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草和作物秸秆的品质评定和利用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孟春花,张建丽,钱勇,王飞,石祖梁,仲跻峰[1](2021)在《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油菜秸秆属于大宗的农业副产物资源,营养价值较好,除还田外,饲料化利用是降低环境污染和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重点论述了油菜秸秆的营养价值、饲料化利用、加工调制技术、在家畜中的饲用效果和饲用油菜利用现状方面的研究进展,还分析了油菜秸秆因其体积大、种植分散、含有芥酸等抗营养因子等因素,饲料化利用率不高,饲喂家畜种类和利用方法相对简单和单一的现状,表明对油菜在畜牧生产的长期应用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在反刍动物瘤胃健康、畜产品品质及母畜禽生产性能等方面。总之,油菜秸秆目前仍是一种新型饲料原料,仍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难题,其产业化还需更多方面的关注与推动。
于晨晨,汪佑佑,李文清,李梦瑶,柴子墨,李海玲[2](2021)在《青贮饲料技术研究进展与问题展望》文中指出青贮饲料是将可供家畜食用的新鲜青作物经过密封、厌氧发酵后得到的粗饲料,大多用于喂养反刍动物。青贮饲料具有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利于长期保存,可以解决冬季家畜缺少鲜饲料的问题,进而改善畜产品品质。文章主要阐述目前青贮饲料技术的研究热点、用于青贮的原料、改善青贮效果的各种添加剂、现有青贮营养品质评价体系以及当前青贮技术存在的问题,为青贮饲料技术产业提供参考。
周晓康[3](2021)在《甘蔗(尾)与桑叶或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探讨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平较高的甘蔗尾和甘蔗分别与粗蛋白质水平较高的桑叶和构树叶混合青贮的效果,两种原料的新鲜样质量混合比例分别为100%vs 0%、75%vs 25%、50%vs 50%、25%vs 75%、0%vs100%,青贮完成后分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及其常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并分析有氧暴露后青贮发酵指标和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各项试验结果分述如下:试验一: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与甘蔗尾单独青贮相比,和桑叶混合增加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和丙酸的含量(P<0.05)。与桑叶单独青贮相比,和甘蔗尾混合对其混合青贮饲料的p H值和氨态氮含量的影响较弱,但这能降低其有氧暴露后p H值和酵母菌数量的增长速率,并随混合青贮中甘蔗尾占比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25%桑叶与75%甘蔗尾混合青贮更倾向提高其混合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试验二: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与甘蔗单独青贮相比,和桑叶混合青贮增加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乙酸和丙酸含量,降低了乙醇含量和青贮损失(P<0.05)。与桑叶单独青贮相比,和甘蔗混合青贮增加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乳酸、乙酸含量,降低了p H值、氨态氮、丁酸含量和肠杆菌数量(P<0.05),这显着改善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当25%桑叶与75%甘蔗混合青贮时,能明显抑制其混合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的氨态氮生成,还能促进乙酸的产生,其青贮品质表现最佳。试验三:甘蔗尾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与甘蔗尾单独青贮相比,和构树叶混合青贮增加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乙酸含量,提高了其有氧暴露后乙酸和丙酸的增长速率,降低了肠杆菌数量(P<0.05)。与构树叶单独青贮相比,和甘蔗尾混合青贮增加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当25%构树叶与75%甘蔗尾混合青贮时,能显着降低其混合青贮饲料的p 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5)。结果表明,与构树叶混合时,甘蔗尾超过75%才能明显改善其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试验四: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与甘蔗单独青贮相比,和构树叶混合青贮降低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乙醇含量(P<0.05)。与构树叶单独青贮相比,和75%甘蔗混合青贮增加了其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和乙酸含量,同时降低了p H值、氨态氮和丁酸含量(P<0.05),并使其混合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的p H值更稳定,同时大幅抑制霉菌数量的增长。结果表明,与构树叶混合时,甘蔗占比为75%能显着改善其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综上所述,与桑叶混合时,甘蔗占比不低于25%能显着改善其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与构树叶混合时,甘蔗占比不低于75%能显着改善其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
陈昊[4](2021)在《秸秆还田、种植结构及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陈洋[5](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孙雷雷[6](2021)在《贮藏条件和时间对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明确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甘肃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收获的第一茬紫花苜蓿草捆为材料,分别用露天贮藏、苫布贮藏和储草棚贮藏三种方式,研究贮藏0 d、30 d、60 d、90 d、150 d、210 d、270d和360 d时苜蓿干草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用PDA平皿培养法、形态鉴定法和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真菌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合干草营养品质和真菌数量及青霉、曲霉的占比对苜蓿干草品质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和贮藏条件相比,贮藏时间对苜蓿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更大。在为期一年的贮藏过程中,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含量、粗脂肪(EE)含量、钙(Ca)含量和磷(P)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粗灰分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显着增加,相对饲喂价值(RFV)则明显降低。三种贮藏方式中,露天贮藏的干草营养物质损失最大,360 d内蛋白质损失率是储草棚贮藏的1倍左右,粗灰分增加了17.00%,ADF和NDF分别增加了32.45%和27.70%,RFV下降了33.15%,Ca和P分别下降了85.00%和82.40%,干草品质最差。(2)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苜蓿干草的真菌数量有显着影响。在为期360 d的贮藏过程中,苜蓿干草的真菌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贮藏30 d时,露天贮藏的真菌数量较刚打捆时急剧上升,增加了2倍左右;随后各处理的真菌数量逐渐下降,在贮藏210 d时达到最低值,随后又有所上升。当贮藏时间延长至360 d,苜蓿干草的真菌数量达到最大值。3种贮藏方式中,露天贮藏的真菌数量最多、变幅最大(4.57×103~1.74×104个·g-1),苫布贮藏的次之,储草棚内的苜蓿干草真菌数量最低、变幅最小(3.31×103~7.29×103个·g-1)。(3)从苜蓿干草中共检出真菌16属41种,包括曲霉属10种,镰刀菌属5种,青霉属4种,漆斑菌属3种,篮状菌属3种,毛霉属2种,其他属14种。其中优势属为曲霉属、链格孢属和枝孢属。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的霉菌种类呈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从露天贮藏的苜蓿干草中检出真菌15属35种,不仅种类最多而且随贮藏时间波动最大。苫布贮藏和储草棚贮藏的干草中均检出真菌13属33种,但储草棚贮藏的苜蓿干草真菌种类变化较小。(4)结合苜蓿干草营养品质和真菌数量及青霉、曲霉的占比,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干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要保持苜蓿干草品质良好,储草棚贮藏不宜超过210 d、苫布贮藏不宜超过150 d、露天贮藏不宜超过90 d。
艾琪[7](2021)在《残次苹果与稻草发酵饲料的研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对10株乳酸菌进行筛选并与胶红酵母组合,确定微生物组合的添加量。并测定两种工艺制备的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有氧暴露下p 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筛选出残次苹果与稻草适宜的发酵工艺,并测定其体外发酵降解特性,筛选出适宜的发酵比例,为残次苹果和稻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微生物的筛选及组合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乳酸菌的产酸速度、生长曲线、耐酸性,以及乳酸菌组合再与胶红酵母组合对残次苹果发酵品质的影响,旨在确定微生物的组及其添加量。通过测定10株乳酸菌(L1、L2、L3、L4、L5、L6、L7、L8、L9、L10)的产酸速度和生长曲线,确定产酸快、生长快、耐酸性好的乳酸菌组合,再将乳酸菌组合按5个不同水平(1.05×104CFU·g-1、1.25×105CFU·g-1、1.52×106CFU·g-1、1.30×107CFU·g-1、1.42×108CFU·g-1)添加至粉碎的残次苹果中发酵,测定发酵物的发酵品质和有氧暴露下p H值及微生物数量确定乳酸菌组合的添加量,最后将乳酸菌组合与3个不同水平(1.15×101CFU·g-1、1.20×102CFU·g-1、1.25×103CFU·g-1)的胶红酵母添加到残次苹果中发酵,测定发酵物的发酵品质和有氧暴露下p H值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0株乳酸菌中L2、L4、L8产酸速度、生长速度均较快。且L4和L8组合比例为1:1时的产酸速度、生长速度最快。乳酸菌组合添加到残次苹果中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能显着改善残次苹果发酵物的感官品质、发酵品质。乳酸菌组合添加水平越高品质越好,综合考虑最终选择1.52×106CFU·g-1为乳酸菌组合的添加量。乳酸菌组合和胶红酵母添加到残次苹果中发现添加1.15×101CFU·g-1的胶红酵母能改善发酵物的色泽与气味。试验二:不同发酵工艺对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为了探讨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和残次苹果两种工艺对稻草的青贮品质的影响,选出适宜的发酵工艺。以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A)和复合微生物、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B)为两种工艺制作混合发酵青贮,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与稻草的混合比例为Ⅰ全部为稻草、Ⅱ(1:9)、Ⅲ(3:7)、Ⅳ(5:5)、Ⅴ(7:3)、Ⅵ(9:1),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发酵90 d后测定两种饲料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有氧暴露下p H值和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均显着提高青贮原料的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P<0.05);青贮90 d天后,未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的处理Ⅰ感官评分和综合评分均为劣等,处理Ⅲ和处理Ⅳ的感官评分和综合评分均为优等。A、B两种工艺发酵饲料的乳酸、乙酸含量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加;在有氧暴露期间,处理Ⅰ的乳酸菌数量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P<0.05),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而两种工艺中的处理Ⅲ、Ⅳ的乳酸菌数量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酵母菌和霉菌数量保持较低水平。试验三: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降解特性本试验通过研究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降解特性,旨在探讨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被动物的利用程度。将试验二中工艺A的发酵饲料进行体外发酵培养,分别记录培养2、4、8、12、24、36、48和72小时的产气量,测定发酵参数及降解率。结果表明,混合发酵饲料中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添加量的增多产气量逐渐增多,单一稻草青贮(Ⅰ)的处理在72h内产气量始终最低。各处理体外发酵液的p H值均在瘤胃正常p H值范围内(6-7),处理Ⅰ发酵液的p H值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处理Ⅵ发酵液的p H值为6.09,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处理的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均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混合比例的增加逐渐增加,单一稻草青贮的处理(Ⅰ)干物质降解率最低,显着低于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处理(P<0.05);各处理氨态氮浓度均在85~300 mg/L的范围内,处理Ⅰ的氨态氮浓度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体外培养液的总挥发性脂肪酸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混合比例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但处理Ⅴ、Ⅵ的总挥发性脂肪酸相较于处理Ⅲ、Ⅳ有略有降低。确定微生物组合及添加量为乳酸菌L4和L8的配比为1:1添加量为1.52×106cfu·g-1与1.15×101cfu·g-1的胶红酵母组合;在试验中以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的工艺A更优;并测定其降解特性,确定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贮的比例在3:7~5:5之间适宜。
郑美[8](2021)在《青贮时间对不同品种玉米饲用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因其秸秆纤维含量高而导致利用率低,通过青贮可以有效降低纤维含量提高利用率。本试验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选取了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5个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先锋38P05、先玉1409、海玉11、利合228、A6565),分别青贮0d、15d、30d、45d、60d、90d后对其进行感官评定、青贮品质、营养物质及微生物多样性测定,筛选出青贮品质最佳的玉米品种及最适青贮时间,为该地区玉米利用率的提高和青贮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各品种青贮料感官评定结果为:青贮90d后,5个品种青贮料气味清香或有轻微酸味;茎叶结构完整,含水量适中;色泽上除海玉11外,其他品种均呈黄绿色,总体评分为15分(2级良好)~19分(1级优良)。其中先玉1409总体评分最高,为19分;利合228次之,为18分。(2)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青贮品质为:随青贮时间延长p H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各品种玉米青贮30d后p H均稳定在3.79~3.98之间)。各品种LA(乳酸)和PA(丙酸)均呈现先升后降再稳定的趋势,青贮30d~45d含量最高。AA(乙酸)则呈先缓慢上升后基本稳定的趋势。BA(丁酸)仅在个别品种(海玉11和A6565)中出现微弱的含量。AN/TN(铵态氮/总氮)比例在青贮过程中上下波动,但总体呈先升后稳定,60d后又开始升高的趋势。青贮过程中先玉1409的LA、PA含量最高,分别为6.18mg/g FM和0.13mg/g FM,AA含量最低,为0.34mg/g FM;利合228次之(LA含量最高为5.71mg/g FM、PA含量最高为0.10mg/g FM、AA含量最低为0.35mg/g FM);海玉11的LA、PA含量最低,分别为4.2mg/g FM、0.08mg/g FM。(3)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为:各品种粗EE(粗脂肪)、WSC(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NDF(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稳定,60d又开始升高的趋势;DM(干物质)和淀粉呈先降后升再稳定的趋势;CP(粗蛋白)和ADF(酸性洗涤纤维)呈先下降,45d后基本稳定的趋势;Ash(粗灰分)变化不大,而RFV(相对饲喂价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青贮45d后先玉1409的DM、粗EE和淀粉含量最高(粗EE相比青贮前提高了1.10%DM、淀粉提高了9.66%DM),CP损失率最低(相比青贮前损失了13.17%),NDF含量为52.56%DM,仅次于先锋38P05;Ash含量最低为4.07%DM,ADF相比青贮前下降了33.74%。(4)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为: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细菌、真菌的Alpha多样性指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Bata多样性分析发现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细菌群落的差异性逐渐缩小,而真菌群落差异性先增大后缩小。群落组成分析表明,青贮后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酸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乳梭菌属(Lachnoclostridium);真菌的优势菌群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汉纳酵母属(Hannaella)。综上可知,通过本研究可知先玉1409、利合228青贮品质最佳,为呼伦贝尔阿荣旗地区最适青贮玉米品种。各品种青贮30~45d内即可饲喂牲畜,此时青贮料品质最佳,之后随着青贮时间的继续延长,青贮90d后品质开始下降,因此不宜长时间储存。
李兴龙[9](2021)在《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饲草紧缺、种植模式单一和土壤退化等问题,研究不同光合类型禾本科和豆科草种混播对饲草种间竞争、生产性能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构建适宜种植的混播系统,以期提高该区域饲草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为西北高原丘陵区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于2019至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C3+C3型豆禾配置模式(C3+C3混播模式):BM组合: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V组合: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C3+C4型豆禾配置模式(C3+C4混合模式):ZD组合:玉米(Zea mays)+拉巴豆(Dolichos lablab)、SD组合: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拉巴豆,混播比例均为1:1,以相应草种单播为对照。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各混播处理下,土地当量比(LER)均显着高于1(P<0.05),地上生物量(GW)均高于对应单播处理。ZD组合的GW年均值相较于其它混播处理均为最高,为29.27t·hm-2,该组合的增产率显着高于其它3种混播组合(P<0.05)。混播系统增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ZD(62.83%)>SD(52.29%)>BM(39.26%)>AV(27.22%),AV组合中燕麦的组分增产贡献率最高(142.79%)。ZD组合中玉米的增产率为75.19%,显着高于其它混播中禾草的增产率(P<0.05)。C3+C3混播模式BM组合中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RY)、竞争比率(CR)和侵袭力(AG)显着大于无芒雀麦,其余3种混播组合中均表现出禾本科草的RY、CR和AG大于豆科饲草。C3+C4混合模式中,高丹草对拉巴豆的侵袭力高于玉米。玉米和拉巴豆的RY均大于1,并且拥有最高的LER(1.38),表明玉米(C4)+拉巴豆(C3)组合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群落结构最稳定。2019和2020年,与单播相比,混播处理提高了饲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粗灰分(Ash)和相对饲喂价值(RFV),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其中,ZD组合的CP、CF和RFV增长率均为最高,增长率分别为19.45%、20.60%和17.80%,而ADF和NDF的降低率则显着大于其它组合(P<0.05);AV组合的Ash含量较单播降低了4.77%,其它组合的Ash含量均有所增加,增加了5.55%~9.78%。BM组合的CP含量和RFV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单播无芒雀麦(P<0.05),C3+C3混播模式的CP含量均高于C3+C4混播模式。各混播处理下,ZD组合的CF含量年均值最高,较单播玉米提高了13.52%。所有处理中BM组合的Ash、NDF和ADF含量年均值均为最低,与其它混播组合比较,分别降低了1.95%~13.6%、5.50%~18.61%和8.37%~18.60%,混播处理能够优化饲草营养品质。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饲草营养品质与生物量关系密切。浅层土壤(0~20 cm)养分含量高于深层土壤(20~40 cm),呈现表聚性。且2019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2020年。与单播相比,不同混播模式对浅层和深层土壤的养分积累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ZD组合的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效果最为显着,其碱解氮(Av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增加率分别为9.30%、12.77%和6.64%,均高于其它组合。C3+C3模式相对C3+C4混合模式更有利于深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的积累。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混播处理较单播增加了浅层和深层的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C3+C3混播模式下BM组合在0~40 cm土层的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LP)、脲酶(UER)和蔗糖酶活性(SUC)均高于AV、ZD和SD组合。此外,C3+C4混合模式中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提升效果优于C3+C3混播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各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协同促进饲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饲草生物量。对不同混播模式下的饲草生物量、品质、土壤指标及各指标的增加率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M组合能有效改善饲草营养品质,提高土壤肥力;ZD组合可以高效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单播相比,混播优势显着。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该区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模式进行种植。综合混播种间竞争和饲草地上生物量,推荐玉米+拉巴豆为较优种植模式。为提高饲草品质,改善土壤环境,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更适合西北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张宏斌[10](2021)在《水分调控对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匮乏、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等突出问题,探究更为节水高效的人工草地种植灌溉模式,是支撑当地草地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研究于2019、2020两年在典型的西北内陆干旱区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前滩村试验基地进行。以无芒雀麦、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种植模式(无芒雀麦单播W、紫花苜蓿单播M和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H)和4种水分调控梯度(充分灌水T0(75%~85%θf)、轻度亏水T1(65%~75%θf)、中度亏水T2(55%~65%θf)和重度亏水T3(45%~55%θf)),分析不同处理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基于TOPSIS法对人工草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灌水量和种植模式对人工草地的耗水量影响显着,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加。第一茬的耗水量在全年耗水量中的占比最大,两年平均占比35.40%;两年平均M的耗水量比H和W分别增加了5.82%和15.87%。各处理0~12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各水分处理下,平均含水量大小为W>H>M;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人工草地土壤剖面垂直含水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在分枝期—现蕾期三种种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和硝、铵态氮含量在表层土壤0~20 cm内含量最高;各种植模式均在T1水分处理有机质积累量最高,混播种植有机质积累量高于单播。土壤硝、铵态氮的含量在试验结束后均有所降低,混播种植较单播对土壤硝、铵态氮的消耗量均显着降低。(2)混播种植(P2)较单播种植(P1)提高了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适度的水分调控会提升牧草品质,牧草两年平均粗蛋白含量P1下,均在T2水分处理下最高,分别为12.05%(W)和21.06%(M);P2下,WT2最高,为13.47%;MT1最高,为22.35%。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牧草粗蛋白含量呈现递增趋势,ADF和NDF含量呈递减趋势。混播种植较无芒雀麦单播能显着提升草地粗蛋白产量,但与苜蓿单播的粗蛋白产量差异不显着;无芒雀麦单播在WT1下粗蛋白产量最大,平均为906.78 kg·hm-2,混播种植在T0下最大,为3428.98 kg·hm-2,在T0、T1水分处理下,苜蓿单播的粗蛋白产量与混播种植的差异不显着。两种牧草在P1、P2下的ADF和NDF含量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T1处理下ADF和NDF含量最低;牧草相对饲喂价值(RFV)与ADF和NDF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在T1水分处理下牧草RFV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21.13(P1W)、126.95(P2W),120.34(P1M)、124.20(P2M)。(3)随着亏水程度的加大,人工草地的株高逐渐降低,但T0与T1之间差异不显着。混播种植显着提升了无芒雀麦的植株高度,平均增幅为16.14%;但对紫花苜蓿的株高影响不显着。水分调亏程度加大后,人工草地叶面积指数(LAI)逐渐变小,三种草地中W的LAI最低,H的LAI平均比M高2.32%。人工草地的干草产量随着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呈增加趋势,混播种植的产量显着高于两种单播种植,三种种植模式年产平均均在T0水分处理下产量最高。各茬次间的干草产量表现为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随着水分亏缺加大,混播中无芒雀麦的产量贡献率降低。人工草地耗水量与产量呈现为二次抛物线的关系,W耗水量在635 mm时获得最大产量8077 kg·hm-2;M耗水量在790 mm时获得最大产量17066 kg·hm-2;H耗水量在788 mm时获得最大产量18877.13 kg·hm-2。当耗水量超过三种种植模式的临界值时,人工草地的产量不再增加。随亏水程度加剧,人工草地水分利用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各处理均在T1下全季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40 kg·m-3(WT1)、2.41 kg·m-3(MT1)和2.91 kg·m-3(HT1)。(4)基于TOPSIS对人工草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相对贴合度排序,HT1的值最优。表明混播种植下轻度水分调控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又能减少灌水量,提高水分生产力,是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适宜的种植灌溉模式。
二、牧草和作物秸秆的品质评定和利用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牧草和作物秸秆的品质评定和利用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油菜种植、分布、产量等基本情况 |
2 油菜秸秆的饲用价值 |
3 油菜秸秆的饲料化加工调制技术 |
3.1 混合青贮 |
3.2 氨化 |
3.3 生物发酵 |
4 油菜秸秆和饲用油菜的饲喂效果 |
4.1 饲喂牛的效果 |
4.2 饲喂羊的效果 |
4.3 油菜在其他家养动物上的应用 |
5 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前景展望及存在问题 |
(2)青贮饲料技术研究进展与问题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贮饲料的研究热点 |
1.1 天然草地牧草青贮的方法 |
1.2 不同青贮添加剂改善青贮品质 |
1.3 其他因素对青贮效果的影响 |
2 青贮的原料 |
3 青贮的微生物添加剂 |
3.1 青贮中主要应用的同型乳酸菌 |
3.1.1 屎肠球菌(Eterococcus faecium) |
3.1.2 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 |
3.1.3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
3.1.4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 |
3.2 青贮中主要应用的非乳酸菌 |
4 青贮营养品质评价体系 |
4.1 青贮营养成分评价体系 |
4.2 青贮质量感官评价体系 |
5 结论 |
(3)甘蔗(尾)与桑叶或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蔗尾、甘蔗、桑叶和构树叶的资源概况和营养特点 |
1.2 影响青绿饲料青贮品质的主要因素 |
1.2.1 微生物组成 |
1.2.2 粗蛋白质水平 |
1.2.3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平 |
1.2.4 有氧暴露时间 |
1.3 混合青贮的潜在优势 |
1.4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甘蔗尾或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2.1 试验一 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试验二 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甘蔗(尾)和桑叶新鲜材料的特性 |
2.3.2 甘蔗(尾)和桑叶混合青贮对其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3 甘蔗(尾)和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2.3.4 甘蔗(尾)和桑叶混合青贮对其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三甘蔗尾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试验四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3.1 甘蔗(尾)和构树叶新鲜材料的特性 |
3.3.2 甘蔗(尾)和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3 甘蔗(尾)和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3.3.4 甘蔗(尾)和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主要微生物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试验总结 |
4.2 试验创新之处 |
4.3 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贮藏条件和时间对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干草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贮藏方式对干草品质的影响 |
1.2.1.1 露天贮藏 |
1.2.1.2 储草棚贮藏 |
1.2.1.3 苫布贮藏 |
1.2.2 贮藏时间对干草品质的影响 |
1.2.3 牧草生长、收获及贮藏过程中的带菌情况 |
1.2.4 真菌的鉴定方法 |
1.2.5 霉变对干草品质的影响 |
1.3 干草质量评定标准 |
1.3.1 感官方面 |
1.3.1.1 颜色 |
1.3.1.2 植物学组成 |
1.3.1.3 含水量 |
1.3.1.4 叶量的多少 |
1.3.1.5 气味 |
1.3.1.6 病虫害的感染情况 |
1.3.2 营养成分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苜蓿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及处理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处理下苜蓿干草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
2.2.2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CP含量动态变化 |
2.2.3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EE含量动态变化 |
2.2.4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粗灰分含量动态变化 |
2.2.5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ADF含量动态变化 |
2.2.6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NDF含量动态变化 |
2.2.7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RFV动态变化分析 |
2.2.8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Ca含量动态变化 |
2.2.9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P含量动态变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苜蓿干草真菌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贮藏及取样方法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3.1 干草样菌悬液的制备 |
3.1.3.2 真菌数量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 |
3.1.3.3 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
3.1.3.4 真菌的形态学观察 |
3.1.3.5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苜蓿干草真菌数量的方差分析 |
3.2.2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
3.2.3 苜蓿干草中真菌形态学观察 |
3.2.4 苜蓿干草中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5 不同贮藏条件下苜蓿干草真菌种类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苜蓿干草真菌数量的影响 |
3.3.2 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苜蓿干草真菌种类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贮藏条件下苜蓿干草品质的综合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7)残次苹果与稻草发酵饲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疆畜牧业的重要性 |
1.1.2 新疆草地资源概况 |
1.1.3 新疆残次苹果、稻草资源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 |
1.2.2 残次苹果和稻草混合发酵在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
1.2.3 青贮发酵饲料品质及饲用价值评定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微生物组合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乳酸菌及其组合的产酸特性、生长曲线 |
2.2.2 乳酸菌组合不同配比的产酸速度、生长曲线及耐酸性 |
2.2.3 乳酸菌组合对残次苹果发酵品质、有氧暴露下的p H值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2.4 微生物组合发酵残次苹果的发酵品质、有氧暴露下p H值与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不同乳酸菌的产酸速度、生长曲线及耐酸性 |
2.3.2 添加不同水平微生物对残次苹果发酵品质的影响 |
2.3.3 不同水平微生物对残次苹果在有氧暴露下物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发酵工艺对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发酵工艺发酵饲料的感官品质 |
3.2.2 不同发酵工艺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 |
3.2.3 不同发酵发酵饲料发酵品质及综合评价 |
3.2.4 不同发酵工艺青贮发酵饲料有氧暴露后p 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不同发酵工艺对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3.3.2 不同发酵工艺对发酵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发酵工艺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 章 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降解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3 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产气、发酵参数 |
4.3 讨论 |
4.3.1 不同比例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对体外发酵产气量参数的影响 |
4.3.2 不同比例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对体外发酵发酵参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青贮时间对不同品种玉米饲用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青贮研究现状 |
1.2.2 不同青贮方式研究进展 |
1.2.3 青贮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
1.2.4 青贮品质及青贮过程中的养分变化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1.4 试验设计 |
2.1.5 青贮料的制备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青贮饲料感官评定 |
2.2.2 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3 青贮饲料营养成分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4 青贮饲料微生物多样性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后的感官评定 |
3.2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pH的影响 |
3.2.2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LA的影响 |
3.2.3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AA的影响 |
3.2.4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PA的影响 |
3.2.5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BA的影响 |
3.2.6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AN/TN的影响 |
3.3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1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DM的影响 |
3.3.2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粗EE的影响 |
3.3.3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WSC的影响 |
3.3.4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粗Ash的影响 |
3.3.5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CP的影响 |
3.3.6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淀粉的影响 |
3.3.7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ADF的影响 |
3.3.8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NDF的影响 |
3.3.9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对RFV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
3.4.1 Alpha多样性分析 |
3.4.2 物种韦恩(Venn)图分析 |
3.4.3 群落组成分析 |
3.4.4 Bata多样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后的感官评定 |
4.2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的青贮品质的变化规律 |
4.2.1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pH及AN/TN的变化规律 |
4.2.2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规律 |
4.3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 |
4.4 不同品种玉米青贮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9)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C_3与C_4植物生理特性的差异 |
1.2.2 混播模式的研究 |
1.2.3 混播种间竞争的研究 |
1.2.4 混播草地生产力的研究 |
1.2.5 混播饲草品质的研究 |
1.2.6 混播土壤化学特性的研究 |
1.2.7 混播土壤生物性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种间竞争和共存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饲草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2.1.5 种间关系计算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地当量比 |
2.3 混播组合较单播增产率和组分增产贡献率 |
2.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相对产量 |
2.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竞争比率和侵袭力 |
2.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组分贡献变化率 |
2.7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饲草营养品质的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蛋白含量 |
3.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脂肪含量 |
3.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灰分含量 |
3.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3.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饲草饲喂价值 |
3.7 不同混播组合饲草品质增加率 |
3.8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相关分析 |
3.8.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2 C_3+C_4混合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3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9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有机质 |
4.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氮 |
4.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磷 |
4.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钾 |
4.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碱解氮 |
4.7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磷 |
4.8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钾 |
4.9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率 |
4.10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 |
5.4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5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6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增加率 |
5.7 不同混播模式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2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8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饲草混播模式效应的综合评价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6.2 不同单播与混播草地综合评价 |
6.2.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2.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2.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6.3 评价分析混播较单播的增加率 |
6.3.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3.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3.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来源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10)水分调控对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分调控的内涵及发展 |
1.3.2 水分调控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1.3.3 水分调控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4 人工草地水分调控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1.4.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 |
1.4.3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1.4.4 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人工草地水分调控综合评价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人工草地生育时期观测 |
2.3.2 土壤含水率 |
2.3.3 土壤养分 |
2.3.4 生长指标 |
2.3.5 产量和品质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相关计算 |
2.4.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影响 |
3.1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下灌水量和耗水量的变化 |
3.1.2 人工草地全生长季0~12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变化 |
3.1.3 人工草地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化 |
3.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 |
4.1 水分调控对牧草粗蛋白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人工草地粗蛋白产量的影响 |
4.2 水分调控对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ADF含量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ADF含量的影响 |
4.3 水分调控对牧草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的影响 |
4.3.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NDF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NDF含量的影响 |
4.4 水分调控对牧草相对饲喂价值(RFV)的影响 |
4.4.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RFV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RFV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5.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牧草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1 不同处理对牧草株高的影响 |
5.1.2 不同处理对牧草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5.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干草产量的影响 |
5.3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人工草地产量、耗水量及生长指标之间关系分析 |
5.4.1 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的关系 |
5.4.2 人工草地产量与耗水量和生长指标的关系 |
5.5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产量时间稳定性(YTS)的影响 |
5.6 水分调控对混播草地土地当量比(LER)的影响 |
5.7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水分调控下人工草地综合评价 |
6.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层次 |
6.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2.1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权重的确定 |
6.2.2 基于熵权法(EWM)权重的确定 |
6.2.3 基于AHP和 EWM的耦合赋权 |
6.3 基于TOPSIS法的人工草地综合评价 |
6.3.1 评价指标无量纲处理、建立加权评价矩阵 |
6.3.2 计算理想解和贴合度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7.1.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营养品质的影响 |
7.1.3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4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综合评价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项目资助 |
四、牧草和作物秸秆的品质评定和利用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研究进展[J]. 孟春花,张建丽,钱勇,王飞,石祖梁,仲跻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2]青贮饲料技术研究进展与问题展望[J]. 于晨晨,汪佑佑,李文清,李梦瑶,柴子墨,李海玲. 饲料研究, 2021(12)
- [3]甘蔗(尾)与桑叶或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D]. 周晓康. 广西大学, 2021(12)
- [4]秸秆还田、种植结构及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磷的影响[D]. 陈昊. 安徽大学, 2021
- [5]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贮藏条件和时间对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D]. 孙雷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7]残次苹果与稻草发酵饲料的研制[D]. 艾琪.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8]青贮时间对不同品种玉米饲用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郑美. 内蒙古大学, 2021
- [9]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李兴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10]水分调控对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张宏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