0-1Hz,属于低频窄带分布,脉动能量以低频域为主,与反拱水垫塘中射流卷吸,水跃旋滚的大涡主频甚为接近,底板块不会发生共振破坏,而且在底板块振动过程中,虽与相邻底板块不断的撞击和磨合,但不致使底板块端部混凝土材料发生疲劳破坏。(7)经过对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拱圈底板块的局部破坏机理,提出了拱圈底板块失稳破坏的观点。研究表明,拱圈底板块锚固失效的连锁反应,导致底板块缝隙宽度的“累加效应”,使底板块飞出座穴,拱圈发生失稳破坏;由于拱圈底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底板块侧部由于应力集中而发生强度破坏、局部裂缝或局部断裂;拱圈底板块间的轴力强度增大,传至拱端,拱座不能承受而发生强度破坏,或整体滑动。

郝秀玲[9](2008)在《反拱水垫塘破坏机理和工作机理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拱水垫塘是一种新型的消能防冲设施,有许多水力学问题尚待解决。本文结合某高拱坝工程,利用重力相似准则和弹性相似准则,设计并制作了反拱水垫塘的物理模型,对其拱圈的破坏机理和工作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分三个部分,一是破坏机理的研究;二是底板块的动水荷载的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三是拱结构和底板径向锚固力的联合作用机理的研究。第一部分,在拱座稳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拱圈底板块之间的缝隙宽度、底板块间不同的接触形式,得到拱圈底板块的振动规律以及底板块的破坏过程,证实了拱圈底板块的破坏机理在于,底板块间缝隙宽度的增加和缝隙宽度累加的效应;在拱座随机振动的条件下,对拱圈的稳定进行了研究,得到拱座和拱圈底板块的振动规律及其破坏过程,证实了拱座的稳定是拱圈稳定的首要因素。第二部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试验装置,用来模拟底板块间止水的不同破坏程度、缝隙水流和扬压力水平。利用此装置和物理模型,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底板块下表面的压强随止水破坏程度和扬压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扬压力和缝隙动水压强的相互作用机理。第三部分,通过改变止水破坏程度、锚固力水平和拱端预压水平,得到了底板块上举力、拱端推力和实际锚固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拱端推力和锚固力的联合作用机理。

王继敏[10](2007)在《高坝消力塘防护结构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已建的大型水电站中,作为消能防护结构的底流消力池和拱坝水垫塘,由于对其稳定机理复杂性认识不深,以致设计或运行不当,造成破坏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针对高坝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安全问题,通过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原型观测及有限元分析相结合对其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文从底流消能和挑(跌)流消能防护结构工程问题出发,从水力特性和结构特性两方面综合研究了水平底板、反拱形底板及护坡的受力特性、稳定机理,对影响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试验研究方法,提出了模型试验的主要控制措施,介绍了物理模型及数值计算两种研究泄洪消能防护结构动力响应的方法。从底板抗浮升稳定准则出发,分析了水垫塘平底板各种工况下稳定模型及影响荷载,并对平底板的荷载特性进行了研究。以鱼塘水电站消力塘底板为研究背景,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底板块断裂破坏这一新的破坏模式,着重探讨了底板厚度、锚固钢筋水平对底板断裂或倾覆失稳形式的影响。对五强溪消力池底板的破坏原因进行了试验反馈分析。对反拱底板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物理模型和理论分析,得出反拱底板局部稳定条件大大优于平底板的结论。对反拱底板曲率、板块尺寸等体型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底板曲率和板块尺寸对底板极限抗力影响规律。以长潭岗水电站为工程背景,通过设计研究,原型观测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证明了反拱型水垫塘的安全可靠性。观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接触模型模拟板块—拱座、板块—基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来模拟基岩与锚筋之间的粘结滑移作用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初步研究了透水底板的水力特性,通过模型试验,对底板各种透水率、透水孔直径对底板上举力和反拱底板拱端推力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结论:透水底板能显着减小动水荷载,可大大增强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安全。本文还对“护岸不护底”水垫塘体型进行了部分研究,得出结论:通过适当扩宽水舌冲击区水垫塘宽度,可有效减小岸坡区冲刷能量集中,减少护坡工程动水荷载,从而达到增强护坡工程安全性目的。最后,以二滩水电站水垫塘工程为背景,结合二滩水电站水垫塘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应用模式识别、模糊评价和突变理论,以动位移为主要监控指标,开发了泄洪消能防护结构安全实时监控系统。

二、反拱水垫塘底板块上举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拱水垫塘底板块上举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庄反拱水垫塘防护结构优化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反拱水垫塘底板防护结构体型优化研究
    2.1 初步拟定的反拱水垫塘方案
    2.2 计算荷载组合与综合评价指标
    2.3 底板防护结构反拱曲率优化研究
    2.4 底板防护结构反拱板厚优化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拱水垫塘柔性锚固优化与粘结滑移敏感性研究
    3.1 计入抗剪效应的锚杆单元选取
    3.2 连接方式与简化粘结滑移的实现
    3.3 底板结构非均匀柔性锚固优化研究
    3.4 粘结滑移对柔性锚固的敏感性研究
    3.5 边坡防护结构体型与锚固优化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接触间隙的成拱分析与破坏模式研究
    4.1 带有初始间隙的非线性接触问题
    4.2 混凝土非线性本构与不耦合的损伤评价
    4.3 底板成拱条件与键槽成拱作用分析
    4.4 锚固失效时反拱底板破坏模式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多因素的反拱防护结构稳定与安全性分析
    5.1 存在分缝的流固耦合模型与附加质量法
    5.2 考虑支撑的边坡板块抗浮稳定与安全性分析
    5.3 考虑切向摩擦的拱座抗滑稳定与安全性分析
    5.4 反拱防护结构整体泄洪动力响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异形构造水垫塘底板缝隙水流脉动压力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垫塘底板结构型式研究现状
        1.2.1 平底板失稳机理
        1.2.2 反拱底板失稳机理
        1.2.3 透水底板减压降载机理
        1.2.4 带键槽底板稳定性分析
    1.3 缝隙脉动压力传播规律研究现状
        1.3.1 渗流模型
        1.3.2 水体振荡模型
        1.3.3 瞬变流模型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脉动压力沿缝隙传播规律
    2.1 脉动压力基本概念
        2.1.1 水流脉动表示法
        2.1.2 随机信号采样参数选择
        2.1.3 脉动压力的统计参数
        2.1.4 概率密度函数
    2.2 脉动压力研究进展
        2.2.1 脉动压力问题提出
        2.2.2 脉动压力研究现状
    2.3 脉动壁压产生及传播机理
    2.4 缝隙内脉动压力传播机理
        2.4.1 瞬变流模型
        2.4.2 水体振荡模型
第三章 键槽缝隙脉动压力传播的试验方案和数据分析方法
    3.1 试验方案与装置
        3.1.1 试验方案
        3.1.2 试验装置
    3.2 数据采集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增设键槽对脉动压力传播特性影响
    4.1 试验方案
    4.2 增设键槽对脉动压力幅值影响
        4.2.1 脉动压力极值
        4.2.2 可能的最大脉动上举力
        4.2.3 脉动压力时程图
    4.3 增设键槽对脉动压力强度影响
    4.4 增设键槽对脉动压力概率密度影响
    4.5 增设键槽对脉动压力相关特性影响
        4.5.1 时空相关特性
        4.5.2 时间相关特性
        4.5.3 空间相关特性
    4.6 增设键槽对脉动压力频谱特性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缝隙边界条件对脉动压力传播特性影响
    5.1 止水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传播影响
        5.1.1 试验方案
        5.1.2 止水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幅值影响
        5.1.3 止水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强度影响
        5.1.4 止水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概率密度影响
        5.1.5 止水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相关特性影响
        5.1.6 止水缝隙宽度对脉动压力频谱特性影响
    5.2 底板缝隙厚度对脉动压力传播影响
        5.2.1 试验方案
        5.2.2 底板缝隙厚度对均方差影响
        5.2.3 底板缝隙厚度对可能的最大脉动上举力影响
        5.2.4 底板缝隙厚度对脉动压力概率密度影响
        5.2.5 底板缝隙厚度对脉动压力相关特性影响
        5.2.5.1 时间相关特性
        5.2.5.2 空间相关特性
        5.2.6 底板缝隙厚度对脉动压力频谱特性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透水孔加键槽联合作用下底板稳定性研究
    6.1 试验方案
    6.2 异形构造底板下表面脉动压力统计参数
        6.2.1 下表面测点脉动压强系数
        6.2.2 异形构造底板概率密度分布
        6.2.3 异形构造底板脉动压力时空相关特性
    6.3 异形构造底板上举力分析
        6.3.1 底板下表面上举力脉动值
        6.3.2 异形构造底板上举力功率谱密度
        6.3.3 异形构造底板上举力概率分布
    6.4 异形构造底板减压降载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3)反拱水垫塘在上举力作用下底板块轴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模型的设计和布置
2 底板块轴力分布的理论分析
3 拱圈底板块轴力分布的试验研究
    3.1 底板块轴力特征值分布
    3.2 底板块轴力的频域特征
4 结论

(4)反拱水垫塘底板块轴力在上举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模型的设计和布置
2 底板块轴力分布的理论分析
3 拱圈底板块轴力分布的试验研究
    3.1 底板块轴力分布
        3.1.1 底板块轴力特征值沿程分布
        3.1.2 底板块轴力瞬时值沿程分布
        3.1.3 底板块轴力特征值横向分布
        3.1.4 底板块轴力强度
    3.2 底板块轴力的频域特征
4 结 论

(5)水垫塘板块结构特性对底板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前人研究成果
        1.2.1 水垫塘内水流流态
        1.2.2 水垫塘底板失稳机理
        1.2.3 水垫塘平底板稳定性研究
        1.2.4 水垫塘透水底板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拱坝水垫塘内射流冲击荷载特性
    2.1 水垫塘内水流流态演变与发展
        2.1.1 水垫塘内三种流态的形式
        2.1.2 水垫塘内射流流态特征
    2.2 水垫塘内淹没冲击射流的扩散及衰减规律
    2.3 冲击射流区底板上举力特性
    2.4 脉动压力空间积分尺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渡口坝平底板上举力分析
    3.1 研究背景
        3.1.1 试验相似原理
        3.1.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3.2 测量装置安装与布置
    3.3 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3.4 试验方案设计
        3.4.1 透水底板的结构
        3.4.2 试验方案
    3.5 举力及脉动压力试验结果分析
        3.5.1 透水底板开孔率对上举力的影响
        3.5.2 开孔率变化对不同位置底板上举力的影响
        3.5.3 脉动压力空间积分尺度与上举力的关系
    3.6 透水孔对底板上举力功率谱特性的影响
    3.7 最大上举力预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置键槽对板块稳定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试验方案及结果
    4.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板块尺寸对底板稳定性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面积变化对板块上举力的影响分析
    5.3 顺水流方向板块尺寸变化对上举力的影响分析
    5.4 垂直水流方向板块尺寸变化对上举力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水垫塘底板水动力荷载及稳定性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平底板水动力荷载特性试验分析与研究
    2.1 基本理论
    2.2 研究背景
    2.3 平底板动水压强特性
    2.4 平底板上举力试验结果
    2.5 脉动压力空间积分尺度与上举力的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拱底板水动力荷载特性分析
    3.1 模型试验方案
    3.2 上举力试验分析
    3.3 拱端推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垫塘底板稳定性分析及指标研究
    4.1 反拱型底板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4.2 平底板局部稳定安全系数
    4.3 反拱型底板局部稳定安全系数
    4.4 反拱型底板与平底板局部稳定性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反拱水垫塘底板缝隙流场三维数值模拟及底板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拱坝的泄洪消能
        1.1.1 高拱坝消能特点
        1.1.2 水垫塘概述
    1.2 反拱水垫塘流场的研究
        1.2.1 试验研究
        1.2.2 数值模拟研究
        1.2.3 底板缝隙流场的研究
    1.3 反拱水垫塘底板结构稳定性研究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2. 紊流数值模拟理论和方法
    2.1 紊流数值模拟方法
    2.2 数值计算方法
        2.2.1 有限差分法
        2.2.2 有限元法
        2.2.3 有限体积法
    2.3 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2.3.1 SIMPLE算法
        2.3.2 SIMPLEC算法
        2.3.3 PISO算法
    2.4 多相流模型
        2.4.1 混合模型
        2.4.2 欧拉模型
        2.4.3 流体体积分数模型
    2.5 自由液面处理方法
        2.5.1 刚盖假定
        2.5.2 标高法
        2.5.3 MAC法
        2.5.4 VOF法
    2.6 边界条件及近壁处理
        2.6.1 边界条件
        2.6.2 近壁面处理
    2.7 应用的商业软件
3. 底板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3.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3.2 接触分析的基本理论
        3.2.1 接触问题的描述
        3.2.2 接触约束条件
        3.2.3 有限元离散化接触系统平衡方程
    3.3 应用的商业软件
4. 反拱水垫塘底板缝隙流场的数学模型
    4.1 模型设计
        4.1.1 试验模型
        4.1.2 数学模型
    4.2 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对比
        4.2.1 水流流态
        4.2.2 水垫塘流场
        4.2.3 水垫塘底板压强
        4.2.4 试验验证
    4.3 小结
5 底板缝隙流场水流特性分析
    5.1 水舌冲击区缝隙内水流特性 #49.
        5.1.1 水流流态
        5.1.2 缝隙内壁面压强分布
        5.1.3 底板上下表面受力及上举力
    5.2 靠近冲击点的下游缝隙内水流特性
        5.2.1 水流流态
        5.2.2 缝隙内壁面压强分布
        5.2.3 底板上下表面受力及上举力
    5.3 远离冲击区的下游缝隙内水流特性
        5.3.1 水流流态
        5.3.2 缝隙内壁面的压强分布
        5.3.3 底板上下表面受力及上举力
    5.4 冲击区下游底板缝隙流场的成因和分布
    5.5 底板上举力成因的分析
    5.6 小结
6. 反拱水垫塘底板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
    6.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1.1 材料性能
        6.1.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6.1.3 边界条件
        6.1.4 荷载施加
    6.2 计算结果及分析
        6.2.1 反拱底板的竖向位移
        6.2.2 底板结构应力分布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计算模型及试验验证结论
        7.1.2 缝隙内流场分布
        7.1.3 缝隙内壁面压强分布
        7.1.4 底板上下表面受力及上举力
        7.1.5 底板上举力成因的分析
        7.1.6 反拱水垫塘底板结构静力分析结论
        7.1.7 与同类工程的联系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反拱水垫塘拱圈底板局部破坏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反拱水垫塘的应用
    1.3 反拱水垫塘的研究进展
        1.3.1 水垫塘流态
        1.3.2 反拱底板的动力荷载
        1.3.3 拱圈底板的稳定性
        1.3.4 拱圈底板的体型
    1.4 紊流数值模拟研究
        1.4.1 模拟方法
        1.4.2 紊流数学模型
        1.4.3 数值计算方法
        1.4.4 自由表面处理
        1.4.5 水垫塘流场数值模拟
    1.5 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内容
2 模型设计与布置和量测设备
    2.1 模型设计与布置
        2.1.1 动力系统
        2.1.2 射流系统
        2.1.3 反拱水垫塘
    2.2 试验仪器与量测设备
        2.2.1 位移传感器
        2.2.2 压力传感器
        2.2.3 轴力传感器
        2.2.4 多功能监测系统
        2.2.5 采样参数
    2.3 研究条件以及水流工况
        2.3.1 坐标系的设定
        2.3.2 底板缝宽
        2.3.3 水流工况
3 反拱水垫塘流场的数值模拟
    3.1 控制方程及其离散方法
        3.1.1 控制方程
        3.1.2 控制方程的离散
    3.2 计算范围及网格处理
        3.2.1 计算范围
        3.2.2 计算工况
        3.2.3 网格划分法
    3.3 边界条件
        3.3.1 入水条件
        3.3.2 固壁边界
        3.3.3 出口边界
        3.3.4 自由水面
    3.4 计算模型的验证
        3.4.1 流速验证
        3.4.2 底板压强验证
    3.5 反拱水垫塘的水流特性
        3.5.1 水流流态
        3.5.2 流速分布
        3.5.3 底板压强分布
    3.6 平底水垫塘流场数值计算结果
        3.6.1 水流流态
        3.6.2 流速分布
        3.6.3 壁面压强分布
    3.7 反拱水垫塘与平底水垫塘计算结果的比较
        3.7.1 近壁射流的沿程演变
        3.7.2 水流流态
        3.7.3 底板压强特性
    3.8 小结
4 拱圈底板动水压强变化规律的研究
    4.1 影响因素
    4.2 动水压强幅值的空间分布
        4.2.1 动水压强幅值沿程分布
        4.2.2 动水压强沿缝长分布
        4.2.3 动水压强沿拱圈分布
    4.3 脉动压强的统计参数
    4.4 动水压强预测
        4.4.1 底板表面
        4.4.2 底板缝隙
    4.5 时域特性
        4.5.1 自相关系数与时间紊动尺度特征
        4.5.2 时空相关特征及泰勒假定检验
        4.5.3 底板动水压强相位关系分析
    4.6 频域特性
    4.7 小结
5 拱圈底板局部失稳机理的研究
    5.1 底板块振动位移的理论分析
        5.1.1 底板失稳机理
        5.1.2 最大振动位移
        5.1.3 底板块振动分区
    5.2 刚性单底板块的振动特性
        5.2.1 位移特征值分布
        5.2.2 位移时域特性
        5.2.3 振动速度和加速度
        5.2.4 位移频域特性
    5.3 弹性单底板块的振动特性
        5.3.1 位移特征值分布
        5.3.2 位移时域特性
        5.3.3 振动速度和加速度
        5.3.4 位移的频域特征
    5.4 刚性底板块与弹性底板块振动特性比较
        5.4.1 位移特征值
        5.4.2 位移时域特性
        5.4.3 位移频域特性
    5.5 弹性三底板块的振动特性
        5.5.1 位移特征值沿程分布
        5.5.2 位移特征值沿拱圈分布
    5.6 弹性五底板块的振动特性
        5.6.1 位移特征值沿程分布
        5.6.2 位移特征值沿拱圈分布
    5.7 弹性九底板块的振动特性
        5.7.1 位移特征值沿程分布
        5.7.2 位移特征值沿拱圈分布
        5.7.3 时域特性
        5.7.4 频域特性
    5.8 多底板块的振动特性的比较
        5.8.1 冲击强振区
        5.8.2 上下游强振区
    5.9 拱圈底板局部失稳的破坏机理
        5.9.1 外部原因
        5.9.2 单底板块锚固失效
        5.9.3 锚固失效的连锁反应
        5.9.4 缝宽的累加效应
    5.10 小结
6 拱圈底板块轴力传递规律的试验研究
    6.1 轴力传递的理论分析
    6.2 单底板块轴力试验
        6.2.1 特征值沿程分布
        6.2.2 轴力强度
        6.2.3 时域特性
        6.2.4 频域特性
    6.3 三底板块轴力试验
        6.3.1 特征值沿程分布
        6.3.2 特征值沿拱圈分布
        6.3.3 轴力强度
        6.3.4 时域特性
        6.3.5 频域特性
        6.3.6 轴力相关性
    6.4 五底板块轴力试验
        6.4.1 特征值沿程分布
        6.4.2 特征值沿拱圈分布
        6.4.3 轴力强度
        6.4.4 频域特性
    6.5 七底板块轴力试验
        6.5.1 特征值沿程分布
        6.5.2 特征值沿拱圈分布
        6.5.3 轴力强度
        6.5.4 频域特性
    6.6 九底板块轴力试验
        6.6.1 特征值沿程分布
        6.6.2 特征值沿拱圈分布
        6.6.3 轴力强度
        6.6.4 频域特性
    6.7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1.1 反拱水垫塘流场数值模拟
        7.1.2 拱圈底板动水压强
        7.1.3 拱圈底板局部失稳机理
        7.1.4 拱圈底板块轴力变化规律
    7.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反拱水垫塘破坏机理和工作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水垫塘消能概述
        1.1.1 高拱坝泄洪消能的特点
        1.1.2 水垫塘概述
    1.2 反拱水垫塘的应用现状
    1.3 反拱水垫塘的研究综述
        1.3.1 反拱底板的稳定性
        1.3.2 底板块上的动力荷载
        1.3.3 底板上举力
        1.3.4 拱端推力
        1.3.5 数值模拟研究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2.1 试验模型布置
        2.1.1 溢流表孔的水力设计
        2.1.2 反拱水垫塘的设计
    2.2 活动拱圈段的设计与量测系统的布置
        2.2.1 活动拱圈一
        2.2.2 活动拱圈二
        2.2.3 活动拱圈三
        2.2.4 活动拱圈中心桩号的确定
        2.2.5 采样参数的确定
    2.3 试验水流条件
        2.3.1 表孔泄流能力
        2.3.2 水垫塘内水位
        2.3.3 试验组次
        2.3.4 底板压力
        2.3.5 缝宽条件
3. 反拱水垫塘破坏过程及破坏机理
    3.1 拱圈底板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
        3.1.1 单底板块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
        3.1.2 多底板块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
    3.2 单底板块的试验成果
        3.2.1 水舌冲击区
        3.2.2 冲击区下游
    3.3 拱圈五底板块的试验成果
        3.3.1 五底板块互不约束的情况
        3.3.2 五底板块串在一起的情况
    3.4 整体拱的试验成果
        3.4.1 五底板块互不约束的情况
        3.4.2 五底板块串在一起的情况
    3.5 拱圈破坏时的缝隙动水压强和拱端推力
        3.5.1 缝隙动水压强
        3.5.2 拱端推力
        3.5.3 拱圈失稳时底板块上下表面的压强及其上举力特征值
    3.6 小结
4. 反拱水垫塘底板动水荷载的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
    4.1 拱圈动水荷载的产生机理和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4.1.1 底板脉动压强的产生机理
        4.1.2 拱圈底板块表面和缝隙中动水压强的影响因素
        4.1.3 拱圈动水荷载的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4.2 拱圈动水荷载的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
        4.2.1 扬压力较大时的试验结果
        4.2.2 扬压力与缝隙动水压强相当的试验结果
        4.2.3 扬压力较小时的试验结果
        4.2.4 止水瞬时发生50%破坏的情况
    4.3 小结
5.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联合作用机理
    5.1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的联合作用的理论分析
        5.1.1 底板块上举力
        5.1.2 拱结构与底板锚固力的联合作用机理
    5.2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的联合作用的试验研究
        5.2.1 底板块上举力的变化规律
        5.2.2 拱端推力的变化规律
    5.3 底板块锚筋桩受力的变化规律
    5.4 小结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反拱水垫塘破坏机理
        6.1.2 反拱水垫塘底板动水荷载相互作用机理
        6.1.3 拱结构与底板径向锚固力联合作用机理
        6.1.4 研究成果的联系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高坝消力塘防护结构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坝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工程实践与问题
    1.3 高坝泄洪消能的防护与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坝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2.1 泄洪消能防护结构安全因子分析
    2.2 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试验研究方法
    2.3 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垫塘平底板安全问题研究
    3.1 水垫塘底板稳定模型研究
    3.2 水垫塘平底板作用荷载研究
    3.3 水垫塘底板锚筋锚固作用分析
    3.4 鱼塘水电站消力池破坏实例及底板断裂计算分析
    3.5 五强溪消力池底板破坏工程实例及试验反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垫塘反拱底板安全问题研究
    4.1 反拱底板稳定模型
    4.2 反拱底板局部稳定性
    4.3 水垫塘反拱底板体型研究
    4.4 拱端推力特性
    4.5 反拱形底板拱座的稳定性
    4.6 长潭岗拱坝反拱形水垫塘应用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垫塘透水底板安全问题研究
    5.1 引言
    5.2 底板上举力成因
    5.3 模型简介及测试方法
    5.4 底板上举力试验结果
    5.5 水垫塘透水反拱底板稳定性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垫塘护坡不护底结构安全问题研究
    6.1 护坡不护底水垫塘问题的提出
    6.2 护坡不护底水垫塘工程应用实例
    6.3 护坡不护底水垫塘动水荷载研究
    6.4 护坡不护底水垫塘动床冲刷研究
    6.5 护坡不护底消力塘的适用条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安全监测与预警方法
    7.1 引言
    7.2 水垫塘安全监控实时系统构建
    7.3 水垫塘安全监控指标体系综合研究
    7.4 二滩水电站水垫塘安全监控系统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四、反拱水垫塘底板块上举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庄反拱水垫塘防护结构优化与安全性分析[D]. 李炳阳. 天津大学, 2014(03)
  • [2]异形构造水垫塘底板缝隙水流脉动压力传播特性研究[D]. 岳颖. 天津大学, 2014(03)
  • [3]反拱水垫塘在上举力作用下底板块轴力的试验研究[J]. 张春财,孙建,张金明,杨丽萍,刘艳丽. 水力发电学报, 2013(02)
  • [4]反拱水垫塘底板块轴力在上举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探讨[J]. 张春财,孙建,张金明,杨丽萍,刘艳丽.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2(02)
  • [5]水垫塘板块结构特性对底板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 许翔. 天津大学, 2012(08)
  • [6]水垫塘底板水动力荷载及稳定性指标研究[D]. 李琳. 天津大学, 2012(08)
  • [7]反拱水垫塘底板缝隙流场三维数值模拟及底板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D]. 张发茂.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8]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反拱水垫塘拱圈底板局部破坏机理的研究[D]. 杨丽萍.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4)
  • [9]反拱水垫塘破坏机理和工作机理的试验研究[D]. 郝秀玲.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10]高坝消力塘防护结构安全问题研究[D]. 王继敏.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反拱池底板升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