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煤地层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赵勇[1](2021)在《以事件层为约束的黔西六盘水地区晚二叠世煤系高频层序地层》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合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同位素地层学,通过对黔西六盘水地区10余口钻井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垂向沉积序列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生物地层特征、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的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的综合分析,开展了六盘水地区晚二叠世煤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海相标志层分布、自然伽马高异常事件层分布、米氏旋回识别及提取、高频层序地层分析、火山灰锆石U-Pb定年分析、锶同位素组成演化规律等研究工作。沉积环境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六盘水地区上二叠统中识别出3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碳酸盐潮坪、障壁-泻湖和浅水三角洲,并结合微量元素沉积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各亚相、微相沉积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层序界面识别,研究区内稳定且连续发育的海相标志层及煤层对比,进行了三级层序划分工作,并总结出各个三级层序内部特征。通过对上二叠统煤系米氏旋回识别与提取工作,其中保存稳定的米氏旋回信息结果表明,偏心率长周期在地层的旋回中响应最强,在长期旋回对应层序划分结果的基础上,消除构造活动引起的地层倾角变化及火山活动引起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事件层的干扰,建立了上二叠统煤系地质计时的天文标尺,在上二叠统煤系中识别出15个中期旋回并建立了高频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比在层序地层格架内自然伽马高异常事件层的横向分布规律,龙潭组底部有一层区域内分布广泛且十分稳定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事件层,获得其中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结果与建立的天文标尺龙潭组最底部年龄基本吻合。以锶同位素组成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内及全球长兴阶地质背景,分析了研究区内长兴组锶同位素演化趋势与当时地质事件的响应关系,尝试了对研究区长兴组最顶部附近的一层灰岩进行锶同位素年龄标定。两类同位素定年结果验证了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合理性与精确性。
刘洪胜[2](2020)在《伊北界梁子矿区八道湾组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伊北煤田界梁子煤矿区钻探岩芯、测井、化验测试等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层发育和空间展布特征;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八道湾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23个准层序,建立了八道湾组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沼泽相及其7个亚相、11个微相。认为矿区沉积物来源于西南部-南部,湖扩体系域底部及中部易形成厚煤层,对开发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麻书玮[3](2020)在《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文中指出吴堡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晋西挠褶带内,勘探面积92.97km2,初步计算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为76.2×108m3。近年来对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研究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物性刻画、成藏的主控因素等认识不清、研究区主要储层中气、水、干层分布的描述尚未开展,导致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工作无法取得突破。针对以上问题,论文通过研究区内测井资料整合、岩心观察、化验资料分析,结合露头剖面观察,系统认识了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的主要工作有:(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通过测井识别地层旋回,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识别;(2)以刻画主要储层为中心,通过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储层物性计算方法,刻画储层物性分布特征;(3)对烃源岩、盖层、地层压力、构造条件,运移动力等成藏地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厘定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最主要地质因素;(4)通过建立测井解释图版,建立吴堡地区气层、气水层、含气(水)层和干层的定量判断依据,运用阿尔奇公式预测吴堡地区储层含气饱和度,并结合测井解释图版划分气、水、干层;(5)最后对储层气水分布进行预测,建立吴堡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模式。本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吴堡地区盒8段和山2段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有利储集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盒8段和山2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降低95%。(2)岩心测试和测井资料拟合均显示,在所有储层中,盒8段和山2段这两段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其孔隙度在10%以下,地面的渗透率在1×10-3μm2以下。本次研究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级,物性条件依次递减。初步认为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的Ⅰ级和Ⅱ级为有效储层。盒8段储层物性优于山2段,以盒8下段物性最好,且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多以Ⅰ和Ⅱ级储层为主,山2段致密砂岩储层则以Ⅱ级为主。(3)研究区烃源岩厚度大且成熟度高;盖层封闭性好,通过剩余压力计算,上石盒子组作为直接盖层,对下伏地层有足够的封盖能力;(4)研究区地层水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是含油的良好标志,但是钠氯系数和脱硫系数表明,地层水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影响较大,地层封闭性差,存在保存条件差的成藏风险。(5)生烃增压为盒8段次生气藏中致密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动力,当生烃压力克服盒8段毛细管力后,致密气在储层聚集成藏。(6)通过测井资料分析发现,研究区整体气水分布与构造部位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指示岩性气藏为主的成藏特征。计算表明盒8段含气性优于山2段,北部含气性优于南部。
陈世达[4](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认为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李淼[5](2020)在《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西山窑组含油砂体地层精细划分及油层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陆梁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是新疆石油重要的勘探开发区块。本次研究以陆梁油田陆9井区为对象,主要从岩心描述、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三方面入手,通过对区域标志对比层,野外勘探资料及层序边界的确定,对研究区西山窑组(J2x)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根据其特征建立了西山窑组一段(J2x1)的层序地层格架。系统研究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相构造及展布、含油储层时空结构、生产动态资料,以及储层低渗与成岩作用间的耦合关系。解决了储层油水分布不规律,注采矛盾等科学问题。预测了有利油层的分布,为陆梁油田高效滚动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论文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对陆9井区西山窑组(J2x)井震资料进行不整合面以及边界分析,从而识别出西山窑组(J2x)经历的二级旋回由一个正旋回和一个反旋回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西山窑组(J2x)三级层序,从而建立西山窑组一段(J2x1)含油砂层的四、五级层序的精细划分的地层格架,并针对研究西山窑组一段(J2x1)层序地层的分布及其发展规律。在层序地层演化的基础上,对西山窑组(J2x)物源体系与重矿物组分进行了研究。针对西山窑组一段(J2x1)单井和连井剖面相,建立以段为单位的小层精细对比格架和平面相展布分析,探究沉积演化规律;测井曲线以钟型、箱型和漏斗形为主,因此在研究区西山窑组一段(J2x1)三角洲沉积体中,识别出三角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种沉积亚相,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口砂坝等6种沉积微相。陆梁油田西山窑组一段(J2x1)岩性以细-中粒的岩屑砂岩为主,具有成分成熟度低,但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属于低孔,中渗储层,储集空间受到地质成因的限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三角洲储集空间与岩石孔隙粒度都较小,分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2)碎屑岩主要包括叠层混积的次棱角状粉砂岩和结构混积的次棱角状中-细粒砂岩两类,钙质胶结物形成的隔夹层阻碍了油气的运移;(3)成岩作用与胶结作用使喉道变细,矿物组成均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杂基和孔隙性钙质胶结含量相对较低,从而使得储层油水分布不均,渗透率下降。通过对研究分析储层四性关系,结合储层砂体的分布、沉积微相的类型和砂体厚度的影响对油层进行分类,从而对陆9井区西山窑组一段(J2x1)的油层进行预测。
任泽强[6](2019)在《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文中认为孙疃煤矿位于淮北矿区,其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与控制机理至今不明,成为制约生产计划的重要因素。论文以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钻孔岩心、测井、地质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煤矿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基本理论,对其主采煤层赋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了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的控制因素。(1)结合淮北煤田区域构造背景,通过统计孙疃煤矿构造类型,确定了主要受两期构造运动。燕山早期是以正断层为主的断层发育期;燕山中期,岩浆岩大规模侵入,侵入主要层位为81煤层。二期为燕山晚期,采区主要表现为在原来正断层基础上形成控制性断层(F9、F7、F5)和内部小型NE向正断层。(2)利用煤质特征,测井、岩相组合等资料,绘制了相应等值线图,确定了研究区各个煤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82煤层厚度为0-4.31m,平均厚度为1.70m,其煤层变异系数为81%,可采指数为0.80,为不稳定煤层;72煤层厚度为0-3.62m,平均厚度为1.14m,其可采指数为0.58,煤层变异系数为88%,为极不稳定煤层。从82煤层到72煤层,整体研究区煤层含硫量呈下降趋势,灰分呈上升趋势。(3)利用沉积相标志、岩石组合特征、XRD和阴极发光等测试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微相主要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和泥炭沼泽四种类型。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界面特征和沉积旋回分析,将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划分为2个三级旋回、6个四级旋回。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划分为4个五级旋回。采用现代沉积环境分析方法,重建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本别在五级旋回时期的岩相古地貌。(4)利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对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厚度各个控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矿区煤层厚度变化受沉积相控制为主,地质控制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沉积环境>后期冲刷>岩浆侵入>地质构造。
张敬霞[7](2018)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煤系含气系统研究 ——以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鉴于目前对煤系非常规气含气系统及关键层仍需要系统性的研究,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测井和数学理论等,以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测井层序地层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层序-沉积-测井的含气系统关键层高分辨率识别技术,系统的描述了关键层特征并进行定义,探讨了含气系统的层序控制机理并建立了其时空配置模式,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对自然伽玛数据序列的处理,提出并构建了基于累积和控制图(CUSUMIEEMD)的测井层序分析方法,该方法所得的检验量周期性显着、突变点明显,与传统层序地层学所识别的地层旋回和层序界面对应,由此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13个三级层序,建立了测井层序地层格架,格架内的沉积演化经历了自障壁砂坝-泻湖潮坪、碳酸盐潮坪至浅水三角洲、河流相的沉积过程,层序地层充填模式为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陆表海缓坡盆地层序充填模式。(2)基于对测井电阻率数据的处理分析,运用IEEMD-Wavelet降噪后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ISODATA分类)方法识别隔水阻气关键层,该层一般发育于地层基准面上升旋回末期,由此构建了基于层序-沉积-测井的含气系统关键层高分辨率识别技术,即含气系统关键层需是具有CUSUMIEEMD正高值突变点且ISODATA分类级别为DI级的较厚层泥质岩或粉砂岩层段。对五个含气系统的发育情况和含气性进行综合评价,认为系统Ⅳ和系统Ⅱ较优,其次为系统Ⅲ、系统Ⅰ和系统Ⅴ。(3)总结了区域煤系含气系统关键层的各项参数下限,进而明确了含气系统的关键层是全区普遍发育且连续性较好的厚度超过5m、渗透率低于1×10-4mD、突破压力超过15MPa且以微孔为主的致密的泥岩、(含)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层段。(4)探讨了层序地层对含气系统内烃源岩、储层和关键层的控制机理,层序地层基准面上升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地层基准面下降有利于砂岩储层的发育。建立了含气系统的时空配置模式,层序地层格架限定了含气系统的物质及物性基础,一个完整的含气系统自下而上依次为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可存在一个或多个该组合。陆表海环境下,海侵的发生有利于含气系统的发育。
陈晨[8](2018)在《乌审旗—横山地区中侏罗世沉积特征与控水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水害是造成煤矿群死群伤事故的主要地质灾种,研究煤矿(井)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控制机理和规律、预测富水区分布,是制定煤矿防治水措施、提高煤炭科学产能的重大科学命题。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接壤区分布有许多大型现代化矿井,煤矿生产时常受到水害威胁。本文以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水文地质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理论为指导,以乌审旗-横山地区延安组3-1煤层(首采煤层)至直罗组为重点研究层位,采用现场调研、试样分析、信息集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剖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层序地层控制、岩相古地理面貌及富水性的沉积控制机理与规律,预测了富水区分布。结果表明:(1)区内发育6种层序界面。Aalenian-Bajocian期沉积充填序列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层序Ⅱ、层序Ⅲ),Bathonian-Callovian期有2个(三级)层序(层序Ⅳ、层序Ⅴ),每个层序由低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组成。层序Ⅲ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因受剥蚀和上部河道冲刷作用而保留较差;层序Ⅳ、Ⅴ的各体系域发育较完整。3-1煤层顶板至直罗组含水层主要赋存在层序Ⅲ、层序Ⅳ、层序Ⅴ低位体系域的河流、层序Ⅳ、层序Ⅴ水进体系域分流河道中;隔水层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的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及沼泽环境。(2)Bajocian期层序Ⅱ(高)+Ⅲ(低)物源来自NE,古流向NE-SW;Bathonian期层序Ⅳ、Callovian期层序Ⅴ期物源来自NW,古流向NW-SE。Bajocian期3-1煤层至2-2煤层、2-2煤层至2-1煤层砂体为分流河道沉积,发育差;Bajocian期“真武洞砂岩”、Bathonian期“七里镇砂岩”及Callovian期“高桥砂岩”为河道及分流河道沉积。(3)3-1煤层顶板至直罗组含水层划分为粗粒砂岩、中粒砂岩、细粒砂岩及粉砂岩四类;隔水层划分为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四类。区内是以孔隙为主要赋水空间的含水层,含水层划分为承压强、中等及弱透水孔隙含水层。层序Ⅱ(高)+Ⅲ(低)粗砂岩含水层为承压强透水孔隙含水层;层序Ⅱ(高)+Ⅲ(低)中粒砂岩、层序Ⅳ、Ⅴ粗、中粒砂岩含水层为承压中等透水孔隙含水层;层序Ⅱ(高)+Ⅲ(低)、层序Ⅳ、Ⅴ细粒砂岩、粉砂岩含水层为承压弱透水孔隙含水层。(4)河道砂体分选性、磨圆度较分流河道好,比决口扇、天然堤、泛滥平原、河漫滩更好,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高,透水性强。同一古河道中,河道边部向中心的砂体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大,透水性增强。平面上,河流上游至下游表现为:分选性和磨圆度越好,基质含量越低,有效孔隙度和渗透性越高。(分流)河道中心单层砂厚度大、粒度粗、砂地比高,向两侧厚度变小,粒度变细,砂地比降低。砂岩孔渗条件呈层序Ⅱ(高)+Ⅲ(低)>层序Ⅳ>层序Ⅴ规律。含水层渗透系数随有效孔隙度增加呈指数增加,随有效孔隙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其微小变化会引起渗透系数较大变化,有效孔隙度与含水率呈正线性关系。含水层砂岩自生矿物塑性弯曲变形、定向排列、脆性矿物贴面接触;钙质、泥质胶结及石英、长石次生加大,使其孔渗条件变差;钙质含量高则透水能力强;长石溶蚀作用改善煤层顶板物性。后期成岩作用后砂体均质性增强,孔渗条件、透水性变好。(5)采用五度法将3-1煤层至直罗组间富水区类型评价为强富水区、较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较弱富水区和弱富水区。强富水区主要分布于古河道中心或分流河道下游中心砂体分布区;较强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河道边缘部中心或分流河道上游中心部位;中等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河道边缘及分流河道上游部位;较弱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古河道边缘及河漫滩、泛滥平原等部位;弱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河漫滩、泛滥平原及沼泽等沉积部位。预测结果在巴彦高勒矿井311306工作面和311201工作面回采中被证实是合理可靠的。
杜少华[9](2018)在《韩城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成煤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韩城矿区是陕西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其安全高效开采受到地质因素制约。本文以韩城矿区为研究对象,以成煤系统理论为指导,进行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成煤系统分析,期望能为进一步深入认识煤炭资源赋存规律、提高煤矿开采效率有所裨益。成煤系统是物源、聚煤环境、成煤作用相同或相似的一个或几个煤层、煤层组,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从分析古泥炭沼泽的水介质条件入手,系统研究了从古泥炭物质聚集到成煤、改造全过程中成煤系统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以煤的灰分和硫分、煤系层序地层格架、岩相古地理、煤层(群)发育规律、赋煤区块的构造差异和煤的变质程度等为主要标志,将韩城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从垂向上划分为4个成煤系统(成煤系统A-D)。并根据各项标志的空间差异性,对每个成煤系统在横向上进行了成煤系统单元的划分。成煤系统A对应层序CSⅠ,以泻湖和潮坪沉积为主,主要发育高位层序组和海侵层序组。其中,K2灰岩第一分层为三级最大海泛面。11#煤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以低挥发分、中灰分、高硫贫煤和瘦煤为主,矿区西北部分布有大范围无烟煤;成煤系统B对应层序CSⅡ,以潮坪、障壁岛、泻湖、碳酸盐台地等沉积环境为主,主要发育海侵层序组和高位层序组。其中,5#煤层仅在南区可采,以低挥发分、中灰分、低-中硫贫煤和瘦煤为主;成煤系统C对应CSⅢ内四级层序S6,以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环境为主,主要发育低位和湖侵层序组。其中发育的3#煤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以低挥发分、中-富灰、低-中硫贫煤和瘦煤为主,王峰井田西部有大量无烟煤;成煤系统D对应层序CSⅢ内四级层序S7-S8,以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环境为主,发育高位层序组。其中发育的2#煤属零星可采的不稳定煤层,主要为低挥发分、中-富灰、低硫贫煤和瘦煤。在垂向上,成煤系统A的成煤条件相对较好;在平面上,成煤系统A的A4单元、成煤系统B的B2单元、成煤系统C的C2单元成煤性相对较好。
宗毅[10](2018)在《黔西盘关地区上二叠统煤系高频旋回层序地层》文中提出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高频旋回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50余口钻井上二叠统含煤地层的垂向沉积序列特征、测井资料、生物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小波分析等综合分析,开展了黔西盘县地区上二叠统含煤地层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及划分、高频层序地层分析、层序地层的成因机制等研究工作。通过沉积环境分析,在研究区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中识别出碳酸盐潮坪、障壁-泻湖、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并讨论和总结了各亚相、微相的沉积特征。通过层序界面识别及层序地层对比,将上二叠统煤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上二叠统煤系记录了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回,长偏心率周期对地层中沉积旋回的控制和影响最强;对长、短偏心率周期进行滤波分析后,建立了上二叠统煤系“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以区域等时对比效果明显的长偏心率旋回为时间标尺,结合旋回沉积序列及旋回界面特征,进而将上二叠统煤系划分为16个四级层序(对应于中期旋回),建立了高频旋回层序地层格架,为煤系中Tonstien的区域精细对比及其形成时限的精确估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在层序地层格架内追索了古地理格局及演化,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煤层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认为SQ2和SQ3沉积期为聚煤厚度较大、范围较广的时期,中期旋回SQ2-1SQ2-2、SQ3-1SQ3-2为煤系发育的优势旋回;探讨和总结了优势旋回内煤层的发育规律,认为优势中期旋回内厚煤层均发育于旋回的中、上部或基准面的升降转换期,并且在水体深度较浅的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分流间湾最有利于煤层的聚集。研究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的层序发育受控于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海平面变化为主控因素。而高频旋回的发育受控于米兰科维奇天文轨道周期,其驱动气候的周期性变迁所引起的冰川型海平面、物源供给等变化控制着高频旋回沉积过程。
二、含煤地层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煤地层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以事件层为约束的黔西六盘水地区晚二叠世煤系高频层序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4 岩浆活动 |
3 煤系沉积相类型及层序地层分析 |
3.1 沉积相类型 |
3.2 主要沉积相特征 |
3.3 三级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
3.4 小结 |
4 煤系高频层序地层分析 |
4.1 米氏旋回的识别与提取 |
4.2 晚二叠世浮动天文年代标尺 |
4.3 高频旋回层序地层格架 |
4.4 小结 |
5 基于事件层同位素定年约束的高频层序地层格架验证 |
5.1 龙潭组底部自然伽马高异常层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层序划分的约束 |
5.2 锶同位素演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伊北界梁子矿区八道湾组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概况 |
1.1 矿区构造与地层特征 |
1.2 煤层特征 |
2 层序地层分析 |
2.1 单井层序界面识别及层序划分 |
2.2连井层序对比 |
2.2.1 八道湾组下段连井层序对比 |
2.2.2 八道湾组上段连井层序对比 |
3 岩相古地理及聚煤规律分析 |
3.1 沉积相分析 |
3.1.1 扇三角洲相(1相1亚相3微相) |
3.1.2 三角洲相(1相2亚相6微相) |
3.1.3 湖相(1相1亚相1微相) |
3.1.4 沼泽相(1相1亚相1微相) |
3.2 八道湾组沉积相演化特征 |
3.3煤层聚集特点 |
4 结论 |
(3)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
1.2.2 成藏模式与气藏类型研究现状 |
1.2.3 测井地质学发展现状 |
1.2.4 吴堡地区地质特征认识及勘探开发现状 |
1.2.5 吴堡地区勘探存在问题及挑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构造和地层概况 |
2.1 区域沉积构造及演化 |
2.1.1 区域构造格局 |
2.1.2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史 |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精细层序识别 |
2.2.1 区域晚古生代地层划分 |
2.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基本原则 |
2.2.3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和微相特征 |
3.1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
3.1.1 沉积相标志分析 |
3.1.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 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 |
3.3 主要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致密储层特征和有效储层识别 |
4.1 致密储层定义 |
4.2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
4.2.1 致密储层岩石学和微观结构特征 |
4.2.2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2.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3 储层的测井特征分析 |
4.3.1 储层测井解释 |
4.3.2 储层测井参数分布特征 |
4.3.3 储层物性平面特征 |
4.4 储层分类及有效储层区域识别 |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影响因素 |
5.1 致密气成藏的烃源岩条件 |
5.2 致密气成藏的保存条件 |
5.2.1 盖层对致密气保存的控制作用 |
5.2.2 现今构造条件对致密气富集的影响 |
5.2.3 地层水特征 |
5.3 致密气成藏的储层条件 |
第六章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 |
6.1 成藏期次与成岩耦合 |
6.2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运移动力特征 |
6.3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与致密气运移模式 |
6.3.1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 |
6.3.2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运移模式 |
第七章 吴堡地区主要储层天然气分布特征和成藏模式 |
7.1 盒8段和山2段天然气分布特征 |
7.1.1 气水层识别 |
7.1.2 典型井重点储层段气水层识别 |
7.1.3 气水层分布剖面特征 |
7.1.4 气水层平面分布及其与优势储层关系 |
7.2 上古生界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作者简介 |
(4)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煤系沉积作用 |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2 煤层发育特点 |
2.3 煤岩煤质特征 |
2.3.1 宏观煤岩类型 |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
2.3.3 显微煤岩组分 |
2.3.4 煤质变化 |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
6.1.2 产层跨度 |
6.1.3 地层供液能力 |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
6.3 排采管控方式 |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西山窑组含油砂体地层精细划分及油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含油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前人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已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
1.4.1 已经完成的工作量 |
1.4.2 主要取得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准噶尔盆地总体构造演化 |
2.3 陆梁油田构造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层序地层划分 |
3.1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1 沉积基准面旋回原理的识别 |
3.1.2 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 |
3.1.3 相分异原理 |
3.1.4 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 |
3.1.5 建立高分辨率地层地层格架 |
3.2 陆梁探区西山窑组地层层序划分 |
3.2.1 长期基准面旋回地震识别及响应特征 |
3.2.2 中期基准面旋回测井识别及响应特征 |
3.2.3 短期基准面旋回岩心识别及响应特征 |
3.3 隔夹层分布的影响 |
3.3.1 隔夹层种类划分 |
3.3.2 单井隔夹层的划分 |
3.3.3 连井隔夹层划分 |
3.4 研究区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与展布分析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心识别标志 |
4.1.2 测井相分析标志 |
4.1.3 地震相分析标志 |
4.1.4 取芯井单井相分析 |
4.2 物源体系特征 |
4.2.1 重矿物组分分析 |
4.2.2 砂体厚度分布特征 |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4 沉积相展布特征 |
4.4.1 连井相剖面分析 |
4.4.2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五章 砂岩储层参数性质 |
5.1 成岩作用 |
5.2 储层特征分析 |
5.2.1 岩石学特征 |
5.2.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储层参数综合评价 |
5.3.1 岩性、物性与电性、含油性 |
5.3.2 四性关系 |
第六章 油层发育区分布及预测 |
6.1 油层分类 |
6.2 油层有效厚度平面分布特征 |
6.3 油层预测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科学研究 |
发表学术论文 |
(6)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煤质特征 |
2.4 研究区构造及其演化 |
2.5 研究区岩浆岩特征 |
2.6 小结 |
3 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
3.1 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沉积环境 |
3.2 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
3.3 研究区下石盒子组煤岩系古地理重建 |
3.4 小结 |
4 煤层赋存特征 |
4.1 研究区煤层厚度变化特征 |
4.2 主采煤层稳定性评价 |
4.3 小结 |
5 煤层赋存特征的地质控制因素分析 |
5.1 沉积环境对煤层赋存特征的影响 |
5.2 矿井构造对煤层赋存特征的影响 |
5.3 岩浆活动对煤层赋存特征的影响 |
5.4 煤层赋存地质控制因素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说明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煤系含气系统研究 ——以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及沉积背景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沉积环境 |
3 基于CUSUM_IEEMD的测井层序研究 |
3.1 基于CUSUM_IEEMD的测井层序分析方法 |
3.2 CUSUM_IEEMD的测井层序与传统层序研究对比 |
3.3 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 |
3.4 层序控因及层序地层模式 |
3.5 小结 |
4 含气系统关键层识别与特征 |
4.1 基于IEEMD-Wavelet降噪的ISODATA分类与关键层识别 |
4.2 基于层序-沉积-测井的关键层高分辨率识别研究 |
4.3 关键层岩石学特征 |
4.4 关键层厚度及展布 |
4.5 物性特征 |
4.6 突破压力 |
4.7 力学特征 |
4.8 含气系统关键层具体定义 |
4.9 小结 |
5 煤系含气系统特征 |
5.1 含气系统划分 |
5.2 含气系统内参数变化 |
5.3 含气系统特征 |
5.4 小结 |
6 含气系统层序控制机理与时空配置模式 |
6.1 层序地层对含气系统的控制机理 |
6.2 过渡相煤系含气系统时空配置模式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乌审旗—横山地区中侏罗世沉积特征与控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控水研究现状 |
1.2.2 富水性预测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5.1 文献学习与现场观测 |
1.5.2 室内测试与分析 |
第2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矿区地质概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特征 |
2.3 主要煤层 |
2.4 地下水循环系统 |
2.4.1 3 -1煤层上覆岩层水文地质特征 |
2.4.2 充水因素 |
2.5 煤矿生产的水文地质问题 |
2.5.1 3 -1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 |
2.5.2 井田水文地质问题 |
2.6 小结 |
第3章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 |
3.1 沉积相的识别 |
3.1.1 颜色 |
3.1.2 岩性 |
3.1.3 沉积结构 |
3.1.4 沉积构造 |
3.1.5 古生物标志——生物遗迹构造 |
3.1.6 测井曲线特征 |
3.2 延安组、直罗组岩相类型及其组合 |
3.2.1 岩相类型 |
3.2.2 岩相组合 |
3.3 延安组、直罗组沉积相及沉积体系 |
3.3.1 沉积相类型 |
3.3.2 沉积相特征及沉积体系 |
3.4 小结 |
第4章 层序地层格架 |
4.1 层序地层划分思路与方法 |
4.2 矿区层序地层划分 |
4.2.1 层序界面的辨识 |
4.2.2 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
4.2.3 矿区层序地层划分 |
4.3 矿区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 |
4.3.1 单孔层序地层学分析 |
4.3.2 连井层序地层综合对比分析 |
4.4 层序地层演化 |
4.5 小结 |
第5章 岩相古地理 |
5.1 岩相古地理恢复 |
5.1.1 沉积物来源分析及古流向 |
5.1.2 层序地层厚度 |
5.1.3 煤层厚度 |
5.1.4 砂体展布特征 |
5.2 沉积相展布规律 |
5.2.1 3 -1煤层上覆岩层沉积微相图编绘 |
5.2.2 3 -1煤层上覆岩层沉积微相展布规律 |
5.3 小结 |
第6章 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 |
6.1 含水层、隔水层划分方案 |
6.2 含水层对比思路与方法 |
6.2.1 含水层对比思路 |
6.2.2 对比方法 |
6.2.3 划分对比结果 |
6.3 矿井含/隔水层的岩石学特征 |
6.3.1 含水层岩石学特征 |
6.3.2 隔水层岩石学特征 |
6.4 3 -1煤层上覆含水层储水空间与水理学性质 |
6.4.1 层序Ⅱ(高)+Ⅲ(低)含水层储水空间与水理学性质 |
6.4.2 层序Ⅳ含水层储水空间与水理学性质 |
6.4.3 层序Ⅴ含水层储水空间与水理学性质 |
6.5 小结 |
第7章 矿区富水性的沉积控制 |
7.1 沉积环境对砂体分布的控制 |
7.2 沉积相对含水层水理性质的控制 |
7.3 沉积环境对含水地质结构的控制 |
7.4 成岩作用对含水层储水性能的控制 |
7.4.1 压实作用 |
7.4.2 胶结作用 |
7.4.3 溶蚀作用 |
7.5 小结 |
第8章 矿区富水性预测评价 |
8.1 预测思路及方法 |
8.2 含水层富水性主控因素分析 |
8.2.1 沉积环境因素 |
8.2.2 含水层微观孔渗特征分析 |
8.3 矿区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及评价 |
8.3.1 评价指标的确立 |
8.3.2 主控因素权重的确定 |
8.3.3 预测模型 |
8.3.4 预测结果及工程验证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认识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韩城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成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煤地质学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成煤系统研究现状 |
1.2.4 韩城矿区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韩城矿区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研究区位置及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矿区地层 |
2.3 含煤地层 |
2.4 大地构造位置及基本构造格架 |
2.4.1 大地构造位置 |
2.4.2 基本构造格架 |
3 古泥炭沼泽水介质条件与煤中灰分硫分 |
3.1 沼泽水介质条件 |
3.2 煤的灰分 |
3.3 煤的硫分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系层序地层格架与古地理演化 |
4.1 层序界面识别 |
4.1.1 三级复合层序界面的识别 |
4.1.2 最大洪泛面的识别 |
4.1.3 四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
4.2 层序划分方案 |
4.3 层序地层格架与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4.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3.2 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4.4 岩相古地理 |
4.5 煤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煤层(群)发育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
5.1 煤层丰度与主要可采煤层特征 |
5.1.1 含煤地层的煤层丰度 |
5.1.2 主要可采煤层特征 |
5.2 主要可采煤层的空间分布与厚度变化 |
5.2.1 2#煤层 |
5.2.2 3#煤层 |
5.2.3 5#煤层 |
5.2.4 11#煤层 |
5.3 煤层发育规律的主控因素 |
5.3.1 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 |
5.3.2 聚煤盆地基底的沉降速度 |
5.3.3 古地理沉积环境 |
5.3.4 后期冲刷与构造变动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系构造变动与煤层变质作用 |
6.1 后期构造变动与煤层赋存状态 |
6.1.1 聚煤后的构造活动特征 |
6.1.2 煤系煤层的赋存状态 |
6.2 矿区赋煤区块的划分及其构造特征 |
6.3 煤的变质作用与煤级分布 |
6.4 本章小结 |
7 韩城矿区成煤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
7.1 成煤系统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
7.1.1 成煤系统的划分 |
7.1.2 成煤系统的基本特征 |
7.2 成煤系统单元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
7.2.1 成煤系统单元的划分 |
7.2.2 成煤系统单元的基本特征 |
7.3 煤层赋存规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黔西盘关地区上二叠统煤系高频旋回层序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4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1 沉积相类型 |
3.2 沉积相特征 |
3.3 小结 |
4 基于小波分析的高频旋回层序地层分析 |
4.1 上二叠统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
4.2 测井数据的小波分析方法 |
4.3 米兰科维奇旋回与小波分析 |
4.4 高频旋回层序地层分析 |
4.5 小结 |
5 基于小波分析的煤层的划分对比及聚煤特征 |
5.1 层序格架内古地理特征 |
5.2 基于小波分析的煤层的划分对比 |
5.3 小结 |
6 黔西盘县晚二叠世层序地层成因机制 |
6.1 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 |
6.2 层序地层的成因机制 |
6.3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含煤地层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以事件层为约束的黔西六盘水地区晚二叠世煤系高频层序地层[D]. 赵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伊北界梁子矿区八道湾组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J]. 刘洪胜.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13)
- [3]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D]. 麻书玮. 西北大学, 2020(01)
- [4]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西山窑组含油砂体地层精细划分及油层预测[D]. 李淼.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6]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D]. 任泽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煤系含气系统研究 ——以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为例[D]. 张敬霞.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8]乌审旗—横山地区中侏罗世沉积特征与控水规律研究[D]. 陈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8(12)
- [9]韩城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成煤系统研究[D]. 杜少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2)
- [10]黔西盘关地区上二叠统煤系高频旋回层序地层[D]. 宗毅.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