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体验救援装备大本营

本报记者体验救援装备大本营

一、本报记者亲历救援装备大本营(论文文献综述)

苏杭[1](2020)在《保山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广泛弘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滇西抗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军队积极抗日、主动进攻的一次重大行动。在革命战争时期对于全国革命抗战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是滇西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战役分别是松山攻坚战、腾冲围歼战和龙陵大决战。保山地区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保山地区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利于保山地区文化不断发展,促进保山地区社会和谐发展。对已形成精神的历史事件和未形成精神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文化遗产一般性分析可以得出:任何历史事件都具有其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在保山地区三大战役中则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将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分为精神类和物质类两大遗产有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保山地区三大战役中的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合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边疆稳定、驼峰航线、滇缅公路这六个主要方面是对其两大遗产的深刻体出现。保山地区时代价值也是通过以上的六个方面在新时代表现出来出来的。保山地区时代价值主要是通过提高边疆红色文化资源时代价值意识、加大对于保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充分发挥保山地区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纳入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体系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功能、加大对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价值开发这五个主要方面途径去进行实现。这是在保山地区时代价值研究中紧紧围绕的三个问题,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文化精神价值的定位、表现及其实现途径为主要思路,进行一定的逻辑排列这三个问题并且去回答,通过这样的思路来研究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保山地区三大战役仍然发挥着的时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并且充分运用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推动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期间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期间形成的国际合作对于当今国际合作提供了借鉴和合作经验。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于国家边疆地区的稳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今国家边疆稳定仍然发挥着自身的价值。保山地区三大战役中修建的驼峰机场和滇缅公路在当时为抗击外来侵略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仍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自身的价值。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时期形成的爱国主义情怀、国际间精诚合作、民族之间互相团结,和对于国家边疆地区稳定做出的贡献,以及战役期间修建的驼峰航线和滇缅公路,这些都是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时代价值形成。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形成的价值在新时代仍然发挥着它的价值。对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形成的价值进行分析并且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是保山地区三大战役价值发挥最大化,为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发挥提供实现路径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是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时代实现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研究中对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从时代价值的生成到时代价值的表现再到时代价值的实现,运用这一思路对于价值的实现的研究对于其它地区战役、抗战文化的价值研究想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以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石瑜珩[2](2019)在《《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文中指出英国报刊是英国社会公众舆论的重要载体,可以反映出英国社会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在这些报刊之中,《泰晤士报》非常有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该报创办于1785年,是综合性日报,发行于英国全境,关注领域十分广泛,并且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声誉。英国的政界、知识界以及工商金融界的精英人士对《泰晤士报》非常欢迎。日本在近代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产生了系统性的变革,同时也开始了对外扩张,与中国、俄国发生战争。《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非常关注日本内政外交的主要事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反映出英国社会对近代日本变革发展与扩张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梳理1868年至1936年期间,《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涉及与日本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报道,探究英国社会舆论对近代日本的认知,并探究相关报道的真实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力求填补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空白。本文分成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对象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与不足等问题。正文部分共分成五章。第1章介绍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政治发展变化的内容。在明治时期,《泰晤士报》等英国报纸报道了日本的戊辰战争、政治体制的变化和明治宪法的颁布等内容。明治时期结束后,英国报纸主要报道了日本政坛法西斯化的进程。比起其他报刊,《泰晤士报》更认同日本的宪政模式,对日本法西斯的批评也相对和缓。相关报道整体上反映出日本政治演变的历程,但其中一些报道并非完全准确和全面。报纸的报道深受英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第2章阐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报道。在一战之前,《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报道了日本工业革命的进程,认为日本积极对外交往,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利用一战之机扩大了海外市场。一战后,英国报刊对日本经济的报道呈现出负面的特征。在英国舆论看来,日本经济陷入了不断的危机中。比起其他报刊,《泰晤士报》更关注日本经济发展的细节,以及日本经济危机的整个过程:日本经济不断在危机、萧条和缓慢恢复中循环。报纸的相关报道基本上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态势,但也反映出了其深受英国国家利益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第3章论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日本与英美关系的报道。《泰晤士报》等英国报纸主要报道了日本的修约谈判、英日同盟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报纸并不支持日本所提出的与欧美进行修改条约的想法,但也认为英国应当与日本保持接触。报纸对英日同盟给予高度评价,不吝溢美之词,但在一战后,也呼吁结束英日同盟,限制日本的势力。所以,英国报刊满意于各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相关报道整体上是准确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不实之处。报纸的报道与英国政府的态度基本保持一致,形成了社会舆论与政府之间的呼应。第4章论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中日关系的报道。相关报刊报道了近代中日关系的主要冲突,包括甲午战争、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主要关注了中日冲突的起因、过程、第三方势力的态度等内容,英国报纸特别是《泰晤士报》的报道在甲午战争、济南惨案中站在了日本的立场上,而在九一八事变后,报刊的立场发生了转变,开始支持中国。总体而言,英国报纸对中日冲突的报道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失实,丑化了中国的形象,掩盖了日本的战争责任与罪恶。可以看出,其涉及中日冲突的报道深受英国国家利益和殖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第5章阐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日俄关系的报道。相关报刊集中报道了日俄战争和日本出兵干涉西伯利亚这两大事件。相关报道完全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对俄国进行批评,对日本进行正面的报道,并积极鼓动日本对俄作战。这导致相关报道并非准确客观,集中体现在报刊过于丑化俄国,且完全无视日本的侵略扩张意图方面。这是因为日俄战争期间英国与俄国存在矛盾,西伯利亚干涉时期英国希望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报纸的报道深受英国利益的影响。此外,《泰晤士报》秉持保守主义思想,反对暴力革命的手段,这种观念也使得报纸不认同布尔什维克,采取支持日本武装干涉的立场。本文结语部分认为:《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的政治、经济、外交与战争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描绘了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塑造了近代日本的形象。整体而言,日本在英国报界的形象经历了逐渐由正面到负面的过程,相关报道深受英国利益和英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林少骏[3](2018)在《舆论、军事与外交:1874年日本侵台策略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海外扩张的第一战,有日本学者将其称为“大日本帝国开幕剧”,这是近代日本正式走向对外侵略道路的开始,也是近代中日关系交恶的开始。本文选择以日本侵台所采用的舆论、军事和外交策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涉事各国(中日英美)官方档案,中外涉事官员日记、书信和当时的新闻报道等大量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解读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论文先对1874年日本侵台始末做了简要概述,还原了日本侵台事件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大背景,阐述了日本悍然发动军事行动、中日双方对峙交涉,最终在英国调解下签订《北京专条》的全过程。论文分别从“舆论操控”、“军事部署”和“外交运筹”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明治政府在这三大领域所秉承的指导思想、所采用的策略。在“舆论操控”领域,日本政府通过“拉拢国际传媒”和“管控国内舆论”双管齐下扭转舆论方面被动局面,成功操控国内外舆论为其侵台开辟道路。在“军事部署”领域,日本政府通过“改制军队建制”、“革新军需保障体制”和“设立情报系统”等举措,积极为日本侵台做好军事准备。在“外交运筹”领域,日本主动学习国际法、聘请国际法专家,利用以西方为主导的近代国际秩序挑战以中国为主导的传统的亚洲宗藩体制,并通过假借国际法合理化战争借口、利用英美中等国家之间国际矛盾等策略,获得了外交上的胜利。1874年日本侵台过程中所采用的舆论、军事和外交三大策略,为日本之后的对外扩张战争积累了经验,对日本一步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关策略不仅可以在其后日本每一次海外扩张行动中觅得踪迹,而且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加以改进、升级、完善,成为日本海外扩张战略中的核心策略,影响至今可见。

齐甜甜[4](2017)在《黎民伟纪录片研究》文中指出黎民伟是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也是中国纪录片的奠基人。他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以导演、制片主任、摄影师等身份,摄制了四十五部纪录片。黎民伟留下了大量关于早期革命、战争、戏曲、风光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活动影像。这些纪录片蕴含着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和美学价值。他在三十年间不断精进的纪录片创作手法,代表了早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2004年,罗卡在《当代电影》发表的《黎民伟电影事业简表》(以下简称《简表》)是当下关于黎民伟电影片目最权威的学术资料,记载黎民伟共摄制三十九部新闻纪录片。2005年,此《简表》被收录在黎民伟之子黎锡主编的《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黎民伟》一书中。本文通过对黎民伟纪录片相关史料进行研究,发现了六部未记载在《简表》中的纪录片,分别是《追悼列宁大会》、《孙中山蒋介石》、《胡汉民大殓》、《何逢生出殡》、《1937年四川旱灾》、《广州全省运动会》。这六部新发现的纪录片,除《孙中山蒋介石》、《广东全省运动会》外,其余四部影片片名均为笔者自拟。由于黎民伟纪录片现仅存三部完整的拷贝和一部残片拷贝,故国内对其纪录片系统研究者甚少,有许多争议和空白需要被解决和填补。本文借用文史大家陈寅恪的“诗史互证”研究法,融会贯通成“影史互证”研究法,以创作人的人品为基础,使“影”与“史”相互论证。本文在黎民伟“革命电影人”身份和“电影爱国,影以载道”的电影观基础上,对其纪录片作品进行考证分析。本文将黎民伟创作纪录片的三十年按事业发展的地点进行划分,分为香港时期、上海时期、三地流亡与落叶归根四个时期。其中,上海时期包含上海“民新”、“联华”、“大华”一复“民新”三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的重点影片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并修正了一些电影史中的错误,对尚存拷贝的影片内容进行考证,在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以在章节的递进中显现出其三十年里不断发展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本文通过分析影片拷贝和考证史料,发现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影片《公祭黄花岗》实为《追悼列宁大会》。1928年出品的《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被部分国内权威学者认定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起点。本文通过考证史料,发现在《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之前还存在一部文献纪录片,为《孙中山蒋介石》,得出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并不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起点的结论。2011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召开“中国早期纪录电影与国民革命影像档案观摩研讨会”,参会专家们认为《十九路军抗日战史》多处情节有搬演嫌疑,但并未找出确凿证据。本文通过影片分析考证,找出了可以证明影片中“十九路军南翔总指挥部战前会议”、“陈营长光荣牺牲”两处为搬演的确凿证据。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发现黎民伟和罗明佑在1937年恢复民新影片公司之前,曾组建过大华公司,后因故才恢复民新影片公司。本文通过比对《十九路军抗日战史》和《淞沪抗战纪实》,发现《淞沪抗战纪实》借用了《十九路军抗日战史》六处影像,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电影救国”观。

毛自鹏[5](2017)在《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文中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过程。在这部解放史上,五四时期无疑是一个大写、特写“解放”二字的突出时期。五四时期求解放的渴望和思索可以说到了最深层次,也可以说最艰难、最焦灼、最痛苦;呼唤、发现“人”,也最直白、最突出、最强烈;而思考解放的出路又显得很模糊、很复杂、很彷徨。可以说“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命题是五四时期最直接、最突出、最鲜明的主题。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是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的环境下中国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它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且体现出更注重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体现出从个人的解放到工农大众整体解放的转折和趋势。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决定了五四人在寻求“人”的发现、“个性解放”的同时,面临更大、更紧迫的生存挑战和社会责任,即要尽快应对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帝的民族革命双重任务。这与西方有些不同,反映了五四人寻求解放问题的急迫。西方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 3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中国五四时期,从思想启蒙到大革命却只有短短12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独特的现象。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样大的急剧性变化,是值得思考的。它经历的阶段、演变的逻辑、问题域的转换以及经验与启示都值得深入研究,可以有力地回击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五四观。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大抵经过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隐含有两条主线索:一条是否定线索,即否定北洋军阀的统治,否定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一条是肯定线索,即寻找平民(国民、联合阶级)这个历史主体,以“、平民主义”的思想路线建构“民治政治”、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他们的思路是:必须启蒙平民、国民或工农大众,联袂资产阶级,以民众的大联合,并组织政党推动国民革命,走民众起来革命、以民治政治替代武人政治、建立自己的国民政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最终在社会主义中获得个人的解放。他们努力为之的,正是完成“否定—替代—建构”任务。本文第一章总体上描述上述两大主线索,分析了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出场、五四人的生活境遇和寻找解放的出路。欧洲一战的资本主义的落败现象与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比,以及他们的对华态度,使时人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和前景。社会主义成为五四人向往的社会,也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社会主义目标和时局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经历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这五个阶段,文章分别以这五个阶段为关键词,通过五个章节展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人面对时局急速变化的应对之策。这就是通过寻找“新人”主体,启发政治觉悟,在社会改良尝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社会革命,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开展与国民党合作,组织国民参与政治运动,进行国民革命,开展政治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文化转向政治,从个人解放融入到阶级、集体主义的解放中,是这个过程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启蒙与救亡交织在一起,五四不是单一的文化启蒙或文化现象,它更多的是政治启蒙和革命运动,“人的解放”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文化现象的主线。因此研究五四需要跳出庞杂而迷眼的就文化谈文化现象,不为所谓的“五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和奇特的“哈姆雷特”现象所迷惑。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要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却五花八门,这也说明了五四思想的复杂性、多岐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解放”悖论,一方面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启示我们不能重复走资本主义的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五四人的艰难探索开启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梦想追求,五四时期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历经艰辛的同时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有着美好的前景。今天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四个自信”继续前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五四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世界梦。

钟健[6](2016)在《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由每个个体的抗战史所组成,参与其间的每个个体都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蒋介石是抗战阵营中的一份子,对其个人抗战经历展开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由于蒋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其在抗战进程中的所想、所言、所为进行研究,又具有特殊性。从资料开放程度及相关研究的积累厚度两方面看,目前史学界对"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着实有重新检讨和反思的必要。然而,该研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面向众多,决非个体及单项研究所能完成。本文选取蒋介石为何要抵抗日本、从何时开始及如何进行准备、如何准备对日作战与决策对日开战、全面战争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政略及其抵抗日本的外交战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孙中山深知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为国民党制定"恢复高台、巩固中华"的革命政策。蒋介石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首要目标,积极寻求日本的支持,主张中日提携、亲善,但这与日本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根本冲突,济南惨案赤裸裸地宣告这一事实。从践行孙中山革命主张及现实处境两方面看,蒋不得不抵抗日本。济南惨案爆发后,蒋开始着手准备抵抗日本。九一八、一·二八事变接连爆发,迫使蒋及其幕僚们把国内外政策调整为以抵抗日本为首要宗旨。然而,在短时期内,蒋并没有提出抵抗日本的根本大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安内"。1935年夏,蒋觅得持久抵抗日本的根据地,才大致决定抗日的基本计划,随即着手推进对日作战的战时准备。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趁机推进华北地区的国防建设,以应战指令督促各方加速实施。因国内抗日情绪高涨,蒋无法再对日本迁让及接受其无理要求,但又未准备好对日开战,遂祭出"以战逼和"的险招,对日实施"攻心之道"。不过,日本军人主战派势力膨胀,和平无望,并疾速攻陷平津,蒋不得不战。此后,察哈尔、淞沪战役迅速爆发。蒋准备不及,仓促开辟上海战场,致使迅速歼灭上海日军的目标并未达成,反而使沪战转趋扩大,不得不重新思考战局与战略政略。在上海与日军持久作战,不仅与引起国际关注、干涉的政略相吻合,且华北战场颓势不止,蒋在战略上别无选择,惟有"引敌南下",诱使日军把主战场放在上海。因此,蒋竭力维持上海战局,迟迟未下决心放弃上海战场,导致上海大溃退,此对以后的战局发展影响尤大,环环相扣,直至武汉会战结束为止。在与日本的较量中,除军事准备、抵抗以外,蒋与日本在外交领域之"无形的战场"展开激烈争夺。蒋所持的外交战略为,诉诸国际公理,始终站在反侵略、国际正义这一边,积极争取英、美、苏等国卷入中日争端,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收效甚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与中国结为同盟,但由于蒋个人特质中的民族主义与"低能心结"始终与英美所操持的殖民主义、霸权话语及其"优越心结"保持紧张,致使中英关系没有得到改善,中美合作成效大打折扣,对共同对日作战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旨在从长时段阐明蒋抵抗日本的历史逻辑,进而为"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这个课题,乃至整个抗战史,作一点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张闪闪[7](2016)在《中日西三方对南京大屠杀前后事态之观感冲突 ——以检证日本新闻报道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结合中日西三方历史资料我们发现,其对“南京大屠杀”前后事态之观感存在很多冲突,尤其是引起当时乃至后世最大争议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三方之间观感差异共同构成那段历史的不同面相,也深刻影响了后人的认识与思考。“南京大屠杀”事件至今仍存在的诸多争议,无疑与它发生之时中日西三方的意见冲突和态度差异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梳理中日西三方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其冲突集中在“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前中日之间的空战、陆战、南京的陷落及之后日军占领下的南京事态:日本的飞机轰炸究竟是不是“无差别”轰炸,有没有就中立国的权益给予有效保障;日本发动“南京攻略战”是不是一种无奈与必然选择,中日西三方此时的关注点有何差异;南京陷落在中日西三方看来具有怎样的不同意义;陷落之后的南京是不是很快恢复了和平与秩序。中日西三方从不同的身份和视角,表达了对同一事态的不同观感和认知。当时占据日本舆论主导地位之四份报刊——《东京日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东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不仅描绘了日本视野中的南京陷落前后事态,而且深刻影响着日本国民对那段历史的认识与思考。通过比勘三方资料,梳理其关注焦点的差异及认识冲突,有助于我们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前后的历史面貌,尤其是中日之间强烈的态度反差。在此基础上,对日本新闻报道进行检证,揭示其传播不完整消息和蒙蔽、鼓动受众参与支持战争的行为,寻找被遮蔽的历史面相,证实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存在。据此,反思其鼓动民众参与、支持对华战争的历史责任,进而追究在其背后管制、塑造四份日本报刊内容进而主导舆论风向之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

邵建伟[8](2016)在《抗战时期《云南日报》对滇西战役报道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西战役是抗战后期一次重要战役,此战是中国正面战场由守转攻的标志,也是中缅印战场战局转折的标志。战时《云南日报》曾对此战作了大量的报道,这些报道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方面,很有价值。考察这些报道,我们看到了滇西战役中我军反攻的英勇与战绩的辉煌、盟军的有力支援与配合、滇西民众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奉献以及滇西战区的善后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亟待处理:我们发现滇西战役是一个多面体,它的胜利凝聚了前方将士的智慧与血水、后方民众的贡献与血泪及盟国援助的及时与有力;我们也发现《云南日报》尽管是一家地方报纸,但对抗战的报道上则追求卓越追求真理,具有大局意识、批判精神,一点不逊中央各大报纸媒体,富有生气,这一切应归功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影响与推动下,中共地下人员与报社进步人士及云南地方实力派以抗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发愤图强,为挽救国家与民族的危亡而竭忠尽智;我们还发现《云南日报》所从事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抗战——舆论抗战,这种抗战是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最生动的展示,也是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走向复兴的原动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透过这些报道,我们也看到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自身的局限,它的报道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诸如对民力重视的不足、对我军战略战术的失误很少涉及、对我军反攻中的失利多有掩饰很少提及,甚至还有一些报道严重失实。由此可见战时新闻媒体报道的复杂性,成功的报道固然可喜,不足的报道亦不可忽视。这对今天的新闻媒体依旧有某种鉴戒之意,诚如古语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总之,通过研究战时《云南日报》对此战的报道,既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刘辉[9](2015)在《反法西斯力量的聚合与互动 ——抗战国际援助在桂林》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及人民的大力援助。在桂林地区,各种国际援助力量在此聚集,中国在接受援助的同时也积极回应,从官方到民间广泛的形成了人尽其责的社会氛围,中外反法西斯力量一道组成了抗击侵略的合力。研究和总结桂林地区的这一段历史,对城市的抗战文化开发及爱国主义教育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加强现代中外国家交流和发掘共同的民族记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以桂林地区的国际援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采用对比研究法、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分析等方法,重点在两点上力求做出完整的剖析:即国际援助在桂林的贡献和中国特别是桂林地区的人民的反应和回馈。以此印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中外各国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并且要尤为着重的看到中国民间的力量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这是以往谈及国际援助较为容易忽视的问题。中国的抗日战争虽然是保家卫国正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但并非一开始就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及事实援助,而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上的不懈努力才最终促成的,这包含着中国的外交交涉、政治宣传及坚持对日作战,苏联和美国的对华经济和军事援助能够较为明显的体现这一点。随着武汉、广州沦陷,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处于桂越国际交通线上的广西作为后方省份其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期间,大规模的机场、铁路、公路工程建设纷纷竣工。而桂林作为广西的省会,卓越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相对开明文化氛围吸引了国际援助力量先后进驻这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进驻桂林期间,在军事上既对本地区形成一定保护,又直接给整个东南地区的敌人沉重打击;国际友人纷纷造访让桂林“抗战文化城”声名璀璨;爱国华人华侨捐献以及机工回国服务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极大的缓解了棘手的问题;世界红十字会的医疗卫生扶持帮助广大的难民度过难关;此外,美英两国还在桂林设立官方领事机构以及新闻宣传中心,成为战时人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官方和民间也竭尽全力的对在桂国际援助力量予以回报,如给盟友以经济、后勤支持和安全庇护,设立了一系列的对外机构联系中外各方力量,加深协同作战中的友谊,救助蒙难友军、举办形式多样的酬谢犒劳活动,发动献机活动等等。需要肯定的是,反法西斯力量在桂林地区的聚合与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美苏等国而言,可以极大的打击日本侵略者,牵制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展:对中国而言,能帮助尽快的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对朝、越等国家而言,也能促进其解放事业的发展。此外,对今日桂林城市的文化挖掘和全面开发,亦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峥[10](2014)在《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拯救民族危亡,青年学生踊跃入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人主要关注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关于地方实力派组建学生军的成果则不多。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新阶段,日本在对正面战场发动有限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取政治诱降的方针,以引诱中国军队和政府投降,役使中国民众为其侵略服务。鉴于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第二期抗战”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抗战初期的片面抗战路线进行了修正,由单纯的军事抗战转为对政治、民众、精神、运动战及游击战等的重视。对新桂系来说,广州失陷后,广西已经直接面临日军的武力威胁。因留守广西的部队势单力薄,无法对抗日军入侵,为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救亡,配合正规军作战,新桂系于1938年11月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下简称学生军)。学生军成立后,经短暂的军政训练后,奉命挺进桂南、桂东南等地,负责动员民众、推行政府政令等工作。桂南会战期间,学生军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军队作战,保障了会战的进行。会战结束后,学生军配合军队和政府完成了善后工作。1941年8月,学生军被解散。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也十分重视,通过种种方式与新桂系对学生军进行争夺。围绕以上两条线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学生军的组建原因。学生军的成立,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时代背景。抗战进入新阶段后,新桂系无论是民众动员还是部队的政训工作,都急需大量人员,为防备蒋介石势力对广西的扩张和中共对广西青年的争夺,鉴于军校学生在国内战争的优异表现和第一、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成功经验,广西当局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二章对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了广西当局的宣传动员、考核方式、组建部队、创设领导机构、军政训练等内容。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学生军在桂南会战前后的活动。桂南会战前,学生军主要配合政府进行了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社会动员;会战爆发后,学生军配合正规军,协助基层政府,动员民众破坏日军后勤补给,打击汉奸势力,建立军民合作站,保证部队后勤供给,为部队提供情报和向导,进行战地宣传等;会战结束后,学生军协助政府恢复基层政权,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收容救济难民,完成了收复区的善后工作。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的争夺是本文的重要内容,论文第四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十分重视,为争夺这批青年,在学生军成立之初,就派遣了大批党员加入。学生军成立后,中共通过派将领和学者在学生军中演讲,为学生军培养宣传骨干,派党员掌握学生军创办的报刊,反击托派分子破坏,反三青团和军官控制,加强上层渗透,组织学生学习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手段,基本掌握了学生军的文化领导权和基层领导权,使很多学生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学生军解散的原因及解散后学生的去向问题。因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日军从桂南的撤退,在善后工作完成后,新桂系以学生军“赤化”的名义将其解散,随后对学生的去向进行了安排。学生军解散后,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继续活动,发展和壮大中共力量,“豫湘桂战役”爆发后,学生军党员领导民众开展游击战争,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他们继续坚持游击斗争,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游击根据地,配合解放军解放广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的胜利和其他地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纵观学生军三年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内部官生兵夫平等,工作方式以分散行动为主,与民众关系密切;在大后方青年中起到了楷模作用;中共则通过在学生军中的活动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对中共在广西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军的人数尽管只相当于正规军的一个师,但这些人员都是接受过一定教育、有较强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学生,其在宣传和民众动员等工作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远非正规军一个师所能比。其他地方如山西虽然也组建了新的武装,但属于战斗部队。可以说,大规模组建以宣传和动员民众等任务为主的学生武装团体,广西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中绝无仅有的。综上所述,在抗战初期的广西,面临日本、蒋介石、中共等多种势力的威胁,为确保自己的地盘,新桂系认识到了单凭已有军队难以应付复杂的局面,而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而不得不成立学生军以动员民众来增强自身实力。囿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关协议,中共只能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当局新成立的学生军加以控制和影响。从上述的论述也看出,中共的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本报记者亲历救援装备大本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报记者亲历救援装备大本营(论文提纲范文)

(1)保山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评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概述
    一、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概述
        (一)松山攻坚战概述
        (二)腾冲围歼战概述
        (三)龙陵大决战概述
第三章 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文化遗产分析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一般性分析
        (一)任何积极的历史事件都具有其文化价值及其精神价值
        (二)精神类文化遗产和物质类文化遗产分析
    二、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精神类文化遗产
        (一)抛家舍业、舍身取义的爱国奉献精神
        (二)互帮互助、友好坦诚的国际合作精神
        (三)患难与共、一致对外的民族团结精神
        (四)保境息民、舍身忘死的维护边疆稳定的精神
    三、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物质类遗产
        (一)空中生命线的驼峰机场
        (二)血肉筑成的滇缅公路
第四章 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时代价值的表现
    一、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新时代需要的爱国主义的价值表现
        (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精神
        (二)舍小我顾大我的博大情怀
    二、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新时代国际合作的价值表现
        (一)达成国际共识的精神
        (二)相互借鉴学习的方式方法
        (三)运用发展的思维看待合作
        (四)亲密无间的合作信任
    三、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于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价值表现
        (一)反对侵略和压迫,维护国家统一
        (二)民族共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凝聚力量
    四、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于新时代边疆稳定维护的价值表现
        (一)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新时代边疆地区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新时代边疆安全稳定提供了历史借鉴
    五、保山地区三大战役对于新时代基础设施生命线意义的价值表现
        (一)驼峰航线、滇缅公路的生命线意义的价值表现
        (二)驼峰航线、滇缅公路对当前保山地区现代基础设施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 保山地区三大战役时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边疆红色文化资源时代价值意识
        (一)加强对边疆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途径
        (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建立抢救保护机制
    二、加大对于保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
        (一)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二)提高保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
    三、充分发挥保山地区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
        (一)将保山地区红色文化与地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二)构建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机制
    四、纳入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体系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功能
        (一)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红色文化资源区域协同红色文化
        (二)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系统开发
    五、加大对保山地区三大战役的价值开发
        (一)新理念、新思路发展红色旅游
        (二)发展保山地区红色文化产业链
        (三)加强保山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1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政治的报道
    1.1 对明治时期日本立宪与议会政治的报道
        1.1.1 对日本政局变化与立宪过程的报道
        1.1.2 对日本议会政治的消极评价
        1.1.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1.2 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政坛法西斯化的报道
        1.2.1 对日本政坛走向法西斯化的原因的报道与分析
        1.2.2 对日本法西斯化过程的报道与分析
        1.2.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1.3 小结
第2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经济的报道
    2.1 对日本工业化进程的报道
        2.1.1 对明治前期工业化的报道
        2.1.2 对明治中期工业化的报道
        2.1.3 对明治后期工业化的报道
        2.1.4 对一战期间日本经济发展的报道
    2.2 对一战后日本经济危机的报道
        2.2.1 对1920年金融危机的报道
        2.2.2 对1927年金融危机的报道
        2.2.3 对大萧条之下日本经济的报道
    2.3 报道的真实性
    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2.5 小结
第3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与英美关系的报道
    3.1 对明治时期修约谈判的报道
        3.1.1 对明治时期日本司法与宗教的看法
        3.1.2 对修约谈判的报道
        3.1.3 报道的真实性
        3.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3.2 对英日同盟的报道
        3.2.1 对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3.2.2 对第二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3.2.3 对第三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3.2.4 报道的真实性
        3.2.5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3.3 对华盛顿会议的报道
        3.3.1 对华盛顿会议前夕英日关系的报道
        3.3.2 对华盛顿会议主要议题的报道
        3.3.3 相关报道的真实性以及与政府决策的互动
    3.4 小结
第4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中日关系的报道
    4.1 对甲午战争的报道
        4.1.1 关于战争的总体报道
        4.1.2 报道的真实性
        4.1.3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4.2 对国民革命运动与济南惨案的报道
        4.2.1 对国民革命运动的报道
        4.2.2 对济南惨案的报道
        4.2.3 报道的真实性
        4.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4.3 对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的报道
        4.3.1 对九一八事变的报道
        4.3.2 对一·二八事变的报道
        4.3.3 报道的真实性
        4.3.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4.4 小结
第5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俄关系的报道
    5.1 对日俄战争的报道
        5.1.1 对战前日俄矛盾的报道
        5.1.2 关于战争进程的报道
        5.1.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5.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5.2 对西伯利亚干涉的报道
        5.2.1 对日本干涉俄国革命的报道
        5.2.2 报道的真实性
        5.2.3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泰晤士报》对近代日本的部分相关报道
附录二:《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有关近代日本的主要报道列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3)舆论、军事与外交:1874年日本侵台策略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甲午战争至二战结束
        二、二战后至冷战结束
        三、冷战结束后至今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资料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使用的主要史料
第一章 1874年日本侵台始末
    第一节 日本侵台的历史背景
        一、西方列强觊觎台湾已久
        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第二节 中日交涉与《北京专条》
        一、日本出兵侵台
        二、中日双方对峙与交涉
        三、《北京专条》的签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本侵台之舆论操控
    第一节 明治初年的日本新闻业
    第二节 日本欺瞒国际舆论的手段
        一、拉拢各大目际媒体
        二、设立专用英文报刊
        三、利用西方随军记者
    第三节 日本对国内舆论的管控
        一、实行严苛的新闻管制政策
        二、扶植亲官方的各种传媒
        三、建立舆论管控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侵台之军事部署
    第一节 军队建制与海外扩张
        一、建构中央军事管理体系
        二、地方镇台制的设立
        三、征兵制的实施
        四、改革军事指挥制度
    第二节 军需保障与对外战争
        一、战前的经济准备
        二、运输保障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情报系统与侵台布局
        一、陆海军情报系统的建立
        二、驻华使领馆的布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侵台之外交运筹
    第一节 利用国际法伺机侵台
        一、日本人开始重视国际法
        二、日本人学习国际法别有用意
    第二节 借助美英实现侵台目的
        一、假借国际法合法化战争借口
        二、利用国际矛盾达到本国目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侵台之历史影响
    第一节 舆论造势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惯用手法
        一、侵台后日本舆论导向的运用
        二、媒体管控与日本的对外扩张
    第二节 军事机制逐渐形成
        一、军事二元制日臻完善
        二、征兵备战屡试不爽
        三、国民捐款只为备战
        四、军事谍战备受关注
    第三节 外交谋略运用于战争
        一、甲午战事沿袭侵台外交策略
        二、外交运筹与日俄战争
    本章小结
附录1: 华族会馆组织的军资捐献
附录2: 明治政府购置的研究国际法的书籍
附录3: 波瓦索纳德所提供的19份咨询报告
附录4: 侵台期间美国公使与日本外务省交流情况表
附录5: 侵台期间英国公使与日本外务省交流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黎民伟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黎民伟其人及电影观
    第一节 黎民伟早期革命之路
    第二节 电影救国,影以载道
第二章 香港时期(1923—1925)
    第一节 《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拍摄考
    第二节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片《公祭黄花岗》实为《追悼列宁大会》
        一、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片《公祭黄花岗》片名考证
        二、《追悼列宁大会》的文献价值与美学特征
    第三节 梅兰芳戏曲片
第三章 上海时期(1925—1937)
    第一节 上海民新影片公司的纪录片创作
        一、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起点——《孙中山蒋介石》
        二、《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
    第二节 联华公司的纪录片创作与《十九路军抗日战史》
        一、美学之一:搬演与剧情
        二、美学之二:蒙太奇剪辑
    第三节 “大华”—复“民新”公司的纪录片创作
        一、《胡汉民大殓》、《何逢生出殡》、《1937年四川旱灾》
        二、《淞沪抗战纪实》
第四章 三地流亡与落叶归根(1937—1953)
    第一节 香港、广东、广西三地流亡(1937-1947)
        一、《勋业千秋》
        二、《广东全省运动会》
    第二节 落叶归根——香港(1948-1953)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总命题: 否定、替代与建构
    第一节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命题的出场背景
        一、近代以来学习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的失败
        二、尊孔复古和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三、甲午战后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
    第二节 五四时期人的生存危机的加剧
        一、北洋军阀统治、资本主义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二、民众的生活苦况与失望的加深
    第三节 对十月革命、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一、对苏俄十月劳农革命的逐步接受
        二、对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第二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一: “人”的发现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人”的发现的铺垫
        一、激烈反传统与“人”的发现
        二、文学革命与“人”的发现
    第二节 探索的核心: “人”
        一、“人”的发现的主要内容
        二、“人”的发现观念评析
第三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二: “社会改造”
    第一节 从“人”的发现到“社会”的寻找
        一、从“群”到“社会”的演变
        二、“人”的发现转向“改造社会”
        三、各种“主义”的兴起与新型社会团体的出现
    第二节 另造“社会”的实践与失败
        一、工读互助主义
        二、新村主义
    第三节 改造上层政治的理论构想
        一、“好政府”主义
        二、联省自治、联邦制
第四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三: “国民运动”
    第一节 从“党派运动”、“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变
        一、辛亥后“党派运动”的失败
        二、“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向
        三、对国民政治觉悟的呼吁
    第二节 国民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民权(女权)运动同盟
        二、废督裁兵运动
        三、非基督教运动
        四、国民会议运动
第五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四: “组织政党”
    第一节 从国民运动到组织政党的思考
        一、国民运动的发展到组织政党的需要
        二、“非党”与“造党”的争论
        三、集合高素质的党员
    第二节 新型革命政党的建立与合作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探索
        二、国民党改组
        三、国共合作
    第三节 部分知识精英的追求
        一、鲍明钤对欧美政党政治的追求
        二、梁启超对代议政治的追求
第六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五: “国民革命”
    第一节 国民运动向国民革命的转变
        一、国民运动转向国民革命
        二、“国民革命”思想的发展
        三、国民革命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一、国民党对领导权的争夺
        二、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权的认识
        三、“人的解放”与革命领导权
第七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人的解放”悖论与“社会主义”的解困之道
    第一节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悖论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成就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困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与“人的解放”之思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与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的关注与诠释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应变之道与“人的解放”之路
        一、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多方探索与“社会主义”的应然之道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增强“四个自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6)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济南惨案前后蒋介石对中日关系的认知与因应
    一、青年蒋介石受惠于日本
    二、北伐前期蒋介石与日本的互动
    三、转折:蒋介石在外交上放弃东京路线
第二章 蒋介石准备抵抗日本的构想及作为
    一、九一八事变前蒋对日问题之谋略及其实践
    二、蒋对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的应对
        (一) "内重于外"
        (二) "无名有责"
    三、关键的1932:寻求对日持久抵抗之道
    四、对日缓和之计:调整中日邦交
第三章 卢沟桥事变前后蒋介石和战因应再探
    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前蒋对日作战的准备
    二、内外与虚实:"战"、"和"双管齐下
        (一) 强硬背后的初衷:加速推进对日备战进程
        (二) "攻心之道":以"战"逼"和"
        (三) 不得不战:内外情势下的必然举措
第四章 全面战争初期蒋介石的战略政略再探
    一、蒋介石与华北战场的开局与走向
        (一) 蒋对华北的部署与"意料外的察哈尔作战"
        (二) 察哈尔鏖战与华北战场格局初定
    二、蒋介石与淞沪战役的政略战略
        (一) 先发制人:打一个迅速的歼灭战
        (二) 战局扩大与政略战略的形成
        (三) 维持战局与外交形势相呼应
        (四) 悲壮的结局:上海大撤退
    三、蒋介石与淞沪战役后的战局发展
第五章 "无形的战场":蒋介石的国际观及其实践
    一、公理制胜:坚定走英美路线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蒋介石对国际形势的因应
        (一) 主动求变
        (二) 以不变应万变
        (三) 对美两次关键忠告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蒋介石与英美交往的几个侧面
        (一) 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之龃龉
        (二) "低能心结"与"优越心结"之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中日西三方对南京大屠杀前后事态之观感冲突 ——以检证日本新闻报道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日本战争责任研究
        (二) 南京大屠杀研究
        (三) 从新闻报道角度研究南京大屠杀
    三、文章主旨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战时日本新闻媒体
    一、战时日本新闻体制
    二、新闻媒体与对华战争
    三、新闻快速主义
第二章 “有差别”轰炸与“尤重保护第三方权益”?
    一、“皇军战机”猛烈轰炸
        (一) 轰炸行动及声明
        (二) 轰炸目标及意义
    二、外交抗议与对日追责
        (一) 抗议“无差别”野蛮轰炸
        (二) 外国权益与日本责任
    三、“敌机滥炸”与“蔑视中立国权益”
第三章 “武力膺惩暴支”?
    一、“膺惩暴支”与“南京攻略战”
        (一) “英勇挺进南京”
        (二) 最后的劝降书
        (三) 不承认中立区
    二、中立国观感
        (一) 战争破坏与和平谈判
        (二) “南京安全区”筹立风波
    三、“日寇屡犯”与“南京保卫战”
        (一) “无止境侵犯”与“和平入城无望”
        (二) “荒谬劝降”与坚持抗战
第四章 “敌都陷落”及伟大意义?
    一、“愚蠢抗战”与“抗日中枢陷落”
    二、迎接和平与秩序
    三、“战略转移”与“持久抗战”
第五章 安宁与祥和的南京?
    一、“首都皇恩浩荡”:秩序·和平
    二、“暴行·压抑·地狱”
        (一) 始料未及的局面
        (二) 日军暴行的艰难外传
        (三) 难民管理及救济
    三、中国:“日寇暴行·南京浩劫”
        (一) 日军暴行记录
        (二) 宣传日军暴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抗战时期《云南日报》对滇西战役报道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四、创新点和研究的原则、方法
第一章 战时《云南日报》
    第一节 《云南日报》的创办及初期宣传
        一、《云南日报》的创办
        二、《云南日报》的初期宣传
    第二节 《云南日报》的兴盛
        一、抗战初期的《云南日报》
        二、抗战中后期的《云南日报》
    第三节 《云南日报》的没落
        一、《云南日报》遭“整肃”
        二、《云南日报》的衰亡
第二章 《云南日报》对滇西战役的多面报道
    第一节 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
        一、腾冲战役
        二、松山战役
        三、龙陵战役
        四、芒遮战役
        五、畹町战役
    第二节 盟军的大力援助与配合
        一、美军航空队的大力援助
        二、滇西美国陆军的密切协作
        三、缅北中美英盟军的有力配合
    第三节 对我军战略战术的检讨与建言
        一、“主动出击全面出击”之战略
        二、“避实击虚舍难取易”之战术
    第四节 滇西民众克己助战及各界人士热情支援
        一、滇西民众的克己助战
        二、滇省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援
        三、陪都各界人士的热情慰劳
    第五节 滇西战区的善后问题
        一、滇西战区灾民的救济的问题
        二、滇西战区的疫病与鸦片问题
        三、滇西战区的伤兵问题
第三章 《云南日报》对滇西战役缺失及失实的报道
    第一节 关于滇西战役的独立报道
        一、独立报道的相形见绌
        二、相关原因分析
    第二节 对滇西民众贡献的报道
        一、民众是滇西战役胜利的生力军
        二、民众的作用未能真实反映的原因
    第三节 对我方失利及战略战术失误的报道
        一、关于我方的失利
        二、有关我方战略战术的失误
        三、我方失利及失误很少报道的原因
    第四节 失实之报道
        一、几则失实的报道
        二、失实报道出现的原因
第四章 历史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滇西战役的再认识
        一、滇西战役是一个多面体
        二、滇西战役是一个统一体
    第二节 战时《云南日报》的历史责任意识
        一、忧国忧民的历史情怀
        二、世界大局意识
        三、批判精神
    第三节 《云南日报》的局限性
        一、《云南日报》是云南地方政府的代言者
        二、《云南日报》的局限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今天新闻媒体所应有的素质
        一、大局意识
        二、批判精神
        三、反思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反法西斯力量的聚合与互动 ——抗战国际援助在桂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中国在争取国际援助上的努力及成果
    (一) 争取苏联援助及其成果
        1. 信用借款及军火物资
        2. 空军志愿队及军事人员
    (二) 争取美国援助及其成果
        1. 商业贷款、平准基金与无条件借款
        2. 援华“飞虎队”及“驼峰空运”
二、国际援助力量进驻桂林的背景
    (一) 广西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
        1. 桂越国际交通线的重要性凸显
        2. 大后方屏障与进击敌人的跳板
    (二) 桂林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1. 桂林地理位置优势
        2. “抗战文化城”的良好氛围
三、在桂国际援助的活动及其效果
    (一) 以对敌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的援助
        1. 美国“飞虎队”
        2. 苏联志愿航空队
        3. 美苏军事援助的作用
    (二) 以民间宣传为主要手段的援助
        1. 朝鲜义勇队
        2. 越南独立同盟桂林办事处
        3. 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
        4. 国际友人道义声援
    (三) 以捐钱输物和医疗救济为主要手段的援助
        1. 爱国华人华侨
        2. 世界红十字会
    (四) 官方领事机构的信息、舆论宣传援助
        1. 英国领事机构
        2. 美国领事机构
四、中国对在桂国际援助的回应
    (一) 提供经济、安全、后勤等多方面支持
        1. 为在桂盟军提供高质量后勤服务
        2. 对朝、越民族解放事业给予庇护和物质扶持
        3. 广泛的救济归侨、难侨
    (二) 成立各种对外团体加强中外交流
        1. 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广西支会
        2. 中苏文化协会桂林分会
        3. 中越文化工作同志会
        4. 桂林国际联谊社
    (三) 救助和支援盟友
        1. 救助与荣葬蒙难友军
        2. 各界层次多样的答谢与犒劳
五、在桂国际援助的意义与启示
    (一) 历史意义
        1. 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
        2. 培养了中国空军力量
        3. 扶持了朝、越民族的解放事业
    (二) 当代启示
        1. 珍视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改善和维持紧密持久国际关系的重要保证
        2. 继续坚持和平发展,把睦邻友好作为一项长期国策真正坚持下去
        3. 利用侨胞优势,推动我国公共外交的可持续发展
        4. 强化历史记忆,提升桂林城市多元化文化层次
六、参考文献
致谢

(10)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三、资料运用与论文结构
    四、资料来源综述
第一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建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国内外对学生军训的重视与学生军的出色表现
        一、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军训给新桂系的启发
        二、现代战争宣传对知识青年的需要
        三、学生军在历次国内战争中的战绩
    第二节 多种矛盾消长沉浮的驱动
        一、民众动员工作中基层干部的极度缺乏
        二、军队对政工人员的需求
        三、抵制蒋介石势力扩张
        四、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
    第三节 “寓将于学”政策推行的结果
        一、“寓将于学”政策的产物
        二、第一届广西学生军在“六一”事件中的出色表现
        三、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在省外的突出成就
第二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
    第一节 征召与选拔
        一、宣传动员
        二、考核方式
        三、第二次招考
    第二节 队伍组建
        一、临时组队
        二、组建部队
        三、创设领导机构
    第三节 军政训练
        一、自我教育
        二、集中训练
        三、工作过程中的训练
第三章 桂南会战前后的第三届广西学生军
    第一节 战前社会动员
        一、军事政治动员
        二、经济动员
        三、文化动员
    第二节 配合桂南会战
        一、破坏日军后勤补给
        二、建立军民合作站
        三、收集情报与战地宣传
        四、实行对日作战
    第三节 处理善后工作
        一、恢复基层政权
        二、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三、收容救济灾民
第四章 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领导权的争夺
    第一节 加强思想文化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公开演讲培训
        二、掌握报刊领导权
        三、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 加强党组织建设,控制青年领导机构
        一、中共组织在学生军中的发展历程
        二、反击托派分子
        三、控制三青团
    第三节 反对军官控制,掌握基层领导权
        一、反击中上层军官
        二、加强上层渗透
        三、掌握基层领导权
第五章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去向
    第一节 学生军解散的原因考察
        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二、担心被中共控制
        三、学生回校复学的愿望
    第二节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归宿
        一、安排继续学习
        二、送合作训练班受训
        三、军队留用
    第三节 学生军中共党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和其他地区的胜利
        一、学生军解散前夕中共的应对
        二、“豫湘桂战役”期间学生军党员组织和领导的游击战争
        三、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学生军党员的斗争
结语
    一、学生军的工作特点
    二、在大后方青年中起了楷模和带头作用
    三、为中共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
    四、特殊还是普遍:与山西新军之比较
主要征引文献
附录
    一、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大事记
    二、在学生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分中共党员简况
    三、社会调查访谈笔录
后记

四、本报记者亲历救援装备大本营(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山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时代价值研究[D]. 苏杭. 大理大学, 2020(06)
  • [2]《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D]. 石瑜珩. 吉林大学, 2019(10)
  • [3]舆论、军事与外交:1874年日本侵台策略之研究[D]. 林少骏.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黎民伟纪录片研究[D]. 齐甜甜.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017(04)
  • [5]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D]. 毛自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1)
  • [6]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D]. 钟健. 浙江大学, 2016(07)
  • [7]中日西三方对南京大屠杀前后事态之观感冲突 ——以检证日本新闻报道为视角[D]. 张闪闪.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抗战时期《云南日报》对滇西战役报道之研究[D]. 邵建伟. 云南大学, 2016(02)
  • [9]反法西斯力量的聚合与互动 ——抗战国际援助在桂林[D]. 刘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10]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D]. 陈峥. 复旦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本报记者体验救援装备大本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