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出门,老“暖”易言

WB出门,老“暖”易言

一、WB出马 老“温”易颜(论文文献综述)

丁帅芳[1](2019)在《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吴任臣是清初的历史学家、藏书家,其《山海经广注》十八卷,并附《山海经杂说》一卷、《古序说》一卷,《读山海经语》一卷及《山海经图》五卷,是清代《山海经》研究的开山之作,是在郭璞的《山海经注》十八卷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并且对后来的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都具有重要影响。吴任臣以其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山海经广注》中广征博引,成为历代《山海经》注本中引用文献最多的注本,并同郭璞《山海经注》十八卷一同收录进《四库全书》之中,因而《山海经广注》在《山海经》研究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二十世纪以来,《山海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对《山海经》的整理研究也越来越多,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研究《山海经广注》的专着。故对《山海经广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对吴任臣及其《山海经广注》的研究,下编为对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的整理。其中上编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以及对《山海经》和《山海经广注》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总结;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对吴任臣的生平和《山海经广注》的成书原因进行探讨,其中对吴任臣生平的介绍从交友、生卒年讨论、学术成就三个点出发,对《广注》的成书原因的分析从社会背景、《山海经》特点、吴任臣自身三方面出发;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对《山海经广注》的版本和内容进行梳理,并总结《广注》的注释内容、体例及特征;第四部分为第三章,着重对《山海经广注》的引用文献进行梳理归类,并总结其特征和形成原因;第五部分为第四章,主要梳理分析后人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并对《山海经广注》的价值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下编则为对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的整理,主要以金阊书业堂藏板为底本,辅以四库本及袁珂先生《山海经》注本,对吴氏《广注》的经文和内容进行了句读处理。

秦桦林[2](2014)在《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连接古代中国与西域的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承载着柬西方文明互勤、交融的文化之路。20世纪以来在其沿线不断发现的出土汉文刻本便是後者最好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向西传播的有力佐证。这些汉文刻本主要出土自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印刷时间横跨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等各个历史时期,数量聚多,文献构成复杂。既有估主体的佛教颊刻本,也不乏经、史、子、集“四部”类书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僵值。然而与出土写本相比,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相封比较薄弱,值得研究者对其造行深入而广泛的探索。本论文即以丝绸之路沿綫(主要是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出土的汉文刻本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特别是版本学)的角度进行相关考索。论文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封“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总体情况作了筒要介绍。敦煌出土的刻本主要以晚唐、五代和宋初的印刷品为主;吐鲁番出土的刻本主要涉及宋、辽、金、元时期;黑水城出土的刻本则跨越来、辽、金、西夏、元等多个时期。以上三地出土刻本在时代上可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堪称见证雕版印刷术从初兴到发展壮壮大的实物宝库。此外,第一章回顾了从1909年至今的关於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概沉,指出前贤时彦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遐存在一定不足,仍有待今後加强追方面的工作。第二章封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就文献学角度而言,练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版本学的整体面貌,不仅为版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更促使版本学提出一系列崭新的课题。就历史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不仅有助於深入研究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史,而且是构建完备的印刷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材料。就宗教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不仅有助於封西域佛教傅播的研究,而且有助於加深封各阶层宗教信仰情况的了解。就语言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给汉语文字、词汇和音韵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以往封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往往过多地沿袭自封出土写本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成规,而未能兼顾版本学的某些特点。同畴,出土刻本也不同於傅世刻本,有其自身的文物特殊性,加之出土刻本以残叶居多,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封傅世刻本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大多舆研究方法不够全面有关。针封这-情况,论文徙区分刻本材料直至最後考定版本性质,提出了五项大的研究步骤。每一项步骤之下,又针对具体问题尽可能祥细地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比如“缀合残叶”一项,输文认为在缀合前需要封研究封象进行严格审查,应遵循五个“同一”(即出土地点同一、物质载髓同一、所记内容同一、行款格式同一、刻印字形同一)的原则。第四章以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探讨了唐五代印刷史的概况。有关这一时期印刷史内容的研究着作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但论文立足“二重证据法”和史源学的考辨方法,仍然试图写出新意。比如针对不少印刷史名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文献记载的史源缺乏考证,出土刻本的描述存在偏差等),提出驳正意见。此章对唐代印刷术初兴的分期问题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学术界盛行的“高宗一一武周时说”缺乏坚实的依据,并不可信,当以“文宗时说”最为可靠。输文将考察唐代印刷的地理分布间题与分析唐代印刷品的结构结合起来,指出唐代印刷业正是围统印制历日而展开,构成了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从而维繁了印刷作坊持续性的生崖。关於五代印刷史概况,主要侧重分析国子监雕印“九经”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论文指出朝廷明令将国子监本《九经》地位视同前代石经,意味着刻本首次具有了高於窟本的权威性,意羲深远。而且五代国子监本经书探用的是蝴蝶装册本,使得正统读书人不仅阅读的载体发生了改变(从写本逐渐变为刻本),甚至连书籍的装帧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卷轴到册本)。因此,後周广顺三年(953)六月,国子监本经书印成之日,可谓标志着中国书籍史正式完全步入了“刻本时代”。第五章将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与傅世文献的记载结合起来,封北宋、辽、金、西夏的印刷史情况造行简要介绍。比如指出北宋时期书籍“刻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给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带来了深速的影响。第六章着重考察了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害籍制度,包括装帧、版式、附属品等内容。输文指出一些刻本的版式可以溯源,比如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罩叶佛像,其版式设计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石刻造像与刺绣佛像。再比如宋、金刻本中正题名占据双行的样式,实际上早在唐代刻本中即已出现。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封练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的经、史、子、集“四部”类刻本进行了版本考索。这四章连同第十一章也是本输文的重点。《丝路出土经部刻本文献丛考》章中指出德藏吐鲁番文献中的TID1015号刻本韵书以及九行本《切韵》刻本,并非前辈学者所推测的五代刻本或北宋刻本,此二本宝为辽刻《唐韵》增字本韵书。辽刻《唐韵》增字本与《大宋重修广韵》的编订、刊刻各不相侔,前者并非後者的母本。它们属於《唐韵》系统的雨个不同分支。《练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献丛考》章中重点考察了黑水城出土的正史颊、编年类刻本。输文封於出土刻本舆傅世善本之间如何造行版本比地,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指出面封刊刻於同一地域、刊刻风格又极为近似的刻本应重点把握住字形造一标尺,凡找出字形间的微殊之处,而不能仅仅通过对版本的“观风望气”,便将两种刻本牵合为一。《丝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献丛考》章在缀合的基础上指出黑水城出土《初学记》属於南宋建本系统,版式可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绍兴十七年余氏本进行比较,但黑水城本的刊刻时间很可能更早,也更接近於绍兴四年建阳刻本的原貌。此外,论文结合讳字与内容,指出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话》当为宋刻本,成书时间大约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很可能出自熟悉汴梁生活的“书会才人”之手,具有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丝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献丛考》章在对黑水城出土《三国志文类》、《薛仁贵征辽事略》定名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这两个刻本的版本特徵,指出此二书同为元代建安坊刻本,具有重要的版本研究价值。第十一章是《丝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献丛考》。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佛教文献不仅估据了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且内涵丰富。此章选取吐鲁番、黑水城出土的中土撰述类佛教刻本进行考索。比如指出吐鲁番本《御制绿识》虽然带有千字文编号,但很可能只是一单刻本。该本覆刻自《金藏》本,大概是出於方便持诵的考虑,吐鲁番本将《金藏》本原来的卷轴装样式变换为蝴蝶装册本,在版本学上具有宝贵的标本价值。第十二章是《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监定杂考》,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监定既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鞋点。比如黑水城文献中包括宋、辽、金、西夏、元等朝代的刻本,来源复杂,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误判。论文选出十六种可靠的西夏汉文刻本对其版本特徵进行考察,在版式、字体、讳字等方面初步提出一些监定意见。并对黑水城文献中三件误定朝代的汉文刻本进行了重新审定。

徐定懿[3](2012)在《汉代《诗经》经学诠释学研究 ——两种诠释学在汉代的消长与融合》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在汤一介先生提出的先秦三种诠释类型基础上,引入西方诠释学理论为参照体系,针对汉代《诗经》经学诠释学划分出三种诠释类型,并总结了两种诠释学在汉代消长与融合的趋势。具体来讲,论文以《史记》、《汉书》、《毛诗》为文本线索,总结出:一,“断章取义”的诠释类型,主要见于《史记》和《汉书》直接引《诗》的情况,以《汉书》为典型,《史记》此类诠释类型较少;二,补充、解释历史事件的诠释类型,这一诠释类型在《史记》中更为典型,突出表现在《史记》某些篇章依据《诗》改编而成以及提及《诗》时多与历史背景和人物背景的交代有关;三,名物训诂的诠释类型,及将《诗》作为百科全书对事物进行解释,这种类型的存在较多,见于《史记》、《汉书》和《毛诗》,且不但出现在正文里,也大量存在于注释之中。这三种诠释类型在《史记》、《汉书》和《毛诗》中并非平均分布,而是有消长变化的:《史记》补充、解释历史事件的诠释类型显,“断章取义”的诠释类型隐;而《汉书》“断章取义”的诠释类型显,补充、解释历史事件的诠释类型隐;名物训诂的诠释类型则一直大量存在。我们带入西方诠释学传统中独断型诠释学与探究型诠释学这两个概念对这三种诠释类型进行汇通性观照就会发现:“断章取义”的诠释类型应隶属于独断型诠释学,而补充、解释历史事件的诠释类型和名物训诂的诠释类型则隶属于探究型诠释学,这两种诠释学在《史记》与《汉书》中有消长有延续,最终在《毛诗》中达到融合。本篇论文分为导论和四章,导论部分简略梳理了诠释学的存在论转向和中国学界对诠释学的接受与经学诠释学的建立,旨在论述本论文选题的前沿性与自恰性。第一章首先从诠释学理论角度论述了经、史关系,并总结了现代西方古典文献整理理论的转向与中国传统目录学的七分、四部说,阐述了以《史记》、《汉书》、《毛诗》为论文文本线索的内在合理性。第二章首先论述了汉初经学的历史境遇,说明了司马迁的《诗》学渊源并整理了《史记》中“断章取义”的诠释类型;补充、解释历史事件的诠释类型与名物训诂的诠释类型,总结了《史记》用《诗》主要侧重于探究型诠释学。最后一节首先论述了齐学、鲁学与经今文学、经古文学的渊源与关联,然后从齐学驳杂重阐发,鲁学谨纯更接近《诗》本义的角度阐明了《史记》用《诗》更侧重于探究型诠释学。第三章首先叙述了东汉初年经学的历史境遇,阐明了班固的《诗》学取向当是学无常师,兼采多家。第二节论述了《汉书》用《诗》独断型诠释学的主要倾向,并以《地理志》和《五行志》为例,分别说明了探究型诠释学和独断型诠释学在《汉书》中的体现。第四章首先讨论了东汉末年经学的历史境遇与郑玄的《诗》学立场;其次讨论了中国经学“疏不驳注”的传统,从而显示出探究型诠释学和独断型诠释在《毛诗》融合的大趋势是符合于“疏不驳注”的经学诠释学传统的。

双龙一剑[4](2002)在《WB出马 老“温”易颜》文中研究表明

二、WB出马 老“温”易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B出马 老“温”易颜(论文提纲范文)

(1)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山海经》研究综述
        1.2.1 关于《山海经》作者、性质及成书年代的讨论
        1.2.2 关于《山海经》注本的研究
        1.3 《山海经广注》研究动态
    2 吴任臣生平及《山海经广注》成书原因
        2.1 吴任臣生平及学术成就
        2.1.1 吴任臣生平及交友
        2.1.2 吴任臣生卒年的讨论
        2.1.3 吴任臣学术成就
        2.2 《山海经广注》成书原因
        2.2.1 明末清初社会大环境
        2.2.2 《山海经》自身特点
        2.2.3 吴任臣着述动因
    3 《山海经广注》内容、注释体例与特征
        3.1 《山海经广注》简介
        3.1.1 《山海经广注》版本介绍
        3.1.2 《山海经广注》主要内容介绍
        3.2 《山海经广注》的注释体例
        3.2.1 对山水的考释
        3.2.2 对名物的考释
        3.2.3 对音韵训诂的考释
        3.2.4 对文本的校勘
        3.2.5 对神话的考释
        3.3 《山海经广注》的特征
    4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的来源、特征与原因
        4.1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的来源
        4.1.1 对注本的引用
        4.1.2 对小学性质典籍的引用
        4.1.3 对历史性质典籍的引用
        4.1.4 对地理性质典籍的引用
        4.1.5 对碑刻、专书文献的引用
        4.2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的特征
        4.2.1 文献数量引用之多
        4.2.2 文献内容涉猎之博
        4.2.3 文献版本运用之全
        4.2.4 文献年代跨度之广
        4.3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广博的原因
    5 《山海经广注》的评价、价值与不足
        5.1 后人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
        5.1.1 清人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
        5.1.2 近当代学者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
        5.2 《山海经广注》的价值
        5.2.1 《山海经广注》的文献价值
        5.2.2 《山海经广注》的学术价值
        5.3 《山海经》广注的不足之处
    结语
下编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
    1 山海经广注卷之一
    2 山海经广注卷之二
    3 山海经广注卷之三
    4 山海经广注卷之四
    5 山海经广注卷之五
    6 山海经广注卷之六
    7 山海经广注卷之七
    8 山海经广注卷之八
    9 山海经广注卷之九
    10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
    11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一
    12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二
    13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三
    14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四
    15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五
    16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六
    17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七
    18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八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act
凡例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
    第二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简介
    第三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综述
第二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价值
    第一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文献学价值
    第二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历史学价值
    第三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宗教学价值
    第四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语言学价值
第三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区分刻本,监别材料
    第二节 编制目录,精择图版
    第三节 比定内容,缀合残叶
    第四节 校录文字,推算行款
    第五节 着录细节,考定版本
第四章 唐五代印刷史概况——以丝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
    第一节 唐代印刷史概况
    第二节 五代印刷史概况
第五章 北宋、辽、金、西夏印刷史概况——以丝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
    第一节 北宋印刷史概况
    第二节 辽代印刷史概况
    第三节 金代印刷史概况
    第四节 西夏印刷史概况
第六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所见书籍制度
    第一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装帧
    第二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版式
    第三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附加品
第七章 丝路出土经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出土TID 1015号刻本韵书残叶考
    第二节 吐鲁番出土九行本《切韵》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莫高窟北区出土《排字韵》刻本残叶考
    第四节 吐鲁番出土《龙龛手监·禾部》刻本残叶考
第八章 丝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黑水城出土正史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英藏黑水城出土《资治通监纲目》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元一统志》刻本残叶考
第九章 练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黑水城出土《初学记》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南华真经》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吕观文进庄子义》刻本残叶考
    第四节 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语》刻本残叶考
第十章 丝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黑水城出土《三国志文类》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薛仁贵征辽事略》刻本残叶考
第十一章 丝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出土《御制缘识》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注华严法界观门》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注心要法门》刻本残叶考
第十二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监定杂考
    第一节 西夏汉文刻本监定初探
    第二节 黑水城文献几件误定朝代的汉文刻本
    第三节 吐鲁番出土Ch349r、Ch1002r号道经非刻本辨
附录: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简明目录
徵引文献
作者简历

(3)汉代《诗经》经学诠释学研究 ——两种诠释学在汉代的消长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诠释学的存在论转向
    二、中国学界对诠释学的接受与经学诠释学的建立
    注释
第一章 经史关系的存在境遇
    第一节 作为生存论的历史
        1、从生存论看经史关系
        2、古典文献整理理论转向与历史层累说
    第二节 七分与四部
        1、汉唐时期七分、四部的形成
        2、宋明时期目录学分类的变异
        3、清代四部分类的回归
    注释
第二章 探究型诠释学——《史记》释《诗》的主要倾向
    第一节 汉初经学历史境遇与《史记》其书
        1、西汉初年至中叶经学的历史境遇
        2、司马迁《诗》学渊源
    第二节 《史记》诠《诗》类型
        1、《史记》用《诗》分类
        2、以《诗》补充、解释历史的诠释类型倾向
    第三节 诠释类型在齐学、鲁学和美刺说中的表现
        1、齐学、鲁学与经今文学、经古文学概念的交叉与互补
        2、《诗》以达意——美刺说与诠《诗》方式
    注释
    《史记》用《诗》附表
        注释
第三章 独断型诠释学——《汉书》释《诗》的主要倾向
    第一节 东汉初年经学历史境遇与《汉书》
        1、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学的历史境遇
        2、班固兼采多家的《诗》学取向
    第二节 《汉书》诠《诗》类型
        1、《汉书》引《诗》分类
        2、断章取义的诠《诗》类型倾向
    第三节 独断型诠释学的突出与探究型诠释学的承袭
        1、《地理志》以《诗》诠史的探究型诠释学
        2、独断型诠释学——《五行志》之《诗》的经世致用
    注释
    《汉书》用《诗》附表
        注释
第四章 汉代《诗》学的合流
    第一节 东汉末年经学历史境遇与《毛诗笺》
        1、东汉末年经学的历史境遇
        2、宗毛为主、即下己意的《诗》学立场
    第二节 疏不驳注的经学诠释学传统
        1、“无邪”之思
        2、“思无邪”与疏不驳注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注释
后记

四、WB出马 老“温”易颜(论文参考文献)

  • [1]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与研究[D]. 丁帅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D]. 秦桦林. 浙江大学, 2014(03)
  • [3]汉代《诗经》经学诠释学研究 ——两种诠释学在汉代的消长与融合[D]. 徐定懿. 复旦大学, 2012(05)
  • [4]WB出马 老“温”易颜[J]. 双龙一剑. 电脑校园, 2002(01)

标签:;  ;  ;  ;  ;  

WB出门,老“暖”易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