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家秀[1](2021)在《基于瞬态仿真的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用能形式,近些年来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刚出台的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构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高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未来也必将得到更充分地发展。但是目前针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评价及优化目标大多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进行的,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尤其是针对系统熵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这些研究中都是对系统进行的静态分析。因此本文将基于瞬态仿真对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分析系统在逐时运行状态下的用能情况,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优化提供方向。首先构建了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并建立了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为(火用)分析及熵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建立了三联供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的(火用)分析模型,并采用改进的熵产计算方法对设备进行简化处理建立了各设备的熵产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改进的熵产计算方法和建立的熵产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以青岛市某综合建筑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本文所建的(火用)分析和熵产计算模型,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瞬时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建立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备特性及建筑负荷特性,系统(火用)效率、熵产及一次能源利用率的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均是“以电定热”运行模式优于“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系统(火用)效率计算结果远小于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计算结果,表明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评价方法更能揭示能源利用的本质效果;(火用)损失和熵产的模拟结果基本满足Gouy-Stodola关系式,二者互为印证,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火用)分析和熵产计算模型均具有有效性;(火用)分析结果显示系统的能源合理利用程度较低,提高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程度还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所建立的燃气轮机熵产计算模型中绝热燃烧熵产大于发电过程熵产,余热锅炉中排烟熵产最大、换热过程熵产次之、散热损失熵产最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冷凝器中的熵产大于蒸发器和发生器中的熵产,烟气/热水换热器的熵产中排烟引起的熵产最大。综上本文所建立的各设备熵产计算模型能够很大幅度的简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熵产计算过程,具有很好地应用价值;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瞬时模拟结果更能揭示系统能源利用的有效程度,为能源系统优化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指导思路。
王林[2](2020)在《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巨大隐患。其中,世界船舶航运业作为化石燃料消耗的大户,在传统供能系统中,化石燃料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被转化为有用功,其余的能量大部分被主机废气中的余热带走,直接排放到船体外,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能源浪费。而随着船舶能效规则的不断提高、船运成本逐渐增加,以及能源紧缺问题不断的今天,做好船舶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船运成本成为目前国内外船舶相关行业和国际海事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分布式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是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原理,根据用户需求,同时向用户端供给冷热电负荷的一套系统,它以其节能、高效和环保等优良特性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联供系统中的能源梯级利用原理运用到船舶中,并提出了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这个概念,然后对其经济性和节能率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船舶行业的节能减排事业提供新思路。首先,本文以“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的航行工况为研究背景,分别计算出船舶的冷、热负荷:空调负荷303.33 k W,供暖负荷0 k W,生活热水负荷291.28 k W,燃油、滑油预热负荷1033.33 k W。根据不同工况求得“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在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电力负荷:海上航行工况678.43 k W、进出港工况1417.19 k W、停泊工况179.70 k W和应急工况103.99 k W。然后以得出的船舶冷热电负荷为基础,分别设计了两套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并对设备进行了选型。接着对包括原供能系统在内的三套联供系统方案进行了热经济性和多属性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综合分析得出,在两套联供系统中,虽然方案一的投资回收周期较方案二要短,但方案二的整体经济效益更具优势。最后,本文以船舶空调舱室热舒适性和节能为目的,通过对舱室空调系统进行参数化设计和气流组织改进,以“三沙一号”船舶的居住舱室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airpak 3.0,对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舱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得出了每种气流组织形式下室内的温度分布、速度矢量分布、空气龄分布、PMV分布和PPD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和综合考虑,最终得出:下送顶回气流组织形式下的室内热舒适性最好,可适当提高送风温度,具有节能潜力。
应笑笑[3](2020)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等许多能源问题。实践经验表明,要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就必须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这两方面着手,寻求并发展新的能源利用模式。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有助于改善我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等问题。作为天然气利用方式之一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由于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靠近用户侧线损少、环境友好等优势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与推广。然而,由目前已投入运行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项目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选型及运行策略问题。系统设备容量的选择以及运行策略的制定关系到联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否真正发挥其既有优势,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相应的研究。考虑到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有多种基础供能结构,本文选择了其中一种供能系统(即基于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建立此联供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模型的思路及对应的求解方法。根据所提出的建模思路,本文提出了系统中各主要供能设备的建模方法,重点提出了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详细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以经济性评价指标最低、综合评价指标(同时涉及经济性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能源评价指标)最低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以用户侧逐时能量供需平衡、系统各设备的运行负荷范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系统最优运行策略。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文以南京市某医疗建筑为算例,首先利用e QUEST软件对该建筑进行了负荷预测,在分析负荷预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供能结构,运用优化模型确定了该联供系统制冷采暖季各月典型日的最优运行策略,并以典型日优化结果为依据,计算得到系统全年运行性能。结果表明:按综合优化策略运行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并不能够同时在经济、能耗、环境方面均优于分产系统;在经济优化策略及综合优化策略的指导下,大部分时段系统所提供的能量均能够刚好匹配用户侧所需能量,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存在少量的能量浪费;与传统策略相比,当联供系统按经济优化策略运行时,年总运行成本可减少5.4%。上述结果有力地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可靠性,不仅可为该类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与指导,而且还可被采纳为后评估手段,以评估可研报告中所提出的供能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蒋樾[4](2020)在《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也是当前我国着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太阳能作为人类所能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也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作为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一个热点,凭借其环境友好、安全稳定、节能减排等优点获得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当前的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还存在系统较为复杂、机组维护工作量大及初投资较高等问题,导致其商业应用比较缓慢。系统优化及设备简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将传统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溶液再生器及储液容器结合在一起,得到一种新型的槽式聚光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同时具备太阳能集热与吸热,溶液再生与储存的功能,从而实现系统的简化及传热的强化,并最终提高系统的汽化效率。为了研究这种新型槽式聚光太阳能溶液再生器,本论文搭建了槽式聚光集热溴化锂溶液再生装置及其实验测试系统,研究溴化锂溶液在其中的吸热及其汽化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槽式聚光集热器内溴化锂溶液吸热与传热过程分析。一方面对吸收管与传热工质间、吸收管与玻璃管间、玻璃管与外界环境间的传热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集热效率、?效率、汽化效率等评价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推导。(2)槽式聚光实验测试系统搭建及溴化锂溶液配制。搭建了槽式聚光实验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太阳能溶液发生器的各项参数、实验流程等,同时还计算了系统误差。为了减少杂质及添加剂等对溶液的影响,配制了质量浓度为40%的溴化锂溶液用于实验研究,并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对溴化锂的溶解热进行了测量,其热值为353.21 k J/kg,这也表明溴化锂除了可以配制成吸湿溶液得到广泛应用外,还可以作为储热材料加以应用。(3)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对溴化锂溶液的吸热及其汽化性能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加入了预热过程的系统全天平均汽化效率为0.19,为没加入预热过程的3.8倍。2)一年中春季的全天平均汽化效率最低,只有0.19;夏季的全天平均汽化效率最高,达到了0.32,秋季与冬季的全天平均汽化效率分别为0.28和0.27。全年全部实验天数的日均集热效率为0.47,日均汽化效率为0.26。
温海棠[5](2020)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文中提出吸收式制冷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冷方式,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加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吸收式制冷已经成为空调制冷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能效不高的弱点严重制约了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从动态建模、设定点全集优化、控制策略开发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控制手段提高吸收式制冷系统能效比,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搭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平台。根据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以一台5.5k W的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核心,设计并搭建了吸收式制冷实验平台,具备了数据采集、显示、传输、存储、处理以及变工况实验、灵活控制等功能,可用于模型验证及优化控制的实验研究。(2)建立了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机理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建立了各部件集总参数子模型;依据系统部件的输入输出关系推导出系统初始动态模型;为使得模型封闭并提高模型求解的快速性,遴选和拟合了溴化锂溶液与冷剂水的物性参数方程;通过对系统模型简化降阶,首次给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六阶非线性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在设计工况下比对稳态仿真结果与设计参数,结合实验条件下动态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在两种方式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提出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的全集优化分析方法。通过对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耦合特性分析,发现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是机组内外变量集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机组内部状态变量对系统运行能效至关重要。为此,抛弃了常规的能耗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机组内、外全部变量集的系统稳态模型,选取了最小状态变量集,以系统总体能效最高为优化目标,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出不同负荷下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全集最优设定点,量化了机组内部状态变量对系统能效的贡献。(4)提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方案。吸收式制冷系统通常运行在非设计工况下,普遍采用的单回路控制方案无法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本文利用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分析了系统开环特性,基于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结果,提出了以机组冷冻水出口温度和发生器温度为被控变量的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方案;针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多变量、纯滞后大惯性特性,在无模型控制器准则函数中引入滞后项约束,推导了带滞后的SISO、MIMO无模型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和单闭环控制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提高了19.3%的系统能效;平台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朱轶林[6](2020)在《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及碳捕集热经济评价》文中认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低成本和超低排放利用是当今能源转型的重点。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耦合碳捕集技术可显着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控制全球温升低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在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动力学模型中考虑冷却水循环,研究冷却水耗功模型中的冷却水初温、水泵扬程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规律,优化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型中通过溴化锂溶液物性平衡回归方程计算节点热物性,由循环迭代计算和溴化锂溶液结晶温度确定极限热源温度,并由经验放气范围确定经济热源温度。其次,基于总能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构建生物质直燃ORC热电联供系统和冷热电联供系统,生物质锅炉产生承压热水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在蒸发器换热后的热源水可为用户供暖或驱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并利用冷凝热提供生活热水,同时在烟气侧耦合化学吸收法(MEA)碳捕集工艺,实现生物质能源系统的碳负排放。建立从热源侧碳基燃料模型至烟气侧MEA碳捕集模型的数学模型,由窄点温差分析方法匹配热源温度和工质蒸发温度、冷源温度和工质冷凝温度,由热力学分析和经济评价优系统参数,筛选有机工质,并对生物质直燃ORC耦合碳捕集系统(BE-ORC-CCS)综合评价。在热电联供模型中,提高蒸发温度,系统发电效率、(火用)效率和一次能源节约比增大;给定蒸发温度,以系统总投资、动态回收年限和投资利润率为目标,可确定最优热源温度;HFE7000为最优工质。在热电联供模型中(供暖),供热水/回水温度较高时,系统有较大供暖系数、(火用)效率和热效率,而有较小发电效率、一次能源节约比和系统总投资;以动态回收年限或投资利润率为目标优化的蒸发温度小于以系统运行年限利润总额现值为目标确定的最优值;R141b为最优工质。在冷热电联供模型中,输入制冷循环的热源温度th1较小时,系统有较小制冷系数、一次能源节约比和系统总投资;解耦出制冷效率和系统运行年限利润总额现值为子目标函数,再由灰色关联法加权的综合目标函数优化蒸发温度和热源温度th1,则在最优系统运行参数下,系统同时有较优的热力系能和经济性能;Cyclopentane为最优工质。生活热水标准温度直接关联最优冷凝温度,生活热水收益是系统的主要收益,MEA碳捕集系统是系统总投资的最大比重,解析塔的耗热费在年运行费用中仅次于生物质燃料费,虽然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热电/冷热电联供系统耦合MEA碳捕集工艺,其热经济性能下降,但综合性能较优,可现实生物质能源系统的碳负排放。
豆景礼[7](2020)在《液体添加剂对气泡泵流型特性影响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泵溴化锂制冷机组是将传统的用高品位电能驱动的溶液泵换成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气泡泵来实现制冷目的的机组,不仅有效利用了船舶余热及工业废热,还减少了高品位能源电能的消耗。对于气泡泵来讲,其核心部件是提升管,提升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之间的转换和相变过程会对气泡泵的提升效率有较大的影响。液体添加剂(也称为界面活性剂,如正辛醇等)会通过影响溶液的表面张力等性质参数来进一步影响提升管内的流型以及气泡泵的泵起过程。本文搭建并调试气泡泵实验台,采用控制变量法,以不同的加热功率、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以及液体添加剂的浓度为变量,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等辅助仪器对气泡泵提升管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可视化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观察到气泡泵提升管中出现了泡状流、弹状流、段塞流、搅拌流、环状流和弹环状流等六种流型。实验研究溴化锂溶液的浓度和添加剂对提升管内流型形状、流型速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泡状流—弹状流—段塞流的速度转换界限。发现,低浓度溶液较高浓度溶液的流型速度大,添加剂对泡状流和弹状流的数量和体积影响较大。降低溶液浓度和添加界面活性剂均会使泡状流—弹状流的转换速度增大,使弹状流—段塞流转换速度减小。测试分析提升管内流型的温度分布及轴向和径向上的温度变化趋势,并通过对发生器热平衡计算得出发生器产气率随溶液浓度和添加剂浓度的变化趋势。发现,弹状流下方有较长的柱形低温尾迹区,上方呈锥形的层状梯度温度分布。段塞流则是下方具有较长的锥形低温尾迹区,上方呈半圆形温度分布。环状流在径向上呈均匀的层状温度分布,弹环状流则呈沙漏型的温度分布。在轴向上,弹状流和段塞流均是气泡中心处温度最高,上方温度高于下方温度,环状流温度从下到上逐渐降低,弹环状流则是下方温度高于上方,中间液膜处温度最低;在径向上,四种流型温度变化趋势均呈抛物线状。在气泡泵泵起实验过程中,各个流型的出现和消失都对应着一定的压力和温度。通过分析气泡泵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条件或参数(加热功率、溴化锂溶液浓度、添加剂浓度)对泵起过程中泵起时间、间歇段长短以及弹状流持续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降低溴化锂溶液浓度、提高加热功率以及添加界面活性剂均会使泵起时间提前及弹状流持续时间减少;而当添加剂浓度超过0.1%时,有相反的趋势。
吕维[8](2020)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节能减排是贯穿整个工业发展进程的主要目标。当前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消耗大量能源的制冷领域做出改变迫在眉睫。目前压缩式制冷得到广泛使用,但与之相比,吸收式制冷是一种更加顺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制冷方式。它可以利用低品位热源制取冷量。然而,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传统吸收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限制了其在微小型制冷场合的应用。此外,因其内部为自由水平面,也不适用于汽车、船舶等经常摇动的场合。近年来,应用膜蒸馏技术的疏水膜式吸收器的出现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表明:疏水膜式吸收器的吸收率高于传统吸收器,但对于其内部的热质传递机理以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研究以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为研究对象,将水蒸气的跨膜传输与吸收过程耦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数值模型,通过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其内部的热质传递机理并讨论了几何和操作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首先对疏水膜式吸收器中膜的相关特性进行了介绍,膜的材料选定为PTFE,分析确定了膜内水蒸气的传递机理,同时确定了溴化锂水溶液的相关物性方程。通过合理的假设,建立了膜区域、溶液微通道区域和冷却水区域的数学模型。之后基于COMSOL平台建立了疏水膜式吸收器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其内部的热质传递过程和机理,发现了吸收过程中膜内和溶液通道内的温度和浓度的变化情况。此外,本研究数值模型中膜和冷却水通道的加入使溶液-膜界面的温度和浓度变化较为缓和,溶液通道出口附近的吸收率趋于稳定。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平均吸收率达到了 0.00365 kg/m2.s,远大于吸收率在0.0015-0.0027 kg/m2.s之间的传统吸收器。为探究几何和操作参数的变化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平均吸收率和压降为性能评价指标,基于这两组变量合理设计了多组参数组合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溶液通道高度具有高平均吸收率和高压降;溶液通道长度的增加几乎不会影响平均吸收率,但会使压降线性升高。以高吸收率、低压降为准则,溶液通道高度应尽量低但不宜过低,通道长度应尽量短但不宜过短。在满足机械强度和疏水性等前提下,膜要尽可能薄,孔径和孔隙率要尽可能大。增加溶液流速虽然使平均吸收率升高,但也导致了较高的压降,故溶液流速应尽量大但不宜过大。溶液浓度和水蒸气温度的增加使平均吸收率升高,溶液入口温度的增加则使其降低。此外,同一参数在不同溶液通道高度下对平均吸收率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以上各参数的变化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溴化锂吸收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陈永超[9](2020)在《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绿水青山的保护不断增强,也促进了我国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应用比例不断提高。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三联供系统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本文选取某一商业酒店的天然气三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三联供系统的组成及配置方式,利用Trnsys软件计算酒店冷热负荷和电负荷、热水负荷;并利用Trnsys软件搭建起三联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联供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分析系统运行参数和运行策略对(火用)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与柴油三联供系统和传统集中供热+电制冷模式进行对比,从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酒店全年的最大冷、热负荷分别为4420.4kW、2870.2kW。建立燃气内燃机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火用)分析,得到(火用)流图。并分析得出冬季和夏季工况下,燃气内燃机的的(火用)损失在联供系统中占比分别为和38.5%和34.1%,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火用)损失最大的部件为高压发生器,占机组总(火用)损的60.4%;其次是吸收器,占制冷机总(火用)损失的22.5%。其次,分析了影响联供系统(火用)效率的的相关参数,包括系统负荷率、燃气内燃机发电效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COP、热电比以及环境温度等;在运行策略层面,对联供系统运行方式以电定冷热和以冷热定电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系统参数和运行模式提出优化系统出力,提高系统(火用)效率的方法。与柴油三联供系统和传统集中供热+电制冷空调的供能方式对比,发现冬季、夏季运行时,天然气驱动的三联供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率均高于柴油驱动的联供系统。与柴油联供系统和传统燃煤锅炉+电制冷供能方式相比,三者相比天然气联供系统减排量更多,环保性更好;在经济性方面,天然气三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为180万元,柴油联供系统和燃煤锅炉+电制冷空调分别为393.6万元和285万元。明显低于柴油联供系统和燃煤锅炉+电制冷空调,经济性优势非常明显。
郭森森[10](2020)在《摇摆对LiBr-H2O降膜吸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航行时船用柴油机存在大量可供利用的余热,而吸收式制冷机可以有效回收和利用这些余热,但船舶的摇摆运动会影响吸收器降膜吸收的效率。目前关于摇摆对降膜吸收影响的研究还很匮乏,因此进一步研究摇摆对降膜吸收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不同摇摆状态下吸收器降膜吸收时的流型变化、温度分布和热质传递等特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理论热力计算设计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各部件,在六自由度摇摆台上搭建了以LiBr-H20为制冷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实验台,为了使吸收器降膜吸收时可视化,吸收器中的一根降膜管使用透明玻璃管代替,实验主要从吸收器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摇摆条件对制冷性能的影响。然后,在不同的流量和摇摆条件下,分别使用高速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拍摄了吸收器竖直管降膜吸收时流型的变化和温度的分布,并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流型和温度场的变化以及它们对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随着溶液流量的增加,降膜流动依次表现为稳定层流、“竹节”式波状流、合并波状流以及液膜脱落等形式;(2)摇摆频率越高,摇摆角度越大,降膜受到的扰动也越大,当降膜为层流小流量时,扰动越大放出的吸收热越多;(3)溶液在吸收器竖直管中降膜吸收时,存在两段高温区域,且第一段高温区域温升幅度较大。最后,根据实验拟合出了热力系数和不同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式,研究了溶液流量、加热温度和冷却温度在不同摇摆状态下对吸收器降膜吸收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当流量为光滑层流时,较大角度的摇摆更有利于吸收器的热质传递;当流量较大时,较小角度的摇摆更加有利于吸收器的热质传递;(2)其他条件一定时,发生温度越高、冷却温度越低,吸收器的热质传递通量越大。本文拟合的热力系数关系式与实验结果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现实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瞬态仿真的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
1.3 (火用)分析方法在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概况 |
1.3.1 (火用)概念与分析方法简介 |
1.3.2 (火用)分析方法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 |
1.4 熵分析方法在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概况 |
1.4.1 熵分析方法简介 |
1.4.2 熵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区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构建 |
2.1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概况 |
2.1.1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与集成方案 |
2.1.2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系统评价指标 |
2.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TRNSYS构建 |
2.2.1 TRNSYS软件简介 |
2.2.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TRNSYS仿真模型 |
2.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 |
2.3.1 燃气轮机数学模型 |
2.3.2 余热锅炉数学模型 |
2.3.3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数学模型 |
2.3.4 烟气/热水换热器数学模型 |
2.4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关键设备性能分析 |
2.4.1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
2.4.2 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模型 |
3.1 (火用)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
3.1.1 (火用)平衡方程 |
3.1.2 常用(火用)分析指标 |
3.1.3 不同能量形式的能质系数 |
3.2 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模型建立 |
3.2.1 各设备(火用)分析模型 |
3.2.2 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
3.2.3 制冷季和供暖季(火用)分析模型 |
3.3 熵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
3.3.1 熵平衡方程 |
3.3.2 改进熵产计算方法介绍 |
3.4 三联供系统熵产模型建立 |
3.4.1 各设备熵产计算模型 |
3.4.2 系统熵产计算模型 |
3.4.3 制冷季和供暖季熵产计算模型 |
3.5 模型验证 |
3.5.1 改进熵产计算方法有效性验证 |
3.5.2 (火用)分析和熵产计算模型有效性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供能特性分析 |
4.1 建筑负荷概况 |
4.2 运行模式及设备容量选择 |
4.2.1 系统运行模式选取 |
4.2.2 不同运行模式下设备容量选择 |
4.3 “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系统供能特性分析 |
4.4 “以电定热”运行模式系统供能特性分析 |
4.5 不同运行模式能源利用特性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火用)分析和熵分析 |
5.1 “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系统性能评价 |
5.1.1 (火用)分析 |
5.1.2 熵分析 |
5.2 “以电定热”运行模式系统性能评价 |
5.2.1 (火用)分析 |
5.2.2 熵分析 |
5.3 系统能量、(火用)和熵产评价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2)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
1.1.2 分布式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
1.1.3 船舶联供系统概念的提出 |
1.2 国内外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
1.2.1 国外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3 船舶余热利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负荷估算 |
2.1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简介 |
2.2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负荷估算 |
2.2.1 空调与采暖热负荷计算 |
2.2.2 生活用热的热负荷 |
2.2.3 蒸汽用热负荷 |
2.2.4 船舶电负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设计与选型 |
3.1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
3.2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
3.2.1 微型燃气轮机简介 |
3.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简介 |
3.3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 |
3.3.1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原供能系统 |
3.3.2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 |
4.1 “三沙一号”联供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1 系统初期投资成本 |
4.1.2 系统运行成本分析 |
4.1.3 系统的投资回收周期 |
4.2 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4.2.1 一次能源利用率 |
4.2.2 节能率 |
4.2.3 CO_2排放量 |
4.2.4 NOX排放量 |
4.2.5 各方案能源、经济和环境效益比较 |
4.3 系统的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空调舱室热环境模拟 |
5.1 研究方法 |
5.2 舱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
5.2.1 居住舱室模型建立 |
5.2.2 舱室空调送风参数计算 |
5.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4 数值仿真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流组织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6.1 各种气流组织的物理模型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2.1 上侧送风、异下侧回风1-1 |
6.2.2 上侧送风、异下侧回风1-2 |
6.2.3 上侧送风同下侧回风2 |
6.2.4 顶板送风下侧回风气流组织3 |
6.2.5 下侧送风顶板回风气流组织4 |
6.2.6 上侧送风、异上侧回风气流组织5 |
6.2.7 各种气流组织形式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能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
1.2.1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
1.2.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与优化思路 |
2.1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组成 |
2.1.1 动力系统 |
2.1.2 制冷系统 |
2.1.3 制热系统 |
2.2 几种常见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
2.2.1 内燃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2.2 燃气轮机-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2.2.4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3 本文研究的联供系统基础供能结构的确定 |
2.4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
2.5 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思路及优化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文研究的联供系统运行方式的建模 |
3.1 系统各主要供能设备数学模型 |
3.1.1 内燃机 |
3.1.2 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3.1.3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3.1.4 冷水机组 |
3.1.5 换热器 |
3.2 系统约束方程 |
3.2.1 设备约束方程 |
3.2.2 能量供需约束方程 |
3.3 目标函数 |
3.4 求解算法 |
3.5 系统运行优化模型的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然气CCHP系统优化运行案例分析 |
4.1 建筑冷热电负荷模拟与分析 |
4.1.1 建筑概况 |
4.1.2 建筑冷、热负荷模拟与分析 |
4.1.3 建筑电负荷分析 |
4.1.4 热电比分析 |
4.2 系统供能方案 |
4.2.1 800k W内燃机数学模型 |
4.2.2 582k W/384k W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数学模型 |
4.2.3 2326/3228k W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数学模型 |
4.2.4 2461k W冷水机组数学模型 |
4.3 制冷采暖季各月典型日优化结果 |
4.3.1 以逐时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时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3.2 以综合评价指标最低为目标函数时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4 年运行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敏感性分析 |
4.5.1 气价对系统敏感性分析 |
4.5.2 电价对系统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4)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当前能源形势 |
1.2 国内外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槽式聚光集热器内溴化锂溶液吸热过程传热分析 |
2.1 槽式聚光集热器的工作原理 |
2.1.1 槽式聚光集热系统 |
2.1.2 槽式聚光集热器的基本结构 |
2.2 槽式聚光集热器内溴化锂溶液吸热过程传热分析 |
2.2.1 吸收管与溴化锂溶液间的传热分析 |
2.2.2 吸收管与玻璃管间的传热分析 |
2.2.3 玻璃管与外界环境间的传热分析 |
2.2.4 系统性能评价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槽式聚光实验测试系统搭建及溴化锂溶液配制 |
3.1 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装置与系统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测试系统 |
3.1.3 系统误差分析 |
3.2 溴化锂溶液配制及其溶解热分析 |
3.2.1 吸湿溶液的种类及用途 |
3.2.2 溴化锂溶液配制 |
3.2.3 溴化锂溶解热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 |
4.1 预热过程对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季节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吸收式制冷系统简介 |
1.2.1 吸收式制冷系统组成 |
1.2.2 吸收式制冷机组分类 |
1.3 吸收式制冷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1 稳态模型 |
1.3.2 动态模型 |
1.4 吸收式制冷系统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控制 |
1.4.2 反馈控制 |
1.4.3 智能与优化控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工作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论文结构说明 |
第2章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 |
2.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
2.1.1 单效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分析 |
2.1.2 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动力学分析 |
2.2 单部件模型 |
2.2.1 发生器模型 |
2.2.2 冷凝器模型 |
2.2.3 蒸发器模型 |
2.2.4 吸收器模型 |
2.2.5 溶液泵模型 |
2.2.6 节流装置模型 |
2.2.7 溶液热交换器模型 |
2.3 物性参数计算 |
2.3.1 溴化锂溶液物性参数 |
2.3.2 冷剂水物性参数计算 |
2.4 系统整体模型 |
2.4.1 边界条件 |
2.4.2 系统模型整合及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模型验证 |
3.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平台 |
3.1.1 实验样机设计参数 |
3.1.2 热源水系统 |
3.1.3 冷冻水系统 |
3.1.4 冷却水系统 |
3.1.5 电控系统 |
3.2 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验证 |
3.2.1 设计工况模型验证 |
3.2.2 实验条件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 |
4.1 吸收式制冷系统耦合特性分析 |
4.2 吸收式制冷系统稳态模型 |
4.2.1 蒸发器模型 |
4.2.2 冷凝器模型 |
4.2.3 发生器模型 |
4.2.4 吸收器模型 |
4.3 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 |
4.3.1 优化问题的提出 |
4.3.2 优化问题约束条件 |
4.3.3 优化问题实现 |
4.4 优化结果及讨论 |
4.4.1 冷冻水定流量条件下设定点优化 |
4.4.2 冷冻水变流量条件下设定点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 |
5.1 吸收式制冷系统开环特性分析 |
5.1.1 冷却水流量对冷冻水出口温度影响 |
5.1.2 热源水流量对冷冻水出口温度影响 |
5.2 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
5.2.1 吸收式制冷系统单闭环控制 |
5.2.2 吸收式制冷系统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 |
5.3 仿真与实验 |
5.3.1 单闭环控制仿真研究 |
5.3.2 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仿真研究 |
5.3.3 吸收式制冷系统无模型控制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及碳捕集热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质能及热力发电应用概述 |
1.1.1 生物质能及其资源分布 |
1.1.2 生物质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比较 |
1.2 生物质能的减排贡献及能效特征 |
1.3 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系统 |
1.4 生物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 |
1.5 生物质直燃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研究现状 |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朗肯循环关键参数优化和热力学分析 |
2.1 有机朗肯循环简介 |
2.2 热动力学模型 |
2.2.1 热力学分析 |
2.2.2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
2.2.3 经济性目标函数和综合评价函数 |
2.3 膨胀比和蒸发温度的影响分析 |
2.4 不同目标函数下的最优冷凝温度 |
2.5 有机工质选取和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
2.6 冷却水循环对有机朗肯循环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
2.6.1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影响 |
2.6.2 不可逆损失的变化规律 |
2.6.3 冷却水泵耗功的影响因素 |
2.7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
3.1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 |
3.2 生物质直燃ORC-CHP模型 |
3.2.1 热动力学模型 |
3.2.2 热经济模型 |
3.3 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计算过程 |
3.4 有机工质初选 |
3.5 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
3.5.1 热源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影响分析 |
3.5.2 冷凝温度的影响分析 |
3.6 不同工质的对比分析和优选 |
3.7 蒸发器窄点转移对系统热力学分析和经济评价的影响 |
3.8 耦合碳捕集的热经济评价 |
3.9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供暖)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
4.1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供暖) |
4.2 热动力学和热经济模型 |
4.3 供热水/回水温度的影响分析 |
4.3.1 热力学分析 |
4.3.2 热经济评价 |
4.4 冷凝温度的影响分析 |
4.4.1 热力学分析 |
4.4.2 热经济评价 |
4.5 供热水/回水压强的影响分析 |
4.6 不同工质的对比分析和优选 |
4.7 耦合碳捕集的热经济评价 |
4.8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直燃ORC-CCHP系统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
5.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
5.1.1 溴化锂溶液物性平衡回归方程和热力学模型 |
5.1.2 热力学分析 |
5.1.3 极限热源温度和经济热源温度的确定 |
5.2 生物质直燃ORC-CCHP系统 |
5.3 热动力学和热经济模型 |
5.4 热源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影响分析 |
5.4.1 热力学分析 |
5.4.2 热经济评价 |
5.5 冷凝温度的影响分析 |
5.5.1 热力学分析 |
5.5.2 热经济评价 |
5.6 不同工质的对比分析和优选 |
5.7 耦合碳捕集的热经济评价 |
5.8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液体添加剂对气泡泵流型特性影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 |
1.1.2 吸收式与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
1.1.3 吸收式与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对比 |
1.2 气泡泵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泡泵的工作原理 |
1.2.2 气泡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添加剂与两相流流型的研究现状 |
1.3.1 不同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3.2 气液两相流流型及转换机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现状小结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设备及添加剂对溶液性质影响机理的介绍 |
2.1 引言 |
2.2 实验系统设计组成 |
2.3 实验设备仪器仪表 |
2.4 添加剂的选取 |
2.5 添加剂对溴化锂溶液的影响 |
2.5.1 表面张力 |
2.5.2 沸腾温度 |
2.5.3 导热系数 |
2.5.4 饱和蒸气压 |
2.6 本章小结 |
3 流型速度变化规律及转换界限研究 |
3.1 引言 |
3.2 气泡泵提升管内流型的研究 |
3.2.1 实验条件及各参数设定 |
3.2.2 两相流流型分析 |
3.2.3 添加剂浓度对两相流流型的影响 |
3.2.4 溶液浓度对两相流流型的影响 |
3.3 各流型的速度变化 |
3.3.1 不同浓度的各气泡速度变化 |
3.3.2 两种浓度下弹状流速度对比 |
3.3.3 加入添加剂之后弹状流的速度对比 |
3.4 流型的转换界限分析 |
3.4.1 泡状流—弹状流转换界限分析 |
3.4.2 弹状流—段塞流转换界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流型温度场分布及发生器的热平衡分析 |
4.1 引言 |
4.2 红外热像仪的校准 |
4.3 各流型的温度场分布 |
4.4 各流型温度变化趋势分析 |
4.5 发生器的热平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泵起过程中流型之间的转化特征 |
5.1 引言 |
5.2 无添加剂时运行参数对泵起过程的影响 |
5.2.1 对泵起时间的影响 |
5.2.2 对间歇段的影响 |
5.2.3 运行参数对弹状流持续时间的影响 |
5.3 添加剂浓度对泵起过程的影响 |
5.3.1 对泵起时间以及间歇段的影响 |
5.3.2 添加剂对弹状流持续时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膜蒸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疏水膜式吸收器实验研究现状 |
1.2.3 疏水膜式吸收器仿真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膜及制冷工质的特性 |
2.1 膜的特性 |
2.1.1 膜的种类 |
2.1.2 膜的污染 |
2.1.3 膜的参数 |
2.1.4 气体跨膜运输的传递机制 |
2.2 溴化锂溶液的热物理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3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热质传递数学模型 |
3.1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热质传递过程 |
3.1.1 传质过程 |
3.1.2 传热过程 |
3.2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 |
3.2.1 多孔疏水膜 |
3.2.2 溴化锂溶液通道 |
3.2.3 冷却水通道 |
3.3 本章小结 |
4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过程模拟 |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1 计算域 |
4.1.2 边界条件 |
4.1.3 网格划分 |
4.2 数值建模方法有效性验证 |
4.3 本研究工况下数值模拟参数及结果 |
4.3.1 模拟工况参数 |
4.3.2 各区域温度变化情况 |
4.3.3 各区域浓度变化情况 |
4.3.4 膜区域速度变化情况 |
4.3.5 吸收率变化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5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研究 |
5.1 几何参数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率的影响分析 |
5.1.1 溶液微通道几何参数的影响 |
5.1.2 膜几何参数的影响 |
5.2 操作参数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率的影响分析 |
5.2.1 溶液入口流速的影响 |
5.2.2 冷却水入口温度的影响 |
5.2.3 溶液入口温度的影响 |
5.2.4 溶液入口浓度的影响 |
5.2.5 水蒸气温度的影响 |
5.3 模拟参数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压降的影响分析 |
5.3.1 溶液微通道几何参数的影响 |
5.3.2 溶液流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酒店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
1.3.2 系统(火用)分析研究 |
1.3.3 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简介及负荷计算 |
2.1 冷热电联供系统原理 |
2.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组成 |
2.2.1 发电子系统 |
2.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
2.2.3 生活热水及供热系统 |
2.3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方式 |
2.4 酒店联供系统的设备配置 |
2.5 酒店冷热负荷模拟及电负荷计算 |
2.5.1 冷热负荷计算 |
2.5.2 电负荷和热水负荷计算 |
2.5.3 酒店冷热电系统负荷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建模及(火用)分析 |
3.1 酒店联供系统(火用)分析数学模型建立 |
3.2 燃气内燃机(火用)分析数学模型 |
3.3 吸收式制冷机组(火用)分析数学模型 |
3.4.1 高压发生器 |
3.4.2 低压发生器 |
3.4.3 冷凝器 |
3.4.4 蒸发器 |
3.4.5 吸收器 |
3.4.6 低温换热器 |
3.4.7 高温换热器 |
3.4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火用)优化 |
4.1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建立 |
4.1.1 Trnsys软件介绍 |
4.1.2 确立酒店三联供系统的物理模型 |
4.2 酒店联供系统的模型验证 |
4.3 运行参数的(火用)优化 |
4.3.1 负荷率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
4.3.2 发电机效率及制冷系统COP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
4.3.3 环境温度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
4.3.4 热电比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
4.4 运行策略的对(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环保性与经济性对比分析 |
5.1 天然气与柴油的比较 |
5.2 酒店联供系统的环保性对比 |
5.2.1 一次能源利用率 |
5.2.2 碳排放减少量 |
5.3 经济性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摇摆对LiBr-H2O降膜吸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船舶余热的应用现状 |
1.3 吸收式制冷的发展历程 |
1.4 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研究现状 |
1.5 降膜流动与降膜吸收的研究进展 |
1.5.1 降膜流动的演化 |
1.5.2 降膜吸收的形成 |
1.5.3 静止状态下降膜吸收的研究现状 |
1.5.4 摇摆状态下降膜吸收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吸收式制冷实验台的设计 |
2.1 实验装置各状态点的热力计算 |
2.1.1 对系统热力计算的条件假设 |
2.1.2 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值 |
2.2 机组各部件换热面积的计算 |
2.2.1 蒸发器 |
2.2.2 吸收器 |
2.2.3 冷凝器 |
2.2.4 发生器 |
2.3 热平衡计算 |
2.4 制冷机组的设计 |
2.4.1 蒸发器 |
2.4.2 吸收器与预冷储液罐 |
2.4.3 发生器 |
2.4.4 冷凝器 |
2.5 其它实验装置 |
2.5.1 摇摆台 |
2.5.2 数据采集仪 |
2.5.3 测量设备 |
2.5.4 其他仪器 |
2.6 本章小结 |
3 摇摆条件下吸收器降膜吸收的可视化研究 |
3.1 实验前的准备 |
3.1.1 制冷机组的气密性 |
3.1.2 灌装溶液 |
3.1.3 抽真空 |
3.1.4 红外热像仪的校准 |
3.2 制冷机组的稳定性 |
3.3 静止时降膜吸收的流型与温度变化分析 |
3.4 摇摆状态下降膜吸收的流型与温度变化分析 |
3.4.1 船舶摇摆参数 |
3.4.2 不同摇摆状态下降膜的流型与温度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摇摆条件下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数据处理 |
4.1.1 降膜雷诺数 |
4.1.2 传质通量 |
4.1.3 传热通量 |
4.1.4 热力系数 |
4.2 误差分析 |
4.3 静止时吸收器内流动与传热传质特性 |
4.4 摇摆状态对降膜吸收热质传递的影响 |
4.4.1 摇摆状态与溶液流量对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影响 |
4.4.2 摇摆状态与加热温度对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影响 |
4.4.3 摇摆状态与冷却水温度对吸收器热质传递的影响 |
4.5 经验关系式的拟合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瞬态仿真的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和熵分析研究[D]. 周家秀.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D]. 王林.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1)
- [3]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D]. 应笑笑. 东南大学, 2020(01)
- [4]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D]. 蒋樾.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5]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D]. 温海棠. 天津大学, 2020(01)
- [6]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及碳捕集热经济评价[D]. 朱轶林. 天津大学, 2020(01)
- [7]液体添加剂对气泡泵流型特性影响实验研究[D]. 豆景礼.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分析[D]. 吕维.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及优化研究[D]. 陈永超.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9)
- [10]摇摆对LiBr-H2O降膜吸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郭森森.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