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多媒体优化计算机教学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徐宇婷[2](2020)在《多媒体教学在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历史课堂运用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方式,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多媒体技术的日渐体系化,多媒体与现代教育的联系日益紧密,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开始广泛被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之中,越来越多的初中一线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日常授课。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只能通过语言讲授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影响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叙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学术动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从多媒体教学与初中历史教学入手,分析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概念和初中历史课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提出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运用的理论依据、必要性、作用和原则。第三部分对牡丹江市第九中学的学生和相关历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主管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访谈,统计调查数据并整理访谈内容,具体分析牡丹江市第九中学目前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第四部分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分析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后,设计了一节较为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课堂案例,期望通过本次的调查与研究能够对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运用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对牡丹江地区相关子弟学校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运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彭灿灿[3](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研究 ——以范县农村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的蔓延牵动了国人乃至全球人民的心,无数医疗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一线,“隔离”、“封城”成了这个春节的关键词。各个行业停工停产,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为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继续蔓延,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启了“主动隔离、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一时间“互联网+”教育模式再一次成为教育界的新话题,而多媒体教学无疑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功典范。众所周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普及,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同时,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当中,多媒体带来的作用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加入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融入教学情境,可以大大增加《道德与法治》课这门学科的有趣性,让学生主动而不再是被动的去接受这门课程,从而达到了优化学科的需要。第二,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有助于部分老师从固有的教学中挣脱出来,优化教学步骤,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让教师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第三,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范县六所农村初中发放的调查问卷以及对学校部分师生的访谈,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方面在教学理念、教学知识以及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着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的问题。在教学知识方面,存在着部分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跟不上《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节奏、部分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不够有趣等问题。在教学技能方面,部分教师多媒体专业应用能力略有欠缺;学生方面存在着部分学生意志品质薄弱、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认知偏差和情感偏差等问题。而在教学环境方面,缺乏多媒体课课后实践交流以及多媒体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的提升势在必行。文章尝试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解决措施:针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方面,可以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知识以及提升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展开。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同时应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增加对多媒体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教学应突出多媒体教学重点。针对学生方面,应该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认知。针对教学环境方面,当地教育等部门要对农村初中提供财力和技术支持,更新和改进落后的教学媒体设施。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在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以及对学校师生和专家的访谈与观察的基础上,为老师和学生做两份问卷,统计分析结果,并对结果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促进范县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并对其他市县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林坤[6](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周琳紫[7](2019)在《模因论视角下应用英语趣配音辅助初中口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师生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如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高、表达不准确、没有足够的英语口语表达机会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具有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学会和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组织和实施英语口语教学,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口语教学融合以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是目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模因论在为期五个月的课后英语口语作业中,借助手机软件——英语趣配音,对某中学八年级51名学生,进行提升口语能力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展示研究者如何在英语口语课后作业过程中运用英语趣配音软件。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基于国内初中学生口语的现状,如何将英语趣配音软件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2)基于模因论,学生在使用英语趣配音软件前后的英语口语成绩的效果如何?笔者首先通过对学习者最初配音作业进行观察,找出学习者在口语作业中常犯的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对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进行不同维度的测评,通过前后测比较验证其应用效果。除此之外,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进一步获取学习者对该配音软件在学习安排中的意见和建议。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前后测数据,笔者利用SPSS23.0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者在利用配音软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模仿,达到了模因论中提到的同化效果。论文最后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基于英语趣配音软件提升初中英语口语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曹阳[8](2019)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课堂所承担的任务之重不言而喻,高校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对培养新人的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与教育变革三者相互激荡的历史潮流中,高校课堂教学转型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在实际的变革进程中却又面临着一系列非常突出的问题。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成功驾驭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复杂性,可持续地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最终真正完成高校课堂教学之关键历史转型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这一中心命题,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是什么?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如何?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有哪些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论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有六个章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及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关系的理论探索和历史考察,即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文所说的课堂教学转型,是指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笔者首先从价值取向调整、教学过程转变、教学关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内涵,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实例的列举,对以教为中心教学和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理论缘起、结构要素、内涵特征和典型模式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阐释。接着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论述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问题,对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以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从而确立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定位和取向,使其贯穿于整个研究。第二部分:对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证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信息技术是否能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必须借助详实的案例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证明。通过介绍H大学以常规方法推进以研究型教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转型的总体情况,分析其成效和遇到的问题,论文提出了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笔者采用深度访谈、课堂或视频观察、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效果分析等多种途径,深入到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根据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形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具体分析了H大学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案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的微助教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同步课堂教学,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学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的现行问题及解决策略。这些为最后部分的结论与展望提供了实践证明。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是论文最后一章。通过总结前面几章的研究问题,提出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其核心是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方面都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通过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指导、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得出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更好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展望,并对下一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转型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李露露[9](2019)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较为深刻。如今各学校多媒体教室已成为标配,多媒体、网络已成为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生进行学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技术与教学的不断融合,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有关研究显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课件设计不规范、媒体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始终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国家对建设“金课”的提倡,国家对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提升课程质量、更好培育人才,已成为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问题解决办法,以期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支撑和实操对策。论文以H院校为调查研究范围,通过学生问卷调查、选择对象访谈,并选择教师的课堂教学所用课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在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具体来说,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教育传播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理论及其它教学理论设计出调查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的问卷,并使用SPSS等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学生的视角深入了解如今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及应用效果等。同时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学生深入访谈。并进一步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主要信息载体——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使用的软件过于单一;课件中文字量过大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技术如自定义动画的使用存在过多的情况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课堂教学信息呈现不清晰,增加学生外在认知负荷,进而造成信息过载问题的产生。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发现,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用而用的问题,这些会加重学生心理和视觉感官上的负担,同样容易造成信息过载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类型归纳如下:信息呈现不合理,造成视听冗余;教学无关信息过多,增加外在认知负荷;视听环境不协调,加重了外在认知负荷。结合信息过载的问题类型,论文从学校、教师、学生诸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策略。
兰国帅[10](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计算机教学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计算机教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多媒体教学在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历史课堂运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学术动态梳理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多媒体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
第一节 多媒体与初中历史课堂 |
一、多媒体相关概念 |
二、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要求及特点 |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运用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必要性、作用及原则 |
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必要性 |
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作用 |
三、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
第二章 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现状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流程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过程 |
第二节 调查内容与结果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二、教师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三、学校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访谈结果 |
第三章 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运用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 |
第一节 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运用的优势 |
一、普及率和使用率较高 |
二、应用效果明显 |
三、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
第二节 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
一、多媒体教学起步较晚 |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不完善 |
三、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相关技能的培训 |
四、部分教师缺乏恰当的多媒体教学观 |
五、部分教师对课件内容与形式的转换把握不当 |
六、部分教师忽视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 |
七、学生主体地位不突显 |
第四章 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运用不足的有效解决对策 |
第一节 从学校层面 |
一、需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 |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三、丰富多媒体课件资源储备 |
第二节 从教师方面 |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
二、提升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
三、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统一 |
第五章 多媒体教学案例设计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方案 |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
二、新课讲授 |
三、课堂小结 |
四、课堂反馈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研究 ——以范县农村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观察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相关问题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多媒体 |
(二)多媒体教学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体验式教学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四)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
(五)多媒体技术理论 |
第二章 范县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分析 |
一、多媒体在范县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及成绩 |
(一)农村初中多媒体教学现状 |
(二)范县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况 |
(三)问卷调查情况 |
(四)取得成绩 |
二、多媒体在范县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
(一)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
(二)学生消极的课堂反馈 |
(三)农村初中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 |
三、多媒体在范县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遵循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原则 |
(二)学生在认识和态度方面存在偏差 |
(三)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不够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的提升策略 |
一、提升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一)转变教学理念 |
(二)丰富教学知识 |
二、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转变学生认知 |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
(二)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认知 |
三、营造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
(一)学校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
(二)学校组织好对《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
(三)改进《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工具 |
(四)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模因论视角下应用英语趣配音辅助初中口语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学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
1.1.2 技术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融合 |
1.2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英语口语 |
2.1.2 英语趣配音 |
2.2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英语趣配音辅助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 |
2.3.1 英语趣配音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2.3.2 英语趣配音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模因理论 |
3.2 模因论与英语口语教学的联系 |
4 英语趣配音应用于初中口语教学的初步设计 |
4.1 学情分析 |
4.1.1 八年级学生特点分析 |
4.1.2 八年级英语口语阶段分析 |
4.2 前期准备 |
4.2.1 准备阶段 |
4.2.2 成果展示环节 |
4.2.3 巩固与反馈 |
4.3 应用英语趣配音学习口语的过程设计 |
4.3.1 引导学生熟悉规则反复倾听 |
4.3.2 引导学生复述和模仿 |
4.3.3 引导学生加强练习 |
4.3.4 引导学生记忆 |
4.3.5 引导学生主动说 |
5 英语趣配音应用于口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5.1 研究总体情况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准备条件 |
5.1.3 研究准备过程 |
5.1.4 焦点用户访谈 |
5.1.5 研究实践设计 |
5.2 第一轮实践 |
5.2.1 研究设计 |
5.2.2 研究的实施 |
5.2.3 焦点用户访谈 |
5.2.4 反思与改进 |
5.3 第二轮实践 |
5.3.1 研究设计 |
5.3.2 研究的实施 |
5.3.3 焦点用户访谈 |
5.3.4 反思与改进 |
5.4 第三轮实践 |
5.4.1 研究设计 |
5.4.2 研究的实施 |
5.4.3 反思与改进 |
6 英语趣配音软件应用于提升初中英语口语的效果分析和策略建议 |
6.1 学生成绩分析 |
6.2 问卷结果分析 |
6.3 英语趣配音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应用的成效 |
6.3.1 学生方面 |
6.3.2 教师方面 |
6.4 模因论在口语教学中的策略建议 |
6.4.1 学生方面 |
6.4.2 教师方面 |
7 总结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1.1 学生方面 |
7.1.2 教师方面 |
7.2 研究的反思 |
7.2.1 创新之处 |
7.2.2 不足之处 |
7.2.3 前景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9.1 附录1:焦点用户访谈提纲(试验前) |
9.2 附录2:焦点用户访谈提纲(第一轮) |
9.3 附录3:焦点用户访谈提纲(第二轮) |
9.4 附录4:配音注意事项 |
9.5 附录5:《新课标准初中英语口语测试评分标准》 |
9.6 附录6:新课程初中生英语口语测试卷(前期测试和后期测试) |
9.7 附录7: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口语后测成绩对照表 |
9.8 附录8:调查问卷 |
9.9 附录9:实验班级英语口语前期测试成绩表 |
9.10 附录10:实验班级英语口语后期测试成绩表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 |
(二) 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 |
(三)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
二、文献回顾 |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
(二) 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研究 |
(三) 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
(四) 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概述 |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 |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 |
(二) 课堂教学转型相关概念辨析 |
二、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高校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三、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一) 国外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 |
(一) 以教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
(二) 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现实障碍 |
(一) 教师方面 |
(二) 学生方面 |
(三) 学校管理 |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影响 |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动摇了以教为中心教学存在的“合法性” |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以学为中心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三、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解读 |
(一) 国外典型案例 |
(二) 国内典型案例 |
第三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 |
(一)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的过程 |
(二)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
(三) 利用信息技术: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路 |
二、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 |
(一) 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二) 重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资源、社交空间的融合 |
(三) 开展进阶培训,助力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 |
(四) 变革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五) 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 |
(六) 重组管理机构,落实制度安排和组织保障 |
(七) 重塑教学文化,形成教学创新的整体氛围 |
(八) 重构育人生态,建立信息化支撑的育人环境 |
第四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案例分析 |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微助教”教学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教学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同步课堂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四、案例分析与总结 |
第五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与反思 |
一、课堂教学转型中教师的变化 |
(一)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高效融入 |
(二) 效果: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对混合式学习课堂认可度的提升 |
二、课堂教学转型中学生的变化 |
(一) 学习模式:自我探究与互动合作 |
(二) 效果: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及其混合式学习课堂接受度的提升 |
三、学校教学生态的变化 |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得以完善 |
(二) 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
(三) 科教融合得以有效推进 |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总结 |
(一) 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引导性增强 |
(二) 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化,前沿性增强 |
(三) 学生课程学习主动化,自主性增强 |
(四) 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真实性增强 |
(五) 学校课堂管理系统化,实效性增强 |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一) 混合式学习课堂现行问题 |
(二) 混合式学习课堂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讨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以学为中心是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 |
(二)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
二、研究的展望 |
(一) 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 |
(二) 信息技术促进未来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讨论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局限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研究型课堂卷) |
附录2: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后记 |
(9)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
1.1.2 “金课”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
1.1.3 新时代的教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多媒体辅助教学 |
1.4.2 信息过载 |
1.4.3 多媒体课件 |
1.5 理论基础 |
1.5.1 教育传播理论 |
1.5.2 相关的教学理论 |
1.5.3 认知负荷理论 |
1.5.4 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综述 |
2.2 关于“信息过载”的综述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设计思路 |
3.1.2 问卷调查对象 |
3.1.3 问卷调查问题 |
3.1.4 问卷基本结构 |
3.1.5 问卷问题设置与分析 |
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1 问卷的发放 |
3.2.2 问卷的统计与回收 |
3.3 学生访谈的设计 |
3.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3.2 访谈内容设计 |
3.4 多媒体课件内容分析的设计 |
3.4.1 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进行内容分析的重要性分析 |
3.4.2 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分析的目的 |
3.4.3 多媒体教学课件抽样 |
3.4.4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分析框架 |
4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表现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4.1.1 问卷的人口学分析 |
4.1.2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4.1.3 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的描述性分析 |
4.1.4 多媒体辅助教学意见分析 |
4.2 访谈结果分析 |
4.3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分析 |
4.3.1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分析框架 |
4.3.2 内容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 |
5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类型及原因分析 |
5.1 信息过载问题的类型 |
5.1.1 多媒体信息呈现不合理,造成视听冗余 |
5.1.2 教学无关信息过多,增加了外在认知负荷 |
5.1.3 视听环境不协调,加重了外在认知负荷 |
5.2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的探因分析 |
5.2.1 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存在问题 |
5.2.2 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设计匮乏 |
5.2.3 学校缺乏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系统培训 |
5.2.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
6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的改进策略 |
6.1 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本”的教学理念 |
6.2 完善多媒体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中课件质量 |
6.3 及时更新和维护多媒体教学设备 |
6.4 增加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互动性内容 |
6.5 完善多媒体课件评价机制,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
6.6 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培训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计算机教学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多媒体教学在牡丹江市第九中学历史课堂运用调查研究[D]. 徐宇婷.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研究 ——以范县农村初中为例[D]. 彭灿灿. 河南大学, 2020(0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模因论视角下应用英语趣配音辅助初中口语教学的策略研究[D]. 周琳紫. 西北师范大学, 2019(12)
- [8]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D].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D]. 李露露.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