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效果评价

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效果评价

一、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专家组[1](2021)在《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文中认为为加强透析前期和初始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管理,《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专家组编写了本规范。规范首先提出"围透析期CKD"的概念及特征,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治疗费用显着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快速降低,需要强化管理;接着本规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围透析期CKD患者病情评估指标与频率、肾脏替代治疗时机与模式选择、透析充分性评估、围透析期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最后提出了围透析期CKD的未来研究方向。围透析期CKD管理一直是肾脏病临床的难点,本管理规范的制定、宣传及落实能够提高我国围透析期CKD患者的管理水平,从而对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邱紫菡[2](2021)在《腹透和血透对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微炎症及痛风发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当下人们已广泛认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着微炎症状态,且这种微炎症状态是增加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原因,其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众多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钙化、心力衰竭、贫血、矿物质和骨骼疾病等。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因不同透析方式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毒素的清除效率及存在的诱发炎症相关因素存在差异,故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体内的微炎症水平影响不同,目前医学界关于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影响的区别尚无统一定论。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约为36.6%-50.0%,且该患病率随着CKD患者肾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同时高尿酸血症对于CKD的持续进展危害重大。痛风是尿酸盐结晶积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并引起关节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的疾病,其本质为无菌性炎症,炎症反应贯穿于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始末。目前已有研究发现不同透析方式时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营养状态等并发症的发生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可能与患者体内不同的微炎症状态相关。那么不同的透析方式对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作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呢?合并高尿酸血症的CKD患者痛风急性发作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病情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故为此类患者选择更合适的透析方式意义重大。目的:研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不同影响,并研究其对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影响,从而为该类患者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8例,其中接受血液透析51例(HD组),接受腹膜透析47例(PD组)。随访开始前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服用降压药物后,取高值一侧),Kt/V,并于我院检验科检测血尿酸浓度、空腹静脉血糖、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追踪所有患者透析开始前常规检测的微炎症因子水平(CRP、IL-6),比较HD组与PD组患者以上指标的基线水平。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随访开始时及随访后每个月检测1次炎症因子水平(CRP、IL-6、IL-1β、TNF-α)及血尿酸浓度,并记录各患者随访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随访完结后计算每位患者的7次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IL-6、IL-1β、TNF-α)及血尿酸的平均水平。根据患者随访中是否有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分为发作组(A组)和未发作组(NA组),按照其发作次数分为0、1或2、3或4及≥5次4个等级。最后分别比较HD与PD组、A与NA组7次平均微炎症因子及血尿酸水平,并比较HD和PD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例数的差异。结果:随访前HD组和PD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取高值一侧)、血尿酸浓度、空腹静脉血糖、血红蛋白、Kt/V、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开始前C反应蛋白、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H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CRP水平为(12.42±1.31)mg/L,PD组7次平均CRP水平为(9.97±1.20)mg/L;H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IL-6水平为(14.19±0.82)pg/m L,P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IL-6水平为(11.61±0.77)pg/m L;H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IL-1β水平为(32.47±1.15)ng/L,P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IL-1β水平为(30.00±1.05)ng/L;H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TNF-α水平为(13.91±0.63)mg/d L,P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TNF-α水平为(12.28±0.69)mg/d L,以上PD组各微炎症因子平均水平均比HD组低,差异显着(P<0.05),而H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SUA水平为(379.62±13.59)μmol/L,PD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SUA水平为(383.77±10.99)μmol/L,两组SU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CRP水平为(13.18±1.22)mg/L,NA组7次平均CRP水平为(10.64±1.43)mg/L;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IL-6水平(14.32±1.10)pg/m L,N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IL-6水平为(12.53±1.38)pg/m L;A组患者7次平均IL-1β水平(32.80±1.05)ng/L,N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IL-1β水平(30.80±1.52)ng/L;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TNF-α水平为(14.02±0.54)mg/d L,N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TNF-α水平为(12.85±1.02)mg/d L,以上NA组各微炎症因子平均水平均比A组低,差异显着(P<0.05),而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SUA水平为(381.08±11.89)μmol/L,NA组患者体内7次平均SUA水平为(381.77±12.89)μmol/L,两组SU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中HD组无痛风急性发作者有33例,发生1或2次者有4人、发生3或4次者5人、发生5次及以上者8人,PD组无痛风急性发作者有40例,发生1或2次者有3例、发生3或4次者2例、发生5次及以上者1例,HD组痛风发作例数明显高于PD组(Z=-2.551,P=0.011)。结论: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水平更低,且腹膜透析相较于血液透析可更好的降低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风险,微炎症状态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3](2021)在《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文中提出本指南由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专家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本指南针对如何规范诊断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如何评估铁状态以及铁剂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非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方案,肾移植、儿童、老年与糖尿病患者的贫血治疗方案,如何规范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等6个主要临床问题,同时借鉴和参考了目前国内外肾性贫血相关临床指南。目的在于指导、规范肾性贫血的诊断以及ESAs、铁剂和HIF-PHI的合理应用,提高肾性贫血诊疗水平。

王梦颖[4](2021)在《健脾益气法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红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法是否能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红蛋白水平,为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择2020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之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中药汤剂,观察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及胃肠道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基线实验室指标、胃肠道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⑵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⑶钙磷代谢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钙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磷较前均未见下降(P>0.05),观察组的钙磷乘积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的钙磷乘积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C-反应蛋白的比较:治疗后,对照组CRP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CRP未见明显变化(P>0.05)。⑸胃肠道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胃肠道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胃肠道症状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⑹中医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⑴本研究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的钙磷乘积、CRP较治疗前升高,健脾益气法可提高CAP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贫血情况及钙磷代谢异常。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改善CAPD患者消化道症状促进造血原料吸收、改善钙磷代谢异常减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进展、及改善微炎症状态,影响EPO活性增加r Hu EPO的疗效等三方面来达到改善贫血的目的。⑵健脾益气法可以改善CAPD脾肾气虚证患者胃肠道症状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实验室指标未出现危急值情况、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不良反应,表示用药安全。

黄玉红[5](2021)在《NLR、PLR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维持性腹膜透析(Maintenance peritoneal dialysis,M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患病率,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MPD患者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或门诊规律腹膜透析的100例MPD患者,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中文版测量认知功能,评分≥26分者为MPD无CI组(A组),评分<26分为MPD合并CI组(B组)。记录2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受教育年限、透析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生化指标。血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C)、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计算NLR、PLR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析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各检验指标之间的差异及NLR、PLR与CI的相关性。结果:(1)100例MPD患者中发生CI占63%,发生CI的MPD患者同时发生多重认知域损害,除定向力未受到损害外,多同时发生4~7个认知域损害,其中记忆力受损高达100%,其次是视觉空间与执行功能受损,高达96.83%,排在第三是语言功能受损,为90.48%。(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LR是MPD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而高PLR不是MPD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3)经相关性分析发现,NLR、PLR均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BM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P、Ca、TP、ALB、TC、TG、LDL-C、VLDL-C无相关性,均与hs-CRP、HDL-C呈正相关。NLR与透析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呈正相关,而PLR与透析龄、WBC无相关性。NLR与BUN、SCr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而PLR与BUN、SCr、GFR无关。结论:(1)MPD患者CI患病率高,除定向力不受损外,同时存在多个认知域受损,认知域受损排在前3名依次为记忆力、视觉空间及执行功能、语言功能。(2)高NLR与MPD患者发生CI密切相关,而高PLR与MPD患者CI无关。

章宇[6](2021)在《益生菌制剂对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益生菌制剂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我院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按照2:1随机对照单盲原则分别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口服益生菌制剂)和对照组(口服安慰剂)。通过研究了解服用益生菌制剂对ESRD透析的患者营养、炎症及免疫状况。采集各组的基础资料,具体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细粒细胞百分比(NE%)、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钙(Ca)、血磷(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β-2微球蛋白、降钙素原(PCT)、铁蛋白(Fer)、甲状旁腺素(PTH)。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分析(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用于控制两组基线资料的偏倚,对上述指标进行匹配,比较服药前后不同阶段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ESRD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19例,其中血液透析55例(46.2%,其中对照组11例,实验组44例),腹膜透析64例(53.8%,其中对照组14例,实验组50例);男性82例(68.9%),女性37例(31.1%);高血压患者74例(62.2%);糖尿病患者18例(15.1%)。根据PSM匹配方法,最终匹配出36例,共18对患者(6对血液透析患者,12对腹膜透析患者)。2.匹配后的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30天后,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60天后,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膜透析的ESRD患者:在服用药物30天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降钙素原、β-2微球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60天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降钙素原、β-2微球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用益生菌制剂后第30天,随后发现实验组的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RD透析的患者口服益生菌制剂治疗有助于血红蛋白、白蛋白的改善;对于ESRD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益生菌制剂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减轻炎症状态。

徐致远[7](2021)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睡眠质量的评价与分析,讨论ESRD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影响ESRD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进一步加强和深入地研究ESRD伴睡睡眠障碍方面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为开展中西医协同预防、治疗ESRD伴睡眠障碍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中西医协同防治ESRD睡眠障碍的整体水平。方法:(1)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来源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ESRD患者,通过调阅符合研究条件的350名ESRD患者的电子病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2)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ESRD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睡眠障碍组(PSQI≤15分)和睡眠障碍组(PSQI>15分)。(3)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运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LSD(L)-t或T2检验并分析该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对ESRD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对比;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法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ESRD伴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350例ESRD患者,男性202例(57.72%),女性148例(42.28%),平均年龄57.94±14.0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56例(73.14%),所占比重最大。无睡眠障碍组患者165例,占比47.14%;睡眠障碍组患者185例,占比52.86%;350例ESRD期患者不同治疗模式下的睡眠障碍患病率分别为:非透析期51.00%(51/100),血液透析期55.00%(55/100),腹膜透析期52.67%(79/150)。2、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一般情况比较:在慢性肾病病史时间方面,睡眠障碍组患者明显发病率及病史时长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3、ESR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所有患者均表现有本虚证:气虚证共91例(26.00%),阴虚证共109例(31.14%),脾肾阳虚证150例(42.86%);本虚夹杂标实证共129例(36.86%),标实证中:溺毒证26例(7.43%),湿热证33例(9.43%),水湿证36例(10.29%),血瘀证34例(9.71%)。无睡眠障碍组与睡眠障碍组在中医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85例睡眠障碍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分别为:以脾肾阳虚证76例(41.08%)所占比例最多;夹杂标实证共64例(34.59%):以血瘀证22例(11.89%)所占比例最多。5、无睡眠障碍组与睡眠障碍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氯、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ESRD伴睡眠障碍与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慢性肾病病史时间长度呈正相关(r=0.187、r=0.110、r=0.126);睡眠质量与血清氯、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123、r=-0.233)。7、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病史(OR=6.968,95%CI=2.004~24.235,P=0.002)、慢性肾病病史时间长度(OR=1.059,95%CI=1.018~1.101,P=0.005)、高血尿素氮(OR=1.055,95%CI=1.008~1.104,P=0.020)、高胆固醇(OR=2.090,95%CI=1.080~4.046,P=0.029)、低血清氯(OR=2.447,95%CI=1.290~4.643,P=0.006)、低血清磷(OR=0.420,95%CI=0.217~0.814,P=0.010)、低二氧化碳结合力(OR=0.888,95%CI=0.792~0.996,P=0.043)、低血红蛋白(OR=0.926,95%CI=0.867~0.990,P=0.023)是ESR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1、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在慢性肾病病史时间长度、血清氯、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上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2、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慢性肾病病史时间长度、血清氯及C反应蛋白是ESRD睡眠质量具有相关性;高血压病史、慢性肾病病史时间长度、高血尿素、高胆固醇、低血清氯、低血清磷、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低血红蛋白是ESR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因素。3、本研究发现,ESRD患者伴睡眠障碍患病率为52.86%,提示应特别注意ESRD患者睡眠质量,早期干预有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ESRD伴睡眠障碍患者本虚证型分布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肾阳虚证(41.08%)、气阴两虚证(16.76%)、肝肾阴虚证(16.76%)、脾肾气虚证(13.51%)、肺脾气虚证(11.89%);标实证以血瘀证(11.89%)为主,为临床上中医治疗ESRD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健脾温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治疗思路提供了理论参考。

宋子威[8](2021)在《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作用及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 CNKI、WanFang、VIP、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文献数据库中与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营养状况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对象为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组干预措施为中医药(包括口服中药、中药静脉制剂、中药外用、针灸、导引、食疗等),对照组为基础治疗或阳性西药,对照组不含中医药相关内容,以血白蛋白为主要结局指标,检索日期为2010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将所有检索结果录入Endnote 20文献管理软件,经过软件自动查重及手工查重排除重复文献,剩余文献由两名独立研究者分别阅读题目及摘要,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获取剩余文献全文;由两名独立研究者分别阅读全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汇总、讨论并确认纳入文献,如有争议清第三研究者仲裁;两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工具为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JADAD量表,汇总、讨论质量评价结果,如有争议右第三研究者仲裁;对于质量评价中无法确定的文献,通过邮件及电话等方式联系原作,如经2次邮件问询、1次电话问询未能获得联系则放弃进一步求证;排除JADAD评分低于3分的文献,确认最终纳入文献。全程记录文献排除原因。由两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交叉核对,提取数据包括研究基本信息(研究者及研究日期、患者人口学特征、研究设计、干预方法、干预周期)及结局指标。采用Stata14进行数据分析,通过I2检验判断研究异质性,综合meta回归及临床异质性因素进行亚组分析。若亚组内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1,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亚组内研究具有临床同质性,但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时,采用随机效应分析模型。对于连续性变量疗效指标,统计量使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合并统计量。各效应量均给出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统计量假设检验水准(α)为0.05。必要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若纳入研究数量>10个,则运用漏斗图判断发表偏倚。结果:关于中医药方法干预CKD营养状况的研究对于CKD早期研究较少,近10年研究多集中关注CKD5期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观察指标差异较大,且针对CKD营养不良的研究诊断标准不统一。最终纳入22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1718名患者,其中治疗组861人,对照组857人。最终观察的指标包括三类11项,实验室指标:Alb,PA,TF,TC,BUN,Scr,HGB;人体测量学指标:BMI,MAC,MAMC;量表:SGA与MQSGA。各个指标数据在研究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实验室指标:1)Alb:中医药干预对Alb的影响与中医证型、干预措施相较对照组无显着相关性,与综合分组相关性高。CKD5期未提及营养状况组MD:0.54,95%CI:[0.261.0.81],P=0.008<0.05,提示中医药相较对照组提高Alb水平效果更好;余亚组组内异质性较大,无法进行数据合并。组间异质性高,提示中医药对于CKD不同分期、不同营养状况的患者作用不同。2)PA:中医药相较对照组疗效与CKD分期、干预措施相关性较低;与营养状况、综合分组、中医证型相关性较高。中医药对营养不良组、未提及营养状况组,改善PA作用均相较对照组更佳;营养不良组MD:1.27,95%CI:[0.88,1.66],P=0.008<0.05;未提及营养状况组:MD:0.47,95%CI:[0.21,0.74],P=0.027<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组MD>未提及营养状况组MD,提示中医药对于营养不良组PA改善作用高于未提及营养状况组,但是由于后者情况不详,结论参考价值有限。CKD2-4期营养不良组,MD:1.37,95%CI:[1.013,1.727],P=0.084>0.05;CKD5 期轻中度营养不良组,MD:2.539,95%CI:[2.015,3.064],P=0.067>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虚组MD:0.42,95%CI:[0.11,0.74],P=0.03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虚邪实组,MD:1.34,95%CI:[0.94,1.74],P=0.097>0.05。中医药对 PA 的作用效果与中医证型相关,作用效果:无证型组>正虚邪实组>正虚组。但是由于无证型组仅有1项研究,且样本量较小,结论具有局限性。3)TF:中医药对于TF的作用程度与CKD分期、营养状况、综合分组、中医证型、干预措施几项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4)TC:营养状况、中医证型、干预措施与CHO的合并MD相关性低,CKD分期与之相关度高。中医药对于CKD5期患者CHO的作用相较对照组无显着差异。5)BUN:营养状况、中医证型与BUN的效应量相关性低。CKD分期、干预措施与之相关性较高,但是均因亚组内异质性较高,无法进行meta分析。亚组间异质性较大,提示中医药对于BUN的作用在不同CKD分期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CKD2-4期组仅有1项研究,结论参考价值有限。同样,不同中医药干预措施对于BUN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6)Scr:中医药对Scr的改变与干预措施、中医证型相关度低,与CKD分期相关性高。CKD2-4 期组,MD:-0.69,95%CI:[-0.95,-0.43],P=0.035<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药对CKD2-4期患者降低Scr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7)HGB:在删除2项高异质性研究后,最终共纳入1329名患者,以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MD:0.54,95%CI:[0.34,0.74],P=0.000<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药相较于对照组能有效改善CKD各个分期、各种营养状况及各种证型CKD患者HGB水平。然而漏斗图检测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故研究结论受限。人体测量:指标BMI、MAC、MAMC在研究间异质性均较大,无法进行meta分析,而因涉及研究数量较少,进行亚组分析的意义较小。量表:仅有少量研究观察了量表积分,各种因素导致组间异质性较大,无法进行meta分析,而因涉及研究数量较少,进行亚组分析的意义较小。不良反应:中医药干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小,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中医药干预措施对不同CKD营养状况指标的影响不同。对不同CKD分期和营养状况综合分组的Alb影响差异较大;中医药能显着改善CKD患者PA水平,作用程度受营养状况、综合分组以及中医证型影响;中医药对不同CKD分期患者的TC疗效程度差异较大;中医药对TF、BUN、Scr的疗效无明确结论,需进一步研究观察;中医药能显着改善CKD患者HGB水平;对于人体测量学指标BMI、MAC、MAMC,量表SGA和MQSGA无明确结论。中医药干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小,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陈海燕[9](2021)在《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对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在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随访护理管理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出院后居家腹膜透析的9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干预组患者予以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随访0.5~1年后,对比两组随访前后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Kt/V)、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以及血钙、血磷、贫血等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腹膜炎、漂管等并发症发生状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随访前透析充分率、Kt/V、C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0.5~1年后,干预组患者透析充分率、Kt/V、C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透析充分率、Kt/V、Ccr均明显高于随访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前血钙、血磷及贫血等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0.5~1年后,干预组血钙、Hb水平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血钙、Hb水平均明显高于随访前,血磷水平明显低于随访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膜炎、漂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随访护理的满意度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在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着,促进患者透析充分性的有效提高,明显改善患者血钙、贫血等指标水平,降低其血磷水平,并有效减少患者腹膜炎、漂管等并发症发生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顾鸣佳[10](2021)在《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瘀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研究一、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目的:1)系统评价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肾病科腹透中心腹膜透析(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I)的发病状况;2)全面统计出现CI的PD患者的证型分布,为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ESRD-CI)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对腹透中心的PD患者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v7.3)进行认知功能测定;2)对测定结果为CI的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并据此行中医辨证,统计各证型分布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33位PD患者,结果MoCA得分小于26分(CI)的患者达96位,占总人数的72.2%。其中受损比例最高的三个认知版块分别是:延时回忆、注意力、执行力。2)对上述诊断为ESRD-CI的96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各主要证型分布如下:肾精亏虚、痰浊瘀阻证61例(63.5%)、肾精亏虚兼夹痰浊证2例(2.1%)、气血两虚、痰浊瘀阻证19例(19.8%)、气血两虚兼夹血瘀证5例(5.2%)、气血两虚证6例(6.3%)、肝肾阴虚证3例(3.1%)。结论:本院腹透中心PD患者出现CI的人数达96例,占总人数的72.2%;这部分患者中最常见的证型为肾精亏虚、痰浊瘀阻证,占比63.5%。二、参乌黄雪汤治疗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评价参乌黄雪汤对辨证属肾精亏虚、痰瘀阻滞的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本腹透中心辨证属肾精亏虚、痰瘀阻滞证的CI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阳性对照,患者自愿入组,非随机,不设盲。对照组予规律腹膜透析及西医常规治疗,如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乌黄雪汤治疗,疗程为三个月。结果:总共57位患者完成实验,对照组28人,治疗组29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执行功能(P<0.05)及总得分(P<0.05)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其他单项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患者血清IS显着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参乌黄雪汤治疗肾精亏虚,痰瘀阻滞型并发CI的腹膜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S的水平。实验研究一、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的药效研究目的:研究参乌黄雪汤(SHD)对终末期肾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ESRD-CI)小鼠的治疗作用,为SHD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SHD高剂量组以及SHD低剂量组。各组继续喂养,进行水迷宫实验(Morris),检测各组小鼠的认知功能,建立ESRD-CI小鼠模型。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分别以24 g/kgd·和12 g/kg·d浓度的SH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组给予多奈哌齐10mg/kg。持续灌胃4周,再次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各组小鼠认知功能;检测各组小鼠血生化指标及大脑病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的逃逸潜伏期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SHD组的血清和脑组织IS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SHD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脑中MDA、IL-1β、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活性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治疗后,小鼠脑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高剂量组更为显着。结论:SHD可能通过降低IS的浓度而抑制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提高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从而改善ESRD-CI小鼠的认知功能二、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RT-q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深入探讨SHD治疗ESRD-CI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各组小鼠海马脑组织和肾脏组织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Blot(WB)和 RT-qPCR 技术分别测定脑组织中 NF-κB、MAPK、JNK、OAT1、BDNF、TrKB和A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肾脏中NF-κB、MAPK、JNK、OAT1和A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HD高剂量组和SHD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和肾脏中NF-κB、MAPK、JNK和AhR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脑组织和肾脏中的OAT1阳性细胞以及海马组织中的BDNF、TrkB阳性反应细胞明显增多。并且,SHD高剂量增加小鼠脑组织和肾脏中OAT1以及海马组织中BDNF、Trk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减少小鼠脑组织和肾脏中NF-κB、MAPK、JNK和A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效果最佳。结论:SHD通过抑制IS介导的AhR/NF-κB/JNK信号通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以增加BDNF/TrkB通路活性的方式得以实现三、参乌黄雪汤的物质基础研究目的:采用LC-MS技术对SHD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为SHD治疗ESRD-CI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图谱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等信息的综合解析,与对照品或文献报道进行对比,确定其有效成分。结果:一共确定82种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人参皂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β-细辛醚等。结论:初步明确了 SHD的物质基础。

二、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腹透和血透对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微炎症及痛风发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治疗方案
    3、数据分析
    4、各指标测量方法
    5、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纳入和转归情况
    2、基线资料
    3、随访中HD与PD组、A与NA组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的比较
    4、HD组与PD组患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比较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尿毒症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2、参考文献
致谢

(4)健脾益气法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红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及处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治疗方案
        2.2.1 对照组方案
        2.2.2 观察组方案
        2.3 资料采集
        2.3.1 一般资料
        2.3.2 实验室检查
        2.4 观察指标
        2.4.1 中医证候积分观察
        2.4.2 胃肠道症状积分
        2.5 疗效观察
        2.6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基线实验室指标
        3.3 中医证候积分
        3.4 胃肠道症状积分
        3.5 治疗前后比较
        3.5.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3.5.2 胃肠道症状积分比较
        3.5.3 中医疗效评价
        3.5.4 不良反应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现代医学对腹膜透析的认识
    2.中医学对腹膜透析及肾性贫血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腹膜透析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肾性贫血的认识
        2.3 健脾益气方方义分析
    3.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结论
    2.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Kt/V及钙磷乘积计算公式
    附录二:慢性肾衰中医证候分型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三: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
    附录四:综述 中医康复治疗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NLR、PLR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M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及特点
    2.2 2 组成员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比较
    2.3 2组WBC、hs-CRP、NLR及PLR的比较
    2.4 2 组其他实验室资料的比较
    2.5 MPD患者发生整体CI的危险因素
    2.6 高NLR 值与低NLR 值对M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7 NLR、PLR与各临床资料相关性
3 讨论
    3.1 MPD患者CI患病率及特点
    3.2 MPD患者CI的影响因素
    3.3 NLR、PLR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肾脏病所致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6)益生菌制剂对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方法
    2.资料收集
    3.实验室方法和材料
    4 安全性评估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人口及基线特征
    2.PSM后实验组透析患者营养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3.益生菌制剂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减轻炎症状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肠道菌群紊乱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7)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质量控制
        3.3 资料采集
        3.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ESRD患者一般情况
    2 ESR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1 睡眠障碍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2 无睡眠障碍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3 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证型分布对比
    3 临床指标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3.1 临床指标比较
        3.2 相关性分析
        3.3 影响ESR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因素
讨论
    1 ESR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1.1 临床特征
        1.2 影响因素
    2 ESRD的中医证候特征
        2.1 脾肾亏虚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
        2.2 水湿、湿热及瘀血贯穿疾病发展的始末
    3 ESRD睡眠障碍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3.1 肾病日久,阳虚为本
        3.2 阳损及阴,心神失养
        3.3 水瘀互结,蒙蔽心神
        3.4 攻补兼施,以补为主
    4 小结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肾脏病睡眠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今文献对CKD临床表现及病机描述
        1.1 中医对CKD临床表现的认识
        1.2 中医对CKD病机的论述
    2 祖国医学对CKD睡眠障碍的理论阐释
        2.1 病名溯源
        2.2 病机共识
    3 CKD不寐的中医药治疗
        3.1 治疗原则
        3.2 特色中药制剂
        3.3 其他疗法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国内外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研究进展
    1. 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CKD不同阶段的病生理机制及营养状况特点
        1.3 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
        1.4 CKD营养状况的诊断
        1.5 CKD营养状况的治疗
        1.6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2. 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1 慢性肾脏病之中医观
        2.2 营养状况之中医观
        2.3 中医药干预营养状况的具体方法
        2.4 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相关临床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前言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2.1 检索范围
        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2.4 资料提取
        2.5 资料分析
        2.6 研究方案及注册信息
    二、研究结果
        1. 检索流程及结果
        2. 纳入研究特征
        2.1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3. 亚组分组情况概述
        4. 主要结局指标:白蛋白(Albumin, Alb)
        5. 次要结局指标
        5.1 实验室指标
        5.2 人体测量
        5.3 量表
        6. 不良反应
        7. 讨论
        7.1 原始研究评价
        7.2 本次研究指标的选择
        7.3 本次研究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中文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附录2. 英文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附录3. JADAD量表评分标准
个人简历

(9)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对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随访前后透析充分性比较
    2.2 两组随访前后血钙、血磷及贫血等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2.4两组患者对随访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10)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瘀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硫酸吲哚酚与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二、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1.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参乌黄雪汤治疗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基础研究
    一、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小鼠药效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二、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三、参乌黄雪汤的物质基础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J]. 《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08)
  • [2]腹透和血透对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微炎症及痛风发作的影响[D]. 邱紫菡.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3]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J].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20)
  • [4]健脾益气法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血红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D]. 王梦颖.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NLR、PLR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 黄玉红.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
  • [6]益生菌制剂对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D]. 章宇.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7]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D]. 徐致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D]. 宋子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对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的效果[J]. 陈海燕.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04)
  • [10]参乌黄雪汤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瘀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顾鸣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