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小麦与玉米间作关键技术

赤峰地区小麦与玉米间作关键技术

一、赤峰地区小麦玉米间作的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雪[1](2021)在《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已经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研究玉米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反馈机制,对玉米种植区域规划和增产稳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同时,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是确定玉米产量差和量化气候资源对玉米生产影响的关键指标。探究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关系,将为合理制定农业发展区域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了定量研究气候变化引起的玉米产量和生产潜力变化,寻求减小玉米产量差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采用一阶差分、共线性检测、皮尔逊相关、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和构建了 1988~2017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主产区内121个站的春-夏玉米产量的统计回归模型;其次,采用一阶差分、共线性检测、皮尔逊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极端降水和温度变化对春、夏玉米的影响;最后,基于光温逐级订正模型,探索了光温驱动下气候资源对春、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论文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解释玉米产量变化方面的表现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尤其是立方项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交叉项。根据气象要素与玉米产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春玉米产量对降水(Pre)、日照时数(Sun)和相对空气湿度(Hum)更敏感,夏玉米产量对Pre和温度更敏感。气象要素对春-夏玉米单产变化的影响程度为:Pre>Hum>Sun>Tmin>Tmax>Tave。湿冷气候和湿热气候对玉米产量都有积极影响,尤其是湿冷气候。但是,干冷气候和干热气候都对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干热气候。气候变化分别解释了春玉米单产变化的5.8~87.6%和夏玉米单产变化的6.6~78.5%,这也是因不同站点而不同的。(2)与其它极端气候类型相比,极端干热气候和极端湿冷气候分别对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大。iID、iHD和CDD对春玉米产量发生变化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6.9%、6.5%和6.5%。夏玉米和CDD、iHD和R10对夏玉米产量发生变化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13.6%、10.5%和8.3%。极端气候事件可以定量解释春玉米(或夏玉米)产量变化的能力为37.6%(或43.8%),这也是因站点而不同的。门限指数和相对指数解释春玉米(或夏玉米)产量变化的能力更强。春玉米产量与极端温度事件的相关性更大(为负相关),尤其是极端高温事件;而夏玉米产量与极端降水事件的相关性更大(为负相关),尤其是极端洪涝事件。(3)1988~2017年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春玉米的辐射(Rs)、日照百分率(α)、高温度日(HDD)、昼夜温差(Dtr)呈减少趋势,而生长度日(GDD)和光度日(PDD)呈增加的趋势。夏玉米的Rs、α、PDD和Dtr呈减少趋势,而GDD和HDD呈增加的趋势。春-夏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Y(Q)呈减少趋势,光温生产潜力Y(T)呈增加的趋势。春玉米的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之间产量差(YGQT)呈增加趋势,而夏玉米的YGQT呈减少趋势;春玉米和夏玉米的总产量差(YGTA)呈减少趋势。春玉米和夏玉米YGQT占YGTA的比重均上升,波动幅度分别为0.55~0.84和0.48~0.96。温度和热量资源对YGQT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5%和31%。因此,温度和热量资源对春玉米YGQT的影响更大。光温资源对春-夏玉米YGTA的影响程度大约为61%,因此未来玉米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4)气候资源直接影响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变化。根据气候资源与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或产量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春-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与各气候资源均呈正相关,尤其是与光照资源的相关程度更大。热量资源对春-夏玉米YGQT的负作用大于与光照资源的积极作用,GDD对春玉米和夏玉米YGQT的负作用最强,r分别为-0.65和-0.81。春玉米和夏玉米总产量差与气候资源均为正相关,且与光照资源的相关性更强。气候资源斜率变化趋势会间接影响玉米Y(T)和产量差的变化趋势。光照资源对春玉米Y(T)、YGQT和YGTA的间接影响更大,尤其是Rs和α。这种间接影响表现在增长步调保持一致,当光照资源变化趋势增快时春玉米Y(T)、YGQT和总产量差趋势也会增快。同理,热量资源对夏玉米Y(T)、YGQT和YGTA的间接影响更大,尤其是GDD和Dtr,影响原理同上。

陈昊[2](2021)在《秸秆还田、种植结构及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秸秆利用方式、种植结构与施肥措施不合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为探究秸秆高效利用方式与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本研究以安徽省宿州市为研究地点,研究区域内设置秸秆还田试验(包括小麦秸秆全量秸秆还田、小麦秸秆半量还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玉米秸秆半量还田、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小麦玉米秸秆不还田配施肥、小麦玉米秸秆不还田不施肥)、常规施肥种植结构试验(包括墨西哥玉米单作、狼尾草单作、玉米单作、狼尾草田菁间作、田菁墨西哥玉米间作、田菁玉米间作)、缓释肥减量施肥种植结构试验(狼尾草单作、墨西哥玉米单作、玉米单作),通过对不同试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适合于淮河流域的增加土壤养分与控制养分流失的秸秆还田方式、种植结构、施肥措施。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秸秆半量还田与不施肥不还田处理相比土壤含水量差异显着;与不施肥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可以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全磷、有机碳含量,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增加养分效果最好;小麦秸秆半量还田降低土壤氨氮、增加土壤硝氮效果最优,与秸秆不还田处理差异显着。(2)牧草种植土壤养分含量与传统麦玉轮作相比差异显着,单作与间作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墨西哥玉米单作硝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为最高;牧草单作酶活与间作达到显着性差异;田菁-狼尾草间作处理作物氮累积量显着高于玉米单作处理;牧草种植地表径流氮磷浓度与传统玉米单作相比差异显着,田菁与墨西哥玉米间作种植可以减少39.68%的径流量。(3)缓释肥减量施肥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效果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显着;狼尾草单作脲酶活性与常规施肥相比提高58.13%,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缓释肥减量施肥有利于作物氮磷累积,墨西哥玉米全氮累积量比常规施肥高49.56%;施用缓释肥减量可以降低氮磷流失总量,植株可以高效利用养分,避免某一时期养分大量丢失。(4)运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可得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是一种更好的还田方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氮磷利用效率,减少氮磷流失和下渗风险;缓释肥减量施肥墨西哥玉米单作通过提高氮磷利用率,增加作物养分累积量,减少氮磷流失。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更有利于土壤养分增加,降低养分流失风险。牧草种植通过增加植株中养分浓度而降低径流氮磷流失量;缓释肥减量对减缓土壤氮磷流失以及增加作物氮磷累积量更有效。

刘洋[3](2020)在《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辽西北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苹果或红薯单作系统为对照,研究果农间作生态系统生长指标变化特征,揭示果农间作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效应,为该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与苹果单作相比,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中苹果树体的株高、茎粗、新枝生长量和产量均降低,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株高>茎粗>新枝生长量>产量;与红薯单作相比,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中红薯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均降低,其影响程度依次为产量>株高>茎粗;距离苹果越远,间作系统对红薯的影响越小;间作系统中苹果对红薯的影响主要分布在2.0m范围内;间作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减小,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性表现为中等变异性或强变异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土壤养分指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水平分布特征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表现为0~100 cm水平距离内偏低,部分指标在0~25 cm水平距离内竞争激烈;各个月份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相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含量存在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表现为负效应,全氮和速效钾表现为正效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钾含量对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产量影响显着;土壤养分按照土层深度和水平距离均可以划分为3类;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养分指标均有显着差异,不同时段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均有显着差异;时段和土层深度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指标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该文论有图17幅,表19个,参考文献138篇。

秦立金[4](2019)在《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瓜枯萎病是由镰孢菌属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实践生产中常采用嫁接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弊端,难以实现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感作用(Allelopathy)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与植物之间,是指植物间(含微生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促进或抑制另一种植物(含微生物)有利或不利的作用。生产实践中,一般通过作物间轮作、间套混作、休闲等不同的栽培模式进行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本试验选择西芹为黄瓜的间作作物,通过二者田间种植试验和实验室实验,测定二者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田间防控效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从土壤生物学特性角度揭示其化感防控机理,旨在明确二者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是否有化感作用?田间化感防控效果如何?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是否有影响?以及上述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如何?为利用植物间化感作用进行土传病害田间防控和连作土壤修复提供有效途径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取样时间,二者间作土壤浸提液培养的菌落直径最小,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差异显着(P<0.05)。且随着土壤取样时间的延后,菌落直径均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丙酮、乙醇和蒸馏水3种不同土壤浸提液培养的菌落直径差异显着(P<0.05),其中,乙醇最小,其次为丙酮和蒸馏水。菌落直径的减小说明二者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显着化感抑制作用,且随取样时间的延长,化感抑制作用逐渐加强。(2)不同土壤取样时间,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的化感效果差异极显着(P<0.01)。且随着土壤取样时间的延后,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的化感效果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其中,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的化感抑制效果达38.11%~74.95%,相对黄瓜单作的化感抑制效果达42.15%~75.90%。(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黄瓜与西芹间作后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生,比黄瓜单作显着降低了 42.81%,相对黄瓜单作的防控效果达61.4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二者间作土壤种植的黄瓜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后,其病情指数显着低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P<0.05),且随着调查日期的延后,病情指数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接种13d后,病情指数趋于稳定。二者间作处理相对于西芹单作的防控效果达57.03%~63.54%,相对于黄瓜单作的防控效果达66.95%~72.15%。(4)二者间作促进了间作作物的生产发育,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间作降低了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增加了黄瓜30节内雌花数;其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含量比黄瓜单作显着增加了 23.98%、18.05%、19.19%和10.86%;间作黄瓜单株重比黄瓜单作显着增加16.25%。(5)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提高了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其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l指数均达到最大值。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二者间作土壤的环境群落物种不同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16S rDNA共检测出45个菌门,其中,变形菌门是明显优势类群,其次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二者间作处理的前5类菌门中土壤细菌群丰度百分比之和最高,为87.33%,其次为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分别为86.44%和85.70%;门分类水平菌群丰度百分比为前10种的细菌中,间作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所占比例最高,达98.63%,比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分别增加1.69%和1.22%。在门分类水平上,间作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比对期望值最大,颜色最深,物种丰富度高,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次之。聚类分析表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土壤细菌种类丰度一致,群落结构相似,聚为一类,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与之不同。(6)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分布,降低了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ITS共检测出5个真菌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为三类主要菌门,其中,二者间作土壤真菌物种最丰富,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5.500%,其次为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所占比例分别为94.23%和93.17%,未分类或未鉴别菌门占5.10%。在门分类水平上,西芹单作比对期望值最大,颜色最深,物种丰富度高,黄瓜单作和黄瓜与西芹间作次之。聚类分析表明,二者间作和黄瓜单作的种类丰度一致,群落结构相似,与西芹单作不同。(7)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生物酶的活性,随着取样时间的延后,各种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其中,脲酶、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总体变化趋势为黄瓜与西芹间作>西芹单作>黄瓜单作,而蛋白酶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西芹单作>黄瓜与西芹间作>黄瓜单作。(8)二者间作黄瓜枯萎病菌化感防控效果与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和作物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相关关系。其病情指数与细菌变形菌门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9,与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呈显着负相关;与光黑壳属、丝孢菌属和枝孢属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0.883和0.866;细菌变形菌门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和0.999;除脲酶、过氧化氢酶外的5项酶活性指标与黄瓜营养生长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0.997;脲酶、过氧化氢酶与黄瓜产量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6~0.988;细菌前5种菌门和真菌前5种菌属与黄瓜营养品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387~0.999、0.626~0.988。

雷海英,王玺,王玉庆,段永红[5](2017)在《苦参复合种植类型比较分析》文中认为采用大田试验,设计玉米与苦参、冬小麦—谷子与苦参以及胡麻与苦参3种间套作类型,分析山西丘陵旱作半干旱区适宜苦参"粮药"间套作的类型。结果表明,玉米/苦参套作类型中苦参产量最高,小麦—谷子/苦参间套作类型的经济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眉县苦参产量最高,赤峰苦参产量最低。研究将为苦参粮药种植模式的筛选、生产奠定基础。

倪东宁[6](2016)在《间作畦沟分灌模式下土壤水盐热迁移特征及灌水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农业开始逐步向技术效益型转化和迈进,因此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已然成为当今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点问题。本研究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玉米间作常规灌溉模式下农田灌溉水浪费严重、土壤盐渍化日益加剧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过低等生产现状,结合垄作沟灌技术,集成了小麦/玉米间作畦沟分灌技术。研究了秋浇后土壤冻融期水盐热迁移特征并系统的评价了翌年春播期土壤水盐热状况对小麦、玉米种植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畦沟分灌技术作物种植的秋浇水量。对比研究了间作常规畦灌和畦沟分灌技术土壤水盐热的传输特征及对作物生长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借助地面灌溉模型SIRMOD模型对不同灌水模式下的土壤入渗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对灌水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了畦沟分灌灌溉技术的灌水效果。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秋浇条件下土壤冻融期土壤水盐热迁移特征及春播期土壤水盐热状况的系统研究得出,1500m3·hm-2的秋浇灌水定额可满足灌区春小麦及玉米开沟覆膜条件下的春播和幼苗的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最大程度上达到了节水的效果。(2)全生育期来看,畦沟分灌模式下玉米除土壤表层0-10cm一直处于积盐状态,下层土壤含盐量在灌溉水的淋洗作用下与畦灌相当,未对玉米的正常生长产生胁迫。沟灌玉米进入灌溉季节后,受土壤表层含盐量影响降低了土壤水势,表层0-60cm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畦灌,有利于玉米的生长。间作共生期内,畦沟分灌小麦表层0-40cm土壤含盐量明显低于常规畦灌,但拔节末期以后同时期0-60cm土壤含水率要显着低于常规畦灌,这也是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3)土壤含水率是影响地温的重要因素,采用畦沟分灌模式后,有效提高了玉米生育前期的耕层土壤温度,加速了玉米的生长进程,同时土壤相对干燥,使得根系得到干旱锻炼发育更发达,为沟灌玉米增产打下了基础。(4)间作作物的根系生长分布影响了作物边行生长效应,同时期沟灌玉米根系水平和垂向分布含量均明显大于畦灌,而小麦生长旺盛期常规畦灌根系含量明显大于畦沟分灌。生育前期,畦灌较沟灌玉米生长受边行效应限制显着,生育后期随气温升高及小麦边行竞争优势的解除,两种灌水方式达到相近水平。畦沟分灌小麦生长进程受边行效应负面影响显着,进入抽穗期后常规畦灌小麦边行优势突出,各生长指标明显高于畦沟分灌。(5)畦沟分灌较常规畦灌显着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节约灌溉用水30%以上,且玉米产量平均提高14%左右,而小麦产量降低7%左右。综合考虑,在灌区农业用水日趋紧张的现状下,建议采用小麦/玉米间作畦沟分灌的灌水模式。(6)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SIRMOD模型对土壤参数进行了估算并且对畦沟分灌灌水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畦沟分灌技术优化了灌溉参数且显着提高了田间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改善和提高了灌水质量。

董宛麟[7](2015)在《中国北方旱作区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预防和减缓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和低温冷害(尤其是春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目前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分别于2009-2014年在北方雨养农业区具有代表性的吉林长春、内蒙古赤峰和武川三个地点开展了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试验研究。试验处理有玉米双垄沟全覆膜MF、半覆膜MHF、不覆膜MNF,单垄沟覆膜种植MSF,垄上种植MR,平作MS,玉米/蚕豆间作2M2B,2行向日葵/2行马铃薯间作2S2P,4行向日葵/4行马铃薯间作4S4P。研究以解决增温、节水和培肥地力为出发点,探索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内光、温、热、水等气候资源和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途径。主要结论如下:(1)沟垄和覆膜种植较平作种植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以双垄沟全覆膜提高的幅度最大。向日葵/马铃薯和玉米/蚕豆间作显着提高了土地生产力。(2)双垄沟覆膜种植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提前使玉米冠层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并维持较长时间。双垄沟种植降低了玉米冠层的消光系数,提高了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其中以双垄沟覆膜种植提高的幅度最大。(3)垄沟覆膜和不覆膜种植均显着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其中以双垄沟全覆膜缩短的幅度最大,其次依次是双垄沟半覆膜和单垄沟覆膜种植。沟垄和地膜覆盖均能提高地温,缩短生育期使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积温显着减少。双垄沟全覆膜较不覆膜玉米根系10cm土壤温度全生育期平均每天提高了2.0℃,尤其在玉米未出苗时,沟垄覆膜种植提高的幅度较大,有利于保证玉米出苗。(4)双垄沟全覆膜和半覆膜玉米0-60cm土层最大耗水时期比双垄沟不覆膜和平作提前了10d左右。由于减少了土壤蒸发等,双垄沟全覆膜玉米0-60cm土层总耗水量显着下降。双垄沟全覆膜处理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其次是双垄沟半覆膜和单垄沟覆膜种植。向日葵/马铃薯间作提高了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对系统的氮利用效率没有影响。在间作系统中,高杆作物占显着优势,处于水分和氮素吸收和利用的优势地位,矮杆作物处于劣势地位。本研究结果为北方旱作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昕升[8](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车升国[9](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冯晓敏[10](2015)在《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生理生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维持土壤氮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豆禾互作产量优势、地上部互作优势和病虫草害防治效果等方面工作。但从地上部与地下部同时探讨豆科禾本科间作优势,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研究以燕麦‖大豆、燕麦‖‖绿豆为研究对象,利用根系分隔、同位素稀释以及Q-PCR(实时荧光定量)等方法,研究豆禾间作系统地上部与地下部对系统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理,为构建合理的禾豆间作系统提供依据。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燕麦‖大豆、燕麦‖绿豆间作都具有产量优势,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LER)分别是1.36~1.43和1.24~1.4,土地利用率分别达136%~143%和124%~140%。间作燕麦的收获指数高于单作,且与绿豆间作燕麦的干物质积累转化能力较强;2、燕麦‖大豆、燕麦‖绿豆间作对豆科固氮作用的研究表明,间作显着提高了大豆成熟期的固氮效率,降低了绿豆的固氮效率。同时提高了大豆和绿豆开花结荚期的固氮酶活性;3、在燕麦‖大豆系统中,燕麦与大豆互惠互利,未相互抑制。在燕麦‖绿豆系统中,燕麦始终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绿豆处于竞争弱势地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燕麦绿豆体系中以竞争作用为主,在燕麦大豆体系中以促进作用为主;4、与燕麦单作相比,燕麦与豆科间作显着提高了燕麦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而豆科作物与燕麦间作后,大豆相对叶绿素含量提高1.6%-32.6%,但降低了绿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在收获期,间作降低了绿豆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无显着差异(P>0.05);5、对不同间作系统地下部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表明,间作影响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提高了燕麦的根系活力。与豆科间作能提高燕麦根际土壤nifH基因拷贝数,整个生育时期,与绿豆间作的燕麦根际土壤nifH库的拷贝数高于同大豆间作的燕麦根际土壤nifH库的拷贝数。随生育期推进,燕麦根际活力一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6、燕麦‖大豆系统中,地上部因素对系统籽粒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大于地下部,其中地上部贡献占89.41%、80%,地下部贡献占10.59%、20%;在燕麦‖绿豆系统中,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系统籽粒产量的相对贡献表现为地下部大于地上部,地下部贡献占63.55%、64.1%,地上部贡献占36.45%和35.9%;7、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种间相作用研究表明,不分隔处理的大豆和绿豆的根瘤数、根瘤重显着高于完全分隔处理的根瘤数及根瘤重(P<0.05),表明种间根系相互作用促进了豆科作物结瘤。研究同时发现,在燕麦方面,完全分隔处理的氮素含量低于不分隔处理,间作提高了燕麦各器官氮素含量;另一方面,在豆科方面,间作降低了豆科作物茎和豆的氮素含量,同时不分隔处理的叶的氮素含量高于分隔处理的叶的氮素含量

二、赤峰地区小麦玉米间作的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赤峰地区小麦玉米间作的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2 极端气候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1.3 气象要素和产量的森斜率和变异系数
        2.1.4 玉米产量与相关气象要素之间的回归模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气象要素和产量时间变化特征
        2.2.2 气象要素和产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2.2.3 产量和相关气象要素的最佳回归模型
    2.3 讨论
        2.3.1 比较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3.2 评估最佳回归模型的适用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极端气候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趋势检验
        3.1.3 玉米产量与极端气候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极端气候指数时间分布特征
        3.2.2 极端气候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3.2.3 玉米产量与极端气候指数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极端温度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3.2 极端降水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气候资源统计量的估算
        4.1.2 计算光温生产潜力统计量
        4.1.3 计算产量差与增产空间统计量
        4.1.4 计算气候资源、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森斜率
        4.1.5 气候资源与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线性关系
        4.1.6 气候资源与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相关关系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候资源、生产潜力、产量差趋势分析
        4.2.2 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
        4.2.3 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4.2.4 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之间产量差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4.2.5 总产量差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4.2.6 春玉米和夏玉米温度限制率和增产空间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应对策略
    5.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玉米生育期内地理信息和平均气象要素统计
附录B 玉米生育期内极端气候指数共线性检测
致谢
个人简历

(2)秸秆还田、种植结构及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业面源污染定义与危害
    1.2 氮磷流失现状
        1.2.1 氮素流失形式
        1.2.2 磷素流失形式
    1.3 非传统耕作模式减缓氮磷流失
        1.3.1 传统耕作模式与非传统耕作模式
        1.3.2 不同秸秆还田的影响
        1.3.3 不同种植结构的影响
        1.3.4 不同肥料配施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磷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2.2.2 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2.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2.2.4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植结构对土壤氮磷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
        3.2.1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2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作物的影响
        3.3.1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作物养分的影响
        3.3.3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作物氮磷积累量的影响
    3.4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3.4.1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
        3.4.2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径流养分的影响
        3.4.3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氮磷流失量的影响
    3.5 讨论
        3.5.1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土壤理化的影响
        3.5.2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作物的影响
        3.5.3 常规施肥不同种植结构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缓释肥减量对土壤氮磷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4.2 缓释肥减量对土壤的影响
        4.2.1 缓释肥减量对土壤理化的影响
        4.2.2 缓释肥减量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4.3 缓释肥减量对作物的影响
        4.3.1 缓释肥减量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4.3.2 缓释肥减量对作物氮磷的影响
        4.3.3 缓释肥减量对作物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4.4 缓释肥减量对径流氮磷的影响
        4.4.1 缓释肥减量对径流氮磷浓度的影响
        4.4.2 缓释肥减量对氮磷养分流失总量的影响
    4.5 讨论
        4.5.1 缓释肥减量对土壤氮磷的影响
        4.5.2 缓释肥减量对作物氮磷的影响
        4.5.3 缓释肥减量对径流氮磷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牧草种植及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磷影响综合评价
    5.1 不同秸秆还田养分综合评价
    5.2 不同种植结构不同施肥土壤综合评价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3)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3 间作系统植物生长特征及土地利用效率
    3.1 间作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3.2 间作对红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3 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4 间作系统土康养分分布季节动态特征及养分效应
    4.1 土壤有机质含量
    4.2 土壤全氧含量
    4.3 土壤全磷含量
    4.4 土壤全钾含量
    4.5 土壤碱解氮含量
    4.6 土壤有效磷含量
    4.7 土壤速效钾含量
    4.8 土壤养分效应分析
    4.9 讨论
    4.10 小结
5 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影响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
    5.1 产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5.2 双因素方差分析
    5.3 聚类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土传病害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土传病害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1.1.2 土传病害主要防治方法
    1.2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1.2.1 黄瓜枯萎病及其症状
        1.2.2 黄瓜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动态
    1.3 植物化感作用
        1.3.1 植物化感物质释放途径
        1.3.2 化感作用防控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1.4 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动态
        1.4.1 土壤酶概况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动态
    1.5 蔬菜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病害防控的研究动态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2.1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试验设计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讨论
    2.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间作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试验设计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讨论
3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土壤生物学机理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2.1 土样采集及处理方法
        3.2.2 测定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
        3.3.2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真菌多样性
        3.3.3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土壤酶活性变化
        3.3.4 讨论
4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FOC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4.1 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分析
        4.1.1 与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
        4.1.2 与土壤细菌前5种主要菌门相关分析
        4.1.3 与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
        4.1.4 与土壤真菌前5种主要菌属相关分析
        4.1.5 与土壤酶活性相关分析
    4.2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间相关分析
        4.2.1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4.2.2 土壤酶活性与细菌前5种菌门相关分析
        4.2.3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4.2.4 土壤酶活性与真菌属水平前5种真菌相关分析
    4.3 黄瓜生长发育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4.3.1 黄瓜营养生长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4.3.2 黄瓜营养品质与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
        4.3.3 黄瓜产量与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
    4.4 讨论与结论
        4.4.1 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分析
        4.4.2 不同处理土壤生物学指标间相关分析
        4.4.3 化感作用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4.4 土壤生物学特性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 结论
    5.1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5.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3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机理研究
    5.4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苦参复合种植类型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苦参产量比较
    2.2 不同品种苦参产量比较
    2.3 不同套作类型对苦参经济效益的影响
    2.4 不同间作类型对苦参生态效益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6)间作畦沟分灌模式下土壤水盐热迁移特征及灌水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冻融期土壤水盐热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1.2.2 作物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1.2.3 作物垄作沟灌研究进展
        1.2.4 地膜覆盖后土壤水热效应研究进展
        1.2.5 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1.2.6 土壤入渗参数的推求
        1.2.7 土壤及灌溉参数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1.3 论文研究目标
    1.4 论文研究内容
        1.4.1 秋浇后冻融期土壤水盐热迁移分配规律
        1.4.2 冻融循环后土壤水盐热状况对翌年春播期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1.4.3 不同灌水模式对作物生育期土壤水盐热变化特征研究
        1.4.4 不同灌水模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4.5 基于SIRMOD模型模拟评价畦沟分灌灌水效果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秋浇后土壤冻融试验设计
        2.2.2 作物生育期田间试验设计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2.3.1 冻融期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3.2 作物生育期测定项目与方法
        2.3.3 数据处理
3 秋浇后冻融期土壤水盐热迁移规律及对翌年春播期土壤环境的影响
    3.1 冻融期试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3.2 冻融期土壤水盐热变化规律
        3.2.1 冻融期土壤温度变化
        3.2.2 冻融期土壤含水率变化
        3.2.3 冻融期土壤含盐量变化
    3.3 翌年春播期土壤水盐热状况
        3.3.1 秋浇对春播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3.3.2 秋浇对春播期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3.3 秋浇对春播期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3.4 小结
4 作物间作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水盐热迁移特征
    4.1 作物生育期降雨量及地下水位变化
    4.2 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
        4.2.1 玉米垄中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
        4.2.2 小麦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
        4.2.3 讨论
    4.3 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盐分随时间变化
        4.3.1 玉米垄中土壤盐分随时间变化
        4.3.2 小麦土壤盐分随时间变化
        4.3.3 讨论
    4.4 全生育期不同灌水模式下各土层土壤水盐时空变化特征
        4.4.1 各处理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特征
        4.4.2 各处理土壤含盐量时空变化特征
        4.4.3 讨论
    4.5 各处理作物全生育期土壤垂向剖面内盐分动态平衡分析
        4.5.1 各处理作物全生育期土壤储盐量及变化率
        4.5.2 小麦、玉米典型生育期土壤储盐量变化
        4.5.3 不同灌水模式下各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盐分通量
        4.5.4 讨论
    4.6 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温度变化
        4.6.1 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
        4.6.2 生育期地温变化规律
        4.6.3 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变幅及变异性研究
        4.6.4 讨论
    4.7 畦沟分灌灌水沟断面水盐热迁移特征
        4.7.1 灌水沟断面土壤水分运移规律
        4.7.2 灌水沟断面土壤盐分运移规律
        4.7.3 灌水沟断面土壤温度变化
        4.7.4 灌水沟断面土壤水热效应研究
        4.7.5 讨论
    4.8 小结
5 不同灌水模式对作物生产性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对株高的影响
        5.1.1 对间作小麦、玉米株高的影响
    5.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2.1 对间作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2.2 对间作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3 对间作边行作物株高、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4 对间作作物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5.4.1 对间作作物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5.4.2 对间作作物根系水平分布的影响
    5.5 对间作作物产量的影响
    5.6 对间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7 小结
6 畦沟分灌灌水效果评价
    6.1 基于SIRMOD模型的土壤入渗参数估算
        6.1.1 水流推进过程
        6.1.2 土壤入渗参数估算结果
    6.2 灌水质量模拟
        6.2.1 灌水质量评价指标
        6.2.2 田面坡度和土壤糙率的确定
        6.2.3 SIRMOD模型灌溉模拟原理
        6.2.4 模拟计算灌水质量指标评价
    6.3 灌水沟微地形及断面形状变异性对沟灌灌水质量的影响
        6.3.1 评价分析方法
        6.3.2 沟底微地形变异特征
        6.3.3 沟断面形状变异特征
        6.3.4 沟底微地形变异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6.3.5 沟断面形状变异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6.3.6 各影响因素变异对灌水质量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秋浇后土壤冻融试验
        7.1.2 作物生育期土壤水盐热变化规律
        7.1.3 不同灌水模式对作物生产性状的影响
        7.1.4 畦沟分灌模式灌水效果评价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中国北方旱作区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热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1.2.2 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措施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象信息
        2.1.2 土壤信息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2.2.3 观测与测定项目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产量
        3.3.2 穗数
        3.3.3 穗粒数
        3.3.4 百粒重
        3.3.5 秃尖比
        3.3.6 果穗长
        3.3.7 果穗粗
        3.3.8 收获指数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冠层光分布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叶面积指数
        4.3.2 冠层消光系数
        4.3.3 光能利用效率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干物质累积和分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5.2.3 试验设计
        5.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地上部干物质动态累积变化
        5.3.2 叶片干物质分配
        5.3.3 茎秆干物质分配
        5.3.4 籽粒干物质分配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的生育期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6.2.3 试验设计
        6.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发育进程
        6.3.2 大于10℃有效积温
        6.3.3 14:00时不同位置土壤10 cm地温变化情况
        6.3.4 出苗前土壤10 cm地温白天12小时动态变化
        6.3.5 全生育期土壤地温全天24小时动态变化
    6.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7.2.3 试验设计
        7.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农田总耗水量
        7.3.2 日耗水量
        7.3.3 水分利用效率
        7.3.4 出苗前玉米根系0-30 cm土壤水分分布
    7.4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不同间作模式下作物水氮资源利用效率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地概况
        8.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8.2.3 试验设计
        8.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8.3 结果与分析
        8.3.1 间作条件下作物产量分析
        8.3.2 间作条件下作物水分吸收和利用
        8.3.3 间作条件下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
    8.4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论文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生理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索引
表索引
试验仪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禾本科‖豆科系统种间相互作用研究
        1.2.2 禾本科‖豆科系统中地上部相互作用研究
        1.2.3 禾本科‖豆科系统中地下部相互作用研究
        1.2.4 根际土壤微生物
        1.2.5 地上部与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研究
    1.3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
第三章 燕麦‖大豆、燕麦‖绿豆间作效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间作对各作物产量的影响
        3.2.2 间作系统种间竞争力及产量优势
        3.2.3 间作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3.2.4 间作对燕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5 间作对豆科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6 收获指数(HI)
    3.3 讨论
        3.3.1 间作对作物土地当量比及种间相对竞争力的影响
        3.3.2 间作对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3.4 小结
        3.4.1 土地当量比(LER)与种间竞争能力
        3.4.2 产量构成因子
        3.4.3 收获指数
第四章 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光合作用与根系活力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间作对各作物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间作对作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2.3 间作对作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4.2.4 间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燕麦‖大豆、燕麦‖绿豆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
        5.1.4 计算公式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间作对豆科作物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5.2.2 间作对豆科作物固氮效率的影响
        5.2.3 间作对作物干物质氮素积累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间作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5.3.2 间作系统中地上部干物质氮素含量的影响
    5.4 小结
        5.4.1 间作对豆科结瘤固氮的影响
        5.4.2 间作对地上部干物质氮素积累的影响
第六章 燕麦‖大豆、燕麦‖绿豆对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区概况
        6.1.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6.1.3 荧光定量PCR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nifH基因序列的扩增
        6.2.2 标准曲线
        6.2.3 各处理样品中nifH基因的拷贝数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地上部和地下部互作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试验设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
        7.2.2 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7.2.3 种间互作对作物不同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7.2.4 种间互作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7.2.5 种间互作对豆科作物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特色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赤峰地区小麦玉米间作的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D]. 王天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秸秆还田、种植结构及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磷的影响[D]. 陈昊. 安徽大学, 2021
  • [3]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D]. 刘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4]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D]. 秦立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5]苦参复合种植类型比较分析[J]. 雷海英,王玺,王玉庆,段永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17(11)
  • [6]间作畦沟分灌模式下土壤水盐热迁移特征及灌水效果评价[D]. 倪东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7]中国北方旱作区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董宛麟.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8]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10]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 冯晓敏.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赤峰地区小麦与玉米间作关键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