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陈洁[1](2021)在《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以发展学生计算思维为导向的编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计算思维也逐渐被确立为继阅读、写作和算术等能力之后的第四种能力,是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并掌握的一种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世界各国也纷纷制定了儿童编程教育相关的政策与措施。然而,虽然有一系列的编程教育相关文件政策,我国编程教育却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建设、教材研发等都还存在资源的短缺,特别是针对实体编程开展的相关课程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以计算思维培养为目标,设计开发小学生实体编程课程并进行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编程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载体,其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三个主要的研究问题展开:一是“计算思维”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评估方式有哪些?二是对于适合小学生学习且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实体编程课程,应该如何设计与开发?三是所开发的课程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是否能够促进学习者计算思维的发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计算思维及编程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计算思维的教学形式及教学策略、计算思维的评估方法以及小学阶段的计算思维特点、小学阶段的编程教育课程的特点,作为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针对目前实体编程的课程及实证研究匮乏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计算思维的五要素——算法思维、分解、抽象、概括、评估,对小学实体编程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资源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构建了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培养框架,并设计开发了小学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初阶课程。最后通过实验研究法将所设计开发的课程运用于实践教学中,验证课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估,获取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反馈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及对课程开发与授课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为学校及研究人员提供实体编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路及指导策略。
李慧[2](2021)在《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各学段之间应相互衔接。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其教材中所包含的“物质领域”方面的知识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启蒙,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中物理课程分设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人们很容易忽略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导致对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研究的不足,致使学校、教师忽略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存在无专职教师、被其他科目占用等问题,处理好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上下衔接,有助于学生物理前概念的形成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社会加强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和物理课程的教学实施。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读,了解我国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衔接现状。以认知发展理论、迁移理论、最近发展区等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分析和访谈实际情况,从重视科学、预见物理,关注教师、提升素养,把握整体、发挥联动,打下基础、正确迁移四方面提出小学科学向上衔接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策略;从追溯科学、促进衔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兴趣、促进顺延,研读教材、深度挖掘四方面提出初中物理向下衔接小学科学课程的策略。以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第二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第二章“声音产生与传播”为例,从小学科学教师和初中物理教师两个角色出发,在两阶段衔接实施策略的指导下,编写教学案例设计,并加以实践。
凌镜[3](2021)在《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简称CT)是一种普适的、独特的、应用计算机领域核心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的产生与发展紧密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并获得了愈发广泛的关注。任何一项思维技能的培养都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应该渗透于学习生涯的始终。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思维的研究也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不断发展,其研究层次也由高等教育阶段向基础教育阶段不断延伸,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在国内基础教育阶段,计算思维的培养途径以编程教学为主,融合载体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鲜有研究聚焦于如何以不插电(Unplugged)的方式开展计算思维跨学科教学。反观国外K-12教育阶段,有关计算思维的教育教学研究已经广泛涉猎各学科领域,不再局限于计算机科学这一单一学科。鉴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不插电的方式将计算思维引入到小学高年级常规数学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首先通过查阅并整理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计算思维及其构成要素的概念、思想起源、研究现状等,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正确把握计算思维的相关内容,为后期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做准备。其次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当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对计算思维的认识,探究计算思维与现有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挖掘计算思维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内容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教师对于将计算思维引入数学教学的态度,为后续论述将计算思维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接着基于Google ECT课程设计案例的分析,构建出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框架,并结合前期文献阅读积累,提炼出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与策略。最后以人教版六下课程内容《圆柱的体积》为例,运用构建出来的框架、原则与策略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活动案例。本文结合常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一研究背景,从计算思维核心概念中选取抽象、分解、模式识别、数据实践、算法思维、概括这六项技能要素作为研究对象。经研究,本文构建出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框架,将教学活动按照实施阶段分为热身活动阶段、模式识别阶段、方案构思阶段、算法设计阶段和活动总结阶段。在教学设计原则方面,教学目标设计应注重应用性,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设计应具有选择性,充分挖掘计算思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点;教学设计成果应体现完整性,避免因计算思维构成要素的嵌入而割裂了原有教学内容的逻辑连贯性。教学设计策略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制定策略、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教学过程实施策略、学习评价设计策略。最后,本文应用上述活动框架、设计原则和策略,以人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为例,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三方面呈现如何将计算思维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王谦[4](2021)在《国际学校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N国际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幼小衔接是幼儿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虽然我国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幼小衔接是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教师工作实践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N国际学校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符合N国际学校发展的要求,也可以为其他国际学校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对问题的缘起进行了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介绍。接下来阐述了国内外的“幼小衔接”的现状,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本文选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对N国际学校的幼小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哈克的幼小衔接断层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师生关系、学习方式、行为规范、人际互动、预期水平和学习环境这六个维度对N国际学校的幼小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所得到的调查数据以及访谈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索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研究中从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幼儿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N国际学校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为社会层面缺乏引导、学校层面政策支持不足、教师幼小衔接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校家庭的特殊性以及幼儿的准备不充分等。研究者对本研究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行了归因,并在最后,对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幼儿都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和建议。
王玥[5](2021)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字母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解读,探讨了教师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小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字母,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壁垒,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改变原有的图式或重建新的图式,来适应字母的学习,最后达到熟练掌握26个字母的效果。
李微微,何颖[6](2021)在《“隐形的导师”——认知发展理论下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学前教育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对当今幼教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基于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探讨该理论下的幼教理念和教育模式如何介入到建筑设计实践中去。从环境氛围、空间组织、界面设计3个方面,探讨幼儿园空间环境的营造策略。
白倩[7](2021)在《发生建构论视野中的学习理论研究 ——从知识观到教学观的演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般认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皮亚杰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发生建构论(发生认识论)的相关研究中,然而,经考察发现,目前学界偏向将皮亚杰的发生建构论解读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很少有学者能准确把握其中继承自康德先验范畴的“两个范畴说”(逻辑数学范畴和物理范畴)内涵及其背后的形而上思想。皮亚杰是在认识到康德先验范畴思想的价值和局限性的基础上走向其认识论哲学观的,其思考利器正是发生学思想。由于心理学界忽视了皮亚杰对康德的继承和超越、忽视了发生建构论中的“发生”本质,直接影响了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建设。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了皮亚杰发生建构论中“知识由建构而来”的表层含义,忽视了皮亚杰基于发生学思想所给出的“知识建构是如何在认识主体内部发生的”这一更深层问题的追问。从某种程度来说,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继承了皮亚杰发生建构论思想中的“建构”成分,被心理学家重点关注的“建构”并没有触及发生学思想的内核,虽然“发生”是事实,但既有认识并没有进一步追溯“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是如何在认识主体内部发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拟站在皮亚杰发生建构论的立场重新理解“建构”的内涵,对发生建构论中“两个范畴”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借此阐述知识与思维的内在关系,并尝试深入说明认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结构的发生与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进行梳理和反思,进一步演绎出发生学视野中的学习理论即“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主要内容。皮亚杰的发生建构论是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整个研究的演绎工作都是基于此而展开的,因此,对发生建构论进行溯源并揭示其核心思想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研究认为:在发生建构论中,皮亚杰用两个范畴的运动机制揭示了知识发生的内在过程。将其向心理学和教育学层面演绎,可以进一步得到知识与思维、知识结构与思维结构之间的关系:从知识的发生与建构看,知识与思维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知识从属于思维,思维以知识为基础,两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从知识结构的发生与建构看,知识的发生实际上是因思维发生导致的知识结构的发生,知识结构从属于思维结构,思维的水平决定了知识结构的状态和水平,思维的实现又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显现出与知识结构相关联的水平。以上所得即是本研究从皮亚杰发生建构论及其“两个范畴”说中得到的核心思想,也是学习理论研究部分的起点与基础。在学习理论研究部分,主要以皮亚杰的发生建构论重新审视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提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在本研究的视角下,既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忽视了知识的“发生”,为了与既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区分,将由皮亚杰发生建构思想演绎而来的学习理论称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在反思既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基础上,结合发生建构论的内涵,演绎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核心框架。研究认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的核心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时间性视角中的知识”“建构性视角中的知识”以及“结构性视角中的知识”;学习观是建立在知识观的基础上展开的对“学习是如何发生的”问题的探讨,主要遵循“对学习主体的认识——学习内涵的揭示——关于深度学习的讨论”的思路;对于教学观而言,核心在于“从知识入手的思维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因此,经由知识观和学习观,演绎出教学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以及“发展高阶思维的具体方法”这三个方面。在演绎完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主要内容之后,本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可能应用,一方面,以发生建构论及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得到了一个“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整体框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线教师可以参考该框架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进一步解释在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是如何实现的。
彭彩红[8](2021)在《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德育教学成为学校教学的关键所在,中职学生作为国家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提高中职学生道德认知,提升中职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目前中职学生的道德认知现状如何以及在道德认知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而学术界对中职学生道德认知领域的研究定性不足,中职学生道德认知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在道德认知研究的领域中,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被认为是最为可靠的道德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利用道德理论中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一部分来研究中职学生目前道德认知的现状,探索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存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为学校德育教育找到新的契合点。本文主要运用实证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天津市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认知状况展开调查研究,从中职学生对道德认知知识掌握、道德认知判断立场、道德认知评价方式、道德认知信念确立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总体道德认知总体状况良好,向积极乐观趋势发展,但仍现存一些道德认知方面的问题: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存在一定偏差,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表现不一致,知行不能合一,道德思维评判能力不够理性客观,道德信念不够坚定,道德自律修养水平有待提高等。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职学生自身因素占据主要地位,其次,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家庭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社会和网络负面道德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影响。笔者以学校为立足点,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家校沟通,提高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优化中职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发挥中职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方面展开论述,为提升中职学生道德认知能力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施春梅[9](2020)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的历史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创立、发展、繁荣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累积而成的新问题,使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与迫切性,将教育的根本任务确定为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这一重担主要落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肩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由此足以证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大多数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使命感,能够担当社会赋予的责任。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偏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足轻重;在情感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抵触、甚至厌烦情绪;在信念上不够坚定,意志力薄弱;在行为实践上很难将“知”转化为“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生原有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不够合理、不够完善,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按照大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规律来安排、组织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为选题,拟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除引言外从以下五个部分开展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概述认知结构的本质、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及经典理论。认知结构是个体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其本质是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心理结构,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是思维的秩序,是行为实践的路线图,也是社会文化的积淀。认知结构由知识及其结构、认知风格、认知策略、元认知、思维方式以及需要、情感、意志等要素构成,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建构性、整体性、可激活性等主要特征。认知结构的形成受认知主体的语言、民族心理、成长经历、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人们对认知结构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把握,因而认知结构理论或学说也不尽相同。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认知结构理论,梳理认知结构的经典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借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对于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很有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本质及其结构维度。认知结构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这种先在结构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知识结构、调控结构、动力结构和逻辑结构。二是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即大学生头脑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其意义在于教育者首先要知道学生“有什么”,再决定“给什么”,以及“怎么给”,而不是自己“有什么”就“给什么”。三是认知结构是大学生加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思维工具,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它是确认或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选择框架,是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准则,是解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方法系统。四是认知结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认知,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走向成熟的基石。五是认知结构之认知自觉,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跃迁或迁移。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大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固性等特点,促进思想道德的跃迁或迁移的发生。第三部分,主要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思想资源。从中国儒家理想人格理论、西方哲学的认知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三个侧面加以剖析。孔子的君子人格、孟子的道德人格、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都包含德育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西方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康德的图式说、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建构提供了参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发生的认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知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信息选择,认识的辩证运动揭示了认知结构的变迁,认知结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重要参照之一。第四部分,主要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存问题。这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现存问题及其归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是思想政治课学习累积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实践内化的过程;是在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不断建构和重构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内部构成要素和谐、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其理想目标,对其优化构建既有必要,又具现实的依据和条件。因有时代格局的大变动、社会转型与信息化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完全到位、家庭教育的非生态,加之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现实版”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存有缺乏立体感、相对封闭、思维僵化、缺乏辩证性、缺乏系统性等现存的问题。这是问题要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以及大学生自身层面进行归因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探究新时期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对策思路。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精准供给与有效需求相统一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应遵循的原则。加强知识联结、优化认知结构,培养“元认知”、调控认知结构,攻关薄弱环节、重构认知结构,启用多维表征、构建立体认知结构,是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主要策略。高度重视非理性因素在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中的作用,激发道德需要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培养积极情感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锻造顽强意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从改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等外部环境和优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为主的内部环境的共同打造入手,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营设好的保障环境。
马波[10](2020)在《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实践”,是人与人灵魂的相遇。优质的教学取决于教师在情感支持、课堂组织和教学支持等方面与儿童的互动。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质量师幼互动对儿童诸方面发展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家庭贫困、适应困难等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作用更突出。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在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相关政策的落地,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乡村学前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有学可上”的基础上如何“上好学”既是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人民的期盼,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四川省“一村一幼”项目首先在该区域试点和推行。这些地区的师幼互动质量如何,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升该区域的师幼互动质量等问题亟待探索。研究者在农村视角的指导下,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运用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对社会经济、交通、教育平均处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等水平的L县25个“一村一幼”幼教点的42个班级的67名辅导员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了上述问题的研究。首先,研究者采用CLASS评估系统对67名辅导员的一日活动进行了观察和评估。发现:L县村幼教点的师幼互动质量整体质量不高,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并存的特点。从不平衡性来说,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情感支持得分最高、班级组织次之,教学支持得分最低;不同活动形式中的师幼互动质量得分存在不平衡性,游戏活动和户外集体活动在情感支持和班级组织领域的得分最高;集体教学活动在教学支持领域的得分略高;生活活动的师幼互动质量最低。从差异性来说,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存在低质量型、中低质量型、中等质量型和中高质量型四个剖面,以中低质量型为主,但仍存在一定比例有质量的师幼互动。不同结构质量的村幼教点其师幼互动质量差异显着。总体而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优势与挑战并存,如何发掘其师幼互动质量的优势,带动其弱势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其次,研究者采用田野考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影响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在外系统层面,一村一幼”政策对“一村一幼”过渡性、临时性的导向使得村幼教点在师资、教师身份待遇、教师培养、幼教点硬件设施设备、幼教点质量监督与管理等各个方面难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对师幼互动质量产生重要而间接的作用。在大系统层面,研究者探讨了辅导员身份、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以及专业发展等职业困境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在中间系统层面,研究者考察了幼教点结构质量和班级结构质量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如研究发现村幼教点的屋舍拥挤与师幼互动质量有关,生活设施设备对班级组织质量、辅导员对儿童的关注程度等有显着性影响。班级是否有一定活动材料对师幼互动质量有显着性的影响,班级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班级规模过大时,师幼互动质量更低。在小系统层面研究者考察了辅导员的专业特质和个人特质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从专业特质来说,对于绝大多数非学前教育的辅导员而言,“学艺旁观”的“见习”对她们的教育观念、行为,师幼互动行为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尽管辅导员学历和专业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不显着,但并不意味着学历和专业不重要,学前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其情感支持和班级组织质量更高;辅导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不足及师幼互动培训的缺失使得她们缺乏有效互动的策略,也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质量。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显着,本专业毕业后有其他学前(早期)教育机构工作经历的辅导员和小学转岗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辅导员对教育的认识和儿童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她们的教育行为、与儿童互动的行为以及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对师幼互动质量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影响着辅导员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外倾型的辅导员面对困境更加积极乐观,对儿童也更加热情,尽责型的辅导员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总能够尽职尽责。第三,研究者在充分分析辅导员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和辅导员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村幼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方案》,并展开了一学期的准教育实验。通过两次前测和一次后测以及辅导员问卷发现,本次学习活动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有显着作用,其中班级组织领域提升最多、情感支持次之,教学支持提升最少。这说明村幼教点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存在难易程度的差异,教学支持最难提升。不同活动类型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也不同:集体教学活动的师幼互动质量得分提升最多,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次之,户外集体活动最少。不同专业背景、出勤次数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提升无显着性差异,但学历越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出勤次数更多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提升更多。此外,辅导员在自我评价中认为除了师幼互动能力的提升外,还在教育理念、持续学习、专业信心方面有所收获,对本次学习满意度较高。最后,研究者对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进行了总的讨论,尽管民族地区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不高,但在其区域内部,发现其师幼互动质量的多元实践样态,并借助其优势以本区域力量为主,支持村幼自助、自主发展。同时也应看到,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师幼互动学习项目,而是需要整个生态系统中各方的合力,才能更好的实现其质量发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二、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人工智能理念下编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
(二)计算思维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
(三)我国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编程教育课程资源匮乏 |
二、研究综述 |
(一)计算思维研究综述 |
(二)编程教育研究综述 |
(三)综述小结 |
三、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计算思维 |
(二)编程教育 |
(三)实体编程/有形编程 |
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二)建造主义学习观 |
(三)“创中学”理念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计算思维的教学、评估及课程特点 |
一、计算思维教学形式、模式及策略 |
(一)计算思维教学形式 |
(二)计算思维教学模式 |
(三)计算思维教学策略 |
二、计算思维评估方法 |
(一)量表评估 |
(二)题测评估 |
(三)作品分析评估 |
(四)访谈式评估 |
(五)评估方法小结 |
三、基于计算思维发展的小学编程课程特点 |
(一)小学阶段“计算思维”的特点 |
(二)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者的特点 |
(三)小学阶段编程课程的特点 |
第四章 小学计算思维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 |
一、教学前期分析 |
(一)教具分析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
(一)总体目标 |
(二)具体目标 |
三、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
(一)教学活动进程设计 |
(二)教学方法选择 |
四、课程教学资源设计 |
(一)教学课件设计 |
(二)教学参考手册设计 |
(三)课程操作单/任务单设计 |
五、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
(一)形成性评价 |
(二)总结性评价 |
(三)本研究中的评价方案 |
六、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培养框架 |
(一)教学理念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学过程 |
(四)教学策略 |
第五章 课程案例的实施与评价 |
一、前期分析与准备 |
(一)学校背景与教学现状 |
(二)教学对象选择 |
(三)教学资源准备 |
二、教学实施概况 |
(一)教学整体实施概况 |
(二)教学前测 |
(三)课程教学大纲 |
(四)教学设计案例详述 |
三、教学效果评价 |
(一)访谈交流 |
(二)观察表现 |
(三)课堂练习/测验 |
(四)课后满意度调查问卷 |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结 |
四、教学反思 |
(一)教学工具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
(二)课程设计及教学用语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
(三)课程设计要遵循层层递进、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思路 |
(四)各课程环节时长分配要有合理性,现场控制要注意 |
(五)教师要给予观察并提供适时指导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主要工作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计算思维小练习 |
附录2:教师访谈 |
附录3:学生访谈 |
附录4:教学参考手册 |
附录5:教学课件PPT |
附录6:学生操作单 |
(2)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 |
二、有助于促进科学课程与物理课程教学的衔接 |
三、有助于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对比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学生年龄划分对比 |
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
第二节 迁移理论 |
一、迁移的经典理论 |
二、正迁移和负迁移 |
第三节 最近发展区 |
第四节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 |
一、课程性质的对比分析 |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对比分析 |
三、课程目标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教材的对比分析 |
一、教材版面设计的比较研究 |
二、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与一线教师访谈 |
第二节 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访谈 |
第三节 访谈结果分析 |
一、针对一线教师访谈结论 |
二、针对初二学生访谈结论 |
第五章 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学向上衔接初中物理课程的策略 |
一、重视科学,预见物理 |
二、关注教师,提升素养 |
三、把握整体,发挥联动 |
四、打下基础,正确迁移 |
第二节 初中物理教学向下衔接小学科学课程的策略 |
一、追溯科学,促进衔接 |
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
三、激发兴趣,促进顺延 |
四、研读教材,深度挖掘 |
第六章 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教学案例设计 |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设计 |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师角色 |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师角色 |
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初中物理教师角色 |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分析 |
一、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实施的向上衔接 |
二、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实施的向下衔接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2 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访谈提纲(学生) |
致谢 |
(3)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期刊论文检索情况 |
1.2.2 计算思维的思想起源 |
1.2.3 计算思维的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
1.2.4 综合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过程 |
第2 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计算思维的内涵 |
2.1.2 计算思维的构成要素 |
2.2 面向计算思维的教学活动设计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力理论 |
第3 章 计算思维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研究 |
3.1 教师访谈设计 |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3.2.1 教师普遍将计算思维等同于数学计算 |
3.2.2 教师认为计算思维要素与《课程标准》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 |
3.2.3 教师认为计算思维技能要素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已有渗透 |
3.2.4 教师认为正确把握计算思维相关概念以及采取学生可接受的引入方式很关键 |
3.3 计算思维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3.3.1 计算思维与《课程标准》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 |
3.3.2 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符合计算思维的培养要求 |
3.3.3 跨学科融合教学契合当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 |
第4 章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
4.1 谷歌ECT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
4.1.1 案例一:《圆的面积》(图形与几何) |
4.1.2 案例二:《分数加法与公分母》(数与代数) |
4.1.3 案例设计特点的综合分析 |
4.2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
4.2.1 设计目标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 |
4.2.2 设计过程充分挖掘计算思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
4.2.3 设计结果应体现教学内容原有的逻辑连贯性 |
4.3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框架 |
4.3.1 热身活动阶段: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
4.3.2 模式识别阶段:组织数据,探究规律 |
4.3.3 方案构思阶段:头脑风暴,确定方案 |
4.3.4 算法设计阶段:设计算法,迁移运用 |
4.3.5 活动总结阶段:交流汇报,评价反思 |
4.4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
4.4.1 教学目标制定策略 |
4.4.2 学习方法选择策略 |
4.4.3 教学过程实施策略 |
4.4.4 学习评价设计策略 |
第5 章 面向计算思维的《圆柱的体积》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
5.1 《圆柱的体积》教学活动设计的前期分析 |
5.1.1 案例设计背景 |
5.1.2 学习对象分析 |
5.1.3 学习内容分析 |
5.2 面向计算思维的《圆柱的体积》教学活动设计 |
5.2.1 教学目标设计 |
5.2.2 教学过程设计 |
第6 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计算思维讲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际学校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N国际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 教育发展的要求 |
(二) 幼儿心理发展的要求 |
(三) 教师工作实践的要求 |
(四) 国际学校发展的要求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对象 |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国际学校的定义 |
(二) 幼小衔接的定义 |
二、相关理论 |
(一) 哈克幼小衔接断层理论 |
(二) 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三)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第二章 N国际学校幼小衔接问卷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 调查问卷的维度介绍 |
(二)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三) 幼儿(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四) 家长基本情况分析 |
(五) 师生关系方面 |
(六) 学习方式方面 |
(七) 行为规范方面 |
(八) 人际互动方面 |
(九) 预期水平方面 |
(十) 学习环境方面 |
二、问卷调查小结 |
(一) 幼儿幼小衔接的实际适应程度 |
(二) 学生幼小衔接的实际适应程度 |
(三) 幼儿园、小学教师评价对比 |
(四) 幼儿园、小学家长评价对比 |
(五) 整合多方评价对比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一) 学校管理者访谈结果分析 |
(二)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三) 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
四、访谈调查小结 |
五、问卷以及访谈调查总结 |
第三章 N国际学校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归因 |
一、社会层面缺乏引导 |
(一) 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
(二) 社会观念陈旧 |
(三)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二、学校层面政策支持不足 |
(一) 学校政策不完善 |
(二) 缺乏幼小衔接培训 |
(三) 英语课程衔接重视度不足 |
三、教师幼小衔接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
(一) 幼儿教学活动对幼小衔接的践行不足 |
(二)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意识不足 |
(三) 国际学校教师的特殊性 |
四、国际学校家庭的特殊性 |
(一) 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 |
(二) 家庭教育关注点的偏差 |
(三) 预期水平不合理 |
(四) 教育理念不一致 |
五、幼儿准备不充分 |
(一) 缺乏对小学的了解 |
(二) 自我服务能力弱 |
(三)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
(四) 幼儿缺乏主观能动性 |
第四章 N国际学校幼小衔接问题应对对策 |
一、对社会加强引导 |
(一) 完善政策制定 |
(二) 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 |
(三) 提高对幼小衔接的支持力度 |
二、学校政策支持 |
(一) 落实双向衔接 |
(二) 提供幼小衔接教师培训 |
(三) 加强英语课程衔接 |
三、幼小教师共同学习与合作 |
(一) 幼儿教师将能力要求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
(二) 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适当倾斜 |
(三) 成立“幼小教师学习小组” |
四、家庭与园校共育 |
(一) 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家政策 |
(二) 优化教育观念 |
(三) 准备学习环境 |
(四) 调整预期水平 |
五、幼儿充分做好准备 |
(一) 初步了解小学生活并产生兴趣 |
(二) 增强自我服务意识 |
(三) 提高注意力的品质 |
(四) 增强时间管理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N国际学校幼小衔接调查问卷 |
附录2: N国际学校幼小衔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字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1.1 认知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
1.2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具体运算阶段 |
2 字母教学现状 |
2.1 教师对字母不重视 |
2.2 教学方法不得当 |
2.3 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 |
3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字母教学中的应用 |
3.1 教师要有全局观念,重视字母教学 |
3.2 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
3.3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
4 结语 |
(6)“隐形的导师”——认知发展理论下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
1.1 发生认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
1.2 社会文化历史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
1.3 空间环境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隐形导师 |
2 认知发展理论下的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诉求 |
3 促进认知发展的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3.1 情境化、一体化——文化渗透的环境氛围 |
3.2 多元化、可变性——开放融合的空间组织 |
3.3 朴素、留白——感官引导的界面设计 |
4 结语 |
(7)发生建构论视野中的学习理论研究 ——从知识观到教学观的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学界未能准确把握发生认识论的完整内涵 |
一、现实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谈“建构”,忽视了“发生” |
二、追根溯源:皮亚杰基于发生学思想所得的成就未被彰显价值 |
三、理论完善:融入发生学思想本质的“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一般哲学对部门科学的关照 |
一、哲学层面:对皮亚杰发生建构哲学思想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
二、心理学层面:对知识、思维和学习理论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
三、教育学层面: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启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密切相关 |
二、其他概念:与研究价值紧密相关 |
第四节 研究现状梳理 |
一、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框架拟定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发生建构论溯源:从“先验建构”到“发生建构” |
第一节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知识源于何处? |
一、经验论:知识源于“感觉经验” |
二、唯理论:知识源于“天赋观念” |
第二节 康德先验建构论:知识是感性经验与知性范畴的结合 |
一、康德的先验知性范畴 |
二、知识发生的具体过程 |
第三节 皮亚杰发生建构论:知识的发生是两个范畴的相互作用 |
一、皮亚杰引入发生学思想对“先验范畴”的改造 |
二、去除康德先验范畴之“时间在先”,保留“逻辑在先” |
三、用两个范畴的内在运动机制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个范畴说”的演绎:知识与思维关系的论证 |
第一节 “两个范畴说”的本质及其发生与发展 |
一、范畴的本质:为人类提供认识的“样式规定性” |
二、范畴的发生:以动作为起点 |
三、范畴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
第二节 从范畴运动演绎知识与思维的关系 |
一、知识与思维具有内在一致性 |
二、知识结构与思维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知识观演绎 |
第一节 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知识观审视 |
一、大多关注知识的“建构”,较少关注知识的“发生” |
二、较少关注学习者“知识建构”与“思维发生”之间的关系 |
三、未能清楚认识“个体知识”与“社会共同知识”间的关系 |
四、对既有知识观的评析 |
第二节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
一、时间性视角中的知识 |
二、建构性视角中的知识 |
三、结构性视角中的知识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演绎 |
第一节 既有的研究中关于“学习”的内涵审视 |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本质在于“行为改变” |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
三、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认知图式”的建构过程 |
四、对既有的研究中“学习”概念内涵的评析 |
第二节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
一、对学习主体的认识 |
二、学习内涵的揭示 |
三、关于深度学习的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演绎 |
第一节 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教学观审视 |
一、教学目标设计与发生学思想相悖 |
二、以操作性的教学方法的描述为主 |
三、对既有教学观的评析 |
第二节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 |
一、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从知识开始 |
二、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以“代入”的态度寻找认知冲突 |
三、发展高阶思维的具体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整体框架 |
第二节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
一、学习者分析部分 |
二、教学目标分析部分 |
三、教学过程设计部分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以“发生”的视角重新理解“建构” |
二、以“发生建构”思想重新理解学习理论 |
三、新的学习理论“三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学术观点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理论深化:深入挖掘发生建构论的更多价值 |
二、实践探索:用新的“三观”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参考模板样例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认知 |
1.5.3 道德认知 |
1.6 研究综述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6.3 研究述评 |
1.6.4 理论基础 |
第2章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
2.1 问卷设计 |
2.2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总体现状分析 |
2.3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2.3.1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问卷信度检验 |
2.3.2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问卷效度检验 |
2.4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状调查结果 |
2.4.1 道德认知知识掌握 |
2.4.2 道德认知判断立场 |
2.4.3 道德认知评价方式 |
2.4.4 道德认知信念确立 |
2.5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差异分析 |
2.5.1 性别差异 |
2.5.2 居住地差异 |
2.5.3 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 |
2.5.4 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 |
2.6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分析 |
2.6.1 总体道德认知发展呈良好趋势 |
2.6.2 个体道德认知信念追求存在差异 |
第3章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存问题分析 |
3.1 对道德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比较全面 |
3.2 运用道德认知判断道德现象的能力较弱 |
3.3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呈现言行不一迹象 |
3.4 道德认知信念和道德修养意识较为薄弱 |
第4章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中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因素的影响 |
4.1.1 自我认同感和学习能动性不强 |
4.1.2 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 |
4.2 学校德育对中职生道德认知思维的培养力度不够 |
4.2.1 德育课程内容实践和理论课程相脱节 |
4.2.2 德育方法缺乏对学生道德认知分析能力的培养 |
4.3 家长素质对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
4.3.1 中职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及自身素养的差异 |
4.3.2 家庭德育方式不当及缺乏有效沟通 |
4.4 社会环境和网络文化中不良内容的影响 |
4.4.1 市场经济下利益观的负面倾向 |
4.4.2 网络不良文化道德环境的冲击 |
第5章 提高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的策略 |
5.1 利用学校德育课程更新德育理念 |
5.1.1 提升中职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性认知 |
5.1.2 提高中职生对道德现象的认知判断能力 |
5.1.3 在实践中培养中职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 |
5.1.4 帮助中职学生完善道德认知信念 |
5.2 通过与家长合作延伸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
5.2.1 家长要及时更新家庭道德教育理念 |
5.2.2 采用合适的家庭德育方式 |
5.2.3 不断完善家庭德育内容 |
5.3 优化中职学生成长的校外环境 |
5.3.1 学校要与社会协作监督净化社会环境 |
5.3.2 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校外德育活动 |
5.4 提升中职学生道德认知主观能动性 |
5.4.1 在实践课程或活动中提高道德认知体验 |
5.4.2 自觉增强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5.4.3 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
第6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认知结构概述 |
一、认知结构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一)认知结构的内涵 |
(二)认知结构的构成要素 |
二、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
(一)语言 |
(二)民族心理 |
(三)成长经历 |
(四)社会交往 |
三、认知结构的主要特征 |
(一)认知结构具有稳定性 |
(二)认知结构具有开放性 |
(三)认知结构具有建构性 |
(四)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 |
(五)认知结构具有可激活性 |
四、认知结构的经典理论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本质及其结构维度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知识结构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调控结构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动力结构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逻辑结构 |
二、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
(一)何为逻辑起点 |
(二)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
三、认知结构是大学生加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思维工具 |
(一)认知结构是大学生确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选择框架 |
(二)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规范准则 |
(三)认知结构是大学生解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方法系统 |
四、认知结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认知 |
(一)自我认知 |
(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
(三)认知结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认知的影响 |
(四)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走向成熟的基石 |
五、认知结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迁移与应用 |
(一)学习迁移理论 |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
(三)认知结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迁移与应用的影响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儒家理想人格中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
(一)孔子的君子人格说 |
(二)孟子的道德人格说 |
(三)王阳明的“致良知”说 |
二、西方哲学的认知理论中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
(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
(三)康德的“图式说” |
(四)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理论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 |
(一)认知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信息选择 |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揭示了认知结构的变迁 |
(三)认知结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重要参照之一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存问题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发展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理想目标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现存的问题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缺乏立体感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相对封闭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思维僵化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缺乏辩证性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缺乏系统性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现存问题归因分析 |
(一)从社会层面分析 |
(二)从学校层面分析 |
(三)从家庭层面分析 |
(四)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分析 |
第五章 新时期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对策思路 |
一、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
(一)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 |
(二)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 |
(四)精准供给与有效需求相统一 |
二、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主要策略 |
(一)加强知识联结、优化认知结构 |
(二)培养“元认知”、调控认知结构 |
(三)减少认知失调、完善认知结构 |
(四)攻关薄弱环节、重构认知结构 |
(五)启动多维表征、构建立体认知结构 |
三、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要高度重视非理性因素 |
(一)非理性因素在认知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激发道德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 |
(三)培养积极情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 |
(四)锻造顽强意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 |
四、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 |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 |
2.期刊报纸 |
3.学位论文 |
4.电子文献 |
5.外文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10)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一村一幼”幼教点,其学前教育质量亟待保障 |
二、师幼互动质量是“一村一幼”幼教点质量发展的关键 |
三、“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尚待探索 |
四、研究者的研究困惑与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一村一幼”幼教点的概念界定 |
二、师幼互动的概念梳理 |
三、师幼互动质量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及其质量的已有研究 |
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
二、民族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
三、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及其质量的已有研究 |
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建构与质量探讨的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农村学前教育及其质量研究 |
一、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及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
二、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现状 |
三、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及其培养的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我国师幼互动质量研究回溯 |
一、从师幼互动研究看师幼互动质量 |
二、在幼儿园质量研究中看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专门化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
四、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课堂互动评估系统及师幼互动质量研究综述 |
一、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 |
二、运用CLASS进行师幼互动质量现状探讨的已有研究 |
三、已有研究对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探索 |
四、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五、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视角转换与研究方法论 |
第一节 基于农村视角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
一、城市视角下被异化为“问题学前教育”的农村学前教育 |
二、本研究的基本主张与研究立场: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应立足农村视角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思路 |
二、研究方法论 |
三、混合研究范式在本研究的运用 |
四、研究伦理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研究设计一: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现状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程序 |
研究设计二:影响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考察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及伦理 |
研究设计三:探寻提升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
三、研究过程及伦理 |
第二部分 |
第五章 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现状研究 |
第一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基本现状研究 |
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整体现状考察 |
二、“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整体水平 |
三、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与其他区域师幼互动质量的比较 |
四、总结 |
第二节 L县村幼教点一日活动中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
一、四种活动类型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比较 |
二、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分析 |
三、总结 |
第三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潜在剖面考察 |
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类别检验 |
二、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类型分布 |
三、不同师幼互动质量类型的特点分析 |
四、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在不同师幼互动质量类型的分布 |
五、总结 |
第四节 L县不同结构质量的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差异考察 |
一、硬件设施较好、有一定活动材料的班级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
二、师幼民族构成单一、幼儿混龄跨度小于 3 岁、规模适宜的班级其与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
三、教育工作经历越丰富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
四、总结 |
五、本章总结 |
第六章 L县“一村一幼”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优势与挑战 |
第一节 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质量面临的挑战 |
一、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整体质量不高,教学支持尤低 |
二、一日活动中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面临不同的挑战 |
三、低质量型在村幼教点的占比较高,如何改善这部分质量难度较大 |
四、村幼教点结构质量对师幼互动质量有制约作用 |
五、辅导员专业素养与多元文化素养不足制约师幼互动质量 |
第二节 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具备的优势 |
一、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得分存在不平衡性 |
二、村幼辅导员之间在CLASS的得分存在差异性 |
三、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影响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考察 |
第一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政策管理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本地人”的师资招聘和本区域文化对师幼互动质量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
二、村幼教点辅导员薪资政策制约着师幼互动质量 |
三、行政管理和监督松散对师幼互动质量不利 |
四、乡镇中心小学对村幼教点的业务质量与管理于师幼互动质量不利 |
五、总结 |
第二节 “一村一幼”辅导员职业困境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身份困境:不是教师的教师与师幼互动质量 |
二、工作性质困境:繁琐的工作内容与嘈杂的工作环境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专业文化氛围的困境:孤岛中的辅导员与师幼互动质量 |
四、总结 |
第三节 幼教点结构质量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幼教点硬件设施设备与师幼互动质量 |
二、“一村一幼”班级活动材料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一村一幼”班级规模与师幼互动质量 |
四、班级儿童年龄跨度大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有利弊影响 |
五、总结 |
第四节 “一村一幼”辅导员特质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一村一幼”辅导员专业背景与师幼互动质量 |
二、“一村一幼”辅导员的教育观念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一村一幼”辅导员人格特质与师幼互动质量 |
四、总结 |
五、本章总结 |
第三部分 |
第八章 村幼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第一节 学习内容及序列: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分析 |
一、师幼互动学习内容的总体设计应考虑辅导员的已有知识经验 |
二、班级组织是低水平师幼互动教师向中等水平发展的切入口 |
三、辅导员的教学支持能力发展难度最大 |
四、辅导员的教学实践急需行为管理能力的发展 |
第二节 学习条件与学习方式:村幼教点教师特点分析 |
一、学习条件的保障应考虑乡村教师的多重身份 |
二、学习方式的选择应考虑辅导员的精神生活状态 |
第三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的理论基础 |
一、苏尔曼的教师知识观 |
二、维果茨基社会历史文化理论 |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四、技术协助策略 |
第四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方案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者 |
三、学习内容与途径 |
四、条件保障 |
五、师幼互动学习方案的实施 |
第九章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研究 |
第一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评估 |
一、辅导员师幼互动质量得分前后测总体结果比较 |
二、不同活动类型师幼互动质量的前后测比较 |
三、不同专业特征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
四、不同出勤次数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的变化 |
五、不同视频使用情况的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
六、不同现场反馈次数的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
七、总结 |
第二节 辅导员对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
一、辅导员对掌握师幼互动学习内容的总体评价 |
二、辅导员学习过程中的师幼互动转变 |
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转变 |
四、辅导员学习满意度调查 |
五、辅导员对本次学习项目的建议 |
六、总结 |
第三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
一、学习项目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作用显着 |
二、师幼互动学习效果还表现在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之外 |
三、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
四、师幼互动学习需要对教师有积极的鼓励和及时有效的反馈 |
五、辅导员对本次学习整体满意度较高 |
六、本章总结 |
第十章 村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与教师学习的经验与反思 |
第一节 村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经验与反思 |
一、辅导员具备强烈的师幼互动学习动机 |
二、学习方案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 |
三、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反馈 |
第二节 支持辅导员有效学习的思考 |
一、平等视角下发现、正视、理解辅导员 |
二、“学不能被教,只能被辅助” |
三、辅导员的学习需要情感支持 |
四、总结 |
第四部分 |
第十一章 总的讨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讨论与分析 |
一、“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总体不高 |
二、“一村一幼”情感支持质量存在虚高的可能性 |
三、“一村一幼”班级组织质量总体不高,但最有提升的可能 |
四、“一村一幼”教学支持质量最低且提升难度大 |
五、“一村一幼”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差异较大 |
第二节 提升“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建议 |
一、“一村一幼”教育政策应解决辅导员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
二、“一村一幼”教育政策应支持辅导员的持续专业成长 |
三、区域行政管理应加强以师幼互动质量为主的过程性质量管理 |
四、行政管理应严格控制班额 |
五、加强幼教点基本设施设备和活动材料投放 |
六、加强“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课程和培训体系建设 |
七、教育实践中注重有质师幼互动在各活动类型中的延续和提升 |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为例[D]. 陈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教学研究[D]. 李慧.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 凌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国际学校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N国际学校为例[D]. 王谦.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字母教学研究[J]. 王玥. 科教导刊, 2021(08)
- [6]“隐形的导师”——认知发展理论下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J]. 李微微,何颖. 城市建筑, 2021(07)
- [7]发生建构论视野中的学习理论研究 ——从知识观到教学观的演绎[D]. 白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中职学生道德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D]. 彭彩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6)
- [9]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研究[D]. 施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D]. 马波. 四川师范大学, 2020
标签:学习理论论文; 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文; 皮亚杰理论论文; 幼小衔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