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病变误诊4例报告

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病变误诊4例报告

一、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误诊4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元娟[1](2019)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垂体发育状况与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讨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患儿的垂体发育状况与其生长激素分泌状态之间的关系,分析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 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效果,为改善患儿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病例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好的GHD患儿40例,其中垂体磁共振检查示垂体增大(除外肿瘤)的GHD患儿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1.79±3.67)岁],垂体发育不良的GHD患儿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7.87±2.65)岁],垂体大小正常的GHD患儿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9.68±2.65)岁]。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和口服可乐定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测定患儿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确诊后所有患儿睡前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治疗,剂量为0.10-0.15 U/(kg.d)。其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者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3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开始rh GH治疗。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随访1次,记录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变化,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水平,每6个月行骨龄(bone age,BA)摄片。治疗1年后评价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的GHD患儿的身高变化、年生长速率(growth velocity,GV)、身高标准差分值(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of point,Ht SDS)、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质指数标准差分值(BMI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BMISDS)的变化、骨龄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的GHD患儿GH激发试验的峰值有显着性差异(F=14.62,P<0.01),垂体增大组和垂体发育不良的GH峰值明显低于垂体大小正常组;而垂体增大组和垂体发育不良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61)。非垂体增生的GHD患儿的垂体高度与GH峰值呈显着正相关(r=0.67,P<0.01)。垂体增大组GHD患儿多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占66.7%。2、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的GHD患儿经rh GH治疗1年后GV及Ht SD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0.619,P<0.01;F=10.537,P<0.01),两两比较,垂体增大组及垂体发育不良组GV、△Ht SDS大于垂体大小正常组。垂体增大组和垂体发育不良组的GV、△Ht SDS无显着性差异。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非垂体增生组患儿及垂体增生组患儿垂体高度与rh GH治疗第1年的GV及△Ht SDS无相关性。3、小于10岁骨龄组患儿rh GH治疗第1年GV、ΔHt SDS明显快于大于等于10岁骨龄组患儿,GHD患儿开始治疗的骨龄与rh GH治疗后的GV及△Ht SDS有显着相关性,(r=-0.42,P<0.01;r=-0.72,P<0.01)。4、垂体增大组和垂体发育不良组GHD患儿经rh GH治疗1年后BMISDS较前下降,垂体大小正常组较前上升,三组间的ΔBMISDS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骨龄增加值与年龄增加值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骨龄提前;少见亚临床甲低、局部注射部位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结论:1、垂体增生和垂体发育不良的GHD患儿的GH激发试验的峰值明显低于垂体大小正常的GHD患儿,非垂体增生的GHD患儿的垂体高度与GH峰值呈显着正相关。2、rh GH对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的GHD患儿均有明显的促身高增长作用,对垂体增生及垂体发育不良的GHD患儿的疗效优于垂体发育正常的GHD患儿。3、rh GH开始治疗时骨龄较小的GHD患儿的疗效优于骨龄较大患儿。

纪慧[2](2019)在《胎儿先天性泌尿系异常的MRI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胎羊磁共振成像(MRI)与手术解剖结构相对照,探讨产前磁共振成像对胎儿正常泌尿系统结构评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产前MRI对胎肾结构显示的敏感性并通过测量肾脏长度、肾脏信号强度及肾脏ADC,从而来评估磁共振成像对胎肾发育评估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研究产前MRI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选取孕28-36周孕羊3只,麻醉后行MR各序列扫描后手术解剖胎羊,分析MR显示泌尿系结构清晰度。2.并将所用MRI检查序列和方法分别用于胎儿泌尿系扫描。选取100例泌尿系统发育正常胎儿(16-38周)MRI资料,测量冠状位的长度及肾实质与肾盂信号比值,同时测量肾实质平均ADC值,并得出肾脏长度、肾实质与肾盂信号比、肾脏平均ADC值三者分别与孕周之间的相关性。3.选取182例经出生后证实为先天性泌尿系异常胎儿MRI资料,将胎儿MRI、超声(US)与随访结果对照,随访结果包括出生后影像学(超声,增强CT,MR尿路成像)、手术或引产后尸解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1.妊娠21周胎儿肾脏基本轮廓和肾门结构可显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MRI测得胎儿肾脏长度(RL)为13.52~43.08mm,与孕期有一定相关性,胎肾平均ADC为1.18~3.2mm2/sec,于16-30周间与孕齢成一定的相关性,在孕31-38周其两者无明显相关性。2.182例泌尿系异常中,29例产前US诊断不准确而MRI诊断准确,5例US和MRI均不完全正确,US不完全诊断正确而MRI诊断正确4例,另外,25例羊水过少致胎肺发育不良产前US均未提示。产前US和MRI诊断泌尿系异常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在中晚孕期可较好分辨泌尿系统结构,不受母体和胎儿因素的干扰,可动态量化评估肾脏发育情况。与超声相比,MRI对胎儿泌尿系异常的诊断更有优势,具体量化肾脏发育和信号强度。胎儿在合并羊水少泌尿系异常当中,能更早且更准的诊断异常。

许晓磊[3](2019)在《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肝泡型包虫病病例特征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193例肝外器官受累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肝外转移器官与病灶位置等临床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中行外科干预的98例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治疗策略,为流行地区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临床观察以及治疗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详实的临床材料。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年龄、性别、组别、区域的差异,进一步探讨肝脏原发灶是否于肝外器官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病灶分布情况,对其中98例行外科干预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准根治性切除组(n=61)、姑息性切除组(n=29)、肝移植组(n=8),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随访情况。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的193例患者中,男89例,女104例,年龄范围572岁,中位年龄41岁,男女性别比1∶1.17;藏族以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文盲占72.53%、小学占11.92%)是该病的重点人群;所有患者均来自青海境内,其中分布以青海果洛、玉树居多。2.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肝S8段(Hazard ratio[HR],1.877;95%confdence interval[CI]:1.026 to 3.437;P=0.041)与肝外器官肺转移密切相关;肝S7段(Hazard ratio[HR],5.689;95%confdence interval[CI]:1.913 to 16.915;P=0.002)与肝外器官脑转移具有显着相关性。3.98例行外科干预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其中准根治性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7%(34/61),其中低蛋白血症伴胸腔积液18例、肺部感染9例、切口感染3例、胆漏4例;术后复发率14.8%(9/61),随访期间死亡3例。姑息性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4%(12/29),其中胆漏合并残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伴胸腔积液3例、2例梗阻性黄疸、1例切口感染、1例胆管-支气管漏;术后复发率17.2%(9/29),随访期间死亡3例。准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组8例患者中,1例为急性排斥反应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为凝血功能障碍致消化道出血、1例为肝肾综合症、余4例患者均获得长期生存。结论:1.肝内原发灶位置多位于右肝S7、S8段,肝脏邻近器官或组织多累及胆囊、肾脏、膈肌、胰腺等;肝外远隔转移器官多为肺、脑等,并且通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S8段原发灶与远隔器官肺转移密切相关,肝S7段病灶与脑转移显着相关,在肝外远隔特定器官转移诊断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2.肝泡型包虫病行准根治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然后术后复发率却较低。对于肝外器官累及的这些复杂性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中应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以使患者最大化收益。

宋庆达[4](2018)在《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315例不同类型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高频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增加对于不同类型睾丸肿瘤超声表现认识,提高术前对于不同类型睾丸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经山东省立医院手术或穿刺及病理证实睾丸肿瘤病例共315例。本组共有13种睾丸肿瘤类型,按病例数多少依次是:精原细胞瘤98例(31.1%),畸胎瘤74例(23.5%),表皮样囊肿36例(11.5%),卵黄囊瘤23例(7.3%),淋巴瘤22例(7.0%),胚胎性癌21例(6.7%),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6例(5.1%),间质细胞瘤12例(3.8%),白血病睾丸浸润6例(1.9%),支持细胞瘤3例(0.9%),转移瘤2例(0.6%),绒毛膜上皮癌1例(0.3%),睾丸肾上腺残余1例(0.3%)。肿瘤组织占据整个患侧睾丸实质,称之为弥漫型肿瘤,肿瘤组织占据部分正常睾丸实质则称之为局限型肿瘤。注意患者有无隐睾病史,记录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数目、形态、回声水平质地、肿瘤属弥漫型或局限型、肿瘤内有无钙化、肿瘤内有无囊变、患侧睾丸有否合并睾丸微石症、启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记录血流分布及测量动脉血流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等参数。观察有无白膜受累、睾丸轮廓有无改变、精索及附睾有无受累、腹股沟区及腹膜后有无肿大淋巴结等。记录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水平。统计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比较,方差齐同的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的数据用Tamhane’s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率和/或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Scheffe法进行率的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弥漫型精原细胞瘤55例,其中多结节融合型18例、回声均匀型4例、回声不均匀(地图样改变)型27例、囊实性回声型6例;局限型精原细胞瘤43例,其中多结节紧邻型10例、回声均匀型10例、回声不均匀型22例、囊实性回声型1例。弥漫型畸胎瘤13例,其中有囊变者12例(含钙化者8例),1例为实性混杂回声;局限型畸胎瘤61例,其中局限型整体钙化1例、局限型完全囊变1例、局限型实性混杂回声型25例、局限型囊实性回声型34例。表皮样囊肿均为局限型结节,洋葱环征型10例、周边(蛋壳样)钙化型2例、类实性回声型1例、混杂回声型23例。弥漫型卵黄囊瘤8例,其中回声欠均匀型7例,回声不均匀并无血流1例;局限型卵黄囊瘤15例,其中均匀回声型10例、囊实性回声型5例。单侧弥漫型淋巴瘤10例;局限型淋巴瘤12例,其中双侧多发结节型3例、单侧单发结节型6例、单侧多发结节型3例。弥漫型胚胎性癌6例,其中实性回声型1例、囊实性回声性5例;局限型胚胎性癌15例,其中实性回声型7例、囊实性回声型5例、3例含有2个结节。弥漫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5例,其中实性回声型3例、囊实性回声型2例;局限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1例,其中实性回声型5例、囊实性回声型6例。间质细胞瘤均为局限型结节,回声均匀型7例、回声不均质型4例,双侧间质细胞瘤1例。弥漫型白血病睾丸浸润5例,局限型1例。另外,支持细胞瘤3例均为局限型,其中2例呈均匀回声型,1例为囊实性回声。转移瘤2例均为局限型低回声结节。绒毛膜上皮癌1例为弥漫型低回声包块。双侧睾丸肾上腺残余1例呈局限型混杂回声。患者年龄统计图1~9可以看到本次研究纳入统计的精原细胞瘤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段是31~40岁(占41.8%,41/98);畸胎瘤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是0~5岁(占54.1%,40/74);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是11~20岁(占52.8%,19/36);卵黄囊瘤患儿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7~24个月(占91.3%,21/23);淋巴瘤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是60岁以上(占59.1%,13/22);胚胎性癌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是21~30岁(占76.2%,16/21);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段是21~40岁(占62.5%,10/16);间质细胞瘤患者主要发病年龄的是31~50岁(占66.7%,8/12);白血病睾丸浸润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是6~10岁(占 66.7%,4/6)。由表1可见卵黄囊瘤、白血病睾丸浸润和畸胎瘤患者发病年龄低,尤其是卵黄囊瘤患者平均年龄1.4岁,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是58.6岁,高于其他睾丸肿瘤类型。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28.5岁和30.0岁,二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由表2可见,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63.854,P<0.001),白血病睾丸浸润、精原细胞瘤和淋巴瘤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的比例高于其他睾丸肿瘤。由表3可见,纳入统计的各类睾丸肿瘤中,精原细胞瘤平均最大径线最大,为5.67 cm,间质细胞瘤平均最大径线最小,为1.77 cm;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平均最大径线大小分别为4.15 cm和4.79 crm,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由表4可见,畸胎瘤47例(占63.5%)、胚胎性癌12例(占57.1%)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8例(占50%)发生囊变比例较高,淋巴瘤、间质细胞瘤及白血病睾丸浸润未见囊变,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105.027,P<0.001),畸胎瘤、胚胎性癌发生囊变的比例高于其他睾丸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囊变的比例也较高与精原细胞瘤、表皮样囊肿、淋巴瘤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由表5可见,表皮样囊肿有26例(占72.2%)和畸胎瘤44例(占59.5%)可见肿瘤内钙化,淋巴瘤、卵黄囊瘤和白血病睾丸浸润肿瘤内未见钙化,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 138.916,P<0.001),表皮样囊肿和畸胎瘤发生钙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睾丸肿瘤。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34.562,P<0.001),精原细胞瘤合并睾丸微石症的检出率高于畸胎瘤和表皮样囊肿,而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虽有差异,但Scheffe法进行率的两两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具体比较结果见表6。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40.079,P<0.001),胚胎性癌发生转移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转移的比例也较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比较结果见表7。由表8可见,各类型睾丸肿瘤内均显示动脉血流信号,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677,P=0.668),各组之间无差异,说明用PSV值并不能有效区分各种类型睾丸肿瘤。由表9可见,各类型睾丸肿瘤血流阻力指数最高为0.61,呈低阻血流状态,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1.289,P=0.273),各组之间无差异,说明用RI值并不能有效区分或鉴别各类睾丸肿瘤。由表10可见,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28.197,P<0.001),隐睾患者发生精原细胞瘤的比例高于畸胎瘤和表皮样囊肿,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无统计学差异。由表11可见,卵黄囊瘤有21例(占91.3%)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1例(占68.8%)血清AFP值阳性,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139.682,P<0.001),卵黄囊瘤AFPP阳性比例最高,其次是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胚胎性癌,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由表12可见,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61.116,P<0.001),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血清β-HCG阳性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睾丸内肿瘤的累及范围(局限型或弥漫型)、数目、大小、回声特点(有无囊变、钙化)、回声质地(是否均匀)、血流情况、白膜及附睾有无受累、是否合并睾丸微石症等重要信息,参考患者年龄、隐睾病史、转移情况、血清AFP及β-HCG水平等信息可以对不同类型睾丸肿瘤做出区分,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许国栋[5](2018)在《关于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血浆皮质醇激素变化曲线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行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血浆基础皮质醇水平变化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为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科行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段(大于50岁者和小于或等于50岁者)、手术侧别、术后病理、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30天(嘱患者术后按时门诊复查)早晨7:00至9:00静息时外周血基础血浆皮质醇激素水平。综合分析患者术后血浆基础皮质醇水平变化,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段、手术侧别、术后病理、术前皮质醇对患者术后血浆基础皮质醇变化水平的影响。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本组符合入选排除标准的病例共75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44例。术前血浆基础皮质醇浓度为204.10±61.54ng/ml、术后3天血浆皮质醇浓度为117.99±46.58 ng/ml、术后7天血浆基础皮质醇浓度为177.48±31.51ng/ml、术后30天血浆基础皮质醇浓度为189.27±25.60ng/ml。术后第3天血浆皮质醇出现明显下降,平均降幅为87.00 ng/ml,术后第7天及术后30天可见血浆基础皮质醇整体升高,但术后第30天血浆基础皮质醇浓度仍稍低于术前水平,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给予短期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将患者分别按不同性别、年龄段、手术侧别、术后病理、术前皮质醇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经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段、手术侧别、术后病理对患者术后血浆基础皮质醇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将术前皮质醇增多症与术前非皮质醇增多症两组进行比较发现:术前皮质醇增多症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下降幅度大于非皮质醇增多症,且恢复缓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控制血压不佳或肾上腺增生伴有较明显的内分泌症状时可考虑行手术切除单侧肾上腺,可以达到控制血压降低血浆基础激素水平的目的。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随着对侧肾上腺组织分泌功能代偿性改变,临床症状消失。血浆皮质醇激素水平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术后3天仍处于较低水平,术后7天上升明显,但术后7天后血浆激素上升速度缓慢。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血浆基础皮质醇激素恢复趋势不受性别、年龄、手术侧别及术后皮质病理形态的影响,而与术前皮质醇浓度有关。

章小毅,张书贤,彭伟,郭松林,吴宜龙,王允武,徐伟,沈亚军,郑久德[6](2014)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伴皮质增生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伴皮质增生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伴皮质增生患者的病例特点,结合文献报道对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机理加以分析。结果: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以继发皮质增生,导致皮质醇或和醛固酮分泌增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性。

尚恒[7](2012)在《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神经内分泌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与背景肾上腺皮质起源于中胚层,髓质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由于两者起源的不同,传统的观点认为皮质和髓质为两个独立的内分泌系统,其病变也往往独立发生。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常引起皮质功能亢进,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髓质增生或嗜铬细胞瘤引起髓质功能亢进,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症。而在临床之中我们却遇到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病例,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例如:血、尿皮质醇增高同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也增高的皮质醇-儿茶酚胺增多症;低血钾、低肾素、高醛固酮表现同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增高的醛固酮-儿茶酚胺增多症。但这些病例的病理报告仅提示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未发现肾上腺髓质增生或者嗜铬细胞瘤的表现。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对内分泌化验表现出髓质激素增多肾上腺皮质腺瘤的病例进行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材料与方法选取临床中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病理标本30例作为实验组;单纯性皮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病理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肾上腺皮质1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记物染色,检测指标包括: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 A,CGA)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并联合三种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记物来提高对标本阳性细胞的检出率。综合染色强度及标记物阳性表达率对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得到量化指标。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包对所得染色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在正常肾上腺皮质SYN、CGA、NSE中仅存在少量表达。2、在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脲瘤组中SYN、CGA、NSI的表达均高于髓质激素正常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组(PSYN=0.034,PCGA=0.036,PNSE=0.041)。3、SYN、CGA、NSE分别在醛固酮儿茶酚胺增多组、皮质醇-儿茶酚胺增多组、肾上腺皮质腺瘤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组中的表达无差异(P均>0.05)。结论1、正常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腺瘤均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2、神经内分泌分化可能与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3、伴有儿茶酚胺过多分泌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与皮质腺瘤的神经内分泌分化有关,而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同时病变并不多见。4、神经内分泌分化对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功能亢进的类型没有重要影响。

胡卫列[8](2012)在《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病变》文中研究指明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病变是指在下丘脑、垂体正常的情况下肾上腺皮质、髓质同时发生肿瘤或增生所致临床肾上腺皮质、髓质内分泌异常综合征。众所周知肾上腺皮质起源于中胚层,肾上腺髓质起源于外胚层,由于起源不同,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病变往往独立发生,如临床常见的皮质醇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儿茶酚胺增多症等,而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同时病变临床少见。自从Mathison等[1]1969年最先报道首例皮质髓质混合瘤后,国内何戎华等1987年也报道一例,一直以来国内外仅有少数个案报告,国内不完全统计迄今报道40余例[2],近年来随着临床病理学的进展,发现率逐渐增多,在肾上腺疾病中占2.8%~12%[3-4]。我们1987年至2007年收治29例,目前总病例达35例。本病在临床上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长期采用药物治疗且疗效不佳,因此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王天刚[9](2011)在《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总结肾上腺皮髓质增生(ACMH)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小手术创伤。方法:对2000.6-2010.1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的患者16例与同期收治的皮质醇症、儿茶酚胺症、髓质增生患者共50例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均严格筛选,按照标准排除后入选本研究。(1)符合标准纳入研究对象的病例的临床表现按照设计从患者病例中调取。(2)所有病例均行肾上腺的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分别测定皮质各带功能及髓质功能。(3)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SCT检查。(4)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9例行肾上腺带蒂背部皮下移位术,3例行肾上腺一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术。术中标注肾上腺头、体、尾,术后测量肾上腺重量、长度、宽度及厚度。(5)病理学分析:分别于显微镜下分析肾上腺头、体、尾部细胞特征,测量皮髓质厚度,同时计算皮髓质比例。(6)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情况观察不同术式的优劣.(7)统计学分析:按照统计学标准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结果:纳入研究共56名肾上腺增生患者及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标准对照,了解ACMH的临床特点。其中ACMH16例,男10例女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4例,男8例女6例;皮质醇症21例,男12例女9例;肾上腺髓质增生5例,男2例女3例,对照组6例,男3例,女3例。收集上述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性别比例ACMH为1.6:1,男性多于女性,大于皮质醇组、原醛组及对照组;年龄18岁~50岁,平均35.6±9.7岁,病程9个月~6年,平均3.2±1.7年,所选取年龄及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资料:16例ACMH中,高血压16例(100%),头晕/头痛11例(68.8%),向心性肥胖10例(62.5%)、颜面/下肢水肿5例(31.3%)、月经紊乱/早泄5例(31.3%)、低血钾5例(31.3%),多汗心悸7例(43.8%)、早搏4例(25%)、乏力/四肢抽搐/阵发性肌无力症4例(25%)。其中高血压为阵发性受情绪波动,劳累等诱发因素占4例(25%),无诱因顽固性高血压12例(75%)。术前检查皮质醇症为主8例,血压140~185/95~125 mm Hg,皮质醇升高8例,UFC升高8例,17-0H及17一KS升高6例,性激素异常5例,糖耐量实验减低(OGTT)7例;以髓质增生AMH为主3例,血压150-210/100-130 mmHg,24小时尿儿茶酚胺(E、NE、DA)升高3例,VMA升高4例;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主的5例,血压150-175/90-120 mmHg,主立卧位ALD升高5例,24小时尿电解质K+升高4例,心电图呈低钾改变4例。术前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为阴性。1例有皮质醇-原醛症,1例为醛固酮-儿茶酚胺症。影像学检查:所有入选对象均行SCT平扫检查。ACMH组中所有SCT检出的左侧异常13例,右侧为8例,两侧比例为1.5:1;双侧肾上腺增大8例,单侧体积增大1例;未发现明显异常3例。诊断为单侧结节状增生(3mm-5mm)3例,单侧腺瘤1例。SCT增强10例,值78-89HU平均84±8.41HU,显示ACMH较正常肾上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ACMH的SCT检查与正常人肾上腺比较发现,ACMH的双侧肾上腺均较正常人增大,测量值同时比对同侧膈肌角宽度,显示均较同侧膈肌角增宽。MRI检查3例,2例显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边缘光滑,T1信号无异常,T2信号稍高,未见异常1例。手术治疗:行一侧肾上腺切除对侧大部切除2例,其中1例术后出现皮质醇低下。带蒂肾上腺背部皮下移位术(TPA)9例,其中单侧7例,双侧2例。单侧背部皮下移位术者术后症状复发和无改善各1例,遂术后择期行对侧肾上腺大部切除及背部皮下移位治愈一侧全切对侧次全切2例,其中1例术后出现皮质功能低下;腹腔镜下肾上腺一侧全切5例,术后出现症状复发1例;对复发者再次行腹腔镜对侧肾上腺大部切除1例,术后治愈,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肾上腺一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为1.5h-2.0h,平均1.75±0.3h。背部皮下移位手术时间1.5h-2.3h,平均2±0.3h。腹腔镜时间0.5h~1.2h,平均0.9±0.3h。出血量肾上腺一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为100-210ml,平均155±63ml,背部皮下移位手术100-250ml,平均189±60ml;腹腔镜手术50-120ml,平均75±33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肾上腺一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为3-5d,平均3.0±0.1d。带蒂背部皮下移位手术3d-8d,平均3.7±0.8d;腹腔镜手术2d-5d,平均1.6±0.9d。术中测量单侧切除肾上腺的长、宽、厚度分别为6.51±0.77cm,4.55±0.64cm,1.5±0.40cm,重量为8.14±3.1g。术后病理:术后病理均为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增生。髓质细胞与皮质细胞相互嵌合。免疫组化可见CgA、NSE、S100均呈阳性。术后肾上腺的髓与皮质比例为:头部1.0:5.0-1.0:2.0,体部1.0:7.0-1.0:3.0、尾部1.0:12.~1.0:4.0。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6例皮髓质增生肾上腺患者中,4例尾部未见髓质,但髓质重量超过1.5g,仍诊断为皮髓质增生。术后随访1年~5年,平均2.8±0.9年,分别定期复查SCT及彩超。彩超示移位处肾上腺成中等回声,血供丰富。术后3例出现症状复发或激素水平下降后升高,分别对对侧肾上腺行切除或移位处理,术后1年复查实验室检查正常。对照:术前临床诊断为皮质醇症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嗜铬细胞瘤1例,髓质增生(AMH)3例,库兴氏-儿茶酚胺症1例,ACMH诊断仅为4例。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仅为25%。结论:1.肾上腺的皮髓质增生(ACMH)发病机制的多样化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及多样化,临床上有单纯皮质或髓质增生难以解释时,要考虑ACMH2.术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均不能单独作为诊断ACMH的标准3. ACMH的诊断最终依靠病理学,但单纯从皮髓质比例不能诊断ACMH,因皮质髓质混合增生,比例可能正常,故其重量和体积的增加是主要的。4.因为临床表现多样性,术前准备需要降压、充分扩容等5.行增生明显侧肾上腺腹腔镜下全切或单侧带蒂背部皮下移位术,术后辅助短期激素替代,严密观察术后恢复状况,决定是否对另一侧手术治疗,是治疗ACMH的一种有效方法。腹腔镜手术方式优势明显。

华伟[10](2010)在《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患者的手术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及随访,探讨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患者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并试图寻找可评估预后的术前指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1年12月-2008年12月期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泌尿外科病房住院并接受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的156例肾上腺增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血压、侧别)、术前肾上腺疾病相关生化检查结果(血钾、皮质醇节律、醛固酮/肾素比值、24小时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病理类型进行收集整理,采用电话随访方式,随访患者目前血压、临床症状改善及口服降压药情况,通过统计学评估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术前血压、侧别、血皮质醇节律、血钾、醛固酮/肾素比值、24小时尿儿茶胺代谢产物、病理类型共10项因素是否对手术疗效有影响。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对于各个观察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多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Krudkal-Wallis H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可疑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再作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共随访156例,失访11例,平均随访时问6个月以上,其中男73例,女72例,治愈71例(49.0%),好转61例(42.1%),无效13例(9.0%),总体有效率为91.1%。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患者不同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对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手术疗效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青年组、病程<1年组最好,中年组、病程为1-5年组次之,老年组、病程>5年组最差,肾上腺皮质增生组术后疗效比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组好。性别、侧别、术前血压、血皮质醇节律、血钾、醛固酮/肾素比值、24小时尿儿茶胺代谢产物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手术疗效较好,患者年龄、病程、病理类型是影响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术后疗效的因素,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性别、侧别、术前血压、血皮质醇节律、血钾、醛固酮/肾素比值、24小时尿儿茶胺代谢产物因素不能用于判断预后。

二、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误诊4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误诊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垂体发育状况与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
    1 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的GHD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2 不同垂体MRI表现的GHD患儿的GH分泌状态
    3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促生长效果观察
    4 不良反应
讨论
    1 垂体发育状况与GH分泌状况及rhGH的疗效分析
    2 不同骨龄GHD患儿rhGH的疗效分析
    3 rhGH治疗不同垂体发育状况GHD患儿BMISDS、ΔBA/ΔCA的变化
    4 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安全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垂体的形态及内分泌功能
    2 儿童垂体常见非肿瘤性病变
    3 儿童垂体常见肿瘤性病变
    综述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2)胎儿先天性泌尿系异常的MRI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胎羊泌尿系MRI和肾脏成熟度发育研究
    1.1 引言
        1.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2 结果
        1.1.3 胎羊MR各扫描合适序列及临床意义
    1.2 胎儿肾脏发育评估和肾实质信号MRI量化评估方法
        1.2.1 MRI图像分析和测量
        1.2.2 数据分析
        1.2.3 结果
        1.2.4 讨论
第二部分 胎儿MRI对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2.2.3 胎儿MRI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2.2.4 胎儿MR检查技术
        2.2.5 胎儿超声和MRI对泌尿系统的正常评价
    2.3 结果
        2.3.1 182 例泌尿系畸形结果汇总
        2.3.2 各类异常MRI表现及产前US、MRI与随访结果对照
讨论
    3.1 肾缺如
        3.1.1 胚胎学和病因学
        3.1.2 胎儿MRI对肾缺如的诊断价值
    3.2 异位肾
        3.2.1 胚胎和病因学
        3.2.2 MRI诊断异位肾的诊断价值
    3.3 肾积水
        3.3.1 胚胎和病因学
        3.3.2 胎儿MRI对肾积水的诊断价值
    3.4 重复肾
        3.4.1 胚胎及病因学
        3.4.2 胎儿MRI对重复肾的诊断价值
    3.5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
        3.5.1 胚胎学和病因学
        3.5.2 MRI对ARPKD的诊断价值
    3.6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3.6.1 胚胎学和病因学
        3.6.2 胎儿MRI对多囊性发育不良肾的诊断价值
    3.7 中胚叶肾瘤
        3.7.1 病因学和胚胎发育
        3.7.2 胎儿MRI对中胚胎叶肾瘤的诊断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课题及科技奖励目录

(3)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肝泡型包虫病病例特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193 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患者的临床资料
        3.1.1 一般资料
        3.1.2 临床特征
        3.1.3 临床变量与是否远隔器官转移的关系
        3.1.4 对常见远处转移器官部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3.2 193 例患者中行外科干预的98 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
        3.2.1 98 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
        3.2.2 手术方式
        3.2.3 术中术后情况
        3.2.4 术后并发症及短期随访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性别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2 不同族别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3 不同年龄患者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4 不同文化受教育程度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5 不同区域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6 肝泡型包虫病影像学诊断
    4.7 肝泡型包虫肝外转移途径
    4.8 实验室诊断
    4.9 治疗方法
        4.9.1 准根治性切除
        4.9.2 姑息性切除
        4.9.3 肝移植
        4.9.4 其他
    4.10 小结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及工作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统计附图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5)关于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血浆皮质醇激素变化曲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肾上腺增生影像学及病理改变
    1.2 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发病机制
    1.3 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1.4 肾上腺增生的临床诊断
    1.5 肾上腺增生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入选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术前检查
    2.5 手术方式
    2.6 术后激素补充方案
    2.7 术后激素监测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诊断
    2.8 肾上腺危象处理方案
    2.9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伴皮质增生一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7)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神经内分泌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病机理
二、诊断名称
三、表现形式
四、诊断标准 (建议)
五、临床表现及诊断
六、治疗

(9)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的诊疗及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学习、工作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读期间撰写论文
致谢
统计学合格证明

四、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误诊4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垂体发育状况与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相关性的研究[D]. 刘元娟. 青岛大学, 2019(02)
  • [2]胎儿先天性泌尿系异常的MRI诊断研究[D]. 纪慧.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肝泡型包虫病病例特征性分析[D]. 许晓磊. 青海大学, 2019(04)
  • [4]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宋庆达. 山东大学, 2018(02)
  • [5]关于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血浆皮质醇激素变化曲线的研究[D]. 许国栋. 吉林大学, 2018(01)
  • [6]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伴皮质增生一例并文献复习[J]. 章小毅,张书贤,彭伟,郭松林,吴宜龙,王允武,徐伟,沈亚军,郑久德.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02)
  • [7]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神经内分泌分化研究[D]. 尚恒.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2)
  • [8]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病变[J]. 胡卫列.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02)
  • [9]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的诊断和治疗[D]. 王天刚. 郑州大学, 2011(04)
  • [10]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华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病变误诊4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