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岩溶区水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鹤[1](2021)在《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繁荣、维系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家绿色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甘肃省肃南县和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三种典型气候研究区域,针对当前西部牧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六个关键要素入于,对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生态典型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单指标评价法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压力-状态-响应”两种综合模型评价法,研究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并划分其生态环境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西部典型牧区的土壤生态问题,从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风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壤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部牧区土壤容重整体偏大,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土壤平均容重分别为1.58 g/cm3、1.38 g/cm3和1.42 g/cm3。牧区土壤多为碱性砂土,其土壤盐渍化程度均有所减轻,三个地区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分别降低了 24.1 6%、32.93%和32.41%。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牧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时段内,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鄂托克旗增加了165.17%,肃南县增加了 35.10%,乌兰县增加了 79.02%;但各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仍较低,三个地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分别为7.03 g/kg、7.94g/kg和11.2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鄂托克旗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多呈斑块状;肃南县多从中部偏北地区向四周递增或递减,呈带状分布;乌兰县不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同一指标不同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也略有不同。三个研究区中鄂托克旗的风蚀威胁最大,乌兰县最小,肃南县居中。(2)研究了西部典型牧区的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五种因素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典型牧区气候干燥,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近年来,各典型研究区的光热资源减少,鄂托克旗的年活动积温降低了 24.55%,肃南县降低了 4.05%,乌兰县降低了 10.03%。鄂托克旗的干旱程度恶化,当地干燥度指数降低了 17.16%,肃南县和乌兰县则分别增大了 21.00%和32.43%。2016~2019年,肃南县和乌兰县的降水距平为正值,潜在蒸散量均为下降趋势,鄂托克旗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因此鄂托克旗的气候条件最为恶劣。各地区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牧区草地、林地以及农田面积占比逐渐增加,但研究时段内,鄂托克旗和乌兰县的植被年平均成产率分别降低了 8.37%和12.69%,肃南县则升高了 17.21%。从水资源指标来看,乌兰县的水资源状况最不佳,当地水生态压力指数增大了 0.32%,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降低了 17.22%和14.81%,其余两地的水文敏感程度均较低。鄂托克旗和肃南县的放牧压力明显降低,实际载畜量分别降低了 0.87%和4.14%,而乌兰县的实际载畜量仍以线性趋势持续增长。西部典型牧区的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三个地区中,鄂托克旗的经济状况最佳。(3)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表层土壤综合质量分别提升了 57.3%、41.8%和11.4%,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及养分的空间分布类似,鄂托克旗北部、肃南县西南和东南部以及乌兰县东北部的土壤质量相对较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指数均大于0.60,社会生态指数介于0.18~0.42之间,且均处于上升趋势;三个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均大于0.8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中鄂托克旗的协调程度最高,乌兰县最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响应健康综合值分别为属于极优、差、良生态健康等级,其压力健康综合值和状态健康综合值均属于优良生态健康的范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综合值均大于0.60,属于高生态健康等级。两种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西部典型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表明,水资源是限制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同样表明鄂托克旗和乌兰县须重点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肃南县则应以提升土壤质量为首要目标。
柯新月[2](2021)在《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开展其水资源风险分析是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控制风险和降低损失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秦岭陕西段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其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集对分析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进行动态分析、模拟预测及系统调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整理和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概况及水资源状况,总结出研究区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水资源量时空分布不均、节水潜力大、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环境保护压力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5方面水资源问题,将研究区水资源风险划分为资源型风险、管理型风险、工程型风险、水质型风险和灾害型风险5种类型。借助PSR模型建立包含5个子系统25个指标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并将各个指标的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通过K-means算法确定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结合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2)基于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绘制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在县域尺度上对2018年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从空间分布上看,资源型风险和水质型风险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管理型风险呈现出由秦岭中部地区向东西两端逐渐降低的趋势;工程型风险呈现出由从各市中心城区向周边县区呈逐渐升高趋势;灾害型风险呈现出由北向南、由东到西风险逐渐降低的趋势。从风险类型上看,研究区工程型风险最为严重,其次是资源型风险、灾害型风险、水质型风险和管理型风险,高风险区面积占比依次为63%、42%、23%、3%、1%。(3)提取灞桥、长安、镇安三县区作为高、中、低三类风险区的代表并对其2010~2019年的水资源风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截止2019年,长安区水资源综合风险由Ⅳ级降为了Ⅲ级,Ⅳ级风险联系度下降近60%;灞桥区水资源综合等级恒为Ⅳ级,但Ⅳ级风险的联系度由0.42降为了 0.28,下降了 33%;镇安县Ⅱ级风险的联系度由0.38变为了 0.42,上升了 10%,但风险等级恒为Ⅱ级没有出现上升。灞桥区、长安区和镇安县三个典型区除了在水资源量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分别在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治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具有较高风险,风险等级依次为Ⅳ级、Ⅳ级、Ⅴ级。(4)基于灰色预测理论构建了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预测模型,对2020~2025年典型风险区水资源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如果延续现有的发展模式,灞桥区水资源综合风险Ⅳ级联系度将继续下降至0.2,降幅约28%,长安区水资源综合风险Ⅲ级联系度将下降至0.34,降幅约15%,说明未来五年灞桥区和长安区的水资源风险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不大,没有出现风险等级的变化;镇安县水资源综合风险将于2020年上升到Ⅲ级并于2025年回落至Ⅱ级,说明未来五年镇安县水资源风险会出现波动,然而在确保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前提下,没有出现继续恶化的迹象。(5)针对灞桥区、长安区和镇安县不同的风险表现类型,分别设置用水控制方案、水灾害防治方案和水利工程驱动方案三种不同的风险调控方案来进行模拟调控。结果表明,灞桥区在用水控制方案的干预下,水资源风险有明显缓解;而水灾害防治方案和水利工程驱动方案见效周期长,需要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才能使研究区的灾害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得到有效改善。
吴清林[3](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李溦[4](2020)在《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雄安新区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级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当地水资源禀赋差、水资源短缺,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雄安新区内白洋淀水面萎缩严重且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极大影响雄安新区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市因水而兴,水资源在雄安新区未来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根据雄安新区未来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要求,分析研判雄安新区现状及未来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雄安新区多水源联合调配与地下水保护”专题5“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风险评估与监控预警”,开展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广泛收集与整理雄安新区基础资料,掌握雄安新区经济社会、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状况;系统梳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剖析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驱动因素,分析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和谐论”中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对雄安新区现状(201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状况为“超载”,超载的主要原因为雄安新区水资源自身禀赋条件差、开发利用率高而资源利用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等,以及出现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较差等生态环境赤字现象。(2)根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和生态格局,综合考虑雄安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人口增长不确定性)、生态环境修复目标不同等因素,设置“低目标”与“高目标”用水情景,其中低目标情景为人口 250万、白洋淀水位6.5m且水面面积约300km2、环淀河流形成“蓝色的河”,高目标情景为人口 500万、白洋淀水位7m且水面面积350km2、环淀河流形成“流动的河”,分别预测了未来(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城镇综合需水量、农业灌溉需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根据雄安新区已有供水工程及有关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规划,预测了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主要包括当地水、外调水及城市再生水3类供水水源;充分考虑水资源配置工程布局,拟定水资源配置原则,对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确定了雄安新区河道内、河道外用水量,综合评估雄安新区未来不同用水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结果表明,未来(2035年)雄安新区低目标情景需水总量7.22~7.72亿m3,高目标情景需水总量11.51~12.51亿m3,可供水量9.0~10.6亿m3,未来低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尚不能满足,缺水量1.91亿m3,用水缺口主要为城镇生活和生态环境。(3)为满足雄安新区未来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考虑未来雄安新区水资源量与质目标要求,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与措施建议。其中工程措施方面,结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有关规划,进一步挖掘了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可利用水源,提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新增供水、河湖生态补水、海水淡化等4种可能途径,分析了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提升后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可满足高目标情景需求,且留有余量。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与建议,为保障雄安新区优美水环境、良好水生态提供参考。
郭永丽,章程,吴庆,全洗强[5](2020)在《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岩溶水文地质学研究热点》文中认为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11-2018年国内外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的动态特征。通过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以"Karst hydrogeology"、"Karst groundwater"、"Karst aquifer"、"Karst underground river"、"Karst subterranean stream"、"Karst underground stream"、"Karst spring""Karst geothermal water"、"Karst thermal groundwater"或"Karst water landscape"为主题词,检索得到1 460篇论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E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以"岩溶水文地质"、"岩溶地下水"、"岩溶含水层"、"喀斯特水文地质"、"喀斯特地下水"、"喀斯特含水层"、"地下河"、"岩溶泉水"、"岩溶地热水"、"喀斯特泉水"、"喀斯特地热水"、"岩溶水景观"或"喀斯特水景观"为主题词,检索得到918篇论文。基于WoS和CNKI自带功能及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家、机构、发文量及期刊等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充分发挥了其在国内的机构职能和专业优势,中国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在国际上的地域优势及其活跃度;由基于CiteSpace平台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国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岩溶水动力学"、"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岩溶水文地球化学"和"岩溶水污染",而国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范围更广,包括"岩溶含水系统"、"岩溶水资源"、"岩溶水环境"和"岩溶水文工程"。
姜田亮[6](2019)在《基于改进模糊综合法的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部分干旱区,经济的粗放式增长超过了水资源的最大承载限度,导致供给循环遭到破坏,使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意义上的评价是应对干旱区水问题的首要任务。为客观、准确评价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论文从理论研究和评价方法两方面出发,构建“自然条件—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复合系统,提出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并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法对典型干旱区民勤绿洲2006-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类似干旱区的水资源分配及生态恢复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论文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干旱区实际自然条件,以推动干旱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及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目的,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表征“水资源”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协调程度及水资源对复合系统的综合支撑能力。(2)参考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及国家标准值,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分为四个子系统(即“自然条件—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组成的复合系统),进而建立了3层评价体系,其中包括1目标、4准则、29指标。(3)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思路,集二者之长,提出改进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结果发现:对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是水资源子系统(0.4272)和生态环境子系统(0.3075),社会经济子系统(0.18)和自然条件子系统(0.0853)相对较小。(4)研究了民勤绿洲区三类植被指标分级阈值的设定方法。首先引入“设计供水量”和“设计发展模式”的思想,通过优化潜水蒸发强度(E)和植被影响系数(K)改进了植被需水定额间接法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民勤绿洲乔木林需水定额为202.65万m3/hm2,灌木林165.96万m3/hm2,草本植被138.32万m3/hm2。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退化模式”、“保持模式”、“发展模式”和“最优模式”下可承载的乔木林、灌木林及草本植被覆盖面积,并以此为界设定了分级阈值。(5)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模型评价了民勤绿洲区水资源承载力,结果发现,2006-2015年该地水资源承载力平均值为2.5858,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弱”转向“一般”的状态,评分处于增长趋势。其中,“自然条件”、“水资源”、“生态环境”子系统都属于“较弱”承载状态,“社会经济”子系统属于“一般”承载状态,与水资源协调度较差,反映出该地的经济用水超过水资源可支撑水平。随时间变化水资源与各子系统的协调度逐渐提升。
王威[7](2019)在《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水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鲁中南半湿润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鲁中南半湿润区的平邑-费县岩溶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综合研究,重点开展了岩溶水系统组成、水流系统结构及水动力场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调查,开展了岩溶水系统分区、概念模型构建和岩溶水形成年龄与可更新能力研究,取得如下新认识:1、查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具有“两源多汇、多层位储水、多条断裂复杂控水”的特征和“硬结构”组成,揭示了该区岩溶水系统的同一分区、不同深度赋存不同可更新能力的岩溶水资源形成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2、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具有2个直接补给区、1个间接补给区和3个汇排区的功能分区特征。直接补给区补给水源较充沛,渗透性较强,水-岩水动力侵蚀性强;汇排区的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大于5000 m3/d,水-岩作用的水动力侵蚀性较弱。3、阐明不同分区或不同子系统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明显不同。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317年,汇排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1425年。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463808年,且岩溶水埋深越浅,其形成年龄越小;汇排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0465403年,且越远离补给区、径流路径越长,其形成年龄越老。4、发现,岩溶水中14C含量的分段值,与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存在空间相关性特征。在汇排区,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呈负相关性趋势特征;在直接补给区,除Ca2+和Mg2+外,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弱,与频繁的复杂补给和较强的水动力侵蚀有关。5、揭示不同分区、不同层位岩溶水可更新性差异特征的主要因素、机制和影响模式,它主要受岩溶水径流途径长度、埋藏深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状况,以及地表产汇积水状况和补给水源充沛程度控制。在直接补给区,陆表植被越发育,越有利于岩溶水系统获得更多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汇排区,强烈的规模化人工开采,易利激发或促进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提高和地下水开采资源量增加。6、阐明研究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需要侧重岩溶水资源的开发方式管控、开发范围管控和开发强度管控。在直接补给区,需要增强松、柏、刺槐和荆条等乔灌木生态覆盖,提高岩溶水资源涵养保护能力;在汇排区,需要增强多阶层的水土保持保护能力。
文雅琴[8](2019)在《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区分布着大量的可溶性岩石,降雨丰富,且多侵蚀性降雨,环境容量低,人为活动的强烈干扰严重地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得喀斯特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岩石裸露的石漠化景象。水土流失、石漠化、贫困三大问题在喀斯特区相互交织,为了改善喀斯特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喀斯特区因地制宜,实施兼顾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治理措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水土保持学、社会学等理论,选取喀斯特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阐明了研究区由传统种植模式到农林复合经营的转变历史、影响因素、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农户关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社会意识特征及种植模式转变引起的文化变迁。并选取示范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了其对研究区土壤养分及物理性状的影响。最后,针对问卷调查及实验观测结果,为示范区内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喀斯特区脆弱的自然环境外加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问题,原本耕作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促使研究区逐步形成了现有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政府政策是模式转变的首要驱动因素。地貌类型、水资源特征、海拔、坡度、石漠化等级等自然地理因素及示范区农户的环保意识、发展观念、政府政策、经济收入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差异导致了两个示范区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及发展现状。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内主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为苹果+玉米+土豆、桑树+黑麦草、玫瑰+土豆、玫瑰+核桃+土豆+蔬菜、核桃+玉米、玫瑰+大蒜等;贞丰关岭-花江示范区内主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为花椒+红薯、辣椒+红薯、火龙果+红薯、火龙果+花椒+红薯、金银花+花椒等。(2)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喀斯特区农林复合经营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资金及技术支撑、与农业发展机构之间的联系薄弱、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农户的对本土文化的认知程度低、环保意识不高、基础设施不齐全。这些问题导致农林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农户需求,阻碍了研究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3)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养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通过隶属度函数分析得出,土壤综合养分评价得分的大小为火龙果(0.838)>辣椒+红薯(0.744)>金银花+花椒(0.722)>火龙果+红薯(0.713)>火龙果+花椒+红薯(0.71)>花椒+火龙果(0.706)>花椒(0.679)>花椒+红薯(0.63)。总体上,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综合养分评价结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与花椒单作相比,金银花+花椒模式土壤的综合养分有所改善,而花椒+红薯模式下土壤的综合养分有所降低。在相同的施肥与农业管理措施下,与单作相比,农林复合经营并不是绝对的会增加土壤的综合养分,也可能会降低土壤的综合养分。与火龙果单作相比,火龙果与其它作物的套种都使得土壤的综合养分降低。相比于单作,火龙果及花椒间作模式下的土壤基本物理性质都得到了改善。(4)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的土壤养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综合养分得分为玉米(y)(0.689)>苹果+玉米+土豆(p+y+t)(0.676)>核桃+玉米(h+y)(0.673)>玫瑰+土豆(m+t)(0.647)>玫瑰(m)(0.636)>玫瑰+大蒜(m+d)(0.596)>玫瑰+核桃+土豆+蔬菜(m+h+t+s)(0.595)>桑树+黑麦草(s+h)(0.488)。总体而言,与单作相比,无论是林草模式还是玫瑰间作模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土壤水分条件等都有所改善。(5)选取了喀斯特高原山地区8种典型种植模式,研究其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干筛处理条件下,m+h+t+s,m+d以>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m+t以0.5-1mm的团聚体含量最高,其它模式均以2-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为p+y+t>s+h>m+t>m>m+h+t+s>y>h+y>m+d。平均质量直径(MMD)在m+d样地中最大,在p+y+t中最小;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大小为m+d>y>m+h+t+s>s+h>m>m+t>p+y+t>h+y。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分布情况为:y>m+h+t+s>h+y>m+d>m+t>m>p+y+t>s+h;MMD为s+h>m+t>m>m+d>p+y+t>h+y>y>m+h+t+s;GMD为s+h>m+t>m+h+t+s>m+d>m>p+y+t>y;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最大的为玉米单作样地,值最小的为桑树+黑麦草,研究结果表明湿筛处理下的D、MMD及GMD值更能反映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为增加土壤抗蚀性,应响应国家政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林草种植面积,这为研究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梁桂星[9](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以漓江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岩溶水资源是广西桂林漓江流域地区生活需求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及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岩溶地区由于独特的水文地质结构,加之桂林水文站上游兴建有水库,使得传统的水文地质学方法很难刻画流域内水文循环,急需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查明该地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科学合理地对该类型地区水资源进行评价,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SWAT水文模型,结合岩溶地区产汇流特点及特殊的含水层空间结构,对开源的模型进行改进,本次改进主要刻画水分经表层岩溶带以快速流及慢速流的方式进入浅水含水层的过程,其中慢速流是以活塞式推进方式进入浅水含水层,快速流以捷径式的方式通过宽大通道进入浅水含水层,并利用马斯京根方法对水库出流数据还原,建立与漓江流域水文过程相符的水文模型。研究区总面积为10889.13km2,其中碎屑岩区面积为5419.4km2,岩溶区面积为5469.73km2,两种岩性呈交叉分布,共划分138个子流域,分别进行日、月径流模拟,模拟期是2008年1月2016年12月。本文通过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并对流域内各水文站日、月径流模拟分析,得知该模型能够满足该地区水文循环研究精度。经水库反演前后径流模拟对比,可以得到,应用反演后水库日出流量径流模拟相比反演前模拟更能贴近真实的水文过程,模拟精度得到有效提高,其中桂林站日径流模拟评价因子R2、NS由0.73、0.66提高到0.87、0.86。结合岩溶流域特点改进的SWAT模型,通过对比改进前后基流量的变化,改进后的SWAT模型体现了表层岩溶带的调蓄特点,基流相对改进前存在30天左右的滞后且各子流域地下水补给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模型运行的结果对研究区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评价,得出研究区产流系数、径流深、流量模数及径流系数等水文参数分布特征,总水资源量为117.59×108m3,其中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42.73×108m3,枯水期岩溶区地下水径流模数为10.88L/s·km2,碎屑岩区为5.24L/s·km2,并利用特枯年枯水期径流模数法计算了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53×108m3。
赵翔[10](2018)在《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西方世界应对环境危机而总结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和需求,在空间上关注全球、区际、国家及其以下不同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之基础上,把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联合国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审视和评价本国的法律,找出差距,并作出调整。就我国而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创造性提出了在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上与可持续发展基本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概念已被写入我国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之中。环境法有环境实定法与环境习惯法之分。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都是由实定法贯彻实施的。相比之下,在某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习惯法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能够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实现,进而与实定法的实施相互配合。正因如此,本着与时俱进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回应中国环境法本土问题的治学态度,本文才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寻找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进而解决环境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问题。除引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首先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该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三个方面,开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石漠化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崎岖不平的地貌、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贫瘠的农耕环境。正是这种生态脆弱性,极易引发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石漠化地区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等方式,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条件的脆弱性、主要涉及的世居民族以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石漠化地区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立足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关注现实的人地和谐,体现特色生计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环境习惯法,承载了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存技能,扮演着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传承生态保护法文化,弥补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之不足的重要角色。随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依次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习惯法与环境习惯法等核心概念,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文化等方面考察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进而尝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和法律制度难以“落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追问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完善的可能方向。第二章探讨了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与惯习。作为一种洞察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创设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场域强调的是特定分析框架中的关系论思维与博弈论视角,惯习突出的是行动者性情倾向系统的历时性和生成性。若要分析一个场域,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所占据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必须分析行动者的惯习。本文以农耕社会为前提,具体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三种不同的场域,进而发现石漠化地区农耕社会作为一种乡村自主治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具有相对封闭、因地制宜和管理有序的共同图景。本文以生计文化为前提,具体分析了位于三种不同场域的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的惯习,发现了该地区世居民族具有“从众”“从古”和“从老人”的社会惯习以及“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正是这种源于对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才使石漠化地区农耕民族能够适应生态生存和社会生存的传统习俗得以自发生成和世代相传。环境习惯法应和着农耕社会的场域结构,并输出了生态惯习的意义。在前述场域和惯习的分析方法下,环境习惯法的生成经历了从生态惯习到环境习惯法的过程,环境习惯法的演替包括了权威、沉寂和重生三个阶段;环境习惯权利可分为“基于自然资源的习惯权利”和“基于社会资源的习惯权利”,环境习惯义务往往与环境保护的义务性、禁止性的罚则威慑紧密相连;环境习惯法有制度化、客体化和身体化的三种形式。根据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生态惯习与社会惯习对环境习惯法形塑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该地区的环境习惯法功能分为基于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功能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范功能两大类。第三章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首先,分析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关联性,重点探讨了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契合以及基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契合。其次,将环境习惯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场域,既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时间的契合,并从环境习惯法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保护以及人的身心体验(惯习)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时间加以分析;又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的契合,并从乡村环境自主治理的角度加以关注。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探究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根据惯习系统双向运行的特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回应型价值是环境习惯法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契合后的新形态。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是可持续发展价值在石漠化地区得以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因地制宜,印证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所以,回应型法与传统环境习惯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调整能力。第四章关注了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本章是对第一章关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内容的回应。如果说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法律实施层面上寻求两者在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的承接路径,进而对现行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提供补充。从乡村环境治理的体制来看,本文难以回避民间自组织与环境多元主体在体制上的冲突,亟待探讨环境自主治理与环境多元共治的体制承接问题。从法律的运行机制来看,本文既探讨了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契合,关注了生态破坏案件的民间识别和民间救济的介入方式;又探讨了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在理念、依托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上的契合,进而关注了它们在环境民主方面的求同存异和互融互补。从法律制度的实施来看,本文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之间的契合,为生态红线“落地”的民间模式寻求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和应用策略;在资源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在持续利用、合理开发、保障生态安全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契合,明确了“开发与养护”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在社会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明确了“利益均沾”与关注弱者的功能。
二、中国岩溶区水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岩溶区水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牧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
1.2.2 牧区自然生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牧区社会经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4 牧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与草地面积 |
2.1.4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3 典型气候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2.3.1 气象指标 |
2.3.2 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指标和侵蚀估计指标 |
2.3.3 植被指标 |
2.3.4 水资源指标 |
2.3.5 牲畜指标 |
2.3.6 社会经济指标 |
2.4 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
2.4.1 单指标评价 |
2.4.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 |
2.4.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 |
3 典型研究区土壤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3.1 典型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3.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
3.1.3 土壤pH变化特征 |
3.1.4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
3.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 |
3.1.6 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 |
3.1.7 土壤导温率变化特征 |
3.1.8 土壤Zeta电位变化特征 |
3.1.9 土壤基质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3.2 典型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变化特征 |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2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
3.2.4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
3.2.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
3.3 典型研究区风蚀情况变化特征 |
3.3.1 土壤可蚀性指数变化特征 |
3.3.2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
3.3.3 土壤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研究区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年际变化特征 |
4.1 典型研究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
4.1.1 年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
4.1.2 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
4.1.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 |
4.1.4 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 |
4.2 典型研究区植被因子变化特征 |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
4.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
4.2.3 植被年平均生产率变化特征 |
4.2.4 植被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4.2.5 紫花苜蓿归一化生物量对比分析 |
4.3 典型研究区水资源因子变化特征 |
4.3.1 水生态压力指数变化特征 |
4.3.2 水生态盈余量变化特征 |
4.3.3 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特征 |
4.3.4 用水效益变化特征 |
4.3.5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特征 |
4.3.6 水文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4.4 典型研究区牲畜因子变化特征 |
4.5 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特征 |
4.5.1 人均GDP变化特征 |
4.5.2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特征 |
4.5.3 经济密度变化特征 |
4.5.4 人口密度变化特征 |
4.5.5 旅游人次变化特征 |
4.5.6 垦殖指数变化特征 |
4.5.7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5.1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单指标评价 |
5.1.1 土壤单指标评价 |
5.1.2 气象单指标评价 |
5.1.3 植被单指标评价 |
5.1.4 水资源单指标评价 |
5.1.5 牲畜单指标评价 |
5.1.6 社会经济单指标评价 |
5.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综合评价 |
5.2.1 自然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
5.2.2 社会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
5.2.3 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变化分析 |
5.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 |
5.3.1 压力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2 状态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3 响应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4 生态环境健康值变化分析 |
5.4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对比 |
5.4.2 生态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秦岭陕西段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 |
2.2 水资源现状分析 |
2.2.1 水资源量及分布 |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2.2.3 水环境质量 |
2.2.4 水土流失现状 |
2.3 当前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与分异特征研究 |
3.1 水资源风险内涵及类型划分 |
3.1.1 水资源风险定义及形成要素 |
3.1.2 水资源风险类型划分 |
3.2 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3.2.1 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
3.2.2 风险等级划分及标准确定 |
3.2.3 集对分析风险评估方法 |
3.3 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 |
3.3.1 数据准备 |
3.3.2 集对分析计算过程 |
3.3.3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风险时间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
4.1 典型风险区提取 |
4.2 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条件分析 |
4.2.1 秦岭北麓灞桥区 |
4.2.2 秦岭北麓长安区 |
4.2.3 秦岭南麓镇安县 |
4.3 水资源风险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
4.3.1 资源型风险 |
4.3.2 管理型风险 |
4.3.3 工程型风险 |
4.3.4 水质型风险 |
4.3.5 灾害型风险 |
4.3.6 水资源综合风险 |
4.4 本章小结 |
5 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预测及调控研究 |
5.1 灰色预测理论 |
5.1.1 灰色预测模型 |
5.1.2 模型精度检测 |
5.2 风险预测结果与分析 |
5.2.1 指标预测结果 |
5.2.2 综合风险预测结果与分析 |
5.2.3 子系统预测结果与分析 |
5.3 风险调控方案研究 |
5.3.1 调控方案设计 |
5.3.2 调控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4)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雄安新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2 经济社会 |
2.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2.3.1 水资源量 |
2.3.2 供用水 |
2.3.3 开发利用状况 |
2.4 水环境状况 |
2.4.1 废污水及污染物入河量 |
2.4.2 水质现状 |
2.5 水生态状况 |
2.5.1 河道干涸断流情况 |
2.5.2 白洋淀生态状况 |
2.5.3 地下水超采状况 |
3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 |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3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3.2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2.1 评价结果 |
3.2.2 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1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介绍 |
4.2 雄安新区未来用水需求预测 |
4.2.1 未来水平年与设计标准 |
4.2.2 需水情景拟定 |
4.2.3 需水量预测 |
4.3 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预测 |
4.3.1 供水范围与供水对象 |
4.3.2 未来水资源可利用量 |
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4.1 未来水资源供水工程布局 |
4.4.2 水资源宏观配置原则 |
4.4.3 水资源宏观配置方案 |
4.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 |
5.1 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1 未来水资源量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2 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5.2 未来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措施 |
5.2.1 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
5.2.2 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岩溶水文地质学研究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1.1 数据采集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1-2018年国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发文分析 |
2.2 2011-2018年国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方向及热点 |
2.2.1 岩溶水动力学 |
2.2.2 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 |
2.2.3 岩溶水文地球化学 |
2.2.4 岩溶水污染 |
2.3 2011-2018年国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发文分析 |
2.4 2011-2018年国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方向及热点 |
2.4.1 岩溶含水系统 |
2.4.2 岩溶水资源 |
2.4.3 岩溶水环境 |
2.4.4 岩溶水文工程 |
3 结语 |
(6)基于改进模糊综合法的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
1.2.4 现存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数据来源 |
1.3.1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评价方法 |
1.3.2 民勤绿洲概况 |
1.3.3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 |
1.3.4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分级阈值 |
1.3.5 民勤绿洲2006-2015 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 |
1.3.6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勤绿洲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水资源现状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第三章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 |
3.1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指标权重值确定方法的改进 |
3.2.2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分级阈值 |
4.1 指标分级阈值设定思路 |
4.1.1 设计供水量 |
4.1.2 设计发展模式 |
4.1.3 植被需水定额 |
4.2 民勤绿洲各类植被分级阈值 |
4.2.1 指标设定 |
4.2.2 计算公式 |
4.2.3 计算结果 |
4.3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分级阈值表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民勤绿洲2006-2015 年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1.1 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 |
5.1.2 综合评价公式 |
5.2 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项目简介 |
(7)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背景概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岩溶地层及岩溶发育特征 |
2.4 地下水埋藏与分布特征 |
2.5 岩溶水开发利用现状 |
3 岩溶水系统结构与水动力场特征识别 |
3.1 岩溶水系统“硬结构”特征 |
3.2 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场特征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4 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识别与概念模型构建 |
4.1 岩溶水子系统划分 |
4.2 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识别 |
4.3 分区富水性识别 |
4.4 分区岩溶水动态规律分析 |
4.5 分区水化学特征分析 |
4.6 岩溶水系统概念模型识别与构建 |
4.7 本章小结 |
5 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 |
5.1 岩溶水测年资料来源与技术方法 |
5.2 岩溶水形成年龄测试结果及分布特征 |
5.3 岩溶水滞留时间 |
5.4 岩溶水年龄识别与分布特征 |
5.5 不同分区岩溶水可更新能力 |
5.6 本章小结 |
6 岩溶水可更新能力影响因素与模式 |
6.1 地层组分与结构影响特征 |
6.2 气候因素影响特征 |
6.3 人类活动影响特征 |
6.4 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6.5 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影响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管控对策 |
7.1 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管控要素研究 |
7.2 岩溶水保护管控要素研究 |
7.3 岩溶水合理开发与保护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认识与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文化与农林复合 |
2 喀斯特文化与农林复合 |
3 文化与农林复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 |
1 传统农业种植到现代农业种植的演变历史 |
2 农业种植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
3 农户关于农林复合种植发展的主要社会意识特征 |
4 传统农业种植到农林复合种植的转变所引起的文化变迁 |
5 农林复合模式构建文化机理对比分析 |
四 喀斯特文化背景下典型农林复合经营的土壤环境效应 |
1 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的土壤养分状况 |
2 同一农林种植模式不同土层中养分的分布状况 |
3 典型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综合养分评价 |
4 不同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五 喀斯特区农林复合经营调控对策 |
1 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经营调控对策 |
2 基于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效应的经营调控对策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9)基于SWAT模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以漓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概况 |
1.2.2 岩溶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象 |
2.1.3 水系 |
2.1.4 工程水利条件 |
2.2 地貌形态特征 |
2.3 区域地质条件概述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
2.4.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
2.4.2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4.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5 下垫面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SWAT模型概述 |
3.1 SWAT模型的发展 |
3.1.1 SWAT模型简介 |
3.1.2 SWAT模型产生与发展 |
3.2 SWAT模型原理与结构 |
3.2.1 分布式模型特点 |
3.2.2 SWAT模型原理 |
3.3 SWAT模型改进 |
3.3.1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点 |
3.3.2 表层岩溶带模块添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WAT模型构建及验证 |
4.1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空间地理数据 |
4.1.3 水文气象数据 |
4.2 模型结构建立 |
4.2.1 研究区域与水系精度控制 |
4.2.2 基于空间数据提取数字流域 |
4.2.3 模型数据的写入 |
4.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敏感性及率定概述 |
4.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 水库出流反演及参数验证 |
4.4.1 参数率定评价指标 |
4.4.2 水库反演的理论基础 |
4.4.3 日径流模拟及水库反演 |
4.4.4 月径流率定与验证 |
4.5 模型改进前后对比分析 |
4.5.1 水库反演前后模拟分析 |
4.5.2 模型修改前后对比分析 |
4.6 水均衡分析及水资源转化机理 |
4.6.1 土壤水均衡分析 |
4.6.2 河道径流均衡分析 |
4.6.3 地下水均衡分析 |
4.6.4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资源评价及参数计算 |
5.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
5.1.1 产汇流评价方法 |
5.1.2 地表水产汇流评价 |
5.1.3 子流域地表水资源量 |
5.2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 |
5.2.1 降雨量经验频率分析 |
5.2.2 子流域地下水补给量 |
5.3 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 |
5.3.1 评价方法 |
5.3.2 枯水期地下水径流模数 |
5.3.3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
一、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 |
二、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
三、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描述 |
三、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 |
第二章 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和惯习 |
第一节 场域与惯习的分析方法 |
一、场域与惯习 |
二、分析场域和惯习的必要环节 |
第二节 基于农耕社会与生计文化的场域和惯习 |
一、以农耕社会和生计文化为前提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 |
三、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生态惯习 |
第三节 场域和惯习下的环境习惯法 |
一、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功能 |
第三章 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 |
第一节 价值取向、时空尺度与功能定位 |
一、价值取向与时空尺度 |
二、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
三、功能定位与时空尺度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契合 |
一、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契合 |
二、基于环境、社会和资源可持续的价值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契合 |
一、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契合 |
二、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契合 |
第四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 |
一、功能契合的前提:惯习系统的双向运行与回应型价值 |
二、功能契合的实现: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 |
第四章 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 |
第一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体制承接 |
一、环境多元主体: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客观现实 |
二、环境多元共治:乡村治理场域对多元主体的遴选 |
三、乡村环境自主治理:回应型法让民间自组织发挥作用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机制关联 |
一、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结合 |
二、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的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制度对接 |
一、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的契合 |
二、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的关联 |
三、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 |
四、兼论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制度的冲突解决 |
结语: 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中国岩溶区水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D]. 刘云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D]. 柯新月.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 李溦. 郑州大学, 2020
- [5]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岩溶水文地质学研究热点[J]. 郭永丽,章程,吴庆,全洗强. 中国岩溶, 2020(06)
- [6]基于改进模糊综合法的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姜田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7]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D]. 王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 文雅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9]基于SWAT模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以漓江流域为例[D]. 梁桂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D]. 赵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