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邹永杰[1](2021)在《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据Lancet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道,脑卒中是全世界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致死的第二高发疾病,出血性卒中在所有卒中类型中致死致残率最高,发病率占卒中类型的10-15%。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在我国,ICH发病率高达17-51%,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剧增,ICH发病率不降反增,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针对ICH治疗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目前的手段并不能有效改善ICH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所以寻找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提高ICH疗效的希望所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598例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2010-2014年患者死亡率较2000-2004年患者下降,而存活患者预后没有明显改善。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客观实时评估ICH入院时病情,是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的第一环节。目前病情评估主要通过医护人员的观察,结合现有的评分量表进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第一次入院地点往往在基层医院,很多基层医院缺乏CT、MRI等客观检测设备,甚至连是否为脑出血的诊断难以明确,严重影响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因此,本研究先将生物电阻抗技术与猕猴脑出血模型相结合,初步评估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病情监测与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我们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于临床脑出血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以探讨该技术是否可以帮助临床进行脑出血的辅助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患者的预后预测。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单中心大样本脑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ICH患者数据,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寻找影响我院ICH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2000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入院的脑出血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资料、住院经过与病情评估,并发症,以及随访资料等进行评估入组。根据时间段分为A组2000-2004年、B组2010-2014年,对两组分别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特征研究,同时根据90天m RS评分结果将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和预后不良组(m RS≥3)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两个时间段收治患者的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有显着差异(P<0.05);2.高血压、吸烟和饮酒依然是ICH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我院收治患者的死亡率较前有了明显的变化,由2000-2004年的26.9%降至2010-2014年的18.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GCS评分、NIHSS评分、脑血肿量、年龄、再出血、脑疝、上消化道出血和肺炎等均为ICH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IC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NIHSS评分、脑血肿量)和脑出血后并发症(再出血、脑疝、上消化道出血和肺炎)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进一步加强ICH患者病情评估的技术与方法,是未来ICH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二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拟建立猕猴脑出血模型,模拟临床脑出血及血肿扩大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观察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内出血量增多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规律,以明确该技术在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采取自体血注入法建立猕猴脑出血模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对造模动物进行有创颅内压和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观察脑出血后出血量增加过程中及不同出血量时两种监测数值的变化情况,术后通过MRI确认模型稳定性。研究结果:1.建立了稳定的猕猴ICH模型,术中动物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2、3和7天,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为28.67±0.89、27.33±1.11、25.33±1.11、23.67±0.89;2.MRI扫描可见左侧基底节区T1稍低信号影,T2稍高信号影,中线向右侧稍偏移,左侧脑室受压明显;3.ICH造模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由9.2±0.5mm Hg升高到27.2.±1.3mm Hg;扰动系数由102.5±6.0升高到146.5±5.3;全频相位斜率值由-0.9558±0.0038升高到-0.9445±0.0043。研究结论: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指标(扰动系数、全频相位斜率)变化的趋势与有创颅内压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该技术可以反映脑出血量的多少和脑内血肿量增多的过程,在ICH的辅助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三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早期病情监测中,探讨该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入组162例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使用便携式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护,测定扰动系数值,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GCS昏迷评分、NIHSS评分、脑病变部位等指标。最后经头颅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研究结果:1.脑出血组患者扰动系数值为80.29±7.80,脑梗死组患者扰动系数值为71.64±7.81,两组扰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扰动系数大于78.5时,提示脑出血的可能性大(敏感度52.4%,特异度88.9%),其曲线下面积为0.778。在4.5-24h之间测得的扰动系数具有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类型的价值。研究结论:生物电阻抗技术对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应用价值。第四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诊疗过程中,探讨该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对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无创脑水肿监测,对监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观察并收集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资料、入院诊疗以及随访资料进行评估入组,根据监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量,血肿部位进行回顾性匹配对照组患者,每组内再根据是否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同时根据30天m RS评分结果将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和预后不良组(m RS≥3)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术后扰动系数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的患者,扰动系数在急性期有随着水肿面积增大而降低的趋势;2.无创颅内压指数与患者的血肿量,绝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死亡患者的无创颅内压指数高于存活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患者的无创颅内压指数高于保守治疗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ROC曲线分析显示无创颅内压指数大于11.55时,提示患者应当行手术治疗(敏感性:73.63%,特异性:70.93%),其曲线下面积:0.78;无创颅内压指数大于13.65时,提示患者死亡可能性大(敏感性:74.07%,特异性:60%),其曲线下面积:0.70;4.监测组患者的死亡率(11.7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17.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瞳孔变化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监测组发现血肿扩大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脑积水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3小时,癫痫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6小时,监测组术后脑水肿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监测组术后脑梗死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3小时,监测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12小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生物电阻抗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协助判断患者手术时机,预测患者预后,是一种新的病情监测方法。
张丽君[2](2021)在《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比较对于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对于小卒中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高级卒中中心住院的101例轻型卒中(NIHSS≤5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内科治疗组(溶栓组)和常规内科治疗组(非溶栓组),收集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NIHSS评分进行短期神经功能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评价两组90天预后情况,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1.共纳入患者101例,溶栓组41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非溶栓组60例,男性44例,女性16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基线血压、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房颤史、吸烟、饮酒史、卒中史、空腹血糖、血脂、血小板计数、尿酸、肝功、肾功及梗死部位、伴有血管狭窄等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NIHSS评分,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p<0.05),高血压患病率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2.溶栓组患者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溶栓组后3天(p=0.001)和7天(p=0.000)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与治疗后7天对比(p=0.009)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天,溶栓组治疗有效率为70.7%,非溶栓组有效率为18.3%,治疗后7天溶栓组有效率为73.2%,非溶栓组为26.7%,两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由于入院时溶栓组的整体NIHSS评分较非溶栓组高(p<0.01),在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两组的NIHSS评分对比(p>0.05)却无明显差异,说明溶栓组整体NIHSS评分改善较明显;3.在接受治疗的101例患者中有89例在3个月时m RS评分≤1分,其中溶栓组占90.2%,非溶栓组占86.7%,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值>0.05);非溶栓组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遗留有后遗症的比例高于溶栓组(14.4%vs9.8%),但两者并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远期预后相似;4.在10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共出现4例出血转化,其中非症状性颅内出血,溶栓组1例(2.4%),非溶栓组1例(1.7%),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仅在溶栓组出现为2例(4.9%),但两者在统计学差异上无显着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无死亡病例;5.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组较非溶栓组早期有效率高(p<0.05)。【结论】1.对于NIHSS评分≤5分的小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早期疗效较常规治疗效果显着,且安全性率并无显着差异,提示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是安全的。2.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效果可能最佳。
胡雪姣[3](2021)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出血转化,HT)是急性脑梗死自然病程的一部分,也是改善血流疗法(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介入等)的常见并发症,其不仅与脑梗死预后不良相关,也是上述有效疗法明显使用不足的重要原因。早期识别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实施再灌注和抗栓治疗更好地选择获益大于出血风险的患者,使治疗获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有利于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近年对出血转化患者血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越来越多。近来研究发现低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有关。本研究拟分析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尤其是TG/HDL-C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验证其是否可作为预测HT的一项危险因素,可否为HT的早期发现提供新的血生化标志物,从而帮助早期识别急性脑梗死发生HT的高危人群,进而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防治HT。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住院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符合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且单一脑叶梗死面积>2×1cm或累及脑叶≥2个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其分为HT组和非HT组。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选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各组间比较选用χ2检验;对t检验及秩和检验、χ2检验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检测,确定HT的危险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等多重比较,分析该指标对HT的预测能力,确定其敏感度与特异度。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1例急性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其中未发生出血转化患者(非HT组)251例(80.71%),包括了161例男性患者(61.4%),90例女性患者(35.8%);平均年龄68.85±12.05岁。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HT组)有60例(19.29%),包括37例男性患者(61.6%),23例女性患者(38.4%);平均年龄71.97±10.97岁。在单变量分析中,一共研究了NIHSS评分、吸烟饮酒史、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HDL-C等29种指标。通过分析发现:1、HT组与非HT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脑卒中病史、脑出血病史、抗栓药物使用史、吸烟史、血糖、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肌钙蛋白I、D-二聚体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HT组与非HT组在饮酒史、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HDL-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TG及TG/HDL-C可能为HT的保护性因素;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NR可能为HT的危险因素,该指标越高则HT的发生风险越高。3、NIHSS评分与HDL-C可能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越高、HDL-C越低,则HT发生风险越高;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G、LDL-C、INR、TG/HDL-C、饮酒史与HT的发生无独立相关性。4、NIHSS评分预测HT的敏感性为46.7%,特异性为84.1%;HDL-C预测HT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66.5%。NIHSS评分对预测HT的发生有一定的特异性。研究结论:1、TG/HDL-C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且为负相关,即TG/HDL-C越高,HT的发生风险可能越低。2、TG/HDL-C尚不能作为预测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TG/HDL-C对于HT的预测能力可能较单一血脂HDL-C差。4、NIHSS评分与HDL-C可能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NIHSS评分越高、HDL-C越低,则HT发生风险可能越高。NIHSS评分对预测HT的发生有一定的特异性。5、LDL-C、TG可能为HT的保护因素之一,其值越高HT发生的风险越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NR可能为HT的危险因素之一,该指标越高则HT的发生风险可能越高。
崔莹[4](2021)在《人血白蛋白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自发性脑出血(ICH)是常见的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临床预后较差。除了外科手术、脱水降颅压、管理血压、脑保护作用等治疗外,尚无其他行之有效的特殊治疗方法。动物试验及ALIAS试验研究表明,人血白蛋白(ALB)能改善卒中的预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课题选择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 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观察ALB对ICH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重症ICH患者的临床抢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性收集于2018年08月至2020年09月就诊于苏北人民医院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为幕上ICH的患者296例。按照NIH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危重患者组(NIHSS<15)100例、危重患者组(NIHSS>15)196例,危重患者按照医师评估和建议、患者或家属意见是否采用ALB治疗分为ALB治疗组102例和非ALB治疗组94例。患者予以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控制血压及脏器保护等标准内科治疗。ALB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使用20%的ALB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到7天。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等,以及入院时格拉斯哥(GCS)评分,用多田公式计算患者入院时脑出血量,翌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0m L,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采用m 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30天、90天的预后,m RS为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比较三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气管插管率、转入ICU抢救率、肺部感染率、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发生率,电话随访三组患者90天后再出血、再入院及其他血管事件再出现的比率。结果1.非危重组30天预后良好有92人(92%),ALB组有74人(72.5%),非ALB组有66人(70.2%);与非危重组比较,非ALB组、ALB组预后良好率均低于非危重组(P<0.05),非ALB组与ALB组预后良好率相近(P>0.05)。非危重组90天预后良好有95人(95%),ALB组有88人(86.3%),非ALB组有74人(78.7%);与非危重组比较,非ALB组、ALB组预后良好率均低于非危重组(P<0.05),但ALB组预后比非ALB组好(P<0.05)。2.非危重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7天,ALB组为21天,非ALB组为24天;与非危重组比较,非ALB组、ALB组住院时间长(P<0.05),但ALB组住院时间较ALB组短(P<0.05)。非危重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84万元,ALB组为5.31万元,非ALB组为4.61万元;与非危重组比较,ALB组、非ALB住院费用高(P<0.05)。非危重组住院期间气管插管有0人、转ICU抢救有2人(2%)、肺部感染有8人(8%)、尿路感染有3人(3%)、症状加重有2人(2.0%)。ALB组气管插管有5人(4.9%)、转ICU抢救有6人(5.9%)、肺部感染有12人(11.7%)、尿路感染有5人(4.9%)、症状加重有3人(2.9%)。非ALB组气管插管有8人(8.5%)、转ICU抢救有11人(11.7%)、肺部感染有26人(27.6%)、尿路感染有12人(12.7%)、症状加重有10人(10.6%);与非危重组比较,非ALB组、ALB组在气管插管、转ICU抢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症状加重人数多(P<0.05),但ALB组人数少于非ALB组(P<0.05)。3.出院时,非危重组出血量为10.01 m L、淋巴细胞数为1.34(10^12/L)、白蛋白为38.01(g/L)、APTT为32.32(s),ALB组出血量为14.65 m L、淋巴细胞数为1.25(10^12/L)、白蛋白为39.76(g/L)、APTT为35.79(s),非ALB组出血量为17.81 m L、淋巴细胞数为1.78(10^12/L)、白蛋白为31.72(g/L)、APTT为31.88(s);与非危重组比较,非ALB组出血量、淋巴细胞高于非危重组,而白蛋白、APTT低于非危重组(P<0.05),与非ALB组比,ALB组出血量、淋巴细胞数低于非ALB组,白蛋白、APTT高于非ALB组(P<0.05)。4.入院时,非危重组为28.03 m L,NIHSS为8,ALB组出血量为38.37m L、NIHSS为25,非ALB组为37.37 m L,NIHSS为23,与非危重组比较,ALB组和非ALB组入院时出血量及NIHSS明显高于非危重组(P<0.05)。结论1.ALB可以改善重症ICH患者的功能预后,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住院期间气管插管率、转ICU抢救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发生率。2.ALB可以增高APTT、白蛋白水平,减少出血量、淋巴细胞水平。
罗云[5](2020)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CA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血脂异常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当前CAS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有研究显示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因此,需要对CAS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CAS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在CAS的作用尚不太清楚。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CAS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CAS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CAS的治疗。方法:这部分研究是基于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100例年龄≥40岁的普通居民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累及不同,CAS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联合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计算,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最终纳入了3624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80(2.2%)例患有单纯ECAS,425(11.7%)例患有单纯ICAS和70(1.9%)例患有ECAS+ICAS。对于单纯ECAS,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连续性变量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OR=1.256,95%CI:1.066-1.480)、TC/HDL-C(OR=1.260,95%CI:1.112-1.427)和TG/HDL-C(OR=1.106,95%CI:1.038-1.179)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OR=1.343,95%CI:0.973-1.852)与单纯ECAS的发生无关。而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621,95%CI:0.560-0.682)、TC/HDL-C(AUC=0.639,95%CI:0.573-0.704)、TG/HDL-C(AUC=0.622,95%CI:0.564-0.680)和LDL-C/HDL-C(AUC=0.577,95%CI:0.523-0.630)水平对单纯ECAS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47,95%CI:0.489-0.605)。对于单纯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不管是以连续性变量还是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LDL-C/HDL-C(AUC=0.541,95%CI:0.512-0.570)水平对单纯ICAS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AUC=0.524,95%CI:0.494-0.555)、TC/HDL-C(AUC=0.526,95%CI:0.496-0.556)和TG/HDL-C(AUC=0.487,95%CI:0.457-0.516)水平对单纯ICAS没有预测能力。然而,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对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与血清LDL-C水平(AUC=0.539,95%CI:0.511-0.568)无显着差异。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LDL-C水平是当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这部分研究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以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医疗文书或影像学资料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4025例研究对象,其中265(6.6%)例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553,95%CI:0.518-0.588)、TC/HDL-C(AUC=0.571,95%CI:0.537-0.605)和TG/HDL-C(AUC=0.558,95%CI:0.525-0.591)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能力,而血清LDL-C/HDL-C(AUC=0.533,95%CI:0.500-0.566)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没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15,95%CI:0.480-0.550)。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non-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4.12(OR=1.393,95%CI:1.059-1.833)、TC/HDL-C水平≥4.14(OR=1.451,95%CI:1.087-1.935)和TG/HDL-C水平≥1.13(OR=1.492,95%CI:1.095-2.03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1.46(OR=1.211,95%CI:0.908-1.61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三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这部分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是在入院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溶栓后出血转化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头部CT/MRI检查提示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用发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m RS评分≥3分定义为不良预后。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763例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其中有78(10.2%)例发生了溶栓后出血转化和281(36.8%)例发生了不良预后。对于溶栓后出血转化,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80,95%CI:0.513-0.646)、TG/HDL-C(AUC=0.599,95%CI:0.532-0.666)和LDL-C/HDL-C(AUC=0.581,95%CI:0.517-0.645)水平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7,95%CI:0.461-0.593)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水平<4.05(OR=1.727,95%CI:1.008-2.960)、TG/HDL-C水平<0.82(OR=2.064,95%CI:1.241-3.432)和LDL-C/HDL-C水平<2.67(OR=1.935,95%CI:1.070-3.50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2.99(OR=0.990,95%CI:0.583-1.680)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对于不良预后,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55,95%CI:0.513-0.597)、TG/HDL-C(AUC=0.567,95%CI:0.524-0.609)和LDL-C/HDL-C(AUC=0.553,95%CI:0.511-0.595)水平对不良预后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1,95%CI:0.479-0.564)对不良预后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2.01(OR=2.340,95%CI:1.150-4.764)、TC/HDL-C水平<3.66(OR=1.423,95%CI:1.025-1.977)、TG/HDL-C水平<1.02(OR=1.539,95%CI:1.102-2.151)和LDL-C/HDL-C水平<2.71(OR=1.608,95%CI:1.133-2.283)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血清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2)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呈负相关。
任金鑫[6](2020)在《普通话版牛津认知筛查量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预测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观察性研究,应用普通话版牛津认知筛查量表评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并探讨特定领域认知功能对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同时收集治疗师对患者的评估及患者自评的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病程、身高、体重等;评估内容包括认知功能采用普通话版牛津认知筛查量表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估,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的结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抑郁水平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参与水平采用匹兹堡康复参与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评估。在出院时再进行匹兹堡康复参与量表、改良RANKIN量表和改良巴氏指数评估,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同时校正教育程度、卒中类型、住院天数、参与水平、入院MBI、入院FMA。使用赤池信息量准则、贝叶斯信息度量衡量统计模型拟合优良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衡量统计模型诊断效能,使用重分类改善指标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判断引入新指标后,新模型的改善程度。出院时改良巴氏分数≥60分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良好,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分数≤2分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果:1.整体认知功能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本研究中用OCS-P量表任务受损数量作为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将患者OCS-P量表任务受损数量进入到一个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教育程度、卒中类型、住院天数、参与水平、入院MBI分数、入院FMA分数。结果表明任务受损数量是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OR=1.3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患者任务受损数量每增加一项,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增加1.325倍。2.整体认知功能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局的预测价值:将患者OCS-P量表任务受损数量进入到一个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教育程度、卒中类型、住院天数、参与水平、入院MBI分数、入院FMA分数,结果表明任务受损数量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局无关(P>0.05)。3.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执行功能、执行功能-混合、句子朗读、定向力、言语记忆、情节记忆、数字书写、数字计算、模仿共9个因素构建模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一般资料(教育年限)、疾病特征(卒中类型、住院天数)、参与水平、入院时功能水平(入院MBI、入院FMA),结果表明执行功能障碍是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OR=6.088),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是执行功能正常患者的6.088倍。4.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局的预测价值:本研究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执行功能构建模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资料(教育年限)、疾病特征(卒中类型、住院天数)、参与水平、入院时功能水平(入院MBI、入院FMA)。结果表明执行功能障碍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OR=3.351),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局不良的风险是执行功能正常患者的3.351倍。结论:普通话版牛津认知筛查量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分维度中的执行功能是预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不良的风险因素。
耿晓双[7](2020)在《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重症科住院的6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观察队列。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结束时,依据mRS量表评分,将观察队列中mRS>2分的138例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病例组),mRS≤2分的485例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对照组)。在入院24小时内收集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并应用NIHSS评分及简易评估量表对其评分。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之间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之间的差异。通过绘制ROC曲线及分析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简易评估量表的辨别力,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及一致性检验来评价简易评估量表的校准度。通过Z检验比较简易评估量表与ASTRAL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值,进一步评价简易评估量表的应用价值。结果1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简易评估量表评分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3个月预后预测价值的评价阶段: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由最大约登指数得出诊断界值为4.5分,灵敏度为0.710,特异度为0.963,总的一致性为0.907,Kappa值为0.714,配对卡方检验P=0.005(P<0.05)。3简易评估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的实际应用效果:灵敏度为0.883,特异度为0.863,总的一致性为0.870,Kappa值为0.715,配对卡方检验P=0.064(P>0.05)。4简易评估量表和ASTRAL评分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和0.822,Z值为2.85,P=0.00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评估及验证,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当界值为4分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图2幅;表10个;参191篇。
田春娥[8](2020)在《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是否可作为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功能预后的预测指标,以及血清cTnⅠ对ICH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为ICH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的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140例急性ICH患者(观察组),并且符合2019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南》中ICH的诊断标准。除外因肿瘤或缺血性卒中导致的出血转化、动脉瘤破裂和动静脉畸形出血引起的继发性ICH患者。同期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1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数据和血肿情况,并在入院后即刻及72小时内至少收集一次血清cTnⅠ水平。测血清cTnⅠ水平初始值和最高值评估心肌损伤情况。根据3个月时患者是否死亡,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n=27)和存活组(n=113)。再根据患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将存活组的113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 RS=0-2)组(n=47)和预后不良(m RS=3-5)组(n=6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血清cTnⅠ水平初始值和最高值,并分析血清cTnⅠ与ICH患者3个月预后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在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ICH、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肾功能异常、抗血小板药物及口服抗凝药),入院时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估算值、肌酐值(creatinine,Cre)、脑出血评分(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score)及血肿扩大,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前m RS评分、ICH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血清cTnⅠ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cTn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cTnⅠ与死亡率无相关性。3.预后不良组血清cTnⅠ初始值及最高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cTnⅠ最高值与m RS评分呈正相关(r=0.760,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nⅠ最高值与3个月时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TnⅠ对ICH的预测价值,反映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血清cTnⅠ初始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88(P=0.001),当血清cTnⅠ为0.055ng/m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8.2%和70.2%,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为76.3%和61.1%;血清cTnⅠ最高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01),当血清cTnⅠ为0.084ng/m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0%和70.2%,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为78.2%和94.3%。结论:1.在ICH患者住院期间可观察到血清cTnⅠ升高,血清cTnⅠ可以作为ICH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2.血清cTnⅠ与死亡率的无明显相关性,血清cTnⅠ是否可以预测ICH患者3个月的死亡,目前不能确定。3.血清cTnⅠ最高值是ICH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提示血清cTnⅠ能够反映ICH的短期预后情况。早期重视ICH患者血清cTnⅠ的变化,可以预测估计患者病情变化,为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胡亚会[9](2020)在《中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2016年度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伴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现状情况。研究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域间的差异,以及用药治疗现状。分析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入院时间季节性差异,进而得出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及年龄的规律。从而做到早期预防,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进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对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方法:研究患者为2016年度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共计208514例。数据来自“2016年度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院内患者综合干预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和干预项目GN-2016F0007)”,采用横断面观察法,对数据库的人口学信息、档案表信息、死因登记表、生活方式、家族史、既往脑血管病史、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糖尿病史、现病史、一般体征、现测血压(需测量2次)、心脏听诊、血糖检查、血脂检查、同型半胱氨酸、颈部血管超声、降压药物应用、抗栓药物应用等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获得我国脑卒中住院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情况、伴随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同时期天津市市区内各气象因素指标,气象资料来自于天津市气象局,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住院脑卒中患者一般特征:男性多于女性(58.9%VS 41.1%),老年脑卒中患者多于中青年(69.5%VS 30.5%),年龄以60-69岁最多,70-79岁次之,18-39岁最少。地域以北方地区为多,占55.5%,南方地区占44.5%。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最多,占36.7%,初中次之,占36.0%,大学及以上最少,占7.8%。按卒中类型分类,缺血性脑卒中占86.7%,出血性脑卒中占10.9%,其他类型脑卒中占2.4%。2.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差异:总体吸烟率为27.6%,饮酒率为15.7%;缺乏运动占62.3%,高盐饮食54.9%,饮食荤素不均衡占39.2%。吸烟率及饮酒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中青年高于老年。高盐饮食: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荤素均衡、蔬菜、水果及牛奶或酸奶摄入量:城市高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女性高于男性。3.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差异:高血压病史54.5%,脑血管病史30.6%,糖尿病史17.6%,冠心病史14.4%,血脂异常史6.7%,脑卒中家族史者占6.4%。城市地区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除高血压病史及血脂异常史外,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北方地区高于南方。4.住院脑卒中患者37.7%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此中74.6%还同时伴有高血压病。年龄越大,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越大,在≥80岁年龄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比例最高占46.4%。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北方地区高于南方。5.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一般特点:总体男性高于女性,老年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中女性比例(43.7%VS 35.2%);城市高于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老年患者中吸烟、饮酒率较中青年低,饮食素食为主者比例高,水果摄入量少;老年患者既往脑血管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于中青年;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史低于中青年。6.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应用情况: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占56%,其中阿司匹林比例最高,占77.1%,其次为氯吡格雷占8.9%。男性高于女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4.175,P<0.001)。7.住院脑卒中死亡患者一般特征:年龄越大,脑卒中死亡率比例越来越高。其中≥80岁患者死亡比例最高,占所有死亡患者32.1%。无性别差异,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于缺血性脑卒中。8.住院脑卒中患者入院季节差异性:总体上来讲,春季(34.9%)>夏季(31.9%)>冬季(19.7%)>秋季(13.5%),无性别差异,无年龄差异;按不同亚组分析,农村地区、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出血性脑卒中则为夏季入院居多,夏季>春季>冬季>秋季。9.天津市卒中患者入院时间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天津市不同月份入院脑卒中患者频次与月平均气压呈正比,与月平均气温呈反比。即冬季1-2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压最高,而脑卒中入院患者数最高;但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r=-0.613,P>0.05)。10.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季节差异性:平均血压值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男性高于女性,老年平均收缩压高于中青年,平均舒张压低于中青年患者;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于缺血脑卒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156,P<0.001)。结论:1、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总体上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老年人高于中青年人,按年龄分层60-69岁年龄组最高占31.2%,因此对于该年龄组老年人脑卒中的预防至关重要。2、住院脑卒中患者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总体上北方地区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中青年高于老年;城市地区高于农村,但农村地区高盐饮食居多。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总体上男性高于女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老年人高于中青年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3、住院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史者占54.5%,显示高血压是脑卒中首位的危险因素,也符合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且脑卒中在春季多发可能与该季节气温变化大,血压随之波动有关。研究还显示60-69岁为多发年龄组,提示从中青年人血压开始加强管控,从而降低这组人群的脑卒中的发病率。4、本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37.7%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第二位的危险因素,在此中74.6%还同时伴有高血压病,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促进了脑卒中的发生。同时本研究还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更重要的危险因素。5、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总体应用率较低,在城市地区、男性、南方地区应用率略高。住院脑卒中死亡患者年龄越大,脑卒中死亡率越高。出血性脑卒中高于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史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更高。6、整体脑卒中患者入院时间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无性别差异,无年龄差异;按不同亚组分析,农村地区、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出血性脑卒中则为夏季入院居多,夏季>春季>冬季>秋季。提示脑卒中患者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要做好预防措施。7、天津市不同月份入院脑卒中患者频次与月平均气压呈正比,与月平均气温呈反比,即冬季1-2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压最高,而脑卒中入院患者数最高,但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后,无明显相关性。8、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呈现“北高南低”特点,在北方地区、农村、中青年、男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水平较高,且存在血压变异性,冬春季平均血压水平高于夏季。提示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应进一步宣传普及脑卒中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韩献军[10](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压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很常见,既往很多研究关注急性期血压水平和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性,但不同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基线血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苏州市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中心登记研究(SUMMITS)数据库,选择2013年12月01日至2014年05月31日期间连续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疾病史、既往服药史、基线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基线血液学标志物、基线SBP和DBP并计算出PP和MAP等。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mRS评分)。主要终点事件: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mRS 3-6分),次要终点事件:住院期间死亡(mRS 6分)、出院时残疾(mRS 3-5分)。患者基线血压水平按四分位法分为四组,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基线不同血压参数(SBP、DBP、PP和MAP)水平发生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复合终点事件、住院期间死亡、出院时残疾的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多因素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到入院时间、基线NIHSS评分、OCSP分型等。并将患者按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分为不同亚组,进一步验证基线四种血压参数和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引入相乘项(血压*亚组)进行交互作用检验。结果1.登记34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318例(38.2%)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2132例(61.8%)患者预后良好(mRS 0-2分)。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患者年龄更大、基线SBP、PP、MAP水平更高,既往心房颤动、冠心病和脑卒中病史比例更高,基线空腹血糖和NIHSS评分更高,而男性比例低。2.34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22例患者因缺少入院时血压数据被排除,3428例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患者基线SB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138mm Hg),Q2(138-150mm Hg),Q3(150-166mm Hg)Q4(≥166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SB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显着增高(P<0.001);以SB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SBP最高分位组(Q4)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3-6分)风险(OR 1.54,95%CI:1.16-2.03;P-trend=0.001)、出院时残疾风险(OR1.37,95%CI:1.08-1.74;P-trend=0.008),而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569)。3.根据基线DB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78mm Hg),Q2(78-84mm Hg),Q3(84-92mm Hg)和Q4(≥92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DB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随之增高(P=0.024);以DB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DBP最高分位组(Q4)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风险(OR 1.44,95%CI:1.09-1.90;P-trend=0.005)、出院时残疾风险(OR 1.37,95%CI:1.08-1.74;P-trend=0.016)。以死亡率最低的DBP第二分位组(Q2)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DBP最高分位组(Q4)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716)。4.根据患者基线P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53mm Hg),Q2(53-65mm Hg),Q3(65-80mm Hg)和Q4(≥80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P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显着增高(P<0.001);以P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PP最高分位组(Q4)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风险(OR 1.30,95%CI:0.98-1.72;P-trend=0.047),而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272)、出院时残疾风险(P-trend=0.327)。5.根据患者基线MA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98mm Hg),Q2(98-107mm Hg),Q3(107-117mm Hg)和Q4(≥117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MA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显着增高(P=0.005);以MA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MAP最高分位组(Q4)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风险(OR 1.72,95%CI:1.29-2.30;P-trend<0.001)、出院时残疾风险(OR 1.50,95%CI:1.17-1.92;P-trend=0.002)。以死亡率最低的MAP第二分位组(Q2)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MAP最高分位组(Q4)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299)。6.进一步验证基线SBP、DBP、PP以及MAP水平和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根据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亚组中,基线SBP、DBP、PP以及MAP水平和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的趋势不变。7.基线SBP、DBP、PP以及MAP作为连续性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SBP、DBP、PP以及MAP每增加10mm Hg,均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包括SBP、DBP、PP及MAP的基线血压水平和患者的短期预后显着相关,基线SBP、DBP、PP及MAP水平越高,患者短期预后越差。基线SBP(≥166mm Hg)、DBP(≥92mm Hg)、PP(≥80mm Hg)及MAP(≥117mm Hg)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相关,而与住院期间死亡不相关。
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单中心大样本脑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一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神经疾病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二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进展 |
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 |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2.2.1 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 |
2.2.2 抗凝药物的治疗 |
2.2.3 静脉溶栓治疗 |
2.2.4 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 |
2.2.5 神经保护治疗 |
2.2.6 非药物治疗 |
2.2.7 中医治疗 |
2.2.8 外科手术治疗 |
2.3 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3.2 方法 |
3.2.1 收集资料 |
3.2.2 指标及定义标准 |
3.2.3 治疗方法 |
3.2.4 安全性分析 |
3.2.5 疗效指标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两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4.2 早期疗效分析 |
4.3 远期预后分析 |
4.4 安全性分析 |
4.5 不同基线下的早期疗效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的局限性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人血白蛋白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一般资料的收集 |
2.3 评价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结果 |
3.1 30 天、90 天三组患者功能预后比较 |
3.2 非危重组、ALB 治疗组及非ALB 治疗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
3.3 出院后90 天随访不良事件 |
3.4 非危重组、ALB 治疗组及非ALB 治疗组出院当天复测指标 |
3.5 非危重组、ALB 治疗组及非ALB 治疗组入院及出院当天各自组内比较 |
3.6 非危重组、ALB 治疗组及非ALB 治疗组入院基线资料特征 |
3.7 非危重组、ALB 治疗组及非ALB 治疗组入院当天基线化验指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蛋白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非传统血脂参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
1.2 血脂异常与ASCVD的形成 |
1.3 血脂异常的评价参数 |
1.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ASCVD的关系 |
1.4.1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
1.4.2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1.4.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
1.5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2.2.2 数据收集 |
2.2.3 数据的定义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2.3.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一般资料特点 |
2.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的关系 |
2.3.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ICAS的关系 |
2.3.5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3.2.2 数据收集和定义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3.3.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特点 |
3.3.3 非传统血脂参数的三分位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3.4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
3.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作为二分类变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
4.2.3 数据收集和评价 |
4.2.4 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定义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
4.3.4 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普通话版牛津认知筛查量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样本量 |
3 结局指标的测量 |
3.1 一般资料 |
3.2 评估指标 |
4 质量控制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 伦理原则及审查 |
研究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 入院时一般资料与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
2.1 一般资料与住院期间MBI分数改善单因素分析 |
2.2 一般资料与MRS分数改善单因素分析 |
3 整体认知功能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 |
3.1 整体认知功能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
3.2 整体认知功能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出院时ADL结局的预测价值 |
4 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 |
4.1 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
4.2 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预测价值 |
讨论 |
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的特点 |
2 整体认知功能对患者出院时结局的预测价值 |
2.1 一般资料与功能恢复的关系 |
2.2 整体认知功能对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
2.3 整体认知功能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预测价值 |
2.4 认知功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 |
3 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
3.1 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
3.2 OCS-P量表各维度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预测价值 |
3.3 特定认知领域对功能恢复预测的现状 |
3.4 OCS-P量表中执行功能的测验 |
3.5 执行功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 |
3.6 临床预测模型的应用 |
4 特色及创新之处 |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资料收集 |
1.1.3 随访 |
1.1.4 偏倚控制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临床特征比较 |
1.2.2 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评价分析 |
1.2.3 简易评估量表预测预后的实际应用结果 |
1.2.4 简易评估量表与ASTRAL评分预测效果比较 |
1.3 讨论 |
1.3.1 简易评估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机制及优缺点 |
1.3.2 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预后预测价值的价评价及验证分析 |
1.3.3 简易评估量表与ASTRAL评分比较分析 |
1.3.4 不足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研究进展 |
2.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2.1.1 年龄 |
2.1.2 性别 |
2.1.3 家族史 |
2.2 临床特征 |
2.2.1 血压 |
2.2.2 心房颤动 |
2.2.3 Essen卒中风险评分 |
2.2.4 SOAR评分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3.1 血糖 |
2.3.2 血脂 |
2.3.3 炎性因子 |
2.3.4 尿酸 |
2.3.5 同型半胱氨酸 |
2.4 空气污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简易评估量表 |
附录 B 病例信息 |
附录 C 急性脑梗死患者基线调查问卷 |
附录 D 生活自理程度Modified Rankin量表 |
附录 E NIHSS卒中量表 |
附录 F 急性脑梗死病例随访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ICH 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
2 肌钙蛋白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病例分组 |
2 方法 |
2.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
2.2 记录血液生化检查的结果 |
2.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评 |
2.4 影像学资料检查方法 |
2.5 随访及终点事件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伦理学要求 |
3 结果 |
3.1 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cTnⅠ水平比较 |
3.2 死亡组和存活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3 死亡组和存活组的血清cTnⅠ水平比较 |
3.4 预后良好组跟预后不良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5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清cTnⅠ水平比较 |
3.6 血清cTnⅠ最高值与NIHSS评分、ICH体积、ICH score、GCS评分、mRS评分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
3.7 影响患者预后变量的多因素分析 |
3.8 血清cTnⅠ水平预测ICH预后准确性的ROC曲线分析 |
4 讨论 |
4.1 血清cTnⅠ水平在ICH患者中的变化 |
4.2 血清cTnⅠ水平与 ICH 患者死亡的相关性 |
4.3 血清cTnⅠ水平与ICH患者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
4.4 血清cTnⅠ水平预测ICH预后准确性的探讨 |
4.5 血清cTnⅠ水平影响ICH预后及死亡率的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对象分布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研究内容 |
1.1.4.1 基本人口学信息 |
1.1.4.2 病史信息 |
1.1.4.3 体格检查 |
1.1.4.4 心电图检查 |
1.1.4.5 实验室检查 |
1.1.4.6 颈动脉超声检查信息 |
1.1.5 定义与标准 |
1.1.6 研究对象分组 |
1.1.7 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 |
1.1.8 质量控制 |
1.1.9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全国不同地区2016 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一般特征 |
1.2.2 全国不同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城乡差异 |
1.2.3 全国不同地区 2016 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南北差异 |
1.2.4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性别差异 |
1.2.5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城乡差异 |
1.2.6 全国不同地区 2016 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南北方差异 |
1.2.7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性别差异 |
1.2.8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
1.2.9 住院脑卒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生活方式比较 |
1.2.10 脑卒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既往病史比较 |
1.2.11 高同型半胱氨血症伴高血压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般特征比较 |
1.2.12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脂情况对比分析 |
1.2.13 住院脑卒中患者伴发颈部斑块情况对比分析 |
1.2.14 老年脑卒中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1.2.15 老年脑卒中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比较 |
1.2.16 老年脑卒中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既往病史比较 |
1.2.17 复发性脑卒中与初发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1.2.18 生活方式对复发性脑卒中的影响 |
1.2.19 既往病史对复发性脑卒中的影响 |
1.2.20 住院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应用情况比较 |
1.2.21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达标情况对比 |
1.2.22 住院脑卒中死亡患者一般特征 |
1.3 讨论 |
1.3.1 整体流行现状 |
1.3.2 脑卒中危险因素 |
1.3.3 老年脑卒中的特点 |
1.3.4 复发性脑卒中特点 |
1.3.5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 |
1.3.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 |
1.4 小结 |
二、天津市脑卒中患者住院人数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气象资料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气象资料 |
2.2.2 同期患者入院人数与气象资料相关性 |
2.2.3 住院脑卒中患者一般特征的季节性差异比较 |
2.2.4 不同卒中类型一般特征季节性差异 |
2.2.5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季节性差异 |
2.2.6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脂血糖季节性差异 |
2.3 讨论 |
2.3.1 脑卒中入院时间与气象因素相关性 |
2.3.2 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的影响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压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资料收集 |
3.研究结局 |
4.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 |
4.1 数据录入 |
4.2 统计分析 |
结果 |
1.患者总的基线资料 |
2.基线SB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3.基线DB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4.基线P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5.基线MA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6.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血压和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亚组分析 |
7.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血压和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血压作为连续性变量(每增加10mmHg)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管理 |
参考文献 |
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
致谢 |
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邹永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D]. 张丽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D]. 胡雪姣.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人血白蛋白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 崔莹.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6]普通话版牛津认知筛查量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预测价值[D]. 任金鑫.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简易评估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D]. 耿晓双.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D]. 田春娥.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9]中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研究[D]. 胡亚会.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压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韩献军. 苏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