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年初,海外学校忙着评估

年末年初,海外学校忙着评估

一、岁末年初,海外学校忙评优(论文文献综述)

曹彬,刘文苗[1](2021)在《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及对策——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文中认为为提升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宿舍管理水平,本文基于苏州国际教育园内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宿舍管理实践进行分析,指出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宿舍管理存在软件配置与硬件配置不协调、趋同化管理与差异化管理冲突、管理为先与服务为先的定位冲突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刘凤英[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起,我国人民的受教育权就得到了法律保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度成为党和政府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到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均衡发展正式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标志着义务教育由均衡发展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一系列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国字号”政策文件的出台足以表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从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的视角切入,采用文献法查阅并收集了95份有关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文件,随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与内容分析,量化分析包括对政策文件年度分布情况、政策文件类型分布情况和政策发文主体情况的分析,内容分析从政策关键词分析、政策要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最后,以文本分析结果为基础,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究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的演进历程、变迁动因和方式。基于以上背景和研究设计,本文从基本理论、政策文本分析和政策时代演进三方面对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展开研究,进而为推进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言献策。一是基本理论分析。(一)精准把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厘清教育政策、教育方针及教育法律等相关概念;(二)探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认识到它是国家进行教育管理的一种政治措施、代表人民的意志,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目的性可行性与相对性;(三)从内容上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由财政政策、教师政策、办学与管理政策、督导评估政策和质量政策等组成;(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二是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文件的年度分布情况、政策文件类型分布情况、政策发文主体情况、政策文件关键词分析、政策要素分析五个维度对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解读。笔者收集的95份政策文件在类型上主要涵盖教育法律、纲要、决定、通知、规划、意见、办法、条例、规程、细则,以及讲话、报告、会议等其他类型;发文主体包括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财政部等;政策关键词和政策要素相似度较高,从纵向看可以划分为1978-2001年、2002-2012年、2013-2016年、2017-年四个不同阶段,从横向看包括扫盲、普及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以县为主、两免一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学校差距、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学生发展等。三是政策演进分析。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促两基”阶段、“促均衡”阶段、“基本均衡”阶段和走向“优质均衡”四个部分;政策变迁的动因既有来自政策变迁需求方面的,也有来自政策变迁供给方面的;经比较分析,认定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是渐进式的政府驱动型变迁。最后,笔者从重点转移、重点突破、重点落实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县域义务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的政策优化思路。重点转移即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包括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坚持“五育”并举、建设特色学校以及优化教学实施四项具体措施。重点突破即强化弱项与补齐短板,以加强优质课程开发与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为主要内容。重点落实要求健全督导评估体系,落实督导评估责任,以评促建、以评提质。

王科[3](2020)在《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自1993年实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党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逐步实现凡进必考、择优录用,以保障基层公务员具备应有的工作能力。2006年《公务员法》正式施行后,更是将对各级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制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各级地方政府也将提升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放到了重要地位,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级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政治胜任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近年来,在提升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要求,还有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等问题。鉴于基层公务员的重要地位,如何优化和改进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提升方式的问题,制度性持续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了。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网络形式在全国东、中、西地区共26个省的基层公务员中,发放并回收528份调查问卷作为样本开展研究:(1)运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他人评价的方式测量了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水平;(2)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测量了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对政治胜任力的影响作用,(3)运用文献分析法研究政治胜任力及提升的逻辑基础,提升方式作用机制及信度效度;(4)运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分析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问题和改进意见;(5)运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交流锻炼和行政问责方式的发展逻辑、现实问题及原因;(6)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政治胜任力的提升方式来作为参考和借鉴;(7)综合全文提出政治胜任力提升方式的优化进路,为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履职尽责,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提供参考。一般来说,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就是指其能够忠于国家、忠于宪法法律、忠于职守,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公平履行职责的能力。与西方国家坚持“文官中立”原则不同,在中国,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就是指公务员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职守,以及能够客观、公正、公平履行职责的能力。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的提升,就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基层公务员不断强化国家意识、宪法意识、职责意识,从而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下客观、公正、公平履行职责的能力。在中国,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的提升,则指通过教育、实践等方式,使基层公务员不断增强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两个维护”意识、以人民为中心意识、忠诚干净担当意识,从而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下履行职责的能力。本文的研究内容:(1)提出研究问题,并阐释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梳理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创新;(2)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探索研究空间;通过对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政治胜任力提升等相关概念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胜任力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职位分类理论进行论述,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3)测量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现实水平及影响因素,通过他评的方式测量基层公务员当前的政治胜任力状况,并从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分析其影响效果,形成结论并为后文奠定基础;(4)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教育培训方式的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以及未来的改进策略;(5)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交流锻炼方式和行政问责方式的规范研究,分析两种方式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当前提升方式面临的问题,诸如法律建设不足,动力不够、保障欠佳和缺乏绩效评估等,并分析其原因;(6)国外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域外经验,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国家的提升经验、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导向型的提升经验,以及两种提升方式对中国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借鉴;(7)提出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优化路径。从“教育培训”、“交流锻炼”和“行政问责”三个维度完善提升对策,主要包括加强法治建设、激发提升动力、实施管理创新、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监督评估等,以期实现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标;(8)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分析主要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针对基层公务员这一群体的政治胜任力提升开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有所创新。基层公务员在公务员队伍中人数最多、分布广泛,且直接服务群众,是政府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政治胜任力应该是基层公务员首位胜任力。比较现有的研究成果将基层公务员能力或胜任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本文提出政治胜任力的概念,并指出其在各项胜任力中的核心地位,深入研究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及其提升的有关问题,这样的研究对象确定是有比较明显的新意的。第二,本文将政治素质的研究由定性研究转入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既往的政治素质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家庭出身和阶级成分的审查评价法、日常观察和谈话了解的评语鉴定法等定性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按照判定标准作出定性的文字描述,研究结论往往过于简单、主观性强、表述笼统,不利于全面客观的把握政治素质及其提升过程。定量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比较容易操作、标准规范、易于比较、匿名性强、主观性少,研究资料也容易获取。通过采用成熟的调查问卷,运用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或者两者结合的测量方式,发放问卷并回收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得出结论。通过量化分析能够更为准确的分析政治胜任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升方式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性的提供对策建议。第三,本文建立了一个“理论-实践-监督”的“三维框架”以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在研究框架上有所创新。在这个“三维框架”中,“理论”是教育培训方式;“实践”是交流锻炼方式;“监督”是“行政问责方式”。根据胜任力的冰山(洋葱)模型,这个“三维框架”能够改变胜任力模型中的五个要素(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教育培训能够改变知识、自我概念和动机;交流锻炼能够改变技能、自我概念和特质;行政问责能够改变技能和自我概念。比较已有研究成果往往只关注“三维框架”中的某一个方面,比如教育培训一个维度,本文的观点不仅是全新的,而且对于政治胜任力的提升作用也应该是全面的。

曾赛阳[4](2019)在《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质量成为首要任务,作为选拔创新人才的研究生推免制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推免招生的历史演变、现状研究、未来发展为行文脉络。沿着“历史分析—现状研究—价值探寻—揭示问题—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肯定了研究生推免制度在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中所产生的价值,揭示了当前研究生推免制度存在的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我国教育领域推荐制度和研究生推免招生的历史梳理。经过相关史料的查阅和分析,发现我国推荐优秀人才免试入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博士弟子入学,在民国时期更是通过推荐保送的方式招收并培养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推荐免试作为我国研究生的一种招生方式最早出现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通儒院》法规。而现行的研究生推免制度则肇始于1985年。从1985年到2018年,我国研究生推免招生分别经历了初创期(1985年~1990年)、过渡期(1991年~1993年)、发展期(1994年~2006年)、扩张期(2006年~至今)四个时期。第二章是对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现状研究。通过对1985年到2018年这34年的研究生招生文件以及对部分院校的推荐办法和接收办法进行查阅和解读,梳理并厘清了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目的、推免高校情况、研究生推免比例、推免专项计划以及推免实施流程。第三章是对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实证调查。通过对N校2007年—2017年招生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访谈,并结合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历史,分析发现研究生推免制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1)促进了推免院校的校际流动,优化了生源结构;(2)选拔了优秀及特殊才能人才;(3)促进了推免院校本科教学;(4)弥补了考试制度的不足。第四章是对我国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问题揭示。通过对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历史分析、实施现状并辅以N高校的案例研究,发现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研究生推免制度存在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重点高校“教育寡头化”日趋严重、统考生权益受损、普通高校和西部高校人才大量流失;(2)推免生入学后培养质量不佳:推免生科研创新能力不强、懈怠现象凸显;(3)研究生推免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了背离:推免生盲目跟风选择学术学位造成专业学位推广受阻、生源大战诱发推免招生工作量增加。第五章是完善我国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建议及对策。本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结合时代的理念和诉求,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1)针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教育部应在适当降低或控制重点高校保研率的基础上,扩大推免高校的数量,妥善协调重点高校推免比例和统考比例,促进更多高校之间的生源流动,增强高等教育活力。为了避免普通高校和西部地区高校学科人才培养出现断层,教育部应做好教育补偿工作,对普通院校和落后地区高校优势学科实行差异化保护政策,效仿“直属师范大学补偿计划”建立“西部地区重点高校补偿计划”。(2)针对推免生质量问题,推荐单位应构建科学合理的选材标准,加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考核,并加大破格推荐。招生单位应加强对推免生大四学年的教育和监管,建立定期考核制度,让推免制度成为衔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桥梁,发挥优秀人才的潜力。(3)针对推免制度设计的初衷在实践中存在背离的问题,利益相关者应正确认识,合理定位。推免生应该合理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弱势高校应多途径拓宽招生渠道。

董文杰[5](2017)在《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并没有根除,甚至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事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释放改革红利,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将其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化的关键,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财政支农政策作为国家调节城乡经济关系的主要政策工具,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职责。2004-2017年连续14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勾勒出了中央政策实施思路的概貌,在中央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和引导下,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扶持模式逐渐完善,制度障碍逐步破除,“三农”资金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但是,“三农”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较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还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有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财政收入放缓,社保、教育、运转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新增动力和后劲不足的影响,然而更多的是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的效率问题。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和城乡经济关系运行特征如何?财政支农政策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如何?这些都是本文将要进行深入讨论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分析国内外相关经济理论,广泛挖掘和科学吸收,结合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运行情况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找到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并构建理论框架,揭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其次,围绕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格局,总结运行特点、不足,并探析原因,测度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再次,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索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应,充分揭示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方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依据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根据实证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完善扶持体系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让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兼顾各相关实施主体利益,规避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通过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局部溢出模型分析,发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具有明显的区位粘性,表明资本和资源在“逐利本质”的驱动下,必然会投向回报周期短、利润率高的城市部门,城乡之间的差距会逐步加大,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也将逐步明显。在传统生产函数分析框架下,运用产出增长率模型、新古典Ramsey—Cass—Koopmans模型和经济效率模型,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于上述两点,为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资金和资源投向农村、农业领域,补齐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农”短板。但是,在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非零和博弈中,帕累托最优和纳什均衡是不一致的,需要增加双方在重复博弈过程中背叛的惩罚成本,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风险和实施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造成的道德风险。(2)财政支农规模逐年增加,财政支出份额与农业总产值份额比重在逐年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数呈现倒“U”发展态势,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度较高。从财政支农政策执行情况看,1995-2016年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不断增加,财政支出份额与农业总产值份额占比在逐年提高,反映出各级政府逐步重视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和关注度持续增加。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情况看,两种方法测度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数均呈倒“U”发展态势,且以2004年为分界点,前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呈恶化趋势,随着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城乡经济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逐步改善。从两者之间的关联度看,财政支农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标和农业总产值指标的关联度比较高,都在0.72以上,表明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3)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中西部省市多属于“双高型”,而东部地区多属于“双低型”,且现阶段财政支农政策并未能有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从Moran,s I指数测度情况看,全国30个省市1997-2015年间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且中西部省市多属于“双高型”,东部地区多属于“双低型”,表明内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关联度不高。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表明实证期间财政支农政策并未能有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一结果并不是否认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是反映出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支农政策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欠佳,致财政支农资金“错配”或“外溢”,财政支农资金的效果不佳。除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具有“负向”外溢效应外,其他变量均具有“正向”外溢效应,符合经济假设。此外,受到现行城乡市场交易体制、交易税费、运输成本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影响着按一价定律确定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数的准确性。(4)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发展的效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有小幅上升趋势,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政策运行效率最低,受到结构不合理和配置水平低下双重因素制约。一方面,静态分析结果显示,1997-2015年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值为0.67,尚有33%的提升空间。从达标情况看,20年间达标次数前五的省市分别是河南、河北、安徽、贵州和广东,其中安徽省作为其他省市学习标杆的次数最多为166次。从规模报酬情况看,大多数省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但是绝大部分西部省市还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从区域比较看,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政策运行效果较低,仅为24%。无效率分析结果显示,重庆、贵州、青海省市的财政支农资金表现为冗余或者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997-2015年间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均值为1.01,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大于1,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等于1,表明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与财政支农政策相关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区域比较看,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西部地区规模效率变化指指数小于1,表明这一期间,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政策出现了结构不合理或配置水平低下。本研究针对实证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经济新常态和财税改革步入深水区的现实背景,从提高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视角,体制、机制、管理、投入、配置等五个方面来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具体看主要是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构建绿色生态补贴制度,健全支农体制;改进财政支农管理方式,完善运行机制;转变财政支农扶持方式,优化投入规模;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高配置水平。以期为下一步财政支农政策调整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更好地提升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果。总之,本研究通过历史演进过程的对比归纳,明确了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关系的动态变化和基本特征;通过时空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揭示了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效应和效率状态;通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决策模式,提出了优化中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然而,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地理等方方面面,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与重点的结合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刘本英[6](2017)在《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也逐渐向全球化进程发展,对于在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应该根据时代而进行改革创新。虽然金融业务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但各金融机构从组织架构、经营理念、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仍有所侧重和不同,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风俗文化也有差异,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同地区的基层行对于90后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对策的实施存在简单低效的情况。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经营模式创新,新招募了一大批90后的知识型专业员工,以应对这种变革所需的人才缺口。根据现有商业银行对于员工的激励管理模式来看,目前对于这批拥有新思想的员工进行的激励对策变化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激励对策的重心逐步深入化,在传统的以薪酬绩效激励为主要手段的基础上,发展到对90后员工的激励以成就激励和成长激励为主;激励对策的考量逐步全面化,通过制定更全面的激励策略将对个人的激励、对团队的激励结合起来,力求实现最佳激励效果;激励对策设置的理性化,强化员工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和绩效问题的考量,逐步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促进90后员工工作的内在积极性。研究的目的是结合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引导和鼓励其及时规划和调整个人工作目标,以适应日益变化的金融形势,促进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同时达成自我价值的实现;根据90后员工的性格特质、工作能力和内在需求,给这部分相对具备较强素质的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其在基层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提高其满意度,激发其工作热情,不断突破自我发展的瓶颈和实现自我的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90后员工的思维特质和行为特征有更清晰更深入地了解,为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的基层国有银行管理者在管理“90后”员工方面提供具体建议和参考意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对策完善措施,使得以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为代表的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对90后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促进其对于扎根基层的忠诚度、积极性,既为国有商业银行打造良好且坚实的业务发展基础,又树立良好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申国发[7](2017)在《压力型体制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文中指出乡镇政府属于中国最基层的政府,是国家政权的最末端。对乡镇政府来说,它不仅是基层政权,而且还是基础性政权,对我国政权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行政层级上来看,乡镇政权处于最低的一级,是贯彻执行国家大政方针的最后一级政权。乡镇政府不仅是上级政府命令的执行者,还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乡镇政府职能能否得到顺利正常的发挥,关系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转型期,人们对乡镇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乡镇政府职能履行中的很多因素已经不适应当下乡村社会的发展需求,阻碍了乡镇政治、经济的发展速度,其职能亟待转型。因此,研究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下各种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中,压力型体制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将压力型体制下从其他因素中独立出来,进而对压力型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转型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相关公共管理理论为支撑,对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阐述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概念、影响因素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意义等,然后通过对J县S镇职能转变现状进行调研,探讨S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蒋叶红[8](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话理论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现实而复杂的问题。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它既是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批判和继承,也是对当代对话社会的回应和思考。构建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在对话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将“对话”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变革的理论关怀,以期建立充满生机活力、平等民主、有效反思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基于文献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整个研究贯穿这样一条线索加以运行和开展:先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剖析对话理论释义并定位本研究中的对话内涵,探寻一种审慎明辨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何以可能。并从外到内转入对话管理的机理分析,从里向外研究了三种对话实践,再现对话案例和对话现象,阐述对话技能和对话理想,最后构成一幅对话中高校学生管理的立体图景。除去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五章。首先,论文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概念、体制架构、具体内容等进行介绍,对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现实学生管理模式的内在局限和问题症结。其次,借鉴已有的对话理论研究成果,以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特征为框架,阐释了对话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必然联系。对话作为一种旨在诉诸于平等的认同双方、理性的交往方式、共同的合作参与、开放的创生思想的方略,赋予了其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上的必然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独有特性、高校学生的对话品性在凸显了对话理念的同时,也为对话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平台,赋予了其在价值上的可能性,这二者也正是对话理论和高校学生管理会通的契合点。论文还对“对话”内涵进行了界定,旨在挖掘对话精神,弘扬人与人的平等、强调多元参与、注重个体反思。再次,立足于对话理论的基本旨趣,对高校学生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学理探讨,将研究梳理为四个维度:一是话权的授予和获取;二是话轮的交替和转换;三是特质的界定;四是有限性和相对性的认识。围绕这四大中心问题,论文认为实现对话管理的逻辑前提是话语权的赋予和公共领域的确定;对话的运作机理是使参与对话的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协商民主是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核心特质;同时也明确了其适用的条件、范围、类型等。论文还对对话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适用性进行实践探索。一方面,国外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对照我国学生管理,通过具体、纵深和细致的案例分析,将对话管理实践定位在三个落脚点,即平等性对话管理、参与式对话管理、反思型对话管理,这是和第二章节中对话内涵的定位相呼应的。通过解读这些“原生态”的话语,审视分析学生管理中的对话技能。最后,论文对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给出一个初步的答案,即追求对话理想、融合对话主体、搭建对话平台、营造对话环境,最终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此乃教育之使命。毋庸赘言,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通过学生管理模式的尝试创新,以此有助于高校学生们真正获得“成人的力量”,进而完成他们的人生转折,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希冀。

焦仕刚[9](2017)在《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5-1965年上海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上海电影在这20年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先是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乃至繁荣,成就中国电影又一个辉煌,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化,上海电影极短时间内迅速地从中心沦为边缘。前后天壤之别导致这20年间上海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上海电影发展史本体角度出发,将1945-1965年间上海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电影等隐形与显性话语符码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历史维度,历时性思考、探究这20年上海电影影像叙事理念、时代主题、共名与无名景象、产业机制、类型特征、集体文化症候、国族想象、社会情绪、符码形态、传播格局、资源共置等命题,寻找这20年上海电影内在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这20年上海电影共通的艺术本质范式和历史发展动力结构,从而描画出这20年上海电影发展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点历史性镜鉴。论文以1953年为界,将这20年上海电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性研究。1945-1952年这一阶段,论文突出寻找上海电影高度发达背后,却因为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困境形成了社会怨恨情绪,在国族想象与革命乌托邦吸引下,上海电影隐含了暴力与革命的影像话语,影像内部已经蕴涵后一阶段盛行的斗争、革命、理想等叙事主题。1953-1965年这个阶段,我们一是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新政权加强全国电影传播网络建设,打破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化电影传播格局,构建一个农村为主的电影传播格局,寻找这个阶段上海电影从中心走向边缘的政治性原因,二是农村等边缘区域为主的电影传播空间,客观上促成了上海电影更广泛地传播,反而增强了上海电影中心性主体功能发挥。三是此时上海电影在政治规训下,类型特征、影像符码发生了变异,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富裕而多面的影像符码系统,借助历史、戏曲、民俗等富有解释空间的电影叙事符码系统,实现了类型化电影的隐形存在。四是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电影明星已经消失,但是优秀人民演员的评选、政治造星运动、观众投票等政治性电影活动依然包含了明星机制,明星依然具备强大的明星效应,于是明星成为一个悖论性存在。五是我们重点探讨上海电影的艺术性、娱乐化、商业化传统如何在沪语电影、政治主流电影中隐然存在,从而保留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血脉,成为今天中国电影宝贵的资源。论文内容分为上下编,上编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这个阶段自主与多元电影机制研究,二是跨媒介、跨时空角度下探寻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三是对这个阶段上海电影成熟的明星与明星制、明星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对上海电影这个阶段面临的政治困境、经济困境、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电影的抗争等命题,给予史料性研究和梳理。同时,核心是探究战后上海民众群体,由于现实苦难,形成了希望而怨望乃至怨恨的社会情绪,最终促成大量电影作品隐含了斗争、革命、乌托邦想象等影像话语。下编共有两章,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在电影放映队大量建立的基础上,农村与农民为主的全国电影传播格局形成,上海电影借助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和影响。面对强势政治规训,电影影像符码系统的自足性,促成了戏曲电影、历史电影等类型电影特征的隐形存在。这个时期,电影明星由于政治性原因,二律悖反是其本质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沪语电影和主流电影作品影像中寻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性传统。积极探寻这个时期外来电影资源的隐形存在形态,证明这个阶段上海电影开放性传统依然存在,成为后来中国电影能够顺利对接外国电影艺术传统的重要基础。

陈红燕[10](2016)在《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校长研究建立在“无性人”的人性假设之上,实则单一地体现了“男性”的经验与立场,而“女性”的经验与话语则被长期排除在外,缺乏“男女两性”兼容的社会性别视角。女校长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群体,在教育领导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由于“校长”被认为是一个男性化的职业岗位,而且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校长岗位也确实由男性担当,女性只是占据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女性”这一独特的性别身份,使得女校长在工作当中相较于男校长而言,面临更多的挑战与阻碍,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与努力。本研究以S市的一名中学女校长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社会性别视角,重点对其于C中学、D中学两所不同学校在“引领教师发展”、“关怀学生成长”、“创新校园文化”、“融合学校团队”、“规范常规管理”、“激发学校活力”、“学校内外的徘徊”等方面的领导工作与境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地研究,多角度地描述了女校长在领导工作中的现实图景一一存在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努力探寻隐藏在女校长领导工作及境遇背后的原因与意义,理解并诠释其“幸福”与“苦难”;深度挖掘“性别”这一要素在校长领导工作中的影响机制,为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出路。论文通过实地个案的呈现,进一步围绕“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 ”、“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女性适合当校长吗?”、“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方面,研究者发现女校长的教育性大于管理性,她既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也有一点越级指挥与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在“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 ”方面,研究者发现造成男、女校长领导工作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的性别社会化机制、性别经验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不同的世界观;在“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方面,研究者发现了女校长性别意识缺失的四个方面,这就是主动淡化“女性身份”,对“性别意识”的曲解,对“男性偏好”的无意识以及对“女性同盟”意识的缺乏;在“女校长适合当校长吗? ”方面,研究者认为,女校长既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相应的困境,实际上男女两性中都可以产生出优秀的领导者;在“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方面,研究者认为“为女校长群体营建一个包容、友善的性别文化环境”很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信任”、“提供指导”及“加强研究”来为女校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特别支持。对中学女校长的领导工作进行研究,同时也表达了研究者对自身作为一名女性追求社会性别自由、平等、解放的终极旨趣。女性主义研究作为妇女运动的一种实践形式,可以重塑女性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彰显女性曾被失落和扭曲的价值,进而推动“两性兼容”与“性别全纳”的社会文化的构建与实现。

二、岁末年初,海外学校忙评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岁末年初,海外学校忙评优(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及对策——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苏州国际教育园高职院校留学生宿舍管理情况
2 留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硬件到位与软件缺失的冲突
    2.2 趋同化管理与差异化管理的冲突
    2.3 以管理为先与以服务为先的定位冲突
3 提高留学生宿舍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妥善利用朋辈导师制度
    3.2“人文+科技”提升留学生宿舍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内在价值
        (二)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外在价值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相关核心概念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落实的现状研究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完善研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分析框架
        (四)文本选择与梳理
第一章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基本理论
    一、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及相关核心概念
        (一)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二)教育政策及相关概念
    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本质与特征
        (一)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本质
        (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特点
    三、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构成
        (一)财政政策
        (二)教师政策
        (三)办学与管理政策
        (四)督导评估政策
        (五)质量政策
    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二)制度变迁理论的教育政策变迁应用
        (三)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文本分析
    一、政策文件年度分布情况
    二、政策文件类型分布情况
        (一)教育法律
        (二)教育政策
        (三)会议、报告、讲话等
    三、政策发文主体情况
        (一)联合发文情况
        (二)独立发文情况
    四、政策文件关键词分析
        (一)关键词提取与整理
        (二)关键词分析
    五、政策要素维度分析
        (一)政策要素提取
        (二)政策要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时代演进
    一、政策演进的历史进程
        (一)“促两基”阶段(1978 年-2001 年)
        (二)“促均衡”阶段(2002 年-2012 年)
        (三)“基本均衡”阶段(2013 年-2016 年)
        (四)走向“优质均衡”(2017 年-)
    二、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政策变迁需求及影响因素
        (二)政策变迁供给及影响因素
        (三)政策安排及其利用程度
    三、政策变迁的方式分析
        (一)诱致性与强制性政策变迁的关系
        (二)政府驱动型政策变迁
        (三)渐进式政策变迁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优化思路
    一、重点转移: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
        (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二)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建设特色学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优化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突破:强化弱项与补齐短板
        (一)加强优质课程开发
        (二)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重点落实:健全督导评估体系,落实监督责任
        (一)建立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贯彻落实评价方案指南
        (二)多元主体参与,落实监督责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二节 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一、公务员与基层公务员
        二、胜任力与政治胜任力
        三、政治胜任力提升一般方式
    第三节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胜任力理论
        二、职位分类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及其提升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一节 政治胜任力研究的法律逻辑与政策逻辑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政治胜任力的论述
        二、法律法规关于政治胜任力的规定
        三、政策文件关于政治胜任力的要求
    第二节 政治胜任力提升方式的作用机制
        一、教育培训的作用机制
        二、交流锻炼的作用机制
        三、行政问责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政治胜任力提升的效度与限度
        一、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效度
        二、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限度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现实状态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政治胜任力现实状态的数据描述与样本特征
        一、本章的数据来源
        二、政治胜任力的测量
        三、组织与个人因素的测量
    第二节 组织因素对政治胜任力的影响
        一、组织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二、职级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三、职务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四、专业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五、区域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第三节 个人因素对政治胜任力的影响
        一、个体性征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二、年龄区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三、教育程度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第四节 本章的结论与启示
        一、政治胜任力现实状况的分析与启示
        二、组织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效用的分析与启示
第四章 教育培训方式提升政治胜任力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数据描述与样本特征
        一、本章的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二、教育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调查
    第二节 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有效性调查
        一、培训内容方面的问题分析
        二、培训方式方法的问题分析
        三、培训监督管理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改进意见调查
        一、培训分类方式的改进调查
        二、培训管理机制的改进调查
        三、培训教学师资的改进调查
    第四节 本章的结论与启示
        一、教育培训满意度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二、教育培训有效性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三、教育培训的改进意见的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交流、问责方式提升政治胜任力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交流锻炼与行政问责的历史逻辑与现状分析
        一、交流锻炼的历史逻辑与现状分析
        二、行政问责的历史逻辑与现状分析
    第二节 交流锻炼方式现存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交流锻炼方式现存问题的分析
        二、交流锻炼方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行政问责方式现存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行政问责方式现存问题的分析
        二、行政问责方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国家提升方式
        一、教育培训的经验启示
        二、交流锻炼的经验启示
        三、行政问责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日本为代表的政府导向型国家提升方式
        一、教育培训的经验启示
        二、交流锻炼的经验启示
        三、行政问责的经验启示
    第三节 域外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方式的启示
        一、教育培训的经验借鉴
        二、交流锻炼的经验借鉴
        三、行政问责的经验借鉴
第七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优化进路
    第一节 教育培训方式的优化进路
        一、更新基层政府的培训理念
        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及方式
        三、优化与调整培训组织机构
        四、建立健全监督保障的机制
    第二节 交流锻炼方式的优化进路
        一、健全法规体系与统筹规划
        二、积极深化认识与转换观念
        三、完善工作流程与工作机制
        四、构建考核评价与奖惩机制
    第三节 行政问责方式的优化进路
        一、加强法治建设与事权划分
        二、理顺行政问责的工作机制
        三、构建多元的问责评估体系
        四、理顺党政问责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
    三、本文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基层公务员教育培训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多选题项的卡方显着性检验列表
致谢

(4)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研究生
        (二) 学术型研究生
        (三) 专业型研究生
        (四) 推荐制度
        (五) 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关于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国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四、理论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我国推荐免试招生的历史
    第一节 我国教育领域免试入学的历史
        一、古代推荐入学
        二、民国时期保送免试升学
        三、建国初期工农保送入学
        四、高考保送制度
        五、中学校长推荐制
    第二节 我国研究生推免招生的历史演变
        一、清末民国时期研究生推免招生的历史(1902年-1950年)
        二、建国初期研究生推免招生历史(1951年-1966年)
        三、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初创期(1985年-1990年)
        四、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过渡期(1991年-1993年)
        五、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发展期(1994年-2006年)
        六、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扩张期(2006年至今)
第二章 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现状
    第一节 推免制度的目的
    第二节 推荐免试高校情况
    第三节 推荐免试比例情况
    第四节 推免专项计划
        一、硕师计划
        二、研究生支教团
        三、直属师范大学及国防科工单位补偿计划
        四、“高层次双语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五、“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六、“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专项计划
        七、高校单列计划
    第五节 推免流程情况
        一、高校推荐标准
        二、高校接收标准
第三章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实施效果——以N校为例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伦理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N校近十年推免情况分析
        一、N校历年来硕士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
        二、N校的推免比例情况
        三、N校推免生学科选择情况
        四、N校推免学位类别选择情况
        五、N校推免生生源学校数量分析
        六、N校推免生生源学校类型分析
        七、N校推免生生源背景学校地域分析
        八、研究结论
    第三节 推免生与统考生对比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二、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三、社会活动能力对比分析
        四、科研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五、推免生升学情况
        六、研究结论
    第四节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优越性
        一、促进了校际流动,优化了生源结构
        二、选拔了优秀及特殊才能人才
        三、促进了推免院校本科教学
        四、弥补了考试制度的不足
第四章 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推免制度引发的公平问题
        一、资源失衡----“教育寡头化”日趋严重
        二、统考缩招----高等教育阶层流动受阻
        三、人才流失----部分院校学科发展何去何从
    第二节 推免生入学后培养质量不佳
        一、成绩导向----推免生科研创新能力堪忧
        二、放任自由----推免生懈怠现象凸显
    第三节 制度设计初衷在实践中的背离
        一、推广专硕VS推免生盲目跟风选择学硕
        二、流程优化VS生源大战诱发推免招生工作量倍增
第五章 完善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推进高等教育公平、促进推免生合理分流
        一、扩大推免资格高校范围
        二、妥善协调高校推免比例和统考比例
        三、对普通院校和落后地区高校优势学科实行差异化保护政策
        四、建立西部地区重点高校补偿计划
    第二节 建设完善的推免生质量保障体系
        一、推荐高校:构建科学的选才标准、加大破格推荐力度
        二、接收高校:加强推免后教育、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第三节 纠正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
        一、提高推免生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合理选择学位类别
        二、弱势高校应拓宽招生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全国366所研究生推免高校完整名单
    附录二: 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招募联系信
    附录四: 访谈日记
致谢

(5)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财政支农政策的研究
        1.2.2 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研究
        1.2.3 关于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参考资料
    1.5 创新点与局限性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经济增长理论
        2.1.1 基本增长模型
        2.1.2 哈罗德—多马模型
        2.1.3 索洛增长模型
        2.1.4 内生增长理论
        2.1.5 理论评述及研究应用
    2.2 公共选择理论
        2.2.1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
        2.2.2 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
        2.2.3 公共选择理论的类别
        2.2.4 理论评述及研究应用
    2.3 委托代理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内涵
        2.3.2 委托代理风险规避
        2.3.3 理论评述及研究应用
    2.4 城乡发展理论
        2.4.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2.4.2 西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4.3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2.4.4 理论评述及研究应用
第3章 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3.1 研究框架
        3.1.1 财政支农政策
        3.1.2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3.1.3 财政支农政策效率
    3.2 城乡经济关系的形成机理
        3.2.1 基本假设
        3.2.2 短期均衡
        3.2.3 长期均衡
    3.3 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博弈分析
        3.3.1 财政支农政策行为主体博弈分析
        3.3.2 财政支农政策委托代理运行机制
    3.4 财政支农政策作用于城乡经济一体发展的机理
        3.4.1 关联度分析
        3.4.2 作用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4.1 财政支农政策历史演进
        4.1.1 计划时期财政支农政策(1949-1977)
        4.1.2 转轨时期财政支农政策(1978-1993)
        4.1.3 改革时期财政支农政策(1994-2002)
        4.1.4 发展时期财政支农政策(2003-2010)
        4.1.5 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政策(2011-至今)
    4.2 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4.2.1 财政支持农业方面的政策
        4.2.2 财政支持林业方面的政策
        4.2.3 财政支持水利方面的政策
        4.2.4 财政支持扶贫方面的政策
        4.2.5 财政支持农综方面的政策
    4.3 城乡经济关系的主要发展阶段
        4.3.1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阶段
        4.3.2 城乡经济关系缓和阶段
        4.3.3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阶段
        4.3.4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阶段
        4.3.5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第5章 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运行特征
    5.1 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特征
        5.1.1 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的规模状况
        5.1.2 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的变化趋势
        5.1.3 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的相对比较
        5.1.4 财政支农政策运行的区域差异
    5.2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征
        5.2.1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
        5.2.2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5.3 财政支农政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5.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5.3.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效应
    6.1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
        6.1.1 测度方法介绍
        6.1.2 空间分布特征
    6.2 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应的模型构建
        6.2.1 理论模型设计
        6.2.2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6.2.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财政支农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绩效评价
    7.1 评价指标选择
    7.2 基于DEA的静态分析
        7.2.1.综合效率分析
        7.2.2 综合效率分解
        7.2.3 无效率分析
        7.2.4 综合评价
    7.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动态分析
        7.3.1 整体动态运行评价
        7.3.2 效率变化指数分解
        7.3.3 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7.4 效率改进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8.1 财政支农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8.1.1 坚持市场为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8.1.2 坚持持续投入,强化支农政策管理
        8.1.3 坚持因地制宜,增强地方的自主权
        8.1.4 坚持当期稳定,兼顾长期可持续性
    8.2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支农政策纯技术效率
        8.2.1 拟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8.2.2 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8.2.3 构建绿色生态补贴制度,健全支农体制
        8.2.4 改进财政支农管理方式,完善运行机制
    8.3 增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能力,提高财政支农政策规模效率
        8.3.1 拟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8.3.2 转变财政支农扶持方式,优化投入规模
        8.3.3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高配置水平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对策建议
        9.2.1 基本原则
        9.2.2 主要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思路
    1.3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框架
    1.5 论文可能的贡献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1.1 需要层次论
        2.1.2 双因素理论
        2.1.3 成就需要理论
    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2.1 期望理论
        2.2.2 公平理论
    2.3 综合型激励理论
        2.3.1 强化理论
        2.3.2 挫折理论
第三章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现状
    3.1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基本情况
    3.2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现状
        3.2.1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现状
        3.2.2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员工激励对策
        3.2.3 股份制银行员工激励对策的优势
        3.2.4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的不足
第四章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策略研究
    4.1 90后员工特点分析
    4.2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任职岗位分析
    4.3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的完善思路
    4.4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的完善措施
        4.4.1 精细化考核,薪酬激励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4.4.2 打造专业和管理提升双通道,丰富90后员工职业发展道路
        4.4.3 建立学习型银行文化,培养90后高素质人才
        4.4.4 重视精神激励,丰富90后员工业余时间精神文化生活
        4.4.5 鼓励创新和参与,为90后员工提供金融产品创新的机会
第五章 激励对策完善存在的难点及可能的建议
    5.1 激励对策完善存在的难点
    5.2 对90后员工激励策略研究可能的建议
        5.2.1 引发90后员工的内在职业需求动力
        5.2.2 激发90后员工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致谢

(7)压力型体制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主要概述与基本理论阐述
    2.1 压力型体制的含义与由来
        2.1.1 压力型体制的含义
        2.1.2 压力型体制的产生和历史沿革
    2.2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与目标
        2.2.1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
        2.2.2 中国乡镇职能转变历程
        2.2.3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第3章 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困境
    3.1 压力型体制是左右乡镇领导的决策主要内因
    3.2 压力型体制下过于集中的行政权力阻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3.3 压力型体制下上级政府的财政控制使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乏力
    3.4 压力型体制束缚了乡镇政府转变职能的思想意识
第4章 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运作的实景图
    4.1 美丽文明乡村行动
        4.1.1 压力的形成
        4.1.2 任务的分解:压力的传递
        4.1.3 任务的完成:压力的消解
    4.2 乡镇政府工作满意度电话调查
        4.2.1 乡镇政府对其工作满意度电话调的查应对思路
        4.2.2 任务的承接和分派
        4.2.3 任务的执行和完成
    4.3 这两项工作产生的思考
第5章 推进职能转变必要性和建议
    5.1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5.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5.1.2 破解制约乡镇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离不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5.1.3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需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5.1.4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体制保证
    5.2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5.2.1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短期目标侧重于作风建设
        5.2.2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长期目标侧重于体制机制的建设
    5.3 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建议
        5.3.1 完善激励机制,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5.3.2 改革现有体制,建设现代乡镇政府
        5.3.3 扩大民众参与度,建构服务型政府
        5.3.4 改进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8)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古老”的理论与迟到的追问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切入视角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既有研究与综合评价
    第四节 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题界定与可能创新
第一章 高校学生管理的概述与现实问题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概述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架构
        三、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镜像写实: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二、两种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第三节 管理迷思背后的问题症结
第二章 对话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洞悉对话——一个未竟的话题
        一、对话的历史源流与缕析
        二、对话的本体旨趣和多重意蕴
        三、对话理论共性总结
    第二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应然性:对话的应有旨意
        二、必然性: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三、现实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诉求
        四、可能性:高校学生主体的出场
    第三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和基础
        一、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
        二、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应当基于学生立场
    第四节 本研究中“对话”的定位
        一、对话是一种关系:平等性、主体间性
        二、对话是一种行动:协同参与、共有共享
        三、对话是一种反思:能动建构、探究反省
第三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深度考量
    第一节 逻辑前提:话语权和公共领域
        一、第一要义:话语权
        二、第二要义:公共领域
    第二节 运作机理:从差异到共识
        一、提出问题
        二、表达倾听
        三、话语理解
        四、话语接受
        五、对话循环
    第三节 核心特质:协商民主
        一、对话与民主的内在联系
        二、作为民主新范式的协商民主
        三、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与协商民主
    第四节 合理限度:对话管理的有限性与相对性
        一、对话资质问题
        二、对话事项问题
        三、对话情境问题
第四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运作
    第一节 他者之鉴:国外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一、各国实践样态
        二、对话运用特点
        三、所获相关启示
        四、综合案例分析
    第二节 实践运作: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落脚点考察
        一、平等性对话管理
        (一)什么是平等性对话
        (二)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师生关系
        (三)平等性对话的主要形式
        (四)典型性案例分析
        二、参与式对话管理
        (一)什么是参与式对话
        (二)为什么参与
        (三)参与式对话的主要形式
        (四)典型案例分析
        三、反思型对话管理
        (一)什么是反思型对话
        (二)为什么反思
        (三)反思型对话的主要形式
        (四)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节 优选路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技能分析
        一、对话方式的选择
        二、对话原则的确立
        三、对话策略的选择
        四、对话词句的运用
第五章 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
    第一节 管理目标:实现对话式生存
        一、对话式认知是基础
        二、对话式实践是关键
        三、对话式生存是根本
    第二节 管理主体:建设多元参与的对话共同体
        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二、其他管理者的协同化支持
        三、学生群体的自我治理
    第三节 管理方式:采用刚柔并济的组合模式
        一、建立符合对话精神的协商模式
        二、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制度模式
    第四节 管理环境:创设良好的对话渠道
        一、搭建多元化的对话平台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结语 且行且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四、论文重点与架构
上编: 上海电影的灿烂多姿(1945-1952)
    第一章 无名时代的执着与辉煌
        第一节 上海电影自主与多元机制探究
        一、弱势的官方电影控制
        二、强势外部力量挤压下电影自主竞争机制
        三、游民与现代意识交织下的电影文化形态机制
        第二节 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研究
        一、时间轴线下战后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考察
        二、战后上海电影跨媒介性传播形态探究
        第三节 上海电影明星与明星制
        一、战后上海电影明星塑造机制
        二、明星个案分析
    第二章 走向革命乌托邦
        第一节 电影的困境与抗争
        一、上海电影的政治困境
        二、上海电影的经济困境
        三、上海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
        四、上海电影的艰难抗争
        第二节 电影影像:怨恨与革命乌托邦
        一、希望与怨望
        二、苦难、怨恨与乌托邦
下编: 上海电影再出发(1953-1965)
    第三章 主体置换与乌托邦再生
        第一节 主控与权威
        一、电影传播空间与主体重置
        二、政治规训与符码置换
        第二节 隐晦的明星
        一、政治造星运动
        二、魅惑的政治明星事件
        三、革命与明星本质
    第四章 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
        第一节 缝隙中能量集聚与再生
        一、边缘类电影的另类艺术传承
        二、主流电影叙事中执着的艺术坚守
        第二节 主观抗拒与客观操控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存在
        二、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的隐性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10)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研究从何而来
    第一节 我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第二节 社会性别:校长研究新视角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博客:引领教师发展
    第一节 文字记录成长
    第二节 影像定格青春
    第三节 博客促进反思
第二章 小班来了:关怀学生成长
    第一节 校园里的“实验田”
    第二节 轻舞飞扬的蝴蝶
第三章 传唱百年的歌谣:创新校园文化
    第一节 百年老校焕新颜
    第二节 唱支校歌给你听
第四章 从零开始:融合学校团队
    第一节 D中学概况
    第二节 学校中的校长与书记
    第三节 学校中的教师与干部
    第四节 学校中的学生与家长
第五章 以校为家:规范常规管理
    第一节 当学校的“管家”
    第二节 做学生的“妈妈”
第六章 彰显特色:激发学校活力
    第一节 开启教育E时代
    第二节 让体验走进心灵
第七章 遭遇困境:学校内外的徘徊
    第一节 从新学期说起
    第二节 他人眼中的校长
    第三节 两次风波
    第四节 走出体制
结语:研究将走向何方
    第一节 关于研究的总结
    第二节 关于研究的反思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四、岁末年初,海外学校忙评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及对策——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J]. 曹彬,刘文苗.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10)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D]. 刘凤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研究[D]. 王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4]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D]. 曾赛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应研究[D]. 董文杰. 西南大学, 2017(04)
  • [6]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研究[D]. 刘本英. 西北大学, 2017(04)
  • [7]压力型体制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D]. 申国发.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2)
  • [8]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蒋叶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 厦门大学, 2017(08)
  • [10]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D]. 陈红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年末年初,海外学校忙着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