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蕊[1](2020)在《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支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问题,不仅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于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远的不说,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9年的迪拜和希腊的危机来看,一国银行信用风险累积过多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当前从国内经济运行和发展环境上看,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几年里,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显着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科技日益活跃,发展迅速,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和严峻,揭示这个银行信用风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第2章从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这两个切入点,对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金融科技及其特征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第3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主要从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混业化、金融杠杆高位化和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四个方面从理论上展开分析。接下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问题,揭示了商业银行大力实现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并讨论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目标以及转型的具体种类。第4章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第5章和第6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随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的愈益扩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愈益上升的结论。第7、8和9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转型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越大,引致的信用风险越大的结论。最后,第10章,针对研究结论,从政府层面、保险公司层面和商业银行层面,提出了若干条对策建议。
金川[2](2020)在《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文中认为纵观历史上曾出现的五次并购浪潮,银行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仅为产业并购创造了条件,自身并购活动也在蓬勃发展,推动全球银行业不断壮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采取较为宽松的金融管制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创新,银行间的资本逐步集聚,并购事件层出不穷,并购数量与并购规模屡创新高。目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尚显稚嫩,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并购的规模、数量、复杂程度等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跨国并购的全过程面临的风险无论从复杂性、多样性,还是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远甚于国内并购。因此,作为中资银行,在跨国并购中如何有效地评估、预警各种风险,如何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并购质效,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有文献对银行并购,以及与并购相关的风险方面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大量研究的重点比较集中于银行并购动因、绩效水平、风险识别和量化、风险防控等方面,而且许多传统的理论研究更偏重于考察东道国的主权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无法覆盖影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全面风险因素。新形势下中资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形势,随着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危机之后全球银行业的深刻调整,许多新问题的出现都需要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回应。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以及知名风险评估机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纳入影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特色因素——双边关系和行业风险,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指标体系,进一步拓展了跨国并购风险理论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动态赋值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增加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解释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量化跨国并购风险,并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的算法,实现跨国并购风险的动态预警,较大程度减少人为主观判断的误差和局限性。研究的主要发现:(1)中外银行业在跨国并购的动机、战略、主体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在政策支持和实践发展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离不开内外部动因的驱动。(2)双边关系和行业风险对跨国并购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是构成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重要因素。五个子风险对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双边关系、行业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3)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其中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双边关系风险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而风险较低的国家则主要以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发达经济体为主,但是行业风险的评估结果则相反,新兴经济体的银行业的整体风险要小于发达经济体。跨国并购综合风险从大到小依次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4)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维度来看,以高收入国家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风险较低,新兴经济体的风险较高,跨国并购的综合风险与国家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5)从2017年的预警结果来看,政治格局变化及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因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与东道国双边关系、全球银行业的行业风险及竞争格局的改变等因素都对中资银行实施跨国并购产生了较大影响。
周茜[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金融监管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过程。1978-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78-1992年“一行”集中监管时期、1992-2003年“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2003-2017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1978-1992年“一行”集中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客体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稽核。1978-1992年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在集中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获得较好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效率有所下降,金融机构资产增加的速度快于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数量和职工人数增加的速度,全国各地监管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集中监管体制的特征是:初步实现机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权力逐渐扩大;金融监管的协调发生在中国人民银行内设部门之间。1992-2003年“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客体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1992-2003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金融业不良贷款问题较为突出;在分业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获得较好的发展;金融业的监管资源以银行业为主。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是:继续实行机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权力逐渐缩小;金融监管的协调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转移至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2003-2017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客体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2003-2017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在分业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继续获得较好的发展;金融监管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所提高。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是:机构监管保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地位有所提升;金融监管协调的对象主要是“一行三会”。根据这些变化,本文将1978-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机构监管;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的金融监管体制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无论是集中监管体制,还是分业监管体制,始终要面临金融监管协调的问题。由此得到的启示在于:我国应当逐步实现功能监管;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作用继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据金融业的不同特点,实行有区别的监管,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党森[4](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问题及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攀升,居民收入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伴随着市场的通胀压力继续增加,人们的理财观念正在逐步增加。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产品开发日新月异,产品结构和风险愈发复杂化、多元化,加之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莫测,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有效监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坚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统计分析法,对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提出了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系统地分析了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的重要性,在借鉴、比较和分析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政府监管的成功实践与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加大监管问责、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投资者保护与教育、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对策。第一部分为绪论,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一章是简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理论基础,是本文的研究起点;第二章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现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四章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实践与借鉴,它是本文的国际借鉴;第五章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政府监管的对策,是本文的研究成果;最后是结语,是本文的研究总结。相对于同类研究,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即本文研究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研究范式的创新、有利于保护我国广大投资者的金融投资利益、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的稳健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安全高效运营。
李其成[5](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李仲林[6](2018)在《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然而由于银行业自身携带的“高负债、高风险”的先天基因,世界各国不得不对其采用严苛的监管策略与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勃兴,社会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固守传统借贷业务,只能使银行业的收益、业务范围不断萎缩。在此语境下,选择变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利器,主要表现为银行业务范围的开疆拓土,覆盖整个金融市场,渐次演变为具备综合化经营的“全能银行”。银行业综合化经营非但没有降低源于银行“高负债”先天基因所带来的风险,反而会与传统监管策略与方式之间产生隔阂与错配积聚更为严重的风险,2008年的金融危机正是典型的范例。由此观之,对于银行综合化经营所产生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应当成为金融法治建设亟需认真对待的话题。金融监管的核心使命在于有效的防控金融市场的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进而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在不断满足社会经济主体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监管当局的重大课题之一。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当以分业监管为主体框架的监管体制,面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所产生的种种风险时,能够调用的规制策略、思路、方式往往却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二者之间的背离与抵牾之处,正是金融监管寻求变革的逻辑起点。基于上述论断,本文选择以法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以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所衍生的种种客观风险为根基,采用“理论基础—历史演进—现实状况—供给需求及非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实证检验—域外经验—方案完善”的论证框架,利用法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制度均衡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历史演进的归纳和梳理,总结出确保金融安全、提高金融效率是推动监管制度变迁的重大力量,并指出综合化经营监管是未来的趋势,而不是回到原来的分业经营监管模式;在分析综合化经营的必然性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业务跨部门跨产品跨市场、交易结构复杂监管难度高、规避监管弱化金融调控效率、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四大风险特征;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供求及非均衡分析,梳理出金融综合化现实与制度供给非均衡、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与规则监管非均衡、跨行业业务特征与分业监管体制非均衡、易发系统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制度非均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制度供给非均衡五大特征,为将来监管制度的重构指明了方向;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成本收益进行实证检验,其收益在于可以保证金融安全即防范银行风险,其成本在于影响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效应即效率损失,金融监管制度的安排应该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之间进行权衡;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原则监管导向、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的监管适应性变革提供参考;结合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现状以及域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完善方案,内容不仅包括了原则导向监管的具体建构,还有注重成本收益、监管协调、风险预警新型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不同业务模式的具体监管规范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体系的构建,以期通过监管制度的完善,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动力。
李艳[7](2018)在《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复杂化,各国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兼并浪潮此起彼伏加之国内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消费金融的日益兴起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都给传统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银行放弃分业管制政策纷纷实行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纵观国际银行业经营模式和发展经验,20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开始实行混业经营,该经营模式经受了经济危机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其优势,70年代美国也尝试实行金融控股模式的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我国也逐步尝试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模式。信息对投资人来说是极具价值的资源,同时,信息可靠性、及时性和充分性也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更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视角来探索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程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立足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选取2012-2016年6个国家的165个样本,然后,运用三个模型分别探讨银行和非银行业务混业经营、非银行业务混业经营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长期下,商业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献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介绍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背景、问题来源、概念、研究意义、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并提出了本文献所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第三,研究假设与设计,本部分内容探讨了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本文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采用七个指标进行量化,最终进行优化后精简至六个指标:资产规模、非利息收入占比、交易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平方占比、多元化指标1和多元化指标2;对会计信息质量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量化,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方面采用可操纵利润,会计信息报告的可靠性采用标准普尔指数评级进行量化,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分别构建模型。运用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将对异常数据予以剔除,最终确定6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的165家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第四,指标体系确定后,分三个步骤逐步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验,最终发现,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会计信息质量大体上成U型的关系;第五,为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过程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比国内外不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下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寻找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下,在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从国家政策、银行自身、社会公众和第三方监督角度探索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过程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第六,纵观国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过程中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诚然,本文献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知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也存在一些研究不足的地方。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成U型的关系,但目前大多商业银行均处于混业经营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阶段。从研究结果可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随着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成熟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赵金洁[8](2018)在《银行产业组织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银行业进行了包括加大市场开放程度、放松金融管制等一系列以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为方向的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一方面激发了银行市场的竞争活力,提升了银行机构的绩效水平,强化了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职能和作用,另一方面却也增加了银行业风险,使银行危机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呈显着上升趋势。对此,学术界就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企业融资、金融稳定等问题的关系作了持续而大量的探讨。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动对银行业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纳入同一系统中,综合探讨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所可能产生的最终结果。基于此,本文依托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安全理论,提出并阐述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尝试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体系,并对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安全状态进行考察,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本文主要沿着以下思路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梳理现有的关于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安全理论、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融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并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其次,在明晰银行业特点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并构建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内涵分析、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体系构建、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选择等四方面内容。之后,以中国银行业为实证对象,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历程,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中小企业融资、银行业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对2006~2015年的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况进行测评。最后,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和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阐述进一步维护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对策建议,以期可以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经验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第一,创新性的提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体系。本文界定,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安排能够引致较为合理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使银行机构之间处于有效竞争、协调发展的状态,不仅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绩效水平的持续增长,也有利于满足企业的信贷融资需求和稳定银行业风险水平,从而使该国或地区的银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开放经济中,银行产业组织安全也指一国或地区的银行产业组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有效抵御国外经济侵袭、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稳定等。在明晰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体系,阐述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目标和路径选择,构建出较为系统的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体系。第二,采用因果分析框架构建了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衡量银行业绩效水平、银行业信贷供给情况和银行业风险水平的主要定量指标作为直接评价指标(也称为反映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态的结果指标),将影响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主要因素作为间接评价指标(也称为影响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态的原因指标),用直接评价指标定量测算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度,用间接评价指标定性分析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潜在风险,通过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清因果主次,剔除线性相关性较强的多余指标,构建出准确度较高、操作性较强的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实证分析了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状态,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应用,本文以中国银行业为实证对象,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制定了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评分标准,应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型,估算出2006~2015年的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度,发现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处于基本安全和安全状态,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继续加大银行业市场开放力度、全面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水平和不断完善银行业监管机制三个部分详细阐述了提升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对策建议,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唐珊珊[9](2016)在《中国与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和最新特点就是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研究金融监管法律体制对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中国与俄罗斯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分析二者在金融监管主要内容上的区别,并据此指出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中国的启示。在概述部分,首先介绍两个国家在监管体制上的概况,即中国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俄罗斯则在2013年7月的改革后开始实行统一监管体制,这是比较中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具体来讲,介绍了两国金融监管的模式、目标和主要内容。同时,中国与俄罗斯制定了多个层次的监管立法,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第二部分则是从监管体制、市场准入监管、持续性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和俄罗斯金融监管的主要区别。监管体制方面,主要介绍了两国监管体制的形成和主要的银行监管机构。市场准入监管方面,从中俄在银行执照的颁发、资本金的要求和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三个角度,阐述并比较了两国不同的监管内容。持续性监管方面,分析了中俄在资本充足率、信贷风险和流动性监管三个主要问题上的差别。市场退出监管方面,则主要探讨了俄罗斯的相关规定,以此为借鉴,指出中国监管立法在市场退出安排上存在问题。最后,在对中国与俄罗斯的监管体制、监管法律及监管内容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俄罗斯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中国未来改革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启示。分别从转变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完善中国金融监管立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在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方面,要逐步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建立统一监管机构。在完善金融监管立法方面,要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强化信贷风险监管并且完善市场退出的监管法律。
刘先[10](2016)在《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行业有效的配置了稀缺的资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而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基础,却又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体系理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一类特殊的企业,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自成立后就每时每刻离不开发现风险,经营风险,规避风险,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本身就在不断的寻求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求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本文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内地商业银行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其中主要涉及到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与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机理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体系框架、法制环境、外部监管体制及内部控制体制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的比较研究等。试图将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先进理论运用到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领域,重点通过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以及探索两地所表现出来的对风险的不同应对状况和两地之间风险控制框架异同,找出其中的特殊性和关联性。本文就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及香港地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良,从内部预防与操作体系及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若干设想。对于商业银行发达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批判的吸收,结合我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建立起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完善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制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外部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立起我国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检验风险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加快我国内地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的进程,加速金融法律相关研究;重视社会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文化建立,重视内地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二、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当代中国所处的新时期 |
2.1 我国新时期的界定 |
2.2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
2.2.1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界定 |
2.2.2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根本特征 |
2.3 我国金融科技浪潮的兴起 |
2.3.1 金融科技的界定 |
2.3.2 金融科技的特征 |
2.3.3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与业务转型 |
3.1 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 |
3.1.1 利率市场化 |
3.1.2 金融机构混业化 |
3.1.3 金融杠杆高位化 |
3.1.4 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 |
3.2 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
3.2.1 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
3.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 |
3.2.3 业务转型的目标 |
3.2.4 业务转型的具体种类 |
3.3 本章小结 |
4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
4.1 直接信用风险 |
4.1.1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
4.1.2 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
4.1.3 普惠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 |
4.2 间接信用风险 |
4.2.1 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2.2 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2.3 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
5.1.2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与信用风险的影响 |
5.1.3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信用风险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设计 |
5.2.2 模型设计 |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Ⅱ:业务转型与银行信用风险 |
6.1 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6.2 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2 研究设计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Ⅰ: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1 利率水平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 |
7.1.2 利率水平波动与企业借款的续短为长模式 |
7.1.3 续短为长的借款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设计 |
7.2.2 模型设计 |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Ⅱ:银行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定价 |
8.1.2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1.3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难度、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1.4 商业银行竞争程度、操作性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2 研究设计 |
8.2.1 变量设计 |
8.2.2 模型设计 |
8.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8.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8.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8.3.1 描述性统计 |
8.3.2 相关性分析 |
8.3.3 多元回归分析 |
8.3.4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9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Ⅲ:银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9.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9.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
9.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信用风险 |
9.1.3 借款企业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9.2 研究设计 |
9.2.1 变量设计 |
9.2.2 模型设计 |
9.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9.3 实证结果及统计分析 |
9.3.1 描述性统计 |
9.3.2 相关性分析 |
9.3.3 面板回归分析 |
9.3.4 稳健性检验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10.2.1 政府层面 |
10.2.2 保险公司层面 |
10.2.3 商业银行层面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 |
一、关于银行跨国并购的概念界定 |
二、关于银行跨国并购类型的界定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框架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的理论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节 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理论 |
一、跨国并购风险的构成 |
二、跨国并购风险的评估 |
三、跨国并购风险的预警 |
四、跨国并购风险的控制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关于中外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比较 |
第一节 关于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分析 |
一、五次并购浪潮的产生 |
二、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
三、典型跨国银行的案例研究:汇丰银行 |
第二节 关于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分析 |
一、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政策演进 |
二、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
三、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
四、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案例研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
第三节 关于国内外银行跨国并购的比较 |
一、跨国并购的动机 |
二、跨国并购的战略 |
三、跨国并购的主体 |
四、跨国并购的支付方式 |
第四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主要风险因素:国内外机构视角 |
一、国际机构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与评述 |
二、国内机构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与评述 |
第二节 本文的拓展 |
一、新形势下跨国并购风险的新内涵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 |
第五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数据收集和处理 |
一、样本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处理 |
第二节 子风险的风险评估 |
一、子风险得分的确定:基于因子分析方法 |
二、子风险的评估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综合风险的风险评估 |
一、综合风险得分的确定:基于熵值法 |
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三、综合风险预警指数的确定 |
第六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 |
第一节 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的设计 |
一、BP神经网络原理概述 |
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流程 |
三、建立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假说 |
四、总体建模思路 |
第二节 BP神经网络在预警模型中的实际应用 |
一、相关参数及函数的设定 |
二、预警模型的训练与检验 |
三、预警结果的评价分析 |
第七章 关于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
一、构建政策协调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二、动态调整监管体系,完善国际监管协调机制 |
三、加强经济外交,改善双边关系 |
四、积极推进BIT谈判,降低投资风险 |
第二节 银行层面的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
一、跟随国家战略,制定科学的并购战略目标 |
二、充分调查,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政策 |
三、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机制 |
四、合理选择并购目标和中介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金融监管理论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模式 |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
第三节 金融监管协调 |
第四节 宏观审慎监管 |
第二章 “一行”集中监管时期(1978-1992) |
第一节 1978-1992 年集中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
一、监管主体:一行 |
二、监管客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三、监管方式:现场稽核 |
第二节 1978-1992 年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
一、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 |
二、集中监管体制的特征 |
第三章 “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1992-2003) |
第一节 1992-2003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
一、监管主体:三足鼎立 |
二、监管客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三、监管方式: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 |
第二节 1992-2003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
一、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 |
二、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 |
第四章 “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2003-2017) |
第一节 2003-2017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
一、监管主体:一行三会 |
二、监管客体: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
三、监管方法: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
第二节 2003-2017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
一、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 |
二、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问题及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定义 |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 |
三、政府监管 |
第二节 政府监管理论基础 |
一、政府监管主要理论 |
二、政府监管主要方式和政策依据 |
三、政府监管主要规定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与存在的风险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情况 |
一、发展规模 |
二、发展特点 |
三、发展压力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 |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的类型 |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监管面临问题 |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现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历史沿革与监管发展 |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萌芽阶段与监管缺失 |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阶段与监管起步 |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成熟规范阶段与监管发展 |
第二节 监管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
一、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影响 |
二、理财新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影响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不足 |
一、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二、监管主体发挥的作用有限 |
三、投资者权益保护与投资教育力度不够 |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健全 |
五、金融隐私保护有待健全 |
六、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够健全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特点 |
一、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多元伞形 |
二、英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一体化 |
三、日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单线多头 |
四、德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一体化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
一、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科学的监管制度 |
二、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的高效监管机制 |
三、始终高度重视个人投资者利益保护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对策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职责定位 |
一、监管职责应重在法律规制和行业引领 |
二、监管职责应明确监管主体和任务分工 |
三、监管职责应注重宏观引领和行业引导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优化措施 |
一、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产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
二、不断创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监管模式 |
三、严格依法监管并加大监管问责力度 |
四、引领社会信用和中介体系的健康发展 |
五、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与教育 |
六、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之涵义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法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法律制度供求理论 |
二、法律制度成本收益理论 |
三、法律制度均衡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节 法经济学相关理论在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中的应用 |
一、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求分析 |
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非均衡分析 |
三、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路径依赖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及趋势 |
第一节 我国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 |
一、第一阶段:一元金融监管时期(1949—1979年) |
二、第二阶段:初级综合化经营监管时期(1980—1992年) |
三、第三阶段:分业经营监管时期(1993—2000年) |
四、第四阶段:综合化经营监管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 |
一、美、英、日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 |
二、发达国家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历史检视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动力与趋势 |
一、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动力 |
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趋势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现状及风险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的必然性 |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在驱动 |
二、市场竞争倒逼转型升级 |
三、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
四、金融监管环境提供条件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的实现路径 |
一、内部路径:业务综合化 |
二、外部路径:金融集团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的风险特征分析 |
一、业务跨部门跨产品跨市场 |
二、交易结构复杂监管难度高 |
三、规避监管弱化调控效率 |
四、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求及非均衡分析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需求分析 |
一、监管当局:确保金融安全与提高金融效率 |
二、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与提高经营效率 |
三、金融消费者:综合金融服务与权益保护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给主体及组织架构 |
一、供给主体:一委一行两会 |
二、基本框架:分业监管供给体制 |
三、协调方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给的具体维度 |
一、市场准入监管制度供给 |
二、资本充足监管制度供给 |
三、风险暴露监管制度供给 |
四、信息透明度监督制度供给 |
第四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非均衡分析 |
一、综合化现实与制度供给非均衡 |
二、金融创新与规则监管非均衡 |
三、跨业经营与分业监管非均衡 |
四、系统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非均衡 |
五、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制度供给非均衡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收益分析及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一、监管制度的收益分析 |
二、监管制度的成本分析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收益的实证检验 |
一、研究指标 |
二、样本选择及期间 |
三、模型设定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的实证检验 |
一、模型设定 |
二、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及启示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之域外借鉴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宏观审慎体系 |
一、新型伞式的美国监管体系 |
二、一线多头的日本监管体系 |
三、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之中国借鉴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原则导向 |
一、美国的规则导向监管 |
二、英国的原则导向监管 |
三、原则导向监管之中国借鉴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消费者保护 |
一、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之监管 |
二、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之监管 |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之中国借鉴 |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原则导向监管之转型 |
一、加快综合化经营监管的原则导向转型 |
二、实现综合化经营监管的监管工具优化 |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之优化 |
一、引入成本收益理念 |
二、健全机构协调机制 |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三节 监管规范体系之健全 |
一、完善综合化业务监管规范体系 |
二、创制金融控股集团监管规范体系 |
第四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之构建 |
一、确立消费者保护目标 |
二、设立独立的保护机构 |
三、实现保护机制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稳妥推进银行业务国际化 |
1.1.2 逐步实现银行业改革转型 |
1.1.3 助推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
1.2 问题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
1.3.2 会计信息质量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文献综述 |
2.1.1 国内文献综述 |
2.1.2 国外文献综述 |
2.1.3 小结 |
2.2 会计信息质量文献综述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3 小结 |
2.3 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综述 |
2.3.1 国内文献综述 |
2.3.2 国外文献综述 |
2.3.3 小结 |
2.4 理论基础 |
2.4.1 制度变迁理论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委托代理理论 |
2.4.4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指标选取及有效性分析 |
3.2.1 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
3.2.2 指标体系优化 |
3.3 模型构建 |
3.3.1 基础模型 |
3.3.2 扩展模型(一) |
3.3.3 扩展模型(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4.1 样本来源与数据分析 |
4.1.1 样本来源 |
4.1.2 数据分析 |
4.2 描述性统计 |
4.2.1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指标描述性统计 |
4.2.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相关指标描述性统计 |
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3.1 基础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4.3.2 扩展模型(一)回归结果与分析 |
4.3.3 扩展模型(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 模型检验 |
4.4.1 模型检验 |
4.4.2 扩展模型(一)检验 |
4.4.3 扩展模型(二)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比研究 |
5.1 中美对比研究 |
5.2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2.1 国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结论 |
5.2.2 美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结论 |
5.2.3 中美对比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与展望 |
6.2 对策建议 |
6.2.1 谨慎参考资产规模信息 |
6.2.2 重点关注与同业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质量 |
6.2.3 着重防范混业经营发展初期风险 |
6.2.4 严格监管非利息收入项目 |
6.2.5 加大对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惩罚力度 |
6.2.6 借鉴美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初期的成功经验 |
6.3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银行产业组织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组织理论 |
2.1.2 产业安全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 |
2.2.2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融资 |
2.2.3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风险 |
2.3 本章小结 |
3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理论 |
3.1 银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特殊性 |
3.1.1 银行业的经营对象特殊 |
3.1.2 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性强 |
3.1.3 银行业的破产成本高昂 |
3.2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界定 |
3.2.1 产业组织、产业安全与产业组织安全的关系辨析 |
3.2.2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定义 |
3.3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影响因素 |
3.3.1 直接影响因素 |
3.3.2 间接影响因素 |
3.4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体系 |
3.4.1 评价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
3.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4 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
3.5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目标和路径选择 |
3.5.1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理论依据 |
3.5.2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目标 |
3.5.3 银行产业组织安全政策的路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实证研究 |
4.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 |
4.1.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历程 |
4.1.2 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 |
4.1.3 中国银行业产权结构 |
4.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绩效 |
4.2.1 中国银行业绩效水平 |
4.2.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
4.3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融资 |
4.3.1 中国银行业对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情况 |
4.3.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4.4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风险 |
4.4.1 中国银行业风险水平 |
4.4.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 |
4.5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与分析 |
4.5.1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2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评分标准 |
4.5.3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度的估算 |
4.6 本章小结 |
5 提升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安全的对策建议 |
5.1 继续加大银行业市场开放力度 |
5.1.1 深化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5.1.2 推进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
5.1.3 鼓励银行业市场化兼并重组 |
5.2 全面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水平 |
5.2.1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5.2.2 加强金融创新和品牌建设 |
5.2.3 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
5.3 不断完善银行业监管机制 |
5.3.1 健全银行业监管体系 |
5.3.2 完善银行业监管内容 |
5.3.3 增进银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与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中国与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
(一)中国与俄罗斯的金融监管 |
1.金融监管模式 |
2.金融监管目标 |
3.金融监管内容 |
(二)中国与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1.中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2.俄罗斯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二、中国与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 |
(一)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
1.金融监管体制 |
2.银行业监管机构 |
3.中国与俄罗斯金融监管体制评析 |
(二)市场准入监管比较 |
1.登记核准 |
2.注册资本金 |
3.人员的准入 |
(三)持续性监管比较 |
1.资本充足率监管 |
2.信贷风险监管 |
3.流动性监管 |
(四)市场退出监管比较 |
1.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 |
2.收购合并导致的金融机构终止 |
3.违规金融机构终止经营 |
三、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一)构筑统一监管体制 |
1.逐步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 |
2.设置统一的监管机构 |
3.监管机构的内部安排 |
(二)加强市场准入监管 |
1.划分不同种类许可证 |
2.严格控制人员准入 |
(三)强化信贷风险监管 |
(四)完善市场退出监管法律 |
1.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 |
2.建立统一的清算中心 |
3.完善存款保险配套机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10)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
2.1.2 关于商业银行监管的研究 |
2.1.3 宏观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
2.1.4 银行风险度量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国内银行监管的研究 |
2.2.2 监管体制的研究 |
2.2.3 国内宏观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第3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基本理论 |
3.1 商业银行风险内涵 |
3.1.1 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 |
3.1.2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
3.1.3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3.2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理论 |
3.2.1 资产风险控制理论 |
3.2.2 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
3.2.3 资产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
3.2.4 VaR风险控制理论 |
3.3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第4章 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基于风险博弈模型 |
4.1 商业银行风险博弈模型 |
4.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博弈 |
4.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博弈 |
4.1.3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博弈 |
4.2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在我国内地及香港的一般表现 |
4.2.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
4.2.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
4.3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在我国内地及香港的形成机理 |
4.3.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4.3.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第5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比较分析 |
5.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1 内地商业银行现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2 香港商业银行现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框架的比较 |
5.2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比较 |
5.3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比较 第6章 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银行业资产质量和经济周期关系 |
6.1.1 全球主要地区资产质量波动事件回顾 |
6.1.2 我国商业银行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机制的分析 |
6.1.3 宏观经济因素在两地度量体系中的表象 |
6.2 银行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实证模型设计 |
6.2.1 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简介 |
6.2.2 针对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构建模型 |
6.3 内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
6.3.1 内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模型估计 |
6.3.2 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模型估计 |
6.3.3 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实证中的差异 |
6.3.4 针对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建议 第7章 对策与建议 |
7.1 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
7.1.1 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
7.1.2 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对信贷行为的影响 |
7.2 强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操作体系 |
7.2.1 建立多种资本参与的商业银行产权体系 |
7.2.2 树立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7.2.3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
7.2.4 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
7.2.5 改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式 |
7.3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7.3.1 逆经济周期的监管策略 |
7.3.2 加强商业银行宏观监管 |
7.3.3 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体系 |
7.3.4 建立完善的信贷数据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D]. 张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2]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D]. 金川.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D]. 周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政府监管问题及完善研究[D]. 党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6]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D]. 李仲林.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7]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8]银行产业组织安全问题研究[D]. 赵金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9]中国与俄罗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唐珊珊. 新疆大学, 2016(12)
- [10]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D]. 刘先. 辽宁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