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安装技巧

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安装技巧

一、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安装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红[1](2019)在《联想保护卡系统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近10年来,高校纷纷采用保护卡系统进行软件的安装和系统的传输。联想保护卡系统是众多保护卡中比较出色的一款,深入研究保护卡技术,不仅能提升机房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解决一些软硬件问题,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

张志杰[2](2012)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网继承了桌面互联网开放、协作、共享的精神,即“互联”属性,又兼具移动通信网实时性、便捷性、隐私性、可标识、可定位的特点,即“移动”属性,这两种属性使得移动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越性,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但在整个产业迅速发展中,移动运营商主导的“通道+服务”模式正被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厂商主导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应用交易平台”模式所取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厂商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位置。国内外学者虽然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是对于占据这一个产业核心环节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却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而商业类的研究涉及较少,更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定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围绕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属性、价值链、竞争策略和发展策略四个方面展开。本研究具有如下三个创新点:(1)利用网络外部性理论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属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以价值链为基础阐述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盈利模式;(2)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三类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模型并提出其竞争策略;(3)以用户采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采纳模型并提出其发展策略。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围绕网络外部性及其衍生的边际收益递增和正反馈机制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特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这些特性进而导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定价方面可以实施纵向和横向的差异化定价;在用户的保留方面可以采取加大多种类型的转移成本;而在与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可以聚焦在以专利为主的技术标准上。而后,从价值链这一角度分析得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已经从之前单一的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终端制造商收取软件的版税,丰富到通过拓展手机应用交易平台向手机应用开发商收取注册费,同手机应用开发商进行软件收入分成、广告费分成,同运营商实行流量收入分成等多种盈利模式。论文第二部分的研究围绕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间的竞争展开。通过构建对开发者采用不同策略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竞争模型,论证了由于对应用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导致两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对应用开发商的吸引力不尽相同,从而两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对应用开发者具有不同的网络外部性这一结论,并且以此分析了iOS系统和Symbian系统之间的竞争。而后,通过构建考虑了手机应用交易平台和终端硬件平台下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竞争模型论证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作为一个系统软件,往往是完成对底层硬件的管理和对上层应用软件的支持,其竞争力强弱不单单与操作系统本身有关,还与有关其配套的平台有关,优秀的应用交易平台和终端硬件平台对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竞争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通过构建开放型和封闭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模型,分析得出用户给应用开发者带来的间接网络外部效应大于应用开发者带给用户的间接网络外部效应时,开放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盈利要高于封闭型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这一结论,反之亦然。但是与间接网络外部性无关,开放型系统的应用开发者数量将始终小于封闭型系统,而用户数量将始终大于封闭型系统。利用该模型很好的分析了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之间的竞争。本部分最后建议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策略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进一步鼓励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加强手机应用交易平台的创新;与性价比出众的终端设备相结合;定位于高端用户的系统选择封闭型模式较好,定位于普通用户的系统选择开放型较好。论文的第三部分研究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策略。用户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意向受到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态度、用户对系统的感知趣味性以及系统本身的安全性的直接影响,并且受到用户对系统的感知有用性、系统的网络外部性、用户对系统的感知易用性、系统本身的系统兼容性以及用户对系统的感知成本产生间接影响。

周睿[3](2010)在《面向安全关键的虚拟化与分区操作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各种高性能处理器和低成本存储芯片的出现,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越发多样化。在嵌入式系统涉及到的许多应用领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技术基础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对安全关键应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些应用中,如何构建安全的嵌入式体系,保证和提升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嵌入式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演化而来,因此在嵌入式安全关键领域中,往往借鉴和使用了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和方案。本论文通过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操作系统来开展面向嵌入式安全关键领域的研究。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表示,并向普通用户隐藏了不必要的细节;而分区操作系统则是对物理资源进行逻辑分配,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离。这两方面的内容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实践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虚拟化技术中通常采用了分区的概念来管理虚拟机实例,而在现有的分区操作系统中往往使用了虚拟化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当前的虚拟化技术研究和应用主要面向桌面或者服务器,在嵌入式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分区操作系统针对嵌入式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因此,将两者相结合应用到嵌入式安全关键领域,既具有前沿的探索价值,又具有可行意义。本论文基于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操作系统,通过对计算资源的抽象、分配和隔离,以保证系统关键服务的独立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参照安全关键相关的国际标准,根据安全关键的应用需求建立具体的系统模型,然后利用嵌入式硬件设备进行系统实现。本论文的具体工作重点包括三个研发实例:基于PowerPC的嵌入式分区操作系统、基于Cell SPU的嵌入式安全关键系统和基于虚拟化的嵌入式协作学习环境和安全关键系统,一方面描述了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操作系统在具体的嵌入式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另一方面结合IEC 61508和ARINC 653两个安全关键国际标准,体现了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操作系统在嵌入式安全关键研究和应用中的存在意义与实用价值。本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角度引出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研究的动机,并概括介绍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嵌入式系统及其在安全关键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第三章介绍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操作系统,讨论并分析两者的特点以及研究和应用现状,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第四章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描述了三个具体的研发实例,反映了将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操作系统相结合,参考安全关键的相关国际标准,由此构建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案,应用于嵌入式硬件平台,以满足嵌入式安全关键系统的应用需求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于清龙[4](2009)在《基于VLAN的机房维护模式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当今,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局域网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规模越来越大,机器数量越来越多,其故障率也相应提高,计算机的维护量越来越大,一些传统的维护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对于高校大型计算机机房来说,它是进行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教学和实践场所,它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全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文对机房的日常维护采取的手段和采用的方法进行全面阐述,同时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办法。分析了局域网划分VLAN的意义,重点研究了VLAN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在VLAN环境下,利用多播技术,结合蓝卡和GHOST的优点,对机房进行维护的设计与实施方案。本课题的设计与实现,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对机房进行系统维护的方法,对于拥有大型机房的各高校、网吧、实验基地等,均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刘刚[5](2008)在《密码服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门槛高、投入代价大,易用性差、互操作能力弱等问题已经成为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瓶颈。同时,人们也逐渐不满足于针对每一个系统个性化开发的工作模式,迫切需要一些普适性的、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密码服务中间件应运而生,它的设计思想是将密码服务与中间件技术相结合,将密码服务从整个工程应用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通用的模块,这样既可促进模块的标准化,提高模块的可重用性,也可降低开发难度,减少资金投入。本文深入研究了密码工程与密码服务的体系架构,通过引入模型化描述与设计的方法,结合密码服务与中间件技术,提出了密码服务中间件的体系架构,设计与实现了两款面向桌面端的密码服务中间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有以下几点贡献:1.研究了密码工程的体系架构,总结了密码属性与密码功能、密码设备、密码服务及密码服务的发展、密码服务的体系架构及其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出了密码服务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原则。2.基于密码服务中间件的设计、实现原则,提出了密码服务中间件的体系架构,给出了密码服务中间件与密码设备的功能分界、安全分界,密码服务中间件相关标准中的漏洞及应对措施,以及密码服务中间件设计中的相关策略,提出了密码服务中间件处理多进程、多线程调用的方法。3.基于Windows系统设计与实现了两款面向桌面端的、抗攻击的、支持多进程、多线程的密码服务中间件CSP与PKCS#11。在对两者进一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PKCS#11基础上实现CSP的设计研究。4.基于通用准则(CC)对CSP与PKCS#11进行了自主安全性评估。

殷荣庆[6](2007)在《虚拟系统构建实验环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论述了计算机多操作系统环境的构建,以虚拟系统创建实验环境为例,深入阐述虚拟系统构造实验环境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张志杰[7](2007)在《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本人管理学校计算机机房的一点儿经验,主要从硬保护和软保护两个方面来介绍。其中硬保护就是指硬盘保护卡,它能实现自动还原、网络拷贝、系统屏蔽等功能。而软保护就是像Ghost那样的软件也能达到修复系统的功能。

黄泽伟[8](2007)在《基于多系统的虚拟网络教学架构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很多高校普遍陷入了实验教学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不足、教学时空受限、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网络类课程由于分支繁多,内容复杂,这个矛盾体现得犹为突出。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个问题急需解决。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虚拟化技术及其配套软件日趋成熟,促进了“用软件虚拟硬件设备的虚拟网络架构”思想的产生,它的出现为解决传统教学和实验受时间、地点、设备制约的现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操作平台,成为提高网络类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本文从目前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出发,引出虚拟机的概念并对其作了解释,将最流行的两个虚拟机软件VMware和Virtual PC作了详细的对比,然后确定以优势明显的VMware作为建立虚拟网络架构的工具。接下来介绍了VMware的发展状况、相关术语、特点和产品等内容,并就其桥接、仅主机和NAT三种工作模式作了比较,对几类常用的操作系统在其上的安装与配置也作了详细的说明。本文的重点放在虚拟网络架构的建立上。即按网络类课程的研究方向,从概念上把其实践内容划分成了对等网网络模板、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板、有路由器的网络模板及网络安全模板等四个方面,然后运用VMware搭建的多系统网络架构来实现这四个模板的功能。考虑到网络类课程实践的复杂性,在四个基本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可以适应大多数网络实验。不过,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模拟方面,VMware不能为用户提供对设备的真实感受。这时可将Boson NetSim等真正的网络模拟器加以补充,使虚拟网络架构更加完善。通过对所构建的虚拟网络教学架构进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本文阐述的虚拟机技术与模板构造方法,能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出很多的真实实验情景,并可通过录像显示实验过程。基于多系统的虚拟网络架构拥有良好的交互性、适用性、实时性和扩展性,说明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叶茂兴[9](2007)在《关于不同操作系统间文件分区互访的方法和技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别介绍在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单机中和局域网中,Linux分区与Windows分区互相访问的方法及技巧。

陈肖[10](2005)在《Linux的实用技巧》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前几期的5篇文章(本刊2004年19期-23期《聪明用户》栏目中《Linux》子栏 目),您是否已经了解并尝试Linux呢,在此我们搜集了在使用Linux系统时最常用的4个 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使用Linux。

二、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安装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安装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联想保护卡系统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概述
2 联想保护卡系统的架构
3 联想保护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
    3.1 系统的安装和卸载
    3.2 系统同传
    3.3 保护卡升级
    3.4 保护卡功能对比
4 结束语

(2)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互联网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1.1.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导致产业升级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双边市场理论文献综述
        2.1.1 双边市场的内涵及其实证研究
        2.1.2 双边市场中的用户特征
        2.1.3 双边市场中的平台定价
    2.2 用户采纳理论文献综述
        2.2.1 理性行为理论
        2.2.1.1 行为态度
        2.2.1.2 主观规范
        2.2.2 计划行为理论及模型
        2.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2 感知行为控制
        2.2.2.3 计划行为理论相关文献整理
        2.2.3 科技接受理论及模型
        2.2.3.1 技术接受模型
        2.2.4 基于TRA、TPB和TAM模型的扩展研究
        2.2.4.1 C-TPB-TAM模型
        2.2.4.2 TAM2模型
        2.2.4.3 TAME模型
        2.2.4.4 ECM-IT模型
        2.2.4.5 UTAUT模型
        2.2.4.6 TAM模型与TTF模型的整合
第3章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研究现状、属性及价值链
    3.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3.1.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3.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3.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网络外部性
        3.2.1 网络外部性界定
        3.2.2 网络外部性的分类
        3.2.3 网络外部性的经济特征
        3.2.3.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
        3.2.3.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正反馈机制
        3.2.4 网络外部性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影响
        3.2.4.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差异定价
        3.2.4.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用户的转移成本
        3.2.4.3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标准竞争
    3.3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产业链分析
        3.3.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产业链组件
        3.3.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产业链上的盈利模式
        3.3.3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举例及其发展趋势
        3.3.3.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举例
        3.3.3.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竞争研究
    4.1 平台的相关理论综述
        4.1.1 平台理论的提出以及平台的特征
        4.1.2 平台竞争的形成、分类与影响
    4.2 竞争性平台的基本模型
    4.3 对开发者采用不同策略下的竞争模型
    4.4 考虑应用交易和终端硬件下的竞争模型
    4.5 开放型与封闭型系统之间的竞争模型
    4.6 竞争策略建议
        4.6.1 进一步鼓励第三方软件开发者
        4.6.2 加强手机应用交易平台的创新
        4.6.3 与性价比出众的终端设备相结合
        4.6.4 封闭型适于高端用户、开放型适于普通用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研究
    5.1 假设推导和模型构建
        5.1.1 技术接受模型
        5.1.2 感知趣味性
        5.1.3 感知成本
        5.1.4 系统安全性
        5.1.5 网络外部性
        5.1.6 系统兼容性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性质
        5.2.2 问卷设计
        5.2.3 数据收集
        5.2.4 建模过程
    5.3 实证分析
        5.3.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3.1.1 问卷信度分析
        5.3.1.2 问卷效度验证
        5.3.2 问卷的描述统计分析
        5.3.3 实证检验分析
    5.4 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策略建议
        5.4.1 各个变量之间关系
        5.4.2 发展策略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面向安全关键的虚拟化与分区操作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操作系统
    1.2 研究动机
    1.3 主要工作
第二章 嵌入式安全关键系统
    2.1 嵌入式系统
    2.2 嵌入式安全关键系统
第三章 虚拟化技术与分区操作系统
    3.1 面向嵌入式系统的虚拟化
        3.1.1 虚拟化概述
        3.1.2 嵌入式系统与虚拟化
    3.2 分区操作系统
        3.2.1 MILS
        3.2.2 ARINC 653
        3.2.3 PikeOS
        3.2.4 ADEOS
        3.2.5 其它实例
第四章 实例研究
    4.1 基于PowerPC的嵌入式分区操作系统
        4.1.1 XtratuM概述
        4.1.2 PowerPC概述
        4.1.3 相关工作
        4.1.4 XtratuM/PPC
        4.1.5 系统评测
        4.1.6 小结
    4.2 基于Cell SPU的嵌入式安全关键系统
        4.2.1 IEC 61508安全标准
        4.2.2 Cell概述
        4.2.3 相关工作
        4.2.4 系统架构与实现
        4.2.5 小结
    4.3 基于虚拟化的嵌入式协作学习环境和安全关键系统
        4.3.1 相关工作
        4.3.2 系统设计
        4.3.3 系统实现
        4.3.4 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估
        4.3.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生期间的的工作总结
致谢

(4)基于VLAN的机房维护模式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
    2.1 TCP/IP协议
        2.1.1 TCP/IP参考模型
        2.1.2 网间协议IP
        2.1.3 传输控制协议TCP
    2.2 VLAN技术
        2.2.1 VLAN简介
        2.2.2 VLAN总体设计原则
    2.3 单播/广播/组播技术
        2.3.1 单播技术介绍
        2.3.2 广播技术介绍
        2.3.3 组播技术介绍
    2.4 多媒体通讯协议的比较与选择
        2.4.1 基于UDP/IP协议的通讯
        2.4.2 基于TCP/IP协议的通讯
        2.4.3 基于Multicast/Unicast协议的通讯
        2.4.4 影响协议选择的因素
    2.5 ACL技术
        2.5.1 时间段配置
        2.5.2 选择交换机使用的流分类规则模式
        2.5.3 定义访问控制列表
        2.5.4 激活访问控制列表
    2.6 GHOST介绍
    2.7 蓝卡技术介绍
第3章 机房维护模式的探索
    3.1 目前机房维护存在的问题
    3.2 机房维护的策略
        3.2.1 机房结构的规划设计
        3.2.2 机房系统维护采取的手段
        3.2.3 病毒防范措施
    3.3 系统维护的具体方法
        3.3.1 单机安装、单机克隆与本机镜像
        3.3.2 多媒体操作台、无盘工作站
        3.3.3 蓝卡技术
        3.3.4 网络多播克隆
    3.4 机房系统维护的前景展望
第4章 VLAN的设计与实现
    4.1 局域网划分VLAN的意义
        4.1.1 控制网络上的广播
        4.1.2 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4.1.3 增强网络的灵活性
    4.2 设备选型及拓扑结构的选择
        4.2.1 设备选型
        4.2.2 拓扑结构的选择
    4.3 VLAN的设计
        4.3.1 VLAN的策略
        4.3.2 VLAN的划分方法
        4.3.3 ACL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
    4.4 VLAN的实现
        4.4.1 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示意图
        4.4.2 VLAN的具体划分
        4.4.3 核心交换机1的VLAN划分
        4.4.4 核心交换机2的VLAN划分
        4.4.5 接入交换机上(E026)VLAN划分
    4.5 ACL的实现
        4.5.1 核心交换机的实现
        4.5.2 接入交换机的ACL配置
第5章 基于VLAN的网上克隆技术的实现
    5.1 理论依据与技术分析
    5.2 工作流程
    5.3 实现过程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密码服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
    1.4 论文安排
第二章 密码工程与密码服务中间件
    2.1 密码属性与密码功能
    2.2 密码设备
    2.3 密码服务及密码服务的发展
    2.4 密码服务的体系架构
    2.5 密码服务体系架构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2.6 密码服务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原则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密码服务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密码服务中间件
        3.1.1 密码服务中间件的体系架构
        3.1.2 自主开发密码服务中间件的必要性
        3.1.3 密码服务中间件与密码设备的功能分界、安全分界
        3.1.4 密码服务中间件与多进程、多线程
        3.1.5 密码服务中间件相关标准中的漏洞及应对措施
        3.1.6 密码服务中间件设计中的相关策略
    3.2 密码服务中间件CSP的设计与实现
        3.2.1 CryptoAPI的体系架构及其与CSP之间的关系
        3.2.2 CSP的体系架构
        3.2.3 CSP的设计与实现
    3.3 密码服务中间件PKCS#11的设计与实现
        3.3.1 PKCS#11的体系架构
        3.3.2 PKCS#11的设计与实现
    3.4 PKCS#11基础上实现CSP的研究
        3.4.1 PKCS#11与CSP的对比分析
        3.4.2 PKCS#11与CSP共存的研究
        3.4.3 PKCS#11基础上实现CSP的设计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C的密码服务中间件安全性评估
    4.1 CC标准浅析
        4.1.1 CC标准的发展历程
        4.1.2 CC标准的内容组织
        4.1.3 CC标准中的关键概念
        4.1.4 CC标准中的评估保证等级
    4.2 基于CC的密码服务中间件自主测试方案
    4.3 密码服务中间件的白盒与黑盒测试
        4.3.1 CSP的测试
        4.3.2 PKCS#11的测试
    4.4 密码服务中间件的Beta测试
    4.5 密码服务中间件的抗攻击测试
        4.5.1 CSP的抗攻击测试
        4.5.2 PKCS#11的抗攻击测试
    4.6 基于CC的密码服务中间件自主安全性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密码服务中间件的应用
    5.1 密码服务中间件应用概述
    5.2 密码服务中间件在SSL安全登录中的应用
    5.3 密码服务中间件在网银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Cryptoki函数列表
附录B Windows2000下建立CA认证中心的流程
附录C 架设邮件服务器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6)虚拟系统构建实验环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虚拟系统
    2.1 虚拟系统类型
    2.2 Virtual PC虚拟系统简介
    2.3 Virtual PC虚拟系统的系统需求
    2.4 Virtual PC虚拟系统的安装与汉化
3 虚拟系统构建多操作系统环境
    3.1 多操作系统的创建模式
        3.1.1 多分区创建多操作系统环境。
        3.1.2 在虚拟系统中创建多操作系统环境
        3.1.3 多操作系统创建模式的选择
    3.2 用虚拟系统创建的多操作系统环境
        3.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2.2 载入光驱或载入ISO映象文件
        3.2.3 虚拟系统设置
    3.3 安装Red Hat Linux 9.0虚拟机
    3.4 安装Windows 98虚拟机
    3.5 虚拟多操作系统环境
4 虚拟系统构建实验环境
    4.1 构建虚拟实验环境的一般方法
    4.2 构建操作系统实验环境
    4.3 构建汇编语言实验环境
5 结束语

(8)基于多系统的虚拟网络教学架构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虚拟化的历史
        1.2.2 虚拟架构的发展
        1.2.3 虚拟实验室概念的提出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2 虚拟机
    2.1 什么是虚拟机
    2.2 虚拟机软件的选择
        2.2.1 Virtual PC 与VMware 简介
        2.2.2 Virtual PC 与VMware 的比较
    2.3 VMware 简介
        2.3.1 基础知识
        2.3.2 VMware 的特点
        2.3.3 VMware 的产品
3 VMware 工作模式及虚拟机系统安装
    3.1 虚拟网络设备
        3.1.1 VMware 的三种工作模式
        3.1.2 向真实主机中新增虚拟设备
    3.2 为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
        3.2.1 硬件的准备
        3.2.2 安装操作系统
4 Vmware 构建虚拟实验室
    4.1 对等网网络模板
        4.1.1 主机(WinXP)与wi112000 Server 虚拟机的连接
        4.1.2 主机(WinXP)与Linux 虚拟机的连接
        4.1.3 Linux 虚拟机通过主机(WinXP)共享上网
        4.1.4 本模板能开出的其它实验
    4.2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板
        4.2.1 利用组功能进行DHCP 服务及DNS 服务实验
        4.2.2 利用组功能进行IIS 实验
        4.2.3 利用组功能进行Active Directory 组网实验
        4.2.4 本模板能开出的其它实验
    4.3 有路由器的网络模板
        4.3.1 配置Wi112000 Server 虚拟服务器
        4.3.2 配置Wi112000 Professional 虚拟客户机一
        4.3.3 配置Wi112000 Professional 虚拟客户机二
        4.3.4 测试两个网络是否连通
        4.3.5 在虚拟机上启用路由功能
        4.3.6 再次测试两个网络是否连通
    4.4 网络安全模板
        4.4.1 网络入侵的归划
        4.4.2 实验的实施
        4.4.3 网络安全模板能开出的其它实验
    4.5 虚拟机的其它应用
        4.5.1 硬盘无损分区
        4.5.2 群集的实现
        4.5.3 虚拟化“蜜罐”技术
5 对Vmware 虚拟网络架构的补充
6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关于不同操作系统间文件分区互访的方法和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 在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共存的计算机中, 启动Linux访问本机的Windows分区。
2 在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局域网中, Linux分区和Windows分区互相访问
    2.1 Linux主机访问Windows主机的共享目录的方法
    2.2 Windows主机访问Linux主机中的共享目录 (也可以用Linuxdos软件) 的方法
    2.3 管理用户:
    2.4 设置共享目录:
    2.5 启动共享:
    2.6 Windows访问Linux共享资源:
3 一台Linux主机访问另一台Linux主机的共享目录的方法

四、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安装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联想保护卡系统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J]. 杨志红. 计算机时代, 2019(06)
  • [2]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与发展研究[D]. 张志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3]面向安全关键的虚拟化与分区操作系统研究与实现[D]. 周睿. 兰州大学, 2010(07)
  • [4]基于VLAN的机房维护模式的研究与实现[D]. 于清龙. 大连海事大学, 2009(S1)
  • [5]密码服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研究[D]. 刘刚.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07)
  • [6]虚拟系统构建实验环境的研究[J]. 殷荣庆.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06)
  • [7]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J]. 张志杰.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3)
  • [8]基于多系统的虚拟网络教学架构的实现[D]. 黄泽伟. 重庆大学, 2007(05)
  • [9]关于不同操作系统间文件分区互访的方法和技巧[J]. 叶茂兴.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1)
  • [10]Linux的实用技巧[J]. 陈肖. 微电脑世界, 2005(01)

标签:;  ;  ;  ;  ;  

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安装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