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global rainforest mapping project JERS-1: a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for monitoring land cover change(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认为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认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杨帆[3](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都积极变革、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文明的“共同体”责任,揭示出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共同体的运行规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能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它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个追求生态利益、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共治共享的“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与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美丽的清洁世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六章以及结论: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的内容旨在交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述评已有国内外文献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概括选题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内涵解读。本章首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选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展开理论辨析;其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最后,本章在绪论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并确证了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本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生态经济理论两个层面,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以理论溯源的形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本章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并指出我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过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活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第五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点明了我国基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而后对推动实现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深刻影响到每个国家的生态福祉。国际社会应积极达成共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全球协同治理,进而实现生态合作共赢。本章将从弘扬全球生态合作治理理念、形成全球生态协同治理机制、促进全球生态共赢模式、提供中国方案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现路径。论文最后为全文总结。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全文的观点结论。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更是有效遏制并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
张磊[4](2020)在《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相邻各国开放与协作程度的加深,多国地缘政治经济交界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态势及生态风险状况均已发生显着转变,并已逐步成为当前LUCC及生态风险研究的热点地区,加强对此类区域LUCC及生态风险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与东盟接触地带已经形成的唯一多国地缘经济区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为例,依托GIS、RS及FRAGSTATS等技术支持,通过构建重心测度、转移矩阵、景观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及灰色预测等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格局态势、变化特征、景观格局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对研究区生态风险状况及时空演变进行评估,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态势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促进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路径与准则。发现:(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以林地、耕地及灌丛为主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随时间演进,研究区耕地及建筑用地等地类迅速扩展而林地、灌丛等的转出态势初显且四国段间各地类的结构组成与变动亦均有所异同;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各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质心与变动轨迹均有所不同且各地类间的相互转化较为显着,18年间,研究区的主要用地变动类型经历了由灌丛、耕地转为林地为主向林地、灌丛转为耕地为主的转变;随时间演进,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转类过程持续变差且变动幅度有所提升,土地利用/覆被的宏观生态状况持续恶化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与国别分异。(2)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速度显着减慢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随时间演进,四国段间的差异有所扩大;研究时段内,林地、灌丛及耕地分布区的空间变化剧烈程度均显着高于其他地类,随时间演进,各地类空间变化活跃度的大小与差异均有所下降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差异;18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持续上升,且中、泰两国段显着高于老、缅两国段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均衡度与均质性亦均持续增强,其中泰国段最高而老挝段则相对较低;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两尺度上看,研究全区及四国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间的景观格局指数大小及变动态势均存在一定的时空分异,且在不同尺度上各景观格局指数变异程度的大小及国别分异亦均较为显着;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的驱动力系统错综复杂,整体可分为自然驱动及人类活动等不同层面,海拔、坡度、行政中心、交通道路、地缘约束及主体驱动等因素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分布格局及变化态势有显着影响。(3)随时间演进,研究全区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持续扩大且增幅有所提升而四国段间ERI变动的国别分异则较为显着;18年间,研究区生态风险等级不断提升,259个网格单元ERI的变动以整体提升型为主,各类网格单元的空间分布有所差异;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各生态风险等级区的面积占比、转类态势及空间分布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动特征而各网格单元的ERI则呈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分布“趋同”态势,研究时段内,LL(低-低)集聚型网格单元用地面积占比持续最大但主导性有所下降而随时间演进研究区ERI空间分布的集聚态势则整体减弱;2018年,研究区各地类主要分布区的生态风险等级均相对较高且国别分异显着,其中泰国段整体最高而老挝段则相对较低,随时间演进,各地类主要分布区内不同生态风险等级区域的面积占比与空间分布均显着变动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4)2027年研究区的土地覆被将继续以林地、耕地及灌丛为主,但三地类的主导性有所减弱;2018-2027年,研究区耕地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幅将显着高于其他地类而林地的转出态势将更加明显,土地利用/覆被构成及变动的国别差异亦将持续显着;2018-2027年,研究全区及四国段的生态风险状况均将有所恶化但变动幅度不同,至2027年泰国段的ERI将最高,缅甸段次之,而中、老两国段则将相对较低;2018-2027年间,研究区各网格单元的ERI将整体提升,依据变动幅度与空间分布差异可分为生态风险下降型、小幅提升型、中幅提升型及大幅提升型等四类。(5)为促进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风险的降低防控,要在坚持国别分异性、多主体参与性、相似性与差异性、动态性与渐进性、互利性与民生性及可持续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合理规划、生态优先,加强协调、跨境合作,优化布局、适度调控,“取”“补”结合、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多方主体参与、破除地缘约束,分清层次、有的放矢及完善机制、提前预警等路径与措施。
郭华东,张露[5](2019)在《雷达遥感六十年:四个阶段的发展》文中认为雷达遥感问世60年来已经历了4个阶段的发展,其在对地观测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4个阶段分别是单波段单极化阶段,多波段多极化阶段,极化和干涉阶段,以及以双/多站或星座、高时序高分宽幅、3维成像为代表的新阶段。本文结合作者长期在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经历,总结和回顾了雷达遥感的阶段发展和具有里程碑式的代表性技术;从观测技术、数据处理和应用角度阐述了新阶段雷达遥感的发展趋势,以及雷达遥感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的思考;最后着眼未来,介绍了月基雷达对地观测平台的前瞻性研究。
张嘉悦[6](2019)在《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据新闻、传感器新闻的兴起,近年来新闻业中越来越多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涌现出来。除了常见的利用大数据、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城市“天眼”系统等新技术作为新闻信息的来源,还有一些报道中应用到了卫星图像这一形式。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态势。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形式,其实,借助气象卫星生成的卫星图像进行有关气候环境的报道是早就出现的报道形式。但随着商业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卫星图像的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延伸服务逐渐成熟,非专业人士获取和了解卫星图像的门槛逐渐降低,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就有了更多的可能。对于卫星图像个性化的搜索和组合以及深度的分析可以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多能量,除了气候环境报道、气候变化分析、地区冲突等特殊环境的报道、事实核查、调查报道等不同的报道形式都开始逐渐使用卫星图像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或是信息核查手段。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卫星图像技术领域以及数据新闻、传感器新闻领域相关研究和既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闻业对卫星图像应用实践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实践成果以及应用前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现有理论成果的梳理。第一章是卫星图像概况,从卫星图像相关的技术及产业发展去分析卫星图像作为报道资源的可行性。只有了解技术,我们才能更好地将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也只有充分了解了技术前沿和行业趋势,才能推动卫星图像在在新闻报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章是对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现有实践中的技术环节分析、功能呈现以及常见的信息类型。第三章是作为新闻报道资源的卫星图像在题材适用性、受众覆盖面以及媒介载体类型的角度进行应用前景的展望。第四章对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变革与挑战进行分析,从现有新闻报道实践中的局限、对新闻价值要素的革新和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新挑战几个问题入手。总体来说,不论是商业卫星的发展还是新闻行业的应用,都呈现出国外发展较国内更快的现象。中国新闻业在数据新闻和传感器新闻领域的发展基本符合这一规律,但在全球信息化不断加剧、我国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需求紧迫的今天,要抓住每一个行业的热点,了解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加快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卫星图像就是这样一个值得被关注的行业新热点。
李石华[7](2018)在《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时空演变及其对水环境的多尺度影响已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流域LULC多尺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研究对流域土地利用优化、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省典型高原湖泊流域--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于1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为数据源,发展了一种能有效提高流域尺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多尺度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分析了流域LULC多尺度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力,揭示了流域不同污染源区水质对LULC类型与格局的尺度依赖性,构建了流域水质与LULC类型及格局的时空关系模型,识别了流域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相互作用的特征尺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LULC变化情景模拟流域水质变化,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策略与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流域LULC时空演变特征。(1)LULC信息提取。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融合初始分割尺度与最优分割尺度的多尺度光谱、几何和纹理对象特征,构建了多尺度随机森林(MSORF)方法,并利用初始分割尺度(BSVM)、最优尺度分割(OSVM)、像素级分割(PSVM)、多尺度随机森林(MSORF)方法对抚仙湖流域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高分辨遥感影像开展分类实验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SORF分类精度总体优于PSVM、BSVM、OSVM,其精度可分别提高约9%、7%、4%,该方法可用于流域尺度LULC信息提取。(2)流域20052017年LULC类型变化。水域、林地、耕地、草地为流域主要地表覆盖类型,四种地类合计分别占总面积的95.59%(2005年)、95.00%(2008年)、93.89%(2011年)、93.43%(2014年)、92.50%(2017年)。其余六种地类(房屋建筑(区)、道路、园地、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合计分别占总面积的4.41%(2005年)、5.00%(2008年)、6.11%(2011年)、6.57%(2014年)、7.50%(2017年)。人工地表类型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自然地表覆盖类型则相反。其中,人工堆掘地2017年的面积是2005年的5倍,而水域面积仅变化了0.08%。LULC收入与支出分析表明,耕地、林地、草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减少,而荒漠与裸露地表、道路、房屋建筑区、水域的变化则表现为空间位置的转移。上述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LULC类型变化显着。流域LULC变化主要受坡度、高程和距最近道路的距离影响。(3)流域LULC动态度变化。流域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动态度存在差异。全流域尺度2005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2.18),而各河岸缓冲区20112014年最小(0.56)。子流域尺度上,代村河流域2005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6.87),而尖山河流域最小(1.64)。河岸缓冲区尺度上,各河岸缓冲区尺度上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值均大于5且100米缓冲区的值普遍大于其余缓冲区。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最大的分别是:代村河河岸300米缓冲区内的荒漠与裸露地表(50.6%)、尖山河河岸700米缓冲区内的人工堆掘地(276.36%)、梁王河河岸3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园地(344.63%)、马料河河岸10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构筑物(160.84%)、牛摩河河岸1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草地(56.17%)。总体来看,流域LULC变化属于极缓慢变化型,河岸缓冲区的动态度高于子流域和全流域,距离河岸100米和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河岸的动态度较大,人类干扰是流域LULC动态度变化的重要推手。(4)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与表达。1)基于变化轨迹原理,在JQuery和ECharts环境中,以Java Script为开发语言,实现了流域5个时段10个LULC类型的转换计算(3894种),揭示了各地类在研究时段的90种主要转移路径和方式,并将其动态可视化。2)构建基于地类图斑的LULC变化时空分析算法,并集成了时间轴动画、多视窗和实体回溯三种方法全面刻画了LULC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耕地、园地、草地的变化量较大,分别为1.97%、1.59%、1.87%,水域变化最小(0.1%),LULC类型转移方式不一。如耕地主要向“园地”、“林地”、“人工堆掘地”、“草地”转换,而房屋建筑区主要向“人工堆掘地”、“园地”、“构筑物”转换。(5)流域LULC格局变化。选取的8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20052017年,流域景观类型以林地为基质;斑块总数呈增加趋势,由17098个增加至20936个,增加近20%,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面积差异弱化,斑块面积标准差由368减少至343;斑块形状进一步复杂化;斑块自然连通性变化极小,由97.9减少至97.6。(6)流域土地利用强度变化。流域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随空间尺度增加而下降;流域土地利用强度总体以较强为主,但区域差异显着。抚仙湖北岸、南岸土地利用强度高,呈现高-高聚集。而在流域边界线附近为低-低聚集。从子流域尺度上看,东大河流域、马料河流域、代村河流域、路居河流域、牛摩河流域土地利用强度表现出高-高聚集,而其他流域的土地利用强度较低且呈零星分布,表现出高-低、低-高聚集特点。2、流域多尺度LULC变化与水质的关系(1)流域水质时空分异特征。1)入湖河流水质总体较差,而湖心水质仍为I类。入湖河流水质年平均水质均为劣V类。45个断面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处于III类劣V类的比例为47.67%,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则为75.56%;总氮(Total Nitrogen,TN)超标非常严重,劣V类占比约90%。2)入湖河流水质空间变化差异显着。城区流域的COD较高,磷矿区流域的TP较高,山区流域的TN值较高。COD、TN、TP在各个子流域的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其变化规律差异显着。(2)流域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在剖析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关系时,充分考虑了流域内部LULC和污染源的空间异质性对水质指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LULC类型及格局对水质的解释率具有显着差异。(1)流域各时空尺度下,不透水表面(Impervious Surface Area,ISA)、其他用地(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面积百分比均与水质指标呈正相关且对水质指标具有促进作用;而林草覆盖是影响水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子,其面积占比与水质指标呈负相关,这与预期的林草覆盖可改善水质的认识一致;种植土地(耕地、园地)与TN、TP呈负相关,但其增减不能较好地解释水质变化,表明种植土地对水质的影响复杂,这说明农业用地的面积占比不是影响TN的主要因子,这与研究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种植结构以及与受纳水体的距离、地形等因素有关。(2)子流域和河岸缓冲区尺度,景观多样性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annon’s Evenness Index,SEI)、斑块面积标准差(Patch Size Standard Deviation,PSSD)、平均形状指数(Mean Shape Index,MSI)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子。而其余景观格局指数边缘密度(Edge Density,ED)、斑块连通性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COHES)、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rea-Weighted Mean Fractal Dimension Index,FRAC-AM)虽与水质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但表现出空间尺度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如景观斑块类型的总数(Number of Patch,NUMP)与水质关系无法合理解释。2)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特征明显。(1)在城区流域范围内的河岸缓冲区300m是LULC类型对COD影响的最强空间尺度(特征尺度)。这与其余高原湖泊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该结论的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2)LULC类型及格局对水质影响特征存在共性:城区LULC类型及格局对COD影响最大,磷矿区对TP影响最大,村落农田区对TN影响最大。其差异表现为:城区和磷矿区在缓冲区300m、500m和700m对COD和TP的解释率较大,而在村落农田区则表现为子流域尺度对水质的解释率最大。而不同区域LULC格局对水质指标影响则表现为:在城区和磷矿区,COD、TP在子流域内被更好地解释;而在村落农田区,TN在缓冲区700m能被更好地解释,而TP则在缓冲区300m具有较高的解释率。相比于河岸缓冲区,子流域尺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对水质解释度高。3)LULC时空演变下的抚仙湖与流域水环境质量调控措施与建议。利用CLUE-S模型对流域2020年的LULC变化模拟发现:自然变化情景势必对入湖河流的水质构成严重威胁,进一步加重面源污染;而生态保护情景下则有利于提高流域内入湖河流水质质量,可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提出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土地利用方式的尺度优化、区域生态修复策略。
张程岑[8](2018)在《东南亚跨境烟霾问题及其治理合作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地区开始广泛种植棕榈、橡胶等经济作物以来,所产生的大规模毁林开荒和泥炭地干旱,致使跨境烟霾逐渐成为这一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跨境烟霾问题涉及多边利益,难以以一国之力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且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水平发展水平参差不一,也缺乏完善的问题处理体系,所取得的治理成效并不显着。在这样的背景下,东盟作为引导、协调东南亚地区内部问题和合作的地区组织,无疑成为这一危害区域环境事务的治理主体。文章首先对东南亚跨境烟霾的产生情况、原因及东盟各国的反应变化情况进行概述和分析;其后梳理了目前东南亚地区烟霾治理的行动、机制和合作内容,对跨境烟霾防治机制进行系统地探讨;最后,对东南亚地区烟霾治理现存的有关机制的成效与不足进行评述,并对未来东盟跨境烟霾治理情况、中国与东盟烟霾治理合作的趋势进行了个人预测。本文认为,跨境烟霾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东盟国家间的历史性环境问题。虽其产生受经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但总体烟霾多为火灾引起且呈规律性分布。受跨境烟霾污染的影响,促使了东盟各国对烟霾问题认知上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在自然、社会、政治上相应发生了外交关系亲疏的变化。为解决问题,各国纷纷开始选择自身改革和对外合作,在行政调整、财政支持、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领域进行了机制的构建和行动。这些治理机制为加强域内外国家间合作,早日实现东盟经济、安全、社会文化共同体建立做出了贡献。但受制于各国经济发展方式及“东盟方式”影响,跨境烟霾的治理机制依旧还存在着诸多不健全方面,导致国家与国际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了缺乏改革动力、执行进程缓慢、合作效率低下和治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现有发展趋势看,未来东南亚跨境烟霾的治理发展趋势情况较为乐观,但距离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臧正[9](2018)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研究 ——以盐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为人类及自然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水源、空气、栖息地等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它的服务对象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不够充分,或者缺乏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日益退化甚至丧失的趋势,局地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本论文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在景观到区域尺度上构建了“生态脆弱性-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福祉”的生态经济学分析框架,然后提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具有或正或负的双向耦合关系”这一命题,最后以盐城为例结合有关野外调研数据、室内实验数据及统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工具,通过自然地理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开展了实证研究工作,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1987~2013年盐城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逐渐增大,主要景观类型生态弱性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芦苇(很高)、农田(高)、互花米草(高)、盐蒿(中)、光滩(低),其中农田和芦苇景观的生态脆弱性指数高于同期盐城市的社会脆弱性指数;不同景观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盐量、总氮、总磷及水分含量在东-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上的差异显着(p<0.05)高于南-北方向(平行于海岸线),在潮水涨落影响之下呈现出显着的海陆分异特征,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所得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盐分是该区植被分布的主导因子。(2)1987~2013年盐城滨海湿地盐蒿、芦苇等原生湿地面积持续萎缩,互花米草湿地面积先增后减,农田面积持续扩张;在景观尺度上,斑块个数及平均最近距离增加、斑块平均面积呈减小趋势,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归一化破碎指数由0.135上升至0.223);该区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大(人为干扰指数由0.368上升至0.455),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现由海向陆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人为因素的主导下,近年来研究区海陆之间的过渡带植被覆盖有明显改善,但从整体格局来看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分布特征变得越来越不明显。(3)1987~2013年盐城滨海湿地植被NPP在“海-陆”方向上呈现逐渐增加的三级梯度分布特征,其二维时空分布格局与同期NDVI具有较高一致性,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贡献高于自然因素;湿地植被的二氧化碳储存能力呈现三维立体格局,不同类型植被碳储量介于4.68~7.86t/hm2/y之间,互花米草、盐蒿、芦苇及水稻田的碳储存能力依次为1.86、1.28、2.01、2.14t/hm2/y,2013年研究区湿地植被的碳储量较之于1987年增加了 71.12%,总量约为21.64万吨。(4)1987~2013年盐城滨海湿地中芦苇、互花米草、盐蒿等3种湿地类型年均小气候调节价值依次为273.36、252.96及174.08 $/hm2,农田的年均食物供给价值为3056.53 $/hm2,盐田的年均原材料供给价值为4098.00 $/hm2,内陆水域、近海、光滩的年均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为355.71 $/hm2。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视角来看,研究区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为净流出型滨海湿地(供给型),年均流出碳汇价值分别为3272.3 $/hm2和40.9$/hm2,而盐蒿群落为净流入型滨海湿地(受益型),年均流入碳汇价值为190.7 $/hm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转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实质,即能量在自然-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流动。(5)在土地资源禀赋、人口密度及经济总量的共同影响下,2013年盐城所属各区县的生态福祉及生态效率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均生态福祉具有空间异质性,响水、大丰、亭湖、射阳、滨海、东台的人均生态福祉依次降低;主城区周边区县的生态-经济效率自北向南具有连续性,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依次升高。在考察期内,盐城市的绝对生态诅咒效应未被证实,农林牧渔产值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p<0.05)生态祝福效应,在城市化率等控制因素的影响下,有条件的生态诅咒假说在这一地区成立但是不显着(p>0.05)。上述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景观尺度上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福祉具有或正(生态祝福效应)或负(生态诅咒效应)的双向耦合关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能够促进农林牧渔产业经济效益增加,也可能导致局地经济利益在某一时期内减少;反之亦然,大力发展农林牧渔产业也可能给局地生态环境带来或正(生态功能改善)或负(生态功能退化)的影响。类似地区及有关部门在制订生态补偿措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战略决策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张红月[10](2018)在《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随着数据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数据在减灾研究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针对灾害事件开展的科学研究逐渐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多学科数据资源成为有效支撑。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是指多学科多领域数据对于特定灾害类型或者灾害事件的贡献程度。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研究有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特定灾害类型或事件的研究方案。本文针对自然灾害减灾科学研究中支撑数据的充分性和科学性等难题,采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和模型,探索自然灾害事件和其支撑数据的相关性关系,开展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多学科支撑数据的精确分析和定量化关联研究。本文选择三次地震事件(唐山、汶川和海地)以及洪涝事件作为自然灾害事件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角度和对地观测角度对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开展研究并对依赖性进行了量化,针对科研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数据推荐建模,并构建了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本体。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对于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开展了自然灾害致灾原理、自然灾害分类、自然灾害数据分类与管理的调研,总结并提出自然灾害的生命周期理论、数据管理流及数据依赖性等相关背景知识。2)将文献知识发现方法应用到本文的研究中,并提出了针对典型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思路和普适性的技术路线。以三次地震事件(唐山、汶川和海地)和洪涝事件研究为例,分析了典型灾害事件的多学科数据依赖性特征。并以对地观测数据为例,对洪涝灾害研究主题与数据依赖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洪涝研究中使用率最高的数据为气象和水文数据,其次是对地观测数据。唐山地震研究中大部分文献使用了地球物理与地质数据,汶川地震研究中绝大部分文献使用地面测量数据和对地观测数据。海地地震研究中大量使用了社会经济数据、临床数据和观测数据。自然灾害事件研究对数据的依赖性,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3)结合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统计结果,分析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的影响因素。从时空角度和用户角度对数据依赖性进行了量化建模并给出了时效性指数、用户指数、地域指数及综合量化指标的计算方法。案例部分以1990-2015年的洪涝灾害研究文献和三次地震事件的文献数据源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分析,给出了时空特征和用户社区对数据依赖性的影响度量化值。4)根据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提出面向科研用户的个性化数据推荐模型。基于科研文献的研究内容,权威性、普遍性、时效性、地域性及学科属性字段构建科研文献向量,并依据用户的兴趣度构建相应的用户内容向量和属性向量。综合推荐模型和多准则决策方法提出个性化的数据推荐策略。并以洪涝研究为例开展了实例验证。5)综合自然灾害分类标准以及基于文献的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抽取结果构建面向科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本体。采用层次化本体构建方法和类元信息描述策略来解决语义异构和查询检索难题。根据调研,目前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在生物医学和化学领域应用广泛,但尚无研究将此方法推广到自然灾害研究领域。另外,针对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的研究多是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从单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尚没有针对自然灾害多学科数据依赖性开展的研究分析。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标以及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开创性的。研究提出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可以扩展用于其他的自然灾害事件研究,丰富了自然灾害学研究的知识范畴,对综合减灾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二、The global rainforest mapping project JERS-1: a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for monitoring land cover chang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global rainforest mapping project JERS-1: a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for monitoring land cover change(论文提纲范文)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
1.2.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
1.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实践的相关研究 |
1.2.4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保护与治理研究的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 |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主要内容 |
2.2.1 共同承担 |
2.2.2 协同治理 |
2.2.3 生态共赢 |
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
2.3.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 |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3.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
3.1.2 西方人类中心论 |
3.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 |
3.2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来源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 |
4.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基础 |
4.1.1 构建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体系 |
4.1.2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
4.1.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
4.1.4 建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4.2 参与国际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2.1 致力于全球环境污染治理 |
4.2.2 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 |
4.2.3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3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生态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
4.3.1 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平台 |
4.3.2 主动开展国际多边合作 |
4.3.3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日益成熟 |
4.3.4 积极开展生态援外培训 |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透视 |
5.1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成就 |
5.1.1 初步形成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模式 |
5.1.2 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显现中国姿态 |
5.1.3 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生态合作 |
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
5.2.1 全球生态合作理念尚未完全构建 |
5.2.2 全球生态环保顶层设计不合理 |
5.2.3 生态共赢模式没有有效建立 |
5.2.4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智慧没有充分展现 |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
6.1 弘扬全球生态协同治理理念 |
6.1.1 呼吁全球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
6.1.2 引领各国协商共渡危机 |
6.1.3 树立一致的生态保护目标 |
6.2 完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顶层设计 |
6.2.1 开展国际生态环境合作调查 |
6.2.2 进行科学全球生态保护规划 |
6.2.3 实行全球范围的生态保障措施 |
6.3 构建生态合作共赢导向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模式 |
6.3.1 形成各个国家的生态合作联动效应 |
6.3.2 发挥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合作优势 |
6.3.3 推动生态治理体系法治化 |
6.4 提供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方案 |
6.4.1 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
6.4.2 总结中国绿色发展模式的特征 |
6.4.3 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
1.1.2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1.1.3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的典型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2.2 生态风险评价(ERA)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风险关系研究进展 |
1.2.4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研究进展 |
1.2.5 跨境/跨流域合作区LUCC及 ERA研究进展 |
1.2.6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3.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3.6 研究创新与特色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 |
2.1.1 研究区选择 |
2.1.2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2.1.3 社会发展概况 |
2.1.4 地缘环境与战略区位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2.2.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第3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分析 |
3.1 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分析 |
3.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分析 |
3.1.2 土地利用/覆被国别差异分析 |
3.2 土地利用/覆被时间分布格局 |
3.2.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动分析 |
3.2.2 基于生态视角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分析 |
3.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格局 |
3.3.1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演变分析模型 |
3.3.2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变化 |
3.3.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及变化图谱 |
3.3.4 基于生态视角的土地利用/覆被转类分析 |
第4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
4.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
4.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评价方法 |
4.1.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4.1.3 土地利用/覆被程度变化特征分析 |
4.1.4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
4.2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2.1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模型与指标选取 |
4.2.2 斑块类型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2.3 景观水平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2.4 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异程度分析 |
第5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5.1 自然驱动因素 |
5.1.1 海拔因素 |
5.1.2 坡度因素 |
5.2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5.2.1 行政中心因子 |
5.2.2 交通驱动因子 |
5.3 地缘约束机制 |
5.3.1 四国段基础国情的不同 |
5.3.2 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欠佳的市场环境 |
5.3.3 逐步抬头的民族主义情绪 |
5.3.4 潜在的民族及宗教冲突 |
5.3.5 域外大国及非政府组织的干扰与涉入 |
5.4 主体驱动因素 |
5.4.1 宏观政策驱动 |
5.4.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5.4.3 地缘区位优势促进 |
5.4.4 重大合作项目推动 |
第6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
6.1 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与分析方法 |
6.1.1 生态风险指数模型构建 |
6.1.2 生态风险小区划分 |
6.1.3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
6.1.4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6.2 生态风险总体演变分析 |
6.2.1 景观干扰演变分析 |
6.2.2 景观损失演变分析 |
6.2.3 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
6.3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演变分析 |
6.3.1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时序变化分析 |
6.3.2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空间结构分析 |
6.3.3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空间关联分析 |
6.4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演变分析 |
6.4.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现状分析 |
6.4.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时间演变分析 |
6.4.3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空间演变分析 |
第7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的预测与优化 |
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的模拟与预测模型构建 |
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分析 |
7.2.1 土地利用/覆被本底与格局模拟分析 |
7.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分析 |
7.3 生态风险预测分析 |
7.3.1 生态风险总体预测分析 |
7.3.2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预测分析 |
7.4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路径与准则 |
7.4.1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准则 |
7.4.2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优化路径与管理对策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雷达遥感六十年:四个阶段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发展回顾 |
1.1 单波段单极化SAR遥感阶段 |
1.2 多波段多极化SAR遥感阶段 |
1.3 极化SAR和干涉SAR遥感阶段 |
2 新阶段SAR对地观测技术及发展 |
2.1 2维到3维的成像 |
2.2 超分辨率SAR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
2.3 海量SAR数据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 |
2.4 SAR一体化处理新概念 |
2.5 面向全球变化的雷达科学卫星 |
3 月基雷达对地观测展望 |
4 结语 |
(6)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案例分析法 |
二、理论思辨法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传感器新闻的研究概况 |
二、新闻业对卫星图像应用的探索与尝试 |
三、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
第二章 卫星图像的技术概况与产业发展 |
第一节 卫星图像 |
一、卫星图像的概念 |
二、卫星图像的技术基础 |
第二节 作为新闻传播资源的卫星图像产业 |
一、国际卫星图像产业 |
二、国际卫星图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
三、中国的卫星图像产业概况 |
第三章 卫星图像与新闻报道结合的基础 |
第一节 新闻报道应用卫星图像的可行性分析 |
—、数据传输效率保障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
二、数据存储规模提供充足的报道信息 |
三、数据挖掘辅助报道内容的丰富与深化 |
四、可视化技术加强报道的可读性 |
第二节 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 |
一、气候环境变化的监测与解读 |
二、提供特殊报道环境的新视角 |
三、作为事实核查的新手段 |
四、报道突发新闻 |
五、辅助报道内容 |
第四章 卫星图像作为新闻报道资源的优势 |
第一节 题材适用性:从全球性议题到地区议题 |
一、空天观察视角与全球性议题的高度匹配 |
二、跨区域优势适应区域性议题 |
三、不受地面障碍限制适应特殊地区性议题 |
第二节 受众覆盖面:从大众传播到人际传播 |
一、大众传播中的一般受众 |
二、群体传播中的受众 |
三、人际传播中的互联网用户 |
第三节 媒介载体:互联网是主流承载形式 |
一、网页呈现能够提供最详尽的信息 |
二、移动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符合新阅读潮流 |
三、传统平面媒体也能够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 |
第五章 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变革与挑战 |
第一节 卫星图像对新闻报道的变革 |
一、卫星图像对新闻价值要素的变革 |
二、卫星图像对新闻专业理念的变革 |
第二节 卫星图像为新闻采编人员带来新挑战 |
一、视角转换带来新闻生产视觉逻辑的变化 |
二、技术推动采编团队掌握新技能 |
三、平衡数据专业性与受众可读性 |
第三节 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局限 |
一、信息深度挖掘的匮乏 |
二、新闻业对卫星图像了解不足 |
三、行业协同缺乏规范,跨界合作仍在起步 |
四、国内商用卫星产业无法提供有力支撑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目标 |
1.2.2 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与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抚仙湖流域LULC信息提取与表达 |
2.1 流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湖泊水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源 |
2.2.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2.3 流域边界划分 |
2.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LULC变化信息提取 |
2.3.1 多尺度对象随机森林方法流程 |
2.3.2 基于MSORF的抚仙湖流域LULC信息提取 |
2.4 LULC时空变化过程表达 |
2.4.1 LULC时空变化过程表达方法 |
2.4.2 基于过程对象的时空过程表达模型 |
2.4.3 实验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抚仙湖流域LULC时空过程演变分析 |
3.1 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
3.1.1 全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 |
3.1.2 子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 |
3.1.3 河岸缓冲区LULC数量结构特征 |
3.2 流域LULC时间变化分析 |
3.2.1 流域LULC时间变化分析方法 |
3.2.2 流域LULC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 流域LULC空间变化分析 |
3.3.1 流域LULC空间变化分析方法 |
3.3.2 流域LULC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3.4 流域LULC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1 流域LULC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3.4.2 流域LULC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3.5 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
3.5.1 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分析方法 |
3.5.2 流域LULC时空演变结果分析 |
3.6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 |
3.6.1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分析方法 |
3.6.2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分析 |
3.7 流域LULC变化驱动力分析 |
3.7.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方法 |
3.7.2 流域LULC时空演变驱动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抚仙湖流域LULC变化与水质关系 |
4.1 研究尺度选择 |
4.1.1 尺度的界定 |
4.1.2 尺度的选取 |
4.2 抚仙湖流域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1 水质监测数据获取 |
4.2.2 湖心和入湖河流水质总体特征分析 |
4.2.3 入湖河流污染源分析 |
4.2.4 入湖河流污染源区水质变化分析 |
4.3 LULC类型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 |
4.3.1 LULC类型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方法 |
4.3.2 全流域尺度下LULC类型与湖心水质关系 |
4.3.3 子流域尺度下LULC类型与入湖河流水质关系 |
4.3.4 缓冲区尺度下LULC类型与入湖河流水质关系 |
4.3.5 LULC类型对水质影响分析 |
4.4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 |
4.4.1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方法 |
4.4.2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 |
4.4.3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模型 |
4.4.4 LULC格局对水质影响分析 |
4.5 土地利用强度与水质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抚仙湖流域水质变化情景模拟与调控 |
5.1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 |
5.1.1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方法 |
5.1.2 基于CLUE-S模型的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 |
5.1.3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
5.1.4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2 基于LULC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 |
5.2.1 基于LULC类型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预测 |
5.2.2 基于LULC格局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预测 |
5.3 不同LULC变化情景下的水环境质量调控 |
5.3.1 流域LULC类型与尺度优化 |
5.3.2 流域LULC格局与尺度优化 |
5.3.3 流域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式优化 |
5.3.4 流域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
致谢 |
(8)东南亚跨境烟霾问题及其治理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第一章 东南亚跨境烟霾问题的发展与由来 |
第一节 东南亚跨境烟霾问题的演变 |
一、生产模式埋下的隐患(1980年以前) |
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1980—1994年) |
三、跨境烟霾范围的扩大(1995—2005年) |
四、烟霾问题的嬗变(2006年以后) |
第二节 跨境烟霾成因分析 |
一、自然环境特殊 |
二、经济发展不合理 |
三、社会发展水平滞后 |
四、国家政治体制不完善 |
第三节 东南亚跨境烟霾的特点 |
一、烟霾起因较为单一 |
二、烟霾跨境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
三、烟霾发生频率加快 |
四、各国受影响程度不同 |
第二章 跨境烟霾问题对东盟国家间关系影响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跨境烟霾对东盟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
一、区域自然环境恶化 |
二、社会环境不稳定 |
三、国家间政治关系波动 |
第二节 东盟国家对跨境烟霾问题的应对态度 |
一、相互指责、伺机推脱 |
二、积极应对、加强合作 |
三、维持中立、保持观望 |
第三节 跨境烟霾问题影响东盟国家间关系的特点 |
一、烟霾影响程度深浅造成了国家应对态度不平衡 |
二、受害国和加害国重叠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
第三章 东盟国家对跨境烟霾的治理与合作 |
第一节 东盟各国的内部治理 |
一、加强行政监管 |
二、强化经济调节手段 |
三、深化社会教育改革 |
第二节 东盟成员国间的合作 |
一、相关国家间的双边合作 |
二、东盟框架内开展的多边合作 |
第三节 东盟与域外国家、国际组织间的合作 |
一、东盟与域外的双边合作 |
二、东盟与域外的多边合作 |
第四章 东南亚跨境烟霾治理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跨境烟霾治理的积极影响 |
一、 东盟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高 |
二、区域多边合作得到加强 |
三、推动东盟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共同体建设 |
四、促进东盟对外交往扩大、深入 |
第二节 跨境烟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内部机制不健全使得国家缺乏改革动力 |
二、国家间责权不明晰导致执行进程缓慢 |
三、“东盟方式”强制性不高降低合作效率 |
四、与域外国家、组织合作多停留在协议层面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研究 ——以盐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概念及其分类 |
1.2.2 研究范式转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 |
1.2.3 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进一步融合 |
1.2.4 研究目标转向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并重 |
1.2.5 现有研究之不足与展望 |
1.3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3.1 定量评价自然-人为因素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2 定量检验生态福祉与研究区农林牧渔产业间的双向关系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数据说明 |
2.1 研究区域说明 |
2.2 遥感数据来源及相关处理说明 |
2.2.1 土地利用与植被类型图 |
2.2.2 地形因子 |
2.2.3 气象因子 |
2.3 外业调查及有关文献数据说明 |
2.3.1 植被分类精度验证及野外采样说明 |
2.3.2 从其它文献资料获得的相关数据说明 |
第3章: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及植被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自然因素主导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2 生态脆弱性指数的计算与评价 |
3.3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
3.3.1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3.3.2 与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的比较 |
3.4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 |
4.2.1 植被分类解译标识 |
4.2.2 植被类型的时空分布 |
4.3 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
4.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
4.3.2 人为干扰指数的构建 |
4.3.3 人为干扰对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
4.4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贡献分析 |
4.4.1 各时期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2 研究区NDVI的变化趋势分析 |
4.4.3 研究区NDVI变化的人为贡献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植被碳储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滨海湿地植被碳储量的估算方法 |
5.2.1 估算植被地上NPP的CASA模型 |
5.2.2 植被碳储量的估算模型 |
5.2.3 数据准备及相关说明 |
5.3 结果分析 |
5.3.1 研究区植被地上NPP的水平分布特征 |
5.3.2 研究区自然湿地碳储量及其与农田碳储量的对比 |
5.3.3 影响因素分析 |
5.4 不同植被类型的碳储量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5.4.1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年累积碳储存能力 |
5.4.2 滨海湿地二氧化碳“源-汇”机制的不确定性 |
5.5 小结 |
第6章: 盐城滨海湿地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
6.1 引言 |
6.2 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界定及其价值计算模型 |
6.2.1 生态系统服务流程界定 |
6.2.2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及其当量因子 |
6.2.3 其它计算参数 |
6.3 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6.3.1 区域小气候调节价值分析 |
6.3.2 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类型之间的权衡关系 |
6.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6.4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联机制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6.4.1 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双重影响机制 |
6.4.2 不确定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盐城市人均生态福祉、生态-经济效率及生态诅咒效应分析 |
7.1 引言 |
7.2 概念与方法 |
7.2.1 生态福祉概念及其内涵 |
7.2.2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 |
7.2.3 生态诅咒与生态祝福效应检验 |
7.3 实证分析 |
7.3.1 人均生态福祉及生态-经济效率分析 |
7.3.2 生态祝福与生态诅咒效应分析 |
7.4 讨论 |
7.4.1 生态-经济关系的尺度效应 |
7.4.2 生态-经济关系的双向耦合机制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8.3 政策建议 |
8.3.1 成立盐城滨海湿地国家公园 |
8.3.2 基于景观连通性调整保护范围 |
8.3.3 遵循地带性分布规律促进植被恢复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现状 |
1.2.2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节 |
第2章 相关研究技术与现状 |
2.1 自然灾害的数据管理 |
2.1.1 多源数据类型 |
2.1.2 自然灾害综合数据库 |
2.2 多学科数据分类现状 |
2.2.1 国际数据分类体系 |
2.2.2 国内数据分类体系 |
2.3 多学科数据开放现状 |
2.4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2.4.1 文本挖掘 |
2.4.2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 |
2.4.3 多标准决策的量化排序 |
2.4.4 推荐技术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文献的数据依赖性研究-以地震、洪涝为例 |
3.1 数据源介绍 |
3.1.1 文献数据源检索策略 |
3.1.2 三次地震灾害事件文献 |
3.1.3 洪涝研究全景文献 |
3.2 技术路线 |
3.2.1 预处理 |
3.2.2 数据叙词表的构建 |
3.2.3 文档记录监督分类 |
3.2.4 统计分析指标 |
3.3 典型灾害事件的多学科数据依赖性分析 |
3.3.1 洪涝事件的数据依赖性 |
3.3.2 三次地震事件的数据依赖性分析 |
3.4 典型灾害事件对EO数据的依赖性研究-以洪涝为例 |
3.4.1 平台类型分析 |
3.4.2 卫星/传感器类型分析 |
3.4.3 TF-IDF主题分析 |
3.4.4 结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面向科研的数据依赖性量化与推荐 |
4.1 自然灾害的相关理论 |
4.1.1 自然灾害的生命周期理论 |
4.1.2 自然灾害的数据管理流理论 |
4.1.3 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理论 |
4.1.4 不确定性理论 |
4.2 数据依赖性的量化 |
4.2.1 时效性指数量化方法 |
4.2.2 用户指数量化方法 |
4.2.3 地域指数量化方法 |
4.2.4 综合量化方法 |
4.3 面向科研用户的数据推荐 |
4.3.1 向量空间建模 |
4.3.2 基于多准则决策的个性化推荐策略 |
4.4 数据依赖性量化及数据推荐实例 |
4.4.1 量化指数计算实例 |
4.4.2 个性化数据推荐实例 |
4.5 小结 |
第5章 面向科研的自然灾害概念本体 |
5.1 本体概念及在灾害领域的研究现状 |
5.2 技术路线 |
5.3 国内外自然灾害分类方法研究 |
5.3.1 国内灾害分类调研 |
5.3.2 国际灾害分类调研 |
5.3.3 面向学科的自然灾害分类方法 |
5.4 基于文献的自然灾害事件概念抽取 |
5.5 本体构建 |
5.5.1 层次化本体构建 |
5.5.2 类元信息描述 |
5.6 实例 |
5.7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The global rainforest mapping project JERS-1: a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for monitoring land cover change(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D]. 杨帆. 吉林大学, 2020(02)
- [4]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D]. 张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雷达遥感六十年:四个阶段的发展[J]. 郭华东,张露. 遥感学报, 2019(06)
- [6]卫星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D]. 张嘉悦.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7]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D]. 李石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 [8]东南亚跨境烟霾问题及其治理合作研究[D]. 张程岑. 云南大学, 2018(01)
- [9]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研究 ——以盐城为例[D]. 臧正. 南京大学, 2018(09)
- [10]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D]. 张红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